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火神不敢違抗宙斯的命令(改為反問句)
難道火神敢違抗宙斯的命令嗎?
解析:
反問句就是用疑問的句式,表達肯定的觀點。反問句表面看來是疑問的形式,但實際上表達的是肯定的意思,答案就在問句之中。
難道火神敢違抗宙斯的命令嗎?的意思就是火神不敢違抗宙斯的命令。
(1)敢違抗命令擴展閱讀:
反問句的特點:
通常反問句是陳述句的改版,是為了強調語氣。
如:那怎麼是一樣的呢?這個反問句改為陳述句就是:那是不一樣的。相比之下,前一個句子語氣就強烈多了。
除此之外,一些反問句還要有反問詞,如:難道 怎麼 這么…… 除了反問詞,還要在最後加上語氣詞如:呢 嗎…… 而且為了表示與陳述句的區別,還要在最後加上問號(?)。
且通常都要把句子(判斷句)的意思倒過來後,再加上反問詞。
Ⅱ 戰時違抗命令罪案例如何處罰
戰時違抗命令罪的認定:
1.主體為特殊主體,即是與作戰命令發布者有隸屬關系的下級軍職人員;
2.在主觀方面表現為故意,即明知是上級關於作戰問題的命令,卻故意予以違抗;
3.侵犯的客體為作戰指揮秩序;
4.在客觀方面表現為行為人戰時違抗作戰命令,並對作戰造成危害的行為。
【法律依據】
《刑法》第四百二十一條
戰時違抗命令,對作戰造成危害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使戰斗、戰役遭受重大損失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無期徒刑或者死刑。
Ⅲ 戰時違抗命令罪構成要件
法律分析:戰時違抗命令罪構成要件:
(一)客體要件,本罪侵犯的客體是作戰指揮秩序。
(二)客觀要件,本罪在客觀方面表現為行為人戰時違抗作戰命令,並對作戰造成危害的行為。
(三)主體要件,本罪主體為特殊主體,即是與作戰命令發布者有隸屬關系的下級軍職人員。
(四)主觀要件,本罪在主觀方面表現為故意。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 第四百十條 戰時違抗命令,對作戰造成危害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使戰斗、戰役遭受重大損失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無期徒刑或者死刑。
Ⅳ 明令下上海仍有企業拒絕陽性康復者,用人單位為何敢公然違抗命令
明令下上海仍有企業拒絕陽性康復者,用人單位敢公然違抗命令的原因在於處罰措施仍然不到位。對於用人單位來說,既然不聘用陽性康復者作為員工的,違法成本這么低,用人單位拒絕了也就是拒絕了,目前各大用人單位小部分都是持著這種態度。
一、上海有企業拒絕陽性康復者
用人單位敢公然違抗法規和政策也有一定的道理,目前他們違反這種政策的違法成本是極低的,盡管新冠病毒康復者並不具備感染的可能,但是不少企業仍然對這些勞動者表示一種厭惡的態度,就算他們違反了相關的就業歧視規定,最後也只不過是相關部門對他們進行責令改正而已,罰款更是微乎其微。由於目前的成本確實很低,這也就導致了不少用工單位在招聘的時候,可以將自己的歧視本性發揮得淋漓盡致,這也算是新冠疫情過去之後的一個悲哀。
Ⅳ 《海賊王》為什麼黃猿那麼聽赤犬的話,而藤虎綠牛就敢違抗命令
這個問題很有意思!但也是有點錯誤性!首先第881集更新之後對於藤虎的表現,赤犬可是十分的氣憤,差點就沖到瑪麗喬亞與他對拳了,而另一方黃猿卻一直坐在那裡看著赤犬發飆。其次在瑪麗喬亞綠牛也沒有聽從赤犬的話,趕走藤虎,這兩位新任的海軍大將咋就違抗赤犬的命令呢?而黃猿卻很老實?小蜘蛛是不相信黃猿很老實的樣子!
所以說,違抗命令這點小事根本不用太過緊張,也可以參考卡普當年違抗過多少次命令了。對方可是三軍統帥的鋼骨空。
Ⅵ 哪個開國將軍敢於違抗上級的命令
鍾偉(1915年10月—1984年6月24日),湖南平江人,1955年被授予少將軍銜。
1947年1月5日至3月16日,東北民主聯軍3次南渡松花江作戰,史稱「三下江南」。其間的靠山屯戰斗中,鍾偉連著接到了林biao三個即時東進的電報,他不為所動,因為看見了戰局的轉變,他圍住了88師一個團,而敵87師正在趕過來增援。他一面組織部隊攻擊、打援,一面把戰場變化的情況報告林biao,特別強調圍住靠山屯的敵人達到了調動敵人的目的。一向執著的林biao終於被鍾偉的堅持所動,把1縱和2縱都調過來。最後,5師全殲了88師的一個整團,又反過身來拖住前來增援的87師,林彪再率一、六縱西進一舉在郭家屯全殲國軍87師,取得了三下江南的全勝。
Ⅶ 火神不敢違抗命令。火神只好把他押到高加索山上。(恰當的關聯詞語把兩句話合成一句話)怎麼做
用因為所以這個關聯詞就可以。因為火神不敢違抗命令所以只好把他押到高加索山上。
Ⅷ 漢武帝鞏固政權套路深,各地諸侯明知是圈套,為何不敢違抗命令呢
我認為漢武帝下推思令國策,分明是為了鞏固中央集權,消弱遏制眾藩王的權力,以達到不能與中央政權相抗衡的目地,而眾藩王明知是圈套,卻不敢抗命不遵,是由一下幾個原因造成的!
必較溫和的漢景帝,都能以舉國之力,打敗藩王勢力,粉碎叛亂忤逆之舉,殺了造反的藩王及余黨,而何況當今執政者,為雄才大略,做事果敢的漢武帝!如不尊從中央號令,那就是死路一條!眾家藩王都深諳此道!不會自尋死路,與強大的中央皇權作對!
所以說,眾藩王沒有任何異議,甘心聽命於漢武帝的新政!這點不難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