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linux mint conky 怎麼使用
安裝 Conky Manager 打開一個終端並使用下面的命令: sudo add-apt-repository ppa:teejee2008/ppa sudo apt-get update sudo apt-get install conky-manager 你可以閱讀這篇關於如何在 Linux 中使用 Conky Manager 的文章。 確保 curl 已被安裝...
『貳』 如何安裝linuxmint與windows雙系統
一、選擇好Linux發行版,並下載ISO鏡像。
Linux發行版眾多,然而主流的無非Linuxmint、Ubuntu、Fedora、Debian等,當然國內的Deepin也不錯。小編舊文已專門就「如何選擇一個適合自己的Linux發行版」談了一點心得,朋友們不妨參閱。選擇好發行版後,就開始下載ISO鏡像。本文以Linuxmint13 mate版32位 為例,下載地址在這里。
二、下載USB啟動盤製作工具,製作U盤啟動盤
先把U盤格式化為FAT32。然後下載一個製作Linux的U盤啟動盤的小工具Universal USB Installer,下載地址在這里。
這是個綠色版的小軟體,無需安裝,雙擊運行即可。製作U盤啟動盤的過程也很簡單,跟著一步步往前即可。在下圖界面中需要注意幾個地方:
第一個框,選擇Linuxmint-13-mate-dvd-32bit;
第二個框,點Brower,選擇剛才下載的ISO鏡像;
第三個框,選擇你的U盤。
其他的不用管,直接點下面的「Create」按鈕,開始創建。
隨後,不要做任何操作,以免出錯。等待5-10分鍾,直到如圖中顯示「Process is Complete」,就可以點「Close」關閉了。
此時,Linuxmint的啟動U盤已經製作好,你可以隨身帶著,到任何支持U盤啟動的電腦上都可以運行它,無需安裝。你可以馬上重啟自己的電腦,設置為從U盤啟動,體驗一把live USB的Linuxmint。
三、在Windows下用硬碟分區工具對硬碟進行分區
其實眾多磁碟分區工具,其操作都是大同小異,也為很多人所熟知,小編不再贅述。簡而言之,只要用分區工具劃分一個10G以上的空閑分區即可。同時,可以用分區工具在此空閑分區上創建1個10G以上的ext2/3/4分區、1個2G的swap交換分區;也可以不創建,而是在Linuxmint安裝過程中再創建。
四、用U盤啟動盤啟動,進入Linuxmint並運行安裝程序
U盤啟動盤啟動時,會出現一個菜單,選擇默認的第一個即可。U盤啟動有點慢,而且啟動過程中屏幕是黑的,稍候片刻,即可進入Linuxmint的界面。這時候的系統完全可以直接使用,上網、聊天、郵件、Office等等,也可以安裝軟體。因為它是運行在U盤上的,獨立於硬碟,絲毫不會影響到硬碟上的系統。重啟之後,一切都不留痕跡。所以說小編建議朋友們隨身都帶著一個Linuxmint的啟動U盤,這樣可以在別人電腦上用自己的Linuxmint系統。如圖,看看主菜單。
4-1.如果要安裝到硬碟,雙擊桌面上的「Install Linux Mint」。進入安裝過程,選擇語言。列表下拉,選擇「中文(簡體)」。
4-2.系統會檢測你的磁碟空間是否足夠、電源狀態、網路連接。注意:此時不要聯網,否則安裝過程中會自動下載更新,不但速度慢,而且可能影響正常安裝。
4-3.檢測本機已有的系統。注意:一定要選擇「其他選項」,其實就是自定義。
4-4.檢測出本機上的磁碟分區情況。小編之前曾准備好了ext4分區,只需選中,點擊「更改」,設置格式化、掛載點即可。
4-5.同樣的,已經准備好了swap交換分區。
4-6.准備就緒,點擊「現在安裝」,即開始安裝了。
五、安裝過程中的簡單設置
安裝過程中,有一些簡單設置,便於以後使用Linux的便捷。
5-1.正式開始安裝後,底部的進度條在跑動,表示安裝正在進行,上面要求用戶設置時區。只要我們在安裝之初選擇了「中文(簡體)」,系統會自動默認時區為「Shanghai」,點「繼續」即可。
5-2.選擇鍵盤布局。默認的「漢語」即可,繼續。
5-3.設置用戶名、計算機名、密碼、登錄方式。注意:這個用戶名和密碼以後經常會用到,一定要記住,當然也沒必要設置太復雜。登錄方式,如果希望Linux啟動後自動登錄到桌面,則選擇「自動登錄」,否則每次都需要輸入用戶名和密碼。
