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文件處理 > 吉利博越壓縮比

吉利博越壓縮比

發布時間:2022-11-28 08:48:06

① 吉利博越機油要加多少,博越機油加多少升

吉利博越2.0L的需要4升機油,而1.8T需要5升機油。

吉利博越2.0是自然吸氣發動機,自然吸氣發動機的車輛,機油只給發動機本身潤滑,所以機油量一般在3.5升到4升,而1.8T是渦輪增壓發動機,使用的機油除了要給發動機潤滑散熱,還同時要給渦輪增壓器潤滑散熱,所以加註的機油量要達到5升。

自然吸氣發動機可以選用普通標號的汽車機油,而渦輪增壓的發動機應該加註半合成或全合成汽車機油,也就是各品牌的5W40或0W40汽車機油。

(1)吉利博越壓縮比擴展閱讀

機油加多的危害:

1、對高速旋轉的曲軸產生很大阻力,使動力下降,在車輛行駛時也就增加油耗。

2、增加了曲軸和連桿轉動時濺入氣缸內壁的潤滑油量,也就是使進入燃燒室的潤滑油量大大增加,使燃燒室內積碳增多,增加了活塞運動阻力,使發動機功率下降。

3、由於機油進入燃燒室的量增多,使尾氣排放惡化,影響三元催化器的壽命,嚴重時可能會使三元催化器損壞。

4、加多機油,降低了油封壽命,導致發動機漏油。

② 吉利博越2.0更換完正時沒有氣缸壓縮

沒有汽缸壓縮應該重新對一下點火正時
如果沒問題,再檢查缸蓋,是不是沒壓緊,是不是氣門不嚴,因為剛更換完的發動機,是不是沒裝配好。
主要是氣門漏氣,活塞、活塞環與氣缸體間隙過大,缸墊漏氣,或是由於更換過活塞等不配套不標准配件導致壓縮比降低,壓力下降。車輛發動機大修以後,沒有氣缸壓力,考慮到新配的四配套,氣門活塞組,應該重新校驗點火正時 ,檢查皮帶安裝是否正常。

③ 國產suv排行榜前十名

國產suv排行榜前十名有以下這些:

1、哈弗H6

自2011年開始,哈佛一直都為消費者們提供著更好的行車體驗,而第三代哈佛H6作為長城·檸檬平台打造的首款戰略車型,在發動機、變速器、底盤三大核心部件上進行了全面升級,並且擁有全域主動智能安全防控系統與碉堡級被動安全防禦系統的雙向保護。

在實現動力性提升的同時,燃油經濟性提升14.5%,澎湃與舒適兼備的哈弗H6,可以讓更多人縱享極致的駕車體驗,所以哈弗H6上榜國產車suv質量排行榜前十名實至名歸。

2、觀致7

觀致7--方舟級suv,性能上採用1.6T/1.8T雙渦管渦輪增壓發動機,方舟級高級LVC動態性能底盤以及米其林PILOT SPORT輪胎。

同時還帶有4合1宇航式生態座椅,健康座艙,感應式電動尾門,主動迎賓系統,360°3D全景環視系統,電動智能後鏡,ADAS自動駕駛輔助系統。觀致7不得不說在細節上做的很好了,由外而內地體驗著「愛與保護,穩若方舟」。

3、傳祺GS4

廣汽傳祺GS4曾在國內汽車質量評選當中,成了質量最好的國產汽車。傳祺GS4是真的貼合消費者對家庭用車的需求,GS4外觀穩重,內飾高級,空間寬敞,價格低,配置高。考慮性價比的話,這輛車也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4、長安CS75 PLUS

作為CS75車系的主力產品,「明日座駕」CS75PLUS是長安產品研發實力的集大成者。它不僅外觀顏值高,從動力表現、智能化體驗再到安全性能皆可全面媲美日德合資,成為自主品牌向上極具借鑒價值的樣本。

5、博越

博越用四年時間,創造了百萬銷量,實力是有目共睹的。它整體造型融合了中國文化元素與國際審美潮流,內飾升級,搭配最新GKUI 19吉客智能生態系統,空間大,動力響應直接。舒適的駕車體驗無論年輕消費者,還是成熟消費者都是可以適用的。

6、領克06

領克最新款車型---領克06,在外觀方面很新穎,採用雙色拼接線條設計,內飾輕奢獨特,包裹式設計,大尺寸中控屏,性能上1.5T三缸發動機,擁有117馬力,雙離合,整體來說是一款隔音效果好,省油,動力足的小型SUV。

7、榮威RX5

榮威RX5是一款緊湊型SUV,據調查,購買該車的車友最滿意的是它的油耗和操控性以及空間,油耗低,操控靈活,座椅有加熱功能,空間大,外觀和內飾都是較美觀的,符合年輕人的審美,動力足,反應迅速。

8、繽越

吉利繽越是一款高動力智慧SUV,年輕運動的外觀,較充裕的內飾空間,受到不少年輕人的喜愛,動力性能和燃油經濟性表現較好,整體上說實用性性較強,可作為家庭用車或代步。

9、宋plus

比亞迪自從宋MAX開始,外觀方面一直都是吸引消費者的重要因素之一,所以宋PLUS的顏值自然不用說,質量方面,口碑一直好評。

10、WEY VV6

魏派VV6是WEY品牌的主銷款,外觀時尚大氣,配置方面有智能座艙清潔,匹配了生命體征檢測技術,可以對車內生命活體進行檢測,提高了安全系數,動力上最大輸出馬力可達227,最大輸出扭矩387,不考慮油耗的情況下,專注智能安全的質量毋庸置疑。

④ 吉利汽車和奇瑞汽車,你會選哪個

我開了吉利星瑞,又開了奇瑞瑞虎8,經過一段時間的相處,感慨萬端,終於明白了奇瑞與吉利的差距有多大,奉勸想買國產車的人要理性選擇,近幾年國產車雖然進步明顯,但有幾個頑疾始終讓人難以接受,只有明白了它們的優缺點,才能買車不後悔!

隨著國產 汽車 品牌的蓬勃發展,各車企都掌控著獨家秘訣取得了長足進步,有能力與合資媲美,打破固有觀念逐漸縮短差距,同時國人在選車問題上變得也越來越自信,但面對整體水平都相差無幾的國產車來說,如何選擇一台滿意的車型,彷彿都是消費者最值得深思的地方。


其中最有爭議性的莫過於吉利 汽車 和奇瑞 汽車 ,一直都是選車路上讓人捉摸不定的思慮,不管是口碑還是性能都收獲了不少車主的一致好評,有的認為選吉利好,背靠沃爾沃隨便造,有的人認為選奇瑞好,當年發動機路虎都想要,三大件技術成熟穩定後期用車無煩惱,也有的拿銷量說事,那麼它們之間到底誰更好?

吉利 汽車 和奇瑞 汽車 我都接觸過不少,從早期的國產算起已有10年左右了,下面將結合對吉利星瑞和奇瑞瑞虎8為代表進行具體分析,告訴大家奇瑞和吉利誰的質量過硬,應該怎麼選擇,是堅持自主研發的奇瑞,還是市場與口碑都雙贏的吉利?

