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駱駝風扇好還是長虹
長虹。
老駱駝牌風扇廠早就沒有了,現在出來的都是一些小廠的冒牌內銷貨,基本在沿海地區每個風扇廠都在生產駱駝牌電風扇,說白了都是假貨。長虹電風扇外形漂亮,安裝容易,經濟實用。製冷制熱效果都很好,風很涼快,噪音也不大,價格也很劃算,物有所值。
長虹是大型地方國企好。長虹始創於1958年,是集軍工、消費電子、核心器件研發與製造為一體的綜合型跨國企業集團,擁有四川長虹、合肥美菱、華意壓縮、長虹佳華等四家上市公司。
『貳』 華意壓縮的發展歷程
2008年,在江西景德鎮華意壓縮(本部)投資4億元進行技術改造,在2008年形成年產800萬台的生產能力。
2007年12月24日,四川長虹電器股份有限公司通過司法拍賣競得華意壓縮9710萬股,成為華意壓縮第一大股東。
2007年,在湖北荊州華意壓縮機公司投資5000萬元,使該基地的生產規模在2008年達到300萬台。
2006年,在浙江加西貝拉公司投資2.6億元,建設「200」項目,使該基地的生產能力在2007年達到800萬台。
2004年,華意榮獲「中國馳名商標」。
2003年,公司生產的「華意牌」冰箱壓縮機榮獲「中國名牌」 稱號。
2002年,公司收購了浙江嘉興的加西貝拉縮機有限公司53.7%的股份。
2000年10月24日,與湖北荊州南光製冷設備有限公司簽訂協議,合資組建了華意壓縮機(荊州)有限公司,公司持有其69.9%的股份。
1997年8月,吳邦國副總理來公司視察。
1996年國務院總理朱鎔基來公司視察,對公司的發展寄予厚望,並提出了爭取在下世紀初,公司產銷量突破500萬台的發展目標。
1996年6月19日在深交所掛牌上市,「華意壓縮」成為中國股市第一支「無氟」新軍,是江西省第二家、景德鎮第一家上市公司。
1996年5月,公司成立。
『叄』 華意壓縮機是不是長虹的子公司
華意壓縮機是由四川長虹電器控股的上市公司。
2007年12月四川長虹電器股份有限公司通過司法拍賣競得華意壓縮9710萬股,成為華意壓縮第一大股東。
華意壓縮是於1996年在深圳上市的上市公司。可以參照下圖:
『肆』 四川長虹財務造假事件發生於哪一年
我回答第一個主題吧:。金秋時分,確是一個收獲的季節。懷揣著實現數字化和信息化時代夢想,以中國第一條自建等離子屏生產線即將進入量產階段和成功研製數字音視頻處理SOC晶元等傲人成果,四川長虹在註定不平凡的2008年迎來了建廠50周年華誕。 先哲孔子曰:「五十而知天命」。50年的風風雨雨,讓長虹經歷了「昔日輝煌--痛苦調整--重新崛起」的曲折發展歷程,練就了長虹的「成熟、淡定與自信」,更堅信企業的未來發展方向,對企業自身價值更充滿信心。 50年的企業發展歷程,也讓長虹經歷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長虹已從昔日的一家軍工企業發展成為目前國內最大的3C信息家電綜合產品與服務提供商之一。 這50個春秋,是長虹不斷尋求自立、變革與創新的一部企業編年史,也是一個歷史縮影——彰顯了中國經濟改革開放的輝煌成果。 50年——長虹奇跡書寫「中國製造」經典魅力 翻開長虹的企業發展編年史,長虹從一個地處偏遠的軍工企業到發展成為舉世聞名的家電業巨頭之一。這朵生長於中國西南地區的奇葩,如今又在國內外到處綻放。確實,長虹的50年發展本身就是一個奇跡。 1958年,長虹在四川綿陽正式建廠。長虹作為國家「一五」期間156項重點工程之一,是當時國內唯一的機載火控雷達生產基地。作為一家軍工企業,長虹從成立之初就被深深地烙上了「產業報國」的歷史使命和責任感。 