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程序命令 > dd命令進度

dd命令進度

發布時間:2022-08-08 17:21:10

㈠ 麒麟操作系統備份

系統還原方法很多,大多使用「一鍵Ghsot還原」或「一鍵還原精靈」還原系統。由於「一鍵Ghsot還原」或「一鍵還原精靈」只備份了C分區,這也只能還原C,其它分區不會受到什麼變動。以一鍵Ghsot還原為例:
1、從天空、華軍軟體園等網站下載「一鍵GHOST 2009.09.09硬碟版」,用WinRAR 壓縮工具軟體解壓,在打開的界面中,選「setup.exe」文件,即自動把一鍵還原安裝到硬碟盤中。
2、備份C盤
開始--程序--一鍵GHOST,打開「一鍵GHOST」 對話框—點選「一鍵備份C盤」--選「備份」,自動重啟進入系統備份進度界面(這中間什麼也不要手動指定),在備份系統界面中,顯示備份進度,完成後自動重啟,在我的電腦第一塊硬碟最後的一個分區磁碟中,存放著一個隱藏的C盤備份文件夾
3、恢復備份
開機,開始--程序--一鍵GHOST,打開「一鍵GHOST」 對話框-點選「一鍵恢復C」-「恢復」-以下什麼也不用動,會自動進行,在恢復系統界面中,顯示恢復進度,完成後自動重啟,將現在C盤中的數據全部清除,將原先C盤備份的文件恢復到C盤中。
如果系統癱瘓進不了系統,開機按鍵盤F8進安全模式--選正常啟動—回車--進「請選擇要啟動的操作系統」--使用方向鍵↓選擇「WIN XP」下邊的「一鍵GHOST...」選項—選「一鍵恢復」)—點選「恢復」-確定。

㈡ 請教linux下圖形化管理磁碟工具

Linux中常見的磁碟管理工具有哪些在Linux系統安裝時,其中有一個步驟是進行磁碟分區。在分區時可以採用DiskDruid、RAID和LVM等方式進行分區。除此之外,在Linux系統中還有fdisk、cfdisk、parted等分區工具。,將介紹幾種常見的磁碟管理工具。1.fdiskfdisk磁碟分區工具在DOS、Windows和Linux中都有相應的應用程序。在Linux系統中,fdisk是基於菜單的命令。用fdisk對硬碟進行分區,可以在fdisk命令後面直接加上要分區的硬碟作為參數,例如,對第二塊SCSI硬碟進行分區的操作如下所示:[root@RHEL4~]#fdisk/dev/sdbCommand(mforhelp):2.mkfs硬碟分區後,下一步的工作是Linux文件系統的建立。類似於Windows下的格式化硬碟。在硬碟分區上建立文件系統會沖掉分區上的數據,而且不可恢復,因此在建立文件系統之前要確認分區上的數據不再使用。建立文件系統的命令是mkfs,格式如下:mkfs[參數]文件系統mkfs命令常用的參數選項:-t:指定要創建的文件系統類型。-c:建立文件系統前首先檢查壞塊。-lfile:從文件file中讀磁碟壞塊列表,file文件一般是由磁碟壞塊檢查程序產生的。-V:輸出建立文件系統詳細信息。例如,在/dev/sdb1上建立ext3類型的文件系統,建立時檢查磁碟壞塊並顯示詳細信息。如下所示:[root@RHEL4~]#mkfs-text3-V-c/dev/sdb13.fsckfsck命令主要用於檢查文件系統的正確性。並對Linux磁碟進行修復。fsck命令的格式如下:fsck[參數選項]文件系統fsck命令常用的參數選項:-t:給定文件系統類型,若在/etc/fstab中已有定義或kernel本身已支持的不需添加此項。-s:一個一個地執行fsck命令進行檢查。-A:對/etc/fstab中所有列出來的分區進行檢查。-C:顯示完整的檢查進度。-d:列出fsck的debug結果。-P:在同時有-A選項時,多個fsck的檢查一起執行。-a:如果檢查中發現錯誤,則自動修復。-r:如果檢查有錯誤,詢問是否修復。例如,檢查分區/dev/sdb1上是否有錯誤,如果有錯誤自動修復。[root@RHEL4~]#fsck-a/dev/sdb1fsck1.35(28-Feb-2004)/dev/sdb1:clean,11/26104files,8966/104388blocks4.dddd命令用於將指定的輸入文件拷貝到指定的輸出文件上。並且在復制過程中可以進行格式轉換。dd命令與cp命令的區別在於:dd命令可以在沒有創建文件系統的軟盤上進行,拷貝到軟盤的數據實際上是鏡像文件。類似於DOS中的disk命令的作用。dd命令的格式為:dd[][][bs=塊位元組大小][count=塊數]6.命令用於顯示磁碟空間的使用情況。該命令逐級顯示指定目錄的每一級子目錄佔用文件系統數據塊的情況。命令語法如下:[參數選項][name---]命令的參數選項:-s:對每個name參數只給出佔用的數據塊總數。-a:遞歸顯示指定目錄中各文件及子目錄中各文件佔用的數據塊數。-b:以位元組為單位列出磁碟空間使用情況(AS4.0中默認以KB為單位)。-k:以1024位元組為單位列出磁碟空間使用情況。-c:在統計後加上一個總計(系統默認設置)。-l:計算所有文件大小,對硬鏈接文件重復計算。-x:跳過在不同文件系統上的目錄,不予統計。例如,以位元組為單位列出所有文件和目錄的磁碟空間佔用情況。命令如下所示:[root@RHEL4~]#-ab

