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人們常說的二戰德軍最著名的三大文件是什麼
《失去的勝利》《隆美爾戰時文件》《閃電英雄》
Ⅱ 誰了解二戰德國士兵手冊的
德國士兵手冊第一條:
德國士兵為爭取勝利而戰斗時,必須遵守英勇作戰的規則。
殘酷與無意義的破壞都與他的身份不稱。
點擊看大圖
德國士兵手冊第二條:
戰斗員必須穿制服,或佩帶特別指定的和清楚易辨的臂章。
禁止穿便服或不帶這種臂章作戰。
德國士兵手冊第三條:
投降的敵人,包括游擊隊和間諜,一概不準殺害。
他們應由法庭判以適當的懲罰。
德國士兵手冊第四條:
不準虐待或侮辱俘虜。武器、地圖、文件從他們身上拿走以後,其他的個人財物不準侵犯。
德國士兵手冊第五條:
達姆彈禁止使用,任何子彈一律禁止改成達姆彈。
德國士兵手冊第六條:
紅十字會是神聖不可侵犯的。
受傷的敵人應給予人道的待遇。
醫務人員和隨軍牧師在執行其醫務和宗教活動時不得阻礙。
德國士兵手冊第七條:
平民是神聖不可侵犯的,士兵不準掠奪和任意破壞。
古跡和用作宗教、藝術、科學或慈善事業的建築物必須特別尊重。
只有奉上級命令和給報酬時,才能徵收實物和使用民役。
德國士兵手冊第八條:
中立國的土地,飛機既不得進入,也不得越過,更不得射擊;
它不得成為任何軍事行動的目標。
德國士兵手冊第九條:
德國士兵作為俘虜時,如果被詢問,可以說出自己的姓名和軍階。
但在任何情況下不得泄露其所屬單位,也不得泄露德國軍事、政治和經濟方面的任何情報。任憑威逼利誘都不得泄露。
德國士兵手冊第十條:
違犯上述各條規者將予以懲罰。敵人違犯了第一至第八條應報告。只有得到高級指揮官的允許才能進行報復。
Ⅲ 介紹一下二戰德國的黃色計劃和海獅計劃
二戰德國的黃色計劃:
二戰時,德軍成功地突襲波蘭後准備進攻法國,並制訂了嚴密的作戰計劃———「黃色」計劃。就在法國及其盟國的情報人員千方百計窺取德國作戰計劃而苦無結果時,1939年12月底,在一次意外事故中英法當局獲得了一份德軍第二航空隊司令官弗爾米發給各兵團指揮官和司令部的第五號訓令。訓令中說明了「黃色」計劃第一方案的作戰企圖,其中包括德軍通過比利時向法國及其盟軍實施主要突擊的方向,對英法盟軍來說,真是喜從天降。然而,就是這份絕密情報成為德國牽著英法鼻子走的「轡繩」,因為德國就勢成功地設置了一次情報戰騙局。 「黃色」計劃(第一方案)落到英法聯軍手中後,德軍總參謀部認為再實施這一計劃已不可能取得「閃擊」的效果,必須改變西線初期戰役的企圖。原「黃色」計劃在戰線右翼通過比利時中部,爾後轉向西南,直指巴黎方向實施主要突擊,後來決定改為由阿登地區經盧森堡向色當,繼而向西北,然後轉向加萊地區實施縱深分割突擊,割裂英法聯軍的北方集團,並把他們逼到海邊。「黃色」計劃修改後,隱蔽真正的主要突擊方向對德軍來說意義重大,成為德軍關鍵性的戰略任務,它關繫到整個戰局的成敗。為此,德軍開始實施一系列的反情報措施,使英法聯軍確信他們所獲得的「黃色」計劃沒有改變,主要突擊方向仍是經比利時中部地區。
德軍採取的第一項迷惑措施是,在原計劃通過比利時、荷蘭實施進攻的「B」集團軍群內建立強大的軍隊集團,並集中在原計劃的主要突擊方向上,而新選定的主攻戰略集團「A」集團軍群則隱蔽在遠離國境線150公里至200公里的位置。同時,德軍戰略展開的指令是按「黃色」計劃第一方案的精神擬制的,但下達指令時指出,可以不執行指令中的一些措施,除非有最高統帥部的命令。為了不引起盟軍懷疑,德軍多次召集高級將領討論第一方案,討論中肯定主要突擊方向仍是通過比利時指向法國。