5-4.設置好用戶名和密碼等資料後,如果你的電腦上有攝像頭,Linuxmint會自動開啟攝像頭,詢問你是否需要自拍一張,作為登錄用戶的頭像。可以自拍也可以略過,以後在系統中另行設置。
5-5.安裝大概需要10分鍾左右。等待過程中,會有滑動的幻燈片介紹LinuxMint,不妨了解一下。
5-6.安裝成功,如圖,點「現在重啟」。電腦重啟後就可以拔掉U盤,從硬碟啟動了。Linuxmint會自動生成雙系統啟動菜單,選擇默認的第一個即可。
現在,Linuxmint就已經順利安裝成功啦。其他的Linux發行版,如Ubuntu、Deepin等,安裝方法和過程與本文都大同小異。Linuxmint的優點在於已經自帶了很多軟體,比如全能的視頻、音頻播放器,可謂開箱即用。當然,有些我們需要的軟體還得自己安裝,系統也需要設置一下,使得更符合國內的使用習慣。
『叄』 linux mint怎樣安裝主題
在Linux Mint(以及其他大部分的Linux發行版)中一般有兩種方法來安裝圖標主題。
一、直接安裝法
如果用戶下載了圖標主題的壓縮包, 用戶可以在~/.icons目錄下解壓它。通常這個目錄並不存在, 用戶可以隨意創建它。
二、ppa安裝法(以Moka主題為例)
1、打開 terminal(Ctrl+Alt+T)並輸入下面的命令:
sudo add-apt-repository ppa:moka/moka-icon-theme
sudo apt-get update
sudo apt-get install moka-icon-theme
2、在 Linux Mint 中安裝了圖標主題後,在菜單中選擇 Setting,然後選擇 Themes。
『肆』 linuxmint cinnamon 修改桌面背景路徑配置文件或命令
修改桌面文件默認路徑保存位置。很多人老是在說C盤的越來越小,會說電腦怎麼也會越來越卡。其實有些跟你的電腦桌面放的文件是有關系的。因為桌面存放的位置是我們的電腦主盤C盤。這樣我們電腦桌面文件多了大了。我們的C盤空間就變小了。修改桌面文件默認路徑保存位置:1:打開注冊表:在運行欄中輸入「regedit」2:打開的注冊表編輯器的左側窗口找到以下文件夾HKEY_CURRENT_USER/Software/Microsoft/Windows/CurrentVersion/Explorer/User Shell Folders3:在右側窗口找到並雙擊打開名稱為「Desktop」的鍵值:修改成D盤:「D:DocumentsDesktop」(意思是在D盤-我的文件--桌面)4:保存後,回桌面檢查一下。新建的安下.txt的屬性看到它的位置。
『伍』 怎麼讓linuxmint運行快
1.使用Preload預載入
與Prelink類似,Preload是一個運行於後台的監護程序,探測那些常用的軟體,並將其放入緩存,以起到加速的作用。在LinuxMint/Ubuntu下安裝Preload很簡單:
sudo apt-get install preload
Preload默認的配置對於普通用戶而言已經不錯了,一般不需要修改。如果有進一步掌控其的慾望,可以打開其配置文件進行修改:
sudo gedit /etc/preload.conf
2.清理APT緩存
apt應該算是LinuxMint/Ubuntu系統中使用率最高的命令了,無論安裝、卸載軟體,還是更新軟體源緩存及相關維護,都離不開它。使用逾久,apt緩存也就變得較為臃腫,有必要清理:
sudo apt-get autoclean
3.禁用不必要的啟動項
在「啟動應用程序」中,根據自身實際,取消不必要的啟動項,如歡迎程序、檢測新硬體、藍牙(如果本機沒有藍牙)、桌面共享等。
4.調整交換分區參數
詳見《一個小技巧提速你的LinuxMint》
5.禁用休眠/掛起功能(務必慎重)
如果你不需要電腦的休眠/掛起功能,可以手動禁用它(筆記本電腦最好不要禁用休眠/掛起功能)。以管理員身份編輯配置文件:
sudo gedit /etc/initramfs-tools/conf.d/resume
將RESUME=UUID=****這行注釋掉(行首加#):
6.修改grub2等待時間
無論你的電腦是否有2個或更多的操作系統,只要安裝了LinuxMint/Ubuntu,就必然會安裝grub2作為引導管理器。grub2啟動時,會在默認的啟動項上停留數秒(默認10秒),等待用戶選擇。我們可以把這個時間改的更短。如果是LinuxMint/Ubuntu單系統,可以直接改為0,即直接進入,無需等待。
以管理員身份編輯grub配置文件,修改GRUB_TIMEOUT項後的數字。
