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養老院護理員壓力大怎麼辦
壓力大的時候可以找院長、兒女訴訴苦,院長最能體會到護理員的壓力,他開辦養老院肯定會遇到一些蠻不講理和很難伺候的老人,他也是需要很多忍耐和耐心對待每一位老人。
把自己的壓力和抱怨以及委屈都說給院長聽,只有說給懂自己的人,他才會想辦法開導你,或者是與其他護理員交流,探討一下該如何提高自己的耐心。
心態很重要,不要鑽牛角尖,很多問題不要當真,很多話不要聽到心裡去,很多老人年紀大了變成了老小孩,很多事情都要順從他,一旦不順從他,他就會鬧脾氣。
護理員也很無奈,對老人不能打不能罵,小心翼翼的伺候著,碰到了一些糊塗的老人,護理員還有受傷的可能性。
有些老人說話不好聽,有時糊塗會罵護理員,如果護理員聽到心裡去了,會很難過,會認為自己辛辛苦苦的付出卻得到了如此的下場。
老人的腦子不好使了,有時他們說的話就當是玩笑話,有時他們做的事就當他們糊塗了,不要多想,壓力才會減少。
⑵ 陪和老年人的解悶方法
心理見習生初學的辦法:
1:心情不好的話,可以轉移話題,或者做其他事情,就好象是聽音樂,看電視,外出活動(跑步、散步、打球)等,這樣可以分散自己的注意力,使不好的心情有所緩解
2:把你不開心的事告訴朋友,親人,或者可以大哭一場.同時也可以摔枕頭,打沙包,不過你可是要注意發泄的對象哦!還有地點,場合,而且要適當,避免傷害到其他人.
3:還有自我安慰,可以找一些適當的理由告訴自己,這樣可以幫助你在挫折前接受現實哦,來保持自己樂觀的心態.
以上可以保持樂觀心態!
以下是心理見習生的辦法!
讓我先做一個總結..因為見習生知道..一個人心情不好是沒什麼心情看長的東東..
總結:
1多吃甜的東西,但心情要穩定
2多做深呼吸
3多多休息,養好自己精神
4轉移話題,可以做做家務,唱歌,和朋友聊天,出去玩等,也運動一下,舒緩身體的勞累,放鬆肌肉
5好好的洗一個澡
6在房間放一些小花小草的,有壓力的時候看一看,自然就輕松多了,而且有些花香的也不錯,如桂花這淡淡的清香,不開心時聞聞花香喝茶(其實喝什麼也可以的)
7不要讓自己觸景生情
8聽聽純音樂
9用香熏,需要淡淡的味道
10可以到天台大聲喊
如果想詳細了解..可以根據標題了解.
1.如果可以,你也可以多吃甜的東西,吃的時候不要想傷心的事,不然反而會反效果哦!
2.多做一點深呼吸,因為心情不好的時候可以令自己的心情有所舒緩,同時也可以能放鬆自身,讓自己不會感到沉重,因為新鮮的空氣可令人精神加倍起來,這樣的話感覺負重減輕!而且深呼吸是具有可冷靜的作用滴!
其實有時候不一定深呼吸的,也可以試試慢慢滴呼吸,這樣的話就能令自己更加平靜了,睡前可以試試哦,使自身的興奮狀態慢慢減輕,那就是適用於休息了或者是心情煩躁等的時候了!
3.有時候應該要放鬆一下,多多休息,養好自己精神,或者你也可以轉移話題,做做家務,唱歌,和朋友聊天,出去玩等,也運動一下,舒緩身體的勞累,放鬆肌肉,人就精神多了,而且心情也不同了...你也可以做自己想做的事,這樣可以作為心理上的安慰哦!
5.好好的洗一個澡,心情也會好很多的..
6.同樣,你可以在你的房間放一些小花小草滴,有壓力的時候看一看它,想自己是他,合二為一,想想風吹過的感覺,自然就輕松多了,而且有提些花香的也不錯,如桂花這淡淡的清香很適合,見習生的花園就是有桂花,不開心時在花園喝茶(其實喝什麼也行),聞花香,靜靜的,心情有很大變化,輕松很多的.
7.也不要讓自己觸景生情哦!不要常常回憶,作為心理見習生,很清楚回憶是對自己的眷顧,如果你回憶反而傷心就是對自己傷害了!
