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請指教:黃帝,炎帝,天帝,玉帝,帝啻的區別和聯系
《國語》載:「少典娶有氏女,生黃帝、炎帝。」
一般而言,炎帝是太陽神,與火神祝融共同治理南方。
而黃帝是管理中央地區的……
玉帝,是西王母的配偶,開始時被稱為東王公。後來隨著西王母地位越來越高,老公也跟著沾光……在道教神系裡屬於「四御」,民間則被視為最高神,歷朝歷代也跟著冊封他,記得西遊記里他被稱為「高天上聖大慈仁者玉皇大天尊玄穹高上帝」。
帝嚳是皇帝玄孫,古代五帝之一,也是堯的爹。
總的來說,黃帝、炎帝、帝嚳是上古神話中的首領,也算是人類始祖,玉帝是歷史中演變而來的天神。
2. 關於火的神話故事
1、普羅米修斯盜火
當世界成形時,宙斯是主宰一切,呼風喚雨的天神。他命令普羅米修斯用土造人,並教人們知識和技藝。但他千叮萬囑:「你可以送給人們任何禮物,除了只有神才能擁有的火!」普羅米修斯接到任務後,便開始造人,並幫助人們適應地上的生活。
但是人間沒有火,人們只能吃著難以下咽的生食;一到了晚上就天昏地暗,伸手不見五指。尤其是冬天,人們被凍得瑟瑟發抖,只能蜷縮著。普羅米修斯看了於心不忍,便拜託宙斯的女兒雅典娜助他一臂之力,幫他盜取火種。雅典娜和答應了普羅米修斯的請求。
趁宙斯不在的時候,雅典娜和普羅米修斯來個里應外合。普羅米修斯戰戰兢兢地溜回天上,從太陽神的馬車上點燃了一簇火,然後偷偷地帶走了。
宙斯回到天上後,發現人間有一團團光亮的營火。勃然大怒,、查明是普羅米修斯偷了火種!宙斯下令把普羅米修斯五花大綁,用鐵鏈把他鎖在峭壁上,任由禿鷹叼食,而被吃掉的肉又會重新長出來。普羅米修日斯復一日地承受著巨大的痛苦。人們則因為普羅米修斯的偉大奉獻,開始過上了有火的日子。
2、蒙古族神話:《燕子盜火》
從前人間沒有火。人們看到天空有火焰,很是羨慕。就請求燕子給他們到天上取火。燕子答應人們的要求後飛到天上。這時天上的人正在做晚飯,燕子就從天窗飛進去,嘴裡叼起火種就逃。
天上的做飯的主婦發現後,手拿剪刀就剪燕子,結果燕子的尾巴被剪去一塊。燕子飛回人間後把火交給人類,帶來了溫暖。而燕子的尾巴卻變成今天的樣子。
3、擊石取火
傳說從燧人氏發明了鑽木取火後,到了黃帝時期,人類已開始用火燒熟食物,用火取暖,用火驅趕毒蟲猛獸,用火打仗。但是在那時,人們只明白用火,卻不會保存火種,這對過著遷徙不定的游牧游獵生活的人們來說很不方便。
有一年,黃帝帶著夏部落的群民,由南向北轉移。中途忽然遇到暴雨,山洪暴發,大人小孩被雨水澆得像落湯雞。祝融負責管理火種,他隨身帶的火種也被撲滅了。人們又冷又餓,孩子們哭叫不停。黃帝命令大家在一個大石洞里暫住下來,等天晴後再走。一連幾天,雨一向不停地下著。
人們住在洞里飢寒難忍。但因失去了火種,無法生火做飯取暖。餓得實在支持不住了,大人便開始吃生肉,老人和小孩也只得用冷水泡蘑菇吃。祝融著急萬分,想用鑽木取火的方法取火,但是帶來的木柴全是濕的,鑽了很長時間,也未鑽出火星。一氣之下,便把手裡的鑽頭狠狠地扔出去。
不料,鑽頭碰擊在石洞的岩石上,濺出的火星更多。祝融心裡頓時由憂變喜,找來好多岩塊,用力互相碰擊,只見火星不斷飛濺。但是不知道怎樣才能使火星燃燒。後來想辦法把自己纏腰的腰圍解下來,用勁撕開,從容掏出一團花絮,把蘆花絮放在石頭下面,再擊石取火。