在上世紀70和80年代,長虹抓住了中國家電業迅速崛起的一個歷史性發展機遇。1972年12月,試製成功了第一台黑白電視機。由此,長虹開啟了第一次企業發展戰略轉型——「軍轉民」。 1984年,長虹開始上馬第一條現代化彩電生產線,隨著彩電在中國不斷得到普及,也成就了昔日長虹的一段輝煌歷史。在上世紀90年代中期以前,長虹是彩電行業的絕對領先者。1996年,長虹的彩電銷售收入就已超過了100億元。並且,長虹彩電連續18年(1990年-2007年)奪得中國市場銷量第一。由此,長虹也成為國內彩電生產的龍頭老大。 對長虹來講,四川長虹於1994年3月在上海證券交易所掛牌上市,標志著長虹已從產品經營轉向了產品經營與資本經營並舉的新發展階段。 當然,長虹50年的發展並不是一帆風順的,期間也經歷過許多曲折與艱難。其中,最值得敘述的是長虹曾經過的一段產業結構調整的陣痛期。 1998年至2004年,長虹經歷了長達7年的產業結構調整期。例如,銷售收入停滯不前和盈利能力急劇下滑等,導致長虹在2004年出現了首次巨虧。或許,是彩電單一產品的技術、市場、經營和管理風險,讓長虹深陷於危機之中。 由此,2004年,長虹開始第二次重要的企業發展戰略轉型——由傳統家電製造商轉型為迎合全球數字化和信息化時代的3C信息家電綜合產品與服務提供商。這次戰略轉型可分為兩個階段。第一階段的「量的調整」結束於2005年,長虹實現了「量的增長」,如自2005年起,長虹每年的銷售收入平均接近30%的增長。即便今年受地震影響,但長虹的銷售收入仍保持了30%增長水平。而從2006年開始,長虹開始了為期三年的第二階段調整--「質的調整」。長虹試圖通過這一階段的調整,使長虹能發生一些更本質的變化,即核心競爭能力提升的變化,包括核心技術能力、經營管理能力和品牌溢價能力提升。經過不懈的努力,長虹在解決這三個問題上取得了一些實質性突破。 其實,這一戰略轉型的初步成功得益於長虹董事長趙勇於2004年重掌帥印後提出的四川長虹的產業發展「三坐標戰略」。即以傳統家電製造為原點,沿著三根軸線方向(延伸產業價值鏈、豐富產業形態和創新商業模式方向)進行產業整合。 圍繞著這一企業發展戰略展開工作,長虹的實踐證明,唯有順應全球數字化和信息化時代發展需求的3C信息家電綜合產品與服務提供商,才能在劇烈的市場競爭中勝出。 長虹從一家軍工企業蛻變為股份制企業、由單一彩電終端製造商發展成為一家3C信息家電綜合產品與服務提供商。可以說,長虹50年成長的每一步軌跡,變革才能化挑戰為機遇,變革才能讓長虹走得更遠。 確實,長虹50年的成長奇跡,濃縮了中國企業如何做強做大的精華,也成為書寫「中國製造」是如何產生的經典之作。 14年——資本市場讓長虹跨越式發展「如虎添翼」 說到四川長虹,人們自然又會聯想到國內資本市場中的四川長虹形象。從四川長虹於1994年3月11日在上海證券交易所正式上市算起,長虹在資本市場中已走過了14個年頭。不難發現,資本市場讓長虹「如魚得水」,更為長虹的跨越式發展平添了原動力。
補充:
首先,資本市場對長虹的規模化和跨越式發展影響深遠。可以說,資本市場為長虹提供了可貴的資金供給,在一定程度上保障長虹的可持續發展。長虹首次發行股票共募集資金約為3.54億元。此後,四川長虹分別在1995年、1997年、1999年實施了三次配股,共募集資金45.01億元。還有,上市14年以來,四川長虹的公司總資產也由1994年的31.11億元發展到了2008年中期的264.11億元(翻了8倍多)。另外,資本市場也提升了長虹的企業形象、企業價值和企業品牌。