㈢ 本人筆記本裝了win7和ubuntu12.04雙系統,ubuntu系統損壞,recovery下沒修好,求解

你卸載的GDM,是指gnome display manager么?你卸載了顯示管理器,當然就進不了圖形界面,至少你不要GDM,也該裝個lightDM吧,總的有個display manager才容易進入桌面。

linux下面備份系統,那是再簡單不過的事情了。強大的dd命令,,還有tar命令,比ghost還好用。
linux系統沒那麼容易毀掉的,只要核心還在,就能進入終端,就能在終端進行修復。
當然,習慣了圖形界面的操作,不熟悉命令行,就只能到處找替代軟體了。

㈣ 如何對moto E680I 刷機

本帖刷機方法各版本通用,刷機前認真閱讀!!

(有關刷機問題請多看回復,很多常見問題已經回復!!!)

刷機簡單的說就是更換你手機的軟體系統以達到性能的提升,其實我們刷機的主要目的是用網友開發的破解軟體替換原來版本的文件,這樣就可以實現一些原來手機不支持的更多功能,刷機並不是人人都需要的,如果你覺得目前的功能已經適合你的使用了,那麼就可以不用刷機,如果你想手機有更多的功能擴展,那麼就可以通過刷機來實現!

論壇里有很多關於刷機的教程,圖片的,視頻的都有,這些教程或多或少都有些細節沒有交代清楚,以至新手有很多不明白的問題,所以又做了這個可謂是詳細至微的刷機教程,通過詳細的刷機相關問題解釋說明和大量的截圖演示操作過程,希望對新手來說是個終極教程吧!

刷機需要的工具:目前採用的比較多的是PST,SmartMoto和flshkit三個軟體,根據個人喜好任選其一啦!

刷機需要的文件:

原裝刷機包——目前基本選擇最新的g版的原包做刷機底包,也就是經常看到帖子里
說的 009包,是以full.shx結尾的文件。

破解功能包——論壇里比較成熟的是思雲和玩物兩個版本,這兩個版本都有各自不同
的破解文件,要想實現這兩個版本的強大功能,就必須根據所選的版本來選擇各自的
破解文件配合原包文件刷機大家經常看到的33包,35包和36,37 包其實都是屬於破
解文件,這些文件是以.smg結尾的文件,在刷機過程中不需要使用35和37包!

***這里就以目前朋友採用的比較多的PST來做詳細說明(兩種刷機方法)

第一章 PST的安裝和破解

下載連接:http://ftp1.ccmove.com/linux/e680/kenxu1118/PST_7.2.3_GENERAL.rar
(不能下載的請到本文最下面下載)

下載pst文件解壓後得到以下三個文件,

1,首先雙擊運行安裝程序,程序自動安裝出來這個選擇框,選擇「yes"

程序繼續自動安裝,直到出來這個提示框,這里要選擇下面的"no,I will……"再點「Finish"結束安裝!

注意:在有的老系統或一些受限制系統(比如有的網吧)里結束後會彈出兩個錯誤的提示框,不用管它,直接點"yes"就可以了。

至此安裝程序結束!

2,接下來要做的就是執行破解了,雙擊破解文件出來這個提示框,點擊右上鍵(紅框圈住那個)

出來文件選擇提示框後選擇最下面的文件,打開,(如果出來的提示框「查找范圍」那裡不是PST目錄就需要手動指向PST目錄)

跟著這里點Next,

會有一個提示破解成功的對話框,點「確定",

第一個文件就破解成功了,這里總共要破解6個文件,方法都是一樣的,都是先點右上鍵(Next鍵上面),出來文件框選最下面的一個,打開,再點「Next」,破解成功提示選「Yes」,又重復上面操作!