德國的第二項迷惑措施故意「泄露」一些「絕密」情報。為使英法「死心」認定德軍「黃色」計劃沒有改變,德國在中立國和親德國的外交人員中故意抬高原計劃制訂者的戰略思想;在明知有敵人竊聽的電話線路上通話,「無意中」泄漏德軍要進攻荷蘭和比利時;在許多秘密文件中,包括特別重要的文件,透露德軍有將主力集中在北部戰略翼方向的想法;就在戰爭的前幾個小時,由報刊、電台發布的德軍戰報還是將要從北部實施主要突擊,而阿登地區的軍事行動是只稍微一提。另外,德軍還多次改變入侵法國的開始時間,並把改變的日期通過某種途徑讓英法政府和總參謀部獲悉,使之逐漸習以為常,失去警惕。以致於在英法情報機關報告德軍調動時,英法聯軍還以為又是一場「虛驚」。
由於德國進行了一系列的反情報措施,所以在法國情報機關作出「德軍將在盧森堡發起攻擊」的判斷時,法國統治集團和最高統帥部根本沒有相信。直到德軍大兵壓境,英法聯軍還在向其他方向移動,全然沒有防備。於是,德軍便長驅直入,迅速佔領法國。
二戰德國的海獅計劃:
海獅計劃,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德軍對英國作戰的計劃。二戰開始不久,納粹德國的目光就盯上了英倫三島。為盡快征服英國,納粹頭子希特勒親自擬定了名為「海獅」的行動計劃。但是,充當「先鋒官」的德軍戰機飛臨英國上空的時候,等待它們的卻是一場以弱勝強的空中「游擊戰」。最終德軍的海獅計劃失利,使得英國得以保存軍事上的優勢,而後繼續同德國抗爭,把德軍拖入了致命的長期持久戰,最後成為英美反攻歐洲大陸的跳板,使德軍陷入了兩線作戰的困境。希特勒發動戰爭來首次遭遇失敗,德國的空軍遭受重創。
德國空軍為迅速奪取制空權,襲擊的重點為英國空軍的機場,其特點是空襲活動極其頻繁,空戰十分激烈,從8月中、下旬開始,德國空軍每天出動1000多架次,10天內對英國12個空軍基地進行了不間斷和摧毀性打擊,英軍損失飛機286架。飛行員亦傷亡甚重,倖存的飛行員經過連續空戰已筋疲力盡。如果德國空軍繼續襲擊,英國空軍將無法支持。可就在這關鍵時刻,希特勒卻突然鬼使神差地改變主意,將空襲的重點轉為轟炸倫敦。這就使英國空軍得到了喘息的機會,化險為夷。從敦刻爾克作戰開始這是希特勒第二次犯「戰場突然叫停」的錯誤了。這是為什麼呢?戰後的歷史學家們分析,似乎是一些戲劇性的偶然條件影響了戰爭的進程。1940年8月25日,英國空軍派出81架轟炸機准備空襲德國本土,主要目標是德軍機場和工業基地。但那天天氣不好,空中雲厚霧濃,有幾架轟炸機迷失了航向,糊里糊塗地飛到柏林上空投下了炸彈。自從戰爭爆發以來,一直沉浸在所向披靡的勝利氣氛中的德國首都遭到空襲,受了損失,丟了面子,希特勒惱羞成怒,決心報復,也把矛頭指向了倫敦。英軍這幾個轟炸機組返航後,由於炸錯了目標,受到嚴厲的訓斥,甚至准備軍法處置。這時發現,後繼而來的德機轟炸目標已轉向倫敦等主要城市。結果前線機場的壓力大大減輕了。滿身創傷、疲憊不堪的英國空軍得到了寶貴的喘息機會,進行休整和補充。戰後曾有人風趣的說,正是由於這幾個機組迷航中的轟炸,拯救了英國空軍,為粉碎德國的「海獅計劃」立下了大功。這些野史路評,正確與否,我們不必深究。但有一點是毋庸置疑的,希特勒認為轟炸倫敦,可以使英國首都陷入混亂,使英軍統帥部癱瘓,這樣德軍的登陸任務就可能簡化,甚至不登陸也可以迫使英國投降。希特勒的決定也曾遭到德軍中許多人反對,但空軍元帥戈林則堅決擁護,他企圖在空襲倫敦的過程中,誘敵空戰,把英機消滅在空中,但是法西斯的如意算盤打錯了。那一時期,雖然倫敦、考文垂、伯明翰、曼徹斯特、利物浦、普利茅斯等幾個大城市都沉浸在一片火海中,受到嚴重損失。但是,作為戰爭有生力量的英國空軍卻保存了下來,並很快恢復了戰鬥力,重創了德軍,捍衛了英國,一直堅持到最後,取得了戰爭的勝利。
