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我們國家有很多新生代跳水運動員,能說幾個嗎
我們國家在跳水比賽上的表現也非常出色,可以看到很多中國的跳水運動員的能力都非常出色,今天就讓我們討論一下中國的新生代跳水運動員。
⑵ 奧運冠軍張家齊曬龔俊簽名照,喊話偶像一起加油,他們的身上有何共同特質
奧運冠軍張家齊曬龔俊簽名照,喊話偶像一起加油。我們可以看出她們身上都有那種堅持不懈的精神,而且在面對困難的時候都選擇勇敢的面對,而且張家奇的性格是非常可愛的,而且取得了奧運冠軍,也非常的令人開心,成功的要到了偶像的簽名照,所以說希望以後自己能夠一直努力。
我們在做任何事情的時候,都要有一個堅定的內心就朝著那個方向,再加上自己的毅力,付出的努力,才不會辜負自己的期待和希望。我們需要讓自己變得更好的朝著那個方向前進。
⑶ 17歲北京小將勇奪金牌,「學跳水12年,張家齊從不嬌氣」
7月27日14時,在東京奧運會跳水項目女子雙人10米台決賽中,中國小將張家齊、陳芋汐勇奪金牌。這是出征東京奧運會的北京市18名運動員奪得的首枚金牌。
「孩子這么多年的苦沒白吃,值了!」當看到第一次參加奧運會的張家齊和搭檔勇奪奧運會金牌的時候,張家齊的父親張傳生和母親肖英傑激動地流下眼淚。
張家齊出生於2004年,4歲8個月的時候,家人就帶著活潑好動的家齊來到東城區青少年業余體校,跟隨教練杜釗學習跳水。在媒體的鏡頭中,17歲的家齊一臉稚氣童顏,說話奶聲奶氣,但話很霸氣:「我還要蟬聯更多屆!」 網友直稱「可愛版凡爾賽」。
看到這些,家齊的父母會心一笑。「她心中有遠大志向,我們很支持她、也很相信她!學習跳水12年,她從不嬌氣,很堅強。」母親肖英傑說,小時候剛開始學的時候,家齊連游泳都不會,就在腰上系了根繩子慢慢順到水裡練習。在後來訓練中,她特別能吃苦,遇到技術動作總是勇敢挑戰、精益求精。對家裡也是報喜不報憂,不讓家裡擔心。
張家齊父母觀看比賽
進入國家隊後,張家齊每周僅有半天假期,每次回家前母親都會提前問她想吃什麼。「作為運動員,肯定要控制體重,但這些都不用我們監督,她自己會控制。所以我每次就變著花樣兒給她做點愛吃的。」肖英傑說。
雖然非常牽掛遠在賽場的女兒,但在正式比賽的頭一天,父母並沒有給張家齊發信息。「我們相信她的實力,不想給她任何壓力。看到奪冠的那一刻,我們心裡的石頭落地了。」父親張傳生說。
當問到怎麼向女兒表達祝賀的時候,他們笑著說,「等孩子回家了,要先給她一個擁抱,然後問她最想吃什麼,就給她做點。」
⑷ 中國跳水新星橫空出世!助中國跳水隊奪第8金,她們是誰
中國跳水新星橫空出世!北京時間7月27日,在東京奧運會女子組雙人10米跳台項目上,中國隊選手張家齊和陳芋汐以大幅度的積分領先為中國跳水隊奪得本屆奧運會的第2塊跳水金牌!也幫助中國代表團奪得第8金,賽場上展示其格外可愛的一面。
比賽還在如火如荼地進行中,希望中國跳水代表隊在接下來的賽程中保持好自己的狀態,發揮出自己的實力,為中國贏得更多的獎牌,加油!
