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linux的底層驅動放在哪個位置
設備驅動名一般都在/dev目錄下。一般常用的設備的設備文件名如下: /dev/hd[a-t]:IDE設備 /dev/sd[a-z]:SCSI設備 /dev/fd[0-7]:標准軟碟機 /dev/md[0-31]:軟raid設備 /dev/loop[0-7]:本地回環設備 /dev/ram[0-15]
㈡ linux中驅動放在哪個目錄下
目錄結構及主要內容
「/」根目錄部分有以下子目錄:
/usr 目錄包含所有的命令、程序庫、文檔和其它文件。這些文件在正常操作中不會被改變的。這個目錄也包含你的Linux發行版本的主要的應用程序,譬如,Netscape。
/var 目錄包含在正常操作中被改變的文件:假離線文件、記錄文件、加鎖文件、臨時文件和頁格式化文件等。
/home 目錄包含用戶的文件:參數設置文件、個性化文件、文檔、數據、EMAIL、緩存數據等。這個目錄在系統省級時應該保留。
/proc 目錄整個包含虛幻的文件。它們實際上並不存在磁碟上,也不佔用任何空間。(用ls –l 可以顯示它們的大小)當查看這些文件時,實際上是在訪問存在內存中的信息,這些信息用於訪問系統
/bin 系統啟動時需要的執行文件(二進制),這些文件可以被普通用戶使用。
/sbin 系統執行文件(二進制),這些文件不打算被普通用戶使用。(普通用戶仍然可以使用它們,但要指定目錄。)
/etc 操作系統的配置文件目錄。
/root 系統管理員(也叫超級用戶或根用戶)的Home目錄。
/dev 設備文件目錄。LINUX下設備被當成文件,這樣一來硬體被抽象化,便於讀寫、網路共享以及需要臨時裝載到文件系統中。正常情況下,設備會有一個獨立的子目 錄。這些設備的內容會出現在獨立的子目錄下。LINUX沒有所謂的驅動符。
/lib 根文件系統目錄下程序和核心模塊的共享庫。
/boot 用於自舉載入程序(LILO或GRUB)的文件。當計算機啟動時(如果有多個操作系統,有可能允許你選擇啟動哪一個操作系統),這些文件首先被裝載。這個目錄也會包含LINUX核(壓縮文件vmlinuz),但LINUX核也可以存在別處,只要配置LILO並且LILO知道LINUX核在哪兒。
/opt 可選的應用程序,譬如,REDHAT 5.2下的KDE (REDHAT 6.0下,KDE放在其它的XWINDOWS應用程序中,主執行程序在/usr/bin目錄下)
/tmp 臨時文件。該目錄會被自動清理干凈。
/lost+found 在文件系統修復時恢復的文件
「/usr」目錄下比較重要的部分有:
/usr/X11R6 X-WINDOWS系統(version 11, release 6)
/usr/X11 同/usr/X11R6 (/usr/X11R6的符號連接)
/usr/X11R6/bin 大量的小X-WINDOWS應用程序(也可能是一些在其它子目錄下大執行文件的符號連接)。
/usr/doc LINUX的文檔資料(在更新的系統中,這個目錄移到/usr/share/doc)。
/usr/share 獨立與你計算機結構的數據,譬如,字典中的詞。
/usr/bin和/usr/sbin 類似與「/」根目錄下對應的目錄(/bin和/sbin),但不用於基本的啟動(譬如,在緊急維護中)。大多數命令在這個目錄下。
/usr/local 本地管理員安裝的應用程序(也可能每個應用程序有單獨的子目錄)。在「main」安裝後,這個目錄可能是空的。這個目錄下的內容在重安裝或升級操作系統後應該存在。
/usr/local/bin 可能是用戶安裝的小的應用程序,和一些在/usr/local目錄下大應用程序的符號連接。
/proc目錄的內容:
/proc/cpuinfo 關於處理器的信息,如類型、廠家、型號和性能等。
/proc/devices 當前運行內核所配置的所有設備清單。
/proc/dma 當前正在使用的DMA通道。/proc/filesystems 當前運行內核所配置的文件系統。