德國人的祖先為古代居住在中歐的日耳曼人。10世紀時日耳曼人建立神聖羅馬帝國,後發生分裂。1871年普魯士王國統一除奧地利帝國以外的日耳曼各邦建立德意志帝國,曾先後挑起兩次世界大戰並戰敗。
Ⅳ 哪位間諜的情報讓二戰提前結束
弗里茨·科爾貝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他提供的情報使歐洲戰場提前結束,他提供的情報使日本帝國海軍遭到致命的打擊。50年後的今天,人們終於知道他才是二戰中真正的頭號間諜,他就是弗里茨·科爾貝。
2001年3月18日,英國《星期日泰晤士報》和美國媒體紛紛以顯著的版面刊出一段驚人的歷史真相:一個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潛伏在納粹德國外交部的間諜向盟國提供了上至德國軍隊作戰方案?日本海軍作戰部署,下至納粹大屠殺真相等價值不可估量的情報。美國國務院在解密這些情報時評價說,科爾貝提供的這些情報使第二次世界大戰歐洲戰場提前結束,挽救了無數人的生命,使日本海軍遭到毀滅性打擊,他是二戰中真正的頭號間諜。出於保密方面的原因,在二戰結束後的50餘年裡,人們根本不知道還有過一個如此偉大的間諜,直到美國中情局?聯邦調查局?美國國務院3月中旬解密1600份絕密情報檔案後,這位二戰中最偉大的間諜的真面目才浮出水面。
拒人於千里之外
1943年8月22日,瑞士伯爾尼英國領事館,一位神情驚懼的德國官員悄然溜進館內,指名道姓要見領事館情報部門最高負責人。情報官員立即將其帶進領事館情報部門負責人亨利·卡特懷特上校的辦公室里。卡特懷特冷冷地看了一眼額頭直冒虛汗?自稱是納粹德國外交部高級官員的這個德國人,掃了一眼他帶來的自稱是絕密情報的文件。那文件實在是太驚人了,英國上校根本不敢相信其中的內容,所以他立即斷定:這是納粹設下的一個圈套,於是冷冷地指著他辦公室的門喝道:「這位先生,別把我當成傻瓜,我知道你是一個想讓我掉進陷阱的雙重間諜,我不會上當的,請你立即滾出去!」滿臉通紅的德國人一把拿過桌上的文件,趕緊跑離了英國領事館。半個世紀後,歷史證明英國上校是天底下的第一號傻瓜,他趕走了二戰中最偉大的間諜,使英國抱憾終生。
慧眼識英雄
1943年8月23日,也就是在科爾貝被英國人武斷拒絕後的第二天,他決定到美國人那裡試一把。不過,這次他悄悄地委託德裔醫生,僑居瑞士的反納粹秘密鬥士科切爾·泰勒先跟美國人接洽。科切爾醫生緊急約見了美國戰略勤務辦公室(中情局前身)駐瑞士伯爾尼的聯絡官吉拉德·邁耶爾,急切地告訴他說,他有一位身居柏林納粹德國外交部國防軍聯絡辦公室要職的朋友願意把絕密情報送給美國人。邁耶爾同樣是將信將疑,但他不像英國人那樣一口就回絕了,而是決定當晚就安排美國戰略勤務辦公室駐伯爾尼最高長官杜勒斯與這個德國官員碰一次面。
杜勒斯和邁耶爾就在伯爾尼一套專供間諜接頭的秘密公寓里等到半夜,來訪者准時出現了。這是一個四十來歲?個頭不高?偏瘦禿頭的男人,他冷靜又謹慎地自我介紹說,他叫弗里茨·科爾貝,曾在納粹德國國家鐵路局工作過,後調到德國外交部,先後駐南非和西班牙。他堅決反對希特勒和納粹,但直到目前為止一直苦於無法與盟國方面取得聯系。科爾貝還解釋說,實際上,他目前在外交部所處的位置是外交部聯絡官卡爾·里特爾博士的助手。
