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文件處理 > 視頻壓縮amdcpu

視頻壓縮amdcpu

發布時間:2022-12-31 21:06:25

Ⅰ 做圖和剪輯視頻可以用amd的CPU嗎

剪片,渲染影片,可以按圖形工作站的標准來裝機,推薦配置:雙路E5 2690v4,8gECCDDR4 2400 *16,雙GP100 NVlink 。建議同價位想要同時能打 游戲 和剪片之類的當然上二代銳龍(多線程協同工作優勢),以玩 游戲 為主上八代酷睿(單核頻率優勢)專業剪片又沒錢的,X99或X79主板加E5洋垃圾絕對好用(多核U渲染影片絕對比堆顯卡高效)有錢的建議上AMD的線程撕裂者,性價比超高(在圖形工作領域),不過一般的AMD銳龍二代R7就很夠了。有時間電費多的,4代i3也能渲染出一樣的影片。

結論:同價位上,論打 游戲 首選intel,論渲染影片首選AMD,並且銳龍都能超頻帶來免費的效能提升。推薦的處理器是AMD的二代銳龍R7,因為渲染影片吃多核,在任務管理器的框框越多越好,這就是AMD的優勢,特別是R7 2700X送的散熱器上4GHz都能壓住,省錢,並且銳龍支持ECC內存,配合WIN10專業工作站版能有無與倫比的穩定性和高效能。AMD! YES!

如果資金足,最好上一塊專業顯卡!

AMD的CPU當然也可以用來做圖和剪視頻,只不過AMD相比英特爾市場佔用率偏低,宣傳力度不足,當然還因為之前AMD的CPU性能不如酷睿強大,從而導致人們普遍認為只有英特爾的CPU才能勝任做圖和剪輯視頻的工作,如果使用AMD的CPU就會覺得性能不靠譜,不穩定等等,其實這些都是對AMD的誤解。

我本人就是在使用AMD的銳龍CPU進行視頻處理工作,包括單位的視頻渲染機也是使用的銳龍1700X處理器,必須承認前幾年AMD的推土機架構CPU性能實在太弱,發熱量又大,相比英特爾酷睿系列處理器根本沒有競爭力,所以這幾年來CPU市場幾乎都被英特爾佔去,無論是 游戲 、辦公還是做圖剪視頻,大部分人都會認准英特爾CPU,酷睿I7更是高端用戶的首選。

但是AMD作為世界兩大X86處理器廠商之一,產品本身的穩定性其實是沒有問題的,尤其是2017年推出的銳龍系列CPU使用了全新zen架構,憑借超多的核心和高效率一舉趕超英特爾,比如我們正在用的銳龍1700X核心數量比酷睿7700K多了一倍,價格還便宜不少,像剪輯視頻用的PR和AE等軟體非常在乎CPU的多核性能,我們用銳龍1700X的視頻渲染處理速度比7700K塊多了,而且價格還更便宜。

英特爾CPU由於單核效率較高,而且長期與專業軟體公司合作的關系,在某些方面,比如PS軟體上可能比AMD處理器表現的更好,但是這個性能差距遠遠小於價格差距。AMD的銳龍CPU在3D圖形渲染和視頻剪輯方面都非常擅長,性價比很高,被不少工作室採用,AMD也因此逼的英特爾接連推出了6核乃至8核酷睿處理器,但是價格仍然比AMD貴多了。

完全可以,內存32G,多核、多線程的CPU用來渲染,真的很爽。考慮到Windows用久不穩定,裝個黑蘋果系統就更爽了。我就是這樣滴

這個是可以的,不過現在的PS太占內存,最好內存大一些

可以,你需要個好點的顯卡。

Ⅱ 雙核英特CPU和AMD CPU構架不同,哪個用來壓縮視頻更好些。

視頻壓縮極度消耗二級緩存和系統內存,推薦CORE2DUO,INTEL的L2比AMD的大,而且INTEL在多媒體方面的能力是有目共睹的.在下玩視頻曾經測試過AMD和P4/PD的U,但AMD的雙核沒用過

