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linux中的網路配置怎麼設置
設置網路地址:
cat/etc/sysconfig/network-scripts/ifcfg-eth0
DEVICE=eth0
BOOTPROTO=statics
HWADDR=00:0C:29:13:D1:6F
ONBOOT=yes
TYPE=Ethernet
IPADDR=192.168.0.212
NETMASK=255.255.255.0
BOOTPROTO=statics :表示使用靜態IP地址
ONBOOT=yes:表示開機時,啟動這個網卡。
取動態IP地址地址
DEVICE=eth0
ONBOOT=yes
BOOTPROTO=dhcp
設置好IP地址,現在還不能生效哦,要重新啟動網卡才可以。
Ifconfig <網路介面名稱> network <子網掩碼>
例:# ifconfig eth0 192.168.1.222 netmask 255.255.255.0
註:手工配置linux網路只限於臨時使用,配置不保存。
擴展:# ifconfig eth0:1 10.0.0.1 netmask 255.0.0.0 一塊網卡配置多個子ip地址。
# ifconfig eth0 hw ether MAC地址 修改網卡的mac地址,
#/etc/rc.d/init.d/networkstart啟動network
#/etc/rc.d/init.d/networkstop停止network
#/etc/rc.d/init.d/networkrestart重啟network
主機名稱配置文件,修改主機名
/etc/sysconfig/network
例:# vi /etc/sysconfig/network 使用vi編輯器打開主機名配置文件。
#vi/etc/sysconfig/network
NETWORKING=yes 網路是否可用。
HOSTNAME=xxxx xxxx為新設置的主機名。
本地主機名稱解析文件
/etc/hosts
Hosts 和 DNS具有類似的主機名稱解析功能
域名伺服器配置文件
/etc/resolv.conf
最多可以設置3行,前面的生效 有些看似很復雜的操作,可能幾個命令就解決了,建議多學習些Linux命令
B. 請解釋如下一段dos命令的意思。
Windows NT類的操作系統,也就是Windows NT/2000/XP中,有一個特殊文件,也就是「BOOT.INI」文件,這個文件會很輕松地按照我們的需求設置好多重啟動系統。
「BOOT.INI」文件會在已經安裝了Windows NT/2000/XP的操作系統的所在分區,一般默認為C:\下面存在。但是它默認具有隱藏和系統屬性,所以你要設置你的文件夾選項,以便把「BOOT.INI」文件顯示出來。我們可以用任何一種文本編輯器來打開他它。一般情況下,它的內容如下:
[boot loader]
timeout=30
default=multi(0)disk(0)rdisk(0)partition(1)\Windows
[operating systems]
multi(0)disk(0)rdisk(0)partition(1)\Windows="Microsoft Windows XP Professional" /fastdetect
在Windows 2000或者是XP系統中,我們可以很容易的設置「BOOT.INI」文件。那就是在「我的電腦」上面點擊右鍵,選擇「屬性」打開「系統屬性」對話框,再點擊「高級」選項卡,在「啟動和故障修復」裡面點擊「設置」按鈕,就可以打開「啟動和故障修復」對話框了,在這裡面我們就可以對它進行詳細設置。
如果你擁有Windows XP操作系統,那麼你可以用「系統配置實用程序」來更方便的編輯「BOOT.INI」文件。具體做法是:打開「開始」菜單,點擊「運行」命令,再在彈出的文本框中輸入「Msconfig」點擊「確定」後就會彈出「系統配置實用程序」,再點擊「BOOT.INI」選項卡,就會出現如圖所示的界面。在這里,我們可以很方便地設置文件。
言歸正傳,現在,來說明一下這個文件內容的含義。
1.系統載入部分([boot loader])
這一部分很簡單,只有兩個設定。那就是「timeout=」和「default=」。
「timeout=」就是設定開機時系統引導菜單顯示的時間,超過設定值則自動載入下面「default=」指定的操作系統。默認值是30,單位為秒。我們可以在這裡面設定等待時間的長短。如果將其設為「0」那麼就是不顯示系統引導菜單。
