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程序命令 > 程序員不學習的案例

程序員不學習的案例

發布時間:2022-07-31 13:09:45

1. 計算機程序員是不是只能吃青春飯

很多計算機相關專業的畢業生在擇業時,不知道是受到什麼因素的影響,對於程序員這個職業,普遍存在一個認識上的錯誤,他們認為程序員的「職業生涯」很短暫,吃的是青春飯,等年齡大了,如果不轉行,就沒用了,沒有企業要了,生存都存在問題了。

還有很多人認為程序員這個職業眼前雖然高薪,但是卻是以犧牲身體、時間換來的,經常還要加班,「享受」非人的待遇,最後還落下一身職業病,例如:頸椎病、腰椎間盤突出、高度近視等,所以他們認為這個職業盡管眼前光明,但是沒有什麼前途,可事實絕非如此,這是對程序員這個職業的一種誤解。

誤區:軟體開發職業是青春飯

之所以出現「程序員是吃青春飯的」這一觀點,可能是因為很多人認為國內程序員的工作雖然高薪,但確實很累,需要耗費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只有年輕人才頂得住。無法否認,就國內的軟體行業現狀來說,程序員工作比較累的現象確實存在,但是編程序只有年輕人才能做得了的說法,卻是錯誤的認識。

首先,國內的軟體開發管理存在不規范的現象,作坊式的個人行為很嚴重,互相配合、協同開發的效率很低,分工不明確,一個人要做好幾個人的事;

其次,客戶需求不明確,很多客戶自己企業的管理都很不規范,自己都搞不清楚自己的生產流程,要用計算機進行管理是行不通的;

第三,軟體開發市場競爭激烈,有些公司為了獲得訂單,用戶要求什麼就答應什麼,結果就苦了程序員。隨著國內軟體開發市場和用戶市場的逐漸成熟,以及軟體規模的擴大,程序員的辛苦會逐漸降低。

而隨著技術能力和工作經驗的增加,程序員可以向軟體設計師、系統分析員、項目主管、項目經理、CIO過渡。中國的軟體產業剛剛開始,不但需要大量的程序 員,而且逐漸會需要更多的設計分析、管理人員。當然,准程序員們目前首先要做好的是學好功課,然後去做程序員,做上幾年程序員以後,再逐步向上發展。

還有一個問題:工作很辛苦。我鄭重地告訴你:沒有不辛苦的工作!關鍵是怎樣把工作轉化為一種享受,讓自己的心情快樂起來。

針對軟體開發職業是青春飯這個觀點,我們來做一個誤區分析:

誤區01年長程序員要求的薪酬一般要比年輕程序員高很多,相比之下年輕的程序員更能受到企業的青睞。

其實,相比年輕程序員,年長程序員更有競爭力,因為年長程序員具備豐富的項目經驗,之所以薪酬比年輕程序員高很多,有它的合理性與必然性。雖然年輕的程序 員薪水相對比較少,但是他們一般沒有經受過失敗的教訓,對於項目的認知與把握普遍不如年長的程序員。很多項目需要有激情的年輕人,同時也需要經驗豐富的年 長者進行架構、技術指導,因此給予年長者高薪也是必須的,因為他們的價值完全能夠匹配他們拿到的薪水。

誤區02年長程序員缺少靈活性,缺乏學習新知識的能力與動力,做事比較古板。

年長程序員的閱歷較年輕的程序員更深、更廣,越是有經驗的程序員越能夠更迅速、更深度地遷移到新的技術、框架和系統里,其中很多深刻的見解並不是新人可以擁有的。況且,由這些思想儲備來提升的生產效率,並不是能用什麼方法直接測量到。

誤區03年長程序員不願意去干那些很辛苦的實際開發工作,編程水平一般,只會指手劃腳。

沒有誰能夠保證年長的程序員就不用加班,年輕的程序員就一定經常加班。隨 著人生閱歷的增加,年長的程序員相比較年輕的程序員,更不願意加班加點辛苦地工作,畢竟他們有了家庭,需要考慮的事情更多了,他們知道只有工作效率有問題 才會將自己推到每周工作80小時的處境。很多有家室的程序員都能有效地管理自己的個人時間,否則他立刻會淹沒在各種工作之中無法抽身。而當企業需要他們加 班的時候,年長的程序員也會義無反顧地加班,絲毫不遜色於年輕的程序員。