里特爾博士負責外交部與納粹所有武裝力量之間的聯絡溝通,能接觸到所有的作戰計劃,知道軍隊調動?納粹德國空軍行動?潛艇秘密戰以及整個歐洲德國佔領軍行動情況,所以他本人才有機會接觸到德國國防軍通過外交部遞交的所有重要文件,特別是能看到德國國防軍呈交給納粹外長里賓特洛甫最重要?最敏感的絕密文件。更重要的是,他還能接觸到德國情報局的絕密情報,因為納粹德國情報局的頭號間諜往往披著納粹德國駐世界各地的使館?領事館外交官的合法外衣工作,所以絕大多數的絕密情報都是通過納粹外交密電發回柏林的,而這就意味著他可以看到任何對盟國有用的絕密情報。
為了證實他所說的一切,科爾貝出乎杜勒斯和邁耶爾意外地掏出一卷微型膠卷,當即就遞到杜勒斯的手上,並且告訴他說微型膠卷里裝著他偷偷拍下的186頁納粹德國外交部絕密文件。杜勒斯問邁耶爾是否是德國境內反希特勒反納粹的秘密鬥士成員。科爾貝回答說,他不是,雖說他認識一些反納粹人士,但他基本上是單獨行動。杜勒斯接著往科爾貝身邊靠了靠說:「說真的,我們現在沒法證明你是不是雙面間諜。」
科爾貝非常冷靜地回答說:「如果你沒有這種懷疑的話,我還覺得你太天真了呢。我現在確實無法證明我不是雙面間諜,但這也是我之所以帶來如此之絕密文件的原因。」
1943年8月24日凌晨3時,科爾貝悄然離開了,發誓說一定會跟美國戰略勤務辦公室保持聯絡。美國情報專家立即對科爾貝帶來的情報進行仔細的研究,他們先是激烈爭論科爾貝會不會是納粹德國設下的一個圈套,但他們最後斷定,這是貨真價實的納粹德國絕密情報。這些情報隨後被迅速送到美國總統羅斯福的手中,他一看到這些情報就斷定這絕對是真的,立即指示應該把科爾貝發展成美國安插在德國境內最重要的間諜。
特殊的情報傳遞
美國戰略勤務辦公室決定正式啟用科爾貝作為潛伏在納粹德國外交部里的美國間諜,代號「喬治·伍德」。
科爾貝悄然返回德國柏林,開始為盟國搜集絕密情報,但在10月之前一直無法從柏林脫身。這次他到瑞士不像第一次那樣把微型膠卷裝在一個信封,又塞在褲腿里,而是把秘密文件堂而皇之地塞進他將要遞交的合法的外交郵袋裡,所以在搭火車前往瑞士途中,盡管也被蓋世太保搜查過好幾次,但沒有人敢動他的外交郵袋。
當科爾貝抵達伯爾尼後,他悄悄地取出秘密文件塞進他的大衣口袋裡,交完外交郵袋後掉頭就跟杜勒斯秘密接頭去了。科爾貝第三次前往瑞士跟杜勒斯接頭途中充滿了驚險:按理,乘火車從柏林到瑞士的伯爾尼只需18小時,但由於盟國空軍已經在白天開始對德國進行輪番轟炸,所以除了希特勒的專列因裝有防空火炮,能驅趕盟軍的飛機外,其它火車只要盟軍的飛機一出現,趕緊靠邊停,或者只能在夜間行進。這樣,到瑞士需要花好幾天的時間。當火車好不容易駛抵瑞士邊境時,他還得站在納粹秘密警察面前接受仔細搜查和詢問。科爾貝冷冷地告訴秘密警察說,他是外交部的秘使,然後把外交官護照和文件丟在辦公桌上。秘密警察打開文件夾,取出一個大信封,上面蓋著一個納粹徽章,信封口是紅色的蠟封。秘密警察絕對沒有膽量打開信封,所以只好把科爾貝放行了。嚇出一身冷汗的科爾貝趕緊逃進火車站的男廁所,他把自己反鎖在洗手間里,取出大信封,打開後取出裡面套著同樣有印章的小信封。這個小信封才是真正的外交文書,外面的大信封就是他自己封上用於傳遞情報的。
抵達伯爾尼後,科爾貝准時投送了外交信件,然後趕緊跟杜勒斯聯系。這次,杜勒斯問科爾貝有沒有更快更安全傳遞情報的方式,因為現在每三個月才乘火車碰頭一次實在是太誤情報時效,也實在是太不安全了。科爾貝回答說,他也在考慮這個問題,所以他想出了通過第三者向伯爾尼的親屬寄賀卡的方式傳遞情報。這種特殊的賀卡印有科爾貝自己發明的密碼,其中部分是根據他喜歡的音樂來安排的。此外,科爾貝還要杜勒斯提供一台更好的照相機,就是那種能用一個膠卷照許多文件的微型間諜相機。
科爾貝回到伯爾尼之後,開始通過第三方向杜勒斯傳遞情報,一個是經常往來於柏林與瑞士的信使,另一個是在瑞士邊境購買了一幢鄉村小別墅的退休德國外交官。另外,他還托一些鍾表商把微型膠卷裝在表盒裡偷偷運到瑞士。就這樣,納粹德國的絕密情報被源源不斷地送到美國人手中。
