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樹莓派定製服務包括以下哪些內容
樹莓派操作系統
根據偏好選擇下列之一。
5.1.1 Raspbian 逗Jessie地
是Debian8.0在ARM的編譯版,加上針對樹莓派深度定製的硬體驅動與軟體程序。官方推薦系統。如果你第一次使用樹莓派,請下載這個。Debian的軟體策略偏保守,穩定第一,升級是次要的。
下載鏈接:
默認帳號:Username: pi Password: raspberry
發布日期:2015-09-20
5.1.2 Raspbian 逗wheezy地
是Debian7.0在ARMv6的編譯版,加上針對樹莓派深度定製的硬體驅動與軟體程序。官方推薦系統。如果你第一次使用樹莓派,請下載這個。Debian的軟體策略偏保守,穩定第一,升級是次要的。
下載鏈接:
默認帳號:Username: pi Password: raspberry
發布日期:2015-05-05
5.2 OpenELEC
運行快、且用戶體驗友好的一款XBMC媒體中心。
下載鏈接:
發布日期:2014-06-14
5.3 Pidora
Pidora是社區對Fedora在樹莓派上的移植。不是Fedora官方版,但被Fedora官網推薦用於樹莓派。Pidora基於Fedora 18,採用另一個輕量桌面環境XFCE。Fedora的軟體策略相比於Debian,是略偏向先鋒的。Fedora能用到版本稍新,但也經受過實測調試的軟體包。
下載鏈接:
默認帳號:Username: root Password: raspberrypi
發布日期:2014-07-03
5.4 Arch linux ARM
著名輕量系統Arch Linux在ARM架構上的移植。注重對於開發者的簡潔,任何可有可無的軟體一律不自帶。僅有命令行界面,不建議初學者使用。Arch Linux的軟體策略是相當激進的,使用Arch Linux能用到最新的軟體包,但也需要承擔嘗鮮可能的風險。
下載鏈接:
默認帳號:Username: root Password: root
發布日期:2014-06-01
5.5 RISC OS
非Linux系統。
下載鏈接:
默認帳號:無需
5.6 Raspbmc
下載鏈接:
多媒體中心、DIY電視盒專用系統。將媒體中心軟體XBMC與Raspbian系統結合的衍生系統之一。中文支持良好,建議使用。
默認帳號:Username: pi Password: raspberry
5.7 XBian
下載鏈接:XBian_1.0_Beta_1.1.7z
與Raspbmc一樣,是Raspbian+XBMC的媒體中心。注重性能優化。(存在中文文件名亂碼問題)
默認帳號:Username: root Password: raspberry
5.8 RetroPie
下載鏈接:RetroPieImage_v1.7.zip
這是一個基於Raspbian構建的家用機模擬器系統,內置了FC、SFC、GB、GBA、DOS等游戲平台的模擬器軟體,可以將樹莓派快速配置成多功能老游戲主機。
默認帳號:Username: pi Password: raspberry
5.9 FreeBSD
下載鏈接:freebsd-pi-r245446.img.gz
BSD系列。
默認帳號:Username: pi Password: freebsdarm
5.10 Kali Linux
下載鏈接:Kali Linux
Kali Linux。
5.11 Ubuntu MATE for the Raspberry Pi 2
下載鏈接:Ubuntu MATE for the Raspberry Pi 2
Ubuntu MATE是桌面Linux發行,其宗旨是通過MATE這個經典、傳統的桌面環境來提供Ubuntu操作系統的簡介和典雅。MATE是GNOME 2桌面環境的繼續,曾經作為Ubuntu的預設桌面,直到10.10版中被Unity所取代。
Ubuntu MATE適合樹莓派新手使用,界面是最好看的,但是在CPU優化方面不如官方的系統做得好。
5.12 Snappy Ubuntu Core
下載鏈接:Snappy Ubuntu Core
非官方系統 Snappy Ubuntu Core。
5.13 Windows 10 IoT(物聯網版)
RTM版下載:Download RTM Release for Raspberry Pi 2
預覽版下載:Download Insider Preview for Raspberry Pi 2
微軟在Build 2015大會上宣布推出一個獨立的Windows 10開發者預覽版, 這個版本名稱是Windows 10 IoT Core Insider Preview(Windows 10物聯網核心內幕預覽版),現在可供開發人員下載和研究,它支持樹莓派2和英特爾Minnowboard MAX設備,使設備製造商能夠充分利用這些產品有限的硬體資源。