!
8.作為心理見習生,只能盡我自己的能力幫助你,而且人的心情起落不同,心情也是大腦控制的,所以見習生認為你應該要舒緩一下,不要緊張,要放鬆,並不是身體放鬆哦,而是你要大腦放鬆,達到心情有所改變比較好,你可以聽純音樂來緩解你的心情哦,也可以用香熏,同時一起用效果會更好!你可以聽聽..
理查德
克萊得曼-午後的旅行
班得瑞-moonglow(月光)
kiss
the
rain(雨的印記)
我在那一角落患過傷風
以上是一些純音樂,對心神很有幫助,而且都很好聽...⌒_⌒
你也可以自己找找那兩個音樂家的音樂,都不錯...一邊聽一邊享受,心情都能有所改變,一定能讓
⑶ 伺候老人煩了的時候,該如何調節自己的心態
子女照顧父母就是有錢出錢有力出力 ,你既然在國外想必經濟條件應該比兄弟姐妹要好,老人不讓請護工就照顧,就請保姆做家事,家人之照顧老人不也輕松一大截嗎?在調理照顧好本人的身體心情的同時,多一點共情心,或許會讓本人失控的心情會盡快的復位吧,也能夠和同齡的好友溝通交流,疏泄進來,也是能夠的呀!
至於老人作、倔,想想本人小時分啥樣德行,父母又是如何的容納、寵溺,自然也就平心靜氣了。
⑷ 和老人住在一起的時候,怎麼緩解心裡的壓力
做好自己
和公婆一起住感覺到壓力時,可以適當的放鬆自己的心情,煩躁時可以和朋友出門逛下街,暫時性的放下煩惱,做好自己就行,有了自己的事業,有了自己的興趣愛好,就會覺得那些小問題都不是問題,心胸也會豁達很多。
2、想開一點
在生活中,其實跟公婆相處的日子會比跟老公都多,因為老公白天都在外面上班,而公婆則會一直呆在家中,如果在和公婆住在一起時感覺到壓抑,那麼就不妨看開一點想開一點,有些事不能改變的話那就試著接受,公公婆婆身上有什麼缺點 要多包容,當你的心胸更寬廣時,你就會覺得這些都不是什麼大事,也會活的開心自由一點。
3、及時溝通
和公婆住在一起感覺到壓力,對於這個事情,其實是很多人存在的問題,很多人遇到問題都說想搬出去,說的簡單,但是每個人的情況是不一樣的。所以我們應該做的就是先好好的調節,好好的和公公婆婆溝通,自己也有自己的底線和想法,及時的溝通可以化解與他們之間的很多矛盾。
4、搬出去住
如果長時間和公婆住在一起感覺到很壓抑,嘗試了很多辦法都無法緩和解決兩個人的矛盾,那麼就可以選擇攢錢買房,搬出去。因為一旦有了這個目標,心裡就有期望,煩躁時就可以告訴自己,這只是暫時的,我會有一天擁有自己的家,不用和公婆住在一起。
⑸ 老年痴呆症家屬如何緩解壓力
老年痴呆症是一種後天腦部功能衰退疾病,是因大腦神經病變引致,患者的記憶、理解、語言、學習、計算等認知能力都會受影響,且會有情緒、行為及人格等方面的變化。隨著我國的人口老齡化,老年痴呆作為老年人的常見病得到越來越多的關注。相關調查顯示,我國絕大多數老年痴呆患者在家裡接受家庭照顧。
老年痴呆症患者的家庭照顧者主要包括配偶、子女,子女的配偶、孫子女和其他親屬等。相對其他疾病而言,老年痴呆照顧者壓力更大,心理消耗更為嚴重。這是由於疾病的特徵造成的。不同程度的老年痴呆患者,表現出的狀況也不盡相同。早期患者主要表現為近期記憶力衰退,認知能力下降。中期患者主要表現為情緒不穩,容易動怒,猜疑,日夜顛倒,四處遊走,日常生活需要家人協助。晚期患者則會無法認出家人,大小便失禁,完全喪失自我照顧能力。
面對得了老年痴呆症的親人,朝夕相處負責照看患者的家屬們,在多種壓力下,生活、情緒都會受到影響,並因此不得不面臨生理、心理及社會健康的問題。這些家庭照顧者的健康、生活狀況直接決定著痴呆患者的生活質量。家庭照顧者可說是一類隱形的病患,值得社會注意及關懷。
