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你是一名程序員嗎談談你的作為一名程序員的感受。
現實生活中有太多的if和else要選擇,還有好多程序需要優化,越來越理性,任何事情一定要有條理,要不然看著不舒服。
2. 作為一個程序員,顏值很高是一種什麼樣的體驗
一說到程序員,大家的印象當中肯定是屬於理工男的形象,帶著厚厚的鏡片,頭發上不說寸草不生吧,但是肯定已經禿了大半,因為程序員熬夜精神壓力過大,工作壓力過大是他們的常態,新聞上也曾經有過程序員過勞猝死的新聞,所以,對於程序員的顏值,基本上大家都不會報太高的想法,如果遇到一個顏值很高的程序員,可能就像看國寶級的大熊貓一樣對待他。
如果自己是程序猿里顏值比較高的那一個人的話,內心肯定是十分自豪的,因為自己拿著一個比較高的薪水,又有著非常高的顏值,在公司里肯定是有沾沾自喜的感覺,當然,這種感覺還不能暴露出來,只能自己竊喜,當然,做程序員大部分都是男士,即便顏值很高,可能也沒有人願意去欣賞,只不過是自己能夠更容易找到對象的一個有利條件而已。
3. 在大家眼中,程序員是一個怎樣的職業
為什麼有人在技術造神
大家應該已經感受到,技術圈這兩年已經和娛樂圈創業圈差不多的氛圍了,這其實是有原因的。
最主要的原因是,創業公司和創業媒體越來越多,他們需要大量的程序員投身到創業這個高風險的行業中,而造神,正是讓程序員們自動跳進火坑的絕佳辦法。不是說程序員不能創業,我是說,創業媒體們故意模糊了創造和創業的界限,把程序員們的創造沖動偷換概念,鼓吹了太多不適合的人去創業。
另一個原因是,招聘成本高漲,CTO 們為了能提升影響力,不得不頻頻出席各種大會刷臉。文筆好的再做做自媒體和技術社群,既能強化個人品牌提高身價,又能在融資的時候提升成功率。
總之,這個行業出現了各種技術大神。
這些大神在普通人類和初級程序員眼裡是無所不能的,是他們嚮往的目標;在中級程序員和高級程序員眼裡,這些大神就是他自己,只不過他還沒紅起來而已…
於是攀比心理也開始泛濫,全國第三的架構師比比皆是,整個圈子漸漸就浮躁起來。
然而絕大部分程序員,依然是雇員
媒體們在包裝時,最喜歡按獨立開發者的路線來整。「從小就對技術有天分」、「大學時曾在某編程大賽一鳴驚人」、「寫了個 APP 玩結果一個月有了千萬用戶」、「從公司離職自立門戶三年上市」。
OK,這的確是程序員的一條職業路線圖。但是媒體們不願意告訴你的是,一:只有極少數程序員是通過這個路線成功的;二:這條線其實需要太多非程序員職位的技能,比如產品設計能力和銷售能力。
程序員的價值決定
絕大部分互聯網公司的程序員職位,沒有技術門檻
然而不幸的是,絕大部分互聯網公司都不是技術驅動的公司。真的就是鳥哥說的那樣,絕大部分技術崗位,其實技術門檻都不高(門檻在工程上,後文細講)。技術不過是這些公司的護航艦,而不是破冰船。
先別打我,冷靜下來想想,到底有多少你會的那些技術,是你的同行們不會的呢?不多,對吧?
