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一名程序員在正常的情況下,多久能做到項目的核心人員
至少3-5年,甚至更多。
如果你想成為一名優秀的項目核心人員,那麼最重要的事情,就是盡可能多地讓你身邊人取得成功。要是能做到這一點,那麼你就成功了。但是,該怎麼做呢?
分析理解需求的能力
項目需求分析是系統分析和軟體設計階段之間的橋梁。只要做好了項目需求,才能更好的做好軟體開發,開發人員才不會了因為頻繁的需求改動而抓狂,有更多的時間和精力去處理更有意義的事情。
工作了這么多年,接觸到各種各樣的行業。有電子商務的,房地產行業的,辦公OA的。我們做項目之前都沒有相關行業的行業知識。這就要根據我們做項目的經驗,進行分析。客戶說了一堆行業術語,到底在表達什麼。面對這種情況,不要怕,要有耐心。仔細讀需求文檔,仔細聽客戶的講解,做合理的判斷。多和客戶交流。正確的理解需求是軟體開發的第一步。
2. 我先跟大家說說我的情況,我是個程序員,但是因為我的精力不足了,想要換個工作。下邊是我的具體情況。
給編程愛好者的忠告
近來有不少人問我是學Vb好還是學C好,還有人問Vc和C++Builder哪個更好,還有人說只要是面向對象的就是好的所以C++和Java最有前途。以我從事計算機教育多年的經驗我要告訴這些編程愛好者,如果只是一味追求學會一門所謂的最先進的編程語言(事實上不存在最優),而忽視了編程思想和基礎知識無疑是犯了學習編程的大忌。
就拿面向對象來說,人們一提到它就贊不絕口,然而又有多少人領會到什麼是面向對象的思想,我想如果沒有真正做過大項目的人是很難體會到其優越性的,這不是通過學習C++或Java就能掌握的。我的意思是編程注重的是想法而不是語言,這就是計算機專業要開設「演算法分析」和「數據結構」的原因,如果一頭鑽到某一門語言中無疑於作繭自縛,束縛了自己的思想,打一個不好的比方一個程序員的工作性質和民工沒什麼兩樣只是在壘磚頭,而真正的計算機人才應該是一個設計師、工程師。
現在國外的一些優秀的計算機著作的都是一些從事如生物、化學等領域的專家,我想這是因為他們以前沒學過計算機,沒有被某些傳統的觀點所束縛,從宏觀上來看待問題,反而在思想上有所突破,這是值得我們深思的。
真正的程序員(轉貼)
作一個真正合格的程序員,或者說就是可以真正合格完成一些代碼工作的程序員,應該具有的素質。
1:團隊精神和協作能力
把它作為基本素質,並不是不重要,恰恰相反,這是程序員應該具備的最基本的,也是最重要的安身立命之本。把高水平程序員說成獨行俠的都是在囈語,任何個人的力量都是有限的,即便如linus這樣的天才,也需要通過組成強大的團隊來創造奇跡,那些遍布全球的為linux寫核心的高手們,沒有協作精神是不可想像的。獨行俠可以作一些賺錢的小軟體發點小財,但是一旦進入一些大系統的研發團隊,進入商業化和產品化的開發任務,缺乏這種素質的人就完全不合格了。
2:文檔習慣
說高水平程序員從來不寫文檔的肯定是乳臭未乾的毛孩子,良好的文檔是正規研發流程中非常重要的環節,作為代碼程序員,30%的工作時間寫技術文檔是很正常的,而作為高級程序員和系統分析員,這個比例還要高很多。缺乏文檔,一個軟體系統就缺乏生命力,在未來的查錯,升級以及模塊的復用時就都會遇到極大的麻煩。
3:規范化,標准化的代碼編寫習慣
作為一些外國知名軟體公司的規矩,代碼的變數命名,代碼內注釋格式,甚至嵌套中行縮進的長度和函數間的空行數字都有明確規定,良好的編寫習慣,不但有助於代碼的移植和糾錯,也有助踴同技術人員之間的協作。有些codingfans叫囂高水平程序員寫的代碼旁人從來看不懂,這種叫囂只能證明他們自己壓根不配自稱程序員。代碼具有良好的可讀性,是程序員基本的素質需求。再看看整個linux的搭建,沒有規范化和標准化的代碼習慣,全球的研發協作是絕對不可想像的。
4:需求理解能力
