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C10混凝土壓縮模量是多少
C10級混凝土受壓及受拉的彈性模量為1.75(單位是10的4次方MP)。
不過在《混凝土結構設計規范》GB50010-2002中查不到,我是咨詢了一個搞檢測設備的人才打聽到的,不一定準。希望你自己再核實一下
② 請問混凝土試塊的抗壓強度與地基土的壓縮模量能不能統一
當然不能統一的,因為它們各自表徵的物理意義就不一樣。
③ 水泥土攪拌樁一般抗壓強度 抗剪強度 彈性模量 重度 分別取多少
可以,樓主取的很正確。不過現在新基坑支護規范規定,抗拉強度取抗壓的0.15倍。如果是淤泥裡面,小直徑攪拌樁抗壓強度最好取0.8。實際施工普遍在0.6~0.8之間。
④ 請問各位同仁:水泥土擠密樁現場檢測都檢測哪些項目
問著了,我就一直在水泥土擠密樁的檢測,現場要檢測的項目有:樁體的壓實度(可用深層取土器取樣),樁間土的擠密系數,靜載試驗,我這的樁還要做樁數0.3%的取樣,每根樁和樁間土每隔2m取樣,在室內做無側限抗壓強度、濕陷系數、壓縮模量,此外,水泥土施工時還要隨時抽檢含水量和灰劑量。
⑤ 攪拌樁水泥土彈性模量
按《建築地基處理技術規范》11。2。9條的11.2.9-2,水泥土攪拌樁壓縮模量為(100-120)fcu,假如fcu取1.2MPa,那麼算出來攪拌樁壓縮模量為120-240MPa。彈性模量可取壓縮模量的3-5倍
⑥ 什麼是混凝土的變形模量
混凝土彈性模量,即混凝土彈性變形:在單向壓縮(有側向變形)條件下,壓縮應力與應變之比。
但不應與土力學中的壓縮模量Es弄混淆。
土力學中的壓縮模量Es:在無側向變形(側限)條件下,壓縮應力與應變之比。
土變形模量是土在無側限條件下受壓時,壓應力增量與壓應變增量之比,單位為兆帕。是評價土壓縮性和計算地基變形量的重要指標。變形模量越大,土的壓縮性越低。變形模量常用於地基變形計算,可通過荷載試驗計算求得。
⑦ 混凝土的彈性模量是多少
混凝土彈性模量,指壓縮應力與應變之比。
混凝土彈性變形:在單向壓縮(有側向變形)條件下,壓縮應力與應變之比。
但不應與土力學中的壓縮模量Es弄混淆。
土力學中的壓縮模量Es:在無側向變形(側限)條件下,壓縮應力與應變之比。
混凝土攪拌:
混凝土製備宜用混凝土攪拌機,如用商品混凝土更能保證制備的質量。商品混凝土近年來在我國得到發展,有的城市規定在一定區域內施工必須應用商品混凝土。
混凝土攪拌機理混凝土攪拌的目的是使混凝土中的各組分混合成一種各物料顆粒相互分散、均勻分布的混合物。攪拌好的混凝土是否質地均勻,可通過從混凝土中隨機抽取一定數量的試樣進行分析來評定,如果各試樣的配合比基本相同,便可認為該混凝土已混合均勻了。
為了使混凝土中的各組分混合均勻,必須在攪拌過程中使每一組分的顆粒能分散到其他各種組分中去,因此,必須設法使各組分都產生運動,並使他們的運動軌跡相交,相交次數越多,混凝土越易混合均勻。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混凝土彈性模量
⑧ 混凝土的彈性模量是多少
混凝土彈性模量,指壓縮應力與應變之比。
混凝土彈性變形:在單向壓縮(有側向變形)條件下,壓縮應力與應變之比。
但不應與土力學中的壓縮模量Es弄混淆。
土力學中的壓縮模量Es:在無側向變形(側限)條件下,壓縮應力與應變之比。
(8)水泥土壓縮模量擴展閱讀:
混凝土強度
