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程序命令 > 外企女程序員

外企女程序員

發布時間:2022-08-28 00:14:16

『壹』 女生適合當程序員

感覺看到不少負能量,寫點正能量吧~從高中開始,作為女程序員寫了8年代碼了~感覺自己職業發展到目前還算順利,很幸運沒怎麼因為性別受到不公正的待遇和評價,分享點體驗吧:)

首先完全不要去管這個問題下那些說什麼"女程序員只是鼓勵師"之類的人,我敢保證他們不是水平很高、在好公司呆過的工程師,因為我認識所有經驗豐富的程序員都至少見過幾個厲害的女程序員。至於對於偏見怎麼處理,這么說吧:即使對女生偏見再深的人,他也會承認,1000個女生裡面總有幾個適合寫程序的特例。我想我感受到惡意比較少的原因,一是周圍有偏見的人少,即使有,他們一般也認為我在那幾個特例之中~

能得到這樣的結果我覺得自己是幸運的,以下幾件事也許有幫助 : 1. 長得丑,也不打扮,看著沒有女生的感覺。2.我畢業的學校很好,剛進公司就很受關注。3. 部分受益於第2點,我在技術上面比較廣,知道一些工作用不到的比如數據挖掘之類的,其實都是很簡單的……但同事會覺得很厲害> < 4. 平常代碼寫得很規范,會嘗試新的技術,空閑時間會寫一些小工具幫大家提高效率。5. 刷臉……參加 hackathon,水技術社區,以前會認真做技術翻譯。

大學軟體工程,寫了4年代碼。工作繼續程序媛,之前在一家外企工作,2年後成為第一個內地部門去國外公司部門出差的員工,香港的同事和經理都覺得我代碼寫的好,也很會理解用戶的需求。從不拖任務,說周一給結果就周一給,覺得不對的就直接說,香港經理說,在我身上看到了內地的男女平等和各種思想,我也是醉了。現在重新換了一份工作,第一天上班就被人說不像做開發的,好多以為我是來做運營的。。。反正每天很漂亮的來公司,該做的工作覺得不會拖。加班也不會找理由離開。不過覺得項目經理不太信任我的能力,現在給的任務都比較基礎,每次需要發布程序的時候,他們加班到凌晨,我9點多就走了,我也不會矯情的說不走,的確不喜歡加班,而且後面的他們都會做。如果當天沒做完的,肯定加班到很晚才走。一些任務,也會主動來做。減輕別人的負擔。至少在我看來,程序媛需要付出比程程序員更多的努力才可以,因為的確有很多東西女的接受的要慢一些,我會經常向周邊的同事問一些不會的,也不會保留自己的知識。作為一個程序媛,也的確享受很多福利,比如加班,就像剛剛講的,不會那麼頻繁,有一些任務, 明明我覺得自己可以做,但是分配給男的了。不過已經入行這幾年,不會再像剛開始那樣,好多人給我講代碼。