情報價值不菲
一次又一次的冒險讓美國和盟國獲得了價值不可估量的情報,正是這些情報才奠定了科爾貝後來被稱為20世紀最偉大間諜的基礎。那麼,科爾貝到底都獲得過哪些情報呢?從解密的文件來看,科爾貝搜集的情報有納粹德國V-2火箭研製進程,納粹德國陰謀入侵希臘,日本軍隊的部署位置,都柏林間諜案內幕,西班牙向納粹德國偷運軍品,納粹在匈牙利偷偷審訊被俘的盟軍飛行員,納粹大屠殺慘劇等等。
科爾貝提供的納粹德軍的軍事情報包括:從駐中立國愛爾蘭納粹特使發出的一份絕密電報中得知,德軍開始裝備一種可以跟蹤盟國艦隊行動,並且隨時與納粹潛艇部隊取得聯系的秘密電台。從納粹德國駐馬德里使館發出的一份絕密電報中得知,西班牙獨裁者弗朗西斯科已經違背了原先西班牙保持中立的承諾,正向納粹德國秘密提供大量用於提煉鋼鐵的原料。從駐阿根廷布宜諾艾利斯德國使館的絕密電文那裡知道,德國間諜已經得知一個巨大的船隊已離開美國亞特蘭大港,目的地是英國!盟軍在接到科爾貝的情報後,趕緊下令艦隊改變航線,從而使盟國船隊避免陷入納粹德國潛艇「狼群」圍攻?全軍覆沒的命運。緊接著盟國下令對西班牙實施燃油禁運,從而使西班牙的船隊無法繼續向德國運送納粹軍隊最急需的生產鋼鐵所需的原材料。
科爾貝提供的關於日本侵略軍密碼情報有:他將一份完整的日本帝國海軍戰斗序列絕密情報交給美國海軍,從而讓美國海軍按單消滅太平洋上的日本海軍艦只。更重要的是,美國據此破解了日本海軍的通訊密碼,從而使美國海軍在太平洋戰爭幾次決定性的戰役中取得了輝煌的勝利。
還有,科爾貝曝光的最高級別的納粹間諜是其安插在英國駐安卡拉大使館內一個代號「西賽羅」的間諜。戰後,英國反間諜部門終於查清,這個間諜就是英國駐土耳其大使休伊·海珊,此人往往利用他的上司在使館里彈鋼琴的時候偷偷拍上級的絕密文件。這一間諜案1952年被好萊塢拍成超級大片《五個指頭》。
科爾貝還提供了關於納粹德國大屠殺方案的情報:從德國被佔領區法奸皮埃爾·拉瓦爾發出的絕密電文處得知,此人正要實施一項逮捕並且處決所有被佔領土抵抗組織成員親屬的剿殺計劃。科爾貝是第一個讓盟國知道納粹對歐洲猶太人進行系統大屠殺的人,因為他提供了一份有關納粹德國下令屠殺羅馬8000個猶太人的絕密情報。
戰爭期間,科爾貝一共向盟國提供了1600份情報,這些情報要用好幾個巨大的盒子才能裝下,摞起來足足有10米高。所有這些情報代號是「波士頓系列」。對於科爾貝提供這些情報的價值,美國政府此次解密後的正式評價是:這些情報挽救了無數人的生命,縮短了第二次世界大戰歐洲戰場的時間。
劫後餘生
1944年7月20日,德國一反納粹地下組織暗殺希特勒未遂,結果數千名秘密成員被殺。杜勒斯有好幾天沒有科爾貝的任何消息,還以為他已經被蓋世太保逮捕並且處決。讓杜勒斯意外的是,幾個星期後科爾貝奇跡般地恢復了與他的聯系,並且繼續向盟國提供情報。
戰爭結束後,科爾貝隱姓埋名開始做生意,並且取得了成功。從那以後直到他死,誰也不知道他在哪裡,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盟國最偉大的間諜似乎就這樣永遠消失了。美國政府各個部門出於保密考慮,戰後50餘年間對科爾貝超級間諜一事隻字不提,還是叛逃到前蘇聯的英國間諜菲爾比在他的自傳中隱隱約約透露說,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盟國曾從德國外交部內的一個朋友那裡獲得過極具價值的情報。