混凝土的抗壓強度是通過試驗得出的,我國最新標准C60強度以下的採用邊長為150mm的立方體試件作為混凝土抗壓強度的標准尺寸試件。
按照《普通混凝土力學性能試驗方法標准》GB/T50081-2002,製作邊長為150mm的立方體在標准養護(溫度20±2℃、相對濕度在95%以上)條件下,養護至28d齡期,用標准試驗方法測得的極限抗壓強度,稱為混凝土標准立方體抗壓強度。
以fcu,k表示。按照GB50010-2010《混凝土結構設計規范》規定,在立方體極限抗壓強度總體分布中,具有95%強度保證率的立方體試件抗壓強度,稱為混凝土立方體抗壓強度標准值(以MPa計),用fcu,k表示。
依照標准實驗方法測得的具有95%保證率的抗壓強度作為混凝土強度等級。
按照GB50010-2010《混凝土結構設計規范》規定,普通混凝土劃分為十四個等級,即:C15,C20,C25,C30,C35,C40,C45,C50,C55,C60,C65,C70,C75,C80。例如,強度等級為C30的混凝土是指30MPa≤fcu,k<35MPa
影響混凝土強度等級的因素主要與水泥等級和水灰比、 骨料、 齡期、 養護溫度和濕度等有關。
⑨ 水泥土攪拌樁一般抗壓強度 抗剪強度 彈性模量 重度 分別取多少
水泥土的抗剪強度:水泥土的抗剪強度隨抗壓強度的增加而提高。當Fcu = 0.30~4.0MPa時,其粘聚力C = 0.10~1.0MPa,一般約為Fcu = 的(20~30)%,其內摩擦角變化在20~30度之間。
水泥土在三軸剪切試驗中受剪破壞時,試件有清楚而平整的剪切面,剪切面與最大主應力面夾角約60度。
根據試驗結果的回歸分析,得到水泥土的粘聚力C與其無側限抗壓強度Fcu大致呈冪函數關系,其式如下:C = 0.2813 * (Fcu^0.7078)。該式成立的條件是:Fcu = 0.3~1.3MPa。
水泥土的壓縮模量:當垂直應力達50%無側限抗壓強度時,水泥土的應力與應變的比值稱為水泥土的變形模量E50 。當Fcu = 0.1~3.5MPa,時,E50 = 10~550MPa,根據試驗結果的線性回歸分析,得到:E50 = 126Fcu
⑩ 水泥噴粉深層攪拌樁沉樁問題分析及處理論文
水泥噴粉深層攪拌樁沉樁問題分析及處理論文
摘要:深層攪拌樁進行地基加固有噴粉和噴漿兩種施工方法,設計人員在地基天然含水量大於60%的情況下,從降低地基含水量考慮,常常選用噴粉法。而在天然地基含水量大的情況下採用噴粉法施工,由於流塑狀淤泥在噴粉施工時風壓氣流的作用下,在攪拌過程中因受擾動發生液化,強度來不及形成,造成沉樁。通過施工現場試驗,證明改用噴漿法施工的攪拌樁解決沉樁問題是有效的,工程造價變化不大,是可行的。
關鍵詞:路基工程 深層攪拌樁 沉樁 噴漿法
一、前言:
深層攪拌樁經過近二十年的發展,由於施工技術和施工機械的成熟已經被廣泛地用於軟土地基加固、邊坡支護、基坑及堤壩防滲等方面。深層攪拌樁可以增加軟土地基的承載力,減少沉降量,提高邊坡的穩定性,以及具有快速、經濟、有效等特點,而被應用在公路橋頭軟土地基上,以加快公路的施工進度,消除或緩解橋頭跳車等問題。其施工方法分為噴粉和噴漿兩種方法。設計人員在地基天然含水量大於60%的情況下,從降低地基含水量考慮,常常選用噴粉法。由於地質條件千變萬化,其中若存在淤泥含水量過大,採用噴粉法則可能出現沉樁問題。以下通過對採用噴粉法出現沉樁工程問題分析及提出處理方法與同行探討。
二、工程實例
1、工程簡況
