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程序命令 > 程序員隔離的原則

程序員隔離的原則

發布時間:2022-07-22 07:14:34

㈠ 一個程序員要具備的基本素質是什麼

  1. 團隊精神和協作能力 :

    把它作為基本素質,並不是不重要,恰恰相反,這是程序員應該具備的最基本的,也是最重要的安身立命之本。

  2. 文檔習慣:

    作為代碼程序員,30%的工作時間寫技術文檔是很正常的,而作為高級程序員和系統分析員,這個比例還要高很多。缺乏文檔,一個軟體系統就缺乏生命力,在未來的查錯,升級以及模塊的復用時就都會遇到極大的麻煩。

  3. 規范化,標准化的代碼編寫習慣:

    作為一些外國知名軟體公司的規矩,代碼的變數命名,代碼內注釋格式,甚至嵌套中行縮進的長度和函數間的空行數字都有明確規定,良好的編寫習慣,不但有助於代碼的移植和糾錯,也有助於不同技術人員之間的協作。

  4. 需求理解能力:

    作為程序員需要評估該模塊在系統運營中所處的環境,將要受到的負荷壓力以及各種潛在的危險和惡意攻擊的可能性。就這一點,一個成熟的程序員至少需要2到3年的項目研發和跟蹤經驗才有可能有心得。

  5. 復用性,模塊化思維能力:

    復用性設計,模塊化思維就是要程序員在完成任何一個功能模塊或函數的時候,要多想一些,不要局限在完成當前任務的簡單思路上,想想看該模塊是否可以脫離這個系統存在,是否可以通過簡單的修改參數的方式在其他系統和應用環境下直接引用,這樣就能極大避免重復性的開發工作。

  6. 測試習慣:

    軟體研發作為一項工程而言,一個很重要的特點就是問題發現的越早,解決的代價就越低,程序員在每段代碼,每個子模塊完成後進行認真的測試,就可以盡量將一些潛在的問題最早的發現和解決,這樣對整體系統建設的效率和可靠性就有了最大的保證。

  7. 學習和總結的能力:

    善於學習,對於任何職業而言,都是前進所必需的動力,對於程序員,這種要求就更加高了。但是學習也要找對目標,一些小coding fans們,他們也津津樂道於他們的學習能力,一會學會了asp,一會兒學會了php,一會兒學會了jsp,他們把這個作為炫耀的資本,盲目的追逐一些膚淺的,表面的東西和名詞,做網路程序不懂通訊傳輸協議,做應用程序不懂中斷向量處理,這樣的技術人員,不管掌握了多少所謂的新語言,永遠不會有質的提高。

㈡ 應聘程序員需要讀哪些課程

你好,很高興能回答你的問題,程序設計原則需要學習。

我們在軟體開發中設計模式常用的的六大原則有下面幾個:

1、開閉原則

開閉原則的意思是:對擴展開放,對修改關閉。在程序需要進行拓展的時候,不能去修改原有的代碼,實現一個熱插拔的效果。簡言之,是為了使程序的擴展性好,易於維護和升級。想要達到這樣的效果,我們需要使用介面和抽象類,後面的具體設計中我們會提到這點。

2、里氏代換原則

里氏代換原則是面向對象設計的基本原則之一。 里氏代換原則中說,任何基類可以出現的地方,子類一定可以出現。LSP 是繼承復用的基石,只有當派生類可以替換掉基類,且軟體單位的功能不受到影響時,基類才能真正被復用,而派生類也能夠在基類的基礎上增加新的行為。里氏代換原則是對開閉原則的補充。實現開閉原則的關鍵步驟就是抽象化,而基類與子類的繼承關系就是抽象化的具體實現,所以里氏代換原則是對實現抽象化的具體步驟的規范。

3、依賴倒轉原則

這個原則是開閉原則的基礎,具體內容:針對介面編程,依賴於抽象而不依賴於具體。

4、介面隔離原則

這個原則的意思是:使用多個隔離的介面,比使用單個介面要好。它還有另外一個意思是:降低類之間的耦合度。由此可見,其實設計模式就是從大型軟體架構出發、便於升級和維護的軟體設計思想,它強調降低依賴,降低耦合。