⑸ 張家齊接長發追星千璽,被陳凱歌摟肩合影,奧運冠軍的待遇有多高
作為世界上最著名的體育賽事之一,冠軍的含金量不容低估。首先,無論冠軍的金牌價值如何,每個國家的冠軍都會得到不同程度的獎勵,冠軍頭銜帶來的商業價值不可低估。
不僅易烊千璽,長金湖的導演陳凱歌也非常喜歡這個小女孩,並且和她聊了很久。然後他用胳膊摟住張家齊的肩膀,親切地和她合影留念。照片中的張家齊也很可愛。那天,她特意去撿她的長發,看起來非常漂亮。隨後,張家齊也在社交媒體上分享了參加電影首映後的感受,並感謝陳凱歌。
⑹ 張家齊個人資料 張家齊個人簡介
1、張家齊,2004年5月28日出生於北京,中國跳水運動員。
2、2016年5月,在全國跳水冠軍賽中,首次參加全國大賽的張家齊摘得女子單人十米跳台冠軍。2017年8月,在第十三屆全運會跳水比賽中,首次參加全運會的張家齊奪得女子雙人十米跳台、女子單人十米跳台雙冠。2018年3月,在國際泳聯跳水系列賽北京站和日本站爭奪中,張家齊囊括女子十米跳台個人和雙人四冠;6月,在第21屆國際泳聯跳水世界盃中收獲個人首個世界冠軍。
3、2019年7月,張家齊與盧為搭檔,在國際泳聯世錦賽中奪得女子雙人十米跳台冠軍。2021年7月,張家齊入選2020年東京奧運會中國體育代表團跳水項目運動員名單
⑺ 成名之後,奶聲奶氣的張家齊,被網友稱為:超級萌娃、國民閨女
在東京奧運會,跳水女子雙人10米跳台決賽中,北京籍運動員 張家齊 ,與搭檔 陳芋汐 全程表現完美,成功奪得冠軍!
在張家齊和陳芋汐完成第二跳後,解說員激動地說: 「下餃子的水花都比這個大!」
網友贊嘆: 「整齊劃一、干凈利索。 入水姿勢太優美了, 跟美人魚一樣!」
感受復制粘貼般的動作。
張家齊憑借這個冠軍,完成了在女子雙人10米跳台項目上的「全滿貫」 ,將全運會冠軍、亞運會冠軍、 世界盃冠軍、世錦賽冠軍和奧運會冠軍集於一身,她的這枚金牌,也是北京籍運動員 在東京奧運會上,獲得的第一枚金牌!
張家齊在比完賽後接受了媒體的采訪,當被問到想問教練要什麼獎品時,她羞澀地笑了笑,回答道:「可能還是芭比娃娃吧,因為我比較喜歡。」
張家齊的願望太朴實了!
張家齊與郭晶晶合照,太珍貴了!
今天,在張家齊家中,她的父母也一起見證了這枚金牌的誕生。
在張家齊的家中,有一面牆上貼滿了她從小到大的照片。
其中有一張她小時候和郭晶晶的合影,格外引人注目。
張家齊的媽媽介紹,這張照片拍攝於張家齊5歲的時候。
當時張家齊在國家 體育 總局訓練館遇到郭晶晶,媽媽為她拍下了這張珍貴的照片。
張家齊,2004年5月28日,出生於北京。
軟萌稚氣,是張家齊給人的第一印象,像鄰家的小妹妹,總讓人忍不住想去逗逗她。
但誰能想到,她走上跳水之路,是因為太調皮。
「一開始的時候是我太淘氣了,去姥姥家的時候在床上亂跳,媽媽不讓我跳,我不聽,還跳,結果把床的彈簧被蹦斷了。我媽看我太活潑了,就說找個地方發泄一下,然後(輾轉)去練跳水了。」
說起自己開始學習跳水的原因,張家齊還有些害羞。
用她自己的話說,一開始學跳水,就像找到了樂園,就很喜歡,不管是陸上還是水上的訓練,都練得很開心,就和玩一樣,沒什麼壓力,感覺總算找到地了。
對那時的她來說,跳水就是 游戲 ,沒有什麼目標,更沒有想到拿世界冠軍。但有時候,天賦根本擋不住。
