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一個程序員的出路在哪裡,當你做到35歲以後應該做什麼來維持生計
一條路:管理路線,程序員--項目經理--IT經理--部門總,如果你溝通能力好,領導能力強,這條路很靠譜
二條路:業務路線,程序員---需求---業務部門。程序員做的項目,99%都是企業級應用吧?寫多了也熟悉系統的業務流程了吧?比如你做銀行的項目,做幾年了,銀行的核心業務流程你都熟悉了,你就可以做需求了啊~~~然後轉到業務啊~~參考平安老總的發展路線
三條路:死磕路線,程序員---程序員----程序員。 一路做程序員,做到死~~~你得進步吧?你得有自己的核心競爭力吧?解決問題和分析問題能力、經驗等等吧?你35歲的人,跟25歲的價值相同的話就說不過去了吧?技術經驗很足的人,做到60歲都是搶手的。前提是你真的熱愛programming~~有足夠的熱情讓你堅持進步。而且,即可以越做越往底層:大數據的處理、演算法分析,也可以越做越往上層:系統架構、IT系統級顧問、咨詢。只要你技術夠硬,年齡不是問題
② 程序員30歲、35歲以後的出路
只要你技術過硬,多少歲,都是杠杠滴。
國外許多大公司的老程序員,45,50歲還在寫代碼,拿著高工資,收入一點不比高管差。
只是,這樣的人,在國內看起來,行內人都覺的是一個笑話。
更多的都認同一個謬論,上了年紀不適合寫代碼,最好能往中層管理走。
當然,這一定程度,跟國內的工作強度大有關。
一般的程序員,找個大廠,好好獃著,認真寫代碼就是了,別擔心太多。
③ 32歲了,我還有沒有機會轉行做程序員嗎
你確定要做程序員從事終生嗎,如果是這樣,那還有機會,否則不建議。技術不是越老越吃香,技術是與時俱進的,別人從畢業起就開始做技術,到32歲都快近10年經驗了,你想用什麼超越他們呢。
④ 32歲大齡新手程序員失業了,人生還能重來嗎
如果不找工作,那就為自己打工,需要一個自己的項目,實現也不難。
一般來說,企業對於30歲的求職者期望會更高,要求有更多的管理能力和商業嗅覺,光寫代碼,熬夜拼不過年輕人啦。如果有做過不錯的開發項目,並且從頭到尾都了解流程,並且對結果負責,我相信企業會對你青睞有加,當然,找一個對的企業也是很重要的,新興的物聯網3D可視化領域很有前景,市場對3D商業項目一直有需求,要抓住這次機會。
ThingJS不是做項目的,我們是為項目開發者提供3D可視化開發組件,利用thingJS平台進行項目演示,一站式服務很方便,重要的是積累3D項目經驗,這種實操是到哪兒都學不到的財富。
30歲的你,有了自己的3D項目,尋找合適的人脈和市場應該不再是難事!
⑤ 程序員年齡增大後的職業出路是什麼
1、晉升管理層
隨著技術水平的提高和經驗的積累,在一段時間後很容易會逐步往公司高層進發,一方面是能力決定的位置,一方面是基礎的開發工作已經可以由新員工接手,自己將繼續在架構以及更為戰略的領域進行工作,這也是大部分人們的一條好的通道。
2、技術研發
這方面的工作也是基於開發水平逐步優秀,同時自己並不想從事管理工作而出現的,隨著積水的提高可以一門心思做著喜歡的開發工作,做著公司較為前沿的研發工作,也是許多技術大牛的發展趨勢。
3、穩定工作尋求兼職
在管理和技能都難以尋求突破的時候,可以在穩定工作的基礎上尋求兼職,一方面可以以自己的經驗快速完成公司業務,另一方面可以根據自己的能力尋找適當的兼職,賺更多的薪水。
4、跳出創業
創業的選擇固然是沒問題的,不過還是不要跨行創業,根據自己的技術和領域進行適當的嘗試,注意風險的同時,也可能收獲意外驚喜。
5、自由職業
跳出固有的工作,選擇自由職業,可以更靈活的安排工作和生活,不必為了工作而委屈生活,只要尋找到合適的自由職業,那麼就是工作、生活雙豐收的局面。
⑥ 32歲了,學習java編程還來得及嗎我是零基礎的啊。求解答。
首先32歲,轉行學習java,還是0基礎,壓力很大的,什麼都需要現學,這個年紀段如果是為了賺錢建議不要了,如果是為了興趣學這個,當然建議啊。
還需要考慮一下你的學歷,同等學歷,公司可能會選個年輕的去培養,所以你技術好才能有優勢,但你是0基礎,要學習的話,建議慎重考慮。有些公司35歲後就熬不住了,基本就開始轉行了。
