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論產品經理和程序員的關系
我所理解的產品經理可能是更加高級的東西,可能是在程序員的基礎上去做的,只有從技術轉到產品經理你才能更多的運用你的技術來為你的產品宣傳造勢,如魚得水,而且作為一個產品經理來說你可能考慮的東西會更多,以前只是局限於代碼,而現在更多的是用戶的體驗,你需要的知識和眼界更開闊,綜合能力需要更強,希望能幫到你。
⑵ 程序員如何解決溝通沖突,避免互撕大戰
在一般情況下,程序猿可以和產品維護好日常關系,一起吃午飯,一起參加團建之類的,日常溝通順暢了,溝通產品的時候相對也好溝通一些,和不懂技術的產品講技術,對方可能也能聽的進去一二,也就能避免互撕大戰,大家撈的清閑了。
像那場驚天動地的程序猿暴打產品經理那場戰事中,據說就是產品經理提出了要求,去實現客戶端顏色適配用戶手機殼,面對這樣的需求,應下來就是給自己挖坑,因為這樣的功能肯定沒辦法實現的呀。如果這位程序猿和產品經理平時關系相處的好一些,大家能坐下來好好溝通
「兄弟,你這個功能不好搞啊」
「咋不好搞?」
「我跟你講啊,技術上,這樣那樣這樣那樣」
「噢,原來是這樣,還是你專業,聽你的,那就這個功能不要了」
溝通能解決的事情,這樣的結果,皆大歡喜。
⑶ 產品經理如何避免被程序員毆打
首先,從做人方面 產品經理還是要以身作則,雖然從職能上就已經決定了程序員和產品經理肯定是有一定矛盾在,不管是誰都是能夠相互體諒的。在我做程序員之前,我做過一段時間監理,對於剛剛畢業的畢業生來說,施工隊肯定是看不起我這樣的小孩的。所以在指出問題 或者 想要檢查的要求時,或多或少,他們都會有點反感。這個時候除去交流的技巧外,還要注意要盡可能參與其中,比如你要檢查樓頂的設備是否安裝完善,但22層的大樓,電梯也沒有,這個時候,你就應該和他們一起一樓一樓的爬,只有你參與進來,也付出汗水,其他人才不會說什麼。也不敢說什麼。產品經理也是如此,對於軟體產品的開發,不僅僅只是發號司令,我覺得更應該參與的整個環節中去;
另外,就我本身程序員的身份,我覺得程序員最苦惱的問題,無疑就是需求不明確或者不合理。這個時候產品經理不僅僅要服務好需求方,也應該為後續可能出現的情況做評估,減少需求改動並合理的拒絕一些不能接受的需求。
⑷ 程序員最討厭的5種產品經理,你最煩哪種
哈哈哈,程序員和產品經理可以說是死對頭啦。
1、頻繁改需求
如果項目經理想要整死程序員,頻繁改需求是最快的辦法。特別是做了一半硬是改掉需求,scrum里的表現就是sprint內的非受迫需求變更,太狠了,技術同學表示不能忍。
2、拿老闆和運營做擋箭牌
不說清需求價值,當技術童鞋問「為什麼要做」的時候,支支吾吾,或者說「老闆要的、運營要的」。最絕的就是說,這個功能老闆說必須要做,那個功能老闆說明天就得上……
3、扮用戶
程序員會產品經理溝通的時候,比較經常就是聽到,「關鍵字是用戶不會這么覺得,如果我是用戶。」
這種產品經理通常關注點會有問題,比如更多的時候討論的是這個按鈕是這么顏色,應該放在哪裡,文案應該怎麼寫等,如果把這些問題當做核心,那難免會讓人啼笑皆非。
4、口頭禪——不就是xxx
有些產品經理口頭禪:不就是xxx,這也引來一些程序員的反感。
比如「這個問題不就是在資料庫里加個欄位就可以解決了嗎?你要是沒時間,我給你寫個SQL 語句,你執行一下吧。」結果程序員一臉懵逼。
其實,如果是在你的非專業領域里,最好少用這種「不就是XXX」這樣的句型為妙。
5、不懂裝懂
特別是對技術一竅不通的產品經理,會不停讓程序員加班趕工。
「開發大哥,我代碼寫的不多,你可別騙我,這么簡單的需求,明明一下午可以搞定,你跟我說一個星期?」
此時,想必程序員口袋裡50米大刀已經飢渴難耐......這種產品經理叫程序員哭笑不得。
希望可以幫到你,謝謝!