火星濺落的越來越多,點燃蘆花絮的聲音越來越大,祝融用口輕輕一吹,隨著一股濃煙竄出了火苗。取火成功了,有了火人們就有了生存的期望。石洞里的大人小孩無不歡呼跳躍。黃帝專門為祝融舉行了慶功會,給他記了大功,並封他為「火正」(官職)。
4、商伯盜火
商伯原先是天上管火的火神。他聽說凡間沒火,就往人間扔火種,可扔了幾次都沒落到地上就滅了。這事叫老天爺知道了,說商伯犯了天規,把他貶到了凡間。商伯從天上下凡的時候,找到一根蒿草繩,偷偷點著火,藏到衣裳下面,把火種帶到了凡間。
商伯下到凡間變成了人,就用心教人用火:打獵時教人用火圍成圈兒逮野獸,吃東西時教人用火把東西燒熟,冬天教人用火取暖,夜裡教人用火照明。人的日子好過多了。
誰知沒過多長時間,商伯盜火的事又叫老天爺知道了。老天爺氣得不行,立即下令叫下暴雨發洪水,把凡間的火種淹滅,把商伯淹死。暴雨下得像瓢潑,洪水沖了房子沖了地。老百姓只顧四處跑著逃命哩,誰也顧不得保存火種了。
只有商伯記掛著火種,叫大家幫助墊個土檯子,把火種放在上面,搭個棚子遮住雨,自己守著火種,叫大家去逃命。後來,洪水慢慢退了,人都回來了,來到土檯子上一看,見火種沒滅,可商伯給餓死了。這一帶的人不忘商伯的功德,就稱這土檯子叫「火神台」,又叫它「商丘」。
5、印第安人關於火的傳說
世界上只有一點火,它歸火神所有,印第安人沒法得到火,直到有一天,一個叫「神射手」的男孩抓到一隻狐狸。狐狸請求男孩釋放自己,並給男孩帶給了到火神那裡偷取火的計劃。男孩和狐狸把所有動物召集齊,安排動物和人類排成長隊,進行接力跑,以避免被火神身邊的老怪物把火種奪回去。
一切安排妥當後,狐狸和男孩相互掩護,最後從山洞裡偷出火種,狐狸拿著火種拚命跑,當老怪物就快追上時,火種被傳到男孩手中,之後是小熊、野牛,他們一個接一個把火棍傳給所有的動物,最後由兔子傳到印第安人手中,但兔子被老怪物緊追不放,氣力漸漸不支。
這時候松鼠來了,兔子只好將火棍交到松鼠手中,松鼠不能長跑,只是從一棵樹跳到另一個樹上,一不留意,把自己的尾巴也給燒著了,它趕忙向背上彎起尾巴滅火,由於用力過度,以致至今松鼠的尾巴都還彎著,不能復原。
老怪物就在松鼠的下面等,松鼠沒力氣了,只好把火棍仍給青蛙,老怪物一把抓住青蛙的尾巴,青蛙使勁掙脫,結果尾巴被扯掉了。青蛙把火棍吞到肚子跳進水裡,游過了池塘,然後吐給等到那兒的印第安人,從那天起,印第安人有了火,而松鼠的尾巴彎了,青蛙也掉了尾巴。
3. 炎帝與黃帝
362566382 初學弟子 一級(96) | 我的貢獻 | 我的消息(0/1) | 網路首頁 | 退出
新聞 網頁 貼吧 知道 MP3 圖片 視頻 網路 幫助
網路 > 瀏覽詞條
編輯詞條 發表評論 歷史版本 列印 添加到搜藏 完善相關詞條
軒轅
開放分類: 中國文化、游戲、神話、歷史、族徽
1.傳說中的古代帝王黃帝的名字
[編輯本段]
傳說姓公孫,居於軒轅之丘 ,故名曰軒轅 。曾戰勝炎帝於阪泉 ,戰勝蚩尤於涿鹿 ,諸侯尊為天子。後人以之為中華民族的始祖。
春秋時,各國諸侯不論爵位大小,多喜歡稱公。按照周朝制度,國君一般由嫡長子繼位,即位前稱為太子 ,其他的兒子便稱為公子,公子的兒子則稱公孫。他們的後代便有不少人便以公孫為姓,因此,公孫並非一族一姓的後人。黃帝初始並非姓公孫,從《說文》、《國語·晉語》、《史記·三代世表》、《漢書·文帝紀》、《史記·齊世家》、《史記·屈原賈生列傳》、《與陳伯之書》等都有記載黃帝久舉於姬水,故取姓姬,這是在黃帝在歷史中第一次也是正式的起姓。姬姓的族人可以說是黃帝的嫡系後裔。