『貳』 話說外企的研發類的程序員需要喝酒應酬么

謹慎喝酒的場合

在戒酒的初期, 與從前的酒肉朋友保持適當距離,或者找個合理的借口來避開以喝酒為主要活動的宴會是明智的做法。但是遲早我們必須出席一些喝酒的聚會,因此如何面對酒局很重要。
如果主人是老朋友,可以事先告知自己現在已經戒酒; 或至少有一位同伴知道我們正在戒酒 ,並了解到它對我們的重要性——他能聲援你並減少你將承受的壓力。
另外如果在出席宴會之前在胃裡先補充一些營養東西對於你穩定情緒是有益的, 你也可以隨身帶著一小包你最喜歡的糖果或是替代食品 。有時候如果在吃完晚餐後,晚上還有很長的喝酒時間時,我們也可以提前離開。大多數的人幾乎完全不在意我們的離去, 他們太忙著喝酒或是諸如此類的事 。
總體而言我們不要過於緊張,因為(1) 別人喝酒並不像我們原先所以為的那樣 (2) 非常 、非常少人注意到或在乎我們是否喝酒 (3)愛護我們的朋友或親戚,他們樂於見到我們不喝酒。
聚會時也許會有喝酒的親戚朋友詢問 :
「 你喝什麼? 「
「 只喝一杯沒關系 「
「 你為何不喝? 「 … 等等 諸如此類的話。
我們盡量採取不說謊同時也讓其它人能夠比較快了解和接受的方式進行說明。 例如」 健康因素」和 「 醫生的吩咐 「 「 我發現自己不適合喝酒 「。一般人都能接受我們現在已經不喝酒的事實,同時停止詢問我相關問題。
當然越早向我們熟識的人坦白事實的真相對自己越好。大部分友善的人會贊賞我們的誠實並鼓勵我們為擺脫酒癮所付出的努力。對別人大聲說出我們不喝酒可以給我們自己很大的幫助, 強化我們保持清醒的決心,同時可能會有一項附帶作用 : 有時候當我們做出如此的聲明後,會鼓勵其它有些想要或需要喝酒的人不喝,別人並不會看低你。
當我們被問到想喝點什麼時,我們大部分人可以接受汽水或其他飲料,如此一來可以讓自己更自在。
很正常的,我們並不希望別人過於關注我們戒酒的事,而是希望能夠以謹慎和隱密的方式而非公開的方式昭示眾人。但有時候一位好心、出於善意的朋友或家人,無意中過度關心我們酒癮疾病的康復情況 。這可能會使我們感到相當為難,這時最好試著忍耐,通常不會超過2分鍾 ,等到我們感覺較為冷靜時, 我們能平靜的解釋我們真誠的感激他們的關心。
有時候一個喝了很多酒的人或者原來的酒友,對於你突然不喝酒不滿意,你碰到這種強迫的情況並心情不愉快時,請記住有千上萬正在戒酒的吧友支持你,即使我們不在現場,但我們的心與你同在 。你要學習避開這一類的人,有時候完全可以找個借口直接離開,即便得罪這類人也不是什麼大不了的事。 畢竟我們不過是採取必要的措施以維護自己的健康。

記住最後一次喝醉的經驗

一如字面上所示,我們指的是「喝醉」酒而非「喝酒」。

對於大多數人而言,長久以來「喝一杯酒」意味著三五好友把盞言笑的歡樂時光。基於我們每個人不同的年齡以及第一次喝酒時周圍的環境,我們都有過各種回憶和期待(有時是焦慮) 使我們可能回想起一杯沁涼的啤酒、一杯雞尾酒、杜松子酒加奎寧水、威士忌加啤酒、一口紅酒或諸如此類的事物等等。

周而復始,在多數人早期喝酒的過程中,對於酒精的期待總是能夠符合實際需要喝下的酒量。
如果剛好每次都能恰如其分,我們自然認為「喝杯酒」是一件令人愉快的經驗,不僅滿足自己的需求,也不會逾越宗教習俗的規范。同時滿足渴望、迎合社交場合的禮儀,並有助於我們放鬆心情、振奮精神,達到我們各種不同的追求目標。例如以一位55歲的芬蘭人而言,當有人找他喝一杯時,不禁立即使他聯想到年輕時,在寒冷的天氣下喝下一兩杯白蘭地或伏特加烈酒後,所帶來的陣陣暖意。

若是一名年輕的女性,她腦海里可能立即浮現,華麗水晶杯裝著香檳、衣香鬢影、耳鬢廝磨、情意綿綿羅曼蒂克的氣氛,或是搖滾音樂會中蓄鬍、長發牛仔裝裝扮的年輕人,從滿袋瓶裝酒中取出一瓶豪飲,閃光燈不停閃爍,四處煙霧迷漫,每個人都尖聲狂叫,令人興奮不已的景象。有一位A.A.會員說:「喝一杯」幾乎等於是吃比薩、喝啤酒的代名詞。

還有一位78歲的寡婦說,她時常會不由自主地想起在療養院時,很喜歡在就寢時來杯雪利酒的習慣。雖說我們腦海中這種對於喝酒的印象極為自然,然而就我們現在的情況而言,卻是一種誤導,這也是我們有些人開始喝酒的方式。

如果我們喝酒的過程僅僅是這樣,那麼我們後來就不太可能會惡化成為嗜酒的問題。然而如果我們毫無畏懼的檢視從前喝酒的過程,就可以看出在我們最後幾年或幾個月的嗜酒期間,不論我們再如何努力的嘗試,未曾再出現如此完美、神奇的時光。

取而代之的是我們一再的發現自己的實際的酒量遠大於此,最後總是導致某種程度的麻煩。也許我們對自己飲酒過度單單只有私下感到些許內疚。

但有時卻會演變為劇烈的爭吵,影響本身工作,甚至導致嚴重的疾病、意外,或法律和財務問題。所以,當一個「喝一杯」的建議出現時,現在我們嘗試著回想從開始喝酒到最後一次可憐的醉酒和宿醉的整個過程。

