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地震的S波和P波分別是什麼
地震波主要分為兩種,一種是表面波,一種是體波。表面波只在地表傳遞,體波能穿越地球內部。
實體波(Body Wave):在地球內部傳遞,又分成P波和S波兩種。
P波:P代表主要(Primary)或壓縮(Pressure),為一種縱波,粒子振動方向和波前進方平行,在所有地震波中,前進速度最快,也最早抵達。P波能在固體、液體或氣體中傳遞。
S波:S意指次要(Secondary)或剪力(Shear),前進速度僅次於P波,粒子振動方向垂直於波的前進方向,是一種橫波。S波只能在固體中傳遞,無法穿過液態外地核。
利用P波和S波的傳遞速度不同,利用兩者之間的走時差,可作簡單的地震定位。
根據彈性回跳理論,造成地震的原因是斷層破裂。斷層破裂時,兩側的岩體會相對移動,並釋放出累積的能量。大部分的能量在克服摩擦力中損失,並以熱能呈現,另一部分能量則造成岩體快速的位移,形成彈性波,釋放到附近的地殼中。當岩體快速位移時,所產生的推力會形成壓縮波,即所謂的P波,沿著斷層面的相對位移則形成剪力波,即所謂的S波。
❷ 壓縮波快波、慢波的定義
壓縮波是指彈性媒質中使媒質各部分改變體積而轉動的波。壓縮波在數學上是速度場中旋度為零的波。在無限均勻氣體和固體中傳播的縱波就是壓縮波的一種形式,其媒質中的質點運動方向與波傳播方向一致
波速較大的叫快波,較慢的叫慢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