相傳黃帝誕辰是二月初二,每年這個時候都要在鄭州進行祭拜。黃帝的先祖是有熊氏。由於有熊氏的人們崇尚土德,土是黃色的,母親附寶給他起名叫黃帝。居住在軒轅之丘,因他長在姬水,就以姬為姓,軒轅為號,所以後人也稱黃帝為軒轅氏。 相傳中華文明發端之始,黃帝就開始造車,並因此被稱為軒轅氏。軒轅二字指的就是車。神話傳說時代和往古的神話傳說史實中,龜作為中國古代的四大靈物之一(另三大靈物為龍、鳳、麟)就已經滲入到與農耕民族極為相關的水文化之中。
中國第一帝王黃帝,號為軒轅氏,軒轅二字,即天黿,即力天,意思是神化了的大龜。軒轅這兩個字,大家都不會解釋,研究古書以後,發現軒轅可能就是天黿,在古代,軒轅和天黿讀音是一樣的,黿,就是水族動物。黃帝以天黿作圖騰,說明他的圖騰是水族動物。」(見<<中國古代史講座>>上,第128-129頁,求實出版社1987版)。他還就此進一步論證說:估計夏、周兩個王朝與黃帝是一個系統,有血緣關。.因為夏的圖騰和黃帝的圖騰接近,周也自稱出自天黿,都是以龍蛇之類水族動物作圖騰。這一論說,從遠古社會的圖騰上尋出軒轅的含意。科學地闡釋了中華民族為什麼是所謂的「龍的傳人」。
在遠古神話里,黃帝是稍後於炎帝出現的一個大神。傳說他長有四張臉,可以監視四面八方。他是中央的天帝,統治著整個宇宙。在民間,還有種種關於他和他的臣子們創造發明的傳說。有書上說,黃帝發明了車,所以人們叫他軒轅氏。
軒轅生平
很久以前,在大地西北方的姬水河畔,生活著兩個古老的部落,有熊氏族和有蟲喬氏族。他們世代以水為姓,通婚融合,不斷發展。某年,有熊氏族的首領少典,娶了有蟲喬氏族中的女子附寶為妻。一天晚上,附寶觀看北斗七星時,天樞之處忽然白光閃耀,照得四野通明。附寶受到感應懷孕了,後來,她在壽丘生下一個兒子,取名:公孫軒轅。軒轅生來神奇靈異,很小就開始說話,少年時反應迅速,長大了品質敦厚才思敏銳,成人以後更是聰明絕頂。少典死後,軒轅成為有熊氏族的首領,娶西陵部落首領的女兒嫘祖為妻,嫘祖教人們種桑養蠶。他們居住的地方被稱為:軒轅之丘。那時候,由於姬水河流域人口越來越多,軒轅決定率領部落向東遷移。在東進過程中,他們遇到了已經遷移過來的炎帝部落,雙方發生沖突。在阪(bǎn)泉的曠野上打了三次仗後,兩個部落合並結盟,統一歸軒轅領導,尊稱軒轅為"黃帝"。炎帝自己則去了南方,教化那裡的人們。經過這次融合,黃帝所率領的氏族空前強大。於是,黃帝決定在泰山之上聚會鬼神。適時,黃帝駕乘寶象車,由六條蛟龍牽引駛向泰山;鶴形、人面、一足的神鳥畢方在車旁侍奉;風伯打掃道路,雨師淋灑凈水;炎帝的下屬蚩尤率領虎狼走在車的前方,鬼神們跟在車的後方;興雲駕霧,無翅能飛的騰蛇伏在地面,而鳳凰則飛在寶象車的上面......
泰山聚會的場面宏大而威嚴,黃帝感慨萬千,親自創作並演奏了一首名叫《清角》的樂曲。看到黃帝志得意滿的樣子,炎帝的下屬蚩尤非常不服氣。回來以後,他聯合風伯、雨師、誇父等部落首領,興兵作亂,不再聽黃帝的命令。蚩尤是苗蠻九黎氏族的首領,好戰喜亂,非常厲害。他銅頭,能吃石頭,飛空走險如履平地。另外,他還有八十個兄弟,都是獸身人語,銅頭鐵額,吃沙石。同時,他們還會製作棍棒、刀、戟、大弩等兵器,因此威震天下。阪泉之役如果不是炎帝主和,勝負結果很難預料。
蚩尤起兵反叛黃帝,不講仁慈,濫殺無辜,使萬民遭殃。人們都希望黃帝能夠重整天下,結束戰亂。黃帝生性仁義,不好戰伐,因此,一心勸說蚩尤罷兵休戰。可是蚩尤不聽忠告,屢次進犯。黃帝仰天長嘆:"如果我失敗了,蚩尤掌管了天下,民眾就要受苦了。姑息遷就蚩尤,就是養寇為患。這種情況不能在容忍下去了。"
