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農葯「666」成分是什麼
農葯「666」成分是六氯環己烷,是環己烷每個碳原子上的一個氫原子被氯原子取代形成的飽和化合物。
六六六對昆蟲有觸殺、熏殺和胃毒作用,其中γ異構體(又稱林丹)殺蟲效力最高,α異構體次之 ,δ異構體又次之,β異構體效率極低。六氯化苯對酸穩定,在鹼性溶液中或鋅、鐵 、錫等存在下易分解,長期受潮或日曬會失效。本品對環境有危害作用,有毒性。
六六六穩定性強,不易分解,大量使用直接造成對農作物的污染,同時農葯殘留在水和土中,通過食物鏈進入人體,而人體又不能通過新陳代謝把它排出體外。當積累到一定程度,就會使人中毒。
(1)殺蟲劑666是怎麼命令命名的擴展閱讀:
六六六在環境中的擴散,有溶解、懸浮、揮發、沉降和滲透等幾種形式。研究表明,在25℃時;α-六六六在水中的溶解度為1630μg/L,β-六六六為700μg/L,γ-六六六為7900μg/L,δ-六六六為21300μg/L。
進入水環境中的農葯,可被水中的懸浮物(包括泥土、有機顆粒及浮游生物等)吸附;進入水體和土壤表面的農葯也可通過揮發而進入到地面表層的大氣中,而空氣中的顆粒物或呈氣態的農葯又可隨氣流中的塵埃飄流攜帶到一定距離,沉降於底質環境中;土壤中的農葯也可通過滲透的形式從土壤上層滲透到土壤下層,進而污染地下水。
『貳』 666的化學中的
六氯環己烷
六氯環己烷,是環己烷每個碳原子上的一個氫原子被氯原子取代形成的飽和化合物。英文簡稱BHC。分子式C6H6Cl6 。結構式因分子中含碳、氫、氯原子各6個,可以看作是苯的六個氯原子加成產物。白色晶體,有8種同分異構體。666對昆蟲有觸殺、熏殺和胃毒作用,其中γ異構體殺蟲效力最高,a 異構體次之 ,δ異構體又次之,β異構體效率極低。六氯化苯對酸穩定,在鹼性溶液中或鋅、鐵 、錫等存在下易分解,長期受潮或日曬會失效。 一種有機氯殺蟲劑(林丹,有效成分為γ-六氯環己烷)。是廣譜殺蟲劑,具有胃毒、觸殺和熏蒸三種作用方式。效力強而持久,屬高殘留農葯品種。用以防治蝗蟲、稻螟蟲、小麥吸漿蟲等農業害蟲和蚊、蠅、臭蟲等衛生害蟲。但由於害蟲抗葯性不斷增強,殘留污染嚴重,現已限制或禁止使用。
1825年,英國科學家邁克爾·法拉第發現苯和氯在日光照射下反應,可以得到一種固體產物。1912年,荷蘭化學家林丹(Teunis van der Linden)指出,在六六六混合物中存在4種立體異構體。但直到1935年,六六六的殺蟲活性才由Bender發現。隨後Slade和法國人Dupire也各自發現六六六的殺蟲活性。Slade還進一步指出,六六六的生物活性幾乎完全是由其γ-異構體的存在引起的。1946年開始大規模生產和應用。
有機氯農葯(DDT、666)在全球曾大量使用,造成環境污染,並通過食物鏈進入人體.我國政府從1983年禁止使用此兩種農葯,但由於該類農葯具有半衰期長,不易分解和親脂性等特點,造成在人體脂肪內長期蓄積.80年代初有關專家預計,在我國有機氯農葯(DDT、666)停用15~20年後,人體內的蓄積水平才可能降到某些發達國家80年代初的水平。
六氯環己烷(HCH),俗稱六六六,是環己烷的1,2,3,4,5,6-六氯代衍生物,屬於鹵代烴類。用作農葯。它包括α-、β-、γ-、δ-、ε-異構體,其中γ-六氯環己烷是最重要的異構體,並且是該殺蟲劑的活性成分,俗稱林丹。
工業品六氯環己烷是通過在光照下將氯氣通入純苯中而制備的。這個過程得到的是六氯環己烷各種異構體的混合物,可以通過利用各異構體在有機溶劑中溶解度的不同,而將高含量的γ-異構體提取出來。
工業品六氯環己烷的組成大致為:α-六氯環己烷(55–60%,甲體)、β-六氯環己烷(5–14%,乙體)、γ-六氯環己烷(12–16%,丙體)、δ-六氯環己烷(6–8%,丁體)、ε-六氯環己烷(2–9%,戊體)、七氯環己烷(4%)、八氯環己烷(0.6%)。 六六六是指六氯環己烷C6H6Cl6,由苯加成而得,而不是氯取代苯環上的所有氫得到的C6Cl6。
『叄』 六六六粉是什麼
六六六,六氯化苯的商品名。英文簡稱BHC。分子式C6H6Cl6 。結構式為因分子中含碳、氫、氯原子各6個,故名。白色晶體,有8種同分異構體,分別稱為a 、β 、γ、δ、ε、η 、θ和ξ 。a異構體為單斜棱晶;熔點159~160℃ ,沸點288℃ ;易溶於氯仿、苯等;隨水蒸氣揮發;具有持久的辛辣氣味;蒸氣壓0.06毫米汞柱(40℃);沸騰時分解為 1 ,2 ,4-三氯苯。β異構體為晶體 ;熔點314~315℃ ,密度 1.89 克/厘米3(19℃),熔融後升華;微溶於氯仿和苯;不隨水蒸氣揮發;蒸氣壓0.17毫米汞柱(40℃);與氫氧化鉀醇溶液作用生成1,3,5-三氯苯。γ異構體為針狀晶體;熔點112~113℃ ,沸點323.4℃,溶於丙酮 、苯和乙醚 ,易溶於氯仿和乙醇 ;具有霉爛氣味和揮發性。
