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看到網上各種吐槽程序員 又是工作累 有是工資低的 我看成為程序員資格證的要求還那麼高
牛逼的程序開發人員工資高,而更多的人是碼農,只是代碼的搬運工,工資當然不高而且苦逼了
『貳』 為什麼互聯網那麼賺錢,還有人把程序員說得那麼慘
『叄』 為什麼程序員的薪資那麼高北大青鳥雲南計算機學院為你揭秘!
在今天的社會里,工程師往往代表著知識水平和社會地位。
每當普通人聽到這個頭銜,總會報之以敬仰的目光,但有一種工程師,雖然也是如假包換的高級技術人員,卻很少能享受到和同類相近的社交待遇:程序員。
和工程師的耀眼形象不同,多數人眼裡的程序員更接近於一群情趣干癟的宅男,而非高智商高收入的精英群體。
客觀而言,這些評價並不公正。作為高級技術人員,多數北上廣的程序員都能做到月入萬元以上,毫不遜色於其他工程師或職業。大多數嘲笑程序員的人,實現階層逆襲的可能性都遠遠不及。
2019年中國程序員薪資生存調查報告
很多人看到程序員的薪資都會去吐槽,有些人說「這些人根本不知道程序員到底乾的什麼!」,也有人說「寫個代碼月薪1W+,還上到2W+?Areyoukiddingme......」
在程序員被黑的時候,大家都很開心,但一看到程序員工資高了,你就眼紅了...
當今世界蘋果,谷歌,阿里巴巴,facebook等等都是我程序員靠雙手寫出來的天下!你現在用的微信也是!程序員讓這個世界變得這么精彩,工資高了還要被你吐槽!
至於程序員的薪資為什麼這么高?主要從3個方面說起:
創造價值高
程序員的工資不是由一家公司說了算,是由於程序員創造的價值高決定的。想想,單一個王者榮耀這個游戲,據說一個季度收入就有120億,而游戲開發者,程序員幾十個人,最多一年也就開發完了。對於企業來說,能夠為企業創造大價值的員工當然不會虧待。
經常性的加班
雖然程序員的工資很高,但同樣的他們付出的精力也是比較多,經常性的工作到凌晨,有句戲言"我不知道凌晨4點的洛杉磯,但我知道凌晨4點的北京",長時間的工作時長,高強度的工作負荷,對程序員的身體和毅力都是極大的考驗。程序猿花費大量的時間在工作上,"兩耳不聞窗外事"使得這群人是對設備代碼更加的熟練,技能專精。
03
市場需求存在巨大的缺口
每個行業的工資都是市場決定的,得分析需求與供給。
1)供給:
程序員並不多,據說中國也只有200萬會寫程序的人(占人口0.14%),相當少,想想咱們的鄰居——印度,總共有270萬程序員,也只佔人口0.2%的樣子,美國的Tech行業(包括IT在內)工作人員達到700萬,占人口的2%以上。
不過拿整個行業來對比不恰當,因為高科技行業其中只有一小部分人是搞程序的,美國專業從事軟體程序的人口呢,好像只有102萬(根據2010年的人口普查),占人口的0.3%。
另外,在美國的職業排行中,程序員在所有職業當中人口數量排行第三十,還少於:律師職業,104萬;金融資產管理,110萬;大學老師,130萬。
如果覺得金融和律師工資高很合理,那程序員工資高也是合理的。
話說,軟體行業還詳細分類,分各種語言各種平台各種特殊要求,編程語言的話;熟悉Java到專業程度的程序員只有其中30%;Python估計20%;C不到10%;像Golang之類的小眾語言,1%都沒有。
其它行業沒這么麻煩,一個職位總是有很多人都能勝任的。選擇多了,公司就有條件把工資壓低之類的。但是在程序招聘方面,談工資的權利在程序員手裡,因為對方沒有選擇。程序員本來那麼稀有,非常適合要求的程序員更是稀有之稀有,不能錯過。
2)需求:
收入高的程序員一般要麼涉及互聯網,要麼涉及一些大規模使用的軟體。
這是因為,軟體和互聯網服務的邊際成本幾乎為零,邊際成本,就是每多生產一單位產品所產生的成本,它包括生產所需的人工、物料等等。與之對應的成本,叫做固定成本,也就是無論你要生產多少單位的產品都得要支付的成本,這包括研發、營銷等等。