吉利PK奇瑞——發展史註定差異化

談起國產三大件不少人可能都會對奇瑞豎起大拇指,它與眾多國產車企先買後湊的發展路線大不相同,從成立初期奇瑞就意識到了技術得掌握在自己手裡,這是國企與資本的區別,用2980萬美元換回了福特陳舊的發動機生產線,當時即使有錢買回來,沒有技術骨幹做支撐就連裝配都是問題,直到1999年下線了第一台發動機。

那時國產大部分品牌還在東拼西湊,同一系列三菱發動機湊窩整,人生贏家李書福2003年還在用「 汽車 就是四個輪子加套沙發」的論理造車,後來越來越多後患的出現,各車企才後知後覺發展核心技術逆向研發。說到這兒可能有人在思量,奇瑞核心技術掌握的最早,但總有人喊著「奇瑞奇瑞修車排隊」呢?


可能只有少數人知道,並非奇瑞發動機技術不行,而是早期奇瑞與上汽有段恩怨,以致於分家後奇瑞擁有獨立的4S店很少,維修保養都是頭疼的問題,於是這段廣為流傳的話語給奇瑞留下了病根,包括目前有不少人本考慮奇瑞 汽車 ,但被人一頓嘲諷轉身去了吉利。

吉利早年間通過拼湊下線了第一款吉利豪情,發動機來自豐田8A,菲亞特的變速箱,逆向研發夏利的底盤和車身,在以價格壓倒不少生機盎然的車企,打著口號讓國人都開上小轎車,不得不說吉利確實做到了,在到後來資本運作,收購成為了吉利擴展的手段,沃爾沃、DSI變速箱、戴姆勒等加以造勢,擁有多方助力下吉利成為了國內最大民營車企。

從此吉利從技術落後越級成為與奇瑞不相上下,從市場表現來看,吉利的銷量最好,而奇瑞的呼聲更高。瑞虎8就是其中最為典型的代表,算得上奇瑞的主力車型,從近半年的銷量榜單來看,60525輛的銷量平平淡淡,月銷基本穩定在8000輛左右,而剛上市不久的吉利星瑞,作為吉利延伸轎車領域的當家花旦,月均銷量達到1萬輛左右,在國產轎車領域僅次於長安逸動,而同為SUV的博越則銷量更是出奇。


我認為買車很有參考意義的就是看銷量,市場佔有率的高低對一個產品尤為重要,有人說這是從眾心理不可取,國人總喜歡人雲亦雲,對這種毫無論據的思維我就不太認可,如果一台車市場表現都不太好,那麼在面對小毛病時會積極應對嗎?眾人的眼睛都是雪亮的,如果經常光顧修理廠,我想它的銷量與質量也都不會好吧!

除此之外,奇瑞在其它車型的表現也比較平淡,彷彿貫徹到底多生孩子好打架的觀念,針對人群乃至車型定位都相差不大,同定位車型就有艾瑞澤5、PLUS、GX,且在三大件的運用上並沒有區分,這導致奇瑞並沒有佔領市場的主力車型,往往消費者在選擇時總拿捏不定,到底誰才是拳頭產品。

反觀吉利在佔領市場上就比較明確,哪類車型的投放應該吸引那個層次的人群,一直在轎車領域主推經濟帝豪,品質星瑞,在SUV領域則主推博越是性價比,星越是高端,通過技術含量的差異化來進行精準區分,例如1.5T、1.8T、2.0T動力針對不同配比搭載,並且在售價上拉開一定差距,從長此以往看吉利更能籠絡人心。

吉利PK奇瑞——三大件難分高下

不少人心中可能很疑惑,一向堅持自主研發的奇瑞從實力上碾壓對手,為什麼與營銷專家吉利還難分高下,十年前吉利還要三菱發動機續命時,的確不如奇瑞有能力,但隨著收割沃爾沃之後,找准發展路線一路增速發展,如今吉利和奇瑞在三大件領域都旗鼓相當。


稍懂車的人買車都會考慮三大件,畢竟是一台車的根本,這也是為什麼奇瑞一直熱度高的原因,從一開始就留下技術底蘊深厚產品實力強的印象,1.6T發動機是奇瑞ACTECO系列第三代發動機,可以說是苦心經營20年來最有價值的成果,雖然自2017年推出至今已有4年之久,但在製造水平上仍處於中上水平。

這款發動機它運用了iHEC燃燒系統、高效熱管理系統、快速響應增壓技術等,渦輪增壓器來自博格華納,響應快噪音低,在低速就能釋放最大扭矩,熱效率了高達37.2%,最大功率145kw,最大扭矩290牛米,與同時期的多款合資1.6T都難分高下,例如賓士的1.6T最大功率才115kw,最大扭矩25牛米,別克也才135kw,本田那套地球夢也只不過130kw。

不僅數據優秀而且在實際表現中,奇瑞更是拿捏的很穩當,它做了合資車企想都不敢想的質保期限,針對發動機質保10年或100萬公里,而如今的終身質保,不僅給國產發動機注入強心劑,更是自主的技術脊樑,從側面印證了奇瑞在發動機領域的造詣的確深厚,曾日系號稱買發動機送車,卻不敢許下如此豪言。

奇瑞靠著這款發動機吃喝不愁多年,旗下的捷途、觀致、星途都在運用,而長城、長安、吉利相繼推出2.0T大排量發動機,奇瑞去年才拿出2.0T動力來,不過這套動力與奇瑞同樣底蘊深厚,在2.0發動機領域都值得誇贊,最大功率190kw,最扭矩400牛米,在1700轉左右就可以爆發最大扭矩。


反觀吉利從最初逆向研發大眾EA888的1.8T發動機,在動力性能上最大馬力177匹,與吉利1.6T相比優勢不大,但促就了高油耗的表現,而2.0T彷彿比多數車企來的都要容易很多,有人說那還不是山寨,用錢去買別人的技術不能與奇瑞相提並論,而我認為在如今全球化整合時代,無論是白貓還是黑貓,只要能抓住優勢那就是好貓。

奇瑞的確是自主研發,技術牢牢鎖在自己手裡,在對外圍技術封鎖時能夠起到決定性作用,例如晶元就是很好的案例,但沃爾沃已與吉利交融,不存在逆向研發一說,應該是叫技術共享,通過拉攏沃爾沃獲取技術份額,這不得不說是很聰明且便捷的方法,國產品牌起步本就晚幾十年,如果想要跟上外企腳步,就不得不放下身段來注入技術。


奇瑞的很多零部件不也只有以外購形勢完成整裝嗎?渦輪增壓器,以及高精度的零部件機床等,所以並沒有完全的自主,對於消費者來說這些更是九牛一毛,只要能達到預期,皮實耐用、故障率少那就足夠,根據 汽車 消費者購車時考慮因素變化趨勢報告,國內消費者在購車時,外觀的佔比是16.8%,安全的佔比是10.3%,其次是價格及配置,而動力佔比最低。

吉利的2.0T發動機同樣分為了幾個等級,拿最親民且熟知的星瑞來說,2.0T最大輸出公率140Kw,最大扭矩300牛米,與沃爾沃T4上搭載的是同款發動機,雖然有懷疑代號相同、出自廠家相同,但在動力調校、燃燒控制、壓縮比等關鍵技術上會有所差異,因此星瑞搭載的應該不是按照沃爾沃1:1的設定做的,難道幾十萬真的就圖吉利嗎?