直到出現這個就是最後一個了,可以從下面的[Step6/6]看到,最後點"Finish",提示成功,破解結束!

3,最後就是漢化了
把漢化補丁文件夾里的那個文件復制到PST的安裝目錄下,默認的安裝目錄是C:\Program Files\Motorola\PST,也就是電腦上打開C盤的Program Files文件夾,可以看到有個Motorola目錄,打開就是PST的目錄文件夾了!

漢化補丁文件復制進去後出來提示,選擇「是」

到此就全部完成了PST的安裝破解,在安裝目錄里找到MultiFlashFlex.exe(簡稱MFF)程序

雙擊運行,看到這個界面,這個就是我們以後刷機要用到的操作界面了,以後每次刷機都是直接運行MFF程序進行刷機,方便的話可以在桌面建個快捷方式,最後重啟一次電腦!!

第二章 刷 機

刷機前的准備:

1,備份個人資料,就好比電腦重裝系統會把安裝盤里的文件全部更新一樣,手機刷機也是更新整個操作系統,手機上的所有的個人資料(通訊錄,簡訊,自己裝在手機上的軟體程序等)都會被刪掉,所以刷機前的備份工作相當重要,關於備份的方法有很多,只要在論壇里搜索一下就可以找到一大堆的帖子,這里就不詳細介紹了。

給大家推薦一款wheng大俠的備份回復軟體,個人覺得是目前論壇最方便最好用的,使用前提是你的手機支持mpkg文件安裝(對於未刷機安裝loader和MPKG實現對mpkg文件支持的沒有試過),以後再也不用擔心刷機和主清除了!

下載安裝軟體成功後在面板可以看到有個backup的圖標,運行它會有相關提示,傻瓜式操作,選擇備份後會在你的卡的根目錄上生成一個backup文件夾,裡面有備份文件和備份日期提示,如果後面重新備份的話會自動更新文件和備份日期。這個文件夾不要刪除哦!

要恢復系統的話,直接運行面板圖標,選擇恢復就可以了,手機上方會有指示燈提示,成功後也有文字提示,重啟手機看看,你的簡訊,通訊錄,日程安排等全部恢復了!

下載連接:http://ftp1.ccmove.com/linux/e680/kenxu1118/備份與恢復軟體.rar
如果不能下載到本帖最下面下載附件!

2,刷機文件的下載

在刷機過程中只需要下載原裝包和破解包,至於功能包和35,37包等都是在刷機後再單獨操作。

原裝包(即刷機底包)不管是什麼版本的手機都是用的目前最新的g版最新的009包

破解包可以根據個人的需求和喜好選擇,如果你以後准備裝思雲的功能包的話就用思雲的專用破解包,如果你要裝玩物的功能包的話就用玩物的專用破解包。

下載破解文件時一定要根據自己的手機版本下載,因為不同機型所用的破解文件是有區別的,E680的手機就用針對E680的破解文件,哪怕你的E680已經刷到了i或g,以後始終還是用針對E680的破解文件,E680I和E680G的手機都是用針對i/g的破解文件!!!所以在下載破解文件之前一定要確認自己的手機型號,這個可以通過查看手機版本號來確定,方法是在手機撥號盤下輸入WWW008W查看,版本號顯示完整的是680i/g,版本號顯示不完整的是680(即使已經刷了i/g的版本),如下面截圖顯示

3,保證電池電量充足,在刷機過程中是沒有給手機充電的,而且中途絕對不能終止操作,所以電量一定要充足,以免不必要的問題出現!

4,新手多看看相關刷機教程,做到心中基本有數了再動手,經常有朋友在刷機過程進行當中還在求助,我都為他們擔心!

下載連接:
g版009原包 http://ftp1.ccmove.com/linux/e680/布農鈴13/AEP009底包.rar

思雲版破解包 http://ftp1.ccmove.com/linux/e680/kenxu1118/思雲(E680)破解包.rar
http://ftp1.ccmove.com/linux/e680/kenxu1118/siyun(e680i,g)破解包.rar

思雲版最新的專用破解包到原帖下載
http://club1.ccmove.com/nclub/topicdisplay-1189-534735-1.html

玩物版破解包 http://ftp1.ccmove.com/linux/e680/kenxu1118/玩物(E680)破解包.rar
http://ftp1.ccmove.com/linux/e680/kenxu1118/wanwu(e680i,g)破解包.rar