⑸ 程序員對產品經理不滿的根源有哪些
說原因有很多,說本質的話只有一個:
產品的功能、質量、發布時間和需要投入的資源這四者不能都是封閉條件,否則可能無解。
需要投入的資源和發布時間一般是大老闆定的,所以產品經理、開發經理和質量經理只能在「砍功能」、「降低質量要求」和「程序員加班加到死」這三個選擇上相愛相殺了。
根
⑹ 產品經理和程序員,如何避免矛盾
產品實現是你的目的,為了這個目的不必太講究。
做了一陣子之後我有了自己對於與程序員相處的方法論,對這句話並不苟同,我還是傾向於把事做好的同時也能把話說好,雖然我現在也能深刻的領會到當時leader的核心意思是產品本身是第一位的。
接下來我就闡述下自己的一些心得:
產品經理與程序員最大的矛盾在於——改需求。這牽涉兩個問題,一個是如何盡量地做足前期工作,盡量把需求細化,需求做的足夠扎實就會大大減少改需求的次數,這是產品本職工作,不屬於溝通問題;另一個問題就涉及如何溝通了,就是需求無論如何確實要改。這個時候有一點很重要就是努力與程序員(或者開發經理)達成共識,比如「我們的目的是要做最好的xxAPP」、「這個功能對於我們的目的來說是必不可少的」等,然後再來談詳細的需求點,程序員也就會逐步認可改需求這件事情。(還有一點很重要的就是,如果無論如何也達不成一致,也有必要反思這個需求是否真的有改的必要?)
用數據和客戶來幫你增加底氣。在談論某項功能實現的時候,產品經理經常會碰見程序員消極被動不願意做,或者質疑這么做有沒有道理的時候,採取需求依據的數據和真實的客戶需求是能有效推進的好辦法。比如「80%的同類產品都有這個功能」、「每周都能收到幾個客戶對某某問題的反饋」,一般來說程序員是能夠接受這種說服的。
試著多用詢問的語氣。讓程序員感到他是專業的,他是能夠解決這個問題的,要依仗他才能做的更好。這會無形中賦予他一種責任感(因為你把問題拋給了他,他就隱形中負有解決這個問題的責任),在傳達出意願的同時也避免了話語的生硬,讓程序員感受到對其職業技能的尊重。
注重日常交往。日常生活中交個朋友,比如一起打球、打游戲,聊聊電影和漫畫,實在是沒有共同語言就經常沖他賣個萌、攪個基、撒個嬌、講個笑話。這樣,大家都是朋友了,不看工作職責的那一半看交情的那一半,溝通起來也會順暢很多。
總結:有很多時候產品的產生不完全是靠嚴格的流程和規章制度誕生的,也需要很多溝通的潤滑。能夠開開心心地把產品做出來最好,但是最終我們還是不能離開產品實現這個 標的物。
⑺ 好累,程序員聽不懂產品經理提的需求,問多了,產品經理嫌煩。該怎麼辦
這個東西應該有一定經驗積累會理解比較快,也是一個過程。只有多溝通,在溝通前想想溝通的目的,這次溝通要解決什麼問題。用筆記下來。然後在實操,在實操過程中如果遇到問題先想一想,試著自己去解決一下。再去詢問,至少讓別人感受你是在用心做這件事。而且也是想做好這件事。其實你們的目的都是一致的。注意方式方法,不要讓別人覺得你一個問題重復的問還沒什麼結果。大家都有自己的事情都會比較煩。
⑻ 產品經理怎麼和程序員打交道【3】