不過吉利這套2.0T畢竟有沃爾沃技術加持,就算再差它也並不會遜色於同級別2.0T發動機,更不會比奇瑞差,可能在調校和工藝上的打磨會比奇瑞出色,奇瑞那套2.0T畢竟才開始運用,對於精細度及故障上還有待考量。

在變速箱層面上,國產似乎就沒有發動機來的那麼容易,即使吉利有DSI,奇瑞有萬里揚,它們在整車裝配上都有較大差距,奇瑞自主研發的CVT雖有實名,但同樣很多零部件也依靠進口,例如容易壞的傳動鋼帶,雖然幾乎不會出現太大故障,但精度上還始終差人意,翻開艾瑞澤5、艾瑞澤、GX等搭載的CVT小毛病還是不少。


而高端車型上奇瑞都搭載的是雙離合變速箱,來自格特拉克,包括現在的瑞虎8、星途攬月等,這套雙離合雖是進口,但與奇瑞發動機匹配的並不好,發揮不出它極致表現,還沒有AT來的那麼線性,換擋邏輯偏向升檔,對於攬月落地近21萬的車型來說,雙離合並不是它應有的產物。

反觀吉利在高端車型的匹配上就比較迎合市場,既然雙離合一直飽受爭議,那麼領克車型上就搭載AT變速箱,不僅能發揮這套2.0T的最佳性能,而且還能得到不少消費者的口碑,並且故障率及問題上更少,容易提升口碑,這就是市場驅動,抱著再好的技術,沒有好的口碑與銷量就得不到廣泛認可,只有少數人能夠看到優點。

別看只有幾根棍子支棱起來的底盤結構簡單,其中的學問比發動機和變速箱還要大,一直都不是國產車的強項,盡管奇瑞也是最早開始正向研發的企業,但行駛質感始終差人意,包括吉利同樣如此,往往一個橡膠墊可能也會對整車有影響。


但就吉利和奇瑞相比兩則也相差不大,只不過哪兒都會插一句沃爾沃,星瑞就是吉利與沃爾沃合作的CMA平台產物,在底盤質量的改善上很有幫助,相當於一塊越級跳板,能或取更多的技術,而即使奇瑞也有T1X/M1X等架構,並且優勢也十分明顯,能不斷改善車身質量、底盤調校、提升剛性等,但瑞虎8給我的行駛質感與星瑞包括星越相比,總認為差點什麼,可能是不夠自信。

吉利PK奇瑞——故障率

對於普通人來說,買好車就是圖省心,我們可以參考下近年來車輛投訴排行榜,從上面可以反映出吉利和奇瑞到底誰的質量好,後期用車相對省心,首先細分這兩大品牌車型對比。

奇瑞瑞虎8近一年來投訴量449起,在國產行列中屬於投訴量較高的車型之一,其中新款主要投訴最多的是異響,中控台、變速箱異響,並且發動機怠速偶爾還有抖動現象,甚至在行駛過程中還有突然熄火現象,不得不說奇瑞發動機確實不錯,但在品控上應該加把力。而吉利星瑞由於新車剛上不久,在三大件的問題上暫時還沒有太多不好體驗,只不過品控上與奇瑞半斤八兩,後備箱異響,油箱異響,並且還有漏水現象。


在來看下歷任車型帝豪和艾瑞澤5,艾瑞澤與帝豪定位相同,並且在初期幾乎同處水平線,但它們的銷量與故障量還是有差別,艾瑞澤近1年投訴388起,其中主要問題還是異響,發動機、轉向系、變速箱、車身幾乎都在響,而車身生銹依舊是揮之不去的陰影;吉利帝豪近1年投訴219起,由高銷量均衡下與奇瑞相比就好很多,發動機異響、噪音大,變速箱頓挫等,而車身生銹依然是這個級別的通病,包括新款車型同樣出現。

包括吉利主推高端的星越,投訴量同樣離奇,當然這並不是它發動機或變速箱的問題,最多的還是來自車身附件影響,車載互聯、影音系統等,對於如今 科技 發展雖然進步快,國產配置高,但對於很多 科技 的盲目搭載,勢必會造成故障率的攀升,普通論使用消費者對於這類車型最好再三考慮,而轉向系和底盤雖然投訴少,但這也不得不反應出,在品控上國產都很類似,無論是動力還是故障率的控制,都沒有哪一款車能夠成為壓倒性趨勢。


同時吉利和奇瑞都面臨同樣問題,那就是4S店服務態度差,包括我買奇瑞和星瑞的時候,去4S店剛開始還比較熱情態度很好,對一些問題上的解讀都能得到快速回復,但交過定金以後態度就發生了大轉變。彷彿認為這筆訂單已經完成了,對於我提出或遇到問題都比較敷衍,並不是所有人都喜歡這種很隨意的服務,尤其是奇瑞,如果奇瑞銷售態度能夠提升大步,我認為銷量也會隨著上升,這樣才能贏得更多人青睞。

寫在最後

不管是奇瑞還是吉利,它們都代表著國產最高水平,起點幾乎一致都是為打造屬於國人的性價比車型,論綜合素質奇瑞要稍顯落後,在外觀上設計上缺少先行性,並沒有吉利引人矚目的外觀,反而平淡出奇,如果設計師是皮尺廠眾泰的我相信能力力挽狂瀾,因此導致消費者對奇瑞的驅動力並不高,就像我前面說的,顏值是國人買車第一要素,佔比很高的。

其次在產品線布局上奇瑞依舊不如吉利,在宣傳造勢上總喜歡默默無聞,好的東西不展現給公眾眼中,讓人只依稀記得奇瑞三大件很厲害,是國產驕傲,但面對如今眾多國產的崛起,每家車企都有引以為傲的看家產品,而且奇瑞的三大件也並沒有形成壓倒性趨勢,綜合下來消費者更願意選擇,吉利、長安、哈弗這類熟知且不差的品牌。

對於質量和口碑,如今的國產品牌都不會太差,如果要在這兩者中選擇一款,我認為吉利是絕對優勢,首先產品線豐富,可選擇車型較多,無論是外觀、內飾還是配置及動力都不差,甚至還形成了一種趨勢,而奇瑞雖然三大件的確值得豎起大拇指,但旗下產品混亂,低端車型和終端車型相差無幾,而高端車型有毅力太高,很難對市場消費者造成沖擊。

如果只看銷量,然後跟風選擇的話,那肯定是選吉利了。畢竟現在像吉利博越、帝豪等單款車型的銷量都快趕上奇瑞整個品牌的銷量了。

所以僅僅從誰更暢銷更被市場接受的角度來講,奇瑞根本就沒有招架之力。畢竟數據是客觀存在的,也是血淋淋的。所以,今天我們就別揪著銷量來說事,不然奇瑞只能跪地求饒叫爸爸了。

