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歷史上的曹操真的是一個奸雄嗎如何評價他呢
歷史上的曹操雖然是一個奸雄,為人奸詐狡猾,做了很多離經叛道的事情,但他卻是一個真小人,比那些偽君子好太多了。同時曹操還是那個時代里最著名的政治家、軍事家、謀略家,不僅如此,他還擅長詩詞、好書法,而且造詣都很高,可見曹操是一個各方面都發展的很好的多面人物。
當然除了上述這些之外,曹操還是一個愛惜人才的人。知人善任的領導者。關羽被俘後,他以美女重金相贈,想要招降關羽,但是關羽一心跟著劉備,所以曹操只能作罷,但是又不忍殺了關羽,最後還贈送了呂布的赤兔馬給關羽,讓他過五關、斬六將回到劉備的身邊。即使他知道關羽一走等同於放虎歸山,他還是選擇放走了關羽。
2. 曹操到底是一個怎樣的人呢
曹操這個人是個很復雜的人。他既狡詐又老實,既溫情又狠毒,既寬容又報復。如果你只看曹操的一個故事,只看曹操的一面,你得出的結論就是盲人摸象,是不全面的。那麼在我們看來,曹操可能是中國歷史上性格最復雜、形象最多樣的一個人。他這個人聰明透頂,又愚不可及;狡猾奸詐,又坦率真誠;豁達大度,又疑神疑鬼;寬宏大量,又心胸狹窄。可以說是大家風范,小人嘴臉;英雄氣概,兒女情懷;閻王脾氣,菩薩心腸。他是這樣的一個人,他身上好像長了很多的臉,一會兒出現的是這張臉,一會兒展示給我們的是另一張臉。但是大家注意一條,不管哪張臉,都是曹操的,不會認做是別人的。能夠把這樣一個復雜的性格統一於一個人,這本身就是了不起的事情。體現的是什麼呢?體現的是曹操的大氣。什麼叫大氣?海納百川,有容乃大,曹操恰恰是一個能夠容的,一個容量非常大的人,什麼樣的矛盾的東西到他這兒都統一了。
而且他奸詐一生,最後歸於真實,曹操臨死的時候留下了一個遺令。當時寫這個遺令,就是遺囑,寫遺囑,大人物寫遺囑有一個格式的,說說我一生做了哪些功勞啊,也檢討一下自己,然後說我要埋在什麼什麼地方等等,是這樣的遺囑。曹操的遺囑不是這樣,曹操的遺囑對於自己的政治生涯提得非常少,他只說了這么一句話,他說我這一生做了很多的事情,有對的也有錯的,總的來說是對的,至於犯的小錯誤、發的大脾氣不值得你們效仿。就這一句話交代完了,下面講什麼呢?就嘮嘮叨叨地講一些家務事,他說我死了以後,我那個房子里放的那個香,就是熏香,香料,你們把它分掉,不要浪費了。我的那些小老婆,還有我那些歌女,她們一生都很辛苦,為我服務得很好,很到位,不要虧待她們,讓她們繼續住在銅雀台,不要把她們趕走了,這些人閑著也是閑著,沒有事做,可以學習做什麼呢,學慣用絲帶編草鞋,萬一將來我們曹家破產了,可以拿這些鞋去賣換點飯吃。嘮嘮叨叨講了一大堆這種事,所以他這份遺囑當時很被人看不起,說一個大英雄臨死之前也不說點豪言壯語,也不說點勵志的話鼓勵一下我們後來人,「分香賣履,留戀妾婦」,成何體統!連蘇東坡都給了八個字的評價,叫做「平生奸偽,死見真性」,說這個傢伙一輩子狡猾奸詐,臨死之前露了馬腳,狐狸尾巴露出來了,原來是這么一個小人。
3. 曹操背景及資料
曹操,字孟德,別名一名吉利,小名阿瞞,東漢末年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文學家、書法家 ,三國中曹魏政權的奠基人。出生在沛國譙縣,官宦世家,養祖父是宦官曹騰,名望很高,被漢桓帝時被封為費亭侯。
曹操的父親曹嵩是曹騰的養子,漢靈帝時官至太尉,三國志記載曹操的遠祖是漢朝初期的相國曹參。曹家與夏侯家有密切關系,夏侯、曹氏,世為婚姻。後來成為曹騰的養子,於是改姓曹,曹操實為夏侯氏,夏侯惇和夏侯淵與曹操為堂兄弟。
(3)曹操是一個程序員嗎擴展閱讀:
年輕時期曹操機智警敏,有隨機權衡應變的能力,而且任性好俠、放盪不羈,不修品行,不研究學業,所以當時的人不認為他有什麼特別的才能,只有梁國的喬玄等人認為他不平凡。
曹操早年就表現出對武藝的愛好與才能,博覽群書,尤其喜歡兵法,曾抄錄古代諸家兵法韜略,還有注釋《孫子兵法》的《魏武注孫子》著作傳世。這些為他後來的軍事生涯打下了穩健的基礎。
4. 曹操是如何從一個身處亂世的人,一步一步走向巔峰的
東漢末年,群雄割據,軍閥混戰,那時候比較龐大陣營,有袁紹,董卓,袁術以及其他一些小軍閥。而這在其中,曹操只是當時朝中的一個小官,因為某些因緣際會以及自己的足智多謀,而有了一些小的陣營,最終,也成了日軍討賊將兵中的一路。