據微軟表示,Windows 10 IoT Core Insider Preview為設備製造商提供了世界一流的開發工具,通用Windows平台的力量,直接訪問硬體的能力,並能在樹莓派2等硬體設備上進行遠程調試,更新和管理軟體。
5.14 PiNet
安裝介紹鏈接:PiNet
PiNet 是一個自由和開放源碼的項目,為幫助學校建立和管理一個Raspberry Pi的課堂。
其主要特點包括
基於網路的用戶帳戶
基於網路的操作系統-所有樹莓PIS啟動一個主Raspbian操作系統。
共享文件夾-易於使用共享文件夾系統的教師和學生。
工作收集系統簡單的工作收集和提交系統,讓學生在工作。
自動備份-自動備份所有學生的工作,定期向外部驅動器。
多個小的功能,如批量用戶導入,課堂管理軟體集成等
伺服器軟體安裝在運行Ubuntu Linux 14.04計算機(這也完全是的)。你必須再連接伺服器和覆盆子PIS通過有線網路。
5.15 CentOS 7 ARM for the Raspberry Pi 2
下載鏈接:CentOS 7 ARM
面向ARM硬體架構的 CentOS 7 Linux。包含各種各樣的新特性、以及軟體更新與增強,比如面向身份認證管理的Kerberos HTTP代理、OpenJDK7中TLS連接的ECC支持、網路堆棧改進、以及Atomic包的更新等。
默認帳號:Username: root Password: centos
⑵ 如何讓樹莓派顯示中文
樹莓派默認是採用英文字型檔的,而且系統里沒有預裝中文字型檔,所以即使你在locale中改成中文,也不會顯示中文,只會顯示一堆方塊。因此需要我們手動來安裝中文字體。
好在有一個中文字體是免費開源使用的。ssh中輸入以下命令:
1
sudo apt-get install ttf-wqy-zenhei
安裝過程中如果碰到(Y/n),都選擇y
中文字型檔安裝完成之後,還需要安裝一個中文輸入法。輸入如下命令
1
sudo apt-get install scim-pinyin
一樣的安裝過程,安裝完畢後輸入
1
sudo raspi-config
然後選擇change_locale,在Default locale for the system environment:中選擇zh_CN.UTF-8,配置完成之後,輸入命令
sudo reboot
重啟完成好就可以在VNC連接上去後使用中文顯示和中文輸入法了,切換中文輸入法一樣也是ctrl+space。
⑶ 樹莓派無法顯示中文
多數用於樹莓派的操作系統都是基於Linux。而你所使用的命令行不是圖形界面下的窗口程序命令行,而是系統內核內置終端,所以它認不出圖形界面下安裝的字體。
圖形界面下的字體多是TrueType或者OpenType曲線字體,而不是內核終端可以用的點陣圖字體。
⑷ 樹莓派第一次開機登陸後輸入 startx 變成這樣了,怎麼辦
你這個是在命令狀態下的,也可以切換到 桌面化操作的
輸入startx按回車確定 即可直接進入圖形界面
pi@raspberrypi:~$startx
方法2:
進入命令行以後輸入:sudo raspi-config 回車,就會進入樹莓派系統設置界面
pi@raspberrypi:~$sudoraspi-config
選擇B4DesktopAutologinDesktopGUI,automaticallyloggedinas'pi'user
B1ConsoleTextconsole,requiringusertologin
B1控制台文本控制台,需要用戶登錄
B2ConsoleAutologinTextconsole,automaticallyloggedinas'pi'user
B2文本控制台控制台自動注冊,自動登錄為「PI」用戶
B3DesktopDesktopGUI,requiringusertologin
B3桌面界面,要求用戶登錄
B4DesktopAutologinDesktopGUI,automaticallyloggedinas'pi'user(推薦)
B4桌面GUI桌面自動注冊,自動登錄為「PI」用戶
⑸ 樹莓派命令
姑姑有
⑹ 樹莓派通過SSH登錄,無法運行「startx」命令進入系統是什麼原因
SSH暫時不支持圖形界面。可以追問望採納謝謝
VNC遠程登錄樹莓派的圖形界面的方法:
安裝VNC需要使用命令行。如果需要遠程操作安裝VNC,就必須通過SSH登錄到命令行界面。
安裝
樹莓派命令行:
sudo apt-get install tightvncserver
安裝好之後請一定先使用此命令設置一個VNC密碼:
vncpasswd
(先輸入操作密碼兩次,然後會詢問是否設置一個查看(view-only)密碼,按自己喜歡,一般沒必要。)
開機自動啟動
設置開機啟動,需要在/etc/init.d/中創建一個文件。例如tightvncserver:
(註:啟動腳本的名稱,有和程序名一致的習慣)
sudo nano /etc/init.d/tightvncserver
內容如下:(putty窗口中按右鍵=粘貼)#!/bin/sh