一般朋友對我們提議喝一杯酒的邀約,一般而言純粹指的是社交應酬、一兩杯淺嘗即止的方式。

但是如果我們認真仔細的回想上次喝醉所給我們帶來的痛苦的全部細節,我們就不會再被長久以來盤據在我們心頭對「喝一杯酒」的印象所蒙蔽。

如今我們可以坦白地承認,就我們生理上的真實反應而言,我們相當確定一杯黃湯下肚,意味著我們遲早又會再喝醉酒,而帶來一連串的麻煩。

喝酒對我們來說已不再意味著音樂、歡樂,而是病痛和悔恨的記憶。有位A.A.會員曾經如此表示:「我知道現在如果去酒吧喝一杯酒,將絕不可能再像以前一樣,只是用一點時間、花一些金錢而已。

這一杯酒將會耗盡我的銀行賬戶、我的家庭、我的房屋、汽車、工作、我的理智,甚至於我的人生。這實在是太大的代價太高的風險。」

他記住了他最後一次喝醉的情況,而不是第一次喝酒的經驗。

舍棄陳舊的觀念

在過去嗜酒期間我們從生活當中累積下來一些根深蒂固的想法,即使在我們停止喝酒之後,卻無法像變魔術一般,轉瞬間就消失無蹤。

雖然我們已經遠離了醉生夢死的日子,但是酒癮疾病依舊徘徊不去。所以我們已經發覺到,如果能夠設法去除許多開始又再度萌芽發根的舊觀念,將有助於我們康復的療程。

而這些老舊的思想,也確實一再地重復發生。我們所努力想要達成的目標就是希望能夠從過去陳舊觀念的束縛中,重新獲得一種放鬆而自由的感覺。很多我們過去思考方式的習慣及
其所形成的概念限制了我們的自主權。

當我們以全新眼光仔細檢視時,原來它們只會壓垮我們而一無是處。我們沒必要再繼續緊抓著不放,除非經過確實的檢驗證明有用,而且真正仍然可以發揮效果。

我們現在可以使用非常具體的標准用來衡量一個想法目前的實用和真實性。我們能夠對自己說「那正是我在喝酒時經常有的想法,這種思考模式現在是否有助於我保持清醒?今天這種思想對我而言是否有益?」我們過去很多陳舊的觀念——特別是那些關於酒精、喝酒、醉酒、以及酒依賴方面的想法(或是嗜酒的問題,如果你比較認同此一措辭)——對我們而言不是毫無價值,就是實際上在自我毀滅,去除掉那些想法將會是極大的解脫。

也許舉幾個例子就足以說明我們拋棄這些陳舊而無用的觀念之益處。當我們在十幾歲的青少年時期,對很多人而言,喝酒是一種宣誓證明,用來表示我們已經不再是小孩子,或者我們已經長大成人,而且聰明老練、見過世面或者足夠強大可以違抗父母和其它權威。

在很多人的觀念中喝酒總是與浪漫、性、音樂、功成名就及優越感、奢華享受密不可分。如果學校有傳授任何關於喝酒的事情,通常只是對於健康的危害和可能被吊銷駕照等——其餘的事並不多。

同時有許多人仍然相當確信任何喝酒行為完全都是不道德,直接導致犯罪、痛苦、恥辱和死亡。無論我們對喝酒的感覺曾經是什麼,正面或負面,通常是強烈而又情緒化遠多於理性。或許我們對於喝酒的態度僅僅只是無意識的,不假思索的全盤接收他人的意見。

對於許多人而言,喝酒是社交場合中,必要而無傷大雅的一部分,在某些地方、朋友之間在特定時間內所進行的令人愉快的休閑活動。

其他人也許視喝酒為佐餐必備物品。但現在我們問自己: 如果不喝酒,是不是就實際上無法盡情享受友情或美食?我們喝酒的方式是否
有助於改善自己的社交關系? 這樣是否能提高我們對食物美味的享受能力?對於想喝醉酒的想法,無論是贊成還是反對,其所衍生的反應甚至更加極端。不勝酒力可能被視為只是好玩或者只是丟臉。

基於各種理由,想喝醉酒的想法常令許多人都覺得反感。可是對我們有些人而言,這是一種渴望的狀態,喝醉酒不僅僅只是為了迎合他人的期待,同時我們自己也喜歡這一感覺。但是同時另外還有一個影響因素,就是由於受到社會知名人士的公然輕忽。

