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求一些甲骨文。
武丁卜辭是較早期的商朝甲骨文。第一則卜辭展示了較完整的程式(一片完整的卜辭通常由前辭、命辭、占辭、驗辭四部分構成),其內容反映了武丁時期商朝的方國狀況。第二則卜辭的程式不完整,缺少驗辭,其內容反映了商王朝組織民眾進行農業生產的情況。
武丁卜辭 (一)
癸巳卜◎貞[1],旬亡禍[2]?王占曰[3]:有祟[4],其有來戚[5]。乞至五日丁酉[6],允有來戚自西[7],沚△告曰[8]:土方征於我東啚[9],在二邑[10],邛方亦牧我西啚田[11]。
【注釋】
[1]癸巳卜◎貞:癸巳,即癸巳日,屬干支紀日。所謂干支,即以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十天干與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十二地支互相配合,構成六十個干支組合,俗稱「六十甲子」。中國古代紀年、紀日,都常用干支來標識。卜,灼龜見兆,也就是卜者鑽灼龜甲或獸骨後所呈現的裂紋,觀察它來判斷所問事件的吉凶。◎,此字尚不能識讀,但可判斷為卜人之名。貞,卜問吉凶。以上在卜辭中稱為「前辭」,記錄卜問鬼神的日期和占卜官的名字。
[2]旬亡禍:旬,十天為一旬。亡,音wú,通「無」。謂以後十天有沒有災禍?以上稱為「命辭」,即命龜之辭,也就是由卜人通過甲骨向鬼神請示某事。
[3]王占曰:占,視兆而問吉凶。謂商王觀察卜兆來判斷吉凶。
[4]有祟:祟,神禍。謂鬼神要降禍。
[5]其有來戚:其,表示推測的語氣助詞。戚,憂戚、禍患。謂似有禍患就要來臨。以上稱為「占辭」,即根據卜兆而判定的吉凶。
【注釋】
[6]乞至五日丁酉:乞,同「迄」。五日,由卜日起的第五天,即丁酉日。
[7]允有來戚自西:允,信然、果真。謂果真有禍事來自西邊。
[8]沚△告曰:沚,商都西北的方國。△,此字尚不能識讀,但可判斷為沚國諸侯之名。告,報告。謂沚國諸侯△向商王報告。
[9]土方征於我東啚:土方,商都西北的方國,約在今內蒙古包頭附近,其西邊與沚國相鄰。征,征伐、攻打,這里意指入侵。啚,鄙的本字,即邊邑。謂土方入侵沚國東部邊邑。
[10]在二邑:在,假借為「災」字。謂使兩個邊邑受到損害。
[11]邛方亦牧我西啚田:邛方,商都西北的方國,其位置當在沚國的西邊。牧,放牧,這里引申為侵犯。謂邛方也來侵犯沚國西邊的農田。以上稱為「驗辭」,即追記商王占兆後應驗的事實。
武丁卜辭(二)
乙巳卜◎貞[1],王大令眾人曰協田[2],其受年[3]?十一月[4]。
【注釋】
[1] 乙巳卜◎貞:這是「前辭」。意同上一則注[1]。
[2]王大令眾人曰協田:令,同「命」,即下令、命令。大令,對君王命令的尊稱。眾人,指從事農業生產的民眾;郭沫若釋為從事農業生產的奴隸,說見氏著《奴隸制時代》1973年版第23頁。協田,即合力耕田;一說意為協耕,即兩人用耜並耕的「耦耕」法。謂商王下令讓民眾合力耕田。
[3]其受年:受,獲得。年,指穀物成熟,引申為好收成。這是卜問鬼神:今年會有好收成嗎?以上為「命辭」。
[4]十一月:這是「占辭」。意謂卜兆預示將在十一月獲得好收成。
相信對你有幫助
㈡ 中國認出了3500個甲骨文主要記錄祭祀什麼什麼什麼氣象的內容
自1899年發現甲骨文以來,出土帶字的甲骨已超過16萬片。這些文字,能認識和隸定為漢字的有1723個,無法辨識的有2549個,另有合文(即把兩個或兩個以上的文字組合成一個單字的文字形式)371個。這種文字已相當成熟,初步具備了象形、指事、會意、形聲、轉注、假借這六要素。因此,它們能較完備地記錄各種事件或人們的想法。