幾年前億級別的搜索還是問題,現在已經到處是通用解決方案了;幾年前千萬到億級別的網站和 APP 解決方案還在大公司手裡,現在各個架構大會都講爛啦,而且其實都差不多;就連 DeepLearning,帶 API 介面的框架也開始涌現,只需要把圖片用 REST 傳進去就能取到結果了。
很多事情,已經沒有難度,只需要持續投入。是的,對絕大部分程序員來講,他們不需要成為科學家,而需要成為工程師,成為從科學家手裡接過火種,去燎原大地的人。
怎樣才是一個好工程師
工程的本質不是創造,而是去風險化。
工程是關於如何低成本、高效率、按時按量完成既定任務的。所以判斷一個工程師是否優秀,並不是他多有創意多有名氣,而是看他有多穩,看他能多 GettingThingsDone,中文就是「靠譜」。
有時候一個好的解決方案,未必採用了最新的技術和框架,而是看上去朴實無華,功力都包涵在背後的細節里。就像頂尖高手打的斯洛克檯球,每一桿都平淡無奇,只是因為上一桿的回球太到位。
有同學問,那我工程做的太好,豈不是沒有機會遇到一些高難度挑戰了么?放心,一般公司都僱傭了產品經理來幫你製造高危事件。
同樣的,一個好的工程師,會選擇最適合需求和團隊的方案,考慮開發效率和系統效率的均衡,從而已達到最優效果;而不是整天和別人去爭論什麼語言最好、哪些框架過時了。
工程的另一個要求是進度控制和質量控制。
在項目立項之後動工之前,對要做的事項作出詳盡的規劃,對未來一到兩周的工作給出細致的排期,這是進度控制的基礎。
代碼的及時入庫與合並,自動化測試和每日構建,CodeReview 和文檔編寫,這些看似無關緊要的習慣則決定了項目質量。
不幸的是,很多程序員把這些工程上至關重要的東西當成垃圾,視為對他們「創造力」的壓抑。
他們總是以創造力為借口去尋求自身的自在,比如上班不帶胸牌不打卡,中午休息時間在公司看視頻打游戲,最好可以遠程上班,項目到期之前再來檢查進度,公司不要用統一框架,只有傻逼才寫文檔。
對職業的理解偏差和工程能力上的荒蕪,培養了大批能寫代碼但死活寫不好代碼的「碼農」,反而讓那些有著彪悍工程能力和良好習慣的程序員變得奇貨可居。
最後,來說說程序員那無處安放的創造力
有了錘子想找釘子是很正常的原始沖動,但我們必須認識到,創造力對於程序員這個職業來講,是錦上添花的東西。如果你沒有強大的工程能力,那麼創造力也不過是無本之木。所以扎扎實實的把工程基礎打好,這是最根本的。
在此基礎上,我比較推薦程序員採用內外兩條線來培養自己。在公司內的項目上採取相對保守的策略,盡力把穩定性做到最好,培養出自己卓越的工程能力;然後在公司外的開源項目和自己的獨立項目上,採用一些新的技術、實踐一些新的想法、充分發揮自己的創造力,夢想還是要有的,對吧。
這樣做最明顯的好處是,你可以了解到新技術和激進方案的優缺點,從而在進行方案選型時,有更多的依據;還有一個職業發展上的好處:如果不是主負責人,公司的項目往往不能代表你的能力;但獨立項目卻可以作為一個非常好的能力證明出現在你的簡歷里邊。
你可以是一個身懷絕技的手藝人,在自己家裡你嘗試各種手法各種風格的個人作品;但當你參與頤和園這種級別的工程時,好好的把自己負責的石頭雕成總設計師要求的樣子就好 —— 畢竟這個時代一個人已經很難負責整個項目了。這就是我所理解的程序員的工匠精神。
4. 作為女程序員是什麼感受
在我看來這是一個很煩惱的問題。實力很強,看不上一般的男生,比如還沉浸在電腦bug里的男生,總會覺著他很幼稚。有的時候月薪很高,會讓一些男生覺得有壓力。有的時候太過於優秀,也是一種煩惱。
5. 作為一名女程序員,有什麼感受
2012年從深圳總部到北京出差,下了飛機打上計程車的時候已經過了凌晨1點,我把箱子往後備箱一丟,副駕駛一坐,老司機瞟了我一眼說:你是做IT的吧? 我說是,寫代碼的。他說:華為的吧?我說是,師傅你太牛了,你怎麼知道呀? 師傅笑而不語,半天後說,你們呀都是過雞啄米的生活。我問師傅什麼叫雞啄米的生活?師傅說:就像小雞啄米一樣,一次只能吃一點,飽不著,也餓不死,而且要不停地啄,不能停,只要一停下來,就會沒的吃,必須不停地辛勤工作。我去,真是程序員,包括女程序員的生動描述,太形象了!