5、迪米特法則,又稱最少指導原則

最少指導原則是指:一個實體應當盡量少地與其他實體之間發生相互作用,使得系統功能模塊相對獨立。

6、合成復用原則

合成復用原則是指:盡量使用合成/聚合的方式,而不是使用繼承。

㈢ 隔離的實施應遵循原則是什麼

法律分析:隔離的實施應遵守「標准預防」 和「基於疾病傳播途徑的預防」的原則。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第三十九條醫療機構發現甲類傳染病時,應當及時採取下列措施:

(一)對病人、病原攜帶者,予以隔離治療,隔離期限根據醫學檢查結果確定;

(二)對疑似病人,確診前在指定場所單獨隔離治療;

(三)對醫療機構內的病人、病原攜帶者、疑似病人的密切接觸者,在指定場所進行醫學觀察和採取其他必要的預防措施。

㈣ 軟體設計原則有哪些

1.六大原則-單一職責原則
原則思想:一個方法只負責一件事情。
描述:單一職責原則很簡單,一個方法 一個類只負責一個職責,各個職責的程序改動,不影響其它程序。 這是常識,幾乎所有程序員都會遵循這個原則。
優點:降低類和類的耦合,提高可讀性,增加可維護性和可拓展性,降低可變性的風險。
2.六大原則-里氏替換原則
原則思想:使用的基類可以在任何地方使用繼承的子類,完美的替換基類。
描述:子類可以擴展父類的功能,但不能改變父類原有的功能。子類可以實現父類的抽象方法,但不能覆蓋父類的非抽象方法,子類中可以增加自己特有的方法。
優點:增加程序的健壯性,即使增加了子類,原有的子類還可以繼續運行,互不影響。
3.六大原則-依賴倒置原則
原則思想:高層次的模塊不應該依賴於低層次的模塊,他們都應該依賴於抽象,抽象不應該依賴於具體實現,具體實現應該依賴於抽象。
描述:類A直接依賴類B,假如要將類A改為依賴類C,則必須通過修改類A的代碼來達成。這種場景下,類A一般是高層模塊,負責復雜的業務邏輯;類B和類C是低層模塊,負責基本的原子操作;假如修改類A,會給程序帶來不必要的風險。
優點:可以減少需求變化帶來的工作量,做並行開發更加友好。

4.六大原則-介面隔離原則
原則思想:類和類之間應該建立在最小介面的上。
描述:類A通過介面依賴B,類C通過介面依賴D,如果介面類A和類B不是最小的介面,則依賴的類B和類D必須要實現他們不需要的方法。
優點:提高程序的靈活度,提高內聚,減少對外交互,使得最小的介面做最多的事情。
5.六大原則-迪米特法則
原則思想:一個對象應當對其他對象有盡可能少地了解,簡稱類間解耦
描述:一個類盡量減少自己對其他對象的依賴,原則是低耦合,高內聚,只有使各個模塊之間的耦合盡量的低,才能提高代碼的復用率。
優點:低耦合,高內聚。
6.六大原則-開放封閉原則
原則思想:盡量通過擴展軟體實體來解決需求變化,而不是通過修改已有的代碼來完成變化
描述:一個軟體產品在生命周期內,都會發生變化,既然變化是一個既定的事實,我們就應該在設計的時候盡量適應這些變化,以提高項目的穩定性和靈活性。
優點:單一原則告訴我們,每個類都有自己負責的職責,里氏替換原則不能破壞繼承關系的體系。

