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程序命令 > 程序員視角解釋量子

程序員視角解釋量子

發布時間:2022-08-16 19:11:28

Ⅰ 量子密碼系統---讓「黑客」無可奈何

①當代社會足信息化社會,如果信息得不到應有的保密,那麼政府,公司和個人的一切活動都將陷入混亂,整個社會將變得不可收拾。由此看來,世界范圍內興起一場旨在加強電子通信安全的技術運動也就毫不奇怪了。瑞士日內瓦大學的物理學家尼古拉斯·吉森是這場技術運動中的弄潮兒,他創建的量子密碼系統可以保證數據傳榆絕對安全。

織夢內容管理系統

②常規的密碼系統為了保證信息安全,都在集中開發功能強大的數碼鎖;但是,如果某人愉到數碼鎖的密鑰,那麼即使是最強大的數碼鎖也無濟於事。量子密碼系統技術依賴於量子物理學理論,即對一個量子系統的任何觀察必然會改變該量子系統。在該技術中,密鑰是以光於的形式傳送的,光子偏振方向的變化是隨機的。因為任何試圖分析該信號的行為都會改變偏振方向,所以發送者和接收者通過對光子偏振性的比較就能發現是否有人試圖竊取該密鑰。如果密鑰光子的偏振方向有變,發送方再次發送新的密鑰,直到接方收到一個沒有受到任何干擾的密鑰為止,這樣就能保證密碼鎖的安全可靠。

dedecms.com

③現在,量子密碼系統仍然是超前的,通常用於商業的是非量子密碼系統,如公共密鑰系統。公共密鑰系統的安全性在於當今的計算機運算速度還不夠快,因而不能破解它的密碼。今後,隨著計算機的運算速度迅速提高,這種系統將毫無用處。吉森說:「就現在而言,公共密鑰已經很好了。但是,未來某一天某一個人將會發現破解它的方法,只有量子密碼系統才會永遠『守口如瓶』。」 本文來自織夢

④對於所面臨的挑戰,吉森有著清醒的認識和積極的准備。其中之一是量子密碼系統中光子的長距離傳輸只能通過一次光脈沖在空氣中或光纖中完成,而無法進行放大,因為任何放大作用將破壞量子編碼信息。經過大量的試驗,吉森小組在傳輸距離上創下了一個世界記錄,他們已經將一把量子「鑰匙」通過光纖從日內瓦傳輸到洛桑,距離超過67千米。 織夢好,好織夢

⑤吉森和其他研究人員的工作向人們展示了一個量子信息技術新紀元的到來。在未來幾十年內,只要量子通信得到廣泛應用,電子商務和電子政務等都將會得到更迅速的發展

Ⅱ 計算機模擬產物是宇宙,科學家是怎樣證明的呢

隨著現在虛擬現實技術的日益成熟,一個在計算機剛剛發明問世的時候就曾被提出的問題,再一次擺到了人們的面前,那就是:我們的世界或者說我們所在的宇宙,是否可能是計算機的模擬產物呢?

目前確實有許多科學家認為,我們所在的世界很有可能就是計算機模擬出來的虛擬世界。更有甚者,比如說哈佛大學的哲學家斯特羅姆(Nick Bostrom),他和他的團隊經過多年嚴謹的推算,認為我們百分百生活一個虛擬世界中。



或許我們的世界對於外面的人來說可能是虛擬的,但是對於生活中這個世界中的我們來說卻是真實的,所以快樂的活好每一天才是當下最重要的。

Ⅲ 量子霸權,打不死的人工智慧,毀滅還是永生

我們說到人工智慧想要完全模擬大腦需要的耗能與耗材都是不可想像的巨大,但是這並不能阻止弱人工智慧向強人工智慧的科學進化。

如果用電子網路來模擬一個類人機器人的話,既然不能夠扛著2000噸的大腦出現在大街上,那麼最有可能首先實現的就是基於雲端開發的人工智慧,智能機器人的大量復雜決策直接在雲端完成,而機器人的身體可以以任何的形式存在。