玩物版最新的專用破解包到原帖下載
http://club1.ccmove.com/nclub/topicdisplay-1189-481682-1.html[/b][/color]

注意,凡是要覆蓋到原包刷機包的破解文件名稱都要跟原包文件相符合,採用009包作為刷機底包的,33包和36包文件名稱如下,下載的文件如不同要先做修改!
E680G_G_0D.C5.AEP_0D.C0.B1P_T677SR_L001_S006_P012_GSOE680GT677SR009_fullCG33.smg
E680G_G_0D.C5.AEP_0D.C0.B1P_T677SR_L001_S006_P012_GSOE680GT677SR009_fullCG36.smg

一切工作準備就緒,現在開始刷機操作

首先建立一個新文件夾用來存放原包刷機文件,這個文件夾下只能有一個原包刷機文件,文件夾的名稱最好簡短些方便自己確認,把009底包放進去。

把下載的破解文件放到跟存放刷機底包的文件夾相同的盤里放在一起,方便中間覆蓋時操作,比如你的刷機底包文件夾是放在E盤,那麼你的破解文件也就放在E盤。

在PST的安裝目錄里打開MFF程序,把圖中紅框圈住的都鉤上

點擊上面的「選擇|」(紅框處),找到你剛才存放009刷機底包的文件,「打開|」

這時工具會自動載入文件,載入完後這里就顯示你要操作的文件名了

手機關機,同時按住照相鍵,音量下鍵和掛機鍵,進入藍屏工程模式(新手可以多練幾次就可以進入的),用數據線連接電腦,如果是第一次刷機以前沒有裝過usb驅動的,這里可能會發現新硬體,選擇在列表中安裝,路徑指向前面安裝的PST目錄,點擊「下一步」安裝,正確識別後這里會顯示你的手機型號和連接。

好,刷機開始,點擊「開始」,手機型號前出現黃燈,等一會兒後面出現數字跳動

在寫入程序的過程中盡量不要碰數據線,以免接觸不良造成中斷,整個數據寫入過程都不能強行終止!這時我們可以先把破解文件復制下來,以免等會兒手忙腳亂出錯!

注意觀察寫入數據的進度數字,不同配置的電腦這個速度是不同的,當數字跳到100%時,就把剛才復制的破解文件覆蓋到存放009底包的文件夾里,有的電腦速度比較快,第一個100%和第二個100%中間時間間隔很短,所以這時操作盡量快點!

覆蓋以後會有個是否替換文件的提示,選擇|「全部」就可以了

#請注意,如果是你的電腦是第一次刷機,這里又會發現兩個新硬體,同前面的方法一樣,選擇列表安裝,然後把安裝路徑指向PST的安裝目錄。這個環節也是很多第一次刷機失敗的原因所在,往往都來不及安裝這兩個驅動,刷機已經開始下一個100%了,所以這里動作盡量快點,即使慢了還是把這兩個新驅動安裝好,下一次刷機時就不會再安裝了。安裝慢了千萬不要終止刷機,雖然最後肯定失敗,但還是要等它結束,然後再重新刷一次,有了這次的經驗,第二次應該就可以成功了!!

順利覆蓋了破解文件並安裝了新驅動以後,自動進行下一個階段的數據寫入,也就是我們經常說的第二個100%過程,中間寫入速度會比較慢,不要以為是死機了,只需要耐心等待!

經過漫長的等待(嘻嘻,第一次刷機的心情刷過的都有體會),進程數字走到第二個100%數據寫入就全部結束了,但這時不要急於停止,因為程序還有個檢查備份的過程。

直到前面的黃燈變成紅燈,後面提示操作失敗,整個刷機才算全部結束!

這里需要給大家說明一下,因為覆蓋了破解文件,最後亮紅燈顯示失敗實際上是成功了,如果顯示綠燈顯示成功反而是不成功了,有的朋友只想刷原包的,沒有覆蓋破解文件,那麼最後應該是亮綠燈代表成功了!!

好啦,這時就可以斷開手機,拔掉數據線重新開啟手機了,不能關機的就直接取下電池再裝上開機,能正常進入操作界面,各項功能都能正常使用,就說明刷機完全成功了,再作個主清除,主復位,到此刷機操作全部完畢,手機已經可以正常使用了,如果還想實現更多功能和個性化的話,就是後面要介紹的35包的倒入和功能包的安裝了!!

提醒:第一次刷機失敗的,再進行重刷之前,一定要把存放009包文件夾里的其它分解出來的文件全部刪掉,保證這個文件夾里只有一個009底包文件!!以後刷機也是一樣的!!