程序員需要理解一個模塊的需求,很多小朋友寫程序往往只關注一個功能需求,他們把性能指標全部歸結到硬體,操作系統和開發環境上,而忽視了本身代碼的性能考慮,有人曾經放言說寫一個廣告交換程序很簡單,這種人從來不知道在百萬甚至千萬數量級的訪問情下的性能指標是如何實現的,對於這樣的程序員,你給他深藍那套系統,他也做不出太極鏈的並訪能力。性能需求指標中,穩定性,並訪支撐能力以及安全性都很重要,作為程序員需要評估該模塊在系統運營中所處的環境,將要受到的負荷壓力以及各種潛在的危險和惡意攻擊的可能性。就這一點,一個成熟的程序員至少需要2到3年的項目研發和跟蹤經驗才有可能有心得。
5:復用性,模塊化思維能力
經常可以聽到一些程序員有這樣的抱怨,寫了幾年程序,變成了熟練工,每天都是重復寫一些沒有任何新意的代碼,這其實是中國軟體人才最大浪費的地方,一些重復性工作變成了熟練程序員的主要工作,而這些,其實是完全可以避免的。復用性設計,模塊化思維就是要程序員在完成任何一個功能模塊或函數的時候,要多想一些,不要局限在完成當前任務的簡單思路上,想想看該模塊是否可以脫離這個系統存在,是否可以通過簡單的修改參數的方式在其他系統和應用環境下直接引用,這樣就能極大避免重復性的開發工作,如果一個軟體研發單位和工作組能夠在每一次研發過程中都考慮到這些問題,那麼程序員就不會在重復性的工作中耽誤太多時間,就會有更多時間和精力投入到創新的代碼工作中去。一些好的程序模塊代碼,即便是70年代寫成的,拿到現在放到一些系統裡面作為功能模塊都能適合的很好,而現在我看到的是,很多小公司軟體一升級或改進就動輒全部代碼重寫,大部分重復性工作無謂的浪費
了時間和精力。
6:測試習慣
作為一些商業化正規化的開發而言,專職的測試工程師是不可少的,但是並不是說有了專職的測試工程師程序員就可以不進行自測;軟體研發作為一項工程而言,一個很重要的特點就是問題發現的越早,解決的代價就越低,程序員在每段代碼,每個子模塊完成後進行認真的測試,就可以盡量將一些潛在的問題最早的發現和解決,這樣對整體系統建設的效率和可*性就有了最大的保證。測試工作實際上需要考慮兩方面,一方面是正常調用的測試,也就是看程序是否能在正常調用下完成基本功能,這是最基本的測試職責,可惜在很多公司這成了唯一的測試任務,實際上還差的遠那;第二方面就是異常調用的測試,比如高壓力負荷下的穩定性測試,用戶潛在的異常輸入情下的測試,整體系統局部故障情下該模塊受影響狀的測試,頻發的異常請求阻塞資源時的模塊穩定測試等等。當然並不是程序員要對自己的每段代碼都需要進行這種完整測試,但是程序員必須清醒認識自己的代碼任務在整體項目中的地位和各種性能需求,有針對性的進行相關測試並盡早發現和解決問題,當然這需要上面提到的需求理解能力。
7:學習和總結的能力
程序員是人才很容易被淘汰,很容易落伍的職業,因為一種技術可能僅僅在三兩年內具有領先性,程序員如果想安身立命,就必須不斷跟進新的技術,學習新的技能。善於學習,對於任何職業而言,都是前進所必需的動力,對於程序員,這種要求就更加高了。但是學習也要找對目標,一些小coding fans們,他們也津津樂道於他們的學習能力,一會學會了asp,一會兒學會了php,一會兒學會了jsp,他們把這個作為炫耀的資本,盲目的追逐一些膚淺的,表面的東西和名詞,做網路程序不懂通訊傳輸協議,做應用程序不懂中斷向量處理,這樣的技術人員,不管掌握了多少所謂的新語
言,永遠不會有質的提高。
善於總結,也是學習能力的一種體現,每次完成一個研發任務,完成一段代碼,都應當有目的的跟蹤該程序的應用狀和用戶反饋,隨時總結,找到自己的不足,這樣逐步提高,一個程序員才可能成長起來。一個不具備成長性的程序員,即便眼前看是個高手,建議也不要選用,因為他落伍的時候馬上就到了。具備以上全部素質的人,應當說是夠格的程序員了,請注意以上的各種素質都不是由IQ決定的,也不是大學某些課本里可以學習到的,需要的僅僅是程序員對自己工作的認識,是一種意識上的問題。
3. 入職後發現項目組代碼異常混亂,是去是留
我覺得
從公司利益角度來說,如果系統已經發布給客戶(上線),不要重寫。
從個人利益角度來說,可以私下嘗試重寫來提升自己的能力,但不要試圖用來替換已經上線的版本。