有些人完全無法容忍從未喝醉的人,其他人則是鄙視喝得太醉的人。就現今醫療保健所發現的結論,目前對改變這些態度所能發揮的影響力仍然相當有限。當我們第一次聽到「嗜酒者」這個名詞時,我們大多數人都會聯想到是專門指那些年邁、衣衫襤褸、渾身顫抖或是在行乞令人討厭的人,或是在貧民窟里喝醉酒的人。

現在對此問題有充分了解的人都知道這全都是廢話。然而盡管如此,我們過去所殘留的那些模糊不清的概念,在我們剛開始試著保持清醒之際,依舊縈繞在我們心中。

蒙弊了我們的視線,使我們難以察覺到事情的真相。但直到最後,我們總算變得有意願去接受,轉變過去的那些觀念——只是可能——部分也許有點錯誤,或至少不完全能夠再准確的反映我們個人的親身經驗。當我們能夠說服自己,以誠實的態度看待過去的經驗、並仔細聆聽其它不同於我們自己的想法時,我們就可以用開放的胸懷來面對一長串過去我們所未曾詳細檢視過的信息。

例如,我們可以察看科學專業的敘述:酒精不僅是美味解渴的飲料,而且也是一種能夠改變意識形態的葯劑。我們學習到不但可以在飲料中發現到葯劑,同時也存在於食物和各種葯品之中。而且現在幾乎每一天,我們都可以讀到或聽到一些特定的葯劑對於人體所造成多重的危
害(包括對於心臟、血管、胃、肺部、口腔、腦部等等)這是我們從前所未曾懷疑過的狀況。葯理學家以及其他的成癮治療專家,現在都已經認為酒精無論是使用作為飲料、興奮劑、鎮靜葯、補葯或是安定劑,不能完全視之為安全無虞。但就每個單一個案而言,其本身並未必會直接導致身體傷害或精神惡耗。

顯然大部分人都能夠優雅的使用,而不致對自己或他人造成傷害。我們發現,可將喝酒視為醫學上的服用葯物,酒醉就像是服葯過量。濫用葯物能夠直接或間接的導致各種身體健康、精神、家庭、社會、財務、工作上的問題。

我們能夠開始看到酒精對有些人所造成的後果,而不是大部分只想到喝酒給我們帶來什麼。我們也已經發覺到,任何人,只要是有發生過關於喝酒方面任何型態的麻煩,也許就是處於我們稱之為「嗜酒」的狀況。

此一疾病侵襲的對象不分其年齡、信仰、種族、性別、智力、背景、情緒、健康、職業、家庭狀況、體質好壞、飲食習慣、社會或經濟地位或其它一般的個性。問題不在於你喝多少或怎麼喝、何時喝、為什麼喝,而是喝酒如何影響到你的生活——當你喝酒時發生過什麼事。

在我們能夠意識到自己有這個疾病之前,我們必須先走出一個老舊而又令人厭倦的誤區:承認我們自己已經無法控制酒量是一可恥、懦弱的表現(如果我們曾經如此)。

軟弱?事實上我們需要相當大的勇氣才能正視這一殘酷的現實、毫無保留、沒有掩飾、無需借口,同時我們不用再自欺欺人。(雖然似乎不是在自吹自擂,但坦白說我們很多人都幻想自己是世界冠軍)在我們從酒癮疾病康復的過程中,同樣也會因為一些錯誤的想法而蒙上陰影。就好像其他數以百萬計的人,親眼見到一個人因為喝酒而導致死亡,對於這個嗜酒者為何無法以自己的意志力停止喝酒會非常的驚訝。

這是另一個過時的觀念,我們之所以會將這種想法一直銘記在心,主要是因為我們很多人在早年時期接觸到一些典型、超強意志力的案例,或許是有過家族或鄰里中的傳奇人物。經過多年放盪不羈的生活後聲名狼藉,但突然間改弦易轍放棄酒精、女人,到了50歲的時候,洗心革面、重新作人,從此滴酒不沾,成為舉止得體、誠實正直的模範。

這種當我們准備好時也能夠依樣劃葫蘆的幼稚想法,是一項危險的錯覺。我們不是其他任何人。我們就只是我們自己(我們也不是每天喝一大瓶,一直活到90歲的老祖父。)現在我們非常確定的結論是,僅憑個人本身意志力來克服酒癮問題,其效果就像是治療癌症一般。從我們自己的經驗中已經一再重復的證實此事。