-----------------------------------------------------------------------------------

***下面再介紹PST另一種刷機方法(免拔電池)

前面介紹的是用PST程序里的MFF來刷機,這里介紹用pst.exe刷機,這個方法的方便之處就是刷機前不用手動進入工程模式,刷機時會自動進入該模式;另一個方便之處就是刷機結束後不用手動取電池才能開機,直接就可以開機了!!

首先還是安裝破解PST程序,方法上面有這里就略過了。

在PST的安裝目錄(見前面介紹)里找到pst.exe程序,方便使用的話可以在桌面建快捷方式

雙擊運行,可以看到下面的界面

手機開機狀態下用MODEM模式連接電腦,第一次刷機會發現新硬體,安裝方法跟前面介紹的一樣,選擇列表安裝,安裝路徑都指向PST安裝目錄]

說明:第一次使用這里要安裝16個驅動程序,以後就不需要再安裝了,由於圖片較多,為了不影響頁面打開速度,圖片就不全帖了!

全部驅動安裝成功以後,就可以在界面左下角看到連接符號

點擊「Browse」,選擇刷機009包文件

點擊左下角的「Motorola P2K」,這時又會提示驅動安裝,安裝它(方法同前)

這時我們可以看到「Flash」是可選狀態了,點擊它

點擊「Flash」以後,彈出這個提示框,選「是」

現在手機就開始進入寫數據狀態了,這時大家可以看看界面下部的進程狀態欄紀錄和後面的進程數字

到了第一個100%時,這里中間有個很長的停頓,不用象前面的方法那麼著急覆蓋破解文件了,完全有充足的時間來操作,把破解文件(注意修改名稱)覆蓋到存放009底包的文件夾里,出來是否替換文件的提示,選擇「全部」

這里需要點耐心等待,不要以為是死機了,更不可終止操作!大概7-8分鍾左右,又開始第二個100%的寫入了

到了第二個100%了,這時不要以為結束了哦,稍等幾分鍾後會彈出兩個錯誤的提示,這個是由於我們替換了33和36文件給系統造成的假象,不用管它,全部選擇「確定」

之後彈出這個選擇框,選擇「否」

好啦,到此數據寫入完畢,手機自動關機,狀態欄顯示寫入失敗,實際上已經成功了,關掉程序,拔下數據線,直接開機,主清除主復位!!

這種方法刷機,好處是不用手動進入工程模式系統會自動進入,刷完後不用取電池直接可以開機,而且在刷機過程中狀態欄能清晰的顯示數據寫入情況,推薦使用!至於選擇哪種方法根據自己的習慣選擇啦!!

------------------------------------------------------------------------------------
*****關於另一種刷機工具SmartMoto的刷機方法可以參看下面帖子:
http://club1.ccmove.com/nclub/topicdisplay.aspx?pageno=1&boardid=1189&topicid=180313

第三章 功能擴展和手機個性化

刷機的目的,除了系統升級以外,還有一個重要的目的,就是突破了原來版本的種種限制,實現更多的功能擴展,給我們帶來更大的Diy空間,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打造自己的個性手機!

一 選擇35包倒入

刷完機以後就可以根據個人喜好選擇適合的35包文件倒入了,35包是體現出你的刷機包個性化的一個重要包,這個包可以修改自帶主題,牆紙、鈴聲、有無移動定製、有無移動紅、開機畫面,游戲等,厭惡了移動的紅色開關機畫面,覺得自帶的主題不夠靚,為自帶的圖片,鈴聲和游戲太多佔用了更多的手機空間而煩惱等,通過個性35包都可以輕松解決!

論壇里有很多網友自己製作的35包,有單版主題的,有多版主題的,大家可以根據喜好選擇自己喜歡的下載,根據我的試用,基本都可以兼容各個版本的刷機包!

還有更多思雲專用35包可以到這個帖子下載
http://club1.ccmove.com/nclub/topicdisplay.aspx?pageno=1&boardid=1189&topicid=673110

以前倒入35包主要用Qonsole軟體dd命令倒入,對新手來說輸入dd命令是件麻煩事,這里給大家推薦一個超級簡單的倒入工具

下載連接:http://ftp1.ccmove.com/linux/e680/kenxu1118/dd35smg.rar
如果不能下載到本帖最下面下載附件!!

把下載的35包文件和倒入工具解壓後放到sd卡的根目錄下,注意35包是.smg格式的文件,最好把35包名稱改為35.smg ,首先安裝倒入工具,成功後可以到桌面看到這個圖標

然後點擊運行,出來對話框,選擇「倒入」

這時手機上方亮起綠燈,整個倒入過程需要幾分鍾,不要著急直到出來提示成功的提示,這時給手機作個主復位,自動開機以後看看,開機畫面和桌面已經發生了變化,恭喜你已經倒入成功了!!

