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r 的功能類似於 Windows 中的 WinRAR。它可以將多個目錄或文件打包成一個大文件,在打包的過程中還可以透過 gzip/bzip2/xz 的支持,對文件進行壓縮 1 。
tar 的選項參數很多,主要用到的有以下這些:
還是太多,記不住怎麼辦? 記住下面這些最常用的命令即可:
總結一下:z 為gzip;j 為bzip2;J 為xz。c 為壓縮;t 為查詢;x 為解壓縮。最後跟著 vf。f 一定要是最後一個,如果放在其他選項之前,tar 就會把文件名搞錯。比如 tar -zcfv xxx 命令,tar 指令就會認為壓縮文件名為 v!
壓縮的文件名稱要根據壓縮演算法加上響應的後綴:
只有知道了壓縮演算法,我們才能解的出來,你說是嗎?所以文件名規范很重要。
假設我們需要備份 /etc 文件夾,把它打成一個壓縮包 1 。這在實際應用中很常見,因為 /etc 文件夾存放了系統主要配置文件。在英文中完整單詞是etc.,也就是後面會帶上一個句點,表示「等等」之意。
接下來,我們分別使用 gzip、bzip2與 xz 演算法對 /etc 文件夾進行打包壓縮。
gzip 壓縮指令: time tar -zpcvf /root/etc.tar.gz /etc
bzip2壓縮指令: time tar -jpcvf /root/etc.tar.bz2 /etc
xz 壓縮指令: time tar -Jpcvf /root/etc.tar.xz /etc
從 real 中可以看出: gzip 的壓縮速度最快,而 xz 的壓縮速度最慢。
從大小上來看,xz 的壓縮率最高,而gzip 壓縮率最差。
壓縮率高,自然需要時間成本。因此需要壓縮的文件夾很大,那麼就要多多考慮時間成本咯。因為 gzip 壓縮速度快,這也是 *.tar.gz 比較流行的原因之一。
假設有這樣一種場景:我們需要打包某個文件夾(/root),但這個文件夾中的某個文件或者子文件夾不想打包進去(帶 etc 前綴)。也就是希望這個文件夾部分打包,部分不打包。可以執行以下指令:
tar -zcvf /root/test.tar.gz --exclude=/root/etc* --exclude=/root/test.tar.gz /root
加了 --exclude=/root/test.tar.gz 是為了排除自身,否則壓縮包中會包含一個大小為 0 的自身文件,這恐怕不是我們希望看到的:
通過 tar -ztvf test.tar.gz 就可以查看剛剛新打的壓縮包中所包含的文件列表:
使用命令 tar -ztvf etc.tar.gz 查看剛剛打好的壓縮包。注意要使用匹配的解壓縮演算法才能正確解壓,比如示例中是 gz 作為後綴,所以加了 -z 選項表示使用 gzip 演算法進行解壓。
部分輸出內容:
可以看到該命令把文件的許可權、賬戶以及歸屬組也一並列印出來了。
而且還有一點很關鍵,這些文件都沒有根目錄。如果沒有拿掉根目錄,解壓縮後的文件名就會是絕對路徑, 亦即解壓縮後的數據一定會被放置 到 /etc/xxx 去 1 !這樣系統的 /etc 文件夾就會被覆蓋,後果很嚴重。所以,tar 打包指令默認都會去除放入包中文件的根目錄。除非通過 -P 顯示要求保留這些文件的根目錄。
(1)完全解壓
利用 tar -zxvf etc.tar.gz -C /tmp 命令把 etc.tar.gz 解壓到 /tmp。解壓成功後,就會在 /tmp 下看到 /etc 文件夾。
如果需要在本地路徑下直接解開,那直接執行 tar -zxvf etc.tar.gz 即可。
(2)部分解壓
假設我們需要把壓縮包(etc.tar.gz)中的 vconsole.conf 解壓出來。可以先執行以下命令,查詢出該文件所對應的相對路徑:
tar -ztvf etc.tar.gz | grep 『console』
拿到需要解壓的文件路徑之後,就可以執行 tar -zxvf etc.tar.gz etc/vconsole.conf
進入當前目錄的 etc 文件夾,就可以看到 vconsole.conf 已經被解壓出來了:
【1】 鳥哥. 鳥哥的Linux私房菜 基礎學習篇[M]. 第四版. 北京: 人民郵電出版社,2018:359-362.