我們多數人曾經嘗試獨自解決,不論是希望控制酒量或是停止喝酒,但無論如何努力嘗試我們就是無法得到持久的成功。即使如此,要使我們坦白承認需要幫助仍然很不容易。因為此種作法,看來似乎也是一種懦弱的表現。

沒錯,我們正深陷於另一種迷失當中。但是我們最後終於問自己:如果我們能夠獲取並運用更強大的力量,是否比自己徒然無益的孤軍奮戰會更有智慧,尤其是在我們自己經過一段時間反復證實無法奏效之後? 如果按一下開關,就能開啟燈光,我們不認為持續在黑暗中嘗試摸索是明智之舉。我們無法完全靠自己獲得清醒。這並非我們所學習到可以保持清醒的方式。

同時充分享受清醒的生活也不是一個人獨自可以完成的工作。只要我們能夠考慮少數幾個有別於我們原本陳舊想法的觀點,即使是暫時性的,我們就已經作了一個正確的決定,邁入快樂、健康的新生活。

原本我們深信絕無可能會發生此事,但這種變化此時此刻正出現於我們成千上萬的會員之中。

『叄』 94年女程序猿想轉行做會計,應該怎麼辦呢

可以先沉澱自己,然後找准適合自己的發展方向進行系統性的學習,也可以請教專門的指導老師,從而有效轉行做會計。

『肆』 著名的女程序員有哪些

史上第一位程序員就是女士,Corrinne Yu,人稱史上最牛女游戲程序員,而且還是中國人喲
看看人家的成就吧:
微軟Halo團隊首席引擎架構師(principal engine architect) ;微軟游戲工作室的首位女性技術主管 ;
微軟的Direct3D顧問委員會及圖形顧問委員會的創始成員(founding member) ;
Gearbox Software公司技術總監(technical director) ;
ION Storm公司技術總監(technical director) ;
3D Realms公司的Prey引擎首席引擎程序員(lead engine programmer) ;
Zombie Studios首席系統程序員(lead systems programmer) ;游戲開發者會議(GDC) Women in Games 最佳程序員 ;
Kotaku網站十年內對游戲最具影響力女性(十人中唯一程序員) ;
尚學堂的java講師楊淑娟,張露就是女程序員呢!
求採納!

『伍』 外企上班軟體程序員工作穩不穩定

外企軟體程序員通常「人員流動比較大」。

而造成外企軟體程序員「人員流動大」的原因,不是企業的解僱,而是雇員的跳槽辭職。

軟體程序員頻繁跳槽的原因是:

  1. 軟體程序員的職業生命比較短。

  2. 軟體人員希望在有限的職業生涯里,為自己創造出最大的價值。

  3. 軟體人員希望在有限的職業生涯里,得到最快的最大的技能和職位的提高。
    如果固定在一個大項目上,只能取得有限的工作經驗,也比較枯燥。

所以,外企的軟體程序員如果滿足現狀,不主動辭職的話,還是比較穩定的工作。

『陸』 女生做程序員是什麼體驗

本人女,在IT行業待了有快20年,現在仍然在這個行業,暫時也沒有換其他行業的打算。

時至今日,我仍然在技術領域,不是銷售那種角色。

在中國,女生在IT界的技術領域待這么久的不多吧?

先給結論吧,那就是:我不後悔!

如果你們有興趣,我會嘗試寫一下在IT這么多年的感悟和自己的心態變化,希望能給IT圈的小輩們(以我的年紀,估計可以這么說了),一點過來人的建議。

另,真的希望能有IT圈的女生看到,避免和我一樣的困惑。

作為一個理工女,談不上任何的文字功底(coding算么?),這個回答我就想到哪兒寫到哪兒吧,大家就不要挑剔我的文筆了,呵呵。

開始嘮叨之前,有幾句話說在前頭:

1.我所有的工作經驗都來自外企;

2. IT行業和我年輕剛入行的時候(?b汗)已經有了巨大的變化;

3.中國IT行業這20年的大發展是我從業經歷的大背景;

以上因素,請一定考慮,再來分析我的經驗是否還適用於你。這世上沒有最好的建議只有最適合你的建議,而最適合你的建議一定需要你自己的分析和判斷。

看了大家的評論,還有一些給我私信的朋友,我想要先澄清一個事情,那就是:

搞IT不等於程序猿!