科爾貝於1970年默默無聞的死去,沒有任何人公開承認他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做出如此大的貢獻。許多德國人甚至至今仍認定他是叛國賊,但科爾貝對自己所作的一切沒有絲毫的後悔,他最後留下的話是:「一切為了德國和德意志民族,總有一天會有人理解我的良苦用心的。」
Ⅳ 洲際導彈的射程一般在多少公里以上
8000千米。
洲際導彈(intercontinentalmissile)是指射程在8000千米以上的導彈。由於各國所處地理位置和作戰對象不同,對洲際導彈的射程規定也不一致。
按飛行彈道分為洲際彈道導彈和洲際巡航導彈;按發射點與國際位置分為地地洲際導彈和潛地洲際導彈。是戰略核武器的重要組成部分。洲際彈道導彈通常採用多級液體或固體火箭發動機,採用慣性制導或復合制導,攜帶核裝葯單彈頭或多彈頭(集束式多彈頭或分導式多彈頭)。
(5)二戰德國文件夾擴展閱讀:
洲際彈道導彈起源:
洲際彈道導彈的設計思想最早可以追溯到1930—1940年代由納粹德國著名火箭專家沃納·馮·布勞恩向納粹政府提議的A9/10系列。
由於後來二戰德國戰敗,這些構想未能實現。最早的中程彈道導彈則是馮·布勞恩在二戰期間主持設計製造的V2火箭(「V」取自德語詞Vergeltung 的首字母,意為「復仇」)。V2上裝備的是液體燃料發動機和慣性制導系統,從移動發射車上發射以避免遭受盟軍的空襲。
二戰結束後,馮·布勞恩和大批曾為納粹服務的德國科學家被俘,之後被秘密轉移到美國,加入了美國軍方發起的名為「文件夾行動」(Operation Paperclip)的中程彈道導彈研發計劃,在V2設計思想的基礎上研製了「紅石」(Redstone)和「丘比特」(Jupiter)中程彈道導彈。
依據《北大西洋公約》的規定,美國可以將這些導彈部署在射程可覆蓋蘇聯東歐平原地區的歐洲國家。
Ⅵ 請問二戰時德國簽署的無條件投降書全名叫什麼
蘭斯投降書
1944年6月6日,人類戰爭史上最大的軍事進攻日——諾曼底登陸。那天在三個盟國空降師的掩護下,一支擁有超過5,000條船隻的龐大艦隊在敵軍猛烈的炮火中把130,000人送上岸;緊接著又有幾十萬人在以後的幾個月中被送到了諾曼底。他們開始摧毀人類歷史上最可怕的政權——納粹。在盟國遠征軍的最高統帥傑·德懷特 D.艾森豪威爾的指揮下,這些勇士們在解放歐洲這場神聖的戰役中消滅了壓迫歐洲人民的納粹殘暴政權。艾森豪威爾把這場戰役稱為「一場偉大的神聖的戰爭,」1945年5月7日,這場戰爭隨著德國第三帝國的完全崩潰而結束。
結果阿道夫·希特勒在1945年4月30日自殺,很顯然德國輸掉了這場戰爭。5月5日,希特勒挑選的接班人,卡爾·鄧尼茨,派了一名代表前往總部設在法國蘭斯市的盟軍統帥部進行全面軍事投降的談判。5月7日凌晨2:41分,阿爾弗雷德·約德爾代表德國國防軍海、陸、空武裝部隊最高司令簽署了無條件投降書。
5月8日,盡管蘇聯沒有委託代表在蘭斯市簽署投降協議,但是在其堅持下,在柏林也簽署了一份幾乎完全相同的文件。
這里看到的德國在蘭斯和柏林簽署的正式投降書現存於國家檔案館的美國參謀長聯席會議檔案中有關投降和停戰的文件里。這兩份文件是純粹的軍事投降書,旨在結束戰爭和進一步的流血。
這里第一份文件5月7日由阿爾弗雷德·約德爾代表德國最高統帥在蘭斯市簽署的;沃爾特·貝德爾·史密斯代表艾森豪威爾將軍也簽了字,後來得知蘇聯代表沒有被授權簽字。作為見證人,法國代表也簽了字。
1945年5月23日,約德爾作為戰犯被關押審判,同時被關押審判的還有德國政府和軍隊中一些重要成員。約德爾被紐倫堡國際軍事法庭被判有罪且被判處死刑,於1946年10月16日被絞死。