經常有人問我:「嗨,費傑你好!請問阿里巴巴的需求文檔怎麼寫?「,但很少聽到人談:「嗨,哥們你好!請問產品經理怎麼和程序員打交道?」你回去稍微琢磨了一下,心裡就會得到下面三種情況:1) 很多產品經理之前就是程序員,所以非常了解程序員是什麼樣的一個狀態;2) 很多產品經理還停留在關注自己產品規劃、設計本身,缺乏對團隊配合的思考;3) 很多產品經理,其實是有和程序員打交道的實踐技巧、心得的,但沒有重視和分享。事實上在很多產品研發體系下,產品經理和程序員因為思考方式、關注范圍、職能職責的差異,導致了溝通上的困難。如何更好的與程序員建立起一座暢通的橋梁也是每位產品經理需要思考的問題。一般情況下,產品經理和程序員溝通困難大概的原因:�0�21、得到信息不對稱;�0�2�0�2產品經理得到的信息一般集中在:商業需求、商業策略、戰略方向、產品規劃、運營數據、整體營收、目標任務等方面。產品經理往往在根據公司現階段的情況,以及市場的競爭情況,做一些產品策略或者一些產品的方案的策劃、發起、實施。
所以這個過程中,產品經理扮演的角色是翻譯:「市場需求、商業需求」,成為:「產品需求」,所有的信息全部圍繞需求本身。為什麼要做需求?怎麼做需求?先做什麼需求、後做什麼?基於怎麼樣一個思路去推送產品進行實施、從一個利益平衡獲得空間增長指標後達到另外一個利益平衡。程序員不一樣,很多時候程序員得到的信息是:有一個需求,可能是小需求、產品需求、或大到項目需求,然後得到一系列需求列表,然後產品經理會讓程序員看:「需求」哪些通過code改改就可以實現,哪些是需要開發可以實現,哪些是技術或構架或因為成本的原因不能實現。
所以在這個過程中,程序員扮演的角色是翻譯:「產品需求」,成為:「技術語言」的評估,所有的信息全部圍繞開發需求本身。如何開發這些需求?是溝通資料庫增加欄位?調用介面?開發新的介面?需要開發組件?重新構架引擎?來實現滿足或支撐這些需求?那這個時候問題來了,很多情況下我們只是把程序員當做一個寫代碼,通過編程語言來操作計算機完成需求的工具了。�0�22、溝通語言不對稱;�0�2�0�2說到兩者溝通的語言,這肯定是困擾產品經理本身的。產品經理的語言是:「描述「、」形容「,我也見過很多產品經理,很多人的需求文檔就是漫天飛舞的文字,一整段的描述+描述,不要說程序員看不清,可能過段時間連自己都看不清楚。除了書面語言,產品經理的溝通語言也是含糊的,沒有太多的邏輯去組織,很多時候總是試圖去述說一個需求,被程序員的一個計算機術語而打斷。程序員的語言,更偏向於技術化。很多產品經理做過技術,有技術背景,但是還有很多產品經理不懂得技術。所以在這個時候,程序員在解說或回答一個需求的時候,會把自己習以為常的變數、函數、實現方式說出來。於是很多產品經理聽到:「Sdk、webshell、select、api、組件、插件、控制項「等等的時候會雲里霧里,那這個時候問題來了,很多情況下我們總站在自己的立場上、自己的世界裡認為別人也懂自己在說什麼?實際呢?大家都是聽得一半一半,溝通沒有徹底到位。�0�23、思考角度不對稱�0�2�0�2產品經理思考的角度在於產品本身,對技術的細節、技術的性能沒有太多的發言權。很多產品經理要是的實現的業務邏輯,不管程序員是採用:c++ 、java、php、Python、找開源代碼改的,還是自己寫的都沒有關系。程序員只要在約定的時間里,把約定的業務邏輯開發出來就可以,產品經理不去會考慮目前伺服器的配置、程序員手上任務的配置、技術能力的情況,要的是結果。而且很情願的認為團隊中的工程師都是世界上最好的工程師,想做什麼都可以做,對因為技術原因而不能支持實現需求不能接受。