四大壓力累垮家庭照顧者
對照顧者們的壓力做了這樣的分析。
首先是來自生理上的壓力。照顧老年痴呆患者的工作繁重瑣碎, 常會影響照顧者的身體健康。國外研究發現,長期的照料工作將導致照顧者的健康退化。此外,老年痴呆症還不同於其他疾病,以最常見的阿爾茨海默症為例,其患者起居常日夜顛倒,行為異常,有時還會猜忌、攻擊家人。照顧者往往日復一日拖著疲累之軀,長期操勞。
第二是心理方面的負擔。許多研究顯示,長期照顧痴呆老人會對照顧者的心理方面產生比較大的影響。美國專家曾經對痴呆病人家庭照顧者的調查顯示,76%的照顧者出現焦慮,42%出現抑鬱症狀。
老年痴呆患者由於認知功能的異常,照顧者與患者之間的溝通變得十分困難,照顧者得不到患者的情感支持,內心承受著巨大的痛苦。
在相關的調查中,曾有老年痴呆症患者的家屬這樣告訴醫生:「我覺得這和其他病不一樣,那些病人能夠理解你是為他好。這個是就跟你反著干,反而覺得你要害她。」「我丈夫不能說話,你說兩個人之間沒有交流是什麼感覺?我哭,我和他講話,什麼心裡話都和他講了,他也沒有反應。」
第三是人際關系與社交壓力。照顧者終因身心受到影響而社交生活縮小、交友機會減少、娛樂活動缺乏,此時更無法滿足個人或人際需求或培養興趣愛好。照顧痴呆症患者是一條漫長而坎坷的路,其社交圈的退縮幾乎是一種必然。照顧者因角色變換而致家庭生活改變,長期的家庭照顧壓力還可能影響到照顧者的家庭關系,造成緊張的家庭問題。研究還發現,長期的照顧還會使照顧者出現焦躁、憤怒等不良情緒,影響其與他人的和睦相處等。
第四則是經濟方面的壓力。長期照顧,對於經濟一般的家庭無疑是沉重的負擔。尤其是病人在醫療和照顧費用方面的開支必不可少,如果沒有積蓄,對照顧者而言,更是雪上加霜。病患的住院醫療費用、保姆費,全家生活費用等都可能成為沉重的經濟負擔。對於農村或者城市裡沒有醫療保障的家庭,更是苦不堪言。
專家建議
照顧者先要照顧好自己
面臨多方面的壓力,家有需要照顧的老年痴呆患者,家屬們該如何讓自己不成為疾病的隱形受害者?醫生提醒說,照顧者應先照顧好自己再照顧病患。比如照顧者必須要有心理准備及對本身健康准備,包括對痴呆症症狀的認識及護理技能的培養,懂得處理壓力和負面情緒,處理痴呆症的行為異常問題,合理安排自己的休息時間,尋找可運用的協助資源(如親戚,朋友,社區資源)等。
落到具體操作的層面則是,照顧者要仔細觀察自己,是否常容易感到疲累,頭痛或常感冒等免疫力降低症狀;是否缺乏生活動力,也失去興趣;是否本身常感無助、無力;是否無法控制自己的負面情緒;是否對外界世界、親友越來越陌生;是否注意力無法集中;是否有生活無望,甚至輕生的念頭等等。盡可能多安排休息,多和他人接觸,多參加人際互動,多尋求資源的幫助,學習壓力管理和比較積極的生活態度。發現自身的問題,及時求助專業人士協助。
社會應提供資源和幫助
在工作中,醫生對這類人群做了大量調研,包括香港等比較發達的地區的情況。他指出,家庭照顧者提供的照護大多是免費服務,為政府節省了大量的開支。政府也有責任幫助他們,緩解照顧帶來的各種壓力、維護家庭照顧者的健康水平。如建立為家庭照顧者服務的機構和組織,提供咨詢、教育、協助等各方面的服務。政府應該在政策方面鼓勵發展社區服務,拓寬社區服務的需求,比如建立社區服務中心,為照顧者提供暫緩照顧、日間護理服務等。此外,定期對家庭照顧者的健康狀況、需求情況進行評估,針對其健康水平和護理需求為其提供相關服務也很重要。比如,使用團體心理輔導的模式,在社區服務中心為照顧者建立照顧者互助小組,緩解心理壓力,傳授照顧知識,互助互利。「老吾老以及人之老,關愛別人也就是關愛我們的未來,誰也不能保證不得老年痴呆。」
