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改變世界,為什麼程序員卻得不到足夠的尊重
一直以來,網上充斥著程序員的訴苦聲,各種高薪短命之類的論調絡繹不絕。加上之前「美國2012年最佳職業榜單軟體工程師居首」的新聞恐怕更讓國內不少「碼農」羨慕嫉妒狠。
但實際上,在美國普通的程序員也不是那麼光輝的存在,更多地是被當作怪胎(geek)和書獃子(nerd)看待。最近,Hacker News上就有一位外國程序員訴苦,並獲得大量網友的反饋和分析,大家也可以一起討論下為什麼程序員沒有受到足夠的重視,以及我們應該怎樣做。
經濟因素
正如網景創始人Mark Andreesen所說,軟體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正變得越來越重要!相比之下,程序員——軟體的主開發和維護人員,卻沒能得到相應的薪金和名聲,這是為什麼?
等一下,程序員的工資還不高?的確,相比於全國平均工資程序員的確算得上是高收入人群,但是你還需要考慮很多程序員都有很高的學歷!跟其他高學歷職位相比,程序員的工資又怎麼樣呢?
想像一下,一個35歲左右的Google高級工程師(當然,如果你不喜歡Google,也可以類比一下其他頂尖IT公司,比如IBM或者微軟等等),基本上可以算得上是頂級程序員了,工資大概在15萬美金左右,這並不能使其在美國買一個很好的房子,過上特別好的日子。相比之下,一個優秀的醫生在職業生涯的巔峰可能能拿到40萬美元(在美國,醫生是個非常不錯的工作,待遇和社會地位都很高),更不用說銀行家和企業管理層了。
很多情況下,某些工作的工資被誇大了。比如銀行家,確實有很多成功的銀行家的財富多得驚人,但他們只是少數人。另外不得不提的是,他們中也有部分人身負巨債!以下數據來自美國薪資統計網站payscale.com,這里去掉了薪資最高和最低的10%的人群的數據。(點擊文字鏈接可以查看詳細數據分布)
醫生0-$176,588
律師$38,806-205,790
軟體工程師$35,670-$106,331
高級軟體工程師$33,500-135,486
高級商務分析師$61,308-$120,547
系統管理員$23,489-$93,996
計算機程序員$28,842-$103,900
管理顧問$47,730-$201,428
銀行投資者$34,382-$121,696
會計師$29,252-$71,884
高級會計師$36,151-$79,557
這里還有幾位網友指出:醫生其實分很多種類,每類醫生工資差距相當大,比如皮膚科的醫生平均薪金在$200,000左右。另外實習醫生或者是資歷淺醫生的跟資深醫師的薪金差距是非常大的!
另一方面,很多人認為程序員可以在創業中發大財(估計他是把比爾·蓋茨和馬克·扎克伯格這樣的案例當作是普遍現象了)。實際上,所謂的「程序員可以在創業中發財」只是「企業家在創業中發財」,沒有哪個「程序員」在創業成功後還是一個純粹的程序員(蓋茨和扎克伯格也只是在創業初期參與編程,之後就主要負責公司運營之類,只能算是「企業家」)。
社會、文化因素
當然,金錢不是生活的全部。從社會地位的角度考慮,程序員又怎麼樣呢?據我所知幾乎所有的大公司都是由MBA運作,而不是程序員。程序員在公司(主要IT企業)做著苦力活,卻生活在剝削鏈的最底端。當然,我們應該考慮到社會分工:好的管理層能夠使企業的營收翻倍,律師能夠幫助你避免很多不必要的損失(優秀的律師通常可以通過避稅等合法手段規避大量無謂損失),而程序員的主要工作和其他工人一樣,主要是生產產品。
和別人聊天時,如果你提到自己是一名醫生或者律師,甚至是推銷員,人們至少會對你的生活感興趣。相反,如果你是一個程序員,人們常常會立刻失去興趣,甚至,哪怕只是聊到了科學和IT,那麼會瞬間被貼上怪胎(geek)的標記。當然並不一定所有不了解IT的人都討厭IT,也有程序員網友表示他自己就很受歡迎。
沒有哪個父母會這樣教導自己的孩子:「只要勤奮和努力,總有一天你將能夠成為一名優秀的程序員!」在歐洲,程序員的地位甚至不如流水線上的工人。在英國,你的父母通常會更希望你從事律師或者醫生這樣體面的工作。當然這不一定涉及到尊重,大多數家長絲毫不懂IT,但他們卻能理解醫生和律師是做什麼的。IT相比於這些傳統職業,只是一個新興的行業,所以也不難理解為什麼會被當作怪胎了。(計算機最早就是出現於美國,即使如此還會有這么多IT「文盲」,有理由相信這是一個「世界性的問題」!相信有不少程序員朋友都有被拉去安裝操作系統或是修電腦吧!)