這里的第二份文件是5月8日由陸軍元帥凱特爾,弗雷德堡海軍上將和什圖姆普弗空軍上將各自代表德國陸軍、海軍和空軍在柏林簽字。(其他簽署者有代表盟軍最高統帥艾森豪威爾將軍的英國空軍中將阿瑟·特德;紅軍最高指揮官朱可夫元帥;美國空軍司令卡爾·斯巴茲將軍以及作為見證人的法軍總司令塔西厄將軍)。凱特爾經紐倫堡國際軍事法庭被判有罪且被判處死刑。在1946年10月被絞死。弗雷德堡在審判之前自殺;什圖姆普弗作為戰犯一直被盟軍關押至1947年10月。
蘇聯認為,柏林投降書是與蘭斯投降書基本一致、唯一正式的、合法的第三帝國投降書。它阻止了西方盟國與德國單獨達成和平的任何猜想、標志著德國軍事領導人最後的投降。
Ⅶ 誰有二戰時德國最大版圖
二戰時德國版圖最大的時候是1941年,包括今天的德國本土,今屬法國的阿爾薩斯、洛林,今奧地利全境,今波蘭西北部(西里西亞、波美拉尼亞、西普魯士、但澤),東普魯士(今俄佔)、梅梅爾(今立陶宛占)。
此外就是佔領區和總督區、保護國,以1942年初為例:法國北部大部,法國西部沿海,丹麥全境,挪威全境,斯洛伐克,波蘭總督區、烏克蘭總督區和東方總督區(這三個總督區構成了東線前線和德國本土之間的地域),還有南斯拉夫大部和希臘大部。匈牙利、羅馬尼亞和義大利是友邦。
佔領區隨意戰爭進展也有變動。1942年底佔領了法國本土全境,1943年9月佔領那不勒斯以北的義大利大部,同時東線有所收縮。
(7)二戰德國文件夾擴展閱讀:
德國二戰慘敗後版圖變化:
1945年6月5日,美蘇英法四國代表抵達柏林,簽署了《關於擊敗德國並在德國承擔最高權力的宣言》等三個文件,統稱「柏林宣言」,宣布四國分區佔領德國和柏林。
而四國佔領區的總司令組成盟國對德管制委員會,駐地位於柏林,作為佔領期間的最高權力機構,下設協調委員會作為輔助機構。成員有蘇聯元帥朱可夫、美國將軍艾森豪威爾、英國元帥蒙哥馬利和法國將軍科尼希。還規定了,有關德國的問題必須由四國共同協商,只有一致通過才能作出決定。
德國在一戰後被割讓了大量的土地,這是導致德國民族情緒上升,以至納粹上台,二戰爆發的重要原因。二戰後,同盟國吸取了教訓,沒有再割讓德國本土的土地,只是把德國自納粹上台後掠奪的他國土地歸還,還將德國分成四分,法、英、美管理區形成後來西德;蘇管區為東德。
Ⅷ 洲際彈道導彈的發展歷程是什麼
洲際彈道導彈的設計思想最早可以追溯到1930—1940年代由德國著名火箭專家沃納?馮?布勞恩向納粹政府提議的A9/10系列。由於後來二戰德國戰敗,這些構想未能實現。
最早的中程彈道導彈則是馮?布勞恩在二戰期間主持設計製造的V2火箭(「V」取自德語詞Vergeltung的首字母,意為「復仇」)。V2上裝備的是液體燃料發動機和慣性制導系統,從移動發射車上發射以避免遭受盟軍的空襲。
二戰結束後,馮?布勞恩和大批曾為納粹服務的德國科學家被俘,之後被秘密轉移到美國,加入了美國軍方發起的名為「文件夾行動」的中程彈道導彈研發計劃,在V2設計思想的基礎上研製了「紅石」和「丘辟特」中程彈道導彈。依據《北大西洋公約》的規定,美國可以將這些導彈部署在射程可覆蓋蘇聯東歐平原地區的歐洲國家。
美國和俄羅斯(蘇聯)都是從第二次世界大戰開始研製洲際彈道導彈的。1957年8月蘇聯首次試射成功第一枚SS-6洲際彈道導彈,美國第一枚洲際彈道導彈「宇宙神」於1959年開始裝備。兩國都擁有一批火箭發展的先驅,其中著名的有蘇聯的齊奧爾科夫斯和美國的戈達德。目前,洲際彈道導彈已經發展了五代。
蘇聯研製的第一種洲際導彈是SS-6。它長30米,直徑4.5米,重量達254噸,可以攜載重達4100千克的百萬噸級核彈。但SS-6導彈還算不上是一種很好的洲際彈道導彈,因為導彈體積太大、使用的液體燃料不易貯存,使得發射平台易遭摧毀。因此,SS-6型導彈很快就被淘汰,轉而用作蘇聯的航天運載工具。
