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plc時序圖怎麼看
plc時序圖從左往右,從上往下依次運行,所以先看橫向,再看縱向的。
當要寫命令位元組的時候,時間由左往右,RS變為低電平,R/W變為低電平,注意看是RS的狀態先變化完成。然後這時,DB0~DB7上數據進入有效階段,接著E引腳有一個整脈沖的跳變,接著要維持時間最小值為tpw=400ns的E脈沖寬度。
然後E引腳負跳變,RS電平變化,R/W電平變化。這樣便是一個完整的LCD1602寫命令的時序。該掃描周期內除輸入繼電器以外的所有內部繼電器的最終狀態(線圈導通與否、觸點通斷與否)將影響下一個掃描周期各觸點的通與斷。
(1)命令時序圖擴展閱讀:
PLC採用集中采樣、集中輸出的工作方式,這種方式減少了外界干擾的影響。PLC的工作過程是循環掃描的過程,循環掃描時間的長短取決於指令執行速度、用戶程序的長度等因素。輸出對輸入的影響有滯後現象。
PLC採用集中采樣、集中輸出的工作方式,當采樣階段結束後,輸入狀態的變化將要等到下一個采樣周期才能被接收,因此這個滯後時間的長短又主要取決於循環周期的長短。此外,影響滯後時間的因素還有輸入濾波時間、輸出電路的滯後時間等。輸出映像寄存器的內容取決於用戶程序掃描執行的結果。
輸出鎖存器的內容由上一次輸出刷新期間輸出映像寄存器中的數據決定。PLC當前實際的輸出狀態有輸出鎖存器的內容決定。
PLC特點
1、能夠設置不同類型產品的工位數量及位置參數,並能夠在線監控運行過程。
2、設備操作靈活方便,能夠實現啟動與暫停,自動與手動模式切換,計數與清零,氣缸下壓時間調整等。
3、螺絲的自動排放,送料,固定,由機器一次性自動完成,不需人工輔助。
4、高速的生產節拍,可實現單工位速度不低於 1-1.5 件/秒。定位精度高,位置誤差不大於 0.02 毫米。
② 如何用eviews畫時間序列趨勢圖
1、首先打開EViews10軟體,新建一個workfile,然後在【Start date】里輸入【1979】,在【End date】里輸入【1997】,其餘保持默認即可,點擊【OK】,可以看到如圖所示的界面。
③ R中如何繪制一個表格數據的時序圖,自相關圖
首先,下載並安裝好R軟體。打開R軟體,可以看到R軟體主窗口。
2
為了方便編輯代碼,一般不在主窗口直接輸入程序。我們可以點擊「文件——新建程序腳本」,出現R編輯器。我們將在此輸入需要運行的命令。
3
使用因子格式輸入數據。這里輸入兩組數據,以便後面說明詳細使用方法。
4
輸入命令plot(x),表示繪制序列x的散點圖。選中程序,右鍵,點擊「運行當前行或選中代碼」,運行程序。按F5鍵或者Ctrl+R鍵也可以實現。在圖標顯示框出現散點圖了。
5
輸入命令plot(x,y),其中x表示自變數,y是因變數,生成y關於x的散點圖。運行命令,即出現散點圖。
6
再增加一組數據,用coplot函數繪制多變數的散點圖。coplot(x~m|y)表示在不同的y值下,x關於m的散點圖。
④ 西門子S7-200編程軟體里,如何查看各指令的時序圖
方法一:下載S7-200的幫助文檔,在中間的指令幫助裡面查找。
方法二:在micro/win編程界面,把左邊的指令拖動到右邊任意一個網路中(如果指令已經在網路中可以跳過這一步),然後點擊上面菜單欄的幫助,選擇「這是什麼」(按shift+F1亦可),滑鼠變成問號後,點擊下面需要求助的指令,就可以彈出相關幫助。
方法二目前只能適用於xp和win7,win8以上由於微軟的help組件有問題無法適用。
⑤ 指令時序
指令MOVC A,@A+DPTR,這是匯編語言。
這條指令的機器語言,即操作碼,是 93H,它存在ROM中。
P0口「指令輸入」,輸入的是什麼?即 93H。
⑥ 時序圖怎麼看
操作時序永遠使用是任何一片IC晶元的最主要的內容。一個晶元的所有使用細節都會在它的官方器件手冊上包含。所以使用一個器件事情,要充分做好的第一件事就是要把它的器件手冊上有用的內容提取,掌握。介於中國目前的晶元設計能力有限,所以大部分的器件都是外國幾個IC巨頭比如TI、AT、MAXIM這些公司生產的,器件資料自然也是英文的多,所以,英文的基礎要在閱讀這些數據手冊時得到提高哦。即便有中文翻譯版本,還是建議看英文原版,看不懂時不妨再參考中文版,這樣比較利於提高。
我們首先來看1602的引腳定義,1602的引腳是很整齊的SIP單列直插封裝,所以器件手冊只給出了引腳的功能數據表:
大家要懂得估計主控晶元的指令時間,可以在官方數據手冊上查到MCU的一些級別參數。比如我們現在用AVR M16做為主控晶元,外部12MHz晶振,指令周期就是一個時鍾周期為(1/12MHz)us,所以至少確定了它執行一條指令的時間是us級別的。我們看到,以上給的時間參數全部是ns級別的,所以即便我們在程序里不加延時程序,也應該可以很好的配合LCD1602的時序要求了。怎麼看這個表呢?很簡單,我們在時序圖里可以找到TR1,對應時序參數表,可以查到這個是E上升沿/下降沿時間,最大值為25ns,表示E引腳上的電平變化,必須在最大為25ns之內的時間完成。大家看是不是這個意思?
現在我來解讀我對這個時序圖的理解:
當要寫命令位元組的時候,時間由左往右,RS變為低電平,R/W變為低電平,注意看是RS的狀態先變化完成。然後這時,DB0~DB7上數據進入有效階段,接著E引腳有一個整脈沖的跳變,接著要維持時間最小值為tpw=400ns的E脈沖寬度。然後E引腳負跳變,RS電平變化,R/W電平變化。這樣便是一個完整的LCD1602寫命令的時序。
⑦ PLC由梯形圖繪制時序圖,與指令代碼轉換
如圖所示,兩個圖,一個時序圖,一個指令表截圖。望採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