㈤ C#中什麼叫介面隔離原則

介面隔離原則表明客戶端不應該被強迫實現一些他們不會使用的介面,應該把胖介面中的方法分組,然後用多個介面代替它,每個介面服務於一個子模塊。
介面隔離原則
不應該強迫客戶端依賴於他們不會使用的介面。
實例
下面是一個違反了介面隔離原則的例子。我們使用Manager類代表一個管理工人的管理者。有兩種類型的工人:普通的和高效的,這兩種工人都需要吃午飯。現在來了一批機器人,它們同樣為公司工作,但是他們不需要吃午飯。一方面Robot類需要實現IWoker介面,因為他們要工作,另一方面,它們又不需要實現IWorker介面,因為它們不需要吃飯。
在這種情況下IWorker就被認為是一個被污染了的介面。
如果我們保持現在的設計,那麼Robot類將被迫實現eat()方法,我們可以寫一個啞類它什麼也不做(比如說它只用一秒鍾的時間吃午飯),但是這會對程序造成不可預料的結果(例如管理者看到的報表中顯示被帶走的午餐多於實際的人數)。
根據介面隔離原則,一個靈活的設計不應該包含被污染的介面。對於我們的例子來說,我們應該把IWorker分離成2個介面。
3. interface IWorker {
4. public void work();
5.
6. public void eat();
7. }
8.
9. class Worker implements IWorker {
10. public void work() {
11. // ....working
12. }
13.
14. public void eat() {
15. // ...... eating in launch break
16. }
17. }
18.
19. class SuperWorker implements IWorker{
20. public void work() {
21. //.... working much more
22. }
23.
24. public void eat() {
25. //.... eating in launch break
26. }
27. }
28.
29. class Manager {
30. IWorker worker;
31.
32. public void setWorker(IWorker w) {
33. worker=w;
34. }
35.
36. public void manage() {
37. worker.work();
38. }
39. }

// interface segregation principle - bad example
interface IWorker {
public void work();
public void eat();
}
class Worker implements IWorker {
public void work() {
// ....working
}
public void eat() {
// ...... eating in launch break
}
}
class SuperWorker implements IWorker{
public void work() {
//.... working much more
}
public void eat() {
//.... eating in launch break
}
}
class Manager {
IWorker worker;
public void setWorker(IWorker w) {
worker=w;
}
public void manage() {
worker.work();
}
}

下面是遵循介面隔離原則的代碼。通過把IWorker分離成兩個介面,Robot類不需要再被強迫實現eat()方法。如果我們需要為Robot類添加其他的功能,例如重新充電,我們可以創建一個新的IRechargeable介面,其中包含一個重新充電的方法recharge。
java代碼 復制代碼

1. //interface segregation principle - good example
2.
3. interface IWorkable {
4. public void work();
5. }
6.
7. interface IFeedable{
8. public void eat();
9. }
10.
11. class Worker implements IWorkable, IFeedable {
12. public void work() {
13. // ....working
14. }
15.
16. public void eat() {
17. //.... eating in launch break
18. }
19. }
20.
21. class SuperWorker implements IWorkable, IFeedable{
22. public void work() {
23. //.... working much more
24. }
25.
26. public void eat() {
27. //.... eating in launch break
28. }
29. }
30.
31. class Robot implements IWorkable{
32. public void work() {
33. // ....working
34. }
35. }
36.
37. class Manager {
38. IWorkable worker;
39.
40. public void setWorker(IWorkable w) {
41. worker = w;
42. }
43.
44. public void manage() {
45. worker.work();
46. }
47. }

//interface segregation principle - good example
interface IWorkable {
public void work();
}
interface IFeedable{
public void eat();
}
class Worker implements IWorkable, IFeedable {
public void work() {
// ....working
}
public void eat() {
//.... eating in launch break
}
}
class SuperWorker implements IWorkable, IFeedable{
public void work() {
//.... working much more
}
public void eat() {
//.... eating in launch break
}
}
class Robot implements IWorkable{
public void work() {
// ....working
}
}
class Manager {
IWorkable worker;
public void setWorker(IWorkable w) {
worker = w;
}
public void manage() {
worker.work();
}
}

總結
如果已經設計成了胖介面,可以使用適配器模式隔離它。
像其他設計原則一樣,介面隔離原則需要額外的時間和努力,並且會增加代碼的復雜性,但是可以產生更靈活的設計。如果我們過度的使用它將會產生大量的包含單一方法的介面,所以需要根據經驗並且識別出那些將來需要擴展的代碼來使用它。

㈥ 一個程序員所要經歷的步驟

程序員應具備的12種能力
畢業四年來,感覺自己也是從一名不合格的程序員一步步走過來的。回頭反思一下,合格的程序員有很多標准和要求,下面是我總結的一個合格程序員應該具備的12種能力。中國軟體行業的崛起,靠的是合格的程序員。任何華麗的管理制度都不能保證軟體項目的成功交付,合格的程序員就是有力的保證,是項目成功的基礎。寫下這些,是為了給剛剛進入程序員這個職業的新同學們一點參考。我一直以為,當程序員是很辛苦的,如果不是真正的喜歡,很難堅持下去。如果真的不喜歡這個職業,也該尊重這個職業,尊重自己,趕緊改行。

