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程序員老了怎麼辦
我27歲,也在思考這個問題。就是要一直往上升,不能停下來,舉個例子,你一直停留在P7升不上去,這時一個比你年輕10歲的人也升到了P7,既然你們職位一樣,說明能力一樣,而你,又老,拿錢又多(每年有固定漲薪幅度),等裁員的時候,不裁你裁誰。所以真的要拼,要向上爬,爬不上去的時候,就要想想出路。比如,年輕時候有投資意識,年老時注意防範風險;比如,多接觸業務而不僅僅局限於技術;比如,提高自己軟實力,政治覺悟,表達能力;比如,提高自己在業界影響力;比如,多接觸社會,現實點,以賺錢立業為己任。最關鍵的一點,要有憂患意識。不要以為程序員拿錢多,就可以做一輩子的鐵飯碗。大家可以想想,不管是工程師還是經理CTO,不過就是工人包工頭,從改革開放以來,有哪一行的工人一直吃香,隨著生產力的提高,工人就是會不斷被淘汰,哪怕當初待遇再高。這個世界,只有搞金融的,做生意的,玩政治的,永遠不會被淘汰(除了自己作死)。所以請各位記得要留一條除技術以外安身立命的後路。
2. 20歲的web程序員,該不該徹底轉行
就是轉行最好也不要拋棄編程的能力,程序員的邏輯思維要遠高於一般人.如果你從事其它行業而又有編程能力,會如魚得水的
3. 10歲就做了別人20歲才做的事情!少年的比爾·蓋茨到底有多優秀
在少年時期的比爾蓋茨可以說就是十分優秀的,因為比爾蓋茨在年輕的時候就是一個勇於挑戰和打破現有規則的人。因為這一點,也許是他能夠成為歷史上最成功的自學成才的程序員的原因之一。
比爾蓋茨在年輕的時候就是一個特別喜歡挑戰的人,而且也不喜歡按部就班的完成某一件事。他比較喜歡打破原有的規則,這一點促使他以後的成功。在他11歲的時候,他就特別喜歡和別人爭論,並且沉默寡言。他的父母都認為他們的兒子在學校可能讓人討厭,沒有朋友,所以就十分擔心他們兒子在學校的一些情況。然而他在家其實也特別拒絕做一些家務,並且和他的母親也經常發生爭吵。他當時對他的疑問顧問說過,在那個時候他和他的父母就為誰應該擁有控制權,而經常發生斗爭。
在1968年,他和他的朋友們每天都要在電腦上花上幾個小時來學習電腦的編程語言,很快他就可以自己編程了。並且他第一次的編程實踐是和一個流行的游戲相關。所以在那個時候的他13歲就已經寫了他的第一個軟體程序,並且在讀高中的時候就已經開始利用他的編程能力進行商業運作,可見他年輕的時候真的是十分優秀的。
4. 自由程序員能幹到多大歲數還是青春飯嗎
程序員第一大職業風險就是被科技浪潮無情淘汰。
很多行業,從業者的職業生涯從入場到退場,像是在乘機場的自動傳送帶。人少的時候,你可以往前挪挪,或者伺機走一下快速道,越過那些擋在你前面的渾渾噩噩的傢伙,但你能做的也就這些,快不了太多;人多的時候,你只能耐心排著,什麼歲數到什麼位置,前面的人不離場,你不能搶下他的位置。這一路你走的慢慢悠悠,四平八穩,但好歹,不那麼辛苦,除非遇著劇變,你被踢出傳送帶的幾率不大。
程序員不一樣。從入場到退場,活脫脫一出 tomb run 的游戲:身後怪物窮追不舍,你只能不停地往前跑。雖然沿途可以收獲很多金幣(package),但你一旦放慢腳步,或者沒能及時變道,就不得不主動出局或者被清場出局。主動出局一般是體面的 —— 當 manager,當法人,轉 VC,轉 sales,去教書,做莊德撲等等, 總之換個角色浪,從此和之前的角色相忘於江湖;被清場則是不體面的 —— 錢還沒賺夠,就被服務了多年的東家無情拋棄。為了養家糊口,只得 restart,重歸賽道。可賽道哪是那麼好擠回來的 —— 略微謝頂,銀發中間或夾雜著些許黑發,肚腩厚實得,從上往下看,都看不見腳趾的奔四大叔,被二十歲出頭的毛頭小子面試:大叔,說說看,你能給我們帶來什麼價值?