自古人們就關注天氣的變化。在圖畫文字中有這樣一個字,上部是一個圓圈,中間是火苗的形狀,下面是五個山峰一樣的圖形。有人解釋為「旦」或「霞」,有人認為是「炅」,這應該是先民們對自然現象長期觀察的結果。甲古文中出現了許多表示天氣或季節的文字,其中「春」字最為多見,「冬」字偶有出現,「夏」字無跡可尋。但我們不能因為甲古文中無「夏」字,就認為商代沒有劃分出夏季,正如不能因為卜辭中沒有「金」字而否認商代有青銅器一樣,憑借出土的甲骨文是不能完全把握朝代全貌的。商代把一年分為春、夏、秋、冬四時,合四時為一祀,也就是現在的一年。
研究甲骨文的學者將卜問的內容進行了分類,其中有關氣象的包括卜年、卜雨(含風、雪、霧、霜、雹等)、卜霽、卜旬,對天氣現象的記錄就在這幾項中。甲骨文中對天氣現象的記載已十分完整、細致,包括降水、天空狀況、風、雲霧、雷鳴電閃等許多方面,有雨、雪、雹、霜等分類,對雨水還有具體分析。
更加令人叫絕的是一片占卜商王外出田獵是否會遇上大雨的甲骨,其內容堪稱「遠古天氣預報」:「中日至,昃不雨。食日,至中,日不雨。自旦至,食日,不雨。弜田,其遘,大雨。」
▲對於這份「遠古天氣預報」分析如下:
【命辭】中日至,昃不雨:問商王外出下午有沒有雨。
食日,至中,日不雨:占卜上午會不會有雨。
【占辭】自旦至,食日,不雨:占卜結論是當天沒有雨。
【驗辭】弜田,其遘,大雨:商王狩獵時遇上了大雨。
▲對於這份「遠古天氣預報」分析如下:
【命辭】中日至,昃不雨:問商王外出下午有沒有雨。
食日,至中,日不雨:占卜上午會不會有雨。
【占辭】自旦至,食日,不雨:占卜結論是當天沒有雨。
【驗辭】弜田,其遘,大雨:商王狩獵時遇上了大雨。
根據甲骨文的記載,先民們有些活動很像今天的人工影響天氣——人工求雨。比如:「戊子卜。貞帝及今四月令雨,貞帝弗其及今四月令雨。王曰:『丁雨,不辛。』旬丁酉允雨。」大概意思是祈求上蒼給予充足的雨水,文中的「帝」並不指商王,而是指上天、上蒼。《禮記·曲禮》中有:「天神曰帝。」《字匯·巾部》中有:「帝、上帝,天之神也。」
甲骨文中有很多內容涉及天氣,皆是為求風調雨順,以利於農作物的生長,使人們有好的收成,生活平安幸福。譬如占卜第二天會不會刮風:「翌癸卯帝其令風,翌癸卯帝不令風。夕霧。」這是從正反兩面卜問:翌癸卯日,也就是第二天,上天是否會令風神刮風。「夕霧」是驗辭,驗辭說:「夜晚起霧了。」有霧則說明無風。人們祈求不要刮風,風會對給農作物帶來不利影響。
還有祈禱風調雨順的甲骨文:「帝令雨弗其足年,帝令雨足年。」「弗」就是不會,「其」代指雨,「足」意為豐足,「年」是年成的意思,「足年」就是豐收的年成。第一辭從反面卜問:「上天命令下雨,這雨不會讓我們豐收吧?」第二辭是從正面卜問:「上天命令下雨,這雨會使年成大好吧?」這說明,早在商代人們就已經認識到,年成的好壞與降水有直接關系。
另有卜問上天會不會降下旱災的甲骨文:「戊中卜。帝其降我旱,帝不我降旱。」
還有卜問下個月上天會不會下雨打雷的甲骨文:「帝其及今十三月令雷,帝其於生一月令雷。」第一辭卜問:「上天會在現今的十三月命令打雷嗎?」第二辭卜問:「上天會在『生一月』(即明年一月)命令打雷嗎?」商王武丁時期,多將閏月加在歲末,稱「十三月」,「十三月」的下一個月就是明年的歲首。在夏代以前,人們已懂得閏月,但對閏月尚摸不清規律。從甲骨文中可知,從商王武丁到祖甲期間,是在年末置閏,也就是「十三月」。祖甲以後改為年中置閏,卜辭中可以看到「冬八月」「冬六月」「冬五月」等,這些「冬」不是冬天的意思,而且「終」的意思,即「完了以後」。「冬八月」就是「後八月」,即閏八月。閏月可以加在八月、六月、五月,這比此前一律在年末置閏更符合氣候特徵。