⑹ 小兩口要照顧四個老人,獨生子女的壓力如何緩解呢
實際上這樣的事情都是壓力比較大的吧,由於彼此都是獨生子女,可是對於孩子來說很有可能無形中之中就存在著一種特別大的工作壓力。實際上,如果這兩個年輕人她們兩個家距離的不算太遠,那就一定可以每星期換句話說隔一段時間去雙方父母的家裡待上一段時間,這也是非常不錯的。
總體來說,雖然現在社會發展和國家廣泛期待為降低出生率作出貢獻,但我國並沒有忘記那些曾經是獨生子女的對國家新政策的貢獻,仍然在盡一切努力保證這種獨生子和他們的父母能夠享受合理合法的權利,使我們不必為未來生活而擔憂。
大家還有什麼想說的,歡迎在下方評論區留言,我們下期再見。
⑺ 怎麼照顧常年卧床的老人,生活不能自理
照顧這類病人,以下技巧要知道:1. 保證每天的飲水量----不能覺得自己起身上廁所不方便,就刻意控制或減少飲水量,應保證每天 1.5~2 L 的水。2. 加強營養----充足的營養攝入,有利於病人身體恢復和損傷組織的癒合。補充營養的同時,注意膳食纖維的補充,長期卧床的病人活動量小、腸蠕動減少,易發生便秘。3. 勤翻身----至少每兩個小時給卧床病人翻一次身,減輕局部組織的壓迫。現在還有專門的防褥瘡墊,也可以試試。但不建議完全替代手動翻身。4. 幫助排痰----卧床時間太長,會引起排痰不暢,最終可致肺炎的發生。5. 適當按摩----長期卧床的病人,下肢肌肉處於鬆弛狀態,一方面會使肌肉發生萎縮,另一方面血液在下肢流動較慢,可能形成靜脈血栓。適當的按摩能使肌肉被動進行運動、促進下肢血流,防止血栓形成。6. 注意衛生----一是卧床病人的個人衛生,最好每天都用溫水擦浴,天氣過熱、出汗較多時還要多擦拭幾次。還有就是環境的衛生,保持房間的清潔、通風,床單被褥及時清洗、更換。7. 勤檢查----擦洗的時候可以順便檢查下,皮膚是否有紅腫、損傷、潰瘍等發生。發現異常及時去醫院就診。
⑻ 90後群體贍養老人的壓力將越來越大,如何才能緩解家庭壓力
隨著社會的發展,越來越多的老人出現了,這些老人的收入比較低,需要90後群體進行贍養,所以90後群體的壓力越來越大,如何才能緩解家庭壓力呢?我認為首先就是要多購買養老保險,其次,某些老人可以回老家養老,除此之外也可以想辦法增加老人的收入,接下來跟大傢具體說明。3.想辦法增加老人的退休收入。
我的身邊就有很多老人,但是他們的收入並不低,比如我認識一個老人,他的職業是教師,他退休之後很多學校請他回去繼續當老師,因此他的收入其實是很高的,除此之外還可以做一些新鮮的賺錢行為,比如說直播等等,都能夠增加老人的收入。
總而言之,90後群體贍養老人的壓力越來越大,我認為要想緩解家庭壓力,首先可以多購買養老保險,這樣老人在退休之後就會有一個基本保障,除此之外,也可以選擇回農村老家養老,當然也可以想辦法增加老人的收入。
⑼ 天天伺候老人心情不好怎麼辦
建議一:尋求幫助,找親人或專業人員接替幾天,好好地放鬆一下
家裡面的老人生病誰都不願意看到,可是我們無法左右,該去面對的總要面對,該盡的責任總要去盡到。當我們感到厭煩、壓抑、身體不適的時候,一定要理性思考,找出一些有助於解決自己當下煩躁問題的辦法。
當你感到煩躁的時候完全可以尋求幫助,你可以找家人、親戚、護工,幫忙照看一下,自己抽身出來放鬆幾天。