那麼拋開銷量的因素以後,吉利和奇瑞誰更值得入手呢?我個人的觀點是奇瑞更值得入手。我們就以目前市場最火爆的SUV車型來講。

目前吉利旗下最暢銷的SUV車型是吉利博越,號稱「最美國產SUV」,最不最美不好說,但是整車設計還是比較不錯的。無論是外形還是內飾,都算得上是自主品牌里的優秀車型。其他的例如遠景SUV、帝豪GS等整體的設計也都不俗。

但是吉利所有的SUV車型都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全部都是在老舊的平台上開發出來的。特別是遠景SUV、遠景X1、遠景X3和遠景S1,基本上都是接著品牌上升期的紅利,設計一個好看的外形和內飾就推入市場的。

即便是當家旗艦SUV博越,實際上也是逆向研發而來。所以整體而言,目前吉利在SUV領域的技術水平,明顯是不如奇瑞的。雖然奇瑞也有瑞虎3、瑞虎3X等老舊平台車型。但是從瑞虎7開始,以至於瑞虎5X、瑞虎8都是自主研發的平台化產物。光是這一點就足以挺直腰板面對銷量如日中天的吉利。

當然,吉利車型整體的技術水平在自主品牌里也是排在前列的。但是吉利品牌在發展前期的基礎薄弱也是實情。這幾年吉利發展很快,特別是在領克誕生之後。相信吉利應該也可以逐步邁入平台化開發。但是起碼當下,還是奇瑞在技術上走在前頭。雖然銷量上二者天差地別,但是光盯著銷量看的話,那麼這個問題也就沒有存在的必要了!

吉利現在勢頭很猛,不少車型銷量遙遙領先國產車貌似應該推薦吉利,可是我還是一如既往的推薦奇瑞。

有人說我是奇瑞的水軍,那無所謂,話在別人口中,我可沒本事把人家的口封起來,當年我響應號召支持國產,那時候基本所有的國產車都看了一遍,唯獨沒看奇瑞,沒啥那時候總是聽說奇瑞奇瑞修車排隊,自己也不敢買,真的怕中招,那時候基本選定奔騰80,快訂車的時候有個朋友打電話給我,說有空去看看瑞虎吧,不錯。我第二天去看了瑞虎5,當時剛上市,覺得眼前一亮,車子做的好像還不錯,回來後上各大論壇看車主的說法,那些專家寫的測評我一般沒興趣,一堆數據沒意思,人畢竟是感應而非機器。偶然給我看到了一篇是瑞虎5車主新買了一部,然後自駕進西藏,足足幾十頁我一口氣看完了,這篇游記分兩部分,車子很實在,一路開的很爽,另一部分罵奇瑞,好像是奇瑞當時答應有贊助支持之類的,但後來不了了之。怎麼罵奇瑞公司我不管,就沖著他獨自進西藏這點第二天我就去提了一部瑞虎5,我也罵一下當時還被銷售坑了一千,沒辦法,我這人買東西不會講價也從不講價,被坑了辦證費和貼膜這些,因為當初剛上市沒多久,車子沒優惠。

這部車我開了兩年半左右,78000多公里,說實在還真的省油,開了那麼久一點問題都沒有,雖然有點小異響,自己動手可以解決的,這些不算車子毛病,畢竟才十三萬的車子不能要求太多,只要你肯踩油門,車子足夠的動力和車身的穩定性讓不少坐過車子的朋友都說現在國產車進步很大,高速上跑過160,不過有點吃力了,過了130就感覺後續沒有之前那麼有力,畢竟車子那麼大,才2.0的發動機,後來因為個人原因換了一部轎車,這部就留給家裡當買菜車了。

一部車好不好咱先別說其它的,就看路面,還經常可以看到QQ,東方之子,早期的旗雲都還有不少在市面跑而且車子看起來還挺干凈的感覺,吉利以前的老車呢?有多少還在市面跑?這樣對比就不難看出哪家的車扎實耐用了。

首先,我是奇瑞車主。也是個新手,說說我買車時候,也糾結買奇瑞吉利,當時遠景suv上市,天貓上5000定金都交了。但是偶然機會看到瑞虎7和艾瑞澤7的相關資料,就決定放棄吉利。我是做技術工作的,正向研發的車,細節不懂,但是大面上,知道正向研發要比逆向難得多,同時也代表著這車有著更好的機械性。關鍵是,就是出毛病,知到哪裡出的,容易搞定。第二,除卻觀致,國產中,奇瑞是唯一一家有自己一套車身結構的車企,這個很重要,因為我更看重車輛安全性。吉利,我更同意網友說的,他還處在模仿造車的階段,有些東西還沒有吃透,需要時間去消化成長。

說到自主 汽車 ,就我個人來說,是不太願意說太多的。因為說好,有人噴,說不好,還是有人噴。但是,看到這個題目,我還是要說說自己的看法。 而三家車企的風格也基本和這個觀點相吻合。

奇瑞 汽車 ,作為曾經的自主 汽車 領頭羊,在技術積累方面還是很不錯的。不過奇瑞給人的感覺就像中年理工男一樣,只專注於自己的技術研究,對於市場反應來說總感覺慢了一拍。

從奇瑞這幾年的車型安排來看,近似古板的作風體現的比較完整。反正我就是研究我的車,市場需求、消費者喜好什麼的跟我沒有關系。車型混亂,車系沒有繼承性,推出新車總是很隨意。這些都使得奇瑞慢慢的跟市場脫節了,反映到數據上就是銷量的持續低迷。

相信只要奇瑞能改變風格,結合市場需求推出新車型,以奇瑞的技術底子,應該是能被市場接受的,就像現在的艾5一樣。不要動不動就是三大件,其實在三大件以外,消費者還有很多其他的消費觀點。看不見的地方要做好,看得到的地方更應該做好。

吉利 汽車 從剛開始的四個輪子加一個沙發發展到現在,已經成為自主 汽車 里舉足輕重的角色。尤其是在收購了沃爾沃以後,更是迎來了爆發式的增長,在轎車和SUV領域多點開花。從小到大,吉利目前基本上已經算做到了。

以後的路就是從做大到強的提升進化過程。畢竟 汽車 領域競爭這么激烈,誰也不能保證自己永遠立於不敗之地。唯有不斷提高自己,推出更有競爭力的車型才能經受住市場的考驗。

吉利近期推出的領克 汽車 ,也算是吉利不斷挑戰自我,向上突破的一種嘗試。而且領克的市場成績,在很大程度上會影響到吉利以後得路線。但是向上突破,又是自主 汽車 無法逃避,必須正面面對的一個問題,說實話,我很期待吉利以後的發展。

作為全新設計風格的第一款車型,宋MAX的銷量也是讓我們看到了比亞迪的實力。雖然新能源 汽車 受多方面影響現在還沒有迎來爆發,但是比亞迪的王朝系列還是給了我們不小的驚喜。說不定比亞迪會在燃油車領域來一次爆發呢。

