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有什麼古箏可以彈的流行歌
古箏流行歌曲:《愛情買賣》、《彩雲追月》、《傳奇》、《大海》、《但願人長久》、《稻香》、《犯錯》、《感恩的心》、《高原紅》、《給我一首歌的時間》、《關不上的窗》、《好日子》、《荷塘月色》、《蝴蝶泉邊》、《畫心》、《灰色頭像》、《解脫》、《可惜不是你》、《美麗的神話》。
流行歌曲的時尚元素與古箏的藝術語言相融合,力求把古箏專業性較強的技法通過大家熟悉的流行旋律表現出來,從而使古箏演奏的流行歌曲別具一格。2008年本應閑暇的暑假變成了與音符、旋律、靈感共舞的時空,編配成這本《流行古箏——中外流行金曲改編的箏曲》。
(1)放鬆解壓的古箏擴展閱讀:
彈箏手型
彈箏強調自然手型,即人站立時兩手自然下垂的放鬆狀態的手型。根據演奏的需要,大指略微展開,手指自然彎曲,呈半握拳狀。這種放鬆的自然手型,不僅展示在靜止的狀態,也呈現於演奏的過程之中;不僅是右手彈弦的基本形態。也是左手按弦、彈弦的基本形態。
彈弦位置
右手彈弦位置在距前梁3公分處,這是初學練習的基本彈弦位置。而最佳觸弦點,則是在發音弦段(前梁至箏柱)的八分之一處。此處正好是本音第三個八度的泛音位置,這個位置彈弦聲音純凈響亮,為基本音質的最佳彈弦點。
介於箏柱的排列,弦的長短不等,八分之一的最佳彈弦點的變化就比較大,彈弦的活動范圍也比較大。演奏過程中選擇不同的音色(明與暗,剛與柔),在弦段位置上的活動范圍將更大。
『貳』 彈奏古箏放鬆自然有什麼技巧
。
我們知道彈琴是需要指力的,最直接與琴弦發生接觸關系的是手指。然而單靠手指或者說手指關節的運動,不一定彈奏出好的或者打動人心的音樂。在學習或者演奏之前,我們需要明了手指發出的力量是源於哪裡,通過哪裡傳輸等等,這是教學內容的關鍵性問題。我們不妨從整個手臂的結構來看與古箏演奏的關系。在演奏中,我們不能過於偏重對手指的強調,而應該把整個手臂中肩、肘、腕等支點部位以及大小臂兩個重要部位的功能、作用考慮進來,只有在這些部位的支撐、配合、協調下,我們的演奏才可以做到得心應手,從容自如。而垂肩搭臂的目的在於讓身體各個部位自然放鬆,讓他們成為影響演奏的至關重要的間接部位。
彈琴過程中,我們整隻手臂的重量是一定的,不會隨便變化。然而由臂部發出的能量卻可以控制。這些能量需要在合適的時間發出,讓它們協助彈奏,而不能因為控制或利用不當讓這些部位變得緊張起來。比如在我們的肩、肘、腕等部位的拐動中,將手指順勢送至要彈的音區或者某一根弦,這跟肩、肘、腕部緊張而以上下大幅度跳動而造成的敲擊、拍打琴弦產生的音響效果是截然不同的。演奏中,肩、肘、腕等部位起到的是轉軸的作用,能及時將手送至要彈的音區或者弦位。
垂肩搭臂是古箏演奏中的常態,而並非指演奏前的放鬆,演奏中就不放鬆了。放鬆指的是運動狀態下的放鬆,在演奏中,是用力與放鬆的統一。整隻手臂自肩部開始到肘再到腕等部為都能藉助用力而舒展自如,而不能僵硬。放鬆的狀態更有利於雙手的運動,幫助手指在對的時間觸到對的弦位,而緊張的狀態則會影響到樂音的質量、彈奏的速度、力度的變化、聲音的彈性、清晰度等等諸多方面。只有在放鬆的狀態下,才能沒有壓力、羈絆,才能保證運動的靈活自如,也才能彈奏出輕而不浮、實而不噪的聲音。反之,演奏者沒有做到足夠的放鬆,還保留比較多餘的緊張的狀態下,時間久了,會出現肌肉疲勞、狀態僵硬的狀態,從而致使演奏在質量等方面都大打折扣。尤其是在古箏快速演奏中,無論是傳統流派中的「快四點」、「催奏」也好,還是現代箏曲中的快速指序,需要演奏者肩、肘、臂、腕等各個部位高度的協調、配合,放鬆是影響演奏者彈奏速度的重要因素之一。比如,浙派傳統曲目《四合如意》。單從指法方面來講,此曲無非是勾、托、抹等基本奏法,但是定級並沒有因此而降低。樂曲要求通過右手在不同弦段觸弦獲得不同的音色,在速度逐漸遞增的變化中,輕快地完成一系列勾、托、抹指法的組合。而不能僅僅強調手指用力、關節運動那樣簡單了。如若把原本應該流暢的音串孤立開來看,只注重單個指法的彈奏而放棄整個樂句的連貫,那麼旋律就會陷入呆板、生硬的窠臼,給人的感覺正如一潭死水,生氣盡失。而如若手指在各部位的帶動、運送下,用不同的力度彈觸不同的弦段,同時保持流暢,那麼樂曲自然源頭活水般,將人們帶入秀美的江南風景中。而這些在緊張的狀態下,怎能做得到?又怎能出色地完成逐漸推起來的快速節奏呢?這里,我們也應該得到以下啟示:樂曲的演奏不能孤立地看問題,而應該把這些指法放在一個系統中。放鬆是保證樂音連貫、流暢演奏的常態。
『叄』 有什麼適合古箏演出的古風曲子
我推薦幾首現代的吧,菊花台,煙花易冷,青花瓷,葬花吟,滄海一聲笑。我覺得這些歌曲都比較古風,用古箏演繹會更加動
聽!音樂樂曲都是廣為傳唱的,所以觀眾聽了也會產生共鳴!
