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地震的S波和P波分別是什麼
地震波主要分為兩種,一種是表面波,一種是體波。表面波只在地表傳遞,體波能穿越地球內部。
實體波(Body Wave):在地球內部傳遞,又分成P波和S波兩種。
P波:P代表主要(Primary)或壓縮(Pressure),為一種縱波,粒子振動方向和波前進方平行,在所有地震波中,前進速度最快,也最早抵達。P波能在固體、液體或氣體中傳遞。
S波:S意指次要(Secondary)或剪力(Shear),前進速度僅次於P波,粒子振動方向垂直於波的前進方向,是一種橫波。S波只能在固體中傳遞,無法穿過液態外地核。
利用P波和S波的傳遞速度不同,利用兩者之間的走時差,可作簡單的地震定位。
根據彈性回跳理論,造成地震的原因是斷層破裂。斷層破裂時,兩側的岩體會相對移動,並釋放出累積的能量。大部分的能量在克服摩擦力中損失,並以熱能呈現,另一部分能量則造成岩體快速的位移,形成彈性波,釋放到附近的地殼中。當岩體快速位移時,所產生的推力會形成壓縮波,即所謂的P波,沿著斷層面的相對位移則形成剪力波,即所謂的S波。
2. 什麽 是 壓縮波 和 橫波
壓縮波是指使傳波介質粒子各部分改變體積而行進的波。如活塞運動時,使氣體的壓強升高;高速列車進入隧道時,在隧道內產生以聲速向前傳播的壓縮波。傳波介質粒子的質點運動方向與波傳播方向一致。橫波是傳波介質粒子振動方向和波行進方向垂直的一種波。若此波沿著x軸移動,則振動方向為與x軸垂直。例如:電磁波就是一種橫波,擺動的繩子也是橫波。地震時產生的橫波,傳遞速率小於縱波(縱波包括聲波和某些地震引起的震波,其特徵為介質粒子移動方向和行進方向平行)。
3. 縱波的拼音與釋義
zòngbō
英文定義:Longitudinal waves are waves that have the same direction of oscillations or vibrations along or parallel to their direction of travel, which means that the oscillations of the medium (particle) is in the same direction or opposite direction as the motion of the wave. Mechanical longitudinal waves have been also referred to as compressional waves or compression waves.
釋義:縱波是指振動方向與傳播方向一致或平行的一類波,即媒介(質點)的運動方向同波的運動方向相同或相反。機械縱波又稱為壓縮波。
縱波中,質點分布最密的位置叫做密部, 質點分布最疏的位置叫做疏部。
4. 海嘯所產生的浪高取決於什麼
海嘯所產生的浪高取決於海水的深度。
主要受海底地形、海岸線幾何形狀及波浪特性的控制,呼嘯的海浪冰牆每隔數分鍾或數十分鍾就重復一次,摧毀堤岸,淹沒陸地,奪走生命財產,破壞力極大。
5. The UMF grading system appraises natural 翻譯
GRITICAL速度(個人認為你打錯了,應該是critical吧?)