6. 請問當程序員是什麼感受
開豪車,住別墅,錢多,人累。
7. 成為程序員是怎樣的感受
做一個程序員的體驗是編輯很多的程序非常的枯燥乏味。
8. 非958,211出身的程序員是一種怎樣的感受
學歷很重要!敲門磚很重要!
親身感受如下:
朋友211本科非計算機專業畢業,去了建信金科,絕對的不加班,除非你想加班。
逢年過節購物卡,每月福利不中斷,一日三餐16薪。
我也想去,談不上養老,但是也能爭取工作生活平衡,再也不用996,朋友遂和HR推薦我去,HR問學歷如何,非985、211,沒機會聊。
翻看一下聊天記錄:
所以,學歷還是很重要的,以後對自己的孩子說:一定要多讀書!不讀書打爛他的屁股,哈哈。。。
另外,我們這幫低學歷的程序員才能體現互聯網的平均工資,不要看那些大廠校招生年薪上來就40w+,他們都是清華、北大、北航、北郵等名校畢業的,中國最優秀的一批人,大部分程序員都在小公司、外包廠一年掙個二三十萬。
不扯淡了,這會兒我還在擼代碼!
首先,我是一個在上海工作六年多的女java程序員,學歷一般,並沒有在大廠的工作經歷。都是在一些大中小企業上班,也算工作經驗比較豐富了。當然我也遇到過身邊的同事是985博士的,是做演算法的,非常厲害,工資也相對非常高。因此我也很羨慕那些學歷高的程序員。
一般而言,大廠都喜歡學歷高的程序員,像我這種學歷一般的在選擇公司時確實有一些局限性,當然在要薪資方面我也會相應降低自己的期許。我也相信,大部分程序員並沒有那麼高的學歷,我們的程序員在普通公司遇到985學生就是本身內心就會覺得別人高人一等,雖然不知道對方技術,但是內心就會覺得自己在各方面比不上對方,有一種天生的自我暗示感。
我們這群普通程序員當然也想進入更好的公司,但是更好的公司卻有著非常嚴格的篩選流程,普通程序員很難能進入這樣的公司。比如,騰訊華為,除了校招進去,其他時候人家根本不對外招聘,更多的是靠獵頭推薦,或者公司內部人員內推,或者即使招聘,學歷卡的非常嚴。而且也要有更漂亮的履歷。如果你本身有大廠經驗那就更容易了。同時,你也需要有穩定的工作經歷,不能讓hr覺得你跳槽頻繁沒有忠誠度,簡歷的真實性要求非常高,更重要的,需要你能通過背景調查。
但是眾所周知,IT行業跳槽漲薪是非常普遍的,很少有程序員能呆至少2年以上,就是因為變現很快,所以有很多培訓機構或者自學成才的程序員也不斷涌現出來,導致現在競爭力非常大,魚目混雜。
我這種普通的程序員只能望而興嘆,好的企業進不去,只能在中小型企業摸爬滾打。當然我也很羨慕大廠的核心技術,但是自己也清楚自己很難進去,總之,很多時候並不是所有的事情都能如願,有時候哪怕你的技術再好,沒有高學歷,沒有大廠經驗,沒有人員推薦,沒有足夠的漂亮履歷,我基本和大廠無緣。而這些985.、211的學生毫無疑問比我們更有資格和捷徑能通過大廠的面試,我們只能羨慕嫉妒恨了!