程序員是英雄?資本家可以創造就業,醫生救死扶傷,律師和法官維護正義,但程序員似乎不會對人的生命/生活有直接影響(不得不強調一下,很多應用雖然是程序員創造,但普通人的理解更多的是某個公司的產品)。所以程序員很難把自己突出出來。
政治因素
程序員是頂級的政府顧問?在印度,如果你不是一個工程師,那麼你什麼都不是!這里,編程行業是中產階級的默認工作;而在美國,一個人做編程卻是由興趣決定。在印度,很多政客都曾經是軟體工程師;而在美國,據我所知,沒有一個國會議員有過任何編程經驗。也許正因為政客中缺乏程序員,才導致了社會對IT行業工作的不理解甚至誤解。
性格因素
另外被提到比較多的就是性格了。有很多程序員性格孤僻,或者說不善於打交道。這也許是因為很多人因為不善於人際交流才選擇的編程行業,或者是因為程序員花太多時間來和計算機交流導致與人溝通能力的退化。無論如何,計算機行業的從業人員中不善於與人交流的比例比大多數別的行業都要高!
結論
主要不外乎兩點:一個內在,一個外在。內在的是因為程序員性格決定的,如果你希望別人尊重你,讓別人知道你是個值得尊重的人才是長久之計,人與人之間的隔閡難免會造成偏見。外在的因素就比較多了,但我相信都是可以通過內在的改變而慢慢變化的,如果每個程序員都能讓周圍的人了解程序員到底是做什麼的,偏見一定能夠被消除。無論如何,只是抱怨不會有任何改變,多多交流才能消除偏見!Enjoy coding,enjoy life!
⑵ 從深圳流水線去了紐約做程序員的女工是誰
從深圳流水線去了紐約做程序員的女工是孫玲,她出生於湖南婁底小村鎮,做木工的父親不支持她讀書,於是她做農活、學習理發。在親戚的勸說下,父親終於同意孫玲讀完高中,之後她成為深圳流水線上每天工作十五六個小時、月薪2300元的一名女工。
之後孫玲在英語機構學習英語,又自考了深圳大學的本科,拿出12萬的積蓄前往美國學習碩士計算機項目。2018年,她終於拿到EPAM Systems公司offer,作為外包程序員在谷歌辦公室上班。
從月薪2300元的流水線工人到紐約高薪軟體工程師,孫玲的經歷曾被作為「逆襲典型」被大家熟知。
(2)從流水工人到美國程序員擴展閱讀:
新冠時期的失業
2020年3月9日,孫玲向公司申請了84天探病假期回到中國。當時新冠疫情已經在全球蔓延,美國發布了限制旅行的禁令。在回國之前,她被公司警告:如果不能在假期結束前返回美國,你就會被解僱。
但是她不得不飛回老家,身患癌症的父親病情更加惡化,她必須回來見最後一面。孫玲回到家的三天之後,父親去世了。因為需要在縣城賓館隔離14天,她甚至無法參加父親的葬禮。
由於父親病逝,「照顧家人」的理由不成立,公司把她的家人陪護假改為了個人事假,縮短到40多天,這打亂了她的計劃,她需要在4月30號之前回到公司。因為限航政策和跨國旅行限制,孫玲沒能按時回到紐約。她被解僱了。
對於孫玲來說,不是在美國找不到工作,而是很難找到可以解決簽證問題的工作機會。而現在持有的OPT簽證,也會在面試中成為阻礙。
⑶ 從農村女工逆襲為程序員的孫玲,為何慘遭失業呢
孫玲,有一個勵志的人生,她只是中國湖南農村的一名普通女生,大學院校也不是那麼的出色,通過自己的努力以及對自身能力的完美詮釋,從而得到了美國企業的認可,成為了一名美國科技員工。由於疫情原因,孫玲的父親今年重病去世,由於孫玲申請回國時間較長,而且在美國簽證加大難度的情況下,孫玲被解僱了。被公司解僱的孫玲,一時有點茫然,不知是該呆在國內還是回美國,從而造就了失業的局面。