它既可以成為機器萌寵,也可以成為智能超跑,甚至它可以只是一隻極其小蜜蜂,當然也可以成為和我們外表完全一樣的人,只不過他的大腦在雲端,而五G的普及也會完美的解決雲端大腦與機器人之間的信號處理響應的問題,傳輸速度依然會遠遠高於人腦的離子傳輸。而且隨著計算機系統的高速發展,雲端大腦是完全可以超越人類的智能的。

但是聰明的你也許會說,如果一個龐大的雲端計算機系統僅僅為了一個人工智慧機器人服務,是不是太浪費了?

的確強嚴愛機器人會占據雲端系統很大部分的資源,因為將AI放在終端,對晶元有兩點挑戰需要解決。第一AI晶元要有足夠強大的高性能來支持復雜的人工智慧計算。第二晶元必須足夠耗能低,以便裝置在終端的小物體上,同時還必須保證低成本,以便於大規模的推廣。

因此雲端AI機器人作為實驗理論上雖然可行,但是想要量產似乎就很不現實,所以在本地做人工智慧才是未來的方向,那麼模擬大腦的問題怎麼解決呢?

即使不通過雲端計算,人類還有別的辦法。

Summit是IBM研發的一款超級計算機,並在2019年11月18日的全球超級計算機500強排行榜中,以每秒14.86億億次的浮點運算速度再次蟬聯冠軍。

Summit作為超級計算機中的絕對扛把子,在處理量子電路的一個實例取樣100萬次時,需要1萬年的時間,而就在2019年9月20日,Google研發架設出的53量子位的量子計算機,"懸鈴木"只用了3分20秒就完成了同樣的事情,並聲稱是全球首次實現了量子挖掘。

量子霸權是指量子計算機裝置在特定測試案例上表現出的超越所有經典計算機的計算能力,可見量子計算機對傳統計算機產生了維度級別的碾壓。基於態疊加原理和量子並行原理,使得量子計算機在並行運算的強大能力能夠快速完成經典計算機無法完成的計算。因此量子計算機理論上具有模擬任意自然系統的能力是發展人工智慧的關鍵,顯然量子計算機的發展將為強人工智慧的實現奠定基礎鋪平道路。

短期來看,人工智慧的發展是有利於人類的進步的,可長期來看人工智慧是十分危險的,目前世界上還沒有一個公認的組織來規范人工智慧的准則。

人工智慧目前還處於野蠻生長的階段,未來的發展結果變得不可控,將是一件極度危險的事情,人工智慧都是由結果驅動的,程序員會設定目標以及一系列關於如何實現目標的規則,簡單來說就是通過演算法對大家進行約束和限制,而先進的人工智慧並不一定非要某個黑化的程序員為其設定毀滅人類統治世界的目標才會去實現它,他很可能會在偶然之間就執行了操作。

這個程序員最後還自嘲說,說真的,唯一制勝的招數就是不玩了。連這個弱AI都可以自己想出人類意想不到的方案去解決問題,那麼你能想到的想不到的任何可能性,超級AI的資料庫中早已備份好了100萬種解決方案,更何況超級AI未必是一個物理形態的存在,當比我們聰明10億倍的超AI,意識到沒有物理形態是最安全的時候,他可能只是一串代碼,一組數據、一股電波,同時這也可能使得它以無數個理形態而存在於世界上的每個角落,任何一台電腦,任何一部手機,任何一個通訊衛星都可能是它的分身,那麼你一定會說追查它的IP解決掉的。