Ⅲ 現在市面上有哪些視頻壓縮卡能夠支持AMD CPU的

現在市面上的很多壓縮卡,無論硬壓卡還是軟壓卡,都存在若干兼容性問題,例如有的不支持AMD的 CPU,有的不支持威盛晶元組的主板,有的不支持SIS的集成顯卡,有的不支持某些PCI-E的顯卡等等,等等。最離譜的是有的採集卡要求必須用ATI的 顯卡、INTEL的CPU、8系列的主板等。那麼到底是什麼原因造成了上述各種各樣的兼容性問題?又如何解決?下面我根據自己的認識談談兼容性產生的原因 及解決辦法。 首先從CPU說起,其實無論AMD還是INTEL的主流CPU,都採用的是x86架構,使用的是x86的指令集系統,所以,如果軟體採用標准x86 指令集的話是不存在兼容性的,就像大多數軟體一樣,在什麼樣的CPU上都能運行。但作為壓縮卡,尤其是軟壓卡,為了加快視頻編解碼速度往往都需要採用擴展 的多媒體指令集,於是問題就產生了,因為AMD有它的3D Now!等多媒體指令集,INTEL有它的MMX/SSE/SSE2/SSE3/SSE4等指令集。這樣,一旦程序只針對某種多媒體指令集開發的話,就會 產生兼容性問題,也就是在有的CPU能運行在有的CPU不能運行的問題。解決辦法就是動態判斷CPU類型,然後分別針對不同的CPU編寫不同的代碼,當然 這樣做會導致開發量增加。幸運的是,對於AMD的CPU,其不僅支持自己的3D Now!多媒體指令集還支持INTEL的MMX和SSE(關於AMD的CPU為什麼會支持INTEL的MMX/SSE大家可以查閱相關資料),所以,如果 開發人員僅僅使用MMX多媒體指令集的話即使不動態判斷CPU類型也不會有問題(當然,586以下的CPU會有問題,只是現在應該沒有586的CPU在跑 採集卡了吧)。總而言之,CPU的兼容性是容易解決的,事實上,由於硬壓卡是在卡子本身的DSP中進行壓縮,更不應該存在CPU的兼容性問題,如果硬壓卡 也挑AMD的CPU,那多半是其它原因造成的,例如是因為沒有處理好同AMD的CPU配套的主板晶元組而產生問題,從而間接地被用戶認為是CPU的問題。 其次說一下顯卡,其實絕大多數兼容性問題都是顯卡造成的。我們知道,採集卡採集的視頻數據是非常大的,為了能夠及時快速地預覽這些數據,必須採用 DirectDraw技術進行預覽(DirectDraw是微軟DirectX的一部分,關於DirectDraw的更多知識我這里就不說了,總之,有了 DirectDraw,應用程序就不必關心具體的硬體上的細節,而只管按照DirectDraw的介面進行調用即可,DirectDraw會負責與具體的 硬體打交道,如果硬體不支持,DirectDraw也會通過軟體來模擬硬體功能)。那麼顯卡兼容性是怎麼產生的呢?原因就是所有的顯卡都有顯卡驅動,不同 的顯卡驅動實現的細節不盡相同,它們對DirectDraw的支持也不盡相同,如果開發人員對DirectDraw的理解不夠透徹,就會寫出兼容性不好的 代碼。例如有的顯卡驅動不支持YUY2預覽而如果開發人員只提供了YUY2預覽功能則這個採集卡就不兼容所有不支持YUY2預覽的顯卡驅動。注意,我這里 之所以說是顯卡驅動而不是顯卡,是因為顯卡驅動和顯卡是兩回事,就像採集卡和採集卡驅動一樣,同樣採用SAA7130HL或者TW6802晶元的採集卡, 驅動不一樣,效果就不一樣。所以,有時候,當某個採集卡不能正確預覽圖像的時候更換一下顯卡驅動就好了,並不一定需要更換顯卡,也或者,更換一下採集卡的 驅動也好了,更或者,更換一下別的品牌的採集卡和驅動也好了。總之,對於用戶來說其實解決辦法多種多樣。不過,話說回來,這些其實都不是解決辦法,因為用 戶是多種多樣的,很多用戶甚至根本搞不清楚什麼是顯卡驅動,又如何讓她去解決這些兼容性問題?所以,根本的解決之道還是採集卡的開發人員,從開發環節就徹 底解決這些問題,不要在用戶那裡出現兼容性問題,這才是正道。根據我這些年的開發經驗和實際實踐過程來看,其實只要認真編寫驅動程序和 DirectDraw,基本還是可以解決顯卡兼容性問題的,不管是SIS或者INTEL的集成顯卡還是NVIDIA或者ATI晶元的獨立顯卡。根據我的實 際測試,只要處理好針對YUY2/YV12/RGB565/RGB555這四種格式的預覽基本沒有顯示不出來圖像的,如果上述四種還是不行,最後還可以采 用RGB32或者RGB24這兩種,這6種加起來是不可能有不兼容的了,因為還不兼容,那除非是這個顯卡只能顯示到256色。這種顯卡現在還有嗎? 