六氯化苯對昆蟲有觸殺、熏殺和胃毒作用,其中γ異構體殺蟲效力最高,a 異構體次之 ,δ異構體又次之,β異構體效率極低。六氯化苯對酸穩定,在鹼性溶液中或鋅、鐵 、錫等存在下易分解,長期受潮或日曬會失效。
六氯化苯在工業上是由苯與氯氣在紫外線照射下合成 。過去主要用於防治蝗蟲、稻螟蟲、小麥吸漿蟲和蚊、蠅、臭蟲等。由於對人、畜都有一定毒性,20世紀60年代末停止生產或禁止使用。
安息香
http://bk..com/view/37136.htm
樂果,是一種劇毒農葯,味道嗆死人
『肆』 農葯「六六六」是什麼啊
六六六、DDT均系有機氯農葯,化學性質穩定,難易降解,易通過食物鏈在人體蓄積,具有慢性和潛在性的毒性作用,雖然在1987年已經禁止使用此類農葯,但至今仍有檢出。
有機氯類農葯在我國使用長達30餘年。雖然1983年停止生產有機氯類農葯,但它們的殘留問題仍不容忽視。如DDT、六六六的殘留期長達50年。有機氯類農葯揮發性不高,脂溶性強,化學性質穩定,易於在動植物富含脂肪的組織及谷類外殼富含脂質的部分中蓄積。由於化學性質穩定,受日光及微生物作用後分解少,在環境中降解緩慢,因此在食物中殘留性強,屬高殘毒農葯。如六六六在土壤中的半衰期為2年,而DDT為3~10年。人體長期攝入含有有機氯農葯的食物後,主要造成急、慢性中毒,侵害肝、腎及神經系統,對內分泌及生殖系統也有一定損害作用。
『伍』 666是什麼東西,被禁用的農葯為什麼這么多人666
666農葯學名六氯化苯。又稱六氯環已烷。一種有機氯殺蟲劑。工業品中含有甲、乙、丙等八種同分異構體。丙體六六六的殺蟲效力最強。白色晶體。熔點112℃。不熔於水,但溶於煤油、苯、丙酮、二氯乙烷、氯苯、乙醚等有機溶劑。純品無臭。工業品含雜質,有酸霉臭味。原粉約含丙體12%~14%。在120℃開始分解。對酸穩定。有鋅、鐵、錫等粉末存在時或在鹼性溶液中,則分解加速。受潮或經日曬後也會失效。六六六是廣譜殺蟲劑,兼有胃毒、觸殺和熏蒸三種作用,效力強而持久,屬高殘留農葯品種。通常加工成粉劑、可濕性劑、乳劑和煙劑等。用以防治蝗蟲、稻螟蟲、小麥吸漿蟲等農業害蟲和蚊、蠅、臭蟲等衛生害蟲。但由於近年來害蟲抗葯性不斷增強,殘留污染嚴重,現已限制或禁止使用。可將氯氣通入苯中在光的催化作用下合成。
『陸』 666粉的來源
666:化學生成物
苯與氯氣在紫外線下的加成產物------六氯環己烷,分子式C6Cl6H6,俗稱66粉。其化學結構決定了它的高穩定性,因此殘留污染不可避免,現已禁用。主要用途-----用作殺蟲劑 .
有機氯農葯(DDT、666)在全球曾大量使用,造成環境污染,並通過食物鏈進入人體.我國政府從1983年禁止使用此兩種農葯,但由於該類農葯具有半衰期長,不易分解和親脂性等特點,造成在人體脂肪內長期蓄積.80年代初有關專家預計,在我國有機氯農葯(DDT、666)停用15~20年後,人體內的蓄積水平才可能降到某些發達國家80年代初的水平
『柒』 666農葯是做了666次實驗才得的名字嗎
666農葯不是做了666次實驗才得的名字。
666農葯的化學名字是6氯環己烷。
分子里是6個氯,6個碳,6個氫,所以簡稱666農葯
化學結構模型是:
(7)殺蟲劑666是怎麼命令命名的擴展閱讀:
六氯環己烷,是環己烷每個碳原子上的一個氫原子被氯原子取代形成的飽和化合物。英文簡稱HCH。分子式C6H6Cl6 。分子的結構式中含碳、氫、氯原子各6個,因此它可以看作是苯的六個氯原子加成產物。白色晶體,有8種同分異構體。
六六六對昆蟲有觸殺、熏殺和胃毒作用,其中γ異構體(又稱林丹)殺蟲效力最高,α異構體次之 ,δ異構體又次之,β異構體效率極低。六氯化苯對酸穩定,在鹼性溶液中或鋅、鐵 、錫等存在下易分解,長期受潮或日曬會失效。本品對環境有危害作用,有毒性。
本品應密封保存。該物質對環境可能有危害,對水體應給予特別注意,保持乾燥。
工業品六氯環己烷是通過在光照下將氯氣通入純苯中而制備的。這個過程得到的是六氯環己烷各種異構體的混合物,可以通過利用各異構體在有機溶劑中溶解度的不同,而將高含量的γ-異構體提取出來。
該品是作用於昆蟲神經的廣譜殺蟲劑,兼有胃毒、觸殺、熏蒸作用,一般加工成粉劑或可濕性粉劑使用。由於用途廣;製造六六六的工藝較簡單,50-60年代在全世界廣泛生產和應用,曾是我國產量最大的殺蟲劑,對於消除蝗災;防治家林害蟲和家庭衛生害蟲起過積極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