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你知道程序員的作息時間是什麼樣的嗎
我以前公司研發部門的程序員作息是:9:00-18:00正常上下班的時間,有些程序員會加班到晚上8點。
2. 程序員是一份燒腦的工作嗎
程序員絕對屬於燒腦工作的典範,它是很具有縝密性的,任何的一個代碼中的小錯誤都會導致全盤否定,然後再回過頭去檢查更改又是好比大海撈針一樣,費時費力的而且不討好,有時候不僅是腦力勞動而且還是體力勞動,長年累月的加班加點也是正常的,但是耐不住工資高啊,有得必有失吧!
3. 為什麼大家都會說,程序員在35歲就是職業危機
程序員35年的危機是一個經久不衰的話題,幾乎是一邊倒的。大家都認為35歲是大多數人結束職業生涯的年齡。程序員吃青春飯是肯定的事。但我想說的是,程序員35年的危機從何而來?完全不是程序員這個職業的問題。
舉幾個例子:2019年,中國人均月收入8165元,但只要月薪達到5000元,就能超過90%以上的人。馬雲說:「壞行業有很多好企業,好行業有很多壞企業」。很多人會把「整體」當成「個體」。家長認為這個學校的本科率極高,如果孩子在這里讀書,985和211以後都不成問題。有人認為IT行業工資高,前景好,所以認為只要找到IT相關的工作,嫁給白,就能拿到高薪。眾所周知,「整體性」只代表一種趨勢,會因為「個體性」的不同而不同。正如新冠肺炎的病死率為2.7%,有些人可能有50%的死亡概率,但我只有0.01%。不可否認,「整體」代表了一種趨勢。如果90%以上的專業人士都會面臨35歲的危機,你就有很大的概率逃脫。
但我想說的是,哪個行業容易?知道自己可能有35年的危機,要做好應對的准備,而不是選擇逃避,否則只會從一個坑裡出來,跳到另一個坑裡。
4. ()明確指出:"不論體力勞動,腦力勞動,都是勞動,從事腦力勞動的人也是勞動者."
鄧小平同志明確指出,不論腦力勞動、體力勞動,都是勞動。從事腦力勞動的人也是勞動者,要承認這些人是勞動者。
勞動者的種類很多,但是並沒有貴賤之分,無論是腦力勞動者,比如教師程序員,還是體力勞動者,比如工地工人和清潔工,他們對社會都是有貢獻的,唯一的區別只是所擅長的領域不同,但沒有貴賤之分。
鄧小平同志也指出,一定要在黨內造成一種空氣:尊重知識,尊重人才,尊重技術。要反對不尊重知識分子的錯誤思想,不論腦力勞動,體力勞動,都是勞動,從事腦力勞動的人也是勞動者。
(4)腦力勞動者程序員擴展閱讀:
鄧小平同志這句話的現實意義:
1、社會分工有不同,但每一位勞動者都值得尊重。每個人在法律上人格上都是平等的,不分貴與賤,那些辛勤勞動、誠實勞動雖然默默無聞,卻是推動社會前行的寶貴基石。
2、只有尊重勞動,尊重勞動的價值,才能讓勞動者有更多的獲得感和成就感,創造出更多的財富。一個尊重勞動的社會,才能實現長期的發展。
5. 程序員是體力勞動還是腦力勞動
程序員當然是腦力勞動,工地上搬磚的才是體力勞動。那麼為什麼有的人會形容程序員也是搬磚的呢,那是因為程序員工作強度還是比較大的,加班是經常的,雖然說是坐著工作,但是也是消耗體力的。
6. 我看程序員是腦力勞動者還是體力勞動者
大部分時間是腦力勞動,但是還需要不斷的敲代碼,也有體力勞動,所以說兩者都有。
7. 很多人認為程序員是吃青春飯,你贊同這個觀點嗎
在大多數人的觀念里,都覺得程序員是吃青春飯的,因為需要大量的腦力勞動,而且程序員加班是非常常見的事情,一些稍微歲數大一點的人,可能加班身體就承受不住,其實我覺得程序員吃青春飯這個觀點並不絕對。
還有就是在一個行業時間久了,如果做得非常出色,積累了豐富的經驗,那麼就會往這個行業的一些中高端的職位去提升,不會一直做最基礎的程序員了。所以我覺得並不能說程序員是吃“青春飯”的職業,而是程序員的工作非常辛苦,如果熬過了前期的幾年之後,還不能在這個行業有所成就和晉升,那麼可能就不會再堅持做最底層的工作,而是換做了其他的行業了。畢竟程序員還有一個戲稱,叫“代碼民工”,雖然也沒有對行業的歧視,但是也在一定程度上比喻除了程序員的辛苦。
大家對程序員吃“青春飯”的說法怎麼看呢?