軟體和互聯網服務每多服務一個人,一般也就是多一點電費和網費,成本幾乎沒有,擴張可以非常迅猛,這意味著幾乎所有收益都可以攤到研發(程序員)和管理人員身上,因此這些行業的薪水上限天然地要高於一般製造業。
像whatsapp這樣幾十個人就服務幾億人,在傳統行業是不可想像的。傳統行業,比如格力,在生產中要支付大量的生產成本、物流成本、銷售成本,即便銷售收入遠超互聯網大多數企業,但也不可能讓大多數員工的工資高起來。與此同時,程序員的數量相對於需求,卻也遠遠不夠。
之前就有「創業萬事俱備只差一個程序員了」這種笑話,但其實也是反映了現實情況:程序員的供給顯著小於需求。
兩個條件疊加在一起,就造成,程序員這個群體的工資相對比較高。
說到這里肯定會有人來吐槽,「現在程序員找工作很難」,「程序員已經飽和了,不好找工作」「現在大環境不好,很多公司裁員,程序員的薪資現在很低」...
北大青鳥雲南計算機學院發現對行業和大環境吐槽的程序員,大概分為兩種:
一種是剛要畢業,或者即將畢業要找實習工作的程序員。
還有一種是工作不到兩年或者一年左右的程序員。感覺移動互聯網行業在這個年頭湧入的開發者太多,導致快飽和了,所以沒有經驗或者經驗少的程序員難免找工作難一些。
當自己屢次面試失敗,或者跳槽漲薪失敗時,不知你會不會去整體看一下市場行情,去看一下大部分公司招聘的要求再去反省自己呢?
對於前者,北大青鳥雲南計算機學院給出的建議是:
在大學期間在學習技術的過程中,一定要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和想法,試著去做一個大點的項目,在簡歷上也不會顯得那麼簡陋,無東西可寫。
不要跟我說自己做不了一個大點的項目,同學那麼多,找個「志同道合」的一起做也很有意思嘛,遇到問題還有商量的可以解決的,反正有責任心的,總能想到辦法去做到。
如果你現在已經大四了,或者馬上要畢業了,還沒有找到工作,別急,不要和別人比較,穩住心態,花上兩個月做一個大點的項目,再出去找也不急,如果整天光焦慮,而不想點辦法的話,你再焦慮對你找工作也於事無補,不如踏實下來為提高技術,鞏固基礎,為找好工作而做准備呢
對於後者,北大青鳥雲南計算機學院給出的建議是:
一兩年工作經驗是一個比較尷尬的工作經驗階段,處於一種「高不成,低不就」的地步。
這時候就需要大家不要暫時眼裡只有錢(當然錢很重要),穩住自己焦躁的內心,騎驢找馬,即在職找工作,不要裸辭。
工作期間,一是平時多積累自己的工作經驗,多學習提高自己的技術,二是多積累人脈,多認識朋友和同事,聯系以前同學,看有沒有內推的機會。三是確立自己的一個求職目標公司,按照那個公司的要求平時多學習和提高自己,做到因地制宜。
『肆』 大家都在吐槽程序員為何這么多人還要選擇做程序員
一說要程序員,大家都會想到IT男,IT是一個很廣范的,程序員是其中的一個,程序員本身都是跟一堆冷冰冰的數學代碼交朋友,工作相對來說很枯燥,除非有的人對程序開發很感興趣,所以才做了這份職業。
也有的做程序員是因為覺得程序員的工資很高,可以在短的時間里賺到很多錢,在有錢後可以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伍』 如何渡過小白期,不再當菜鳥程序員
相信習慣的力量
菜鳥和大牛的區別除了寫代碼、debug的核心能力差距之外,另外一個很大的差別就是在習慣上。大牛經過摸爬滾打練出了一系列優良的習慣,而菜鳥好習慣還沒養成,壞習慣有了一堆。所以身為菜鳥的時候一定要有規范和習慣意識,養成好習慣,去掉壞習慣讓自己越來越習慣寫出優質的代碼。
關於習慣仁者見仁,每個人也都有自己的習慣。
一個函數只做一件事
如果有一天你接手了另外一個同事的代碼,發現他有一個函數裡面裝了三千行代碼,你會是什麼感受?