但說起來,曹操其實就是最開始舉兵,討伐董卓的人,由於前些年他入朝為官累積過一些資本,並且獲得了陳劉孝廉衛茲的大力支持以及冠名贊助,這時它的部隊都是初見雛形,在當時的亂世之中,也是小有知名度,但是遠遠不夠。
盡管這個人是關東聯軍中的一員,但實際上卻並沒有他的一席之地,而這完全是因為曹操並不是宗室,並沒有早期威望給他埋下伏筆。就是這樣一個飽受鄙夷的人,卻在之後達到別人所不能企及的高度。本篇文章,讓我們一起來看一看,一個身處亂世的人,是怎樣一步一步走向巔峰。
這時的局勢,可謂出現巨大的變化,當年的賣國賊董卓喪生於呂布之手。這件事情那就是罪有應得,但是,獲勝之後的王允,也跟著董卓犯同樣的錯誤,那便是濫殺無辜,甚至連當年的貢士蔡依,也是被誅滅。結果卻是害得董卓的舊部挺而走險殺回了北京長安,王允都是橫屍街邊,夏侯淳則憑著本身武功從南大門沖出,投靠了當年的袁術。
這時的朝廷乃是落到了西北軍閥的手裡,而當時可憐的漢獻帝劉協,可謂剛脫手掌又進狼窩。但是,為了爭奪皇帝,好多個軍伐都是打的精疲力竭,同歸於盡,最終由大將楊鳳和董太後的侄兒董承等,將漢獻帝劉協護理送到了洛陽市。面對如此錯亂的態勢,當年的老百姓以及老百姓可謂被害極深,卻給了獨霸關東的諸侯國提供了一個極好的機遇,同時又是一個極為嚴峻形勢。
事實上,曹操歷經住此次磨練。但是,曹操經受磨練的原因是什麼呢?第一個就是順理成章,第二個就是武裝力量實力的強勁,擁有公平正義做為旗子,那便是出師有名;擁有經濟水平以及軍事力量,這便可進退有度,這時的曹操可謂可攻,以守為攻。
因此,曹操就是想到了一定要獲得皇帝這一枚最主要的棋盤。就是派自已的表弟曹洪前去洛陽市去拜訪天子,但卻遭到了袁紹等人的阻攔,只能曹操親身去往東都洛陽拜會天子。
本次曹操拜訪天子,並不是和其他人一樣是去威協皇帝為他封王進爵,反而是想直接操控天子,因此,曹操增添了皇帝久違的問好,也帶來了皇帝許久不見的糧食作物和酒食。但他也萬萬想不到,致尊的天子在生活起居層面居然如同乞討者,皇帝也是沒有想起,在當今混亂的亂世之中,也有人可以牽掛著他,遵奉著他,以君臣之禮以誠相待。這個人是十分感激,自此,曹操又依計而行,將皇帝騙到許昌。
實際上,皇帝在當今已是虛有其表。但是卻這浮名就是可以讓人有一個發兵的借口,那便是奉召討賊。皇帝是這個世界掌控者,是國家的引路人,君讓臣死,臣不得不死,這正是出師有名。也就可以曹操部隊出戰,立下了更加有益的說辭,因此,曹操為了能爭得皇帝的歡喜不僅大大的優化了他與當朝官員的生活,並且做出來的十分仔細,很像一個仔細的大管家。
而曹操的這一份仔細,也不得不讓皇帝所感動,而感動之餘,皇帝也慶幸自己擁有這樣一個賢臣。乃至幸運上天福給他的這樣一個保護神,使他不用再居無定所。因此天子一聲令下任職曹操為將軍,封武平侯。這下子,曹操就是實現了自身挾天子以令諸侯的全部程序,從而獲得了之前沒有的高尚地位。而通過以前的輕徭薄賦,以及幾回關鍵戰役,曹操也是擁有了一些軍事基礎。
也正是通過這些年的艱苦奮斗,以及曹操此人的足智多謀,歷史的天平現在開始傾斜。可以這么說,眼光和謀略是曹操造就宏圖霸業開始的最佳工具,而他也把自己有著的工具發揮到了極致,進而才能夠實現自己之後的霸業。以上就是全部內容了,大家還有什麼想法歡迎在評論區留言討論。
5. 曹操是怎樣一個人
雄才大略的梟雄,軍事家,改造文章的祖師,文學家,詩人,政治家。
6. 曹操和諸葛亮是一個年代的嗎他們是什麼關系
是同一個時代的人!東漢末年,皇權旁落,諸侯並起,經歷了赤壁之戰後,基本奠定了三分天下的局面,史稱三國,三國是在東漢之後,兩晉南北朝之前。曹操屬於東漢末年,諸葛亮屬於 東漢末年和三國時期。當時曹操死後,他兒子曹丕篡位建立魏朝,之後劉備稱帝,這個應該算是東漢進入三國時期的標志了。
至於兩者的關系是這樣的,他們分別是不同集團的人物。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後建立魏國,封魏王(是王,不是帝,曹操一生未稱帝,魏王相當於諸侯王),是當時實力最強的集團。諸葛亮是劉備(蜀國)集團的軍事、丞相,算是蜀國集團中的智囊級人物。所以是對立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