『肆』 古箏抒情曲目
大部分的古箏曲都屬於抒情一點的,你可以在找曲子是看一下它的曲風是不是比較抒情的,以下為個人意見,你可以參考一下!!第一級 《孟姜女》《關山月》 第二級 《秋芙蓉》 《西廂詞》《楊翠喜》第三級 《西江月》 《綉金匾》第四級 《漁舟唱晚》 《漢宮秋月》《瀏陽河》《小小竹排》《春苗》第五級 《高山流水》《蕉窗夜雨》第六級 《梅花三弄》《出水蓮》《花兒與少年》《綉荷包》第七級 《寒鴉戲水》 《崖山哀》(又名《哭山》) 《粉蝶採花》第八級 《陳杏元落院》 《姜女淚》第九級的大部分歌都比較抒情,但無法只彈5分鍾
『伍』 舒緩一點的古箏曲有什麼
1、《出水蓮》
《出水蓮》是潮州音樂(細樂)中的箏樂名曲,是箏家必彈之曲目。中州古調,採用傳統的十六弦鋼絲箏演奏,音調古樸,風格淡雅。
2、《雪山春曉》
《雪山春曉》是范上娥、格桑達吉創作於1981年的一首古箏獨奏曲。此曲描繪了西藏高原美麗的春天景色,表達了西藏人民對家鄉的無比熱愛和對美好幸福生活的嚮往。
全曲旋律優美,風格獨特,內容豐富,感染力強,是一首深受箏家和廣大群眾喜愛的古箏曲目並成為中國民族管弦樂協會古箏八級考級曲。
3、《寒鴉戲水》
《寒鴉戲水》,潮箏名曲,是潮州音樂十大套曲之一。此曲旋律優美、格調清新、韻味別致,被稱為潮汕「州曲」(潮汕,大致指潮州府),是潮洲弦詩《軟套》十大麴中最富詩意的一首。
4、《香山射鼓》
《香山射鼓》是中國箏演奏家曲雲創作於1980年的一首箏曲,樂曲由西安古樂傳統曲牌《月兒高》、《柳青娘》、《香山射鼓》等曲牌聯綴而成,描繪了陝西關中一年一度的「香會」活動。
5、《漢宮秋月》
《漢宮秋月》是中國名曲。原為崇明派琵琶曲,現流傳有多種譜本,由一種樂器曲譜演變成不同譜本,且運用各自的藝術手段再創造,以塑造不同的音樂形象,這是民間器樂在流傳中常見的情況。
『陸』 節奏很慢的古箏曲
琵琶:塞上曲、陳隋、陳杏元和番、漢宮秋月、大浪淘沙
古箏:高山流水、臨安遺恨、梁祝、雲裳訴、西楚霸王、葬花吟、蘇武牧羊、秦桑曲、湘妃淚、春江花月夜、出水蓮、焦窗夜雨、漢宮秋月、倚秋蘆笙戀歌、黔中賦、木卡姆散序與舞曲、漢江韻、蝶戀花
『柒』 給我推薦幾首古箏樂曲!
臨安遺恨(我尤其喜歡~推薦!)、林沖夜奔、高山流水(雙八度的)、寒鴉戲水、平湖秋月、漢宮秋月、香山射鼓,還有常靜的《呼吸》、付娜的《夢江南》、《枉凝眉》都可以~
我個人不喜歡袁沙姐妹的,找老藝術家演奏的味道更濃
『捌』 古箏曲能讓人心靜的,麻煩大家多推薦幾首!
《春江花月夜》春江潮水連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這個曲子有好幾版,我個人喜歡陳靈芝版的,感覺很美。
《漁舟唱晚》這個是名曲,夕陽西下,漁舟歸家,境界怡人……
《高山流水》名曲,會想到鍾子期和俞伯牙,知音難求么
《漢宮秋月》會讓我想到王昭君,呃,沒出塞前……還有陳阿嬌……
《茉莉芬芳》這是一首九,十級的曲子,是茉莉花的改版,認為中間的搖指最美……
《廣陵散》這首曲子是失傳一時的,後來在明代才被人發現整理,我們現在才能聽到這么有韻味的曲子啊
《大浪淘沙》這個是袁莎老師的好,是古箏琵琶合奏的
《梅花三弄》不知道為啥,每次我一彈,我就想到瓊阿姨……
《孔雀東南飛》不說啥了……凄美的愛情么……
《寒鴉戲水》描寫寒鴉在水中嬉戲的一種悠然的感覺,很清新
恩,還有很多,但是我感覺還是先了解曲子的故事,再聽才會感覺很好,不然就只是聽曲子而已,失去了韻。就想像自己就在漁舟之上春江之上,在漢宮里在嵇康身旁,挺美的……
『玖』 彈古箏可以發泄情緒嗎
可以的,古箏風格細膩,委婉中多悲怨;慷慨急楚,激越中有抒情,這正好可以直接刺激到我們的感覺器官直至大腦及神經系統的放鬆和興奮,使我們情緒得到宣洩。古箏能表達許多層面的東西,凈化心靈,陶冶情操。這是常練古箏的人真心感受哦!本人家也有古箏,多練練心情會變好呢,望採納,望你能開心~
『拾』 求能讓人放鬆,解壓,靜下心來的曲子。(要好聽的)
邊疆的泉水清又純音樂,還有鋼琴曲夜的鋼琴曲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