在項目已經上線之後,重寫代碼在最壞情況下可能導致項目失敗,最好情況下也只能獲得邊際效益提升,卻同時要花費高額成本,所以重新設計架構重寫代碼是不可取的。
嗯你問如果公司的項目或產品代碼混亂到無法再加入新功能或提升性能,跟時代嚴重脫節怎麼辦,那麼應用以上原則,這時候既然這個項目已經快死了,那麼放到新項目里重寫顯然是最合理的選擇。
4. 我是程序員 快要過完三個月試用期了 可是這三個月我為公司什麼都沒做 老闆交給我的一個簡單的小模塊
剛剛進入項目組,肯定對項目組的開發方式不是很了解,但是可以參考你們公司以前寫的類似模塊,先把握好大體的流程,這個模塊實現的一個總體,其中肯定會遇到一些問題,建議還是問問同事吧,因為他們一看就基本上知道是哪塊出了問題,他們指點一下就幾分鍾解決了,也許你自己琢磨半天也不會清楚,自己也要努力鑽研一下,多請教一下別人,這樣你能做出東西,老闆肯定不會覺得你對他們項目組沒得價值,如果你不會做,又不肯主動問他人,那麼公司肯定不會要你的。。
5. 程序員轉行的原因都有哪些
很多程序員都會轉行的原因有:加班多,經常需要熬夜;年紀越來越大,體力跟不上了;重復性動作,對工作產生疲勞;加班導致的身體容易出現健康問題,等等。
1、程序員加班多,經常熬夜
IT行業是一個工作節奏非常快的行業,項目越快上市,就能更快一步搶占商機,為了加快項目的進度,項目的計劃時間安排也是相當緊張,所以程序員加班是經常的事,導致加班多還有一些其他的原因,設計好項目的需求以後,為了適應用戶或者客戶的需求,設計好的項目詳細計劃還得中途修改。
這樣預估的計劃時間就不夠了,但是為了趕上項目的進度,招人的話,適應工作是來不及了,最方便快捷,也是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加班解決。所以程序員加班就會多,還經常需要晚上加班。
2、程序員年紀越來越大,體力跟不上
從上面這一條我們就知道程序員加班、熬夜多,所以精力需要很旺盛才行。由於經常處在超負荷工作狀態下,隨著工作年限的增長,年齡的增長,體能和精力都會下降。年輕人,身體素質好也許沒問題,但上點年紀的程序員就會吃力很多,特別是有了家庭的程序員,照顧家庭也會分散自己的精力。所以才有很多人說程序員是一個吃青春飯的職業,雖然不全對,但也是有一定道理的。
3、重復性動作,對工作產生疲勞
由於長時間專注一個領域的開發工作,從一個項目到另外一個項目,很多工作是重復的動作。一個技術點長時間去做,雖然會越做越熟練,但是程序員的工作得出了名的工作壓力大,任務非常緊張,這樣是很容易讓程序員產生厭倦的。
4、身體容易出現健康問題
程序員經常加班熬夜會讓程序員身體處在亞健康狀態,熬夜影響身體機能和身體排毒。經常吃飯不規律容易患上腸胃疾病,程序員經常晚上熬夜加班,早上在補個大懶覺,經常就把早餐匆匆解決或者是乾脆不吃早餐,中午飯的時候也經常在趕工作,簡單解決一下,晚飯經常吃的比較晚。
由於比較晚的緣故,肚子比較餓,那就要大吃一頓補回一天的能量,這樣的飲食不規律,很容易讓腸胃患上疾病的。長時間對著電腦,電腦的輻射對眼睛的傷害是很大的,不僅僅是近視,還能讓眼睛各種不適症狀。腰椎因為久坐也會勞損。
望採納~
6. 一個女程序員轉行做點什麼呢
本人計劃轉行了,有的時候人家問我你是做什麼的?我現在都不知道怎麼回答好。目前屬於女項目經理,帶著團隊開發、實施、售後維護,但同時也做售前方面的支持,但更多的我還是認為我只是一個開發人員,不過目前的工作開發內容很少了。所以呢,在我的心裡,自己就是一個女程序員。 想轉行,也不是一天兩天的了,也想了好長時間,主要是因為老是出差,有的時候在猶豫,所以呢我也羅列了許多轉行的原因,讓自己能夠不後悔來實施這件事情,具體如下: 1、 目前總是出差,對於一個已成家的女人來說,這當然不是最好的,本人的最大志願就是做一個賢妻良母型的女人,所以目前的工作不適合自己。