程序員的第二大職業風險是馬太效應過於明顯,有時候稍低的起點就意味著經年累月數倍於別人的奮斗。
2017年的計算機應屆生,我聽說到的白菜價是二十五萬。我信,但這可能是 top 10% 在北上廣深的水平。剩下的,平均收入至少要攔腰。五年後,這些 top 10% 平均水平能上五六十萬,加上股票就沒邊了;而剩下的,平均水平可能還達不到他們同齡人五年前所謂的「白菜價」。
這個游戲是這么玩的:
你學習好,卯足勁上了 985,然後大學的四到六年又認認真真地學習和開發,畢業後工作找你,拿了 BAT 等一線的 offer,兢兢業業工作,工資水漲船高,公司股票翻番,周圍還都是優秀的人,有閑得無聊讀個 MBA 的,有出國接受更大挑戰的,有跑去創業公司當 CTO 的,人比人氣死人,你也就被逼不斷學習維持優秀的狀態,好讓自己不至於墊底。市場上滿滿都是向你拋來的橄欖枝,挪個窩輕松二三成的漲幅,你卻不待見;
你學習不好,僅僅夠上了個一本,大學有點荒廢,代碼沒寫幾行,畢業後你找工作,鞋底磨穿,勉勉強強有個外包公司收留,沒日沒夜地工作,但公司就這么個水平,薪水很難漲,周圍的同事渾渾噩噩地混日子,你稍微努力點,就顯得鶴立雞群。想跳吧,履歷不好,跳不出好結果 —— 給心儀的幾個大公司發了簡歷,卻好像荷葉上瀉過的水,連個痕跡都沒有。
這個行業就是這么操蛋:起點低一些,人生的軌跡就差了很多。你要認清這一點,如果你不幸是那個起點低,現狀差的人,那就加倍努力,想辦法證明自己不比別人差。和咨詢這種出生決定命運的行業,這一行還有很多證明你的水平的機會 —— 起碼,talk is cheap. Show me your code 是行業的共識。
程序員的第三大職業風險是誘惑太多,容易毀了自己的職業生涯。
這里的誘惑主要是市場機會的誘惑。前面說了,局部供需嚴重不平衡,因而不乏揮舞著巨額鈔票的工作機會。如果你沒有一個良好的職業規劃,也沒有清楚地計算機會成本,那麼就很容易被這樣那樣的高薪誘惑,從而在不合理的時間,不合適的機會上跳槽。當新的工作沒有想像的那麼好,或者新的公司遭遇崩盤,你不得不止損出局。這時候,找下一份工作就相當棘手。市場不認可你的價值,而你卻經歷了由儉入奢的過程,不願回頭,於是下一份工作依舊是一個不夠深思熟慮的選擇。當連續幾次錯誤選擇之後,你的職業生涯就岌岌可危了。
我見過五年換過八份工作的人,也見過對自己沒有穩定定位,在幾個方向上來回飄的人。我還見過履歷倒著來的人 —— 在矽谷,見得多的是 Google - FB - Airbnb 的職業切換,我卻見過 FB - Google - MS 的切換(沒有貶低 MS 的意思)。這種沒有想清楚,僅僅因為 package 一時之高低就隨意跳槽,是程序員們的《傷仲永》。
以上。希望能觸發你的思考。陷入深深的沉思前:請先不吝贊賞
5. 程序員在20歲和30歲分別有什麼優勢
程序員在不同的年齡所擁有的思維是不一樣的,而且在各自的時期都會有自己的一些突出點。
20時歲的時候:
這是一個年輕人很有作為的一個年齡,年輕人有一個敢幹敢搞實踐的一個年齡,有些一顆火熱向上的心,不服輸也不怕,一般都會去網路上查各種代碼,折騰各種自己喜歡的東西,有些自己的小理想,遨遊在互聯網里無比快樂,而且這個是一個愛好學習且熬夜的年齡,很多的老程序員都是這么堅持的走過來的。沒有這些經歷可以這么說,就不是一個合格的程序員!
30歲的時候:
這是一個事業有成的年齡,家庭事業雙雙收獲,擁有著一顆沉穩的心,在處理許多程序問題上都有些一顆自己認真負責的心,相比年輕人的浮躁,更加突出這個年齡該有的平靜,這更是一個為了日後更好生活而去奮斗的一個絕對好的年齡,一般來說許多老的程序員都會慢慢的轉型去當管理層,許多公司的高管都是程序員出身,程序員當高管,有些特殊的有點,思維快,想法多,能舉一反三,這都是30歲的程序員天生成為高管的優點!
每個程序員都是熱愛著自己職業的,都會為他們努力的東西的奮斗,可能有一些時候他們有點宅,但是他們的內心都是特別有意思的,如果你身邊有一個程序員,你就會發現他是一個有趣的人,大腦里充滿著各種逗比,這也是他們幽默的一點點吧!
總之,一個時間段每個程序員所做的事情和奮斗的目標都是不同的!
6. 這個人是誰
韋若琛
出生於1997年的韋若琛今年才二十歲,畢業於西安電子科技大學,網路與信息安全學院!而從他畢業的院校來看,應該確實是一個程序員。
自從《脫口秀大會》紅了以後,韋若琛在微博上表示,這兩天來找他修電腦的人比過去二十年都多!在脫口秀大會上,韋若琛發現「黑客情人節」,他的內容並不算糟,時常引來大笑!而肢體與表情都略顯僵硬,看起來更像是IT宅男了!
7. 韋若琛為什麼沒參加脫口秀大會了
海選被pass掉了
韋若琛出生地陝西西安,生日是1997年6月10日,畢業院校是西安電子科技大學(2015年)、網路與信息安全學院。出生於1997年的韋若琛今年才二十歲,畢業於西安電子科技大學,網路與信息安全學院!而從他畢業的院校來看,應該確實是一個程序員。
人物事件
2017年8月,在《脫口秀大會》節目中,一位「憑本事單身」的黑客小哥韋若琛迅速走紅。據悉,這名小哥叫韋若琛,是一名網路黑客(理工男/技術宅)。韋若琛最早說相聲,但明顯相聲腔,但脫口秀就跟聊天一樣,不能端著,韋若琛跳出了相聲之後,就升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