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為什麼中國的程序員總被稱為碼農
本人並不是一位程序員,但是從事互聯網行業也少不了與程序員朋友打交道,他們經常自嘲為「碼農」、「程序猿」、「代碼工人」、「碼字猴」等等,這些一定程度上是幽默的稱謂,但是站在旁觀者的角度,本人認為還有一些深層次的原因。
第一,中國的程序員是一個龐大的群體,只要是學過計算機,只要懂一門編程語言,都可以吃這碗飯。當你看到中午吃飯時那個浩浩盪盪的場面,你就會覺得程序員真的看起來和農民差不多。
第二,大部分程序員做的都是比較枯燥的工作,一點創新性都沒有。很多新項目都是在很成熟的項目之上進行修改,都有現成的模板可以套用,基本上不用怎麼動腦筋。這和農民種田是多麼的類似。他們年復一年地做著同樣的事情(播種、插秧、收割),也不知道這種日子什麼時候是個頭。IT行業本應該是一個創新性非常強的行業,但到了中國就成了比較死板的東西了,這是什麼原因呢?
第三,大部分程序員的視野都比較的窄,對其他行業懂得很少,這也和農民是多麼的相似啊!我們都說農民階層是沒有多少文化的,但這居然也適用於以高學歷著稱的程序員身上,是多麼具有諷刺意味啊!你隨便問一下身邊的程序員,當今最流行的詞語是什麼,我想沒有幾個人回答得上來。他們成天盯著代碼,想著那26個字母和10個數字,視野如何能變寬廣?
第四,大部分程序員都是靠自己的努力掙錢,沒有強的人際關系,基本上屬於「弱勢」群體。就像農民一樣,他們沒有關系,只能世世代代在自己的土地上耕耘,只求維持生計、終老一生。如果稍微有點關系,幾乎沒有人願意當程序員。在行業發展較為順利的時候,他們能夠保住飯碗,能夠養家糊口;當行業不景氣的時候,他們隨時都有被裁的危險,因為公司要不了那麼多人。程序員的命運並沒有真正地掌握在自己手上。
在一個大的IT公司,程序員都佔了很高的比例,少則成百上千人,多則幾萬人,真的像農民一樣,到處都是。我在和同事聚餐的時候,程序員都在抱怨自己的工作是如何的辛苦、如何的累,都說自己是「碼農」。
Ⅱ 大家都在吐槽程序員為何這么多人還要選擇做程序員
一說要程序員,大家都會想到IT男,IT是一個很廣范的,程序員是其中的一個,程序員本身都是跟一堆冷冰冰的數學代碼交朋友,工作相對來說很枯燥,除非有的人對程序開發很感興趣,所以才做了這份職業。
也有的做程序員是因為覺得程序員的工資很高,可以在短的時間里賺到很多錢,在有錢後可以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Ⅲ 程序員具有什麼普遍愛好
emmmmm 說到程序員(俗稱程序猿),大夥兒最先想到的是什麼?
咱家程序猿比較多,隨便問了幾個,回答有「宅」、「開黑打游戲」、「科幻」、「健身」、「天文」、「女裝」(美其名「二流碼農寫功能 一流碼農寫演算法 頂級碼農穿女裝」,不知道是不是認真的,有可能自己在家真有cosplay。。。。)
據觀察,這幫大神擁有無與倫比的耐力(坐如鍾。。。),工作勤勞(加班最晚。。。)
Ⅳ 當下中國的程序員都是什麼狀態
上海某企業菜鳥程序員。簡單的回答一下,程序員的工作狀態根據公司性質的不同而有很大的區別。比如我們公司不是嚴格意義上的互聯網公司,所以我們一般情況下不存在加班,也沒有996一說,早上九點半上班,中午一個半小時午休吃飯,下午六點半下班。工作時間就是敲代碼,討論需求,然後扯犢子,吹吹牛。也有朋友在國內以加班聞名的公司,晚上十一點半下班都是很正常的,但是工資也是我等菜鳥望塵莫及的。網上很多人說程序員呆板,無趣,死宅肥的,的確有那麼一少部分是這樣,但是這樣的人哪個行業都有吧?就我自己來說,我周邊的程序員大部分都是很健康的,上班敲代碼,改bug,下班後做做飯,看看書,學習下新知識,有的維護公用號的,下班了一心在公用號上。
Ⅳ 一名程序員已經都衍生出新興職業了,程序員的工作到底有何壓力
作為一名程序員,每天的工作主要是程序編碼和設計,即開發新的應用程序和進行大量繁瑣的程序維護和安全工作。所以程序員的日常工作就是要一個接一個地處理無聊的代碼。程序員的工作之所以變得令人生畏的主要原因在於其巨大的工作壓力,這種壓力來自外部社會和公司內部。想要緩解這樣的壓力,可以這樣做!