於是,黃帝親自率部征討蚩尤。他派應龍在冀州的原野上發起進攻,應龍生有雙翅,會飛,還能從口中噴水。應龍把江河的水吸入口中,飛上高空,向蚩尤的陣中噴水。頓時,洶涌的波濤從天而降,直奔蚩尤沖去。蚩尤派風伯和雨師出陣迎戰。風伯和雨師,施展神威,一個縱風,一個集水,反過來把暴風驟雨向黃帝陣中打去。應龍不會收水,結果黃帝陣腳大亂,潰敗而歸。後來,更是九戰九敗。
沒有辦法,黃帝率部退到泰山,躲避在昏暗的霧氣中。他三天三夜不吃不睡,冥思苦想退敵之策。正在的時候,一個人首鳥形的女子出現在黃帝面前。黃帝用最高禮節稽首再拜,伏在地上不敢起來。這個女子說自己是"九天玄女",問黃帝有什麼要求。黃帝說自己總是打敗仗,欲求萬戰萬勝之法。於是,九天玄女向黃帝傳授了"玄女戰法"。得到九天玄女傳授的戰法之後,黃帝又請來旱神女魃助戰。女魃會收雲息雨,住在昆侖山上。為了振奮低落的士氣,黃帝派人去東海之外七千里處的流波山,捉來體壯如牛、蒼身無角、吼聲如雷的一足怪獸"夔",剝下它的皮做戰鼓。同時派人捉來雷獸,用其身上最大的骨頭當鼓槌,敲一下夔皮戰鼓,聲音能傳出五百里,足以震懾四方。另外,黃帝又用九首馗牛的皮做了數十面戰鼓,與夔皮戰鼓一起組成鼓陣。一切准備就緒之後,黃帝率部重出泰山,在涿鹿的曠野上,與蚩尤展開激戰。蚩尤派出魑(chī)魅等山林中害人的怪物進攻黃帝,黃帝讓手下吹牛角發出龍吟的聲音以御之,結果魑魅應聲而亡。蚩尤又運用神術,升起漫天大霧,籠罩黃帝的隊伍。由於三天三夜分不清方向,士卒們充滿恐惑。黃帝命令風後效法北斗天機製作指南車,用來分辨方向,順利撤出包圍圈。
黃帝命應龍再次騰空噴水,應龍張開巨口,江河之水沖向蚩尤的軍陣。蚩尤急派風伯、雨師應戰,狂風裹著暴雨又向黃帝的軍陣襲來。黃帝馬上派旱神女魃上陣,女魃施展神力,剎那間烈日當頭,熱浪滾滾。她走到哪裡,哪裡就風雨全消。風伯和雨師無計可施,慌忙敗走了。蚩尤見狀,親率八十個兄弟沖殺上來。蚩尤兄弟強悍勇猛,幾乎無人能敵。黃帝手持雷獸鼓槌,擂擊夔皮戰鼓。頓時鼓聲震天,蚩尤的八十個兄弟被嚇得失魂落魄,很快就戰死了。蚩尤見狀縱身飛向空中,迅速逃離了涿鹿的原野。黃帝命令手下布好鼓陣,一聲令下,數十面馗牛皮戰鼓同時敲響,連擂九下,地動山搖。已經飛到冀州中部的蚩尤應聲落地,再也逃不掉了。捉住蚩尤以後,黃帝命人給他戴上枷栲,在黎山之丘處死了他。這個地方後來被稱作:"解州",解州產池鹽,鹽水是紅色的,當地人說這是蚩尤的血化成的。對於跟隨蚩尤叛亂的苗蠻九黎氏族,黃帝把其中願意歸順的人們遷到鄒屠之地,不願意歸順的遷到有北之鄉。
為了防止蚩尤死後作怪,黃帝命人把他的頭埋在了東平壽張的闞地,墳高七丈,當地人每年十月祭祀的時候,都有赤氣直沖天際,被稱為"蚩尤旗";把他的身體埋在泰山南面的矩野。蚩尤身上的枷栲,取下來後被拋擲在大荒之中的宋山上,後來化作一片楓樹林。打敗蚩尤之後,黃帝又派應龍殺死誇父。一時間蠢蠢欲動者聞風喪膽,無不歸順臣服,各部落一致承認黃帝取代炎帝神農氏,成為天下共主。
從此,天下有作亂者,黃帝就會親自去征伐,平定之後再離開。黃帝還派人用蚩尤的畫像昭示四方難以教化之地,告誡那裡的部落不要忘記蚩尤作亂的教訓。