誤區04年長程序員沒有年輕程序員腦瓜靈活、思維敏捷。

最後,由於生理特性,年長者在智力方面確實不如年輕人了,年長的程序員比年輕的程序員的反應速度也相對慢一些,但正確的判斷來自於經驗,經驗來自於常年累 月的積淀,年長的程序員見識過、經歷過的成功、失敗的案例都比年輕人多得多,經驗豐富的程序員有大量的案例可以拿來作為借鑒和參考,而年輕的程序員初出茅 廬,很難做到這一點,即使可能會有一些很好的新觀點,但通常是沒有經過測試和驗證的,很難付諸實踐。

每個人都年輕過,也有年老的時候,而年輕不是壞事,年老也不是所有都好,重要的是,肚子里沒有真材實料的程序員在哪裡都很難有發展前景,有實力的程序員,無論是年輕還是年老,在哪裡都是香餑餑。所以程序員這個職業不僅不是吃「青春飯」的,而且這個職業還會讓人永葆青春,充滿活力。

2. 如果程序員只做上班的事,下班就不搞學習會怎麼樣

上班好好做的話,下班不學習其實也不會怎麼樣,畢竟這行工作就是最好的學習。當然上班一直用過時的技術,自己不想著更新技術,那樣肯定也不行。

3. 一個27歲沒文憑,想去努力自學編程,有機會成為程序員嗎

27歲沒有文憑,除了自學入門做程序員之外,還有哪些路可以走呢?

我想了一下,可以開店、做自媒體、學一門其他的手藝、做苦力(服務員、建築工、外賣員、快遞員)、滴滴司機等等。但是大家看一下就會發現,這些選項裡面,要麼天花板非常低,要麼做成的難度很大。

但如果深度思考一下,進一步可以發現即使去掉沒有學歷這個條件,把有文憑加進去,想要有所成就,能夠在大城市裡立足同樣舉步維艱。這一點相信也不用我多說,大家了解一下每年的畢業生就業情況就了解了。

這說明了什麼呢?

說明了一個很簡單大家都知道的道理,想要往上走,突破當前的層次,獲得更好的生活,更高的收入,這本身就是一件困難的事情,和有沒有文憑其實關系不大。沒有文憑做程序員是困難的,有文憑的程序員也海了去了,其中能夠進入BAT拿到高收入的又有多少?能夠轉行管理,年薪百萬的呢?又要少得多,能夠財富自由的呢?更是鳳毛麟角。所以從某種程度上來說,對他來說自學成為程序員至少不是一個差的選項,雖然它並不容易。

追夢的路上總是艱難,我個人的看法是,前路漫漫困難重重,但至少不該裹足不前。雖然未必能夠如願抵達,未必能夠得償所願,但能進一步是一步,每前進一步總有一步的欣喜,也多少會見到一些新的風景。就像我做公眾號,其實我也沒有把握一定能夠坐擁幾十萬粉絲,真的成為自媒體大佬,但能寫一篇文章,能多堅持一天,總要離目標近一點。這樣一點點積累下去,說不定有朝一日驀然回首的時候,發現已經達成所願了。

我不知道讀者里有多少這樣前路迷茫需要鼓舞的人,希望今天這篇文章能夠給你們一點鼓勵和力量,勇敢地出發,朝著自己夢想的地方前進。你也可以點贊關注我,與我一起前進。

4. 學計算機的,不想做程序員,轉行之後發現自己越走越遠,越來越後悔當初的選擇。該怎麼辦

任何工作都不是有趣的,我有朋友一個行業做了七年,才開始有點點喜歡上了。

工作應該看重價值感,解決問題不僅帶來成就感,也會帶來一定的價值,這才是你堅持的動力。

程序員不是麻木的工作,而是要解決一個又一個問題的,可能更多是跟需求相關,下面有很多人說轉行產品經理,那也需要解決產品開發的問題,不能留下一個爛攤子。

如果你想轉行,給自己一個機會了解物聯網新技術,選擇大於努力,說不定很快就有就業方向了。推薦一下3D可視化開發師,【官網注冊ThingJS】,1周內學會開發一個3D項目!ThingJS支持最輕松的開發方式,不用重復造輪子,騰出精力來解決項目問題,讓你的思考更有價值~