「default=」則是設定默認引導的操作系統。而等號後面的操作系統必須是已經在「[operating systems]」中存在的。如果想默認為載入另外的操作系統,我們可以參看「[operating systems]」中的操作系統列表,然後把想要載入的操作系統按照格式寫到「default=」後面就可以了。
2.操作系統部分([operating systems])
在這裡面,列出了機器上所安裝的全部操作系統。比如機器上只有一個操作系統,那麼就只有一條信息,那就是「multi(0)disk(0)rdisk(0)partition(1)\Windows="Microsoft Windows XP Professional" /fastdetect」
在這里需要注意的是,在英文引號內的文字就是引導操作系統菜單時顯示出來的讓我們選擇操作系統的提示文字,在這裡面我們可以隨意更改。而「multi(0)disk(0)rdisk(0)partition(1) \Windows」這一句就需要些解釋了。因為它涉及ARC(高級RISC計算機)命名,它是x86或RISC計算機中用於標識設備的動態方法。
ARC命名的第一部分用於標識硬體適配卡/磁碟控制器,它有兩個選項:SCSI和Multi。
Multi表示一個非SCSI硬碟或一個由SCSI BIOS訪問的SCSI硬碟,而SCSI則表示一個SCSI BIOS禁止的SCSI硬碟。(x)是硬體適配卡序號。Disk(x)表示SCSI匯流排號。如果硬體適配卡為Multi,其正確表示方法就為disk(0),rdisk(x)則表示硬碟的序號,如果硬體適配卡為SCSI則忽略此值;
partition(x)表示硬碟的分區序號。了解這些,我們就可以解釋前面那條信息的含義了,即「multi(0)disk(0)rdisk(0)partition(1) \Windows」為,在0號非SCSI設備上的第0號磁碟上的第一個分區裡面的「Windows」目錄下可以找到能夠啟動的操作系統。
等號後的內容前面已經說過,那個就是引導菜單顯示出來的供我們選擇的提示文字。而後面的「/fastdetect」又是作什麼用的呢?這是一個開關符,用來控制啟動該操作系統時的具體選項,下面再來詳細的介紹各種開關符的含義:
/3GB:這是Win2000 SP3新引入的。這使得用戶區和系統區分為3G比1G的比例。只有用戶使用NT企業版,應用程序也支持3GB選項時,此選項才生效。
/BASEVIDE使用標准VGA方式啟動。這種方式主要用於顯示驅動程序失效時。
/BAUDRATE:指出用於調度的波特率,如果用戶不設置,則使用默認的9600,而對於線纜Modem則使用19200。
/BOOTLOG:使Win2000將日誌寫入 %SystemRoot%\NTBTLOG.TXT 。
/BURNMEMORY=:使NT在已知的內存上少使用指定的數量,如果/burnmemory=64,則有64M內存NT不使用。
/CRASHDEBUG:調度器在NT啟動時啟動,只有在內核錯誤時才有用,如果系統經常會無故出錯,這個選項就很有用了。
/DEBUG:在啟動NT時調入調度器,它可以在任何時間激活,在錯誤可以再次出現時使用它比較合適。
/DEBUGPORT= comx :指定用於調度的埠,其它X就指埠號。
/FASTDETECT:對於Win2000啟動時,它使系統不檢查串列口和並行口。
/HAL=<hal>:允許用戶不使用默認的HAL。
/INTAFFINITY:設置多處理器HAL(HALMPS.DLL),使編號最大的處理器接收中斷請求。如果不設置此選項,Win2000會使所有處理器接收中斷請求。
/KERNEL=<kernel>:與上面的功能相同,不過是針對SMP中的內核而言的。
/MAXMEM:n:指定NT可以使用的最大內存數,如果一個內存片損壞,這個開關就十分有用了。
/NODEBUG:不使用調試信息。
/NOGUIBOOT:指定此選項會使Win2000不載入VGA驅動程序,也就不會顯示啟動過程和失敗時的蘭屏信息。
/NOSERIALMICE=[COMx | COMx,y,z…]:在特定的COM中上禁止對串列滑鼠的檢測。如果用戶有一個非滑鼠設備接在COM口上,這個選項會十分有用。如果此開關未加參數,系統會禁止所有COM口。
/NUMPROC=n:只允許前N個系統處理器工作。
/ONECPU:在多處理器中只使用一個處理器。
/PCILOCK:不讓NT為PCI設置分配IO/IRQ資源,而啟用BIOS設置。
/SAFEBOOT:安全啟動,這個大家一定十分熟悉,Win2000隻啟動HKLM\System\CurrentControlSet\Control\SafeBoot中的驅動程序和服務,其後跟三個參數MINIMAL,NETWORK或DSREPAIR之一。MINIMAL和NETWORK在允許網路下啟動系統。而DSREPAIR要求系統從備份設備中調入活動目錄的設置。還有一個選項是"(ALTERNATESHELL)",它讓系統調入由HKLM\System\CurrentControlSet\