某高等級公路在K9+753~K10+836橋頭186m採用水泥噴粉樁處理,水泥噴粉樁按正三角形布置,樁徑採用50cm,樁距1.5m,平均樁長10m,水泥摻入比15%,即每延米50kg水泥,標號425#。施工單位在施工配套設備進行標定、試樁方案經過監理單位和業主單位同意的情況下採用噴粉法進行試樁試驗,共試59根,其中的21根樁發生沉樁,沉樁深度一般為1.1m~4.5m不等。
2、沉樁原因分析
水泥深層攪拌樁加固機理是通過水泥的水解和水化反應、水泥水化物與土顆粒之間的離子交換和團粒化作用、凝硬作用、碳酸化作用等一系列化學反應而成為具有整體性、水穩定性和一定強度的水泥土樁體。因此,可從地質、施工工藝兩方面來分析沉樁原因。
地質方面,由於各地質層土質的差異而產生水泥加固土的效果不同,一般認為含有高嶺石、多水高嶺石、蒙脫石等粘土礦物的軟土加固效果較好,而含有伊里石、氯化物和水鋁英石等礦物的粘性土以及有機質含量高、酸鹼度(PH值)較低的粘性土加固效果較差。各地質層的含水量的不同,也是引起水泥和土一系列化學反應而形成強度的速度不同的原因。
施工工藝方面,水泥與土攪拌不均勻,甚至水泥與土無法混合。這與施工機械的各施工參數有關,如鑽進速度、鑽頭轉速、提升速度、噴粉壓、水泥用量等有關。必須通過試驗樁根據不同地質層、不同土質、不同土壓力找到合適的施工參數,加以嚴格控制,使樁體均勻,防止縮頸、斷頸等現象。
1)地質方面
在第一次試樁的一排7根樁中,靠路線前進方向右側有4根樁沉樁。在試樁後第七天對其中兩根進行抽芯檢測,發現樁體上均有兩段水泥明顯不凝固。在試樁後第十天對發生沉樁的地質進行補勘,具體地層由上至下為:
①填砂:河砂,層厚為0.5m.
②粉質粘土:灰黃、灰褐色,可塑,稍濕~濕,隨深度增加漸變為軟塑狀,層厚為1.2m。
③淤泥:深灰、灰黑色,軟塑~流塑,飽和,粘性強,滑膩,岩性均一,底部0.5m含腐殖物,層厚為6.0m。
④淤泥質粘土:灰、青灰色,軟塑,飽和,粘性較強,均勻,層厚為1.8m。
⑤淤泥夾砂:灰、青灰色,軟塑,含較多中粗砂,含量在30%~50%,鬆散狀,層厚為1.5m。
⑥砂層:淺灰色,稍密~中密,飽和,以粗砂為主,含粘性土,級配良好,層厚為1.9m。
⑦粉質粘土夾砂:灰黃、棕黃色,軟塑,濕,含量在20%~50%,岩性不均,層厚為2.6m。
⑧砂層:以中粗砂為主,灰白、灰黃色,中密,飽和,含粘性土,級配良好,層厚為0.3m。
軟土物理力學指標很差,淤泥平均含水量為90%,天然孔隙比2.51,直快剪C=6.79Kpa,φ=7.36。
從以上地質補勘分析,主要有以下原因:
(1)由於該段淤泥含水量為90%,而噴粉(50~60kg/m)後水泥在樁體內吸水是有限的,參照相近項目試驗結果可知,短期內水泥加固土含水量減少量低於水泥摻入比,也就是該段淤泥經水泥加固土的含水量仍為75%以上,攪拌時的土和水泥還是處於流塑~軟塑狀,壓縮模量小,抗剪強度低;噴50~60kg/m水泥9m後增加4500~5400KN自重力。處於流塑~軟塑狀水泥加固土壓縮模量小,自身自重引起樁壓縮量就大;水泥加固土抗剪強度低自身自重引起側向擠出量大;
(2)樁身周圍土受擾動土體下沉後,土對樁側表面產生向下的負摩阻力。當土和水泥還是處於流塑~軟塑狀、壓縮模量小、抗剪強度低時,在負摩阻力的作用下發生沉樁。
(3)該段淤泥的靈敏度大,靈敏度是原狀試樣的無側限抗壓強度與相同含水量重塑試樣的無側限抗壓強度之比。從試樁現場,試樁樁位砂墊層表面擠壓出來的`淤泥很稀,表明其重塑後強度很低,靈敏性高。
(4)噴粉在樁體內吸水,引起樁體周圍土體孔隙壓力消散、產生下沉,短時間增加對樁體的負摩阻力,而此時水泥加固土的強度很低且增長慢。