2、 做項目總去客戶現場實施,作為一名女項目經理,真的感覺好累,各方面都要和客戶協調,要安排項目組人員修改問題,還要和上級領導匯報工作,雖然大家對自己的工作成果表示懇定,但是自己只想做一個做事的人,女人操心容易老啊!3、 作為一個女的項目經理,覺著各方面協調要比男人更容易些,但也有許多方面挺不方便的,因為在你下面的人都是男的,要講究方法,還要考慮男人的那點自尊,所以呢,女的做這行要比男人付出的更多。4、 一個項目能不能做好,不是靠一個人兩個人來做的,而是靠整個團隊,如果連團隊都沒有了,那麼可想而知這個項目能不能好,項目的好壞是要客戶來評價的,而不是自己來說的。5、 更多的時候感覺到項目安排的混亂,比如你在一個項目中,很忙,領導突然又說你去那個項目做點什麼?到最後,什麼都沒有做好,只能說明領導的安排是有問題的,不過你可以表示反抗,就像我一樣,只要你的理由能說服你的領導,可能還不算太被動。 其實想轉行,更多的是因為我是一個女人,一個女的不適合做項目經理,太操心太累了,而且經常的出差,讓心裡和身體都承受不住,所以呢這個職位不適合自己,自己理想中的職位就是不出差的,最好不加班的,呵呵,大家都說讓我去做測試人員,說我比較適合做測試,還在考慮中,年後就打算重新換一個工作,不出差的工作,能照顧好家和LG這就是最大的心願,女人嘛,要以家為中心,關於轉行做什麼還在考慮中。
7. 為什麼現在年輕人去當程序員的這么多
8. 程序員可以干到多少歲,年齡到了怎麼辦
程序員可以干到多少歲?
首先說一句常識的話,人必自辱,而後人辱之。我記得以前在國內,剛開始做程序員的時候,身邊的包括程序員的朋友,很多都認為程序員這碗飯是青春飯,到了30歲就做不了了。
這些朋友當中很多後來轉行去做了文檔的工作。我當時覺得,這個有必然關系嗎?所以我一直是持懷疑態度的,隨著時間的推移,後來發現完全不是這樣子的。
最早的一次我記得,有一次感慨,當時去德國工作一年。我的領導看上去都50多歲了,頭發都花白了。我二十三四歲的小夥子。這位領導每天去公司去得很早,我一進公司門口就能聽到他敲鍵盤的聲音,噼里啪啦非常的響。他可是當時那個項目的主要編程人員。我那個時候就算個小跟班,就寫一點邊邊角角的小程序。從能力上講比他差的不是一點兒半點兒。
那個時候有一種恐懼感,哇,這些老程序員該多厲害呀,我什麼時候能追上他們?
隨著時間的推移,自己也不停的換工作,也不停的換項目組,認識了很多不同的程序員同事。
發現在程序員文化中認為程序員是吃青春飯的,好像是大陸獨有的一種狀態。因為我在德國工作過,在新加坡工作過,在加拿大工作過,都沒有聽說有這種問題討論。
當然,也有一種可能就是,如果討論這種年齡方面的問題比較敏感,涉及到一些歧視的東西,有可能會觸犯當地的法律,所以很多人忌諱討論這種話題。
我記得有一個程序員同事稱工作了35年,看上去的確很老了,但他做的還不錯。
這個是自然的,因為一件事情你做的時間越久,實際上你越熟練,尤其是對於程序員來說,這是一個技術類的工種,你的經驗越足,你的技術的成熟度也就越高。也就越有價值。
所以我現在又看到一些論調說程序員到40歲了怎麼能做呢?我記得以前的時候說程序員到30歲就做不了了,現在我見了很多50歲還在做程序員的。
對於這些論調,我就是淡淡的一笑。凡是對此種觀點深信不疑的,有這么幾種人,一是從來沒有做過程序員的,第2種是從來沒做好程序員的。
隨著時間的推移,你做的項目越多,你接觸的人越多,你就越知道自己的價值和斤兩。
實際上作為一個基本的常識,對於一件事情,任何人都可以有不同的觀點,但是最根本的在於你自己。別人怎麼說都是無所謂的,重要的是你自己怎麼看,你自己怎麼面對。
這里做個小結,就是對我們程序員來說,不要妄自菲薄,也不要自高自大。工作年限,不一定是資本,但也絕對不是累贅。
通過夯實我們自己的職業素質,經過長期的積累,我們要做的就是要把工作的年限轉化為我們的職業資本。
9. 我是c++程序員,被分到一個工控的項目組,用vb寫,vb的崗位很少現在以後跳槽不利,但是我這個公司是國企
你好,從長遠考慮建議你還是及早打算為好!一時的待遇決定不了以後,還是從自己的前途出發,早點選擇為好啊!過來人的肺腑之言,僅作忠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