SafeBoot\AlternateShell指定的SHELL程序,而不使用默認的Explorer。
/SOS:在調入驅動程序名時顯示它的名字,在因驅動問題而無法啟動時使用比較好。
/WIN95:在裝有三個系統DOS、Win9x和Windows NT的系統上,讓NTLDR直接調用Win9x。啟動文件BOOTSECT.W40。
/WIN95DOS:在裝有三個系統DOS、Win9x和Windows NT的系統上,讓NTLDR直接調用DOS啟動文件BOOTSECT.DOS
/YEAR=:使用指定的年份,如果設置為/YEAR=2005,那現在的時間就是2005年,此選項僅對NT4+SP4和Win2000生效。
全看懂了,你完全可以自己造一個!
補充回答:
默認這個文件是只讀屬性,你可以手動去掉只讀屬性,用記事本編輯即可。注意:在保證你會的前提下修改,否則可能導致系統無法啟動。
C. 電腦藍屏代碼STOP:OXOOOOOO74求解決方法
解決方法是:
開機時候 點擊F8(我的筆記本是聯想),然後選擇安全模式。
2- 電腦打開了後 點擊 windows + R
D. 電腦問題:請問在電腦中/MAXMEM(M)、/NUMPROC(N)、/PCILOCK(P)、/DEBUG(D)分別是什麼意思
/MAXMEM(M)、/NUMPROC(N)、/PCILOCK(P)、/DEBUG(D)分別是最大內存、處理器數,pic鎖、調試。這些設置是設置快速啟動的,運行「msconfig」是系統啟動設置,沒有禁止快速關機的,你要禁止快速關機,可以運行regedit,找到HKEY_LOCAL_MACHINE/SYSTEM/CurrentControlSet/Control,在右側找到WaitToKillServiceTimeOut右擊修改,XP系統是20000(代表20秒),你可以設置大於20000的數,重啟就可以讓關機速度變慢了
E. 開機啟動項
從運行輸入regedit,從下面的位置找到你要刪除的啟動就可以了
[HKEY_LOCAL_MACHINE\software\microsoft\windows\currentversion\run]
[HKEY_LOCAL_MACHINE\software\microsoft\windows\currentversion\runonce]
[HKEY_CURRENT_USER\software\microsoft\windows\currentversion\run]
[HKEY_CURRENT_USER\software\microsoft\windows\currentversion\runonce]
[HKEY_CURRENT_USER\software\microsoft\windows\currentversion\runservices]
sys tem.INI是包含Windows初始配置信息的重要文件,其中的配置語句較復雜且對Windows用戶十分重要。本文描述了該文件包含的重要配置語句的意義。
Windows利用擴展名為.INI的文件保存Windows及其應用程序的初始化信息。Windows及其應用程序每次啟動時,都會從相應的INI文件中讀取初始化設置信息,並據此進行配置。Windows的兩個最重要的INI文件是WIN.INI和sys tem.INI,WIN.INI控制Windows用戶窗口環境的概貌(如窗口邊界寬度、系統字體等),而sys tem.INI包含整個系統的信息(如顯示卡驅動程序等),是存放Windows啟動時所需要的重要配置信息的文件,相當於DOS中的CONFIG.SYS。sys tem.INI能識別上百個不同命令,其中的一些語句的意義不言自明,並且可能通過SETUP程序或主群組的控制面板來設置,而另一些就比較懂且只能由人工改變。因此,為了高效的執行程序,Windows的用戶就需了解sys tem.INI的內部結構和其中的關鍵語句的意義,才能維護好系統。
sys tem.INI由許多小節組成,每個小節有一個方括弧括起來的小節名標名,如[boot],每個小節包含一些格式為「關鍵字名=值」的設置。該文件格式為文本文件,可以用任何文字處理器如DOS中的Edit觀察或修改。下面,我們將討論sys tem.INI的重要小節及其中的關鍵語句。
Welcome C:\WINDOWS\Welcome.exe /r
歡迎進入Windows程序,這個不用我說了吧,每個人第一次啟動系統的時候都會有這個歡迎程序出現的,幾乎沒有什麼用途.