1. 編程語言能力

不用多說,作為合格的程序員,精通一門語言是必須的。這種精通,不是說看了一本《24小時精通XXX》,抄了幾個程序就能說精通的,要靠長時間的積累和浸淫。

2.編碼能力

我曾經看多很多程序員寫的代碼,在同一個jsp或者java源文件里,出現了三種以上的對方法的命名方式,有下劃線間隔的,有全大寫的,有拼音首字母的。就像一個菜市場,雜亂無比,估計10天後,他自己都無法看的懂。遵守編碼規范,是一個程序員最基本的要求,可悲的是,很多程序員根本沒有意識到這個問題的嚴重性。隨意堆砌網上搜來的代碼,根本不管可讀性和可維護性,只要能實現功能就行了,心想做完這個項目,就拍拍屁股走人了,缺少最基本的職責素養。我經常把代碼必須成程序員的孩子,你就是是孩子他爹,孩子他媽,是有感情的。對你自己的孩子,你能不仔細呵護嗎?你是稱職的父母嗎?這是我編寫的一個Java編碼規范,供大家參考,這里可以下載http://gurudk.javaeye.com/blog/111734

另外一個就是注釋,要注意不是為了注釋而注釋。對類,以說明職責為主;對方法,以說明意圖為主;對方法體,以說明實現思路為主。對於大段大段的代碼,要分段,使用空行隔開,並使用行內注釋進行說明。

思維的條理性,寫代碼之前,先簡單計劃一下,用自然語言把流程寫下來,用於整理實現思路。不要看了需求或設計之後,馬上就敲代碼了,敲完代碼馬上就debug。花點時間思考,敲代碼只是最後一個很簡單的工作,不要把自己變成一個代碼打字員,編寫邊想,寫了刪,刪了寫。安安靜靜把實現過程想清楚,在腦子里先實現一遍。再去敲代碼,水到渠成。

3.面向對象思維能力

如今,多數編程語言都是面向對象的編程語言。而這些面向對象的編程語言的共同的精髓就是面向對象的思想。掌握這些比面向對象語言本身更重要,比如對繼承,多態,重載的理解。對面向對象基本原則的理解,比如開閉原則,介面隔離原則,單一職責原則等。在此基礎上,應該掌握常用的設計模式,比如工廠模式,策略模式,觀察者模式,模板方法模式,命令模式等等。我面試過很多程序員,沒有一個能說得上幾句的。

4.利用工具能力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有了趁手的傢伙,工作效率可以提升數倍。你編程序,有沒有選擇一個很好的IDE,以前聽說編程高手都用記事本寫程序,我覺得那是一種自虐。就像以前看到的一篇文章,說一幫戶外旅行愛好者,出去旅遊,背了重重的旅行包,裡面裝著什麼壓縮餅乾等快速食品。他們寧可就著礦泉水啃壓縮餅干,也不肯去1里路都不到的快餐店,農家菜館吃飯。工具是為目的服務的,好用,提高效率就行,形式無所謂。

另外一個常用的工具就是日記本,好聽點可以稱為知識管理工具,我用的是myBase,感覺非常好用,在之前,我的所有的片段內容都是記錄的單獨的文本文件里的,非常不好找,管理也很混亂。

經常上互聯網,看到好多好的資料想保存下來,作為日後查看之用.一開始,我用的是firefox自帶的書簽,但是自己分類太累,多了之後不便於查找,很麻煩。後來用了得樂書簽(del.icio.us)的firefox插件,非常方便,現在成為了我必備的一個工具。

還有一個最重要的工具就是搜索引擎了,我裝了google forfirefox插件,感覺不錯,還有英文翻譯功能。按照我同事的說法,內事用,外事用google。很多技術資料都是英文的,用google搜索效率高一些。搜索引擎用好了,就等於打開了一扇通向知識寶庫的門,使用搜索引擎,關鍵字選擇很重要。

經常去瀏覽大牛的blog,逐個網站訪問很麻煩,去看了又可能沒有更新,可以藉助於RSS訂閱工具,我是用iGoogle桌面工具,每天早上花半個小時掃一下,大牛的最新文章盡收眼底了。