3D隧道案例 - 物聯網可視化PAAS平台 ThingJS

5. 程序員的職業困境

老虎、Bill、自己,中國程序員的困境也來自三個方面
困境之一:老虎的威脅。程序員要面對的餓老虎實在不少,比如說老闆,好象就是程序員的天敵,什麼「不懂技術卻指手畫腳」、什麼「得到與付出不相當」似乎是程序員最常見的牢騷,這個問題不可能得到真正的解決。
困境之二:Bill的競爭。一般說來中國的程序員大都是吃「青春飯」的,大部分程序員的黃金時代是24~28歲。到了30歲左右,一批又一批年輕程序員會給你帶來巨大的競爭壓力。首先由於軟體行業的飛速發展,很多自己以前學的東西逐漸升級換代,而許多程序員由於長期於工作,學習新知識的效率必然下降。其次自己幹了幾年,薪水要求自然就高了,而年輕程序員工資又低、幹活又快,當然會成為老闆的首選;第三,30歲基本都已經成家了,要支撐家庭的生活負擔,幾乎連從頭再來的勇氣都不會有了。中國的老話說「長江後浪推前浪、前浪死在沙灘上」,這個歷史的規律在軟體開發行業體現的尤其明顯和殘酷,很多程序員必然要面對的結果就是降薪乃至失業。
困境之三:自我的實力。都知道人最難戰勝的是自己,所以自我也就是程序員需要超越的最大障礙。大多程序員都把系統分析員和項目經理作為自己的職業目標,但這些目標的達成,需要個人素質、市場機遇等多個方面的條件,太多的程序員就是在高不成、低不就的狀態中蹉跎了歲月。對於系統分析員,特別需要以下幾方面的素質:客戶需求分析能力、系統架構與設計能力、模塊分解設計能力、項目流程式控制制能力、項目風險評估能力等,而對於項目經理則更注重項目管理方面的能力如團隊組織能力、溝通協調能力、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良好的職業道德等,而這些素質和能力往往只能依靠程序員個人的學習和努力。看到越來越多的程序員開始學習項目管理的課程,真的有點為他們擔心,因為現在的項目管理培訓只能停留在理論和考證的程度,既沒有素質方面的訓練,又缺少實際軟體開發項目的案例,學習的結果遠遠不能達到預期的效果。

6. 程序員需要不斷學習嗎學習什麼

程序員是最苦的了,在軟體公司,程序員也是比較低檔次的,所以需要大量的學習,爭取一個項目經理之類的.那就需要學習當前最流行的語言了,還有編程思想是最重要的了,建議多看看軟體工程書吧.

7. 都說程序員35以後不好混,我現在26歲但是想轉行IT,去黑馬上海校區學習,很擔心自己以後的發展

個人覺得是可以的,黑馬的口碑還是很好的,如果你決心要轉行的話,IT確實是一個很不錯的行業,關於IT行業35歲這個說法我個人是不贊同的,其實出來醫生、律師等這種職業,按照他們那種說法,很多職業崗位的人在35歲之後就都不好混了,你要知道,隨著老齡化越來越要種,年輕人是越來越少的,所以職場上的老人會越來越多的,這肯定是毋庸置疑的,IT行業好不好混,真的就要看看你自己的持續學習能力了,因為技術是不斷更新的,你需要讓自己有持續學習的精力,以後拼的可能就是生理素質了,想好了可以去試一下的,選擇了加油,小白學起來肯定不輕松,但堅持下來你就真的不一樣了。