這個方法也適合於其它35包的倒入,相當簡單,因為我的已經倒入了,所以大家看到的截圖已經是倒入後的截圖

————————————————————————————————————
再介紹一個倒入35包的方法,也就是以前常用的Qonsole軟體

下載連接:http://ftp1.ccmove.com/linux/e680/kenxu1118/qonsole.rar
如果不能下載到本帖最下面下載附件!!

把你下載的35包文件改名為35.smg,放到卡的根目錄或手機上,安裝運行qonsole,進入界面後輸入:
dd if=/mmc/mmca1/35.smg of=/dev/tffsa (注意空格),放到卡的根目錄的
dd if=/diska/35.smg of=/dev/tffsa (注意空格) 放到手機根目錄的

然後按手機上的確認鍵(就是手機鍵盤中間的那個小園鍵),等待幾分鍾,會看到屏幕上出現
19920+0 records in
19920+0 records out

㈤ linux系統下的硬碟復制方法

linux系統下的硬碟復制方法
首先將要復制和被復制的硬碟均連接到linux系統,然後

用fdisk -l查看當前所有分區信息(記得用root,否則執行了啥也看不到),如:
Device Boot Start End Blocks Id System

/dev/sdb1 2048 1002047 500000 83 Linux

/dev/sdb2 1002048 12002047 5500000 83 Linux

/dev/sdb3 12002048 13002047 500000 83 Linux

/dev/sdb4 13002048 15002047 1000000 83 Linux

上面是我為了方便寫文檔而做的分區,可以看到Blocks十分工整,那是故意而為之的。

全盤拷貝的命令:
dd if=/dev/sdb of=/dev/sdc

分區拷貝:
dd bs=512 count=[fdisk命令中最大的end數+1] if=/dev/sdb of=name.img

以上為例:
dd bs=512 count=15002048 if=/dev/sdb of=ghost_linux_latelee.img

由於ghost_linux_latelee.img會很大,可以在拷貝時將其壓縮:
dd bs=512 count=15002048 if=/dev/sdb | gzip -9 > ghost_linux_latelee.img.gz

上面所做的,就是傳說的系統「備份」,或叫「系統克隆」。

對應的,有系統恢復的操作。命令如下:
dd if=ghost_linux_latelee.img of=/dev/sda

如果是壓縮包,則命令為:

gzip -c -d ghost_linux_latelee.img.gz | dd of=/dev/sda

在上面的拷貝過程中,並不知道拷貝了多少,只有最終結束時才顯示出時間、拷貝速度。為了查看進度,可以在另一個終端輸入(記得用root):

watch -n 5 killall -USR1 dd

(註:killall並不是傳說中把進程kill掉,而是發送一個指定的信號到指定的進程)

之後,就能執行dd的終端看到進度了,如:

58299+0 records in
58298+0 records out
29848576 bytes (30 MB) copied, 4.67728 s, 6.4 MB/s
161403+0 records in
161402+0 records out
82637824 bytes (83 MB) copied, 9.69359 s, 8.5 MB/s
238651+0 records in
238650+0 records out
122188800 bytes (122 MB) copied, 14.7105 s, 8.3 MB/s

備註:

用dd的方式,得到的鏡像文件十分龐大——取決於所要做的系統的大小。比如,拷貝4GB的分區,真的就是拷貝4GB,即使是用gzip壓縮,也壓縮不了多少,文件依然很大。

另外dd的方式也消除了我之前的擔心,因為現在的Linux發行版的分區使用硬碟uuid作為標識,而不是/dev/sda1這種格式,據說uuid更好。但用dd拷貝,竟然連硬碟的uuid也一一拷貝,毫無變化,這的確讓我吃驚。不過,目前看沒什麼時間研究dd了。

PS:使用dd命令,可以讀取硬碟的mbr扇區,示例如下:
dd if=/dev/sdb of=mbr.bin bs=512 count=1

㈥ Linux 怎麼加快 dd 命令備份的速度

Linux 怎麼加快 dd 命令備份的速度呢Linux 如何加快 dd 命令備份的速度呢
增加塊大小
dd if=.. of=.. bs=128k

㈦ 怎樣從U盤安裝kali linux2.0

本文所有操作均在linux系統下,博主使用kali 2.0 作為演示系統(在VM虛擬機環境下)
step1:連接U盤到虛擬機 可參考連接u盤到vmware虛擬機
step2:使用GParted工具刪除U盤分區
step3:使用dd命令以塊的形式將iso文件復制到u盤里去
step4:使用parted工具對U盤增加分區
step5:使用LUKS加密新增的分區,並進行持久性設置
/***************************************************************************************/
Step2:使用GParted工具刪除U盤分區
1.找到Gparted