5. 英語能力

新的技術資料都是英文的,英語國家的IT技術走在我們前面至少10年(這是我自己估計的數字,可能正在縮小)。就連印度,一個連基礎設施建設都不太完善的國家,因為其英語基礎較好,其在軟體外包領域的發展也非常迅猛,遠遠超過了我們。學英語,首先是有信心,其次就是花時間。多閱讀英文資料,使用金山詞霸,google的firefox插件等工具配合,貴在堅持。

6.學習能力

在IT也混飯吃不容易,整個環境進化的太快,你不學習,就等於落後了。學習要有針對性,別今天學ruby,明天學python,後天php的。首先要認清自己的目標,自己短期目標是什麼,1年後,3年後,5年後的目標是什麼。結合這些目標,確定自己的學習計劃,人的精力畢竟是有限的。當然,多掌握幾門編程語言也是好的,可以擴充自己的知識面,重要的是為自己的目標服務。

要想系統的學習一門技術或工具,看書是最好的方法。看完後,然後上網找相關資料,進行深入學習。學習要抓緊一切可以利用的時間,比如電腦啟動要花1分多鍾,旁邊放一本書,可以看上幾頁了。公交車上,地鐵上也可以看。

當然,不能只學習技術,要經常聯系自己的軟技能,比如溝通能力,表達能力。你可以把自己學到的東西,解釋給自己的同事聽,既加深了理解,又增進了同事之間的交流。學習的最高境界就是你能夠把學到的東西解釋給別人聽,這才說明你理解了。在學習心理學上,稱之為構成主義。

我學一樣東西,總是先上網了解有沒有相關書籍,如果想學,就買一本或者去圖書館找相關的書來讀。我買的書,家裡快放不下了(到目前位置,我買了1萬多塊的書)。我多半是把目錄看完,了解這本書講解的主要內容,然後需要的時候,我就可以立即補充它進入到我的知識結構。每個人可能都有自己的學習方法,意識到學習的重要,並能夠根據需要補充自己的知識,這種能力更重要。

7.創造能力

普遍認為,東方人模仿能力很強,但創造能力差。我見過很多這樣的程序員,經常說,「這個只能這么解決了,我想不出有什麼別的方法。」可能他根本都沒想過別的方法,或者懶得去想。對任何一個問題,找出兩種以上的解決辦法都是非常容易的,簡單的google一下,可能就是數十種。悲哀的是,有些程序員經常止步於自己構建的狹小領地之內。對待客戶也是這種態度,不是積極的幫助客戶解決問題,而是推脫這只是唯一解決方案。

打破這一思維定勢的首先的一個辦法就是在面臨一個問題時,首先想到的是「沒有不可能」,或是「一切皆有可能」,前面那個是阿迪的廣告語,後面是李寧的。只有這樣去想,才能尋找解決問題的別的出路,即使最後我們試了很多種辦法,還是只有著一種解決方案,但我們在這種尋找解決方案的過程中,常常會產生很多好的想法,這樣才會使我們真正深刻思考一個問題。建議大家看一看《水平思考》這本書,他提供了一些進行創造性思考的方法和工具。

但我認為,堅持認為存在另一種解決方案的信念是第一位的,方法和工具都是其次。

8.文檔能力

也許有人會質疑,程序員跟寫文檔有什麼關系。大家開源軟體也用過不少,看看Spring,hibernate,Struts等最流行的開源軟體的文檔就知道,他么的tutorial,他們的getstarted,他們的reference文檔寫的多麼的易懂。其實寫代碼也相當於寫文檔,只不過用的是編程語言。同樣,寫文檔,用自然語言,也相當於寫程序,簡單明了,清晰易懂,這樣的「程序」誰看誰舒服。同樣,對於想進階到設計師或者需求分析員角色的程序員,文檔能力更是非常重要。

word是一個最實用的工具,很多程序員,多級編號都不會用,索引目錄也不知道如何生成,更別靈活應用樣式了。很多排版都是所謂的dirty work。垃圾樣式一大堆。其實,靜下心來,稍微學習一下,就能寫出一篇格式漂亮的文檔。