有一些人會不知不覺地停止學習,因為他已經足夠應付工作了。在工作當中他會有一種在這個領域我當下會的技能已經足夠了的錯覺,有些人甚至會因此覺得其他資歷更深的同事也不過如此,似乎並沒有比自己多會多少東西。
我當初就是這樣,因為我發現我工作當中用到的東西玩的非常溜,用起來得心應手。我一度有些膨脹,覺得自己已經算是一個經驗豐富的程序員了。直到後來有一次面試,被問到了一個常用的工具的技術細節,我張口結舌一句話也說不上來,我才發現,自己知道的只是皮毛而已,甚至連皮毛都算不上。
當然我們工作當中對很多技術的要求都只是會用,你會用就夠了,這並沒有問題。我也並不覺得每一門我們用到的技術都需要去刨根究底,但我們需要對我們的實力有清醒的認識,哪些是勉強會用的?哪些是真正了解掌握的?哪些是需要掌握但是只是勉強會用的?
能夠想明白這些問題可以讓我們保持一個清醒的頭腦,對自己的當下的處境以及長遠的發展目標都會有一個清楚的認識。
積累知識而不僅是經驗
新手或者是小白有一個特點就是往往更加依賴經驗而不是知識,舉個例子吧。比如新手後端經常遇到的問題之一就是maven package失敗,很多人解沖突的辦法就是mvn clean & mvn install。也就是清空重新建立,因為大部分情況下這個命令可以解決問題。所以很多新手就記住了這個命令,每次遇到maven失敗就這么來一次。
如果這個命令解決不了呢?這些人可能會換個命令試試。如果常用的解決問題的命令都試過了還是不行呢?這些人可能就僵住了,覺得這個問題解決不了了,得請大牛來看了。
這里的核心問題是新手積累的是經驗而不是知識,他們只是簡單機械地把出現的問題和解決方法做映射而已,並不是從原理和核心層面理解問題出現以及解決方案生效的原因。那麼帶來的結果就是,積累到的只是經驗,下次能解決問題不是因為學會了問題的解決方法,也不是理解了這一塊技術內容,只是單純地記住了而已。這顯然也是一種偽成長。
其實我之前也遇到過這樣的問題,雖然我每次都有意識遇到問題記錄下解決的辦法,這樣下次就可以不用請教別人了。然而雖然我記錄的問題越來越多,但是每次遇到新的問題還是解決不了,需要請教別人。直到有一天,被我問的大牛露出了不耐煩的神情,才讓我下定決心自己學會解決問題。
於是我不再是頭痛醫頭腳痛醫腳地解決問題,而是去學習了一下問題背後的原理和機制,再從報錯日誌上分析錯誤產生的原因,思考解決方案,最終徹底學會了解決這一類問題的方法。之後不但能夠自己獨立解決問題,而且還可以去幫助別人了。我後來回過頭來想想,如果我第一次遇到問題的時候就自己嘗試去學習其中的機制,而不只是記住解決方法,應該可以做得更好。
少說廢話,多些代碼
著名的Linux之父Linus有一句名言:talk is cheap show me the code。翻譯過來就是廢話少說,代碼拿來。我覺得這句話非常符合這一行的精髓,我們不是靠嘴皮子吃飯的,而是靠實實在在的產出,這個產出最終是要落實到代碼上的。作為一個新人,可能我們會有這樣的問題,那樣的困惑。然而這許多的問題和困惑我們光想是沒用的,只能用硬實力來解決。