黃帝為百姓披荊斬棘,開山通道,自己卻沒有過上一天安閑的日子。他的足跡東到渤海,登丸山和泰山,西邊到崆峒,登雞頭山,南到長江,登上熊山、湘山,北邊驅逐葷粥,與各部落首領在釜山合符。他在涿鹿的廣平山下建立都邑,周圍守衛著軍隊;用"雲"來命名官員的職位,設五種官職分別管理天、地、神、祗和物類,使各司其序,不相混亂。軍隊稱雲師;設立左右大監,以監察數以萬計的大小部落;親自主持對鬼神山川的祭祀封禪之禮;立寶鼎,用蓍草推算歷法,預測未來的節氣朔望;任用風後、力牧、常先、大鴻等賢能之人治理國家;順應天地四時的輪回,遵循陰陽五行的變化,服從生死存亡的道理。
黃帝和妻子嫘祖身體力行,帶領百姓開墾田地,播種百穀草木,植桑養蠶,用德行教化天下,勤勞心力耳目,節用水火財物,使人民安居樂業。軒轅黃帝有"土德"之瑞,死的時候,大地都裂開了,人們把他安葬在橋山。黃帝生前,天下百姓都得其利;死後澤被萬代,百年之內餘威猶在,百年之外,人們還在遵從他的教導。
豢龍氏曰:
黃帝的有熊部落生活在姬水河流域,所以,黃帝"姬"姓,被稱為"有熊氏";由於黃帝居住在軒轅之丘,因此又被稱為"軒轅氏"。在西漢司馬遷的《史記》中則記載黃帝姓公孫,名軒轅。
雖然至今仍有冥頑不化之輩,比照西方的考古學否認"黃帝"的存在;但是,黃帝作為中華文明的基石而存在是誰也抹殺不了的。在上古的"三皇五帝"中,黃帝是第一個在正史上有明確記載的偉人。西漢•司馬遷在其著作的《史記•五帝本紀》中,把黃帝作為開篇之作。中國有文字記載的五千年悠久歷史也由此開端。
黃帝平定蚩尤的故事,是中國上古社會第一場驚天動地、鬼神助陣的戰爭。這場戰事與人類最初的使用石制、木製等原始武器的混戰不同,已經開始有了陣法、戰術和節制,並且開始使用新式的武器和工具。
據《龍魚河圖》一書中記載:"有蚩尤兄弟八十一人,並獸身人語,銅頭鐵額,食沙、石子,造立兵杖、刀、戟、大弩,威震天下......"可見,當時的蚩尤的九黎氏族應該已經掌握了青銅武器製作和使用。
而《山海經•大荒北經》中記載的"蚩尤作兵伐黃帝,黃帝乃令應龍攻之冀州之野。應龍蓄水。蚩尤請風伯雨師,縱大風雨。黃帝乃下天女曰魃,雨止......"以及《志林》一書中記載的"黃帝與蚩尤戰於涿鹿之野,蚩尤作大霧彌三日,軍人皆惑,黃帝乃令風後法斗機作指南車,以別四方,遂擒蚩尤。"
這些描述表明:曾經作為炎帝屬臣的蚩尤,在長期的"刀耕火種"實踐中,不但會縱火彌漫煙霧。而且已經掌握了氣候變化的一般規律。游牧氏族出身的黃帝氏族則不善於此,所以戰爭開始的時候,黃帝一方始終處於被動。但是,黃帝一方善於根據戰事變化,採取相應的辦法解決了自己面臨的困境,如:發明指南車、製作戰鼓作為聯絡信號等等。
黃帝與炎帝、蚩尤等部落的沖突融合,以及對其它氏族的同化,奠定了中華民族形成的基礎。從此以後,歷代中國人都稱自己是"炎黃子孫"。黃帝成為無可爭議的中華民族始祖。蚩尤雖然戰敗被殺,但是仍被後人奉為"兵主",也就是"戰神",受到廣泛祭祀。今天,生活在貴州一帶的苗族,在他們傳唱的史詩中,依然認為蚩尤是自己的遠祖。
在後代子孫的心中,作為始祖的軒轅黃帝無所不能。因此把各個行業的發明創造、著作《黃帝內經》、修道成仙等等傳說故事,都附會在他的身上。
在陝西黃陵縣的橋山有黃帝陵,自春秋以後兩千七百多年來,赴黃帝陵祭祖者絡繹不絕。從秦文公(公元前756年)一直到清朝,歷代帝王祭陵昭祖的史錄有七十六次,立碑文三十餘方。1937年抗日戰爭爆發,毛澤東主席親筆手書祭文,向軒轅黃帝宣誓:"......億兆一心,戰則必勝。還我河山,衛我主權。此物此志,永矢勿諼。經武整軍,昭告列祖。實監臨之,皇天後土......"
