㈠ 土的彈性模量和壓縮模量之間怎麼轉化
土的壓縮模量:在完全側限條件下,土的豎向附加應力增量與相應的應變增量之比值,它可以通過室內壓縮試驗獲得。
土的變形模量是通過現場載荷試驗求得的壓縮性指標,即在部分側限條件下,其應力增量與相應的應變增量的比值。
㈡ 請問經壓縮試驗計算出來的壓縮模量和彈性模量有什麼關系呢ANSYS中輸入的彈性模量又是什麼呢
通常物體受到拉力時產生拉應力和拉(長)應變,壓縮時產生壓應力和壓(縮)應變,應力和應變的比例就是物體的彈性模量,簡稱彈模,彈模是 拉伸彈模和壓縮彈模的合稱;
某些物體在一定范圍內,拉伸彈模和壓縮彈模是一樣的,某些物體拉伸和壓縮是不同滴;
而且某些物體材料的比例不是直線,是變化的曲線,這個就是材料非線性;
因此ANSYS裡面區分了線性和非線性材料的彈性模量;
最簡單的線彈性材料的彈性模量E就是上面說的拉或者壓彈模,兩個都一樣的話,就沒區別
如果是非線性材料的彈性模量的話,就要具體定義其彈性模量了;
㈢ 彈性模量和彈性系數分別是什麼概念,壓縮強度為何物理意義
壓縮模量:物體在受三軸壓縮時應力與應變的比值。實驗上可由應力-應變曲線起始段的斜率確定。徑向同性材料的壓縮模量值常與其楊氏模量值近似相等。
變形模量:土的變形模量是通過現場載荷試驗求得的壓縮性指標,即在部分側限條件下,其應力增量與相應的應變增量的比值。能較真實地反映天然土層的變形特性。其缺點是載荷試驗設備笨重、歷時長和花錢多,且深層土的載荷試驗在技術上極為困難,故常常需要根據壓縮模量的資料來估算土的變形模量。
彈性模量:一般地講,對彈性體施加一個外界作用,彈性體會發生形狀的改變(稱為「應變」),「彈性模量」的一般定義是:應力除以應變。材料在彈性變形階段,其應力和應變成正比例關系(即符合胡克定律),其比例系數稱為彈性模量。
彈性模量:此概念既可用於完全彈性體也可用於彈塑性體,多見於彈塑性體,非線性彈性體。
壓縮模量:一個方向。包含彈性變形和塑性變形,用於土。可用壓縮試驗測定。
變形模量:三個方向。包含彈性變形和塑性變形,用於土。室內可用無側限抗壓測定。
關系:一維是k0狀態,是一種特殊的三維狀態。
㈣ 彈性模量計算公式是什麼
彈性模量計算公式是K=E/ (3× (1-2*v))。
彈性模量(Elastic Molus)E
彈性模量E是指材料在彈性變形范圍內(即在比例極限內),作用於材料上的縱向應力與縱向應變的比例常數。也常指材料所受應力如拉伸,壓縮,彎曲,扭曲,剪切等)與材料產生的相應應變之比。
彈性模量是表徵晶體中原子間結合力強弱的物理量,故是組織結構不敏感參數。在工程上,彈性模量則是材料剛度的度量,是物體變形難易程度的表徵。
彈性模量E在比例極限內,應力與材料相應的應變之比。對於有些材料在彈性范圍內應力-應變曲線不符合直線關系的,則可根據需要可以取切線彈性模量、割線彈性模量等人為定義的辦法來代替它的彈性模量值。
其餘的一些模量
1、剪切模量G(Shear Molus)
剪切模量是指剪切應力與剪切應變之比。
剪切模數G=剪切彈性模量G=切變彈性模量G
它是材料的基本物理特性參數之一,與楊氏(壓縮、拉伸)彈性模量E、泊桑比ν並列為材料的三項基本物理特性參數,在材料力學、彈性力學中有廣的應用。
其定義為:G=τ/γ, 其中G(Mpa)為切變彈性模量;τ為剪切應力(MPa);γ為剪切應變(弧度)。
2、體積模量K(Bulk Molus)
體積模量可描述均質各向同性固體的彈性,可表示為單位面積的力,表示不可壓縮性。公式如下K=E/(3×(1-2*v)),其中E為彈性模量,v為泊松比。具體可參考大學里的任一本彈性力學書。
性質:物體在p0的壓力下體積為V0,若壓力增加(p0→p0+dP),則體積減小為(V0-dV)。則被稱為該物體的體積模量(molus of volume elasticity)。如在彈性范圍內,則專稱為體積彈性模量。
體積模量是一個比較穩定的材料常數。因為在各向均壓下材料的體積總是變小的,故K值永為正值,單位MPa。體積模量的倒數稱為體積柔量。體積模量和拉伸模量、泊松比之間有關系:E=3K(1-2μ)。
3、壓縮模量(Compression Molus)
物體在受三軸壓縮時壓應力與壓縮應變的比值。實驗上可由應力-應變曲線起始段的斜率確定。