絮絮叨叨這么多,只因為一句話:愛之深,責之切!不喜勿噴。要說到底哪一家好,看自己喜歡吧,畢竟在自主 汽車 裡面,都算比較好的了。

我是滄之小板車,專注 汽車 問答,歡迎關注交流

我自己當然是選擇吉利,吉利一直很受消費者的喜愛,當然了,兩個車本來就各有特色,自己現在還沒有買車,但我最好的朋友是用吉利的車,從他口中能知道他對於車是非常的喜愛,吉利一直都做的挺好的,我想好口碑加上質量是吉利成功的原因吧,才會有這么多的消費者去購買吉利品牌的車,我自己也想在年底買輛吉利的車,希望吉利的車能帶給我美好的體驗

我是從事這個行業的,我在現代 起亞 部件供應商工廠里工作,吉利和奇瑞這兩個品牌其實走的路線不一樣,奇瑞擅長自己琢磨搞技術,吉利靠買技術,現階段來看吉利有優勢,通過收購整合給自己穿上了華麗的外衣以至於讓好多人認為吉利的技術不得了了,其實不然,只有自己搞出來的東西才玩的精,不是你的你玩不好,dsi就是個例子,雖然花錢買來了但是玩不轉最後還是賣了[打臉]

奇瑞的車子沒有吉利的車子華麗,但是質量絕不會比吉利差,奇瑞從來不弄虛作假,什麼都是實打實的,還記得以前吉利博越表顯油耗造假事件[靈光一閃]

吉利和奇瑞兩個品牌的車,你看上那個買那個都沒有問題,都比較成熟,這樣給你說,奇瑞就好比家裡的老婆 吉利就是外面的情人,那個務實你自然明白[呲牙]

售價方面奇瑞要比吉利便宜一點,家用代步工具而已,個人喜好,買那個都行,自己喜歡就好

目前絕對選吉利!理由如下1.吉利目前收購沃爾沃,把沃爾沃技術引到自主車上來,中國人仿造最牛逼,國際名槍56半自動步槍,航母都是這么來的。2.本人兩台吉利車,一海景,一博越,用車11年,有真實話語權,海景小毛病多,倒檔打齒輪,都有!!!但從沒把我丟路上!我父母的合資都幾次把他們丟路上!海景開了10年後買了博越,真心不錯,我不是專業車評人,我不懂什麼底盤工不工整,就是好開,坐上去就有種可靠安全的感覺,穩!!!順便說下我朋友買的奇瑞瑞虎,底盤生銹,小毛病比海景還多!!!3.我的海景,被悅動已70碼左右速度在高速上追尾,造成3車連撞,車氣囊全開,悅動一個氣囊都沒開!由於中秋,高速拖車忙不贏,我車前後受損還自行開下高速進交警大隊,悅動直接趴鍋!整車就我女兒因後排未系安全帶臉撞上前排座椅有點擦傷!車是在沒冷卻液情況下開下高速的。4.目前吉利銷量,口碑,4s店,和配件都多於奇瑞,選大眾車就沒錯,懂車帝大家自己去看車主真實評價。

先表明我的立場吧,我選擇吉利。作為一名有多年駕駛經驗的老司機,我開過奇瑞的車,也開過吉利的車。在這個問題上我之所以選擇吉利而不是奇瑞也有自己的理由。早些年奇瑞給我的印象確實很不錯,那個時候自主品牌里奇瑞算是獨樹一幟。

這些年,吉利倒也印證了「吉利」二字,順風順水的同時,整體的造車水平和品控都在不斷的提升。

但反觀奇瑞,這一路跌跌撞撞的是走過來了,可因此在當前幾大自主品牌里幾乎一度成為了墊底的角色。表現不好肯定是有原因的,但是奇瑞的反思和後手在哪我卻沒看到。這種此消彼長下,我自然對吉利更為看好。

04年出廠的奇瑞,20萬公里了,從來沒丟路上過,最近幾年去了廣東,天津,重慶等,來回都是幾千公里的,從來不虛,開起來安心得很!

⑤ 呼叫吉利工程師,博越1.8T發動機的壓縮比是多少

1.8TD發動機的壓縮比是9.7 : 1。

⑥ 請問吉利博越一直加 95 的現在快一萬公里了,加 92 的有什麼影響嗎

如果你的汽車的壓縮比高,要求加95號汽油的,建議你還是不要換。如果直接加92號汽油會增加積碳,影響發動機。畢竟也相差不了多少錢。
如果是汽車本身加92號汽油的,後期原車主選擇加95號汽油可以清洗噴油嘴等部件,然後在更換加註92號汽油。
汽油標號代表的是抗爆性,標號越大表示抗暴能力越好,跟汽油本身的品質沒有關系,也不是說標號越高的汽油雜質就會越少。

⑦ 請問國產車,長安和吉利哪個品牌好

以下觀點,均為原創,純手工碼字,拒絕搬運!
國產車中,長安和吉利哪個品牌好?我的觀點如下:

長安 汽車 ,為中國兵器裝備集團有限公司旗下的核心整車企業,其 歷史 可追溯到洋務運動時期,起源於1862年的上海洋炮局,曾開創了中國近代工業的先河。伴隨中國改革開放大潮,上世紀八十年代初長安正式進入 汽車 領域。 長安 汽車 是中國 汽車 四大集團陣營企業,累計銷量達1800萬輛。

長安 汽車 之前以生產麵包車,微型貨車為主,如長安之星等,目前主打SUV、家用轎車推出了CS系列、逸動系列、睿騁CC等一系列經典產品,熱銷的車型有長安CS75、長安CS75PLUS、長安逸動、睿騁CC等。

其中長安CS75PLUS為熱銷車型,3月的銷量為12891輛,在同級別車型銷量中名列前茅。

而長安 汽車 近期上市的長安unit更是顛覆了國人對於國產車的認知, 時尚 前衛的外表,豪華的內飾,以及L3級別的無人駕駛都令人嘆為觀止,這款車也成了既CS75PLUS之後的又一匹黑馬,將在車市寒冬逆勢而行!

我們再來看吉利 汽車 ,吉利 汽車 為浙江一家民營企業,開始以生產踏板摩托車為主,

1997年,進入 汽車 產業,成為中國第一家民營轎車企業。1998年8月8日,第一輛吉利 汽車 在浙江省臨海市下線。從此吉利 汽車 走上了它在中國 汽車 行業的輝煌之路。吉利 汽車 除了自主研發以外更是開啟了海外收購並購模式,不止收購了海外多家 汽車 配件廠商,2010年收購了沃爾沃 汽車 ,2018年更是上演了蛇吞象收購賓士母公司戴姆勒股份公司9.69%具有表決權的股份。

吉利 汽車 目前的主要熱銷車型有吉利博瑞、博越、星越、帝豪等,還有新創立的新能源品牌吉利幾何。

吉利博越是吉利 汽車 所有車型中最為熱銷車型在同級別車中名列第二,僅次於哈弗H6,月銷量為15096輛。

吉利 汽車 也不甘示弱,近期推出了一款吉利icon,外觀也是非常年輕 時尚 ,但是個人認為有很多模仿路虎的影子在裡面,不過也是新車勢力中一個強勁者,在這個級別的新車中目前與長安unit處於雙雄爭霸的局面,最終誰贏誰輸還需要市場來鑒定。
總結:
長安 汽車 和吉利 汽車 為中國兩大 汽車 品牌,一個是軍工企業,一個是民營企業,但是相同的是都有很強的自主技術研發能力。這兩個品牌不相伯仲,難分高下,不管選擇誰都是對中國國產 汽車 的支持!