Ⅳ 什麼是量子互聯網的傳輸速度跟光速哪個更快還有就是未來的人們會不會通過量子實現瞬間轉移

量子在微觀領域中,某些物理量的變化是以最小的單位跳躍式進行的,而不是連續的,這個最小的單位叫做量子。 互聯網的傳輸速度跟光速哪個更快想提高網速的方法只能是提高光纖的傳輸頻帶,目前還沒有發哪種材料的傳送速度接近光速。互聯網傳送速度沒有光速這一說 通過量子實現瞬間轉移1993年,美國物理學家貝尼特等人提出了「量子態隱形傳輸」的方案:將原粒子物理特性的信息發向遠處的另一個粒子,該粒子在接收到這些信息後,會成為原粒子的復製品。而在此過程中,傳輸的是原粒子的量子態,而不是原粒子本身。傳輸結束後,原粒子已經不具備原來的量子態,而有了新的量子態。
難題一:
人的身體是由物質組成的,如果用光速把人的身體移動到另一個地點,那麼,就必須將它「唯物質化」。經物理學家計算,單單突破原子核內部的限定力,就必須把身體加熱到1萬億攝氏度———這比太陽內部的熱度還要高幾百倍。只有在這一溫度下,物質才能變為光,並通過光速輸送到任何一個地點。而對每一個被輸送的人來說,所使用的能量要超過迄今為止人類全部能量消耗的大約1000倍。

難題二:
發射儀器必須在目的地將人重新組合起來。為了知道如何組合,它就需要獲得人體所有原子結構的精確信息。如果每一個原子約為1000位元組,描述人體的所有原子總共需要10的31次方的位元組,而目前世界上全部圖書所含有的信息約為10的15次方位元組,僅是完整描述一個人所需要的信息的1億分之一。僅傳輸這些數據對於今天速度最快的計算機來說,也會花去比宇宙年齡還要長2000倍的時間。
難題三:
精確描述人的原子結構是最棘手的問題,從根本上來說是不可能的。因為根據海森伯測不準原理,我們不可能獲得一個粒子的全部信息。例如,如果我們想知道一個粒子的位置,那麼我們就會失去所有關於它的速度的信息,反之亦然。

Ⅳ 量子計算機的實現,對我們的生活會有哪些改變呢

相信大家都聽說過量子計算機的強大功能,而且量子計算機的成功運用會對我們的生活產生極大的影響。但是,即使現如今量子計算機已經研製成功,由於它的運行條件極為嚴苛,這種技術的普及運用還是具有一定困難的。而且,這也意味著所有的程序員都要重新進行學習。當然,量子計算機的研究不會因此而止步不前,它只會在不斷地進步當中改變我們的生活。

三、量子計算機的使用能夠推動生物制葯的發展

當相關人員在研製新葯的過程中,他們通常要進行無數次的不同分子排列組合,從而找出真正有效的葯物。但是,這樣的話會耗費大量的時間和資源。如果此時運用量子計算機,它能夠很快地模擬出分子的組合方式,這樣就能夠加快葯物研製的速度。

Ⅵ 什麼是量子瞬間傳輸技術看完你就懂了

如果你能擁有一項超能力,你會選擇什麼?相信「瞬間移動」會是不少人兒時的夢想。這種超能力在物理學上並非不可能。如果我們能夠對構成物體的每一個粒子進行測量,然後在目的地用同樣的粒子完全復制其狀態,就可以得到一模一樣的物體。如今,中國科學家在這項技術上取得了重大突破。

今年2月26日,《自然》雜志發表封面文章,介紹了中國科技大學潘建偉項目組的「多自由度量子體系的隱形傳態」研究。通俗地說,這一技術可以讓科學家在異地瞬間獲知粒子狀態,從而開啟了瞬間傳輸技術的大門。

5日的政協小組會上,全國政協委員潘建偉用一個比喻向《科技日報》解釋了這項研究:「從合肥帶到北京一個保險箱,鑰匙忘帶了。於是我請合肥的同事測量一下鑰匙,告訴我;我在北京復制它。」

理論基礎:量子糾纏

要想弄清楚「量子隱形傳態」的原理,就繞不開「量子糾纏」的概念。量子糾纏是指相距遙遠的兩個量子所呈現出得關聯性。科學家早就發現,處於特定系統中的兩個或多個量子,即使相距遙遠也總是呈現出相同的狀態,當其中一個量子狀態改變時,其他量子也會隨之改變。

愛因斯坦曾把量子糾纏稱為「鬼魅般的超距作用」,不過觀察者網曾經報道,科學家如今認為,量子糾纏其實也是需要信道的,潘建偉教授的項目組2013年也測出,量子糾纏的傳輸速度至少比光速高4個數量級。

看過《生活大爆炸》的讀者可能還記得,謝耳朵曾經在劇中談到過瞬間移動(teleportation)的倫理問題:如果我能夠在此地被摧毀,然後在異地重建,那麼使用了不同原子重建的我,還是我嗎?