程序員思考的角度有點區別,我也看到不到程序員本身對產品追求完美對需求的背景、意義去研究了解;但很多程序員還是停留在自己接單子任務一樣來一個做一個的境界,做好了自己玩自己的。程序員考慮程序實現的方式同樣的一個請求是get還是post,程序員考慮代碼的性能,從而採取不一樣的方案去實現需求,考慮請求並發量壓力和安全性。但是很多情況下,程序員對技術的理解會導致有一些業務需求滿足不了,不是因為不能實現,是因為實現了覺得是廢代碼,或者構架不完美了。那這個時候問題來了,很多情況下到底傾斜誰的立場上思考問題?我之前也會碰到很多情況程序員就程序的角度說業務需求不合理,產品經理說程序員消極罷工、霸得蠻。�0�24、考核標准不對稱;�0�2�0�2誰也不尿誰,哼!你能把我怎麼樣。產品經理和程序員有為完全溝通或誤會的時候,極端情況下,有一方會罷工。這個時候主要是2個角色的各個考核標准不一樣,所以在很多情況下顯得非常的無奈。產品經理很可能考核的是方案和上線的時間、產品上線後的數據;而工程師考核的是程序的性能、很多時候產品經理催的急要的急,但程序員每天的時間有限,還是得慢慢構架慢慢開發,程序員開發時間少了,未知的執行BUG沒考慮過是要負責的。這個時候問題又來了,產品經理天天干著急!咋辦?以上是我結合幾年來的工作經驗總結出來的,當然這4大因素把很多共性的因素概況進來了。當然過程中還是會因為很多產品經理或程序員本身(個性)的溝通技巧、態度、情商等因素導致的溝通不倡,影響了彼此之間的默契。其實仔細的分析一下,產品經理和程序員打交道的過程中不管是共性的因素還是個性的因素,也不是想像中那麼困難。通過一些努力之後,我們總是會找到一些快速和程序員建立溝通橋梁的辦法。我個觀點如下:�0�21、 要看到項目層面,不要只看需求本身。�0�2�0�2上面說到的幾點不管是:「信息不對稱「、」溝通的語言不對稱「、」思考角度不對稱「還是」考核的標准不對稱「是我們常見的幾個客觀隱私。把幾個因素抽取出來剖析,發現還是由於我們站問題的視角的高度不一致造成的。產品經理只是看到自己得到了商業的需求,策劃了產品的需求,接下來會把很多事情拋給程序員做了,那還是站在需求方的角色中。那如果真正的是站在意識層面的項目經理的角度,這個時候看待問題的視眼會廣很多。這個時候你就想著為了做這個項目這個需求,程序員是不是明白了為什麼要做?是不是對這哪些需求的優先順序有了重要的認識?作為產品經理我用怎麼樣一種表達方式程序員更明白?是不是需要把時間點等劃定?目前程序員的資源和伺服器情況允許他們能做的空間是多大?怎麼樣才能拉動他們的積極性更好的完成這個項目?適當的時候,需要幫助程序員做哪些申請或讓步?對產品經理來說,同樣張羅一件事情,同樣會了得到一個結果,但是中間的過程很可能是完全不一樣的。所以因為思考角度僅僅從做完一個需求死磨硬泡上升到,站在項目的角度去考慮各個關節的風險點、時間點,得到的效果是完全不一樣的。�0�22、從理解程序員開始,換位思考會更好。�0�2�0�2一直在問一個問題:「程序員是什麼一群人?「就和問自己:」產品經理是什麼一群人?「一樣,有點好笑、有點幼稚。從小工到專家,從CSDN到走出軟體作坊,發現很多很多非常優秀的程序員的心聲。程序員是什麼樣一群人?