/proc/interrupts 正在使用的中斷,和曾經有多少個中斷。
/proc/ioports 當前正在使用的I/O埠。
舉例,使用下面的命令能讀出系統的CPU信息。
cat /proc/cpuinfo
/bin
bin是binary的縮寫。這個目錄沿襲了UNIX系統的結構,存放著使用者最經常使用的命令。例如cp、ls、cat,等等。
/boot
這里存放的是啟動Linux時使用的一些核心文件。
/dev
dev是device(設備)的縮寫。這個目錄下是所有Linux的外部設備,其功能類似DOS下的.sys和Win下的.vxd。在Linux中設備和文件是用同種方法訪問的。例如:/dev/hda代表第一個物理IDE硬碟。
/etc
這個目錄用來存放系統管理所需要的配置文件和子目錄。
/home
用戶的主目錄,比如說有個用戶叫wang,那他的主目錄就是/home/wang也可以用~wang表示。
/lib
這個目錄里存放著系統最基本的動態鏈接共享庫,其作用類似於Windows里的.dll文件。幾乎所有的應用程序都須要用到這些共享庫。
/lost+found
這個目錄平時是空的,當系統不正常關機後,這里就成了一些無家可歸的文件的避難所。對了,有點類似於DOS下的.chk文件。
/mnt
這個目錄是空的,系統提供這個目錄是讓用戶臨時掛載別的文件系統。
/proc
這個目錄是一個虛擬的目錄,它是系統內存的映射,我們可以通過直接訪問這個目錄來獲取系統信息。也就是說,這個目錄的內容不在硬碟上而是在內存里。
/root
系統管理員(也叫超級用戶)的主目錄。作為系統的擁有者,總要有些特權啊!比如單獨擁有一個目錄。
/sbin
s就是Super User的意思,也就是說這里存放的是系統管理員使用的管理程序。
/tmp
這個目錄不用說,一定是用來存放一些臨時文件的地方了。
/usr
這是最龐大的目錄,我們要用到的應用程序和文件幾乎都存放在這個目錄下。其中包含以下子目錄;
/usr/X11R6
存放X-Window的目錄;
/usr/bin
存放著許多應用程序;
/usr/sbin
給超級用戶使用的一些管理程序就放在這里;
/usr/doc
這是Linux文檔的大本營;
/usr/include
Linux下開發和編譯應用程序需要的頭文件,在這里查找;
/usr/lib
存放一些常用的動態鏈接共享庫和靜態檔案庫;
/usr/local
這是提供給一般用戶的/usr目錄,在這里安裝軟體最適合;
/usr/man
man在Linux中是幫助的同義詞,這里就是幫助文檔的存放目錄;
/usr/src
Linux開放的源代碼就存在這個目錄,愛好者們別放過哦!
/var
這個目錄中存放著那些不斷在擴充著的東西,為了保持/usr的相對穩定,那些經常被修改的目錄可以放在這個目錄下,實際上許多系統管理員都是這樣乾的。順帶說一下系統的日誌文件就在/var/log目錄中。
總結來說:
· 用戶應該將文件存在/home/user_login_name目錄下(及其子目錄下)。
· 本地管理員大多數情況下將額外的軟體安裝在/usr/local目錄下並符號連接在/usr/local/bin下的主執行程序。
· 系統的所有設置在/etc目錄下。
· 不要修改根目錄(「/」)或/usr目錄下的任何內容,除非真的清楚要做什麼。這些目錄最好和LINUX發布時保持一致。
· 大多數工具和應用程序安裝在目錄:/bin, /usr/sbin, /sbin, /usr/x11/bin,/usr/local/bin。
· 所有的文件在單一的目錄樹下。沒有所謂的「驅動符」
㈢ linux中驅動放在哪個目錄下