這兩款車到底哪個品牌好?

首選問問大家,國產品牌22萬以下的車型中百公里加速6.8秒、制動安全距離35.3米距離的是哪款車?還有比6.8秒更快的嗎?

要說爭論哪個品牌好,最公平的就看「售後服務、百公里加速、銷量」這三個指標。

售後服務和銷量我們就不說了。

單說百公里加速這個指標,此指標包含了三大件,尤其發動機壓縮比、轉速扭矩、馬力、升功率及四輪分配的驅動力、齒輪比、風阻系數等指標。

尤其發動機與變速箱的匹配,是要靠技術的,不是買來變速箱直接與發動機連接上就好了。底盤調校,是說三大件的綜合調校,要想看調教的技術如何,直接看同排量同價位同配置中百公里加速最快制動距離最安全的那款車型最好,也代表了品牌含金量。

最後結論:百公里加速6.8秒、制動安全距離35.3米距離的是吉利星越,吉利品牌的含金量高。 任何時候都以數據來說話是最公平的。

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僅代表個人觀點,勿噴,敬請師傅斧正!

長安和吉利同屬於一線國產品牌,產品實力上來說,大家都差不多,各有千秋。但是從性價比上來說,長安的性價比要高的多。長安畢竟是軍工企業,產品上偷工減料的可能性比較小,而且長安的銷售公司水平不行,所以長安的價格體系穩不住,但是對消費者來說,性價比就高了。另外,長安的領導都並不以單純的利潤為前提,說白了,利潤沒做上去,那是能力問題,大不了調崗,但是如果偷工減料等惡意行為,那搞不好是要進局子里坐起的。吉利產品也很不錯,但是更牛逼的是吉利的銷售公司,營銷各個方面都做得很好,價格也穩得住,所以銷量蹭蹭蹭的往上漲。所以個人覺得,相比較而言,長安的性價比會更高。

目前國內自主品牌也是一直增加。 現在國內能數的上品牌也就是長安、吉利、長城、奇瑞四大品牌,在國內乘用車市場佔有不少的份額。非要說長安和吉利的哪個品牌好。以下數據暫且可以做一下相應的對比。

先說說吉利,吉利的車型外觀基本都是自主研發,基本不會模仿其它高端品牌的外觀。在發動機的技術上也都是自主研發,可能在某些技術會套用其它成熟的發動機技術。吉利 汽車 的車型相對比較齊全,從家用轎車和SUV越野車車型,基本都是全的。近些年吉利也是一直在收購的路上,先前收到沃爾沃,從而在沃爾沃上面也學了不少歐洲的造車技,而鞏固吉利的技術。在後來的賓士占股。近兩年又在開發中高端品牌領克。在私營的車企當中,經營 汽車 理念還是比較前衛的。在看看18年吉利的全年銷量。

在說說長安 汽車 ,長安 汽車 近幾年主要布局SUV陣營,例如CS35、CS55、CS75、CS85、CS95基本占據了SUV市場各個級別的車型,全部都能滿足大眾的需求。長安 汽車 是老廠,實力方面沒的說。在研發上面也沒少下功夫。就是後期市場反應的長安 汽車 的小毛病不少。 如果後期長安克服一下這些小問題,相信在國產品牌的銷量上,也能和合資品牌對抗一下,為什麼國資品牌獨當一面,扛起一面旗。

汽車 就是一種生活代步工具,沒有說哪個品牌特別好,哪個品牌不好的。人無完人,車無完車,買 汽車 ,就看自己注重哪方面, 例如:外觀好看、車內空間必須大、車輛配置必須高、鈑金必須硬注重安全、油耗,必須得省油、車輛價格必須親民。找出自己側重的一兩點出來,在去選車。目前 汽車 技術各個廠商相對都是比較成熟的,放心購買。

吉利 汽車 與長安 汽車 兩大自主品牌對比,發展潛力吉利更大,現階段產品定位合理性長安更優。
吉利 汽車 作為私企企業結構的運轉更高效,產品從規劃到研發、從生產到銷售的每個環節都不存在一般理解的上的拖沓;同時吉利 汽車 對消費市場心態的變化非常之精準,產品規劃的合理性也令人不得不嘆服。比如帝豪、繽越、繽瑞、博瑞GE四台轎車,其中三台使用號稱「銷量墳墓」的三缸發動機,然而這三台車的銷量遠沒有一般消費者認為的那麼差,甚至繽越還能實現破萬的銷量,能做到這種程度的認可度是什麼原因呢?

原因正在於吉利 汽車 對市場的精準分析,這些車主要面向三四五線城市以及農村鄉鎮的消費者,不能否認在這些地區的 汽車 消費群體沒有足夠的垂直知識儲備,選擇一台車的標准仍停留在看外觀、搖車門、看內飾、看配置以及靜態怠速聽聲音的階段;以這種方式看車是無法發現三缸發動機後期可能出現的諸多問題,甚至仍有很多消費者並不了解什麼是三缸什麼是四缸。

吉利 汽車 將流於表面的顏值、配置、內飾等方面做到相當高的水平,撇開三缸機本身的缺陷不談其廣義上理解的質量仍是足夠穩定的;於是這些車本應該銷量低迷的車反而有銷量,甚至能熱銷;那麼吉利以如此精準的產品定位和消費市場的分析,配合以高效的生產線以及自主品牌確實達到一線水平的品控質檢能力,後期的發展潛力一定會很大。

對於吉利 汽車 而言,個人認為在自主品牌與合資 汽車 兩大陣營分出勝負之後(合資車必敗),吉利扮演的角色應為大眾或豐田的角色;也就是毀譽參半且品質可能就是不高,但銷量仍然能占據「半壁江山」,這就是營銷的重要性。

長安 汽車 的發展潛力遠不如一線自主品牌的任何一個私企,雖然其企業體量很大但存在的問題也不少;比如長安主品牌與歐尚科賽等子品牌的沖突,量產車同門競爭只會「自殘」,產品力與同級競品對比並不優勢,但產品價格體系卻要比競品高的多;往往是高價高調上市預冷,之後默默的官降的,然而這種產品定位是愚蠢的,上市打不響第一槍後期放大炮也不再有意義。

其次在設計方面長安落後於競品一個時代,在吉利、長城、比亞迪等品牌已形成家族式設計語言之後,長安還在干山寨的事;比如CS95前方路虎後仿凌志,全新的CS75PLUS在缺少四驅系的前提下設計上仍然有凌志的影子, 汽車 的設計能直接體現一個品牌的氣質,沒有獨立的氣質何談獨立的品牌文化,所以長安 汽車 在手握東安這種絕對有力資源的前提下,在自主品牌第一陣營仍然不夠穩固。