由此可見,由於疫情的影響,對民眾的沖擊還是很大的。需要自身去加強自己的意識,不輕易被困難所打倒,要放平自身的心態,努力去給自己創造一個可能性。
⑷ 那個用10年時間從流水線廠妹做到谷歌程序員的姑娘,如今怎樣了
知識改變命運在孫玲身上體現的很透徹,孫玲本是一個農村女孩,從深圳流水線工人逆襲成為年薪80萬的谷歌程序員,孫玲的經歷值得當下任何一個年輕人學習。
從深圳流水線工人到谷歌程序員,孫玲用自己的經歷告訴世人,沒有誰能阻礙你前進的步伐,只要你想,你就行。但是一場突如其來的意外將孫玲「打回原形」,不過相信她會很快就能解決掉問題,重返工作崗位。
⑸ 農村女工逆襲為紐約程序員,為何簽證會失效呢
10年前深圳工廠流水線一名女工孫玲,逆襲成為了紐約的一名高薪軟體工程師,年薪約合人民幣80萬元。前不久,孫玲因父親病逝回國,可之後因為美國爆發疫情實行旅行禁令讓她無法返回美國,她被解僱了。失去了工作,她的簽證寬限期只到七月底。孫玲的遭遇引起了大量關注與共鳴,也是許多在美科技人才的縮影。矽谷超過七成的科技員工不是美國出生,支撐起科技行業的他們卻正在被一步步驅逐,工作簽證收緊,旅行禁令加重。很多人羞於開口講述自己的困境,已經默默離開美國。
⑹ 農村女工從流水線工人到高薪軟體工程師是怎樣逆襲的呢
有一個出身在中國農村、勉強已經讀完了高中的女孩,順利地進入深圳工廠打工,是深圳工廠的流水線的一名工人。在很多人的眼裡,她的未來註定是平靜的,掀不起什麼大風浪來的,可是這個叫做孫玲的女生卻憑借著自己的努力,成功逆襲成為美國紐約的一名高薪女程序員。
但是她並沒有止步不前,而是不甘於現狀努力向前沖,在2012年她又開始了新的學習,開始學習英語,還自考了深圳大學的本科,可以說這整個過程都是非常勵志的。在2017年的時候,孫玲遇到了一個很不錯的跨國碩士項目,她知道這是一個不可失的機遇,所以她拿出了12萬的積蓄前往美國進行學習。在第二年,她也順利地結束了碩士項目的在校課程,也逆襲成功了,也成為了谷歌辦公室的其中一員,年薪近百萬。
小編想說的是,所有的幸運都不是偶然的,機會永遠都是留給有準備的人,我們也只有努力一點,再努力一點,辛苦的付出,總會有收獲的。
⑺ 女工為何要從深圳流水線去紐約當程序員呢
她出生於貧困的農村,只能讀完高中畢業,受過兩次輟學,干過最累的農活,進過電子廠,每天要工作十幾個小時,每月的工資卻只有1000多塊,她嘗盡了人生冷暖,知道這個世界只能依靠自己,她沒有有權有勢的父母,也沒有富有的家庭,他省吃儉用的省下了學費,報名了編程培訓課程,畢業之後獲得了一個辦公室的工作,而且月薪是之前的幾倍,他並沒有停下自己的腳步,報考了西安交大的遠程教育,然後自考本科,除此之外還報名了一個英語培訓班來提高自己的英語口語。最終獲得了美國讀書的機會,而且在美國找到了一份很好的工作,從此改變了自己的人生。
為了提高自己的知識水平。學習越多的人越有智慧,在面臨生活中的各種問題處理的也會有刃有餘,有開闊的視野,學會享受的人生,讓自己不局限於當下,有豐富的精神生活。
⑻ 本人富士康流水線工人. 32.想轉行自動駕駛開發,沒有編程經驗,大家覺得如何
程序員大多是青春飯,但是僅限於安於現狀的開發人員。你想學當然可以,但是前提你能堅持下去嗎?堅持下去了找不到工作怎麼辦?你有解決辦法嗎?