著名的C語言作者譚浩強也有一句名言:新手學編程最應該做的事情就是寫滿一萬行可以運行的代碼,之後你就自然入門了。道理其實也是一樣的,少說廢話,多做實事。多做多練,實力自然不會差。空想吹逼是成不了大牛的。所以如果你猶豫想要學習一門新的領域,但是不知道從何做起的時候,不妨想想這句話,別管它三七二十一,先搞起來寫起代碼來再說。搞著搞著,你自然就明白後面應該怎麼做了。
以上就是我自己積累的一些思考和想法,如果你是一個小白的話,希望它能夠幫助你順利度過新手期,向著大牛的目標進發。
『陸』 程序員工作壓力大,身體也垮,為什麼還這么多人想做程序員
一、興趣使然
興趣會是你辛苦工作的一針強心劑,如果從事的職業就是你自己熱愛的領域,那想必即使辛苦你也會感到是苦中作樂、樂在其中吧。跟心中美好的理想相比,辛苦便也算不上什麼了。套用金庸的名句「那些都是很好很好的,可是我偏不喜歡」,這里應該說「那些確是極辛苦的,可是我心中喜歡」。
二、性格偏內向
不太會在商場里打交道、陪客戶、談生意等等,更沒有有錢有勢的親戚朋友幫忙,程序員是一個很典型的純粹靠自己技術和能力吃飯的工作,當然如果一個程序員提高人際關系和溝通能力會有很好的發展,比如終極目標之一的CTO或類似職位。
三、收入可觀
工資相對於常見的大多數職業來說偏高,基本做個兩年左右月薪至少10K起步,甚至很多應屆生也可以拿到月薪10K+的水平。
四、對學歷沒有過於苛刻的要求
是如果技術夠好、工作態度認真負責的話,可以放寬學歷是本科的硬性要求。
五、市場需求大
隨著互聯網+戰略的提出,進一步激發了大家對於互聯網行業的嚮往,互聯網創業公司如雨後春筍地遍地生花,同時互聯網行業需要大量的程序員去搭系統、寫代碼,所以導致了供需不平衡,導致了程序員特別是優秀的程序員缺口比較大,互聯網行業的程序員薪水一路飛漲。
程序員這項工作根基於計算機產業。計算機產業的特點就是爆炸式的增長,技術以不可想像的速度迭代。對於公司而言,要跟上發展速度,必須不斷的推陳出新,不能有一絲懈怠;對於程序員而言,也要時刻保持專注,不斷地學習新的技術和理念。所以要想時刻保持競爭力,辛苦磨礪是必然要經歷的過程,不僅是程序員,其他行業亦是如此。
『柒』 如何看待互聯網大廠程序員因厭惡編程,辭去月薪2w+的工作去當司機
人各有志,只要能過上開心快樂的日子,做什麼職業不重要。
外面的人看到的都是程序員的工資高,卻不知道程序員工作中的煩惱
奇葩的需求
2018年中國平安的產品經理和APP開發人員在辦公室打了起來,原因是該產品經理給開發提了一個需求,根據用戶手機殼的顏色自動調整APP的主題,程序員聽到這樣的需求後對產品經理大打出手。假如這樣的需求給到我的話,大打出手倒不至於,辭職是肯定的。對於這種完全不懂編程的產品經理,日常被程序員問候已經是常態了。
2019年某次元視頻網站源碼泄漏事件中,不少人在源碼的注釋中看到了這個
可見程序員日常寫代碼中都不忘問候產品經理,對產品經理的仇視是日積月累的。
還有這個
地位
程序員被戲稱為碼農、代碼搬運工也不是沒有道理的,在需求上沒什麼話語權,需求來了,即使覺得這樣的需求不合理、沒有意思,也要硬著頭皮去做完;拿到需求,只能默默低頭完成,這時候培養一個好心態尤為重要,不然將是無休止的口水戰爭。
彈性工作時間