8. 腦力勞動會累嗎。。。。。
腦力勞動比體力勞動更累,體力勞動可以休息一下就很快恢復了。腦力勞動能累的死人,有的人就是腦力累死的。
9. 程序員吃完「青春飯」,還可以做什麼呢
就依我哥為例子,他在IT行業奮斗15年了,在北京換了5份工作,8年一線研發架構經驗,逐步轉型做架構師、研發經理,已經遠離一線碼農工作7年。先回答你這個問題,結論就是程序員在中國就是吃青春飯的,原因請讓我一一道來。
程序員工作強度大,加班多,年齡大了確實扛不住
總結起來就是兩點:
1、三十多歲的程序員,要麼轉型成功了,收入高了,也不需要那麼拚命的敲代碼了。他們能在大城市呆下來了,但已經算不上程序員了。但能轉型升職的畢竟是少數的。
2、就是沒有轉型成功的,通常選擇回老家轉行。因為三四線城市沒有互聯網企業。
程序員不容易,請為程序員點個贊。
10. 有人說做程序員容易禿,是真的嗎為什麼
程序員的確容易禿頭脫發,因為頭發在中醫里稱作血餘,有一味中葯叫血餘炭,就是頭發燒的炭。
其次一個就是腎,其華在發。淺顯一點理解就是,腎影響人的頭發生長,人年紀大了腎精虛弱,頭發就開始白了,也更容易掉頭發了。而貧血的人頭發容易枯黃。
再從血的角度來說,肝主藏血,大家都知道熬夜傷肝,而從各方面的信息來看996已經要成為程序員的標配了,甚至後半夜都友人還在加班。長期的加班,熬夜損耗肝血。
而長期盯著屏幕,繼續在「傷血「的路上助力一把,有一句話叫做久視傷血,就是長期的用眼,耗傷人體血氣。
特別在改BUG的時候,有時候翻來覆去盯著幾行字母,不停地檢查,修改,檢查修改。傷腦,傷肝,傷眼睛。還可能憋尿。按照我自己作為入門者的習慣,中間是不會離開的,好不容易理出了頭緒,一離開感覺等回來後一臉懵逼,前面的都白幹了,又要重頭再來。
說完肝再來說說腎,我們又有肝腎同源之說,這個暫且不提,主要來講講腎主骨,生髓,藏於腦,腦為髓之海,程序員作為一個腦力勞動者,不知不覺中消耗了大量腦細胞,(魔幻點的說法也就是消耗了大量精神力,正式點的說法叫做勞心過度,屬於五勞七傷的一種。)加上長時間工作,熬夜,壓力等等原因。在相對高的薪資下,也也付出了相對的代價,所以經常把程序員比作搬磚,當然Ctrl+C, Ctrl+V也在其中起了作用。
當然,不禿頭的程序員也是有的,有些人天生發量,這是優秀的基因,沒有辦法,但是強健的體魄,也是對抗的方式,適當的運動,適當的飲食,如果想從事程序員的工作,也可以提前預防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