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非首次卸氨操作步驟是什麼
液氨卸車安全操作規程中的准備流程:
1.卸液氨前,操作人員必須檢查液氨罐的安全設施及應急器材的配置及狀態,並做好過程記錄。
2.裝卸管理人員必須掌握液氨的理化特性,熟悉操作中存在的危害因素以及可能發生的危險情況,熟練掌握預防措施和處理方法,並經考核合格,方可作業。
3.在卸液氨前,要認真檢查管道各閥門開關狀態是否符合要求,接地線、跨接線是否完好可靠,並連接接地線,靜止10—20分鍾充分導除靜電後方可進行卸車
4.卸車時操作人員必須穿戴勞保和防護用品,按操作規程正確操作,嚴禁違章作業,確保卸車現場安全。
5.槽車應按指定位置停放,用手閘制動並熄滅引擎。坡道停車,車輪應加高度≥150mm固定板或掩木掩好
6.卸車期間車輛必須熄火,嚴禁調整汽車的油、電、線路及維修。車輛駕駛員及監督卸車人員不得離開現場,其他車輛不得靠近。
7.凡遇到有下列情況時,槽車必須立即停止裝卸作業,並妥善處理:雷雨天氣、附近發生火災、液氨泄漏、液氨壓力異常、夜間嚴禁卸車。
8.儲存設備、電器設施裝卸方式必須符合國家標准、規范的要求,在防火、防爆、防水、防靜電、防重壓、防摔拖等方面採取可靠的安全措施。
9.卸液氨完畢後全面檢查各閥門、儀表、確認無異常,連接管道已斷開並處理完畢後方可指揮液氨槽車離開。
⑵ 液氨卸料為什麼不用泵
液氨槽車是密閉的壓力一定,液氨儲罐也是壓力一定,如果用泵卸,槽車內壓力會增大,儲罐內壓力會增加。當兩處壓力一樣了,樓主認為還卸的了嗎?反觀卸料壓縮機,只需一個四通閥,就能將這個問題完美解決。具體原理,詳見專業書籍。
⑶ 空調中的四通閥的作用,。原理
空氣源熱泵中四通閥的作用是實現系統換向,化霜和回收冷媒時使用。
工作原理如上圖所示:4連接壓縮機高壓排氣口,2連接壓縮機低壓吸氣口,3、1兩個管口分別連接蒸發器的出氣口和冷凝器的進氣口;制熱模式時,電磁線圈不通電,閥心位於左端,毛細管E與C連通,高壓氣體由主閥管口4經C進入主閥,經活塞Ⅱ的排氣孔使主閥內部,推動主閥滑塊移至右端,管口4、1連通,管口3、2連通,製冷劑從壓縮機進入冷凝器進行換熱。
⑷ 空調里的四通閥的作用是什麼
製冷:當熱泵型空調器運行於製冷工況時,四通閥換向使圖中實線接通。這時,室內換熱器成為蒸發器,而室外換熱器成為冷凝器。從室內換熱器來的低溫低壓過熱氣經四通閥和消聲器進入氣液分離器.分離出液體後,干過熱氣被壓縮機吸入壓縮成為高溫高壓的氣體徘出,氣體經四通閥進入室外換熱器放熱冷凝,成為過冷液。
過冷液經毛細管阻力降壓後成為低溫低壓兩相流體,進入室內換熱器蒸發吸熱(此時室內空氣被降溫),再一次經四通閥和氣液分離器進入下一循環:圖中過濾器主要用於製冷劑與壓縮機油的分離,以保證換熱器的換熱效率。
制熱:當熱泵型空調機運行於制熱工況時,四通閥換向使圖中虛線接通。這時、室內換熱器成為冷凝器,室外換熱器成為蒸發器。從室外換熱器來的低溫低壓過熱氣經四通閥和消聲器進入氣液分離器,分離出液體後,干過熱氣被壓縮機吸入壓縮成為高溫高壓的氣體徘出,氣體經四通閥進入室內換熱器放熱冷凝(此時,室內空氣被加熱)。
成為過冷液,過冷液經毛細管阻力降壓後成為低溫低壓兩相流體.進入室外換熱器蒸發吸熱,隨後過熱氣經四通閥和氣液分離器進入下一循環。
(4)卸氨壓縮機四通閥擴展閱讀:
1、開機試運行,發現熱泵機組吹熱風,並且機組蒸發器面結霜,可判斷四通閥在制熱狀態下沒有轉換,有問題。測四通閥線圈沒有電到,所以應該是四通閥沒有轉換,四通閥可能有卡死的現象,造成不能復位。用木棒輕敲四通閥,恢復制熱狀態,但重新開停試機,故障仍在,確認須更換四通閥。
2、在更換四通閥時,首先將製冷系統中的製冷劑放出,給製冷系統充注氮氣,並焊下損壞的四通閥。將新更換的四通閥線圈取下,採取降溫措施,將閥體放入水槽中,把焊接管口留在水面上,注意不要讓水份進入閥體。
或用水浸濕面紗後放在閥體上進行降溫處理,以防止因燒焊的時候,閥體溫度升高,使滑塊產生變形.焊接閥介面時,應避免燒焊時間過長。四通閥更換完畢,抽真空適量填充製冷劑,並檢漏試機,檢查製冷和制熱運行情況。
⑸ 空調的四通閥是干什麼的四通閥有什麼作用
空調的四通閥是通過改變製冷劑在系統管路內的流向來實現製冷、制熱之間的相互轉換。
⑹ 氨區控制系統包括什麼,如何實現控制
氨區控制系統包括:液氨蒸發器水溫控制。通過控制蒸發器氣動調節閥開度的 大小來調節進人液氨蒸發器中的過熱蒸汽的流量,從而達到控制液 氨蒸發器熱水溫在42°C左右的目的。液氨蒸發器壓力控制。通過控制蒸發器進口氣動調節閥開 度的大小來調節進人液氨蒸發器中的液氨流量,從而達到控制液氨 蒸發器出口氨氣壓力、緩沖罐壓力在0. 15MPa左右的目的。氨區圍欄門鎖的鑰匙存放在脫銷系統控制室,由當班控制運行人員負責管理,按值移交;任何人員不得私自取用。管理、檢修人員需進入氨區巡檢、作業時,自行聯系控制運行值班人員開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