② 如何在Linux上使用tar命令解壓和壓縮文件
Linux系統壓縮和解壓文件都可以用tar命令,在壓縮文件時指定壓縮參數,解壓縮時指定解壓參數。
tar命令主要參數解釋:
-z參數:表示要解壓或壓縮的是tar.gz文件(如果是tar.bz2就是-j)
-x參數:表示是執行解壓縮操作而不是打包操作
-v參數:表示列出解壓時的詳細消息
-f參數:指定要解壓的文件名,或者指定新建的打包文件的名字
tar命令解壓時還可以指定解壓的目標目錄,就是把壓縮文件的內容解壓到哪個文件夾內,這個參數是-C(大寫的C)。
解壓tar.gz文件的例子:tar -zxv -f test.tar.gz -C /home/user/target
解壓tar.bz2文件的例子: tar -jxv -f test.tar.bz2 -C /home/user/target
下面說一下壓縮文件,Linux上最常用的壓縮格式一般是bzip2格式(常用bz2後綴)和gzip格式(常用gz後綴),因為它倆的壓縮比比較高。壓縮命令也是用tar命令,只不過是把上面的解壓tar命令中的-x參數換成-c參數,-c參數表示新建打包文件,在配合上-j或-z參數就能指定打包文件的壓縮格式。注意:當壓縮文件時,-f參數後面跟的是新建的壓縮包的名字,壓縮包文件名後面,還要加上要壓縮的文件或文件夾(這時不需要-C參數)。不多說,直接看例子就明白了:
tar -jcv -f newfile.tar.bz2 要壓縮的文件或目錄
tar -zcv -f newfile.tar.gz 要壓縮的文件或目錄
③ tar文件怎麼解壓
tar文件解壓方法:安裝文件瀏覽器後打開,在主頁面點擊內部存儲標簽,按住需要解壓的tar文件,選擇壓縮文件解壓後保存或旦的路徑,點擊「確定」即可。
下載並安裝文件瀏覽器,安裝成功後返回桌面。通過手機桌面打開文件瀏覽器。在主頁面點擊內部存儲標簽。在本地文件系統中找到需要解壓的tar文件。按住需要解壓的tar文件,選中後松開手指。
點擊屏幕右下角的更多按鈕兆冊,並在彈出的菜單中選擇解壓到。在解壓所選文件到對話框,選擇壓縮文件解壓後保存的路徑,然後點擊「確定」。文件瀏覽器會將tar文件進行解壓並保存到指定的路徑。
tar文件簡介
Unix和類Unix系統上的壓縮打包工具,可以將多個文件合並為一個文件,打包後的文件名亦為「tar」。tar文件格式已經成為POSIX標准,最初是POSIX.1-1988,當前是POSIX.1-2001。本程序最初的設計目的是將文件備份到磁帶上(tape archive),因而得名tar。
常用的tar是族團宏自由軟體基金會開發的GNU版,穩定版本是1.28,發布於2014年7月27日。同時,它有多個壓縮率不同的版本,如tar.xz和tar.gz,前者的壓縮率更高,但可能有兼容性問題。
④ 在Linux下如何用tar命令調用gzip進行高壓縮率的打包將指定目錄下的所有文件及文件夾打包到指定目錄下
GZIP="-9" tar zcvf /home/homee.tgz /media
⑤ tar文件怎麼加壓縮
在你要壓縮的文件夾上點右鍵。選擇添加到壓縮文件XXXXXXXX.RAR哪個就行了。
⑥ tar壓縮包怎麼解壓
在Linux的默認的版本中不是所有的命令都有,但是基本的命令是都有的,但是有一下不常用的命令是沒有,在沒有什麼情況,那麼就需要通過的自己來進行安裝所需要的命令,可以通過的是yum來安裝所需的命令。
在進行使用Linux來嘗試進行解壓的一個tar的文件,那麼就需要找到為tar的壓縮包的文件。
然後命令中輸入為:tar文件名.tar,然後直接回車即可,提示沒有tar的命令。
沒有這個tar的命令是可以通過yum的方法來機型安裝,直接輸入yum-yinstalltar。解壓tar的文件需要有一些命令的,所以可以通過幫助的方法來解壓文件,獲取tar的幫助,直接輸入tar--help即可。
⑦ rar和tar的區別
區別如下:
RAR:是一種專利文件格式,用於數據壓縮與歸檔打包。
TAR:Unix和類Unix系統上的壓縮打包工具,可以將多個文件合並為一個文件,打包後的文件後綴亦為「tar」。
tar是無壓縮的,比壓縮效率,gz的演算法最原始,所以較低,其次zip,接著rar,7z兩個主要演算法基本上略優於rar,基本不相上下。
在Linux裡面,tar一般和其他沒有文件管理的壓縮演算法文件結合使用,用tar打包整個文件目錄結構成一個文件,再用gz,bzip等壓縮演算法壓縮成一次。也是Linux常見的壓縮歸檔的處理方法。
zip相對比較老,格式規范可知,所以積累了各種加解壓實現,有較好的兼容性,不過現有文件格式相對而言比較落後,還有會有文件名亂碼問題(因為文件名是用非Unicode編碼)。
RAR文件特點:
RAR通常情況比ZIP壓縮比高,但壓縮/解壓縮速度較慢。
分卷壓縮:壓縮後分割為多個文件。
固實壓縮:把要壓縮的視為同一個文件以加大壓縮比,代價是取用包中任何文件需解壓整個壓縮包。
恢復記錄:加入冗餘數據用於修復,在壓縮包本身損壞但恢復記錄夠多時可對損壞壓縮包進行恢復。
加密:RAR 2.0使用AES-128-cbc,(rar5.0以後為AES-256CBC)。之前RAR的加密演算法為私有。目前均未被直接攻破(至少沒有公開),沒有密碼時只有暴力破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