成長的煩惱。
但是在幾乎所有人都認為,張家齊將順順利利在2020年東京奧運會上有所斬獲時,她卻遭遇了一個重大的挑戰——身體發育。
對於女子跳台選手來說,身體發育是一個繞不過去的坎。「小時候輕,動作感覺好,完成比較輕松、流暢,入水效果也好。」張家齊說,長大了一方面要盡量保持體重,另一方面要加強力量訓練,要能跟得上身材的變化。
整個2019賽季,張家齊受到身體發育和傷病等方面的影響,在單人項目比賽中狀態不甚理想。那時的她,看上去距離東京奧運會資格有些遙遠。她心有不甘,又有一點點失落的感覺。
東京奧運會延期一年,給了張家齊可以恢復狀態、重燃希望的時間。談到疫情推遲帶來的影響,張家齊說,技術方面會有提高,多了一年時間能夠讓技術更純熟。
張家齊 失敗 了,最終在東京奧運會女子十米台單人項目中,她未能入選代表中國隊參賽;但她又成功了,雙人項目上她找到了對的人,與陳芋汐這對在2019光州世錦賽後才開始搭檔的奇襲組合,配合愈發默契,在賽場上所向披靡。
北京時間2021年7月27日,在2020東京奧運會跳水女子雙人十米台項目中,張家齊和陳芋汐以總分363.78,兩人搭檔以來最高分,為中國代表隊成功拿下第8枚金牌。
奇襲組合,昨天格外穩健,跳出了更強大的自己。
像芭比娃娃一樣的世界冠軍。
」我不。「張家齊雙手緊緊抱住娃娃,笑著以最快的速度跑遠。
」對跳水我又愛又恨。愛,因為它給了我不一樣的人生,接觸了不一樣的人,一種不一樣的體驗。」
17歲的張家齊說道,「恨,它也帶給了我很多的痛苦,比如傷病,比如看著同齡的小朋友跟爸爸媽媽出去玩,自己去不了(的孤獨)。」
1米5的身高,圓圓的眼睛,圓圓的臉,張家齊說很多人都覺得她長得像個娃娃。
和別的孩子還有一些不同,只要她奪冠了,唯一想要的禮物就是「芭比娃娃」,這是她的最愛,「最喜歡的還是芭比娃娃,喜歡哪個就買哪個,其實大部分都是教練和爸爸媽媽送的。」
所以在游泳隊,只要有人提起「芭比娃娃」,他們第一個想到的便是張家齊。
張家齊是北京土生土長的小姑娘,今年剛滿17歲,是北京跳水隊的一員,也是目前國家隊最閃耀的一顆新星。
張家齊家住在豐台,父母都是普通人,4歲的時候由於淘氣好動,媽媽覺得得有個人管管小家齊,就把她送到了東城一家體校學體操,結果練了一段時間就被退回去了,原因是胳膊短小,不適合練體操,於是,張家齊又被送去學跳水和游泳,沒想到,這一跳,跳出來一個世界冠軍。
從2016年的全國冠軍賽開始,張家齊成了「冠軍收割機」,在國內、國際賽場上就再也沒有輸過一次比賽,這期間取得的榮譽包括去年的全運會女子10米跳台單、雙人比賽的冠軍和多次世界跳水大獎賽的金牌,以及幾站國際跳水系列賽的冠軍等等。
18年跳水世界盃,她成為了名副其實的世界冠軍,而亞運會,又讓她收獲了人生中的第一枚亞運金牌,「我覺得特別開心,第一次站上大賽舞台就能奪冠,我還會繼續努力。」
別看年紀小,張家齊能夠有今天的成績,除了水感好以外,最大的優點便是比同齡人更加嚴格要求自己,場外她是喜歡芭比娃娃充滿少女心的小女孩,但是在訓練時,她總是很少說話,一絲不苟,隊友掌敏潔叫她「老張」。
經過她的努力,在短短的時間內,她已經收到了教練和家長送的十幾個娃娃,這些,也都代表著她的一個又一個驕人成績。
現在芭比娃娃已經擺滿了張家齊的桌子,張家齊平時喜歡給娃娃穿衣服、編辮子,把每一個娃娃都打扮得像她自己一樣漂亮。