地面可以傳播3種不同類型的波:壓縮波,S波和雷利波。前兩種類型的波在土壤中各部分都可以傳播,而雷利波則只能在地表傳播。雷利波的震動力只能穿透地面的有限深度。
每一種波都有自己的波速,而這種波速是由地質條件決定的。雷利波和S波的波速幾乎是一樣的。地質越是軟,雷利波的波速越慢。對於像移動中的火車那樣的動態地表,幾乎所有的震動能量都在雷利波中。
建造鐵路,包括它的軌道,鎮流器,次鎮流器和路堤,基本上都是把一個波束縛到地表。波束都有自身的曲折波線,它們的傳播速度是由波束的幾何機構與材料特質決定的。鐵路建造與地面有互相的動力影響,又隨著自然波的出現,還有動力形式與速度,而速度既是由鐵軌的材質,也是由土壤的質地所決定的。這種速度就是鐵路—土地建設系統的臨界速度。
如果火車通過鐵軌的速度與系統的臨界速度接近時,就出現了一種類似於民航飛機逐漸變成超音速飛機的現象。鐵軌會在運行的火車下劇烈做出反應,(而當火車常速運行時車軌幾乎是准靜態的),隨著臨界速度(個人認為就是達到共振)的接近,鐵軌的震動也會逐漸劇烈,同時整個鐵軌結構和承載的土地也會有很大的震動。這些強烈的震動是完全不可取的,同時也會引起鐵軌,鎮流器和路堤的迅速毀壞,由於巨大的吊線系統震動引起的對火車的瓦解力,同時也威脅到了火車的穩定性和安全性,甚至還會造成火車出軌和路基坍塌。車速低於,等於,高於臨界速度分別被稱為次級震速,跨級震速和超級震速。
圖示1顯示了隨著車速逐漸接近系統的臨界速度,鐵軌的震動幅度的縱向圖。Ledsgard站的數值模擬推算曲線顯示高於200km/hr(125mph)。這個數字也表明了三個站標繪火車速度的慎重舉動。為比較這些站,火車的運行被規范到特定的火車的准靜態標准,在各個站中車速也被規范到了估算的臨界值。
如今告訴列車在常規的軌道上以200Km/hr(125mph)至接近350km/hr(220mph)的速度正常運行。隨著新的火車和線路投入運行,對提高車速上限也逐漸有了需求.而且隨著經驗和信心的增多,目前在正常軌道上的速度記錄要超過500km/hr(300mph).
PS:完全人工翻譯的,具體專業名詞也許不準確,有問題盡管補充哈~~
6. 激波的概念是什麼
中文名稱:激波 英文名稱:shock wave 其他名稱:沖擊波 定義1:在氣體、液體和固體介質中,應力(或壓強)、密度和溫度等物理量在波陣面上發生突躍變化的壓縮波. 應用學科:電力(一級學科);通論(二級學科) 定義2:超、跨聲速氣流中,壓強、密度和溫度等參數通過波陣面發生突躍變化的強壓縮波. 應用學科:航空科技(一級學科);飛行原理(二級學科)
經過激波,氣體的壓強、密度、溫度都會突然升高,流速則突然下降.壓強的躍升產生可聞的爆響.如飛機在較低的空域中作超音速飛行時,地面上的人可以聽見這種響聲,即所謂音爆.利用經過激波氣體密度突變的特性,可以用光學儀器把激波拍攝下來(見風洞測量方法).理想氣體的激波沒有厚度,是數學意義的不連續面.實際氣體有粘性和傳熱性,這種物理性質使激波成為連續式的,不過其過程仍十分急驟.因此,實際激波是有厚度的,但數值十分微小,只有氣體分子自由程的某個倍數,波前的相對超音速馬赫數越大,厚度值越小.
7. 地震波的縱波橫波英文名
地震波 = Seismic Wave;
實體波 = Body Wave,在地球內部傳遞,又分成P波和S波兩種:
P波 = 壓力波 = 初級波 = Primary Wave,Pressure Wave,是一種縱波。
在所有地震波中,P波傳播速度最快,能在固體、液體、氣體中傳遞。
S波 = 次級波 = 剪切波 = Secondary Wave = Shear Wave,前進速度僅次於P波,
S波是橫波,只能在固體中傳遞,無法穿過液態外地核。
縱波 = Longitudinal Wave
橫波 = Transverse Wave
表面波 = Surface Wave,有低頻率、高震幅、頻散(Dispersion)的特性,
只在近地表傳遞,是最有威力的地震波。
8. 壓縮波快波、慢波的定義
壓縮波是指彈性媒質中使媒質各部分改變體積而轉動的波。壓縮波在數學上是速度場中旋度為零的波。在無限均勻氣體和固體中傳播的縱波就是壓縮波的一種形式,其媒質中的質點運動方向與波傳播方向一致
波速較大的叫快波,較慢的叫慢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