壓力是不可避免的,面對壓力時,我們可能無法自己應對。此時,你不妨說出心中的壓力和不快,或者通過運動、唱歌、喊叫、哭泣等來發泄。壞情緒被消除了,壓力自然減輕了。
Ⅵ 現在程序員行業飽和了嗎剛入行能拿到多少工資
能幹活的人永遠不會過剩,混日子的永遠過剩。初級過剩,高級緊缺。簡單學點啥的時代早就過去了。
這幾年中國互聯網一直很火,因此搞得大量資本湧入互聯網行業,一下子拉高了平均工資。我記得移動端和前端最火的時候,只要你會寫一點前端或者APP,都能找一份工資在平均線上的工作。因此大學報考計算機,以及轉行的人越來越多。
所以培訓班大量招生,賺得盆滿缽盈。而就是這大量培訓出來的人,給人一種中國程序員過剩的現象。
2018年互聯網寒冬,大量企業裁員,那些平時混日子劃水,沒有真本事的人,離開了這個平台就什麼也不是了。甚至原來平台過高的薪資水平還會給他一種我就值這個價的錯覺,而這只是資本和平台的捧殺。
打開招聘軟體,你會發現3-5年的高級程序員,5年以上的資深甚至是架構師的招聘需求源源不斷,最受獵頭歡迎的也是這種級別的職位。這說明了企業更需要的是高端人才,而中國現在高端程序員還是很稀缺的,很多企業都招不到合適的高端人才。這種情形也像極了二八定律。
我創建的java自學交流裙,前面輸入是:926中間是:452最後連起來:303在這里說一下自己整理了一份關於java的系統化資料,從Javase- ssm-springcloud,包括了網上商城項目,個人博客項目,分布式項目等都有想學習Java或者轉行,大學生可以免費領取,java交流群下載
一下以JAVA 為例
剛入行的java後端程序員,薪資區間在「0到50K+」,以下面五份招聘信息為例。
第二份招聘信息:"4-8K"檔次——小型公司初級程序員水平。19年、20年的java行業情況,沒培訓過的小夥伴,除個別優秀以外,極少能找到一份正規程序員工作入行。
所以,這個區間的人群一般是「普通大學科班生+學習優秀+不培訓」情況/「普通培訓機構學習+學習普通」情況,這兩種情況的同學。入職的是「4-8K檔次的小型公司初級程序員崗位」。
而「普通大學科班生+學習普通+不培訓」的同學,以及零基礎小白,這兩種情況很難找到工作。
第三份招聘信息:「9-14Kx13薪」檔次——大型公司初級程序員/小型公司優秀程序員水平。要不是個人優秀,要不是找的機構優秀,要不是優秀學校科班生,總歸學的技術不錯,能找到一份「月薪過萬」初級程序員工作為職業發展的起步。
這個區間檔次的人群一般就是「普通培訓機構學習+學習優秀」情況/「好的培訓機構學習+學習普通」情況/「優秀學校科班生+學習普通」情況的同學,入職的是這個檔次的公司和崗位。
第四份招聘信息:「10-15Kx16薪」檔次——大型公司優秀初級程序員水平/頂級公司初級程序員水平。
這個檔次,小公司給不了初級程序員這個待遇,有這個水平也不會去小公司。這個區間檔次的人群一般就是「好的培訓機構學習+優秀學員」情況/「重點大學普通應屆生」情況的同學,入職的是這個檔次的公司崗位。
第五份招聘信息:「25-50K」檔次,也屬於剛入行的java後端程序員薪資區間,這個檔次是培訓機構培訓不出來的水平,是「重點大學優秀應屆生」情況,甚至極個別很優秀的能到100K+(應屆計算機博士)!