徑向同性材料的壓縮模量值常與其楊氏模量值近似相等。
土的壓縮模量指在側限條件下土的垂直向應力與應變之比,是通過室內試驗得到的,是判斷土的壓縮性和計算地基壓縮變形量的重要指標之一。
壓縮模量越大,土越堅硬。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彈性模量
㈤ 經壓縮試驗計算出來的壓縮模量和彈性模量有什麼關系ANSYS中輸入的彈性模量又是什麼
可以計算出壓縮模量,採用位移和力的曲線擬合出比例,然後代入公式計算出彈性模量。
㈥ 岩土的彈性模量與壓縮模量的關系確定
在彈性階段,E=Eo=Es(1-2μ^2/(1-μ)),土力學上有相關說明。
有經驗說是 E=(2~5)·Es(未考證出處)。
㈦ 彈性模量計算公式
計算公式:對彈性體施加一個整體的壓強p,這個壓強稱為「體積應力」,彈性體的體積減少量(-dV)除以原來的體積V稱為「體積應變」,體積應力除以體積應變就等於體積模量: K=P/(-dV/V)。
E=(ΔF/S0)/(Δ1/Le1)簡化就是E=(ΔF*Le1)/(S0*Δ1)
其中,ΔF——應力(一般是0.5MPa到1/3軸向極限力的差值)
Le1——測量標距(一般15cm)
S0——混凝土試塊承壓面積(注意15*15cm和10*10cm是不一樣的)
Δ1——應變(一般是0.5MPa到1/3軸向極限力之間的變形)
(7)彈性模量與壓縮模量的關系擴展閱讀:
對一根細桿施加一個拉力F,這個拉力除以桿的截面積S,稱為「線應力」,桿的伸長量dL除以原長L,稱為「線應變」。線應力除以線應變就等於楊氏模量E=( F/S)/(dL/L)
剪切應變:
對一塊彈性體施加一個側向的力f(通常是摩擦力),彈性體會由方形變成菱形,這個形變的角度a稱為「剪切應變」,相應的力f除以受力面積S稱為「剪切應力」。剪切應力除以剪切應變就等於剪切模量G=( f/S)/a
㈧ 壓縮模量、變形模量、彈性模量的物理定義及區別
壓縮模量:物體在受三軸壓縮時應力與應變的比值。實驗上可由應力-應變曲線起始段的斜率確定。徑向同性材料的壓縮模量值常與其楊氏模量值近似相等。
變形模量:土的變形模量是通過現場載荷試驗求得的壓縮性指標,即在部分側限條件下,其應力增量與相應的應變增量的比值。能較真實地反映天然土層的變形特性。其缺點是載荷試驗設備笨重、歷時長和花錢多,且深層土的載荷試驗在技術上極為困難,故常常需要根據壓縮模量的資料來估算土的變形模量。
彈性模量:一般地講,對彈性體施加一個外界作用,彈性體會發生形狀的改變(稱為「應變」),「彈性模量」的一般定義是:應力除以應變。材料在彈性變形階段,其應力和應變成正比例關系(即符合胡克定律),其比例系數稱為彈性模量。
彈性模量:此概念既可用於完全彈性體也可用於彈塑性體,多見於彈塑性體,非線性彈性體。
壓縮模量:一個方向。包含彈性變形和塑性變形,用於土。可用壓縮試驗測定。
變形模量:三個方向。包含彈性變形和塑性變形,用於土。室內可用無側限抗壓測定。
關系:一維是K0狀態,是一種特殊的三維狀態。
㈨ 什麼是彈性模量,計算公式
一般地講,對彈性體施加一個外界作用力,彈性體會發生形狀的改變(稱為「形變」),「彈性模量」的一般定義是:單向應力狀態下應力除以該方向的應變。
材料在彈性變形階段,其應力和應變成正比例關系(即符合胡克定律),其比例系數稱為彈性模量。彈性模量的單位是達因每平方厘米。
計算公式:對彈性體施加一個整體的壓強p,這個壓強稱為「體積應力」,彈性體的體積減少量(-dV)除以原來的體積V稱為「體積應變」,體積應力除以體積應變就等於體積模量: K=P/(-dV/V)。
(9)彈性模量與壓縮模量的關系擴展閱讀
彈性模量可視為衡量材料產生彈性變形難易程度的指標,其值越大,使材料發生一定彈性變形的應力也越大,即材料剛度越大,亦即在一定應力作用下,發生彈性變形越小。
彈性模量E是指材料在外力作用下產生單位彈性變形所需要的應力。它是反映材料抵抗彈性變形能力的指標,相當於普通彈簧中的剛度。
選用高彈性模量的材料和適當加大承載的橫截面積,剛度的重要性在於它決定了零件服役時穩定性,對細長桿件和薄壁構件尤為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