首先你學會了自動駕駛,沒有經驗,一般公司就不會要你,所以你需要一份學會了可以走內部或者工作讓你上崗的,否則就不需要浪費自己的時間了
然後你想進軟體公司是需要文憑的,本科、大專起步,大專沒有幾年開發經驗不一定要你,學歷是敲門磚
最後多學點東西總是好的,你可以先拿空餘時間去了解,去學習。就算進步了自動駕駛開發行業你也可以全身而退。
⑼ 從深圳流水線去了紐約做程序員的女工,為何會失業呢
主要原因還是受新冠疫情的影響。
這位女工叫孫玲,讀完高中後,它成為了一名流水線上的員工。每天工作十五六個小時,月薪2300。單調的流水線工作讓她感到窒息,她想要通過學習,“逃離”這樣的環境。一年後,她辭掉了工作。用此前的所有積蓄,報了軟體培訓班的課程,進行軟體入門的學習。上午學理論下午上機操作,晚上她就去肯德基和其他餐廳打零工。這些錢用來支付她的房租和生活費。學習了一段時間後,培訓機構的合作公司過來招聘。這時能力突出的孫玲面試成功,正式進入IT行業,朝九晚五,周六日雙休。
孫玲很清醒,她知道自己的學歷不高,會限制未來的發展。她先是報名了西安交通大學的遠程教育,在2014年又報名了深圳大學的專升本自考。在半工半讀的過程中,她終於取得了深圳大學的本科學歷。
2016年某天,孫玲在招聘網站偶然看到招赴美帶薪實習的程序員的廣告,這個項目是在次年10月在入學。孫玲決定抓住這個機會,她給自己定下目標:存款10萬,雅思過5.5分。努力了一年她終於如願收到了來自美國的錄取通知書,開始了嶄新的生活。項目結束後,她積極尋找工作,最終獲得了EPAM Systems公司的offer,負責服務谷歌,工作地點在谷歌的辦公樓,年薪稅前能達到12萬美金。
可以看出孫玲是個頭腦靈活又很有韌勁的女孩,祝福她早日找到工作。
⑽ 從深圳流水線去了紐約做程序員的女工,最近失業了是怎麼回事
曾經從深圳流水線女工逆襲為紐約程序員的孫玲,還剩下不到一個月的時間,如果不能在八月中旬前找到工作,她就面臨簽證失效的風險。
從月薪2300元的流水線工人到紐約高薪軟體工程師,孫玲的經歷曾被作為「逆襲典型」被大家熟知。她出生於湖南婁底小村鎮,做木工的父親不支持她讀書,於是她做農活、學習理發。
在親戚的勸說下,父親終於同意孫玲讀完高中,之後她成為深圳流水線上每天工作十五六個小時、月薪2300元的一名女工。
高考結束後,孫玲偶然了解到軟體培訓機構的活動,心底埋下了學習計算機的想法。通過在肯德基打工、做電話客服,她積攢學費學習了相關軟體,如願以償進入了IT行業。
之後孫玲在英語機構學習英語,又自考了深圳大學的本科,拿出12萬的積蓄前往美國學習碩士計算機項目。2018年,她終於拿到EPAM Systems公司offer,作為外包程序員在谷歌辦公室上班。
(10)從流水工人到美國程序員擴展閱讀
求職與困境
3月9日,孫玲向公司申請了84天探病假期回到中國。當時疫情已經在全球蔓延,美國發布了限制旅行的禁令。在回國之前,她被公司警告:如果不能在假期結束前返回美國,你就會被解僱。
但是她不得不飛回老家,身患癌症的父親病情更加惡化,她必須回來見最後一面。孫玲回到家的三天之後,父親去世了。因為需要在縣城賓館隔離14天,她甚至無法參加父親的葬禮。
由於父親病逝,「照顧家人」的理由不成立,公司把她的家人陪護假改為了個人事假,縮短到40多天,這打亂了她的計劃,她需要在4月30號之前回到公司。因為限航政策和跨國旅行限制,孫玲沒能按時回到紐約。她被解僱了。
孫玲現在已經畢業,在工作期間持有的是OPT簽證(F1學生簽證畢業後的實習期),在工作結束之後只有90天寬限期,她必須要在七月底之前找到新的工作,才能留在美國。
疫情和相關政策給全球職場都帶來了沖擊,許多人發布個人信息和求職意向,希望能獲得新的工作機會。於是孫玲在個人主頁也發布了自己的經歷和求助信息。
孫玲爭取到一份實習,可以幫她把寬限期延長到九月底,而申請流程還需要時間,所以需要在八月中旬之前找到工作。現在她還處在幾個面試流程中,能不能拿到offer還是未知數,而剩下的時間已經不足一個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