杜釗是北京東城體校的教練,他帶的第一批隊員是曹緣,第二批隊員便是張家齊。作為基層體校,教練的任務就是打好隊員的底子,向上輸送人才。杜釗說,在基層體校,不僅僅是訓練他們技巧,更是打磨意志品質的時候,「經我們手的孩子,都要全方位的、各個方面都要培養、考慮周到,培養運動員的意志品質,這樣下一任教練接手的時候好帶一點,我們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孩子,他們取得的成績我們都為他感到高興。」
張家齊正是經過了這樣的打磨,才能夠自信、淡定地站在大賽的跳台上,沒有畏懼。
成名之後,奶聲奶氣的張家齊被網友稱為:超級萌娃、國民閨女。
機靈、呆萌又楚楚可人的樣子讓粉絲甚是喜歡。近些年隨著閱歷增長,小女孩更是增添了幾分遠超年齡的成熟感——賽前檢錄或者出場領獎時,都會先拿手機照鏡子整理下發型;接受采訪時,也會有意提醒搭檔。
祝賀張家齊與陳芋汐奪得奧運會跳水女子雙人10米台冠軍,她們不僅為自己的職業生涯畫上了濃墨重彩的一筆,也為祖國爭光,是中國驕傲!
張家齊奪冠後母親喜極而泣:知足了,值了!
在東京奧運會女子雙人10米台的角逐中,張家齊/陳芋汐沒給對手任何機會,早早地確立了絕對優勢。
遠在北京亦庄的一個居民區里,張家齊的媽媽肖英傑在電視機前鬆了口氣。
張家齊父母興奮地歡呼,流下熱淚:「冠軍!冠軍!所有的苦沒白吃!值了!」
女子雙人10米台成績公布的那一刻,身在東京水上運動中心的女兒笑靨如花,遠在北京的母親喜極而泣。
肖英傑擦了眼淚,笑著舉起手機,去記錄女兒登上奧運會最高領獎台的那一刻。
過往所有的辛苦以一枚奧運會金牌為回報。
⑻ 你認為跳水運動員張家齊的實力如何
我認為張家齊的實力是很厲害的,同時也算是最有潛力的跳水運動員之一。
在她的職業生涯中大大小小的比賽參加很多,也拿過不少的大獎,我認為張家齊的實力肯定不會止步於此的。希望未來可期的她在以後的生活里可以更加的展露鋒芒。
⑼ 采訪張家齊的記者是誰
是一個新京報的小記者,姓名不詳。
7月27日,東京奧運會跳水女子雙人10米跳台決賽正式拉開帷幕。新京報小記者和張家齊的家人一起坐在電視機前,等待張家齊/陳芋汐向金牌發起最後沖擊。
在這場比賽中,張家齊和陳芋汐自始至終發揮穩定。她們第一跳跳出了53.40的高分,第二跳神同步,跳出了57.60的高分,第三跳入水幾乎沒有水花,得到了81.90分。
此時,她們已遙遙領先其他7組選手;第四跳86.40分、最後一跳84.48分,總分363.78分。張家齊/陳芋汐最終以高出第2名美國組合52.98分的成績輕松奪冠,這也是中國代表團在東京奧運會收獲的第8枚金牌。
⑽ 場外乖巧跳台上穩健 盧為張家齊世錦賽完成蛻變
中新網客戶端北京7月15日電(王禹) 首次站上世錦賽的舞台,年齡均不足16歲的張家齊/盧為便如願摘得女雙10米台的金牌。盡管345.24分的奪冠成績仍有待提高,但相比結果,兩名小將完成蛻變的過程更為重要。
張家齊/盧為以345.24分的成績摘得世錦賽女雙10米台的金牌。
本屆世錦賽,中國跳水隊在女子雙人10米台派出了兩位年輕的選手:張家齊年僅15歲,雖已經歷過世界大賽的洗禮,但參加世錦賽還是頭一遭;出生於2005年底的盧為則更為年輕,這是她首次參加世界三大賽。