這些文件在正常操作中不會被改變的。這個目錄也包含你的Linux發行版本的主要的應用程序,譬如,Netscape。 /var 目錄包含在正常操作中被改變的文件:假離線文件、記錄文件、加鎖文件、臨時文件和頁格式化文件等。 /home 目錄包含用戶的文件:參數設置文件、個性化文件、文檔、數據、EMAIL、緩存數據等。這個目錄在系統省級時應該保留。 /proc 目錄整個包含虛幻的文件。它們實際上並不存在磁碟上,也不佔用任何空間。(用ls –l 可以顯示它們的大小)當查看這些文件時,實際上是在訪問存在內存中的信息,這些信息用於訪問系統 /bin 系統啟動時需要的執行文件(二進制),這些文件可以被普通用戶使用。 /sbin 系統執行文件(二進制),這些文件不打算被普通用戶使用。(普通用戶仍然可以使用它們,但要指定目錄。) /etc 操作系統的配置文件目錄。 /root 系統管理員(也叫超級用戶或根用戶)的Home目錄。 /dev 設備文件目錄。LINUX下設備被當成文件,這樣一來硬體被抽象化,便於讀寫、網路共享以及需要臨時裝載到文件系統中。正常情況下,設備會有一個獨立的子目 錄。這些設備的內容會出現在獨立的子目錄下。LINUX沒有所謂的驅動符。 /lib 根文件系統目錄下程序和核心模塊的共享庫。 /boot 用於自舉載入程序(LILO或GRUB)的文件。當計算機啟動時(如果有多個操作系統,有可能允許你選擇啟動哪一個操作系統),這些文件首先被裝載。這個目錄也會包含LINUX核(壓縮文件vmlinuz),但LINUX核也可以存在別處,只要配置LILO並且LILO知道LINUX核在哪兒。 /opt 可選的應用程序,譬如,REDHAT 5.2下的KDE (REDHAT 6.0下,KDE放在其它的XWINDOWS應用程序中,主執行程序在/usr/bin目錄下) /tmp 臨時文件。該目錄會被自動清理干凈。 /lost+found 在文件系統修復時恢復的文件 「/usr」目錄下比較重要的部分有: /usr/X11R6 X-WINDOWS系統(version 11, release 6) /usr/X11 同/usr/X11R6 (/usr/X11R6的符號連接) /usr/X11R6/bin 大量的小X-WINDOWS應用程序(也可能是一些在其它子目錄下大執行文件的符號連接)。 /usr/doc LINUX的文檔資料(在更新的系統中,這個目錄移到/usr/share/doc)。 /usr/share 獨立與你計算機結構的數據,譬如,字典中的詞。 /usr/bin和/usr/sbin 類似與「/」根目錄下對應的目錄(/bin和/sbin),但不用於基本的啟動(譬如,在緊急維護中)。大多數命令在這個目錄下。 /usr/local 本地管理員安裝的應用程序(也可能每個應用程序有單獨的子目錄)。在「main」安裝後,這個目錄可能是空的。這個目錄下的內容在重安裝或升級操作系統後應該存在。 /usr/local/bin 可能是用戶安裝的小的應用程序,和一些在/usr/local目錄下大應用程序的符號連接。 /proc目錄的內容: /proc/cpuinfo 關於處理器的信息,如類型、廠家、型號和性能等。 /proc/devices 當前運行內核所配置的所有設備清單。 /proc/dma 當前正在使用的DMA通道。/proc/filesystems 當前運行內核所配置的文件系統。 /proc/interrupts 正在使用的中斷,和曾經有多少個中斷。 /proc/ioports 當前正在使用的I/O埠。 舉例,使用下面的命令能讀出系統的CPU信息。 cat /proc/cpuinfo /bin bin是binary的縮寫。這個目錄沿襲了UNIX系統的結構,存放著使用者最經常使用的命令。例如cp、ls、cat,等等。 /boot 這里存放的是啟動Linux時使用的一些核心文件。 /dev dev是device(設備)的縮寫。這個目錄下是所有Linux的外部設備,其功能類似DOS下的.sys和Win下的.vxd。在Linux中設備和文件是用同種方法訪問的。例如:/dev/hda代表第一個物理IDE硬碟。 /etc 這個目錄用來存放系統管理所需要的配置文件和子目錄。 /home 用戶的主目錄,比如說有個用戶叫wang,那他的主目錄就是/home/wang也可以用~wang表示。 /lib 這個目錄里存放著系統最基本的動態鏈接共享庫,其作用類似於Windows里的.dll文件。幾乎所有的應用程序都須要用到這些共享庫。 /lost+found 這個目錄平時是空的,當系統不正常關機後,這里就成了一些無家可歸的文件的避難所。對了,有點類似於DOS下的.chk文件。 /mnt 這個目錄是空的,系統提供這個目錄是讓用戶臨時掛載別的文件系統。 /proc 這個目錄是一個虛擬的目錄,它是系統內存的映射,我們可以通過直接訪問這個目錄來獲取系統信息。也就是說,這個目錄的內容不在硬碟上而是在內存里。 /root 系統管理員(也叫超級用戶)的主目錄。作為系統的擁有者,總要有些特權啊!比如單獨擁有一個目錄。 /sbin s就是Super User的意思,也就是說這里存放的是系統管理員使用的管理程序。 /tmp 這個目錄不用說,一定是用來存放一些臨時文件的地方了。 /usr 這是最龐大的目錄,我們要用到的應用程序和文件幾乎都存放在這個目錄下。其中包含以下子目錄; /usr/X11R6 存放X-Window的目錄; /usr/bin 存放著許多應用程序; /usr/sbin 給超級用戶使用的一些管理程序就放在這里; /usr/doc 這是Linux文檔的大本營; /usr/include Linux下開發和編譯應用程序需要的頭文件,在這里查找; /usr/lib 存放一些常用的動態鏈接共享庫和靜態檔案庫; /usr/local 這是提供給一般用戶的/usr目錄,在這里安裝軟體最適合; /usr/man man在Linux中是幫助的同義詞,這里就是幫助文檔的存放目錄; /usr/src Linux開放的源代碼就存在這個目錄,愛好者們別放過哦! /var 這個目錄中存放著那些不斷在擴充著的東西,為了保持/usr的相對穩定,那些經常被修改的目錄可以放在這個目錄下,實際上許多系統管理員都是這樣乾的。順帶說一下系統的日誌文件就在/var/log目錄中。 總結來說: · 用戶應該將文件存在/home/user_login_name目錄下(及其子目錄下)。 · 本地管理員大多數情況下將額外的軟體安裝在/usr/local目錄下並符號連接在/usr/local/bin下的主執行程序。 · 系統的所有設置在/etc目錄下。 · 不要修改根目錄(「/」)或/usr目錄下的任何內容,除非真的清楚要做什麼。這些目錄最好和LINUX發布時保持一致。 · 大多數工具和應用程序安裝在目錄:/bin, /usr/sbin, /sbin, /usr/x11/bin,/usr/local/bin。 · 所有的文件在單一的目錄樹下。沒有所謂的「驅動符」
㈣ 路由器無線wifi的驅動在linux哪個位置
你的cdlinux如果不能自動識別無線網卡的話,
一般不要想著安裝驅動來解決。
因為僅僅安裝了驅動,cdinux中的 破解wifi的程序還是沒有辦法識別網卡。
除非你會編譯linux內核把網卡驅動編譯進內核里。
這個過程很復雜,而且cdlinux因為功能不全所以還要自己安裝
編譯模塊之類的其他東西。
唯一的方法就是買個cdlinux支持的那種即插即用的usb網卡——
㈤ linux下無線網卡如何驅動
linux下無線網卡具體驅動的操作方法如下:
1、首先需要確定網卡的類型,打開linux的輸入窗口,然後繼續在linux終端下輸入lsusb命令,此時在輸出欄的第一行可以查看網卡類型,記錄下來。
㈥ 無線網卡驅動安裝在c盤哪一個文件夾內,是否需要卸載原驅動程序
無線網卡驅動安裝在「C:\DRIVERS\WIN\WLANINT\Drivers\系統類型(如win7)」路徑下。
安裝新驅動需要卸載原驅動,避免因驅動文件不兼容造成的系統藍屏。
卸載驅動程序不建議直接刪除驅動文件,因為會有驅動殘留。可通過設備管理器卸載驅動程序,操作步驟如下:
1、隨便打開一個文件夾,然後右鍵左側的「此電腦」,點擊選擇「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