像切西瓜一樣一刀一刀切:寫php的寫Java的寫windows C的寫liunx C的寫C++的編程水平一般的編程水平還行的編程水平牛逼的編程水平大師級的構架牛的資料庫牛的勤奮的懶於思考的不會JavaScript的積極的喜歡鑽研的……好像都不太合適,因為你找不到解決和工程師溝通的好的辦法。而且這些很多是外在的條件,隨隨都在改變。看到很多朋友一年之間經歷幾個大項目水平突然猛進,態度、一些特點也變得完全不一樣。這個時候你需要的是了解和掌握程序員,作為職場的人,和我們一樣的人共同需要的一些特點。如下4點:1) 是不是特別想被肯定、獲得尊重;理解、肯定、尊重。這3個詞或許非常的空但確確實實是一個非常好的方子。靜下心來走近程序員,聽聽他們的心聲、他們的抱怨,或許產品經理和程序員的距離將不再是那麼遙遠。雖然很多時候我們講德行說尊重,但真正領悟到心裡、落實到行動、表現在態度上的完全不一樣的。真正,你是不是一言、一行本真理解、肯定、尊重程序員的,程序員是有感知的。2) 是不是想給產品提供自己的建議,而不是僅僅做一個編程的機器;很多程序員對產品非常熱愛、對產品有獨特的想法,但多數又局限於技術情節對產品的建議常常被忽視。相信很多程序員都希望參與產品,通過自己的專長改變產品,進而打磨出一款完美的產品。所以產品經理也可以適當的給程序員一點發揮的空間,特別是在技術創新、產品需要技術驅動的方面,在商業可控的層面讓程序員發揮排頭兵的作用。這樣程序員會開足馬力投入到開發實施的過程中。3) 是不是不僅僅和人任務指派,需求更多的和諧的人與人之間的溝通建立。產品經理和程序員兩者之間沒有一個良好的溝通,只是基於做與不做,做好做不好,什麼時候做好,這樣的功利性溝通肯定是不可靠的。往往兩者因默契不夠,或一方因溝通技巧不足、對待工作態度不夠積極,造成矛盾。建立一個人與人之間的良好溝通,幫助產品經理或程序員更好的認知對方、了解對方,這樣無論是在平時的溝通過程,還是在項目的合作過程中更好的促進了解、達成共致都會有一個前提保障。4)是不是需要別人的幫助,讓他在非技術領域獲得真知。看到很多產品經理朋友和程序員打成一片,和程序員一天聊天、抽煙、一起下班打游戲、打球,甚至有些時候產品頭腦風暴的時候要去幾個有產品情節的工程師參與前期的討論,效果都不錯。可能這些現象從另外一個層面來解決我們上面的一些疑惑。3、產品經理要改善心智,不斷自我學習。�0�2�0�2最近突然覺得說得想的,有點像哲學。群里的一個朋友說了, 其實哲學就是我們生活一些事情表現出來的道路。產品經理跟程序員打交道也好,對待生活也好,我個人認為是產品經理對哲學的認識、理解、應用。產品經理越往下走,拋開產品技能本身不談,沉澱商業以及人脈資源,都是需要以一種良好、可靠的思維方式去支撐的,也就是所說的心智模型。很多時候產品經理改善心智可以不斷的增強一些事物的判斷。如:遇到程序員的拒絕的、不行的理由,這個時候你通過分析起碼要判斷得出來,這個是程序員隔個人的態度問題,還是流程問題,有一點微妙的。所以產品經理需要不斷的學習,學習提高軟技能。說到學習,回應這篇《產品經理怎麼樣和程序員打交道》中,程序員常用的一些技術原理、技術術語得去學習一下、研究一下。Right? OK, End !
⑼ 如何與程序員談戀愛
我們以為程序員個個又宅又高冷,在他們面前,我們好像都是他們眼裡「無知的人類」,那和程序員們談戀愛,到底是一種什麼體驗呢?