TaskMonitor C:\WINDOWS\taskmon.exe
任務檢測程序,這個監視器將記錄你使用軟體的情況,然後將這些資料保存到 windows\applog的applog.ind文件中
internat.exe internat.exe
注意哦,這里的internat很多人會誤以為是網路什麼有關的,其實不然,因為他和英特網internet差一字哦,這里這個internat是輸入法圖標的工具,一般本機只有一個輸入法的都不需要運行這個.(任務欄裡面的En圖標)
ScanRegistry C:\WINDOWS\scanregw.exe /aotorun
注冊表備份程序,每次開機都備份一次注冊表,這個呢,其實我是建議大家使用,因為現在惡意代碼網站太多了,如果不小心被破壞了,還可以恢復上一次的注冊表.
SystemTray SysTray.Exe
管理駐留內存的程序,建議保留,這樣的話,電腦用一段時間後系統會越來越慢的狀況會減輕一點.
SchelingAgent C:\WINDOWS\SYSTEM\mstask.exe
系統計劃任務程序,我不解釋了,一般沒什麼用.
LoadPowerProfile Rundll32.exe powrprof.dll,LoadCurrentPwrScheme(可能會出現兩次)
電源管理程序,如果禁用掉後,在控制面版-電源管理,裡面設置的就沒有效果了.
WIN.INI的基本構成
WIN.INI文件包含若干小節,每一節由一組相關的設定組成。WIN.INI文件中小節和設定的格式如下:
[小節名]
關鍵字名=值
其中:小節名必須用中括弧([])括起,且左括弧必須在屏幕的最左一列,文件中可以包含注釋,每一行注釋以分號(;)開始。
WIN.INI中的主要小節名及含義如下:
[Windows]:影響Windows操作環境的部分,包括在啟動Windows時執行哪一個應用程序,警告聲音的設置、窗口邊框的寬度、鍵盤響應的速度、滑鼠器設置以及將文件定義為文檔或程序等。
[Desktop]:控制系統界面顯示形式及窗口和滑鼠器的位置。
[Extensions]:聯結特定的文件類型與相應的應用程序。
[Intl]:描述怎樣為除美國外的其它國家顯示有關的文件項目。
[Windows Help]:列出有關HELP窗口及對話窗的默認尺寸、布局、文本顏色等設置。
[Font Substitue]:列出Windows可識別的互換字體。
[TureType]:使用和顯示TrueType字體的可選設置。
[Sounds]:為每個系統事件設計的聲音文件列表。
[MCI Extensions]:把MEDIA控制介面設備同特定文件類型聯系起來。
[Compatibility]:用於解決Windows 98和Windows 3.x之間的差異所引起的兼容性問題。
[Compatibility32]:用於解決Windows 98和Windows 3.X之間的差異所引起的32位磁碟存取兼容性問題。
[MCI Compatibility]:用於Windows 98中文版的MCI設備兼容性問題。
[Mole Compatibility]:用於Windows 98中文版的模塊兼容性問題。
[IME Compatibility]:用於Windows 98中文版的輸入法與應用程序的兼容性問題。
[Pscript.Drv]:描述PostScrip列印機的ATM字型檔狀況。
[Fonts]:描述Windows裝入的屏幕字體文件。
Embedding:列出目標聯接與嵌入(OLE)使用的伺服器目標。
[Colors]:定義Windows的顯示顏色。
[PrinterPorts]:Windows將要訪問的激活或非激活的輸出設備。
[Ports]:描述中文Windows 98的可用埠。
[Mail]:描述Microsoft Mail以及Microsoft Exchange的使用參數。