9.抽象能力

抽象能力是認識事物從現象到本質的能力。如果你只是停留在「見山是山,見水是水」的層次,客戶說什麼,你就做什麼,設計怎麼做,你就怎麼實現,從來不過問為什麼,也不去想他是滿足了用戶哪些方面的需求呢。這樣可能只解決了表面的問題,可能會引起返工。認識到本質,才能讓你的程序具備更大的靈活性和可擴展性。在做企業應用軟體開發中,抽象能力體現為對問題域的理解能力,對領域模型的抽象。合理的抽象也是代碼重構的前提,每一次重構,都是向更好的抽象邁進了一步。

10.代碼評審能力

代碼評審和單元測試是保證代碼質量的兩種常用手段之一。代碼評審能力,說明了你的審美標准,知道什麼是好的,什麼是不好的,什麼是優雅的代碼,什麼是糟糕的代碼,你才能讓自己做的更好。

11.單元測試能力

沒有單元測試的代碼,只能說是半成品。因為沒有什麼能證明你的代碼是可以運行的。測試驅動開發是一個非常好的敏捷過程的最佳實踐。單元測試還可以作為回歸測試,在修改代碼時,起到警戒線標志的作用。是否具有單元測試的意識是區分程序員是否合格的重要標准。寫不寫單元測試是區分平庸程序員和優秀程序員的重要標桿。

12.DRY
DRY是一種原則,就是Don't RepeatYourself.出自《程序員修煉之道-從小工到專家》。這條原則可以用到很多地方,比如你經常要編譯,打包,部署應用程序,供集成測試用。每次你都在重復你自己,寫一個自動化腳本(比如用ant,批處理命令)來將這些工作自動化,以提高效率。

還有一個就是我們經常在不同的地方切換IP,如果每次手工做,也非常浪費時間,寫一個bat命令可以解決,找一個小工具也可以解決。

編碼時,對代碼的復用也是在重復你自己,雖然拷貝過程很爽,但是維護一致性就要付出巨大的工作量,特別是將來維護的人不是你的時候,使用代碼生成工具可以解決這個問題。類似的例子太多了,如果你發現你經常做一些重復的工作,就要警惕了,是否違背了這個原則,想一些辦法將他們自動化。

㈦ 隔離的四大基本原則

法律分析:(一)一般消毒隔離:(1)凡進入隔離單位必須戴帽子、口罩、穿隔離衣,只能在規定的范圍內活動。

(2)穿隔離衣前,應備齊用物,周密計劃,集中操作和護理,以免影響病人休息和減少穿脫隔離衣、洗刷手的次數。

(3)嚴格遵守隔離制度。

(4)嚴格執行探視和陪伴制度,向家屬宣傳、解釋遵守隔離要求和制度的重要性。

(5)滿足患者的心理需要,盡量幫助其解除孤獨、悲觀、抑鬱的情緒,配合治療。

(6)經醫師開具醫囑後方可解除隔離。

(二)終末消毒處理:終末消毒處理是指對轉科、出院或死亡的患者及其所住的病室、用物、醫療器械等進行的消毒處理。

(1)患者的終末處理:患者轉科或出院前應洗澡、更衣,醫學|教育網搜集整理個人用物需經消毒後帶出。死亡患者,屍體須用消毒液擦洗,並用無菌棉球塞住口、鼻、耳、肛門或瘺管等孔竅,傷口要更換敷料,最後用一次性屍單包裹屍體,送傳染科太平間。

(2)患者單位的終末處理:封閉病室門窗,打開床頭桌、攤開被褥、豎起床墊,用消毒液熏蒸消毒;消毒後打開門窗,用消毒液擦洗傢具;被服類消毒後再清洗。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 第四十二條 傳染病暴發、流行時,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應當立即組織力量,按照預防、控制預案進行防治,切斷傳染病的傳播途徑,必要時,報經上一級人民政府決定,可以採取下列緊急措施並予以公告:

(一)限制或者停止集市、影劇院演出或者其他人群聚集的活動;

(二)停工、停業、停課;

(三)封閉或者封存被傳染病病原體污染的公共飲用水源、食品以及相關物品;

(四)控制或者撲殺染疫野生動物、家畜家禽;