2.打開Gparted

3.選擇sdb後,右鍵卸載分區,再刪除分區,保證U盤空間為未分配就行(如下圖)

ji
保存更改,關掉Gparted
/***************************************************************************************/
Step3:使用dd命令以塊的形式將iso文件復制到u盤里去
dd命令最常見的參數有兩個,if和of
if 即 input file
of 即 output file
cd到iso鏡像文件所在目錄,執行下面命令:

dd if=kali-linux-2.0-amd64.iso of=/dev/sdb ds=1M
ds的意思是每次復制1M
需要注意的是:dd命令執行過程中不會有進度條之類的顯示,只有在復制結束後有一個報告信息

想要讓dd顯示任務進度,我們需要另外一條命令
打開另一個終端窗口 ,執行下面命令,下面命令的意思是,每五秒鍾發送一個命令給dd,讓他報告任務進度

watch -n 5 killall -USR1 dd

/***************************************************************************************/
step4:使用parted工具對U盤增加分區
依次使用下面命令,根據自己的環境靈活使用
parted //進入parted工具
print devices //顯示所有儲存設備
select /dev/sdb //選擇U盤
print //顯示U盤信息

接下來輸入分區命令,這里我們將新建一個3G大小的分區,從sdb2(即Number 2)的結束位置開始,3322+3x1024=6394為結束位置,我們是創建主分區(primary)

mkpart primary 3322 6394 //33222為Start位置,6394為結束位置,回車
print //再次查看U盤信息,發現新分區以建好,如下圖

到這里分區步驟就以完成,輸入quit命令退出parted工具

/***************************************************************************************/
step5:使用LUKS加密新增的分區,並製作持久u盤
/**************************如果不想使用加密u盤的方法,,那麼紅色*號之間的內容可忽略
有關luks的介紹請自行腦補,簡單來說,為整個分區文件加密,使用該分區的文件時需要提供證書或者密鑰。
由於kali是一款安全審計系統,測試出來的數據可能關乎到一群人的信息安全,所以加密是十分有必要的。
使用下面命令加密新增分區
cryptsetup --verbose --verify-passphrase luksFormat /dev/sdb3 //sdb3就是新增的Number 3 分區

加密完成後並不是馬上就能使用,還需要進行文件系統級的格式化。
但由於該分區已經加密,所以要使用cryptsteup luksOpen命令打開分區,輸入你的加密密碼
cryptsetup luksOpen /dev/sdb3 icharm //本命令的意思是 打開加密的分區,將其掛載到icharm目錄里(/dev/mapper/icharm)

*******************************************需要注意的是不加密的話下面的掛載方式是有些區別的,請注意/

掛載成功後,用下面命令進行文件系統級格式化
mkfs.ext4 /dev/mapper/icharm //注意mkfs後面有一個點號,與ext4之間沒有空格,,將其格式化為ext4類型文件系統

下面對分區指定卷標,kali官方規定對持久usb設備的卷標必須命名為persistence
e2label /dev/mapper/icharm persistence
新建一個目錄,在linux下,訪問一個硬體設備必須將其mount到一個目錄下(訪問這個目錄就是訪問這個設備),這是linux的一個使用標准。
mkdir -p /mnt/icharm //新建一個目錄
mount /dev/mapper/icharm /mnt/icharm //將掛載到/dev/mapper/icharm的U盤設備mount到/mnt/icharm目錄下
將「/ union「字元串寫進/mnt/icharm/persistence.conf配置文件中,這個文件會在以持久usb形式啟動時被讀取,以確認這就是可存放數據的持久usb設備
echo "/ union" > /mnt/icharm/persistence.conf
接下來是結束工作
umount /dev/mapper/icharm //將掛載卸載掉
cryptsetup luksClose /dev/mapper/icharm //將以cryptstep打開的加密分區close掉

至此,持久加密的live u 盤就已經製作好,從usb啟動後,選擇Live Usb Encrypted Persistence啟動,啟動過程會要求輸入加密的密碼。

最後還有一個問題,就是U盤還有8個g左右的空間沒有分配,我們可以使用GParted工具對剩下的未分配空間新建為fat32文件系統分區,,這樣該分區可繼續發揮U盤的作用