事實上,當張家齊/盧為的名字出現在跳水夢之隊的參賽名單之中時,的確出乎了很多人的預料。並非兩人不夠優秀,而是在該項目上隊內仍有著奧運冠軍任茜,世錦賽冠軍司雅傑坐鎮,「誰上誰下」是一道艱難的選擇題。
為此,中國跳水隊做了兩次選拔,名次積分之和在雙人項目積分前兩名入選候選名單。在濟南進行的封閉訓練中,隊內又進行了4次隊內測驗,最終的參賽名單經由隊委會進行綜合評定選出。
2017世錦賽,任茜、司雅傑曾奪得女雙10米台冠軍。 (資料圖)中新社記者 富田 攝
盡管在兩站選拔比賽後,司雅傑/任茜、張家齊/盧為兩對組合並列第一,但得益於在世錦賽前的封閉集訓中,張家齊和盧為配合默契,動作完成質量更高,最終她們力壓前輩獲得參賽資格。
於是首次站上世錦賽的賽場,兩對稚嫩的肩膀便肩負起了延續跳水夢之隊在該項目輝煌的 歷史 ——從1998年世錦賽首次設立女雙10米台,除了在首戰中不敵烏克蘭,自此之後,中國跳水夢之隊在該項目已經拿到九連冠。
對於年輕小將,中國跳水隊領隊周繼紅曾給出過自己的期待,「只要拋開雜念盡情發揮,有望製造驚喜。」但正是首次參加世錦賽給思想上帶來的「雜念」,險些成為阻止張家齊和盧為登上最高領獎台的絆腳石。
張家齊在比賽中。(資料圖)中新社記者 杜洋 攝
當天上午進行的預賽中,張家齊/盧為在完成第一跳和第四跳時均出現明顯失誤,排名也一度跌至14名。盡管兩人最終有驚無險的以第一的身份晉級決賽,但頂級賽場的初體驗,依然讓小姑娘們緊張得「臉發紅,身體發燙」。
這樣的情緒也一直延續到了晚上的決賽。賽前做准備活動時,大腦一片空白的盧為在幾個動作中都出現瑕疵,她最後只能通過不停地奔跑,在保持身體狀態的同時,緩解內心的緊張。
不過,東京奧運周期最強的競爭對手——朝鮮組合金國香/金美萊的退賽,從客觀角度上給兩名小將緩解了一定的壓力。對於她們而言,只需專注做好自己,正常發揮出訓練中的水平,奪金便是水到渠成。
最終,張家齊/盧為將女雙10米台的決賽變成了一場「懸殊」的對決。一方面,全場年齡最小的盧為尚且不足14歲,與1984年出生的馬來西亞運動員Mun Yee LEONG整整相差21歲。
另一方面,從第一跳開始兩名年輕小將便一直高居榜首,第五跳難度系數為3.2的5253B(向後翻騰兩周半轉體一周半屈體),她們更是跳出了本賽季最佳的86.40分,為職業生涯首個世錦賽冠軍添上完美的注腳。
當得知自己如願奪冠的時候,張家齊興奮地尖叫了一聲,她與搭檔一直緊綳的臉龐也終於喜上眉梢。此時此刻,跳入放鬆池慶祝的兩人才更像是14、5歲的少女,露出了稚氣未脫的一面。
資料圖:張家齊/盧為曾獲得世界跳水系列賽北京站女雙10米台冠軍。馬元豪 攝
去年11月份張家齊和盧為開始配對,到世錦賽女雙10米台成功登頂,在不足一年之內兩人的進步肉眼可見。如今張家齊拿下世錦賽首金,盧為也新晉成為世界冠軍,她們在光州悄然完成蛻變。
延續跳水夢之隊在女雙10米台上的10連冠,讓國歌第五次在韓國南部大學市立國際游泳館響起,這樣的經歷讓盧為忘記緊張,開始享受賽場。兩天之後,她將再次踏上單人10米台的賽場,外界也期待這位小將能帶來更多驚喜。(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