最後再說一下主板,不同的主板往往採用不同的主板晶元組,而主板本身除了晶元組外由於布線、做工、用料等的不同也有不同的差異,這就是主板兼容性的 原因所在。所以說大廠的主板穩定性和兼容性要好一些的原因也在這里。不過,主板兼容性的根本原因還是主板晶元組,因為主板晶元組如同顯卡晶元或者採集卡的 採集晶元一樣,型號不同性能不同。所以,當某種主板晶元組和採集卡不兼容時採用相同型號晶元組的不同主板往往都會和這款採集卡存在兼容性問題。基本上,采 集卡和主板晶元組之間很少有完全不兼容的,之所以很多採集卡不兼容採用威盛的晶元組的主板,還是因為驅動或者介面程序沒有寫好,只考慮了一般情況而沒有考 慮特例。 總而言之,言而總之,不斷地提高兼容性是作為一個開發人員永遠需要面對的問題,不能找任何借口來要求用戶更換其它硬體來兼容自己的採集卡,只能不斷 完善自己的採集卡,讓自己的採集卡去兼容其它硬體。作為安防監控行業的從業者,我看到太多的廠家都習以為常地以為採集卡不兼容其它硬體不是自己的錯,是別 人的硬體設計的不好,甚至覺得理所當然,其實這種態度是非常不可取的,是不嚴謹的。 寫上述這篇文章,一方面是總結一下我的實際開發經驗,一方面也是告誡自己,千萬不可以固步自封,要不斷超越現有技術,做出更好的產品。為什麼這么說 呢,是因為前幾天公司要求我們的軟壓卡軟體最大必須支持到24路以上,因為市面上已經有很多支持24路甚至32路的軟壓卡的軟體了。而在此之前我們的軟壓 卡最多支持到16路,之所以設定到16路是因為當時計算認為當前的普通PC上的32位的33MHZ的PCI匯流排理論上最大能傳輸26路CIF畫面的全實時 視頻,再扣除控制信號、地址信號以及其它佔用包括DMA申請等我覺得實際上最大也就能傳輸到16路,而按照這個思路實際測試也證明確實不能超過16路,超 過的話就會產生匯流排資源緊張導致畫面拉絲或跳動。所以我們一直設定了16路的上限並認為理所當然,還認為別人之所以實現了更高路數是通過降低畫面大小或者 抽幀解決的,是不可取的。但是,市場是不管你的實現細節的,對於客戶他注意的是人家實現了24路而你的沒有,客戶就會覺得是不是你的產品和技術不行,也就 會對公司產生不信任(尤其是像我們公司這種地處山東濟南,地理位置上客戶就覺得不如北京或者深圳的公司,呵呵,經常發生客戶拿著我們的產品再去深圳找所謂 的真正的廠家的現象)。為此,我前幾天又認真分析了一段時間,以求突破16路這個上限。我首先分析了硬壓卡,他們為什麼可以實現32路甚至48路?分析的 結果就是,第一,對於需要保存或網傳的數據都是經過壓縮的,數據量很小,第二他們的預覽數據是經過卡子上的DSP重新組合的,也就是說不管多少路最大傳輸 尺寸不超過屏幕尺寸對應的數據量。所以硬壓卡可以突破PCI匯流排帶寬的限制並可以輕松實現更高路數。但軟壓卡沒有DSP,如何重組畫面,如何減少預覽數據 量?經過一晚上的冥思苦想,我終於找到了解決辦法,當然這個解決辦法是建立在Techwell公司的TW6802晶元的RISC指令代碼之上的。RISC 指令就是指簡單指令集系統,是相對於INTEL或者AMD等的CPU所採用的復雜指令集系統而言的,但RISC指令雖然簡單,卻對我來說非常有用,從而可 以讓我寫出非常靈活的數據採集代碼,實現了硬壓卡的DSP所實現的減少預覽畫面數據量的功能。從而為實現24路甚至更高路數打好了基礎。所以我要說,技術 是需要不斷超越的,千萬不可以形成思維定勢,固步自封。

閱讀全文

與視頻壓縮amdcpu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冒險島什麼伺服器好玩 瀏覽:541
如何在伺服器上做性能測試 瀏覽:793
命令序列錯 瀏覽:257
javaif的條件表達式 瀏覽:576
手機app上傳的照片怎麼找 瀏覽:531
雲伺服器面臨哪些威脅 瀏覽:746
c語言各種編譯特點 瀏覽:177
路由器多種加密方法 瀏覽:604
程序員阻止電腦自動彈出定位 瀏覽:168
如何做伺服器服務商 瀏覽:761
su剖切命令 瀏覽:726
devc編譯背景 瀏覽:211
學習單片機的意義 瀏覽:51
音頻演算法AEC 瀏覽:911
加密貨幣容易被盜 瀏覽:82
蘋果平板如何開啟隱私單個app 瀏覽:704
空調壓縮機一開就停止 瀏覽:528
如何下載虎牙app 瀏覽:847
日語年號的演算法 瀏覽:955
dev裡面的編譯日誌咋調出來 瀏覽:2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