㈧ 為什麼Linux cp rm dd等命令都沒有進度條顯示不明白

加上-r選項就不會提示是否刪除,或者,就會強制執行; linux cp: cp -r a.txt b.txt linux rm: rm a.txt

㈨ 如何備份linux系統

使用dd命令
找一個linux
live
cd的
u盤,然後U盤啟動,進入U盤上的Linux系統,打開命令行,執行:
sudo
fdisk
-u
-l
來查看硬體的分區情況。
然後執行dd
if=/dev/你的linux分區
of=你要保存的地址/img.iso
要想恢復只需要執行
dd
if=你保存的鏡像地址/img.iso
of=你要恢復的分區
同樣,此命令也適用於非linux的系統,你可以把你的windows分區備份下來
dd命令詳解:
dd命令是非常強大的命令,簡介如下:
dd

Linux/UNIX
下的一個非常有用的命令,作用是用指定大小的塊拷貝一個文件,並在拷貝的同時進行指定的轉換。
dd
的主要選項:
指定數字的地方若以下列字元結尾乘以相應的數字:
b=512,
c=1,
k=1024,
w=2,
xm=number
m
if=file
輸入文件名,預設為標准輸入。
of=file
輸出文件名,預設為標准輸出。
ibs=bytes
一次讀入
bytes
個位元組(即一個塊大小為
bytes
個位元組)。
obs=bytes
一次寫
bytes
個位元組(即一個塊大小為
bytes
個位元組)。
bs=bytes
同時設置讀寫塊的大小為
bytes
,可代替
ibs

obs

cbs=bytes
一次轉換
bytes
個位元組,即轉換緩沖區大小。
skip=blocks
從輸入文件開頭跳過
blocks
個塊後再開始復制。
seek=blocks
從輸出文件開頭跳過
blocks
個塊後再開始復制。(通常只有當輸出文件是磁碟或磁帶時才有效)
count=blocks
僅拷貝
blocks
個塊,塊大小等於
ibs
指定的位元組數。
conv=conversion[,conversion...]
用指定的參數轉換文件。
轉換參數:
ascii
轉換
EBCDIC

ASCII。
ebcdic
轉換
ASCII

EBCDIC。
ibm
轉換
ASCII

alternate
EBCDIC.
block
把每一行轉換為長度為
cbs
的記錄,不足部分用空格填充。
unblock
使每一行的長度都為
cbs
,不足部分用空格填充。
lcase
把大寫字元轉換為小寫字元。
ucase
把小寫字元轉換為大寫字元。
swab
交換輸入的每對位元組。
Unlike
the
Unix
dd,
this
works
when
an
odd
number
of
bytes
are
read.
If
the
input
file
contains
an
odd
number
of
bytes,
the
last
byte
is
simply
copied
(since
there
is
nothing
to
swap
it
with).
noerror
出錯時不停止。
notrunc
不截短輸出文件。
sync
把每個輸入塊填充到ibs個位元組,不足部分用空(NUL)字元補齊。
由於
dd
命令允許二進制方式讀寫,所以特別適合在原始物理設備上進行輸入/輸出。例如可以用下面的命令為軟盤建立鏡像文件:
dd
if=/dev/fd0
of=disk.img
bs=1440k
有趣的是,這個鏡像文件能被
HD-Copy
,Winimage
等工具軟體讀出。再如把第一個硬碟的前
512
個位元組存為一個文件:
dd
if=/dev/hda
of=disk.mbr
bs=512
count=1
來自http://www.cnblogs.com/redsty/p/4746091.html

閱讀全文

與dd命令進度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access文件夾樹的構造 瀏覽:660
安卓多指操作怎麼設置 瀏覽:656
linux樹形目錄 瀏覽:727
平方根的簡單演算法 瀏覽:898
千牛訂單頁面信息加密取消 瀏覽:558
單片機自製紅外遙控燈 瀏覽:719
伺服器最小配置怎麼弄 瀏覽:853
ibm伺服器硬體如何升級 瀏覽:923
全球程序員節點贊 瀏覽:986
php函數傳遞數組 瀏覽:631
人工峰群演算法的目標函數 瀏覽:468
如何刪加密文檔 瀏覽:105
塗鴉app一鍵執行如何刪除 瀏覽:756
安卓手機如何打開fr3文件 瀏覽:743
壓縮袋8絲和14絲是什麼意思 瀏覽:647
程序員大咖java 瀏覽:70
蘋果手機文檔安卓上怎麼打開 瀏覽:527
如何做淘寶代理伺服器 瀏覽:672
gz壓縮文件夾 瀏覽:179
字母h從右往左跑的c語言編程 瀏覽: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