互聯網公司看重的幾點,年齡、工作年限、大廠工作經歷、項目經歷,名校學歷,你基本都沒有,而且從年齡角度來看留給你沉澱的時間已經不多了,雖然這年頭營銷號販賣焦慮的情況很嚴重,但是不得不說中年危機是大家都在考慮的問題,前兩天我還在跟同學和同事聊起來這個話題,大家也都是抱著掙一筆錢就上岸的思想考慮中年危機的問題;再一個行業內卷其實挺嚴重的,工作機會並沒有你想的那麼多,天天看新聞說人才缺口極大,其實行業已經相當飽和了,別的不說,現在大廠的校招,研究生的比例比前幾年其實多了不少,名校的比例也逐年增加,非計算機專業轉行程序員的比例也越來越多,其實這些現象都挺能說明問題的,越來越多的人往行業裡面擠,招聘門檻正在變高,現在面試造火箭,入職擰螺絲基本已經成了普遍現象了;最後說一個最扎心的問題,你尋求一份初級開發工程師的工作,跟你競爭的卻是一堆20來歲,正值黃金年齡的小夥子,你確定你的學習能力和精力足夠跟他們抗衡么,老闆們的錢從來不養閑人,干不過別人,就要被淘汰掉,末位淘汰也是很正常的事,如果你是一個20歲的小夥子,沒啥學歷,想從事這行,我會勸你復讀考個本科,然後期間自己學習,多出去實習,然後積累一定的經驗跳大廠鍍金做背書積累人脈,爭取帶帶團隊,再出去跳槽漲總包。因為20歲的小夥子,有大把的時間可以積累,時間是相當寶貴的東西。但是你現在的這個年齡,真的不推薦0基礎自學去做程序員,並不是說你一定不能成功,只是說難度有點大,要投入的精力很多,收益卻不高。
⑦ 程序員為什麼會出現35歲的職業危機,應該如何度過呢
程序員35歲危機真是一個經久不衰的話題,而且幾乎是一邊倒,都認為35歲是絕大多數程序員結束職業生涯的年齡,程序員吃青春飯是板上釘釘的事情。
但我想要說的是,程序員哪來的什麼35歲危機?壓根就不關程序員這個職業什麼事情。
2.要求與能力不匹配
35歲到了上有老,下有小的年紀,還要買房買車,經濟壓力越來越大,就需要更多的收入加以支撐。
然而很多人卻沒有認清自己,認為自己資歷深,薪酬待遇要求很高,能力卻沒有達到該有的水平,進而找不到工作,出現「35歲危機」。
所以,到了35歲被淘汰了,跟職業沒有太大關系,跟個人關系很大。一名公務員年齡大了,經濟壓力也大了,被迫轉行也會面臨自己的35歲危機。
且不說程序員35歲不寫代碼,不代表全部被淘汰,還有可能是他們有了更好的選擇。就說整體與個體的關系,很多人都會搞混掉。
舉幾個例子:
2019年,中國人均月收入為8165元,然而月薪只要達到5000元,就能超越90%以上的人。
馬雲說過:「爛行業里,好企業也不少,好行業里,爛企業也一大堆」。
很多人會把「整體」看成「個體」。父母認為這所學校本科率極高,自己的孩子要是在這里讀書,將來985、211不在話下。一些人認為IT行業工資高、前景好,於是認為自己只要找到IT相關的工作也能拿到高薪,迎娶白富美。
殊不知「整體」只代表一種趨勢,會因為「個體」的不同而不同。正如新冠肺炎病死率2.7%,對於有些人而言可能有50%的概率病死,而對我而言可能只有0.01%一樣。
不可否認,「整體」代表了一種趨勢,如果有90%以上的職場人士都會面臨35歲危機,那麼大概率你也很難逃過。
但我想說的是,又有哪一個行業很輕松?知道自己可能會有35歲危機,應該做好充足的准備加以應對,而不是選擇逃避,否則只會是從一個坑出來,又跳進另外一個坑罷了。
⑧ 面對疫情裁員浪潮,程序員應當如何突圍
⑨ 32歲男生轉行做編程會有好的發展嗎
除非是天才,不然這個年齡轉行做編程基本上都不可能有啥好的發展,程序員這個行業在國內基本都是吃青春飯的,過了35歲你不轉行公司可能都會逼著你轉行。
35歲的程序員如果不能升級到管理崗位,可以考慮以下崗位,
產品經理。程序員轉型的職業發展最好方向之一,軟體公司可以不斷地去找具備某項開發技能的開發人員,但卻無法輕易招到既懂開發,又懂業務的人員,而產品經理就是那個既懂業務也懂技術的人。
研發管理。軟體研發過程環節眾多,極易出現質量問題,尤其是現今時代,軟體研發的迭代速度越來越快,因此對研發過程管理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從代碼的編寫,到集成、測試、部署,必須有一套嚴密的管理規范進行約束,而研發人員並不是一個易於管理的群體,文人相輕的道理其實也可以用在程序員身上;從程序員轉型而來的研發管理人員,可以輕易地樹立起相應的威信,並可以輕松融入到程序員團隊中,從而使得研發管理的推進可以變得容易。
銷售,研發人員一般相對內向,但當研發人員克服這一問題以後,你會發現由程序員轉型而來的銷售人員有著其它銷售人員無法比擬的優勢,因為他懂技術、懂業務,其身上帶有的技術人員特質,可以更容易取得用戶的信賴,向用戶提供的解決方案也更加專業;而一旦轉型銷售崗成功,那他以後的職業生涯發展之路將更加寬廣,因為一般企業的高級管理人員,可能70%都是自銷售人員中獲得提升。
教育行業,培養下一代程序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