1、很宅,很二次元
我在上學的時候,見過很多情侶約會都是去什麼咖啡館、電影院、公園、商場什麼的,但是我周圍的同學和程序員男朋友約會的地方就非常特別——圖書館、實驗室,最快樂的事情就是可以一起玩游戲,還有個程序員朋友跟我說,曾經他和女票每周才能見到一次,以前每周見面還是可以啪幾次的,但是自從有了王者榮耀,恩,有什麼比玩王者榮耀還有趣呢?其他都是浪費時間。
程序員家裡,總是有各種各樣的游戲和動漫周邊,曾經我去一個朋友家裡,男生是程序員,女生是游戲運營,於是家裡沙發上、書架上都是各式各樣的動漫抱枕,多得感覺自己突破了次元壁障。
不過,也有的程序員不需要女朋友,手辦就是他的女朋友,曾經有人跟我說,她有個程序員同事很二次元,不喜歡跟同事講話,但是很喜歡對他的手辦講話,連寫程序改bug都是在跟他的手辦一起分析哪裡寫錯了。有人問他,你每天這樣真的會有妹子喜歡你嗎?他說:「可是miku醬不會這么認為哦」
2、生活很糙,工作很細
我和程序員的接觸主要都是工作上的,在工作上每一次無論我們提出什麼樣的天馬行空的需求,都可以被他們很巧妙的歸類為最優的解決方案,甚至有的人代碼上也有些小潔癖,為了讓代碼看起來更簡潔或者運行得更加流暢會做更多的優化改進。
但是貌似在生活上程序員並不如此,據一位程序員女朋友爆料,在一起生活的時候,他永遠找不到自己的衣服、褲子、襪子、鞋子在哪兒,不管找什麼都是」喵喵我的xxx放哪兒了?「
不僅會忘記自己的衣服放哪兒了,其實有的程序員連女朋友在哪兒也不知道。
我有個朋友跟我說,有次周一,男朋友走的比較早,然後等到她梳妝打扮完畢准備去公司開啟美好的一周的時候,發現自己不能走出家門,因為男朋友走的時候忘記了女朋友在家裡,然後就把門反鎖了,還忘記把鑰匙拔出來……女朋友在屋子裡出不去,結果讓她最後下午一點多才到公司。
還有在中關村工作的朋友跟我說,每次坐地鐵路過中關村附近的時候,就會看到程序員們成群結隊的上車,他們經常會聊一些我們聽不懂的技術上的問題,看錶情就知道他們非常開心沉浸在這種環境里,讓她感覺,認真工作的男人是最有魅力的。
3、忘記所有的生日、紀念日、節日
我很驚訝,幾乎所有的找我聊的女生都講出了這一點,那就是程序員會忘記所有的生日、紀念日還有節日,你不可以旁敲側擊,因為他們根本get不到,你要很直接的去講。
有個女生跟我說,她過生日的時候,他是記得的,但是等到生日那天到了,她才發現男朋友什麼禮物都沒有買,問他他解釋說,不知道送什麼,在某寶搜了半天關於」雙魚座女生喜歡什麼生日禮物「然後沒收到,所以沒送。
我記得5月末的時候,還有一個朋友跟我吐槽,她說5月20號那天正好是個周六,於是她就定了一束花送到家裡,等到程序員男朋友醒的時候,收到了那束花。那個朋友心中以為自己的男朋友收到後會很開心或者送給她520的禮物,但現實狀況是她的男朋友彷彿受到了某種驚嚇,然後問她「今天是什麼日子啊?你送我花干什麼啊?」
女生:??????
我問她們,那七夕你們是怎麼過的?然後她說:七夕?不存在的!
4、很會賺錢,但不會花錢
程序員收入很高幾乎是一個共識了,很多運營市場的同學可能要工作兩三年薪資才能和程序員起薪持平,而程序員如果平時接一些項目來做的話,收入也是令人望塵莫及。他們真的很會賺錢,用技術解決了社會中的不少問題,有的程序員還可以自己開發特別厲害的APP,在應用市場上獲得大筆收入甚至有機會獲得融資,還有的人鑽研學術,發了各種paper獲得各種專利。
但同時,他們又是一群不會花錢的人,經常會穿著拖鞋來上班,連衣服穿的都是公司的文化衫,就算是周末也會因為」沒有什麼事兒「這種理由來公司加班。
我有個朋友跟我說,每次到了什麼重大節日或者生日的時候,程序員男朋友都跟女生說「反正卡在你手裡,你喜歡什麼自己買」,可是哪個女生會真的自己買呀?女生需要的不是一個禮物,而是你給買的禮物啊!