例如,長虹早先在資本市場中的突出市場表現,提高了長虹的市場知名度,也為市場公允確認或評估長虹品牌價值、公司價值等提供了一定的客觀衡量標准。 其次,資本市場為長虹的產業整合與產業協調發展提供了巨大的市場機遇,長虹也借道資本市場通過收購兼並實現了部分企業發展目標。 從2005年起,長虹在企業發展模式上已有較大變革,不再局限於尋求自身積累的企業發展方式,而是試圖通過加大資本運作(即兼並或收購),來實現企業快速增長的目標。 四川長虹作為產業投資者,在國內資本市場上先後成功收購了美菱電器和華意壓縮。,這是長虹成功實施企業發展戰略--「技術附加價值提升」中進入關鍵部品方向的一個積極努力。由此,以較少的成本撬動了較大的產業,進一步擴充和完善原有產業鏈,並形成了技術、產業與資本運作平台。 從目前來看,長虹透過打造美菱電器和華意壓縮,而一躍成為國內白電業巨頭。這表明,長虹的資本運作日漸成熟。 今年9月份,四川長虹發行30億分離交易的可轉換公司債券申請已獲證監會批准。這將有助於繼續推動等離子屏和數字電視等新產業發展和快速提升長虹的核心競爭力。 確實,資本市場對長虹可持續發展的影響還在延續,並將繼續產生積極的影響。 長虹的明天更燦爛、更輝煌 回首長虹的50年發展歷程,在看到長虹創造了中國的「製造業奇跡」之後,人們似乎更期待長虹的明天更燦爛、更輝煌。 事實上,當前全球經濟和金融正進入一個新的調整周期,企業如何順應這一經濟周期的變化,是眼下長虹發展所考慮的重要問題之一。
補充:
其中,涉及到產業發展方面,長虹董事長趙勇針對性地指出,以往我們講產業發展往往是指,我們可以利用我國綜合性的成本競爭優勢,靠我們的比較優勢「轉移」或「承接」發達國家做不下了的一些產業,再依託龐大的國內市場需求,形成了我們的對外工業和製造業的競爭力。但是,這個時代已經離我們漸行漸遠。也就是說,過去的產業發展模式已難以為繼。那麼,中國的產業結構應當如何調整?在趙勇看來,目前長虹的產業結構已經升級了,長虹似乎已有形成替代的能力,去國際上拼搶一些有廣闊的利潤空間的新型產業。一旦長虹能形成這樣的替代能力,長虹將可能獲得的利潤就完全不同於目前以「承接」為主的產業發展模式所帶來的利潤水平。 可以說,這就是繪就未來長虹產業發展藍圖的真正看點,這也讓市場看到了未來長虹贏得廣闊的利潤空間的巨大可能性。從目前來看,長虹已經朝著這個方向邁出了實質性腳步。 以PDP(等離子屏)為例,長虹之所以敢進入這一領域,實際上是顯示了長虹對未來中國產業調整方向——「替代」產業發展模式的深刻認識,中國企業已有能力發展技術和資金密集型產業了。在收購了韓國的ORION.PDP公司後,更強化了長虹進入PDP領域的決心。 其實,包括PDP屏在內,長虹還在集成電路設計、嵌入式軟體設計,以及OLED屏製造、空調壓縮機製造和冰箱壓縮機製造等關鍵部品上重兵布局,旨在改變其「處於高科技行業中低附加值位置」的不利現狀,通過向技術附加值更高的產業或產品延伸來贏得更為豐厚的利潤水平。 除了規劃產業「替代」的發展方向外,長虹還關注3C(即計算機、通訊和消費電子)融合和3C協同的產業融合發展方向。在當前全球信息化和技術化大背景下,3C將成為未來產業發展的一個重要方向。 就目前而言,長虹已完成了比較完善的3C業務布局,3C的協同效應已經產生,預期未來將創造出巨大的商業價值。
補充:
事實上,無論是「產業替代」還是「產業融合」,要想發展技術附加值高的技術與資金密集型產業,離不開培育自己的核心技術能力。為此,近幾年來長虹在技術研發方面的投入是巨大的。從2005年開始,長虹連續三年的研發資金投入都佔到銷售收入比重的5%以上。例如,長虹在2007年的技術研發投入了14.7億元,是同期凈利潤的4倍多,至少有3個單個項目的研發投入超過億元。隨著巨額研發資金的投入,長虹新產品的銷售收入已佔到總銷售收入比重的65%以上,這表明目前長虹對技術創新的依存度已達到了一個很高的水平。 長虹之所以這么做,借用長虹董事長趙勇的話講,長虹不是追求一年或兩年的短期盈利目標,而是追求長期的、持續的盈利能力,「我們下決心為未來投資,短期內為未來投資,但最終會給股東帶來收益」。所以,盡管目前四川長虹的凈利潤水平還遠未達到理想的預期水平,但是,基於長虹對未來產業發展方向選擇的思路與運作,一旦長虹介入到技術附加值高的一些替代產業中,大幅提升盈利能力是可以預期的。 這就是長虹公司基本面正在發生的本質變化。一旦這一變化逐步變為現實,那麼長虹將迎來下一次騰飛的新發展里程碑。從這個角度來看,未來長虹值得期待;未來長虹也會因此而更燦爛、更輝煌。
『伍』 四川長虹擬競拍9710萬股華意壓縮,不知道一旦競拍成功會對股價有怎樣的影響
竟拍成功不一定影響股價,因為莊家已提前做出反應。
『陸』 華意壓縮最新消息
華意壓縮:非公開發行事宜獲四川省國資委同意2012-05-14 00:00:00 華意壓縮(000404)2012年4月16日,公司召開第六屆董事會2012年第二次臨時會議審議通過了公司非公開發行股票方案等議案,本次董事會決議公告已刊登在2012年4月17日《證券時報》和巨潮資訊網上。
2012年5月11日,公司收到控股股東四川長虹電器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四川長虹」)轉發的川國資產權〔2012〕33號《四川省政府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關於華意壓縮機股份有限公司非公開發行股票有關問題的批復》文件,四川省政府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批復同意本次華意壓縮非公開發行股票方案,其中四川長虹以3億元現金參與認購本次華意壓縮非公開發行股票。
『柒』 huayi 壓縮機HY113Y 是多大的
huayi 壓縮機HY113Y的長度為0.5米,寬度為0.3米,完全可以放置在展示櫃里,注意加氟量
目前在家用壓縮機領域,華意已經連續14年成為行業第一,連續三年居全球第一。
2012年中旬,華意壓縮成功並購全球第四大商用壓縮機企業Cubigel公司,在西班牙開展輕型商用壓縮機的運營,加快擴張步伐。大股東四川長虹[微博](2.01,-0.01,-0.50%)也有意借華意壓縮拓展白電產業鏈平台,同時擴張海外版圖,加深布局。
華意壓縮上半年銷售數據顯示,1-6月份,華意壓縮海外的營業收入9.34億元,同比去年增長21.48%。但目前海外收入僅為國內收入的一半。目前由於家用壓縮機行業全球產能整體結構性過剩嚴重,家用壓縮機市場競爭日趨白熱化,近年來華意壓縮不斷拓展海外市場,2012年實現出口佔比40%。
(7)華意壓縮四川長虹擴展閱讀:
發展歷程
2008年,在江西景德鎮華意壓縮(本部)投資4億元進行技術改造,在2008年形成年產800萬台的生產能力。
2007年12月24日,四川長虹電器股份有限公司通過司法拍賣競得華意壓縮9710萬股,成為華意壓縮第一大股東。
生產設備
2007年,在湖北荊州華意壓縮機公司投資5000萬元,使該基地的生產規模在2008年達到300萬台。
2006年,在浙江加西貝拉公司投資2.6億元,建設「200」項目,使該基地的生產能力在2007年達到800萬台。
2004年,華意榮獲「中國馳名商標」。
『捌』 華意壓縮的公司簡介