[Devices]:與舊版本Windows的應用程序兼容的激活輸出設備。
[Programs]:當用戶打開多個數據文件時,該段可為Windows查找相應程序文件提供附加的路徑。
[Associated CharSet]:描述Windows 98中文版使用字元集狀態和西文字體所對應的預設中文字體。
[Windows Telephony]:描述Windows 98中文版的Microsoft Exchange的電話號碼初始化日期和時間。
[Paintbrush]:描述Windows 98中文版的「畫圖」(PaintBrush)的省略圖片格式。
[MAPI 1.0 Time Zone]:描述MAPI 1.0的時區設置參數.
WinNT類的操作系統,也就是Windows NT/2000/XP中,有一個特殊文件,也就是「boot.ini」文件,
這個文件會很輕松地按照我們的需求設置好多重啟動系統。
「boot.ini」文件會在已經安裝了windows nt/2000/xp的操作系統的所在分區,
一般默認為c:\\下面存在。但是它默認具有隱藏和系統屬性,所以你要設置你的文件夾選項,
以便把「boot.ini」文件顯示出來。我們可以用任何一種文本編輯器來打開他它。一般情況下,它的內容如下:
[boot loader]
timeout=30
default=multi(0)disk(0)rdisk(0)partition(1)\\windows
[operating systems]
multi(0)disk(0)rdisk(0)partition(1)\\windows=\"microsoft windows xp professional\" /fastdetect
在windows 2000或者是xp系統中,我們可以很容易的設置「boot.ini」文件。那就是在「我的電腦」
上面點擊右鍵,選擇「屬性」打開「系統屬性」對話框,再點擊「高級」選項卡,在「啟動和故障修復」
裡面點擊「設置」按鈕,就可以打開「啟動和故障修復」對話框了,在這裡面我們就可以對它進行詳細設置。
如果你擁有windows xp操作系統,那麼你可以用「系統配置實用程序」來更方便的編輯「boot.ini」
文件。具體做法是:打開「開始」菜單,點擊「運行」命令,再在彈出的文本框中輸入「msconfig」點擊
「確定」後就會彈出「系統配置實用程序」,再點擊「boot.ini」選項卡,就會出現如圖所示的界面。
在這里,我們可以很方便地設置文件。
1.系統載入部分([boot loader])
這一部分很簡單,只有兩個設定。那就是「timeout=」和「default=」。
「timeout=」就是設定開機時系統引導菜單顯示的時間,超過設定值則自動載入下面「default=」
指定的操作系統。默認值是30,單位為秒。我們可以在這裡面設定等待時間的長短。如果將其設為「0」
那麼就是不顯示系統引導菜單。
「default=」則是設定默認引導的操作系統。而等號後面的操作系統必須是已經在「[operating systems]」
中存在的。如果想默認為載入另外的操作系統,我們可以參看「[operating systems]」中的操作系統列表,
然後把想要載入的操作系統按照格式寫到「default=」後面就可以了。
2.操作系統部分([operating systems])
在這裡面,列出了機器上所安裝的全部操作系統。比如機器上只有一個操作系統,那麼就只有一條信息,
那就是「multi(0)disk(0)rdisk(0)partition(1)\\windows=\"microsoft windows xp professional\" /fastdetect」
在這里需要注意的是,在英文引號內的文字就是引導操作系統菜單時顯示出來的讓我們選擇操作系統的提示文字,