其次產品線覆蓋微卡、微面、輕卡,之後再把乘用車品牌中的歐尚系列定義為商用車,足夠大的產品線也足夠混亂,且商用車陣營中的產品均偏低端;這種產品線也拉低了整個集團的形象,相信駕駛一台跨越王或者T20的車主不會再去選擇長安的SUV或轎車,最起碼會很少;集團形象對乘用車的銷量影響極大,在吉利拓展到房車領域的階段長安還在微卡領域努力,形象差距會導致長安 汽車 的銷量走勢很不理想。

總結:兩大品牌發展潛力的對比一定是吉利更大,至於現階段至少長安沒有用那麼低端的三缸,所以近期還是可以考慮長安 汽車 的;至於吉利需要時間積累和轉型,個人選擇看好但不會在消費方面支持。

說句大話(勿喜莫噴),國產車,長安就是帶頭大哥,沒有長安的埋頭研發,沒有長安的帶頭作用,國產車還停留在組裝,模仿階段,中國的 汽車 工業,由於長安示範效應,與世界的差距,追趕上十年的差距,不過長安這廝不太會吆喝自己,太內向太低調了,現在的公關,營銷都得開除,營銷方面得找個大神才行,

長安和吉利這兩個品牌都是國內非常知名的國產 汽車 品牌。首先它們的銷量都非常好,所以就常常被放在一起比較。

首先長安 汽車 是中國 汽車 四大集團陣營企業,擁有158年 歷史 底蘊、36年造車積累,全球有15個生產基地、35個整車及發動機工廠。

吉利 汽車 旗下擁有吉利 汽車 、沃爾沃 汽車 等品牌。創立於1986年,主要生產SUV、轎車等車型。

其次,從旗下車型受喜愛成度來看,吉利的博越、遠景、帝豪也都是大家追捧的車型。而長安也毫不遜色,旗下的轎車長安逸動和SUV車型cs75系列也是深受人們喜愛的。

另外,長安的車其實小毛病是比較多的,就像異響頓挫什麼的。但是整體來說還不錯,車主們都說駕駛體驗是很好的。但是長安的品控差了那麼一點。如果能在這方面有所提高,相信長安的粉絲就更多了,況且長安這樣的老品牌,大家在質量上還是比較信得過的。

而相對來說吉利 汽車 如果能在核心技術和造車經驗上更上一層樓的話,那吉利 汽車 就會更好。

這兩款車只能說各有千秋吧,沒有辦法來評定誰比誰更好,因為各有優缺點。

國產 汽車 裡面長安 汽車 和吉利 汽車 哪個品牌好,這個問題其實是比較大的,因為 汽車 就是一個比較復雜的產品,它關繫到很多技術產品,用工用料裝配技藝以及技術積累等等。

長安 汽車 算是老牌軍工企業,他的 歷史 也比較悠久,百年企業積累的造車經驗也非常的豐富,也是國產 汽車 裡面第1個走向百萬銷量的國產 汽車 。也是第1個抵進全球 汽車 品牌的國產 汽車 。所以說長安 汽車 對國產 汽車 的影響力還是比較大的。在國際上面的影響力也可以。不過它是有底子的,這個要知道。它的車型也是全系列車型,轎車SUV都有,並且是多品牌戰略。很多成功的車型長安都有。也是最早轉型的國產 汽車 品牌,二次轉型目前來看也是比較成功的,有了自己的核心技術,比如說藍鯨系列發動機,藍鯨系列變速器等等。對了,長安 汽車 是國有企業。

吉利 汽車 是一個地地道道的民營 汽車 製造公司。吉利 汽車 基本上是靠自己的打拚走出來的。他走的路線和長安的路線完全不一樣,吉利 汽車 走的是低價高性價比 汽車 車型。目前吉利 汽車 是國產 汽車 裡面銷量最好的 汽車 公司,已經連續兩三年銷量第一了。要知道年銷量在150萬台左右的 汽車 公司並不多。而吉利 汽車 就是真真正正的,國產一哥。不過吉利 汽車 的核心技術並不是特別的多,發動機方面表現並不是特別優秀,但是吉利的營銷能力確實非常不錯,吉利 汽車 的綜合性價比總是處於上游,所以有非常優秀的銷量表現比較熱門的車型,比如說吉利帝豪,轎車,吉利博越SUV。吉利帝豪GS等等這些車型都是銷量相當不錯的,並且保持了相當久的優秀成績。

以上是吉利 汽車 和長安 汽車 的大體特點,不過大部分是個人觀點,從品牌戰略以及技術積累等方面來說,個人更認可長安的發展。從未來來說,更期待極力的優秀表現。因為從企業性質來說,吉利 汽車 更容易長大,更容易成長,也更容易成為全球性的 汽車 公司。長安的轉型明顯比較慢。但是長安抓住了機遇,這一點還是不可否認的。所以目前來說,品牌認知度長安好一些。 汽車 保有量吉利好一些。

從企業製造,觀產品品質:

長安~在中國 汽車 製造業中,是最早達到100%的自主,高投入的研發,標准化的專業配套商,並最先實現,自動化的生產線,有高素質的銷售隊伍,高規格售後服務等;又是最完整的 汽車 製造商;並有,最高現代化的裝配,撿測,試車等設備和場所!

長安自主的各種車型,由用戶評價!

吉利 汽車 ,不太清楚!

其實半斤八兩,吉利營銷做的好,長安營銷相對偏弱。產品方面,兩家相差不大……

⑧ 哪一款緊湊型suv最舒適


如果說緊湊型SUV哪款最舒服,肯定首推全新一代奇駿。7月30日即將上市的東風日產全新一代奇駿,在6月28日已經開啟預售,此次共推出2個預售級別,分別是VC-Turbo超變擎300 2WD,預售價19.99萬元、VC-Turbo超變擎300 4WD,預售價21.99萬元。
作為日產最重要的SUV車型之一,全新一代奇駿由內而外全面革新,設計變更率100%,是真正的產品革命!它是基於全新CMF-CD平台開發,斥資190億,整合日產頂尖團隊與技術,在品牌傳承基礎上全面進化,打造best in one史上最強奇駿。
因此,它配備了VC-Turbo超變擎300可變壓縮比發動機,額定功率150kW、最大扭矩300N·m、綜合工況油耗最低僅為5.8L/100km。VC-Turbo超變擎300可變壓縮比發動機雖然是三缸,但是日產全球通過一系列先進技術手段,完美解決了振動問題。源頭上,用日產獨有VCT多連桿完美解決橫向振動,外置自適應雙平衡系統有效解決縱向振動,讓發動機從源頭上就不抖。更搭載了日產擁有全球唯一量產可變壓縮比發動機技術,這台發動機壓縮比可以在8:1~14:1之間智能切換,保證其運行過程中動力&油耗均可最優。
同時還配備了第二代智能全模式四驅,五種模式一鍵切換,擁有強大的越野性能又兼顧城市日常使用,輕松征服多種路況;全尺寸超大三屏聯動,雙12.3英寸LED中控屏與儀表盤,搭配10.8英寸HUD抬頭顯示,越級享受,輕松掌控車輛狀況。