暫時還不用擔心。中科大的這項研究距離宏觀物體的遠距傳輸還差的很遠,其應用主要在於量子通信。在無線通信中,如果直接使用二進制編碼會造成嚴重的誤差,因此在數字通信中,人們還需要進行更復雜的編碼。同樣,從單自由度傳輸到多自由度傳輸的進步,對量子通信的實用化意義重大。

Ⅶ 是不是量子計算機的興起現在的程序員們都得下崗!好像運行原理不同了!

對一部分程序員們來說,基本上沒啥沖擊,高級編程語言自成一套,完全不在乎底層邏輯語言。

不過對於專做底層語言的程序員們,那就是要多學關於量子計算的課程,硬體基礎是完完全全和原來不一樣的。

目測若干年後的Q語言跟現今的C語言沒啥大區別,還有Q#,Q++什麼的。

Ⅷ 為什麼說創造宇宙的很可能是「程序員」

為什麼說宇宙很可能是「程序員」創造的?
這不是玩笑。許多科學家都認為宇宙很可能是虛擬的。世界就是一個模擬程序,我們人類和意識很可能只是運行在虛擬程序中的數據。甚至有人說,宇宙是虛擬的可能性大於99.9999%。這也許有些極端,聽起來有點可怕。然而這一切又有可能是真的,為什麼呢?
1.我們宇宙幾乎肯定有一個開端
現在宇宙大爆炸理論幾乎已經家喻戶曉,該理論認為宇宙誕生於大約 140億年前的一個「奇點」的一次爆炸。而這個爆炸在宇宙誕生之初只需要有限的幾個參數來描述即可,隨後它才演化成現在復雜的宇宙。這一點非常像程序運行時的入口函數,通常只需要有限的配置和參數,就可以啟動程序,然後進行一系列非常復雜的演算。
總體來說,宇宙的歷史非常像是某種計算演化的產物。

為什麼說宇宙很可能是「程序員」創造的?
2.我們宇宙的基本規律有一個「上限」
沒錯,我說的就是光速。光在真空中的速度c =299792.458km/s。相對論表明任何有質量的物體的運動速度都無法超越光速。程序員肯定知道,程序的數值表示同樣有「上限」,如果數值計算上溢出的話,可能會導致程序的崩潰。這也許為宇宙是程序提供了一個可靠的論據

閱讀全文

與程序員視角解釋量子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fortran程序pdf 瀏覽:499
電池消耗演算法 瀏覽:383
伺服器中斷連接怎麼處理 瀏覽:219
上世紀互聯網不發達程序員很難 瀏覽:836
語音識別android開源 瀏覽:757
地埋式垃圾壓縮中轉站 瀏覽:899
apachehttpdlinux 瀏覽:943
快遞員中通app預付款是什麼 瀏覽:841
java路徑轉義 瀏覽:856
keytool加密演算法 瀏覽:130
笑臉圖案的APP相機是什麼軟體 瀏覽:247
app軟體為什麼會被下架 瀏覽:977
從內存到硬碟的命令是 瀏覽:51
程序員的爸爸們的發型 瀏覽:122
魔獸世界傷害壓縮是怎麼壓的 瀏覽:975
壓縮機型號hp 瀏覽:957
配音虛弱的程序員 瀏覽:61
8歲小學生程序員編程 瀏覽:255
app標示do的是什麼 瀏覽:451
小愛同學app里怎麼設置鬧鍾 瀏覽: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