8. 程序員幾天不學習難道就要面臨技術淘汰嗎

很多程序員都認為計算機發展的太快,進入這個領域的人,得天天學習,否則就要面臨著淘汰。是的。計算機發展的確實快。自從美國人馮諾依曼在1946年發明了計算機後,到今天為止計算機行業已經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連馮鼻祖本人都想不到他的發明會有今天的這種光景。 圈內還有一個摩根定律。大意是指IC(半導體元件產品)上的晶體管數量會約每隔18個月就會翻一番,性能就提高一倍。意思是說計算機的性能每18個月就提高一倍。硬體的性能提高了,同樣軟體發展也是很迅速。 針對程序員使用的軟體開發工具來說,從第一代語言的機器碼,到第二代語言的匯編語言,在到第三代C、Basic等語言,直到現在的第四代的開發語言。 哪怕是第四代開發語言也是經過了快速的發展。從早期的C/S開發模式的PB、dephi,到C/S和B/S開發混合模式的LOTUS NOTES/DOMINO,再到現在的純B/S開發模式的.NET和JAVA。開發工具的這種發展,開發語言的這種變化,使得程序開發變得越來越簡單,越來越容易上手。 問題來了,性能提高也好,開發簡單也罷,我們得學習啊,因為舊東西淘汰了,新東西誕生了。我們要掌握新東西啊。我們總是綳著神經這樣的學習,我們太累了。我們要是不學習,我們就要面臨著淘汰嗎?真是這樣嗎? 先說計算機這個行業。從哲學的角度來說,新事物都面臨著產生、發展、頂峰、衰落、滅亡這幾個過程。計算機從它誕生到現在也就60多年,還很年輕。計算機這個行業正處在發展的階段。哪一天到頂峰天知道。哪怕是預測,那也僅僅是預測。只有頂峰到了,我們才清楚。但是按照其它行業的周期規律在結合計算機本身,我認為離頂峰時間也已經不遠了。為什麼呢?我們討論一下計算機硬體的摩根定律。 計算機的摩根定律我們已經介紹過了,IC上的晶體管的數量會隋時間翻番。也就是單位體積的晶體管數量越來越多。總有個限度吧。單位體積有多小,分子、原子還是誇克?總要有個盡頭。這個定律估計在過10年也就到了盡頭。也就是說單位體積的晶體管數量不會無限制的增多。 在說軟體,無論開發工具如何變化,軟體工程的思想變了嗎?沒有。軟體工程還是那一套:需求、設計、編碼和測試;資料庫原理變了嗎?沒有。資料庫原理還是遵循著第三範式、事務處理和SQL語句。程序設計變了嗎?變了。為什麼呢?因為程序設計的方法從面向過程轉到了面向對象。確實是這樣,但是設計的裡面還是採用函數、復用等等這些方式。說白了,還是沒有本質的變化。 因此程序員們,要有堅定的信念,無論如何發展,計算機的基礎理論、原理沒有變,還是那些。

9. 人到中年還是一名普通的程序員,究竟怎樣才能熬出頭

要麼提升自己的工作能力。要麼走出自己目前的工作舒適區,其實還需要家人愛與陪伴,讓他們給你勇氣給你力量,不是你一個人在戰斗。
在國內的大環境來說,很多普通程序員的生涯在35-37歲就差不多已經定型了。





目前覺得自己熬不出頭的,你想一想自己目前在公司屬於什麼地步,自己有沒有不斷的學習,有沒有去接觸新的技術?
40歲的程序員不少見,但是你自己對你現在的工作各方面滿意嗎?
我覺得還是要相信自己,想改變有兩個方向,要麼提升自己,要麼換工作方向。

閱讀全文

與程序員不學習的案例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怎麼查移動定向流量使用的app 瀏覽:80
進入組策略的命令 瀏覽:137
python數據結構和內存 瀏覽:25
python軟體功能簡介 瀏覽:784
外國程序員一般多少歲退休 瀏覽:917
怎麼看linux和時間伺服器 瀏覽:680
程序員搞笑花名 瀏覽:501
dota2怎麼設置國服伺服器地址 瀏覽:212
單片機高電平驅動 瀏覽:115
ios多選文件夾 瀏覽:909
加強行車調度命令管理 瀏覽:243
伺服器已禁用什麼意思 瀏覽:150
部隊命令回復 瀏覽:755
神奇寶貝伺服器地圖怎麼設置 瀏覽:382
加密演算法輸出固定長度 瀏覽:862
程序員去重慶還是武漢 瀏覽:121
伺服器如何撤銷網頁登錄限制 瀏覽:980
微信公眾平台php開發視頻教程 瀏覽:628
怎麼看蘋果授權綁定的app 瀏覽:255
壓縮機單級壓縮比 瀏覽:3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