現在,每年清明時節,都有數萬華夏子孫前來拜祭。
2.借指中華民族。
3.指車輈。
4.星座名。
在星宿北。共十七星,蜿蜒如龍,故稱。其第十四星為一等大星,因在五帝座之旁,故為女主象。後多借指皇後。
5.運行。
6.傳說中的國名。
7.復姓。
唐有軒轅集 ,見《全唐文》卷九二八。
在《黃帝內經》發現之際,台灣著名史學家、台灣軒轅教會會長王寒生老先生還曾對他女兒預言,國內應有一家姓軒轅的,並應於1994年找到。這一預言還真地被應驗了。這家姓軒轅的主人叫軒轅耀,家住江蘇省淮陰市泗洪縣。1993年中華黃帝陵基金會成立時,他突然感到自己的姓很 "高貴",應該尋根間底弄個清楚,於是他將自己的姓氏情況寫信告訴了陝西省黃帝陵辦公室。辦公室的工作人員得到這一情況後很驚奇,因為他們從沒聽說過有姓軒轅的,經過深入調查,全國姓軒轅的只此一家。王寒生的女兒、台灣軒轅教會總幹事王麗霞聽到這一消息後,於1994年4月專程來到陝西黃帝陵與軒轅耀會面,並將她父親著作的有關黃帝姓氏的圖書贈給軒轅耀。
8.相關游戲
軒轅劍
發布日期:1990年10月13日。
女媧造人後才開創人類與神魔共存的時代。人類地快速發展和大量開墾縮小了神魔地生存空間。這種激進地行為觸怒了神魔界。妖魔突然開始攻擊人類,並摧毀村莊和一切人類所創造的文明。此時出現一位拿著軒轅劍的俠士,組織眾人成為一支抗魔軍,壓制住妖魔的攻勢。然而好景不長,在善惡兩神親率妖魔聯手夾擊之下,抗魔軍全部慘遭殺戮,無一倖免。從此人類只有生活在妖魔威脅的陰影下,以殘余的力量和神魔抗衡,直到十六年後的某一天......《軒轅劍壹》的情節較簡單,就是解開人、魔、神之間的紛爭。不過作為軒轅劍系列關於人,魔,神種族爭斗的大背景卻是在這里就已經決定了。游戲劇情幾乎沒有什麼轉折,也沒有懸念,在軒轅劍系列中,「軒轅劍壹」的劇情是最平淡的。整個游戲非常短,其結局給人以沒有完成的感覺,劇情一直是到「軒轅劍貳」中才交待完。
1990年,軒轅劍的第一個作品問世。簡單的畫面,並不是很豐富的劇情,而且是類似早期日式RPG的界面風格,若不是其內容的革新,恐怕也是湮沒在當時眾多其他類型游戲中間,或許,也就沒有後來那麼多的中式RPG了。
應該說,第一部作品並不完整,描述了一個被命名為壺中仙的神仙(妖怪)妄圖佔領人間世界但是被一個手持軒轅劍的英雄少年阻止……到一半的故事。說實話是一個很老套的故事,沒有什麼新意,基本上面就是打敗大魔王拯救世界的故事基調。不過在這個游戲中間,有一點是其他游戲所沒有,也最終成為軒轅劍系列的一個重要標志的,那就是中國古典神話的運用。
這個故事,在我們的英雄少年走上了討伐大魔王的時候,結束了。作為DOMO一個試探市場的作品,從某種角度上面,可以算是一個中等偏上的作品。但是在當時極其貧瘠的中文游戲的市場上,獲得了良好的影響。
軒轅劍2
發布日期:1994年2月8日
主角何然,原本過著與世無爭的日子,卻因為某種巧合而被捲入一場人魔之戰中,也因此得知自己是軒轅劍俠的後代,開始追查當初人魔大戰的經過,同時探究這名惡神的真實身份。何然在旅途中遇見了年紀與自己差不多,且滿懷正義之心的年輕黑衣俠--楊坤碩(《軒轅劍壹》中名為寧采臣),接著又認識從小在鳳凰塔長大,且被妖咒附身的美麗小姑娘-江如紅(《軒轅劍壹》中名為小倩)。三人在機緣之下巧遇,又難得年紀相當,於是便結伴同行,共闖江湖。《軒轅劍貳》在劇情方面緊接《軒轅劍壹》,任務甚至就是完成上代沒有終結的任務。甚至在主角方面,古月聖是唯一出現的新人物。結局處的轉折處理,使游戲升華了很多。而其中關於對壺中仙的矛盾認識,又已經為後續作了鋪墊。果然,《軒轅劍肆》涉及到了這一點。軒轅劍系列的一個中心思想是在這代開始有的:「敵人的觀點不一定是錯誤的,主角的觀點不一定是正確的,取決於角度和立場。」這個思想在後面幾代中是被發揚到了級至的!支線劇情在這代也有了,不過簡單並且沒有什麼實際意義。而作為軒轅劍系列一大招牌的「DOMO小組秘密處」也就從這代開始在游戲中出現。當時,只要找到地點就行了。DOMO小組會教玩家一些奇異招式及送一支手槍。找尋過程遠遠沒有現在那麼變態。
正是因為前作良好的影響,時隔4年之後,DOMO推出了軒轅劍故事的完結篇,英雄獲得了勝利,打敗了大魔王,拯救了世界。其中中國本土元素更加豐富,並且也開始了中式RPG自己風格的創立。此時的軒轅劍已經開始成為一個品牌,台灣大宇公司DOMO工作組的品牌,也是中文RPG游戲的品牌之一。
准確地說,軒轅劍+軒轅劍2,才是一個完整的游戲。
軒轅劍,獲得了成功,中式RPG,從這里開始慢慢的占據市場,成為電腦游戲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
另外,在軒轅劍系列中的第二主道具在本作中也開始出現,煉妖壺。
1994年11月,軒轅劍2日文版發布