華意壓縮機股份有限公司率先在中國舉起環保大旗,是國內最先淘汰R12而採用R134A新製冷工質的企業,並首家推出無氟製冷壓縮機。
公司所製造的R134a無氟壓縮機具有雜訊低、高效節能、低壓啟動性能好、壽命長等特點。各項技術指標均達到國際先進水平。產品先後通過了CCEE、CB、德國VDE和TUV認證、美國UL等認證。被國家經貿委和國家科委評為「國家級重點新產品」,榮獲國家科技進步三等獎,被評為「全國用戶滿意產品」。96年公司通過了ISO9001質量體系認證,成為我國無氟壓縮機的主要生產、出口基地之一。
是江西省第二家、景德鎮第一家上市公司。 近幾年來,公司保持良好的發展勢頭:2000年成功兼並湖北荊州一家製冷設備廠,成立了華意壓縮機(荊州)有限公司;2002年又投資1.4億元,以53.732%的股份控股了浙江一家年產200萬台壓縮機居同行業前列的資信良好的績優中外合資企業——浙江嘉興加西貝拉壓縮機有限公司。
資產重組後的「華意壓縮」下轄三個公司:華意壓縮機股份有限公司、 加西貝拉壓縮機有限公司、華意壓縮機(荊州)有限公司。總資產達20億元人民幣,年生產能力由99年的100萬台/年擴大到現在的1500萬台/年,公司員工3800多人,其中專業技術人員佔34%。2007年全年共生產壓縮機1244萬台、銷售1219萬台,其中出口壓縮機315萬台,創歷史新高。市場佔有率達到20%,連續六年位居國內同行業首位。
2008年公司制定了年產銷壓縮機1500萬台的戰略目標計劃,在未來的三年內,華意壓縮將力爭進入全球壓縮機行業前3強。2007年12月24日,四川長虹通過司法拍賣取得了華意壓縮的9710萬股股權,成為華意壓縮的第一大股東。
華意壓縮機股份有限公司於1996年6月19日在深交所掛牌上市, 是江西省第二家、景德鎮市第一家上市公司。公司總部位於瓷都景德鎮,專業生產用於冰箱、冷櫃、飲水機、製冰機及除濕機等製冷電器的各類壓縮機。下轄兩家子公司(嘉興加西貝拉壓縮機有限公司、荊州華意壓縮機有限公司)。現壓縮機年生產能力3000多萬台,總資產42億元,員工6000多人,市場佔有率達23.53%,居行業首位。
20世紀90年代初,公司引進美國泰康公司最新無氟技術,從日本、德國、澳大利亞等國引進現代化設備,建成我國首條年產100萬台無氟壓縮機生產線。率先在國內舉起環保大旗,是國內最先淘汰R12而採用R134A新製冷工質的企業,並首家推出無氟製冷壓縮機。1996年公司通過ISO9001質量體系認證,成為我國無氟壓縮機的主要生產、出口基地之一。
公司所製造的無氟壓縮機在當時是比較先進的綠色環保產品,公司的生產規模曾引起了中華人民共和國高層領導人的重視。李鵬、喬石、朱鎔基、劉華清、吳邦國、吳官正等政府高層官員先後來公司視察,並對華意無氟環保產業給予高度評價和大力支持。聯合國環保署也先後兩次贈款233萬美元,支持華意新工質製冷示範線的擴建與改造。
公司製造的壓縮機各項技術指標均達到國際先進水平。產品先後通過CCEE、CB、VDE、TUV、UL和3C等認證。「華意」牌壓縮機先後榮獲「中國名牌」和「中國馳名商標」稱號。
自2007年長虹入主華意壓縮後,本著「員工滿意、顧客滿意、股東滿意」的企業宗旨,公司的發展駛入了更高水平的快車道。展望未來,華意壓縮將成為世界領先的冰箱壓縮機研發製造基地。
『玖』 長虹集團的企業文化是什麼
長虹企業文化核心理念
長虹總體倡行“敬業擔當 同創共享”的企業文化,尊崇用戶導向,追求剛性績效,堅守誠信務實,樂於創新和團隊協作。打造充滿激情活力的員工隊伍,打造率先垂範的領導幹部隊伍,凝心聚力,推進企業轉型升級、做優做強。
企業願景:成為全球受人尊重的企業
企業精神:責任 創新 堅韌