生活里聽到最多的一句話就是「隨便」,想吃什麼?隨便;看什麼電影?隨便;周末我們去哪兒?隨便。
5、寶寶心裡苦,但我就不說
程序員有時候太喜歡和機器打交道,於是和人打交道時就有些不知所措。彷彿程序員和PM(產品經理)天生就是一對冤家,但是還是有產品經理和程序員在一起,我的一個朋友就是這樣。
她跟我說,有時工作回來,跟男朋友吐槽她公司的其他程序員」為什麼我們公司里的技術都這么渣,說這個也實現不了,那個也實現不了,怎麼都不動腦子,等到出了bug非要說是我沒寫,這不是常識么?「
然後男朋友才開始說」我們公司的產品經理才是坑的一叉,什麼需求都考慮不好,我現在還在天天幫他填坑。「
他們就天天這樣互相懟,但整體上還算愉快,因為都覺得很慶幸自己不是對方口中說的那樣的人。
6、喜歡你,卻不知道怎麼表達
如果你找了一個程序員做男朋友,你就要特別有耐心,每次生氣的時候,不要拐彎抹角地說,這樣更容易產生誤解,或者……他根本沒有發現你生氣了。我的朋友跟我說,她在感情里完全沒有辦法任性,每次生氣的時候,反倒是她要心平氣和地跟他講所有的邏輯(吵架為什麼要有邏輯),然後跟他講哪件事情做的不對,為什麼她會生氣……
當然,程序員男朋友也特別可愛,他們有一些不善於和人溝通,於是有些話總是想旁敲側擊地講出來。
有一次,程序員男朋友回家奔喪,安慰母親外婆,畢竟老兩口把他帶大,感情很深。幾天以後風塵僕僕地回來,女生去火車站接他,然後一起去吃火鍋。平時一向在餐桌上風卷殘雲的他那天突然變得格外沉悶,然後看著她,眼神里有種說不出的情緒。
女生停下筷子,就小心翼翼地問他怎麼了,他嘆了口氣說:「不知道,突然不想吃東西,就想這樣看著你,也蠻好。」
我聽完感覺餵了一大把狗糧,我問她,你們有吵架的時候么?如果是他的問題他會認錯嗎?她跟我說:如果他知道自己錯了,他就會突然賣萌,不說話,睜大眼睛眨巴眨巴,然後假裝很委屈好像在說」你就會欺負我「,道歉?不存在的。
7、不輕易談愛,愛了就不會放手
之前在我的印象里,程序員都是不善言辭的人,可是我卻發現,和這些程序員女朋友聊完以後,發現他們卻都是在愛情里主動的一方。
我的朋友跟我講,在一次本科畢業晚會的時候,幾個節目過後,突然舞台上紅色帷幕拉開,一個男人捧著花出現,可是坐在觀眾席後台的她因為近視,抬頭瞄了一眼並沒有看出來這個人是誰,但是感覺還挺帥的,可能以為是下個節目的演員,於是就繼續低頭玩手機。
然後突然聽到那句「不是在最美好的時光遇到你,而是因為遇到你才是我最美好的時光,敏敏我來了。」然後全場尖叫,坐在女生前面的同學回頭激動地和她說「敏敏,好像是你男朋友啊!」另一個坐在旁邊的同學跟她說「卧槽,你的男票過來了!」
這時她抬起頭才發現舞台上,那個燈光下手捧鮮花的他,那個西裝革履的他,簡直帥的讓人不敢直視。當時她腦子里全都是彈幕「他不應該是在大連么?今天中午還跟我說他在預答辯么?他不是在寫代碼么??」甚至在被人推著站起來以後,她還是愣在那,直到男朋友走下舞台走向她,拉著她向舞台走。
在舞台上,他說「敏敏,我們倆異地戀兩年多了……不管以後有什麼困難,我在這里和你說,三年後,你一定是我的妻子。」說罷,單膝下跪抬頭看著她,拿出戒指說能不能為她戴上?她還記得當她說可以的那個瞬間,他笑起來像個大男孩。
後來,她才發現,原來他為了她特意在當天下午兩點從大連飛到長沙,第二天就要飛回大連。她跟我說,其實異地戀堅持下來,都是因為每一次見到他的瞬間,都能重新體會心跳加速的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