sudo gedit /etc/default/grub
7.使用ZRAM提高內存性能
如果你的電腦內存不太充裕(1G以下),可以使用ZRAM軟體來提高內存性能。ZRAM能在系統中創建一個壓縮的塊設備,用於模擬一個交換分區,減少因內存不足而多硬碟的蹂躪頻次。可以使用如下PPA安裝ZRAM:
sudo add-apt-repository ppa:shnatsel/zram
sudo apt-get update
sudo apt-get install zramswap-enabler
8.多核啟動
默認情況下,即便你的電腦是雙核甚至多核的CPU,LinuxMint/Ubuntu啟動時仍舊是以單核在執行系統啟動任務。可以通過如下修改,使其充分利用多核CPU進行系統啟動,從而加快速度。
以管理員身份編輯:
sudo gedit /etc/init.d/rc
找到CONCURRENCY=none行,並修改為CONCURRENCY=makefile
9.禁用視覺特效
如果你的電腦硬體配置較低,可以通過禁用視覺特效達到優化性能的目的。華麗的特效,必然會消耗更多的性能。對於Ubuntu和LinuxMint MATE用戶,安裝Compiz後,即可把不要的特效都禁用:
sudo apt-get install compizconfig-settings-manager
對於LinuxMint Cinnamon用戶,還可以在Cinnamon設置:效果 中禁用相關效果。
10.使用TMPFS減少磁碟讀寫
TMPFS,顧名思義,乃是臨時文件系統。一般情況下,Linux的/tmp文件夾接收著大量關於磁碟讀寫的操作。而通過優先使用物理內存,可以提高/tmp處理磁碟讀寫操作的速度。
以管理員身份修改:sudo gedit /etc/fstab
在該文件的末尾,加入如下內容:
# Move /tmp to RAM
tmpfs /tmp tmpfs defaults,noexec,nosuid 0 0
除了上述操作之外,最明顯的辦法就是更換更為簡潔、輕量級的桌面環境,如XFCE、LXDE等
『陸』 如何升級到LinuxMint 18
你應該升級嗎?
不妨先亮明一點:如果你對Linux Mint 17.3很滿意,而且一切運行正常,那麼我強烈建議你在近期還是繼續使用該版本。Linux Mint 17.3會全面得到支持,一直到2019年,它是一款可靠、用途廣泛的操作系統。那麼,為什麼有人想升級到Linux Mint 18「Sarah」呢?正如Clem在其Linux Ming博客文章中指出,你可能需要Linux Mint 18中的一些新功能,或者它可以解決一段時間以來煩人的、棘手的代碼錯誤。從純粹實用的角度來看,完全為了升級而升級沒有必要,但是有些人終究抵擋不住升級的誘惑。
從Linux Mint 17開始,用戶能夠升級到下一個「次要」版本,只要從Mint的更新管理器(Update Manager)程序中的菜單中選擇一個選項。程序會引導你完成整個升級過程。從Linux Mint 17.3升級到Linux Mint 18要復雜得多,它會要求你打開終端,接連執行幾個命令。如果你不習慣於在終端下操作,那麼最好還是清除目前安裝的系統,把它換成Linux Mint 18。下面是你需要先做好的幾件事:
1. 備份所有數據!
2. 下載Linux Mint 18「Sarah」(in-place upgrade),從活動環境啟動你的機器,確保一切都正常運行。別想當然地以為安裝或升級這款操作系統就能解決活動鏡像中無法運行的組件。搜索一下,看看是不是與你的硬體和Linux Minux 18有沖突,在安裝或升級之前看看有沒有解決辦法!
3. 在試圖查看升級是否切實可行之前安裝所有的更新版。這意味著,如果你目前運行Linux Mint 17、17.1或17.2,不得不在更新管理器的菜單中安裝可用升級版,以便將系統更新到17.3「Rosa」。要是你不先做這一步,Linux Mint 18升級工具就用不了。
4. 升級之後,可能需要重新安裝從PPA和第三方軟體庫安裝的應用程序、手動下載並安裝的.deb文件。你應該搜索一番,在系統上更改任何方面之前,看看你需要的所有程序適用於基於Ubuntu 16.04的系統。
下一步需謹慎
務必要為安裝到你計算機上的所有操作系統備好安裝介質,並且備份好你想要保留的所有數據!認真遵守這條指令,並留出時間來做這項工作!別怪我們事先沒有警告過你!如果你這次升級失敗,我概不負責。准備好從頭開始,已警告過了你啊!