(五)封閉可能造成傳染病擴散的場所。

上級人民政府接到下級人民政府關於採取前款所列緊急措施的報告時,應當即時作出決定。緊急措施的解除,由原決定機關決定並宣布。

㈧ 隔離的實施應遵循什麼原則

應遵循「標准預防」 和「基於疾病傳播途徑的預防」的原則。

標准預防是將普遍預防和體內物質隔離的許多特點進行綜合,認定病人血液,體液,分泌物,排泄物均具有傳染性,需進行隔離。

不論是否有明顯的血跡污染或是否接觸非完整的皮膚與黏膜.接觸上述物質者必須採取防護措施.根據傳播途徑採取接觸隔離,飛沫隔離,空氣隔離,是預防醫院感染成功而有效的措施。

基於疾病傳播途徑的預防就是針對不同傳播方式的疾病採用不同的隔離方式,例如接觸經空氣傳播的疾病,如肺結核、水痘鄧,在標准預防的基礎上,還應採用空氣傳播的隔離與預防。

接觸經飛沫傳播的疾病,如百日咳、白喉、流線性感冒、病毒性腮腺炎、流行性腦脊髓膜炎等,在標准預防的基礎上,還應採用飛沫傳播的隔離與預防。

(8)程序員隔離的原則擴展閱讀:

隔離的措施

為避免傳染病病人傳染他人,而將病人與其他人隔開的措施。一般根據各種疾病傳染性的大小和傳播途徑的不同,而採取不同的隔離措施。

對於傳染性強的烈性傳染病如 霍亂、鼠疫、嚴重急性呼吸綜合征(非典)等,採取嚴格隔離;對於經空氣中飛沫傳播的感染性疾病如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腦炎.、肺結核等,採取呼吸道隔離。

對於 消化道傳染病如細菌性痢疾、傷寒、甲型病毒肝炎等採取消化道隔離或床邊隔離;對於接觸傳播的疾病如皮膚 炭疽、破傷風、氣性壞疽等採取接觸隔離;對於昆蟲傳播的疾病如 瘧疾、斑疹、傷寒、流行性乙型腦炎、流行性出血熱等,採取蟲媒隔離等。

隔離時間的長短應根據該種傳染病的最長傳染期而定。原則上是以病人沒有傳染性不能再傳染他人為度。

除傳染病病人外,接觸傳染病病人的接觸者也應隔離觀察,稱為留驗。留驗期間如接觸者發病則應立即隔離、治療。若接觸者未發病,觀察期滿即可解除隔離。觀察期應按該種傳染病的最長潛伏期計算。

檢疫法術語,指將染疫人收留在指定的處所,限制其活動並進行治療,直到消除傳染病傳播的危險。

參考資料來源:

網路-隔離

㈨ 簡述隔離技術的原則!

隔離技術的原則就是將傳染源傳播者和高度易感人群安置在指定地點和特殊環境中,暫時避免和周圍人群接觸。對傳染病人採取傳染源隔離,切斷傳染途徑;對易感人群採取保護性隔離。

㈩ 隔離的原則是什麼

  1. 標准預防的基礎上,結合傳播途徑、本院的實際情況,制定相應的隔離和防護措施。

  2. 一種疾病可能有多種傳播途徑,應在標准預防的基礎上,採取相應的傳播途徑的隔離和

    預防。

  3. 設立隔離標志。

  4. 設置單人隔離房間。

  5. 受條件限制,同種感染源患者可安置於一室。

  6. 建築布局符合《醫院隔離技術規范》中相應的規定。

閱讀全文

與程序員隔離的原則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sqlserver編程語言 瀏覽:650
gpa國際標准演算法 瀏覽:238
伺服器編程語言排行 瀏覽:947
怎麼下載快跑app 瀏覽:966
小紅書app如何保存視頻 瀏覽:170
如何解開系統加密文件 瀏覽:809
linux切換root命令 瀏覽:283
c編譯之後界面一閃而過怎麼辦 瀏覽:880
怎麼看ic卡是否加密 瀏覽:725
lgplc編程講座 瀏覽:809
cnc手動編程銑圓 瀏覽:723
cad中幾種命令的意思 瀏覽:327
oraclelinux安裝目錄 瀏覽:134
安卓系統可以安裝編譯器嗎 瀏覽:571
javajson實體類 瀏覽:691
板加密鋼筋是否取代原鋼筋 瀏覽:67
學習編程的思路 瀏覽:231
app易語言post怎麼學 瀏覽:966
地梁的箍筋加密區位置 瀏覽:304
二分法排序程序及編譯結果 瀏覽:6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