但是我們就沒有機會再進入 大廠嗎?我覺得還是有機會的。我們可以通過其他自考或者其他方式提升自己的 學歷,可以通過不斷沉澱讓自己積累更多更新的技術,可以通過一切自己能做到的事情讓自己變得更有競爭力,一切都還是靠我們自己本身的 努力了 !加油吧,我們這群普通程序員!
應聘的時候學歷幾乎決定了一切,但是工作多年,有了經驗之後,那就無所謂了,程序員這一行相對還是比較公平的,你的能力最重要。
最真實的感受就是:這塊敲門磚太輕了,簡歷總是會石沉大海,即使我身懷絕技,但是始終敲不開對方的門!
以下內容純屬自身經歷,絕非杜撰。
我誤打誤撞被調劑到了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院的,從此開啟了我准程序員的生涯。既然已經被調節到這了,那就好好學一些技術,畢竟自己也還比較喜歡,最起碼不排斥。
因此,大學四年我一直很注重專業課的學習,每天都會在專業課上花三四個小時時間,四年下來我的專業水平說不上特別好,但是絕對不是很差,我自認為稍微努把力,再加點運氣,進一些大廠問題應該不是很大。我的自信不是盲目的,因為我除了學習之外,社團,班幹部, 社會 實踐,比賽經歷,項目經歷這些有的我都有,可以說簡歷相當豐富了。
但是現實給我狠狠的一拳,臨近畢業時,我投過n多家公司,但是投了簡歷大多都石沉大海,有些也會給你一次面試機會,但是面著面著就沒有然後了…
我曾經反思過自身問題,可能是項目經歷不是太豐富,或者我的方向和他們崗位不對口等等諸如此類的問題我都想過,但是都不是正確答案。不服輸的我在有一次投完簡歷石沉大海以後,我就給HR打了電話,結果給我的答案是我的簡歷沒有篩選過,他們更想招211及以上的人。其實這都是大多數公司的套路,他們宣傳的時候說的都是對出身不設門檻,只要有技術就可以,但事實是他們優先選擇211及以上學校的學生簡歷,如果還有名額才有可能輪到你…
其實第一個HR說我的簡歷沒通過篩選,我還不太信,直到第二個HR這么說了之後我才相信了。自認為很好的簡歷在人家眼裡就是不值得,但我又只想一門心思的進大廠,不去小廠,於是我又選擇了考研並順利考上某西部985,我認為只要我考上985研究生,我進大廠應該就很容易了,然而從我身邊師兄師姐的經歷來看,本科非211/985出身的師兄師姐想進大廠也並非那麼容易…
現在學歷有了,但是第一學歷仍是短板。所以一句話:學歷很重要,第一學歷更重要!
當然以上都是我個人經歷,如果你就想隨便去一個互聯網公司,那還是挺容易的,工資還算不錯,但你想去大廠,這些問題你也會碰到。
首先承認排名靠前高校的地位,其畢業生在市場競爭中先天處於優勢。不僅有學校影響,也有畢業生進入市場後所提交的結果反映。師資、環境、人脈、成長度、反哺等一系列積極的綜合效應造成了市場選擇。
不過對於學生來說,好學校是當初的目標不假,但沒去成也要好好活下去吧。所以貓有貓道,鼠有鼠道。改不了環境的時候,就努力改變自己。
作為一個正在迅猛發展的行業,IT散發著及其誘人的荷爾蒙。具體原因不說了,話題多得很。
在IT這個市場里,有各種崗位,這些崗位里,各學校畢業人員分布是有規律的(去除央企和國企),比如演算法崗,名校研究生特別多,也有不少數學進來的;程序崗,本科占據絕大部分;測試崗,初始要求不是特別高,從業者有很多大專生;運維崗,沒深入了解,不做概括。各崗位再細分那就更多了。
有時候大家求的都不是一個崗位,就沒有競爭一說。所以,在自己現有的崗位內,好好乾,多學多思考多實踐,一般都能混的差不多。不要好高騖遠,也不要妄自菲薄,畢竟各個崗位都有大牛貓著(個人以前也是無知,後來碰到了一個大專畢業的碼農,被其瘋狂打臉)。
人都只能活一次,誰能比誰高貴到哪去?未來很美好,給自己一個具體且能實現的目標,不要太多慾望,也別渾渾噩噩,按部就班做,熱愛生命,熱愛家人,臨死無愧就差不多了。
個人技術不到家,就不推薦技術棧了,總之一句話:加油,積極面對生活!