### BEGIN INIT INFO
# Provides: tightvncserver
# Required-Start: $local_fs
# Required-Stop: $local_fs
# Default-Start: 2 3 4 5
# Default-Stop: 0 1 6
# Short-Description: Start/stop tightvncserver
### END INIT INFO
# More details see:
# http://www.penguintutor.com/linux/tightvnc
### Customize this entry
# Set the USER variable to the name of the user to start tightvncserver under
export USER='pi'
### End customization required
eval cd ~$USER
case "$1" in
start)
# 啟動命令行。此處自定義解析度、控制台號碼或其它參數。
su $USER -c '/usr/bin/tightvncserver -depth 16 -geometry 800x600 :1'
echo "Starting TightVNC server for $USER "
;;
stop)
# 終止命令行。此處控制台號碼與啟動一致。
su $USER -c '/usr/bin/tightvncserver -kill :1'
echo "Tightvncserver stopped"
;;
*)
echo "Usage: /etc/init.d/tightvncserver {start|stop}"
exit 1
;;
esac
exit 0
註:少數玩家默認用戶不是pi的請自行更改USER變數
按Ctrl+X,回答Y(存檔)退出nano編輯器。
然後給tightvncserver文件加執行許可權,並更新開機啟動列表。
1
2
sudo chmod 755 /etc/init.d/tightvncserver
sudo update-rc.d tightvncserver defaults
電腦登錄VNC
下載Windows客戶端RealVNC Viewer。
登錄地址輸入「IP地址:控制台號碼」,0號控制台可不加號碼。
也可使用android版VNC客戶端,下載地址:http://android.d.cn/software/19334.html
附:手工啟動與參數(以下用處不大,沒興趣請略過)
使用此命令手工啟動VNC伺服器程序:
1
tightvncserver -geometry 800x600 :1
如果首次啟動,並且未曾使用vncpasswd命令設置密碼,程序會要求設置一個。
開機啟動很方便。如果沒理由,真的不推薦手工啟動。
命令行參數說明:
一、:1,指定控制台的號碼。
啟動多個控制台,可以提供互不影響的多個桌面環境。(大多數人不用多用戶操作所以沒意義)
可以不加此參數,tightvncserver會自動尋找從1開始的下一個空閑控制台。
加上此參數,會強制使用指定的控制台,如果此控制台已經啟動則報錯。加此參數可有效防止無意多次啟動程序(會啟動多個控制台)白白浪費系統資源。
特殊的0號控制台
0號控制台就是連接真實顯示器真正輸出圖像的那個桌面。
對於VNC客戶端,不輸入埠號登錄,默認就登錄到0號控制台,方便。
但是因為0號是真正的桌面,所以和開機啟動桌面環境,或者自己用startx命令,都存在啰嗦的沖突。
到頭來是個麻煩。因此自動啟動的配置教程中,一律使用1號控制台。
二、-geometry 800×600,解析度。可以不加。
終止VNC控制台:
tightvncserver -kill :1
查看正在運行的控制台列表:
1
ps ax | grep Xtightvnc | grep -v grep
via
⑺ 代碼和執行完命令的狀況如圖,用的是樹莓派2,不知怎麼解決
需要重裝系統。電腦安裝系統方法很多,以下所列可擇一操作。
1、硬碟安裝:開機或重啟後按F11鍵或F8鍵,看有沒有安裝一鍵GHOST或類似軟體,有則選擇一鍵還原按回車確定,進入一鍵還原操作界面後,再選擇「還原」確定即可。如果以前剛裝機時進行過一鍵備份,則能恢復到備份時的狀態。另外,如果能夠進入現在的系統或開機時按F8能夠進入命令行模式,可搜索WINDOWS版或DOS版的GHOST.exe程序和GHO系統文件,然後手工運行GHOST程序裝載系統GHO文件也能重裝系統。
2、U盤安裝:如果沒有一鍵還原,則使用系統U盤重裝系統。啟動U盤製作及U盤重裝系統的操作步驟為:
(1)製作啟動U盤:到實體店買個容量8G以上的U盤,上網搜索下載老毛桃或大白菜等啟動U盤製作工具,將U盤插入電腦運行此軟體製作成啟動U盤,再到系統之家或類似網站下載WINXP或WIN7等操作系統的GHO文件,復制到U盤或啟動工具指定的U盤文件夾下並按要求重命名。也可以上網搜索下載ISO格式的系統鏡像文件(內含GHO系統文件或完整的系統安裝文件),通過ultraiso等工具釋放到U盤製作成包含系統的啟動U盤。