⑨ 吉利博越開起來動力不足敲缸的聲音是怎麼回事

發動機有敲缸的聲音可能是:

1、發動機連桿彎曲或扭曲變形導致。

2、發動機內積炭過多導致發動機壓縮比增大形成爆震造成的。

3、發動機潤滑條件不佳,導致活塞與缸壁不能正常潤滑摩擦引起。

發動機有敲缸的聲音,是指拍打氣缸壁產生的異響。活塞敲缸與否的決定因素在於活塞與缸壁之間的間隙。當活塞間隙過大時容易發生敲缸,它給人的直觀表現是汽車發動機冷態時,活塞間隙大敲擊聲較大,但隨著發動機溫度的升高,活塞間隙相應會變小,敲缸聲也會隨之減輕。

造成敲缸故障的主要原因有:

1、修配不當造成活塞與氣缸配合間隙較大,或因氣缸磨損嚴重造成間隙過大。

2、活塞方向裝反或活塞變形,破壞了活塞與氣缸配合的正常間隙,造成活塞敲缸響聲。

3、潤滑條件不佳,機油壓力低或機油粘度過低,氣缸壁飛濺潤滑不良,活塞與缸壁之間不能形成正常的潤滑油膜,活塞與氣缸直接相碰而敲缸。

4、連桿彎曲或扭曲變形,活塞連桿組的裝配使活塞在氣缸中歪斜量超過許可范圍,不但使密封性變壞、潤滑條件惡化,而且造成氣缸不正常磨損,從而使活塞與氣缸壁敲擊而出現響聲。

5、潤滑油道堵塞,不能形成正常的壓力潤滑;連桿軸瓦或活塞銷配合過緊,引起活塞運動中與缸壁產生撞擊發出響聲。

6、燃燒室內積炭過多時造成柴油發動機壓縮比增大,氣體壓力溫度過高,噴射入氣缸的霧狀柴油遇到溫高壓的氣體即著火燃燒產生所謂的爆震。爆震時火焰以極高的速率冋外傳搔,甚至在氣體來不及膨脹的情況下,溫度和壓力急劇升高,形成壓力波,以聲速向前推進。當這種壓力波撞擊汽缸壁時就發出尖銳的敲缸聲。

7、可燃混合氣燃燒速度過快,引起缸內壓力過高,活塞裙部撞擊氣缸壁而岀現敲缸異響。

⑩ 吉利博越正時鏈條還是皮帶

吉利博越正時是皮帶。正時皮帶(Timingbelt)是發動機配氣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通過與曲軸的連接並配合一定的傳動比來保證進、排氣時間的准確。使用皮帶而不是齒輪來傳動是因為皮帶噪音小,自身變化量小而且易於補償。顯而易見皮帶的壽命肯定要比金屬齒輪短,因此要定期更換皮帶。

正時皮帶的作用是起到承上啟下的,上部連接是發動機缸蓋的正時輪、下部連接是曲軸正時輪;正時輪連接的是凸輪軸,這個凸輪軸上有凸輪,它的接觸點是小搖臂,搖臂通過正時皮帶帶來的動力產生壓力,起到頂起的作用;頂起進氣門的作用是讓霧化的汽油進入缸體,頂起排氣門的時候是讓廢氣排出缸體;當凸輪軸凹陷(註:不是凸起的地方)的地方同時接觸小搖臂的時候,這時候進氣門、排氣門都關閉,壓縮比產生、分電器打火,內燃開始並產生動力!

看不懂的網友請看解釋:以四缸車輛為例,他的點火順序是1、3、4、2,也可以1、2、4、3咱從一缸說起;一缸的進氣門、排氣門都關閉產生內燃;二缸這時候的進氣門差一點馬上關閉、排氣門是關閉的;三缸這時候的進氣門是差點完全打開吸進汽油、排氣門關閉;四缸這時候完成內燃進氣門是關閉的、排氣門完全打開排氣!

正時皮帶屬於耗損品,而且正時皮帶一旦斷裂,凸輪軸當然不會照著正時運轉,此時極有可能導致汽門與活塞撞擊而造成嚴重毀損,所以正時皮帶一定要依據原廠指定的里程或時間更換。

汽車發動機工作過程中,在汽缸內不斷發生進氣、壓縮、爆炸、排氣四個過程,並且,每個步驟的時機都要與活塞的運動狀態和位置相配合,使進氣與排氣及活塞升降相互協調起來,正時皮帶在發動機裡面扮演了一個「橋梁」的作用,在曲軸的帶動下將力量傳遞給相應機件。有許多高檔車為保證正時系統工作穩定,採用金屬鏈條來替代皮帶。由於車輛正時齒形皮帶斷裂後會造成發動機內部氣門損壞,危害較大,故一般廠家都對正時皮帶規定有更換周期。

正時皮帶屬於橡膠部件,隨著發動機工作時間的增加,正時皮帶和正時皮帶的附件,如正時皮帶張緊輪、正時皮帶張緊器和水泵等都會發生磨損或老化。因此,凡是裝有正時皮帶的發動機,廠家都會有嚴格要求,在規定的周期內定期更換正時皮帶及附件,更換周期則隨著發動機的結構不同而有所不同,一般在車輛行駛到6萬~10萬公里時應該更換,具體的更換周期應該以車輛的保養手冊說明為准。

正時皮帶一般是在80000公里時考慮更換。就算你車上備有正時皮帶,一旦發生其斷裂,自己也無法更換。因此,當總行駛路程到達8萬時,建議考慮更換之。

(圖/文/攝: 問答叫獸) 蔚來ES8 蔚來ES6 問界M5 蔚來EC6 小鵬汽車P7 傳祺GS8 @2019

閱讀全文

與吉利博越壓縮比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dvd光碟存儲漢子演算法 瀏覽:757
蘋果郵件無法連接伺服器地址 瀏覽:962
phpffmpeg轉碼 瀏覽:671
長沙好玩的解壓項目 瀏覽:144
專屬學情分析報告是什麼app 瀏覽:564
php工程部署 瀏覽:833
android全屏透明 瀏覽:736
阿里雲伺服器已開通怎麼辦 瀏覽:803
光遇為什麼登錄時伺服器已滿 瀏覽:302
PDF分析 瀏覽:484
h3c光纖全工半全工設置命令 瀏覽:143
公司法pdf下載 瀏覽:381
linuxmarkdown 瀏覽:350
華為手機怎麼多選文件夾 瀏覽:683
如何取消命令方塊指令 瀏覽:349
風翼app為什麼進不去了 瀏覽:778
im4java壓縮圖片 瀏覽:362
數據查詢網站源碼 瀏覽:150
伊克塞爾文檔怎麼進行加密 瀏覽:892
app轉賬是什麼 瀏覽: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