雖然說招人才尤其是程序員,主要靠能力,但是在大公司的加入門檻上,還是會有一定的限制,也就是會卡學歷。但是這東西有兩面性,公司也有自己的考量,在相對占優勢的候選池裡挑選人才,畢竟找到的合適人才概率高一些,但並不否定非名牌高校出身的優秀人才。
對於工程師自身來講,最關鍵的還是要把自己的能力提高上去,尤其是基礎性的專業能力,還包括演算法、數據結構,基礎的掌握程度以及演算法此類的熟悉程度,才能把一個人從平庸提升到優秀。
當下,不缺工程師,稀缺的是足夠優秀的。
程序員本身是一個新的職業,大概是2000年以後才有的最早一批程序員,隨著互聯網的發展大量的程序員湧入市場,培訓機構每年製造大量的程序員。所以很多非名校畢業的程序員,至於這些程序員怎麼感受,我覺得有兩點:
第一:需要努力提升技能,因為這是吃技術飯的行業,優秀的程序員應該是熟悉架構,理解演算法的,不應該只是搬運工,想好好發展下午就必須會架構演算法這些技能。
第二:所有技術都是為業務服務的,要想不被淘汰,需要熟悉你所在行業的業務知識,技術是一部分,業務知識更加是你的加分項。
額,現在的感受就是可不可以重新考一次大學,要不要考個研究生。
坐標廈門。
人才引進補貼本科只有985,211可以享受。
有些企業明確要求只招要985,211。
像在福建美圖和華為這些大企業只去福州大學(211)和廈門大學(985)招聘。
公司裡面優先提拔985,211的同事。
所以你問我什麼感受,直觀感受跟很不爽[我想靜靜]
然後後悔當初沒有好好讀書多考幾分[捂臉]
果然本科只有兩種,一種是985、211。另一種是其他本科[淚奔]
所以努力讀書吧少年!
9. IT程序員,為什麼會無奈苦逼
首先來談談為什麼要有這篇文章,主要是最近一段時間的親身經歷後的所感。最近我們團隊開始在全國范圍內開始為很多的企業的項目進行性能調優。接觸到了很多不同的人和事情,也看到了很多的現象,趁今天有點空閑時間和大家嘮叨一下。 每次去IT社區,都在吐槽:說技術人員是多麼的苦逼;每次和一些搞技術的朋友聚會,聊的也是大家的生活是多麼的苦逼;每次上網看微博,也是充斥著「技術人員苦逼論」… 今天談到這個話題,固然會有很多的不同的意見和想法,我這里這是就從我看到的一些現象和自己的一些思考說說技術人員到底為什麼「苦逼」。 為什麼苦逼? 原因一大堆,對於外部的因數,我們很難控制,例如中國的IT國情和對技術人員的觀念。但是,在商業中有這樣一句話可以借鑒一下:經濟再蕭條,也有人在賺錢;形式再好,也有很多人在虧本,很多的公司在倒閉。 很多的時候,我們倒苦水,但是心裡要知道:是大的環境讓我們苦逼,還是我們本身就得苦逼,換句話說,苦逼是我們自己應得的。這話很多人不愛聽,但是很多時候確是事實。 這半年多以來,去了不少大大小小的公司,為他們的項目進行救火,解決他們現有的性能等問題。很多的項目在做的時候,很少考慮什麼性能,安全等因素,都是上面的人在不斷的催,下面的人在火急火燎的加班加點趕進度—今天完成了什麼功能點,明天要完成什麼功能點。於是很多的技術人員顧不上什麼,一心思的把功能堆了起來。苦逼的第一個原因出來了。 