(2)設置U盤啟動:開機按DEL鍵(筆記本一般為F2或其它)進入BIOS設置界面,進入BOOT選項卡設置USB磁碟為第一啟動項(註:部分電腦需要在此時插入U盤進行識別才能設置),再按F10保存退出重啟。部分新主板支持開機後連按F12或F11進入啟動選項菜單,可不進CMOS界面直接選擇U盤或其它需要的啟動項啟動電腦。
(3)U盤重裝系統:插入U盤啟動電腦,進入U盤功能菜單之後,選擇「安裝系統到硬碟第一分區「,回車確定後按提示操作,電腦會自動運行GHOST軟體並自動搜索U盤上的GHO文件克隆安裝到C區,整個過程基本無需人工干預,直到最後進入系統桌面。
3、光碟安裝:電腦使用光碟重裝系統,其操作步驟如下:
(1)准備系統光碟:如果沒有可以去電腦商店購買,需要安裝什麼系統就買什麼系統的最新版光碟。如果有刻錄光碟機,也可上網自行下載ISO格式的系統文件刻錄成系統光碟。
(2)設置光碟啟動:開機後按DEL鍵(筆記本一般為F2或根據屏幕底行提示的熱鍵)進入CMOS,並在BOOT選項卡中設置光碟機(CD-ROM或DVD-ROM)為第一啟動項,再按F10保存退出重啟。重啟電腦時及時將系統光碟插入光碟機。
(3)克隆安裝系統:光碟啟動成功後會顯示功能菜單,此時選擇菜單中的「將系統克隆安裝到C區」,回車確定後,電腦會自動運行GHOST軟體自動載入GHO文件克隆安裝到C區,整個過程基本無需人工干預,直到最後進入系統桌面。
注意:在安裝系統完成後,先安裝安全軟體如360安全衛士加360殺毒或者金山毒霸之類其它安全軟體,進行全盤查殺木馬、病毒,再打好系統補丁、安裝常用軟體,並下載安裝使用一鍵還原工具進行系統備份,以備不時之需。
?
⑻ 樹莓派運行wine時出現錯誤代碼c0000018
樹莓派3B是卡片電腦,內存為1GB,一般運行Linux。Linux兩種主流的內存分配方法2G/2G和3G/1G,樹莓派系統後期優化性能,使用2G/2G。(注:樹莓派內核3.x仍舊採用3G/1G)
Wine提供Windows API,Winehq官網提供的Wine都是兼容3G/1G的Linux內核。這導致Wine在樹莓派3B上運行時會出現內存地址映射,用戶數據空間地址映射失敗。這些錯誤都是wine-preload發出的。
我提供兩種解決方案。
方法一,編譯新的Linux內核:(本地編譯,在樹莓派上操作)
1.更新軟體包:sudo apt-get update
2.安裝git(已經有的可以跳過):sudo apt-get install git
2.同步內核源碼:git clone --depth=1 https://github.com/raspberrypi/linux (注:此代碼只同步.git項目倉庫中的master分支)
然後,你可以睡一覺。真的,掛油管也沒用,下載很慢的。
3.生成配置文件:先進入clone下來的文件夾,然後執行 make bcm2709_defconfig 會在該目錄下生成.config配置文件。
4.執行命令: KERNEL=kernel7
5.修改.config文件:sudo nano .config查找# CONFIG_VMSPLIT_3G is not set 將其改為CONFIG_VMSPLIT_3G=y 再查找 CONFIG_VMSPLIT_2G=y 將其改為 # CONFIG_VMSPLIT_2G is not set 保存
6.執行命令:make -j4 zImage moles dtbs 此時你又可以再睡一覺,大約需要5個小時,注意散熱。
7.安裝:sudo make moles_install
sudo scripts/mkknlimg arch/arm/boot/zImage /boot/kernel3g.img
sudo cp arch/arm/boot/dts/*.dtb /boot/
sudo cp arch/arm/boot/dts/overlays/*.dtb* /boot/overlays/
8.執行reboot重啟
方法二,舊版本的wine是沒有預載入器,可能使用舊版本就不會報錯了。
⑼ 樹莓派中文亂碼
putty 設置utf8
http://jingyan..com/article/48a42057a057f7a9242504c5.html
⑽ 樹莓派pccoreplayer 設置中文
設置中文步驟如下:
1、Putty終端輸入執行:sudo raspi-config 。
2、選擇 5 Internationalisation Options 回車。
3、接著選擇Change Locale。
4、按空格鍵去掉en_GB.UTF-8 UTF-8的*號,選擇「en_US.UTF-8 UTF-8」、「zh_CN.UTF-8 UTF-8」、「zh_CN.GBK GBK」(操作提示:按空格鍵進行選擇或取消選擇)然後按TAB鍵選擇
5、然後再按TAB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