這樣做沒人說你不孝順,大家都可以理解,更不會有人站在道德的制高點對你進行指責。人都會有情緒不穩定的時候,更何況是照顧家中重病的老人,將心比心,誰都會理解的。
你如何放鬆心情,排解煩躁情緒呢?方法如下:
1、找人傾訴。煩躁情緒的產生是由於我們把各種情緒積壓在內心,在特定的情況下,只能一個人承受無法得到排解和宣洩。這就需要我們找一個人或幾個好友一起聊一聊,把自己內心苦楚說出來,藉此得到情緒釋放。相信朋友之間沒人會說這樣不妥,反而會鼓勵你,讓你振作起來。
2、休閑娛樂。你可以讓自己去做一些比較放鬆身心的娛樂,如:唱歌發泄,當你引吭高歌的時候,可以抒發心中的不快,從新找回自信;適當的運動,可以是任何有益於健康的體育項目,旨在釋放內心的壓抑,讓自己舒展開來;泡澡按摩,人在極度厭煩的時候,身體也會做出無力、疲憊等反應,這個時候適當的泡澡按摩可以讓你逐漸地放鬆下來。
3、回歸自然。到戶外進行放鬆,可以有效地排解心中的煩躁。當你處在生機盎然的大自然你會感到身心的放鬆,呼吸著新鮮的空氣,看著廣袤的大地和晴空萬里,你會覺得:「我所經歷的這些,又算得了什麼呢?」
總之,要讓自己放鬆下來,再去照顧生病的老人,不僅是為了自己,更是為了可以更為細心地照料老人。
建議三:不要選擇長時間的照料,要和他人輪換,要緩解身心壓力。
除了上述兩點之外,單獨長時間的伺候重病老人並不可取,這樣做很容易產生諸多心理問題和負面情緒的積壓,你本身也會精疲力竭。相較於此,我們更需要尋找相對靈活的方案,比如:和他人輪換伺候老人。
1、和家人輪換。如果家裡有兄弟姐妹,在父母生活尚能自理的時候,你們之間就需要協商,輪流照顧父母。就像我們上面提到的一樣,這樣有利於每個家庭以身作則的傳承孝道,同時也是為人子女應盡的義務。假如父母重病,兄弟姐妹之間更需要分工明確,出錢的出錢,出力的出力,共同應對當下的困境。
2、請護工輪換。假如家中只有自己,你也可以嘗試請護工進行照料,這樣做你可以很好地兼顧工作,使自己沒有那麼辛苦。但是需要提醒,必須找有資質的護工,並要見面進行詳談,了解對方的品行是否靠譜。甚至在第一階段的輪換,你也要仔細地觀察對方護理老人是否盡心盡力。
除了這兩種方法之外,你也可以選擇老人的直系親屬,就是你的姑姑、舅舅等,相信他們也會幫助自己的親人度過難關。方法總是有的,只需要我們走出思想的死胡同,讓自己換個思路、換種方式,這樣才能達到你自己可承受的平衡。
⑽ 70歲的人總是有心理壓力,如何有效緩解該壓力
世界醫學研究專家曾經對不同年齡的人群做過一項心理壓力調查,調查研究發現,70歲以上年齡人群的幸福感是最低的,也就是說這類人群的心理壓力是最大的。我覺得身體疾病、缺乏子女的陪伴、對死亡的恐懼等都是造成他們心理壓力最主要的原因。其實在一定程度上,人體的心理疾病比身體疾病還要可怕,想要緩解這個年齡人群的心理壓力,必須要做到以下幾點:
01.做好各項健康檢查。70歲的年齡是人體身體健康最差的年齡,在這個年齡階段,很多老年人群都患有各種各樣的身體疾病,特別是高血壓、高血脂、高血糖、心臟病這些慢性心腦血管疾病。這些疾病不會對人體造成致命的傷害,但會增加老年人的心理壓力。因為慢性心腦血管疾病在醫學上是無法根治的,只能通過葯物治療和飲食控制來預防慢性心腦血管疾病的並發。如果患者沒有按時服葯或者沒有及時治療的話,就極有可能給生命帶來致命的威脅。所以很多70歲的老年人經常提心吊膽,害怕這些心腦血管疾病的並發,這樣的精神壓力是現在老年人最普遍的現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