***警告!警告!警告!***
下面是全面的操作說明,直接來自Clem本人:
https://community.linuxmint.com/tutorial/view/2316
我不會在此贅述,但我確實有幾點想法,也許對你有所幫助。
讓人好奇的是,需要sudo許可權的唯一命令是安裝Mint升級實用工具的命令。之後,mintupgrade命令不用添加sudo,就可以執行。在你做其他任何事情之前確保系統已全面更新,這是個好主意;如果你一直在使用採用默認設置的更新管理器程序,那麼有許多自從你開始使用Linux Mint 17.3以來受到阻礙的程序包。為了更新一切,在終端執行下列命令:
sudo apt update
sudo apt dist-upgrade
請注意:系統極有可能提示你更新系統是不是應該把現有的配置文件更換成新的配置文件。默認值是「N」(代表「不」),這是你應該選擇的那個選項。由於它是默認值,出現這些提示時,只要按一下回車鍵。只要看到其中一個選擇是大寫的提示,那麼這個選項就是默認,按回車鍵即可選擇它。你在升級過程中牢記這一點大有幫助。一些提示絕對需要你鍵入代表「是」的「y」。
這要花點時間……
你已更新好,確保除了終端外,沒有其他應用程序在系統上運行,安裝升級工具。升級過程並非完全自動化。整個過程中,系統會提示你輸入,所以別走開、隨它運行。它會問你是否可以停止、自動重啟服務,升級後不久,終端窗口就會開始出現一個全屏消息。至此,你應該使用箭頭鍵來選擇「Yes」方框。它會要求你之後批准額外的軟體安裝,只要按回車鍵就可以允許下一步。
這一步在進行時,別忍不住打開瀏覽器、開始上網閑逛。桌面可能會變得很不穩定,對桌面進行任何操作會在升級過程中鎖住系統,而這非常糟糕。
一旦完成,系統會讓你回到標準的Bash提示。我強烈建議在執行其他任何操作之前重啟。命令如下:
sudo reboot
再補充一點
假設一切進展順利,系統應該會重啟,現在你就在運行Linux Mint 18 「Sarah」。我知道,你想搗鼓一番,但是應該先啟動更新管理器程序。它會提示你從三個選項中選擇。選定第一個選項,系統根本不會安裝可能會破壞運行的任何組件,比如Linux內核。第二個會讓你批准安裝系統敏感程序包,第三個選擇會安裝一切,根本不會提示你。我選擇中間那個選項,你打開更新管理器後,它已經高亮顯示。只要接受它,然後安裝所有更新版。這會升級你的內核,你會獲得4.4 Ubuntu LTS內核的所有未來安全補丁。
你首次啟動更新管理器後,如果決定選擇超安全策略選項,那麼應該在更新管理器應用程序的內核部分將內核手動升級到最新的4.4版本。如果你為不太懂電腦的人升級這個系統,或者你就想確保系統運行起來盡量可靠,可能會這么做。不管怎樣,都要確保一開始使用的是經過更新的內核。
結論和心得
雖然許多長期的Mint用戶可能會決定「清除和鋪路式」(nuke and pave)安裝,但是還是有幾個充分的理由試一試就地升級這個選項。如果你的系統有多個用戶帳戶,每個用戶有一堆配置文件和數據,那麼從頭開始重裝確實很麻煩。沒必要重新配置一堆帳戶可以省下大量時間,哪怕不得不可能重裝幾個應用程序也沒關系。這本身確實是個充分的理由。
應該贊揚Linux Mint團隊在這個升級工具方面所做的工作。這是一大步,他們之前從未做過。從Ubuntu 14.04程序包庫到Ubuntu 16.04程序包庫本身就很了不起。坦率地說,這讓我很驚訝。不過我想要聲明,之前我只在虛擬機中非常基本的Linux Mint 17.3安裝系統中試過這個。我不知道它在用舊了的硬體安裝系統上是如何做到的,畢竟已增添了一大堆的軟體,而且經過了大量的改動。現在為時尚早,我確信我們會接到Mint用戶的大量反饋。
『柒』 在linux mint下怎樣用命令安裝軟體
你不會安裝它的軟體你安裝Linux操作系統干什麼啊?它目前還不象WIN XP那樣容易用的,雖然也有一些軟體是可以直接安裝的,就向XP下的軟體一樣,但多數都是要用RPM安裝的。更多相關linux的學習資料,請參考《Linux就該這么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