在這裡面我們可以隨意更改。而「multi(0)disk(0)rdisk(0)partition(1) \\windows」這一句就需要些解釋了。
因為它涉及arc(高級risc計算機)命名,它是x86或risc計算機中用於標識設備的動態方法。
arc命名的第一部分用於標識硬體適配卡/磁碟控制器,它有兩個選項:scsi和multi。
multi表示一個非scsi硬碟或一個由scsi bios訪問的scsi硬碟,而scsi則表示一個scsi bios禁止的scsi硬碟。
(x)是硬體適配卡序號。disk(x)表示scsi匯流排號。如果硬體適配卡為multi,其正確表示方法就為disk(0),rdisk(x)
則表示硬碟的序號,如果硬體適配卡為scsi則忽略此值;
partition(x)表示硬碟的分區序號。了解這些,我們就可以解釋前面那條信息的含義了,
即「multi(0)disk(0)rdisk(0)partition(1) \\windows」為,在0號非scsi設備上的第0號磁碟上的第一個分區
裡面的「windows」目錄下可以找到能夠啟動的操作系統。
等號後的內容前面已經說過,那個就是引導菜單顯示出來的供我們選擇的提示文字。
而後面的「/fastdetect」又是作什麼用的呢?這是一個開關符,用來控制啟動該操作系統時的具體選項,
下面再來詳細的介紹各種開關符的含義:
/3gb:這是win2000 sp3新引入的。這使得用戶區和系統區分為3g比1g的比例。只有用戶使用nt企業版,
應用程序也支持3gb選項時,此選項才生效。
/basevideo:使用標准vga方式啟動。這種方式主要用於顯示驅動程序失效時。
/baudrate:指出用於調度的波特率,如果用戶不設置,則使用默認的9600,而對於線纜modem則使用19200。
/bootlog:使win2000將日誌寫入%systemroot%\\ntbtlog.txt。
/burnmemory=:使nt在已知的內存上少使用指定的數量,如果/burnmemory=64,則有64m內存nt不使用。
/crashdebug:調度器在nt啟動時啟動,只有在內核錯誤時才有用,如果系統經常會無故出錯,這個選項就很有用了。
/debug:在啟動nt時調入調度器,它可以在任何時間激活,在錯誤可以再次出現時使用它比較合適。
/debugport= comx :指定用於調度的埠,其它x就指埠號。
/fastdetect:對於win2000啟動時,它使系統不檢查串列口和並行口。
/hal=<hal>:允許用戶不使用默認的hal。
/intaffinity:設置多處理器hal(halmps.dll),使編號最大的處理器接收中斷請求。如果不設置此選項,
win2000會使所有處理器接收中斷請求。
/kernel=<kernel>:與上面的功能相同,不過是針對smp中的內核而言的。
/maxmem:n:指定nt可以使用的最大內存數,如果一個內存片損壞,這個開關就十分有用了。
/nodebug:不使用調試信息。
/noguiboot:指定此選項會使win2000不載入vga驅動程序,也就不會顯示啟動過程和失敗時的蘭屏信息。
/noserialmice=[comx | comx,y,z…]:在特定的com中上禁止對串列滑鼠的檢測。如果用戶有一個非滑鼠
設備接在com口上,這個選項會十分有用。如果此開關未加參數,系統會禁止所有com口。
/numproc=n:只允許前n個系統處理器工作。
/onecpu:在多處理器中只使用一個處理器。
/pcilock:不讓nt為pci設置分配io/irq資源,而啟用bios設置。
/safeboot:安全啟動,這個大家一定十分熟悉,win2000隻啟動hklm\\system\\currentcontrolset\\