軒轅劍外傳——楓之舞
發布日期:1995年1月6日
時逢戰國初年,群雄割據天下,動盪不安的戰亂不時騷擾百姓,許多能人智士紛紛在這舞台登場,有些人立志終止亂世;有些人只為求名利……也有些人為了實踐理想,不惜血洗天下!戰國初年,一些神奇的思想家在設計戰爭武器時, 發明了一種稱為「機關人」的自動士兵,一個名叫「蜀桑子」的野心家卻利用這種利器想發動前所未有的革命……墨子愛徒輔子徹,在鬼穀子、公輸般等異人的協助下,阻止蜀桑子用練妖壺吞沒世界。
在看到軒轅劍市場反應一片大好的情況下,DOMO在一年之後,就推出了軒轅劍系列的第一個外傳——楓之舞。可以說,楓之舞是軒轅劍前三個作品中成就最高,效果最好的一個,其劇情的張力,內容的表現以及各類設定,都是當時,甚至於之後幾年中間占據最高位置的。不過很可惜,或許是生不逢時,1995年,中式單機RPG的王者——仙劍奇俠傳上市,其中正是將感情因素作為中式RPG的第一重點,在賺取很多眼淚的同時,也賺取了更多的鈔票。最重要的,是仙劍的光輝,從某種角度來說,至今也沒有被掩蓋。而當時楓之舞的優秀,很大程度上面就這樣做為了陪襯。
楓之舞把背景拉到了現實的歷史之中,由於DOMO對墨家的思想比較推崇,所謂兼愛非攻的思想在作品中體現很多。這也是軒轅劍系列中第一次將中國古代的哲學思想加入到游戲中間。可以說,這個外傳中除了軒轅劍和煉妖壺之外,和正傳沒有任何的聯系。但是本作對後續軒轅劍作品的影響,卻要遠遠超過前面的兩部作品。
本作中,軒轅劍,煉妖壺兩個主道具繼續登場,壺中仙的反面角色也開始有了深層豐富的鋪墊。另外,軒轅劍中間的另外一個重要的設定也在本作中出現,那就是機關術。機關術的出現,讓軒轅劍的世界更加豐富和多樣化。
可以說,軒轅劍的輝煌,是從楓之舞開始的。
軒轅劍外傳——天之痕
發布日期:2000年12月2日
DOMO對於《天之痕》的廣告是打的很早的,早期的說法是為了彌補《雲和山的彼端》在中國部分的不足。而劇情也和正傳呼應,稱為其前傳也未嘗不可。交待了煉妖壺流傳到歐洲的原因,交待了正傳兩位主角的因緣。所以,《天之痕》之所以完美,是因為《雲和山的彼端》的缺陷美,軒轅劍系列3正傳和外傳的結合有馳有度,令人拍案叫絕!
在雲和山的彼端推向市場之後,很多人評論反應此作品中國部分的情節太薄弱,而且感情戲基本沒有。為了迎合市場,DOMO推出了外傳天之痕。業界對此作品評價極高,認為是軒轅劍系列甚至為整個中式RPG游戲的集大成之作品。
天之痕將軒轅劍的時代又從雲和山的彼端的時代向前推了一百多年,隋朝時期。將國仇家恨壓到了一個十六歲的少年稚嫩的肩上。不過後來的n角戀就落入了仙劍系列的俗套,使得這樣一個優秀的游戲最終不能夠到達一個義理的高度。在這個方面,天之痕並沒有把軒轅劍系列的特點表現得很充分,反而有點像仙劍的形式靠攏,不過考慮到狂徒工作組主要成員集體離職,DOMO入主仙劍系列,也就情有可原了。當然了,作為一個游戲,好玩是第一位的,市場的評價是最能夠體現游戲價值的。
從技術上面來看,天之痕的技術可以說是達到了二維游戲的極致,各個方面表現近趨完美。而且,天之痕也是二維軒轅劍系列的最後一作。可以說,這是一個很圓滿的收尾。
從此之後,軒轅劍系列跨入三位時代。
以下是軒轅劍外傳——天之痕所獲得的獎項
2000Gmestar最佳國產RPG
游戲金像獎最佳導演獎
游戲金像獎最佳國產游戲
。
4. 關於中國的火神,哪位有詳盡的資料
祝融是中國古代的火神
祝融
中文名稱: 祝融
又 名: 祝和 祝誦
性 別: 男
生平簡介
祝融,名重黎(簡稱黎),又稱祝誦,祝和。相傳帝嚳高辛氏時,他在有熊氏之墟(今新鄭)擔任火正之官,能昭顯天地之光明,生柔五穀材木,為民造福。帝嚳命曰祝融,後世尊為火神。
祝融氏是黃帝後世子孫。《史記·卷四十 ·楚世家》說:「高陽者(帝顓頊),黃帝之孫,昌意之子也。高陽生稱,稱生卷章,卷章生重黎。」《世本》說:「老童(即卷章)生重黎及吳回。」
帝嚳時代,共工氏作亂,帝嚳使重黎誅之而不盡,乃以庚寅日誅重黎,以其弟吳回為火正。吳回死,陸終嗣。陸終有子六人,第四子名求言,西周時為鄶國。
重嚳封功食邑於新鄭一帶。《左傳》昭公十七年說:「鄭,祝融之墟也。」春秋時的鄭國,是祝融族原來居住過的地方,即今河南新鄭縣一帶。《國語·周語上》說:「有夏之興也,融降於崇山。」崇山即嵩山。可見,在夏族開始興盛的階段,祝融族有一部份還在嵩山一帶居住。嵩山與新鄭同為鄭國疆域,基本上屬於一個地區。
羅泌《路史》卷八說:「〔祝誦氏〕其治百年,葬衡山之陽,是以謂祝融峰也。」
祝融因功狀昭顯,食邑於新鄭,故乾隆四十一年本《新鄭縣志》特為祝融作《封建表》。
祝融擊火
各種各樣的打火機,已經普及到人們日常生活中。但在一些邊遠山區,農民至今還隨身攜帶著取火用的火鏈,因它不用汽油火石,隨時用,隨時取。所以,一直沿用了幾千年。那麼,火鏈最早是誰發明的呢?