美國的第一代洲際彈道導彈是「宇宙神」導彈。蘇聯研製的第二代遠程導彈是SS-7和SS-8洲際彈道導彈。此後,蘇聯又研製和部署了SS-9、SS-11和SS-13等3種型號的第三代洲際彈道導彈,解決了以往導彈中所遇到的許多問題。
美國在第二代及第三代導彈發展上用了數年的時間,並推出了多種型號。在「宇宙神」系列導彈完全退役以前,先後推出了D型、E型和F型。全新的固體燃料導彈系列「民兵Ⅰ」A型和B型推出之後,又推出了「民兵Ⅱ」型,這些導彈進入陸基戰略導彈部隊服役,並成為主力導彈。「北極星」A-3和「民兵Ⅱ」導彈是第二代導彈向第三代的過渡型。裝備有分導式再入飛行器的「民兵Ⅲ」導彈則是美國戰略導彈系統中的第三代導彈。
蘇聯第四代洲際導彈裝備了分導式多彈頭,如SS-17導彈有4個彈頭,SS-18導彈有10個以上彈頭,SS-19導彈有6個彈頭,SS-20中程彈道導彈有3個彈頭,從而使一枚洲際導彈可以攻擊多個目標。美國第四代洲際導彈的特點是可以打擊導彈發射井和堅固目標,如「和平衛士」導彈和「民兵Ⅲ」導彈。
目前,俄羅斯已經研製和部署了第五代洲際彈道導彈,如單彈頭的SS-25公路機動洲際彈道導彈;能突破攔截系統的「白楊-M」洲際彈道導彈和RS-24多彈頭洲際彈道導彈。而美國也發展出鐵路機動「和平衛士」洲際導彈和另一種小型公路機動導彈系統。隨著俄羅斯導彈命中精度和當量的進一步提高,美國的洲際導彈部隊可能還要增加機動彈道導彈力量。
Ⅸ 二戰德軍單兵裝備和背囊里的東西
單兵裝備:
每個士兵都有一個用於攜帶單兵裝備的背囊,材質為木架包裹防水布料。山地部隊和機械化步兵配有更實用的帶兩至三個外袋的野戰背包。背囊內可攜帶如下裝備:
一套內衣,換洗襪子。
毛巾,手帕。
背心或毛衣。
一雙便鞋。
肥皂和針線包。
鞋刷和鞋油,衣刷。
軍大衣、帳篷或軍毯可卷折後捆綁攜帶於背囊上。
班長、排長和連長的專用裝備:
地圖包。棕色或黑色皮革制,可攜帶地圖和文件,有色鉛筆,如必要還可攜帶制圖工具和測量儀器。
雙筒望遠鏡。主要是6 x 30,部分8 x 30,炮兵觀察員配有10 x 50望遠鏡。
信號口哨。
多用途指南針。
彈葯
步槍兵
每個步槍兵隨身攜帶45發步槍子彈,另外15發存放在配屬到排的車輛上,可依照命令取用。但實戰中士兵一般都攜帶60發步槍彈,如有可能還會在挎包中俄外攜帶一些子彈。1941年底前,每個步槍兵都帶有一個SmK(Spitzgeschoss mit Stahlkern,鋼芯穿甲彈)或SmK(H)(Spitzgeschoss mit Wolframcarbid-Kern,碳化鎢芯穿甲彈)彈夾,用於反裝甲車輛,100米距離上穿甲能力為SmK彈10毫米,SmK(H)彈14毫米。實戰表明這種用普通步槍發射的穿甲彈效能很差,後期這種步槍彈主要供機槍使用,用於反土木或混凝土工事。
沖鋒槍射手
每個沖鋒槍射手攜帶192發9 x 19毫米手槍彈,子彈裝在金屬或木製彈箱內,沖鋒槍射手必須自己裝填彈夾。
輕機槍射手
輕機槍的一號彈葯基數為2500發,一個三人制輕機槍小組彈葯攜行規則如下:
一號射手:機槍及一個50發彈鼓。
二號射手:4個50發彈鼓(其中一個裝填SmK或SmK (H)彈)以及一個300發彈箱。
三號射手:3個300發彈箱。
Ⅹ 《風雨傾城路(二戰,德國)》txt全集下載
風雨傾城路(二戰,德國) txt全集小說附件已上傳到網路網盤,點擊免費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