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程序員轉行可以做什麼
面對著日新月異的代碼和語言,你是否感到了力不從心?稍有懈怠,就跟不上崗位需要了?身體漸漸的發福,熬夜寫代碼開始扛不住了嗎?
這個時代很殘酷也相對公平,殘酷的地方在於世界的變化之快容不得人有片刻懈怠,公平的地方在於:不論你是年輕還是年老,都要靠實力說話。
那些被時代拋棄的永遠都是跑得比較慢甚至在原地徘徊的人,即所謂的工作十年卻只有一年工作經驗。
年輕程序員的優勢在於年輕和激情,大齡程序員的優勢在於閱歷和經驗。所以,年輕程序員不要有跨越年齡階段的焦慮,大齡程序員也不要覺得年輕人搶了自己的飯碗。
每個年齡段都有自己要解決和面臨的問題,認清自己內心真正的需求和渴望,再去尋找適合自己的棲身之地打怪升級,才是當務之急哦。
⑵ 大齡IT程序員究竟該何去何從軟體人才外包要怎麼選擇
如果可以的話,建議還是在老東家吧,做熟了一個項目,做熟了一個公司。換公司傷害自己太大。
實在遇到必須要換的公司,現在有很多外接單的網站,上面也有一些單量可以做,但是是一個軟體行業的TB。上面也是很多競爭。
可以上去看看,實現一個工作室。一開始小單接點。這樣的網站很多就不過多的說了。網路一下,很多,不過要准備被割一次韭菜。
或者直接在網站上面發帖尋找一些想做程序的,做教育也是可以的。
⑶ 大齡程序員都幹啥去了
大齡程序員做管理、產品、創業去了。
基本上年紀很大了,還在開發一線的都是喜歡編程,喜歡技術的人。這樣的人,如果沒有什麼其他的毛病,我相信,大多數的企業都是歡迎的。
編程可能就是寫一些演算法,遞歸,解決一個8皇後問題,解決一個漢諾塔問題。但是涉及到軟體以及工程方面,一切都變了。而真正能夠駕馭大規模系統的人,本身,絕對不可能不精通開發和編程的。
也有網友說,「在我28歲的時候,我擔心30歲,結果到了30歲,我還是程序員,然後我又開始擔心35歲,等到了35歲,發現公司還有很多40歲的程序員,於是也就沒那麼擔心了。」與其擔心未來,不如踏實做好自己。
⑷ 大齡程序員的優勢有哪些
知乎上關於程序員35歲之後的討論達數萬條,其中有一個回答是大齡程序員大部分人遇到的情況:
1、明顯感覺腦力跟不上了。
2、記性力沒有以前好了。
3、體力也沒有以前好了。
4、有了家庭和小孩,投入學習新技術的時間不夠用。
隨著互聯網的高速發展,大公司追求團隊年輕化,BAT及一線互聯網公司基本上從校招開始培養人才,基本上大公司對外招聘要求要達到阿里P7,創業公司招聘程序員普遍要求年齡30以下,架構師或技術主管年齡不得超過35歲;
甚至有些公司招聘技術總監年齡不能超過35歲。
小長假我們聊了上百個35歲之後的程序員,對於35歲之後,能做什麼?
通過聊天,發現那些自信的程序員,認為35歲之後不是什麼難題,可以選擇創業,可以選擇在大公司做管理,也可以繼續做資深開發,我們也遇到過很多大齡程序員,長時間呆在傳統型的互聯網公司或國企、外包性質項目的,由於使用的框架和技術比較老舊,雖然他們對新技術也有所了解,卻因為種種原因沒有落地執行,這類的程序員很難與目前高速發展移動互聯網方向匹配。
我們團隊顧問,有在BAT從事10年以上招聘經驗的,有在一線,二線及創業公司從事5年以上招聘經驗的,我們通過經驗的總結,在北京、上海、廣深、杭州,互聯網公司基本上是年輕人的天下,我們每天接觸大量的簡歷和人選,面對數百家公司的招聘需求,通過大量數據分析,很多在26-30年齡段的年輕程序員的月薪,遠超過35歲左右大齡程序員的收入,通過很多案例,我們得出月薪高的年輕程序具備以下幾點:
1、對新技術保持熱情和追求,對項目需要的新技術,能在短期內掌握和應用,對項目暫時不需要的技術,也能有所熟悉和了解。
2、不計較並主動付出,用朋友圈的一個P8的話來說,你手上的項目已經很忙了,突然部門有新的任務,你能主動承擔並做得很好。
3、能獨擋一面,並能主導和推動項目。
4、延展性和系統性,不但對本項目很了解,並能對項目周邊很熟悉,並對項目有一定的預見性,做到代碼和業務一樣牛逼。