程序員的加班是無休止的,996已經是工作常態了(早上9點上班,晚上9點下班,一周工作6天),遇到緊急任務或者產品上線,有時甚至需要工作到凌晨,去年較火的github項目996.ICU,程序員集體反抗,但是作用根本不大,除了讓外界知道程序員加班外,工作時間沒有任何改善,甚至由於大環境不好,很多程序員都丟了工作。現在的招聘信息中,工作要求中一般都不寫加班,但是在會在面試的時候問你能不能接受加班,你要是說不能接受,基本就涼了。
身體越來越差
當程序員的,在變強的道路上禿頂的問題也隨之而來,剛入行時關注編程能力的變強,到入行後的養生,行內的規矩,根據程序員的發亮去判斷一個程序員的技術水平,雖然是吐槽,但是也並不是沒有道理的,程序員的工作本來就燒腦,平時工作頭發掉得多,還有工作時間也導致了這個行業普遍都掉發嚴重,晚上得不到好的休息。
後來還出現了幫助程序員通過面試的發型
通過發型迷惑面試官,讓面試官認為你是具有多年開發經驗的老手。
發亮都是表面上看到的,還有內在的,程序員因為工作時間長,平時沒有時間鍛煉身體,久坐,導致的腰肌勞損,頸椎病都是常態
所以工作多年的程序員中就兩種體形,一種骨瘦如柴,一種發胖型,就沒有幾個是壯的。
最後
程序員的轉行都是多種原因,日積月累的,曾經剛入行時對這個行業的神秘感,到真正工作時對他的厭倦,其實不止是程序員厭惡編程,其他工作也一樣,當愛好變成了你的日常工作,你的這個愛好就已經被扼殺了。程序員轉行當司機,也許是真的受不了這樣的工作強度和工作壓力吧。
『捌』 程序員月薪上萬,為何很多大學生都不願意干這行了
工資非常高的工作也要付出很多的代價。畢竟一個人的付出和他的收入是成正比的,所以我覺得不是說工作高,你就可以去嘗試的,也有很多工作,工資都非常的高,但是也不能說哪個工資高你就去干哪一行,也要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來定。
最後就是對於時間的要求也非常的高。如果你選擇作為一個程序員的話,可能會有很多需要加班的情況,那這個時候你就要義無反顧的投身到工作中來,這樣的話可能會讓你在生活中減少很多的樂趣。但是人生的意義並不僅僅是在於工作,所以有很多的人就覺得這樣做就有一點得不償失了,也沒有必要讓自己壓力這么大。
『玖』 我覺得程序員在哪裡工作都一樣,所以應屆生參加西部計劃怎樣
西部計劃是政府的人才儲備計劃 西部現在是一個待開發地區 如果你有這樣的志向是可以考慮的 就如你所言 程序員在哪裡工作都是差不多的 但是你還是需要考慮到你是否能夠適應那邊的條件 以及你自己今後的發展 那邊的學習條件還是沒有這邊好的 努力吧
『拾』 應屆生北京找工作好難啊,相當程序員啊,住在河北大廠,每天來回6個小時在找工作路上
技術來說經驗更重要。如果你在大學期間就自發的做一些軟體之類的。現在何愁找不到工作呢 來自職Q用戶:聞先生
在北京工作時,很多同事和您遇到問題一樣,六個小時車是很長,但是如果是好公司,對於應屆生也是值得的,上班前兩年對職業習慣養成非常重要,關鍵是看就職公司學到什麼! 來自職Q用戶:Ricahrd Hu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