總的來說,是在噴粉初期,水泥加固土的強度承受不了水泥加固土的自重力和負摩阻力的作用而發生沉樁。
2)施工工藝方面
在施工工藝方面,針對沉樁問題,結合地質情況較差的實際,在施工工藝上找沉樁的原因。試樁時各施工參數(鑽進速度、鑽頭轉速、提升速度、噴粉壓、水泥用量等)作了有效控制。在第二次試樁52根樁中,採用不同鑽進速度、不同鑽頭轉速、不同提升速度、不同噴粉壓、不同水泥用量進行嚴格控制。試樁中雖然採用加大噴粉量至75kg/m,仍未解決沉樁問題。
察看試樁現場,試樁樁位砂墊層表面存在大量淤泥,據分析軟塑~流塑狀淤泥是在噴粉施工時風壓氣流的作用下,攪拌過程中因受擾動發生液化,液化的淤泥上涌至地表面,造成樁體范圍內淤泥質的減少而沉樁。
增加噴粉量解決不了沉樁問題的原因在於:
(1)增加噴粉量即增加樁體自重力;
(2)增加噴粉量導致噴粉在樁體內吸水量增加,引起樁體周圍土體孔隙壓力消散加快、產生下沉,短時間對樁體的負摩阻力增大,因增加噴粉量水泥加固土的強度提高不顯著,在噴粉初期,水泥加固土的強度仍承受不了水泥加固土的自重力和負摩阻力的作用而發生沉樁。
3、處理方法
通過以上分析,沉樁是由於在噴粉初期,土體受擾動,水泥加固土的強度承受不了水泥加固土的自重力和負摩阻力的作用而發生沉樁。改用在水泥漿液中加入適量的早強劑噴漿法施工可以解決噴粉法施工成樁初期水泥加固土的強度承受不了水泥加固土的自重力和負摩阻力發生沉樁問題。主要原因:
(1)早強劑可以使水泥加固土的強度迅速提高,而早強劑在水泥漿中攪拌可以較均勻;
(2)水泥漿液注入土體發生水泥的水解和水化反應、水泥水化物與土顆粒之間的離子交換和團粒化作用、凝硬作用、碳酸化作用等一系列化學反應而成為具有整體性、水穩定性和一定強度的水泥土樁體時,漿液本身存在足夠水,不需吸收天然地基的水,並未引起樁體周圍土體孔隙壓力消散、產生對樁體的負摩阻力。
因此,改用噴漿法施工並在水泥漿液中加入適量的早強劑,以解決噴粉法施工成樁初期水泥加固土的強度承受不了水泥加固土的自重力和負摩阻力的作用而發生沉樁的問題。
噴漿施工參數:
成樁直徑: 50㎝
鑽進速度: 控制在2~3檔(30~50cm/min)
電流表讀數: 進入持力層I≥60A
樁底持續噴漿攪拌時間: ≥30s
提升噴漿速度: ≤30cm/min
噴漿壓力: 0.6~1.0Mpa
水泥漿水灰比: 0.5
早強劑摻量(水泥摻比): 0.8%
水泥漿攪拌時間: ≥30min(每拌)
噴漿攪拌樁施工工藝按中華人民共和國交通部發布《公路軟土地基路堤設計與施工技術規范》JTJ017-96關於加固土樁技術規范進行。全部穿過淤泥進入持力層50㎝。
以上施工參數進行現場試樁,試樁七天後進行樁體抽芯檢測,從樁體抽芯結果來看,成樁連續性與完整性均較好,無沉樁問題。由業主組織設計單位、監理單位和施工單位召開軟基處理技術專題會議,決定K9+753~K10+836橋頭186m原採用噴粉法施工攪拌樁改為噴漿法施工,原合同單價不變。該段在改用噴漿法施工後,無出現沉樁問題,證明採用噴漿法施工的攪拌樁解決沉樁問題是有效的。工程造價變化不大,經濟上是可行的。
三、結語
在高含水量軟基中採用深層攪拌樁處理,從降低地基含水量考慮,常常選用噴粉法施工。而當採用噴粉法出現沉樁問題時,改用在水泥漿液中加入適量的早強劑噴漿法施工來解決沉樁問題。經實踐證明採用噴漿法施工的攪拌樁解決沉樁問題是有效的、經濟上是可行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