企業宗旨:員工滿意 顧客滿意 股東滿意
核心價值觀:敬業擔當 同創共享
“敬業擔當 同創共享”
“敬業”是全體員工的基本品質和職業素養,誠信務實,專注專業,用戶至上,追求績效,倡行“崗位有我就能,不作為就下位”,創造個人在組織中的最大價值;“擔當”,即工作盡職盡責,積極主動,勇於承擔,全力達成目標。
“同創共享”,全體員工創新創造企業價值,遵循公平公正的原則,共同分享企業的發展成果。強調創新創造與團隊協作,以用戶為中心,凝心聚力,風雨同舟。奮斗在長虹,成就在長虹。
“三個滿意”
長虹確立“員工滿意 顧客滿意 股東滿意”即“三個滿意”為企業宗旨。三者利益統一,互為條件,不片面強調任何單一方面。
長虹認為,員工是企業最可寶貴的財富,是企業價值鏈的起點。只有員工滿意,企業才能提供使顧客滿意的產品和服務,同時才能與上下游合作夥伴共同構建可持續產業鏈生態體系;只有顧客滿意,企業才有市場、才能獲利;只有企業有效益了,才能給股東提供回報,股東才會滿意,才能更好地造福社會和國家。
員工滿意是基石
尊重員工,依靠員工,為員工提供實現自我價值的舞台。建立員工發展機制和激勵機制,堅持為員工辦實事,引導全員創新創造,提升個人、團隊和企業的價值。
顧客滿意是核心
感恩,創新,通過提供高品質的產品和服務,為用戶創造更多價值;真誠、共贏,與上下游合作夥伴共同構建可持續產業鏈生態體系。
股東滿意是目標
誠信經營,回報股東,造福社會和國家。
通過企業文化建設,激發員工創新、創造精神,發揮員工的主體作用,增強員工歸屬感、進步感和成就感,提升企業運營效率,實現企業利益相關方共贏,構築企業發展軟實力,使企業文化成為企業長期競爭優勢的來源。
市場是企業展示實力的舞台。為更好地迎接各種挑戰,長虹還根據復雜多變的市場行情,制定了自己的對策:高低結合,雙拳出擊。高端市場技術為王;低端市場質量為王。在決勝國內市場,繼續叱吒風雲的`同時,運籌帷幄,放眼全球,積極參與到國際市場的大競爭中。近幾年,產品遠銷歐美、東南亞、中東、俄羅斯、澳洲等地,出口創匯連續保持著100%以上的高速遞增。通過嘗試,公司已成功實現從產品出口到技術、資本輸出的轉型。
長虹創始於1958年,公司前身國營長虹機器廠是我國“一五”期間的156項重點工程之一,是當時國內唯一的機載火控雷達生產基地。從軍工立業、彩電興業,到信息電子的多元拓展,產業拓展至黑電、白電、IT/通訊、服務、零部件、軍工等多種門類,已成為集軍工、消費電子、核心器件研發與製造為一體的綜合型跨國企業集團,並正向具有全球競爭力的信息家電內容與服務提供商挺進。
2016年長虹品牌價值達1208.96億元人民幣[4] ,繼續穩居中國電子百強品牌第六位,在中國企業500強排名第152位,居中國製造業500強第64位。
長虹旗下擁有四家上市公司:四川長虹(600839.SH)、美菱電器(000521.SZ)、華意壓縮(000404.SZ)、長虹佳華(08016.HK)。
多年來,長虹堅持以用戶為中心、以市場為導向,強化技術創新,夯實內部管理,積極培育集成電路設計、軟體設計、工業設計、工程技術、變頻技術和可靠性技術等核心技術能力,構建消費類電子技術創新平台,立足互聯網面向物聯網,大力實施智能化戰略,不斷提升企業綜合競爭能力,逐步將長虹建設成為全球值得尊重的企業。
『拾』 長虹是什麼級別國企
長虹是大型地方國企。
長虹始創於1958年,是集軍工、消費電子、核心器件研發與製造為一體的綜合型跨國企業集團;擁有四川長虹、合肥美菱、華意壓縮、長虹佳華等四家上市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