5、善於總結和輸出,對項目定期總結和復盤,並形成有價值的文檔,供內部學習。
年輕程序員的優勢在於年輕和激情,大齡程序員的優勢在於閱歷和經驗。
時刻與行業保持前進發展,更新自身的技術,這個是必要條件,至於35歲之後,能做什麼,如某程序員說的那樣,這個問題應該在30歲之前就應該規劃清楚。
⑸ 本人大齡程序員,明年下定決心轉行了,在沒有離開前有啥建議嗎
其實你有後手就行,這些不是建議是應該說你今後使用什麼謀生,,古語不是有跨行如隔山,不知道你能否堅持。。。
⑹ 程序員37歲後怎麼辦
程序猿有條件和機會的最好還是去一線互聯網城市發展,因為那裡比較正規,也有規范的晉升法則,乾的好的,出成績肯定會重用,這樣到35歲以後,可以達到一定的職級,享受不錯的待遇。比那些不正規的互聯網公司好太多了,入創業公司需謹慎,人治大於法治,全看創始人的人品。
對於像筆者這種沒有在一線互聯網公司做過的程序猿,只有過二線城市以下互聯網公司和創業型公司的經歷,35歲以後怎麼辦?二線城市的互聯網公司非常不專業,經常就是一個人身兼數職,伺服器搭建維護優化,產品設計,研發,都是一個人來干,非常的耗費精力,而這些互聯網公司也不會有專業的研發團隊組成,筆者最多帶過12人的研發團隊,大多數是單槍匹馬的從產品設計到軟體架構設計和代碼編寫到伺服器運維一條龍的搞產品,由此可知當地的互聯網公司的參差不齊,而最重要的是 這些公司 一般都做不了多久,畢竟互聯網行業,水很深,所以筆者現在謝絕了所有入職邀請,專心自主創業,由於十幾年的鍛煉,除了UI設計不太行外,其他都能做,也是個好事,這十幾年見證了數百個產品的成敗,對於產品的體驗和運營也有一定的了解,於是就開始研究一些垂直行業,自行設計研發出針對某個行業的軟體產品平台並提供有價值的服務,感覺這是像我這種二線城市的程序猿出路之一,現在已經可以產出和之前工作時相當的收入,而且不是那種苦逼接單的做法,符合遠期的發展方向。
⑺ 大齡程序員應如何建立不可替代性地位
首先我覺得大齡的程序員想要建立不可替代的地位,那麼他一定一定要具有非常強的專業性,而且他的思維還非常的活躍,不會被固定,能做一些公司裡面其他程序員所不能解決的問題。
⑻ 30歲的女程序員,應該如何做好職業規劃
職業規劃其實是個系統工程,這里條件所限,就簡單回答一下吧!
對於30歲的女程序員來說,現在對未來發展有危機意識,是很贊的一件事,的確,軟體開發基本是一個排斥大齡程序員的工作,在咱們國家更是如此!
那麼30歲以後的職業規劃該怎麼做呢?首先考慮職業發展的覆蓋維度,是否能夠支持自己去轉型,能夠支持自己在職場長期發展?先分析一下與寫代碼相關的職位,先說專業線,從程序員發展到高級程序員,然後架構師,然後技術經理,然後部門經理,然後高級管理人員等;再說管理線,從程序員到項目管理工程師,然後PM或者產品經理,然後管理職位等,另外,互聯網行業里,還有運營這樣的職位,做好了也能做到公司老大;所以一般來說只有做到了經理層,才能在一定程度上延長職業生涯;
另外還有一條路,就是徹底轉型,但是這個最好找專業的職業規劃師幫忙,需要用一些專業的方法找到適合自己發展的新路,設置好發展路徑和行動計劃,努力嘗試下去,說不定有更好的未來!
⑼ 大齡程序員何去何從
大齡程序員做管理、產品、創業去了。
基本上年紀很大了,還在開發一線的都是喜歡編程,喜歡技術的人。這樣的人,如果沒有什麼其他的毛病,我相信,大多數的企業都是歡迎的。
編程可能就是寫一些演算法,遞歸,解決一個8皇後問題,解決一個漢諾塔問題。但是涉及到軟體以及工程方面,一切都變了。而真正能夠駕馭大規模系統的人,本身,絕對不可能不精通開發和編程的。
也有網友說,「在我28歲的時候,我擔心30歲,結果到了30歲,我還是程序員,然後我又開始擔心35歲,等到了35歲,發現公司還有很多40歲的程序員,於是也就沒那麼擔心了。」與其擔心未來,不如踏實做好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