傳說從燧人氏發明了鑽木取火後,到了黃帝時期,人類已開始用火燒熟食物,用火取暖,用火驅趕毒蟲猛獸,用火打仗。可是在那時,人們只知道用火,卻不會保存火種,這對過著遷徙不定的游牧游獵生活的人們來說很不方便。他們必須經常帶火種行路,每到一個地方,頭一件大事就是用火種燃火燒飯,燒過飯後又得把火種小心地保存起來。
有一年,黃帝帶著夏部落的群民,由南向北轉移。中途忽然遇到暴雨,山洪暴發,遍地是水,大人小孩被雨水澆得像落湯雞。祝融負責管理火種,他隨身帶的火種也被暴雨撲滅了。人們又冷又餓,孩子們哭 叫不停。黃帝命令大家在一個大石洞里暫住下來,等待天晴之後再走。誰知,老天好像故意與人們作對,一連幾天,雨一直不停地下著。人們住在山上石洞里飢寒難忍。但因失去了火種,無法生火做飯取暖。餓得實在支持不住了,大人便開始吃生肉, 老人和小孩也只得用冷水泡蘑菇吃。 祝融著急萬分,想用鑽木取火的方法取火,可是帶來的木柴全是濕的,鑽了很長時間,也未鑽出火星。眼看天黑了,祝融累得滿頭大汗,毫無效果,一氣之下,便把手裡的鑽頭狠狠地扔出去。不料,鑽頭碰擊在石洞的岩石上,濺出的火星更多。祝融心裡頓時由憂變喜,他忘記了疲勞,找來好多岩塊,用力互相碰擊,只見火星不斷飛濺 。可是,怎樣才能使火星燃燒呢?這又成了一個難題。黃帝走過來對祝融說:「你不要太急,從石頭上能擊出火星,這就是很大的成功。下一步怎麼辦,需要多找些人來共同商量。」黃帝的這番鼓勵,使祝融信心倍增。他找來常先、大鴻、力牧、嫘祖等人一同想辦法。大家你一言我一語,說個不停,唯有常先一人低著,一句話也不說。大家以為他餓病了,勸告他去休息。不料,常先猛然往起一站,說了聲:「有辦法了!」說著,把自己纏腰的腰圍解下來,用勁撕開,從容掏出一團花絮,對祝融說:你把這些蘆花絮放在石頭下面,再擊石取火。」祝融按他的建議把蘆花絮擺好,再擊石,火星濺落的越來越多,點燃蘆花絮的聲音越來越大,祝 融用口輕輕一吹,隨著一股濃煙竄出了火苗。取火成功了!有了火人們就有了生存的希望。石洞里的大人小孩無不歡呼跳躍。黃帝專門為祝融舉行了慶功會,給他記了大功,並封他為「火正」(官職)。
祝融發明的「擊石取火」,使人不再為保存火種發愁,這就大大方便了人類的生產生活。因火又是紅色的,所以後世人都把祝融稱為「赤帝」。
5. 古時被人尊奉為「火神」的是( )
祝融,名重黎(簡稱黎),又稱祝誦,祝和。相傳帝嚳高辛氏時,他在有熊氏之墟(今新鄭)擔任火正之官,能昭顯天地之光明,生柔五穀材木,以火施化,為民造福。帝嚳命曰祝融,後世尊為火神。有人說祝融是古時三皇五帝三皇之一。
在希臘神話里火神是赫淮斯托斯是希臘十二主神之一,羅馬名字伏爾坎(Vulcan),是宙斯與赫拉的兒子。他是長得最醜陋的天神,而且是個瘸腿,但卻娶了最最美麗的女神阿佛洛狄忒。他是火神,亦是諸神的鐵匠,具有高度的技巧,製造了許多著的武器、工具和藝術品。阿波羅駕駛的日車,厄洛斯的金箭、銀箭都是他鑄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