control\\safeboot中的驅動程序和服務,其後跟三個參數minimal,network或dsrepair之一。minimal和networ
k在允許網路下啟動系統。而dsrepair要求系統從備份設備中調入活動目錄的設置。還有一個選項是\"(alternateshell)\",
它讓系統調入由hklm\\system\\currentcontrolset\\
safeboot\\alternateshell指定的shell程序,而不使用默認的explorer。
/sos:在調入驅動程序名時顯示它的名字,在因驅動問題而無法啟動時使用比較好。
/win95:在裝有三個系統dos、win9x和windows nt的系統上,讓ntldr直接調用win9x。啟動文件bootsect.w40。
/win95dos:在裝有三個系統dos、win9x和windows nt的系統上,讓ntldr直接調用dos啟動文件bootsect.dos
/year=:使用指定的年份,如果設置為/year=2005,那現在的時間就是2005年,此選項僅對nt4+sp4和win2000生效。
最後服務的詳細說明,你可以在控制面板-管理工具-服務中看到
F. 電腦boot詳解
boot指的是啟動(或引導)
1、在講述這個名詞的意義之前,最好做一張啟動盤,這樣在計算機受到引導型病毒的感染時可以干凈地啟動計算機殺死這個病毒。
2、啟動作為動詞時是指將操作系統裝入主存或RAM中,一旦操作系統存在於主存或RAM中時,用戶就可以在計算機上使用應用程序了。有時候您可能會看到一個單詞,讓您"reboot"(重新啟動),它的意思就是讓您重新把操作系統裝入計算機的主存或RAM。上面所說的是指PC機,而一般大型計算機中不用這個單詞,在大型機中稱啟動為IPL(Initial Program Load,初始程序裝載)。
3、作為名詞時,它指的是引導程序,此程序可以先行進入系統,獲得系統的控制權,然後導入所有的操作系統程序。
4、需要注意的是,啟動或裝載操作系統與安裝操作系統是兩碼事,在一台計算機上的安裝一般只進行一次,而每次開機時操作系統進入計算機主存或RAM的過程不能稱之為安裝。在安裝的過程中用戶需要設置許多參數,在安裝結束後,操作系統就會存在於計算機的存儲器中。可以安裝其它應用程序,但啟動一般僅僅針對操作系統而言的。一定不要把這兩個意思弄錯了。
5、雖然啟動過程因操作系統的不同而稍稍有所不同,但是基本過程是這樣的:當您打開計算機時,操作系統將按照下面的順序自已進行裝載。
6、開機時,系統中只讀存儲器(ROM)中的基本輸入輸出系統(BIOS)獲得系統控制權,BIO預先裝好的,不象隨機訪問存儲器(RAM),ROM的內容不會因為計算機掉電而丟失。BIOS首先進行開機自檢過程(power-on self test,POST)確定計算機上所有的基本部件可以正常工作。然後,BIOS的引導程序找尋特定的啟動程序,由這個啟動程序裝載硬碟上的操作系統。通常情況下,此程序會首先會使A驅動器,如果其中有軟盤的話,將會在特定的位置讀入引導文件。(對於MS-DOS系統來說,這兩個文件是IO.SYS和MSDOS.SYS。)如果啟動程序在這個位置沒有找到可以用於裝載操作系統的文件時,BIOS將告訴用戶A盤不是一張啟動盤。如果驅動器A中沒有軟盤的話(通常都沒有),BIOS將在硬碟的特定位置上找尋特定的文件,在找到這個文件後,BIOS將第一個扇區(一個512位元組的特定區域)讀入RAM的特定位置,第一個扇區內存儲的信息就稱之為主引導記錄。 在裝入引導記錄後,引導記錄獲得系統的控制權,由它將後面的文件裝入系統。在將後面的文件全部裝入系統後,引導記錄就沒有用了,可以被別的數據覆蓋掉了。在此之後要裝置進一些配置文件,這些配置文件將使這台計算機工作在最佳狀態之下。在處理完配置文件之後,操作系統正式獲得控制權,這時啟動就算完成了。
G. numproc什麼意思
頭痛 ,我也不知道!