在java領域,優秀本科生/碩士,優秀碩士/博士。優秀才抵得上學歷上高一級,但大公司的大家都很努力,優秀很難求。所以能提升學歷,優先提升一下,能給自己帶來不小的優勢。
能拿多少薪資主要還是取決於自己,能力+學歷
Ⅶ 程序員工作壓力大,身體也垮,為什麼還這么多人想做程序員
一、興趣使然
興趣會是你辛苦工作的一針強心劑,如果從事的職業就是你自己熱愛的領域,那想必即使辛苦你也會感到是苦中作樂、樂在其中吧。跟心中美好的理想相比,辛苦便也算不上什麼了。套用金庸的名句「那些都是很好很好的,可是我偏不喜歡」,這里應該說「那些確是極辛苦的,可是我心中喜歡」。
二、性格偏內向
不太會在商場里打交道、陪客戶、談生意等等,更沒有有錢有勢的親戚朋友幫忙,程序員是一個很典型的純粹靠自己技術和能力吃飯的工作,當然如果一個程序員提高人際關系和溝通能力會有很好的發展,比如終極目標之一的CTO或類似職位。
三、收入可觀
工資相對於常見的大多數職業來說偏高,基本做個兩年左右月薪至少10K起步,甚至很多應屆生也可以拿到月薪10K+的水平。
四、對學歷沒有過於苛刻的要求
是如果技術夠好、工作態度認真負責的話,可以放寬學歷是本科的硬性要求。
五、市場需求大
隨著互聯網+戰略的提出,進一步激發了大家對於互聯網行業的嚮往,互聯網創業公司如雨後春筍地遍地生花,同時互聯網行業需要大量的程序員去搭系統、寫代碼,所以導致了供需不平衡,導致了程序員特別是優秀的程序員缺口比較大,互聯網行業的程序員薪水一路飛漲。
程序員這項工作根基於計算機產業。計算機產業的特點就是爆炸式的增長,技術以不可想像的速度迭代。對於公司而言,要跟上發展速度,必須不斷的推陳出新,不能有一絲懈怠;對於程序員而言,也要時刻保持專注,不斷地學習新的技術和理念。所以要想時刻保持競爭力,辛苦磨礪是必然要經歷的過程,不僅是程序員,其他行業亦是如此。
Ⅷ 程序員人群畫像是什麼樣的
Mob研究院報告指出,程序員對手機並不成迷,日均使用時長僅為4個小時,程序員戰場男性佔比90%,人數突破230萬,女性程序員不足一成。85後為主流,高學歷人才扎堆,月薪普遍過萬,有房比例超七成,一線和新一線城市成為程序員大本營,程序員普遍跳槽率較高,通過跳槽漲薪成為常態,在理財方面表現積極。程序員職業現狀,程序員在向大廠靠攏,Java需求最大,抗壓能力一流,成為管理者為最佳職業路徑,僅不足三成會面聊997 和996,贊同996的聲音略高於反對,他們更看重996所帶來的高工資。程序員婚戀現狀,程序員社交圈單一,未婚比例搞到61.9%,他們擇偶時更看重對方的研製,在愛情中積極主動,在婚姻中忠誠專一。他們收入高,誘惑小,在相親市場上比較吃香。程序員是理性消費者,購物時追求便利性,不愛在線下實體店挑選商品。他們日常支出相對節儉,在穿著方面比較簡單,但會為了提升自我和滿足個人的興趣愛好而消費。
Ⅸ 程序員35歲後就淘汰,為啥不是越老越香
程序員這份工作並不是越老越吃香的一個職業。因為自己了解和從事過這個行業,在這方面有著非常深刻地體會。
程序員在很多人眼中是一份高收入的工作,但是高收入的背後往往有著非常慘痛的代價,尤其是年齡上的問題,讓很多程序員不得不面臨轉業或者是選擇第二職業的考慮。
其實從整個中國互聯網的行業以及包括未來的發展方向,中國也肯定會出現大齡程序員,這也是未來的一個發展方向。因為專業人才和技術上的沉澱才是老程序未來的發展優勢,也是整個互聯網行業所要解決的人才問題。
Ⅹ 為什麼現在程序員這個職業這么熱門
薪水: 不看職業壽命,工作強度,在薪水方面,普遍是高於一般工作的。作為一個社會新鮮人,拋開有名的高薪專業,一般工資也就3k起,有能力的提升快,但是絕大部分人員都是隨著年限慢慢加。但是程序員起薪5k是件很容易的事情,有天分的人1年內到20k也不少見。這是個很大的誘惑。
工作環境:舒適的辦公室生活,比一般工作更加靈活的上班時間,免費的零食飲料,簡單的社交環境。畢竟不是每個人都善於交際,喜歡「運動」的,像我這種「懶」人就很喜歡這種生活
至於缺點,最主要的就2點,但是難道別的工作就沒各式各樣的缺點嗎?錢多這個被批判成沒夢想,膚淺的優點能填補很多缺點了。
缺點1:工作時間長,996很普遍。我作為一個機械製造及其自動化專業的畢業生,能吐槽的真是不少。工廠那些工人,拿個10k的,比這個累多了。
缺點2:職業壽命短,這個我反駁的點不多,只不過年齡上不是很贊同。很多人都說什麼30歲的程序員開始下坡,要被淘汰,什麼中國找不出50歲以上的程序員,這個職業沒未來。我沒到那個年紀,只能說互聯網行業的狀態不能代表整個程序員的狀態,曾經在infosys工作過,30歲以上的程序員真的不要太多,那邊是傳統的軟體行業,並不像互聯網行業這樣激烈。現在從事互聯網行業,同事也有30+的,我們老大37了,妥妥的技術牛人,只是不再各種熬夜了。
另外說一句,中國第一台家用pc是1992年的,雖然那不是中國程序員職業開始的年代,但你可以認為在那之後才有程序員這個職業的普及,滿打滿算25年,哪有那麼多50歲的程序員給你觀賞。
北京八維研修學院是一所致力於初、高中以及大學生的專業技能培訓的專業型國家認證學院,如果你想了解更多有關學生學習、生活、專業技能等問題可以關注我們的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