終於,項目搞定了,上線跑了沒有多久,問題就出來了:項目功能是齊全,但是就是無法使用,有的功能慢的像拖牛。於是,有人建議開始買好的設備,加大帶寬,以為錢砸下去了,情況會好點。但是好景不長,甚至事與願違。於是一堆人就開始焦慮,束手無策,技術人員又開始加班加點的解決明明知道自己無法解決的問題,於是苦逼的第二個原因出來了。 在無法搞定的情況下,技術人員開始郁悶了,接著瘋狂的上網開始收集可能的偏方,然後一股腦的用在項目中,求神拜佛的希望偏方有效果,運氣好,暫時搞定了,那就皆大歡喜,搞不定,把之前的步驟再次重復一次吧。基本可以用下面的一個幽默來總結這個過程: 從接觸到的一些技術朋友來看,有些朋友的技術能力不錯,有的卻讓我想抽自己,沒有聽錯,是抽我自己。抽我自己為什麼要給他們講這么多的東西,而這些東西他們又不懂,然後又非得把懂這些知識的鋪墊知識給他們講。例如,項目出現了內存泄露的問題,公司的技術人員問題我這么回事,於是我告訴他們是VAS的碎片,他們又問我們為什麼VAS碎片了,於是我們給他們講述,但是他們聽不懂,於是讓我們給他們講解一些鋪墊知識:Window內存機制,.NET內存機制等。本來以為大家都是同行,交流交流,沒想到,使得我們自己陷入了苦逼: 同時也深深的感受的一點:很多的技術朋友在走出了校門或者培訓學校之後,技術能力就沒有在進步了,一是處於打混的階段,有的運氣好,很多年之後,混到了不錯的職位,但是很多的人卻混的非常不幸,於是他們就成為「技術人員苦逼論「的忠實粉絲。其中有一點就是很多的朋友不喜歡自學,總是希望有人手把手的教。我們遇到的一個最搞人的情況就是,我們已經把功能全部調完了,代碼完全實現了,伺服器也是全部配置好了,就差調試了,很多的人依然不動。 也使得我想起另外一個情況:每次有很多的朋友都說要學習技術內幕,要學深一點,喊著叫著要看深一點的文章,但是寫出來之後,沒有幾個人真正的看完,前幾篇簡單的介紹看的人很多,稍微深一點,就沒有人看了。也有很多的朋友想到處找大牛拜師,都希望沾點牛氣,成為牛中的一員。但是技術,能力,這個東西終究靠自己。用心與不用心,差別就是天壤之別。 我常常說這樣的話:社會不是初中,高中,沒有人會像老師那樣手把手的教你,盯著你,一切靠自己。沒有誰就非得要叫你,沒有人欠你的,如果自己都不上進,想做阿斗,諸葛亮來了也沒用辦法。物競天擇,適者生存! 我非常敬佩那些出身不好但是一直堅持奮斗的人,也非常敬仰那麼環境舒適還依然努力的人。你遇到過很多聰明人,你的大學同學,你的同事,你的朋友,有幾個比你傻?很多年以後,你會看到成功的並不是最聰明的人。因為決定成功的更多是非智力因素:明確的目標,積極的心態,努力和堅持,承受挫折和壓力的能力,成熟的接人待物等等。有一種人註定沒戲:不努力和怨天尤人。 長期操作電腦需要養成的好習慣談程序員的出路我的25年嵌入式生涯--周立功 (很值得一讀)衣最個性:男裝之短袖T桖篇男生買衣服為什麼就這么難?技術七年之感受程序員每年要做的十件事Java 的工作原理Java語言的輝煌,還能延續多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