H. 你好 我的電腦按你的開始--運行-輸入msconfig--選擇BOOT.INI選項卡--高級選項--/NUMPROC 勾選--選擇核心數
你好
一.請先進入游戲目錄(一般為Xx:\palgame),在其中找到env.dat,將這個文件刪除。
二.如果還不行的話首先請確保你的視頻目錄(x;\palgame\Video)中11個180M的bik視頻文件是完整的。
然後:
1、找到你配電腦時方正給你的光碟,在其中找到顯卡的驅動,正確將其重新安裝一遍。
2、然後依次點擊「開始」-》「設置」——》「控制面板」-》「顯示」-》「設置」-「高級」,在其中找到與你顯卡相關的設置項目,進行一些合理設置,關閉一些「新」特效
三.關於新仙劍在2000/xp/2003下跳出的問題
作者:夢中仙靈
四.您可能是使用了最新的驅動程序才會出現這種情況
下面是驅動之家的地址 找到對應的顯卡驅動更新一下
如果不會找,可以到網路分區提問,或者下載驅動精靈
界面友好,安裝傻瓜,自動找到對應的顯卡驅動
這里注意是要更新舊版驅動
為了確保找到的驅動准確無誤,請先到分區提問,然後發信息給那裡排名高的人來回答即可
I. 能否在命令提示符下查看CPU是幾核
查看CPU具體規格可通過使用CPU-Z,在指令集一行就可以查看CPU指令集
下面使用windows內置命令查看cpu核數,具體步驟如下:
1、
運行cmd,輸入wmic
再輸入cpu get *
如下圖
2、滑鼠拉動下面的滑動條,你會看到numberofcores,numberoflogicalprocessors。
意思是,雙核單線程
這樣就能知道CPU是幾核幾線程。
J. windows7玩CF的時候每剛玩幾分鍾,它就說系統檢測到游戲運行異常,然後直接就彈出桌面了··
面跳出遊戲嗎?
這是無法播放動畫所致,即使你得到存檔,繞過了這個動畫,但後面再遇到動畫時,還會出現同樣的問題。
可能問題出在你台式機的顯卡驅動程序太新,使游戲無法支持。可以按以下方法試圖排除:
1、找到你配電腦時裝機商給你的光碟,在其中找到顯卡的驅動,正確將其重新安裝一遍。
2、然後依次點擊「開始」-》「設置」——》「控制面板」-》「顯示」-》「設置」-「高級」,在其中找到與你顯卡相關的設置項目,進行一些合理設置,關閉一些「新」特效,一般就可以解決問題了。
3、如果還不行,就重新注冊一下dll文件
點擊:開始-->運行,在運行框中輸入cmd,在命令提示符下輸入:
for %1 in (%windir%\system32\*.dll) do regsvr32.exe /s %1
注意,是在命令提示符下,不是在「運行框」中!!
4、實際上2、3兩條都是一個原因造成的,就是顯卡和它的驅動程序太新了,對老游戲的動畫不支持,你也可以試圖卸載較新的顯卡驅動,安裝一款相對較早的顯卡驅動(當然,前提還是你的顯卡支持,,起碼要正確區分ATI、NVIDIA、InterGMA),具體操作如下:
很簡單只需要下面幾個步驟 1.點擊"開始"-"運行"輸入"msconfig"出現"系統配置實用程序" 2.選擇"BOOT.INI"選項卡中的高級選項 3.勾中"/NUMPROC"後面的數字選擇"1",然後確定 4.全部確定之後,重啟下機器就OK了 當然這個方法只適用於XP、2003
或者
這裡面有一個驅動,先卸載了原來的顯卡,然後安裝這個就行了。
如果你是雙核處理器可能還要做一個步驟。
總之如果以上方法還不行的話你只需要再進行以下操作
運行輸入「msconfig」 => "BOOT.INI" => 「高級選項」 =〉 /NUMPROC(N)前面的鉤選上,後面選擇「1」
重啟電腦。
祝你玩得愉快!!!
另外,團IDC網上有許多產品團購,便宜有口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