「丁丑卜。不雹,帝佳其。不雹,帝不佳。」其意為卜問上蒼會不會降冰雹。在商代,人們已經知道降冰雹會損害農作物,會給人們的生產和生活帶來災難,所以有此卜問。
除此之外,甲骨文中還有「燎於帝雲」的說法。也就是卜問可不可以用焚燒物件的方法祭祀天上的雲。其中的「帝雲」也就是如今所說的天氣系統將要到來時出現的前沿雲,古時叫做「使臣雲」,古人將這種雲看成了「雲神」。商代為什麼會祭祀「使臣雲」?可能他們已經認識到雲多了才會有雨水,有了足夠的雨水才能保證有個好收成,所以才會有對「使臣雲」的祭祀。
「
由甲骨文可知,先民們一直在探索大自然的奧秘。與華夏農耕文明同時代的古埃及、古巴比倫、古印度文明相繼消亡,歷史的塵埃把它們葬入遠古的歲月,獨有華夏文明得以延續發展,這是人們適應氣候變化、追求與大自然和諧相處的結果。古老的文字講述著先民的智慧,也給予了我們新的啟示。
㈢ 嚴的甲骨文怎麼寫
嚴 yán
緊密,沒有空隙:~緊。~密。
不放鬆,認真:~格。~肅。~正(嚴肅正當)。~明(嚴肅而公正,如「賞罰~~」)。~飭(a.嚴格命令;b.謹嚴)。威~。
鄭重,莊重:庄~。尊~。
厲害的:~厲。~苛。
重大:~重。
姓。
㈣ 甲骨文確認與位元組跳動達成協議,需要美國方面的批准嗎
甲骨文證實與TikTok的中國母公司位元組跳動達成了協議,成為位元組跳動的“可信技術提供商“。在這里先介紹下甲骨文公司的背景,它是全球最大的企業級軟體公司,總部位於美國加利福尼亞州,是排在微軟後的第二大軟體公司。那麼這項協議需要美國政府的批准嗎?答案是肯定的,需要美政府批准。
一.美國政府行政命令。美國政府已簽署行政命令,要求美國內的任何企業都不得與位元組跳動的子公司TikTok有任何商業上、經濟上的交易。從甲骨文與位元組跳動之間的協議來看,這只是兩家企業之間內部達成的協議,協議內容是否能夠執行,還需要美國政府批准才可以實施。
全球化已成為當前企業發展的趨勢,強強聯合當然對兩家公司都有益,也會達到雙贏的目的。對於美國政府下達的關於Tiktok的禁令,這是一種倒行逆施的行為,終究會遭到失敗。
㈤ oracle資料庫的常見命令
1、su – oracle 不是必需,適合於沒有DBA密碼時使用,可以不用密碼來進入sqlplus界面
2、sqlplus /nolog 或sqlplus system/manager 或./sqlplus system/manager@ora9i
3、SQL>connect / as sysdba ;(as sysoper)或connect internal/oracle AS SYSDBA (scott/tiger)conn sys/change_on_install as sysdba
4、SQL>startup; 啟動資料庫實例
5、 查看當前的所有資料庫: select * from v$database
(5)甲骨文命令擴展閱讀:
ORACLE資料庫系統是美國ORACLE公司(甲骨文)提供的以分布式資料庫為核心的一組軟體產品,是目前最流行的客戶/伺服器(CLIENT/SERVER)或B/S體系結構的資料庫之一。
oracle資料庫邏輯結構
它由至少一個表空間和資料庫模式對象組成。這里,模式是對象的集合,而模式對象是直接引用資料庫數據的邏輯結構。
模式對象包括這樣一些結構:表、視圖、序列、存儲過程、同義詞、索引、簇和資料庫鏈等。邏輯存儲結構包括表空間、段和范圍,用於描述怎樣使用資料庫的物理空間。
文件結構
資料庫的物理存儲結構是由一些多種物理文件組成,主要有數據文件、控制文件、重做日誌文件、歸檔日誌文件、參數文件、口令文件、警告文件等。
㈥ 我命由我不由天甲骨文怎麼寫
咨詢記錄 · 回答於2021-1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