IT這個行業太廣泛了,雖然寫代碼編程佔了其中很重要的一個部分,但是真的不是全部!

在IT行業有很多不同的工作角色。以下是我個人的一個職業生涯工作角色的變化:

最開始是一個程序猿,是的,我入行第一份工作確實就是coding,然後做企業級產品的硬體安裝工程師,然後是做軟體安裝工程師,接下來是做解決方案工程師,再然後是系統架構師,再然後是解決方案顧問,現在我在一家外企IT公司負責公司相關產品在幾個重點行業的技術支持工作。

好吧,你看出來了嗎,我除了入行的最開始寫了兩年程序,其他的職位都不是程序猿!

大家不要再把IT局限到寫程序了好么,有大把的工作崗位等著你們哪!

什麼是企業級產品?拜託,IT並不是只有PC+平板這樣的設備的,真正的企業用戶,他們的機房裡有大量復雜的、專為企業用戶設計的專用設備,比如這樣:

(圖片均來自網路,僅是舉個栗子,如有不妥請告知我刪除)。

而我做軟硬體安裝工程師時的工作狀態就類似如下:

說回主題吧,干IT後悔嗎?

實話說,從來沒有過!但是有過無數次的動搖、迷茫、自我否定,捫心自問我一個如花似玉的好姑娘為啥要干IT?!不過每次理性的結論都是:干IT還是挺好的!

先吐槽吧,既然問出這個問題,肯定是因為干IT有無數的坑,這些坑包括但不限於:

1.忙!絕對的忙,不管你在IT圈的哪個崗位,我就沒見過不忙的,技術、銷售、程序猿自不必說,就連IT公司的行政、人事都是個頂個的忙。這種忙不分白天黑夜、不分平時假日、不分男生女生、不分黑人白人。從一睜眼就如同發條般轉個不停,忙到沒空吃飯、喝水、上廁所,忙到沒工夫陪女友老公父母孩子,相信我,這是絕對的常態。

2.累!人可以打雞血,不過搞IT的人那麼多,也沒那麼多雞啊!所以啊,這么一通忙,又沒有雞血,累是必然的??W畈鋅岬募影喟?ㄊ敲刻彀胍菇?突Щ?康魘隕璞噶??恢埽?拱?ㄎ?思際跬侗炅??2個小時不睡覺,咖啡杯堆成山。累到能准確的感覺到自己各個臟器的位置,心臟跳的都好像不是自己的了。常常有各種IT人士猝死的新聞,在我聽來,完全是隨時可能發生的事情。

3.要不停的學習!IT也許是各個行業中更新最快的行業了,不誇張的說,你每天都必須學習,你才有可能正常工作。程序猿要學習各種語言、開發方法,產品人員要學習公司新產品的各種特性,熟記各個參數,還要掌握市場的動向,友商的產品情況,除了產品還要了解你負責的行業情況,客戶在用什麼、需求是什麼,等等等等,不勝枚舉。一句話,在IT,一天不讀書,智商變成豬!

好吧,吐槽時間結束,看看干IT那些讓你無怨無悔的原因:

1.能養家糊口:這個必須要放在第一位的來說,那就是干IT能養活自己。在中國,如果單看工資收入,金融和IT絕對是排在前幾位的行業。IT行業相對其他傳統行業來說,工資水平還是處於較高的水平,更別說你幸運的投身到一個初創公司獲得股權期權等等,IT行業的快速發展給每個從業者帶來的是看得見摸得著的利益。我想,這也就是IT圈能吸引這么多有為青年加入的原因。

2.公平的競爭:是的,IT是一個相對其他行業更為公平的平台。所謂公平就是,你的能力決定一切。你再有背景,有再牛的爹,能不能寫出源代碼才是最重要的好么?!廣大的青年才俊們,只要你有真本事,就不用擔心自己在這個行業的前途。

3.視野開闊:IT行業發源於歐美,洶涌澎湃的席捲全球。干IT你看到的世界不再僅僅是你的公司、你的產品、你的國家,你每天都在和不同國家、地域、行業的人和事打交道。所謂著眼中國,放眼全球。

4.保持年輕:在IT圈裡混,每天都在接觸新事物,我覺得這是區別於其他所有行業的一個重要特點。每天有各種層出不窮的新產品、新思路、新方法、新創意呼嘯著來到你面前。如果你有一個開放的心態,願意去了解和探究這些新鮮事物,你會永遠保有自己的好奇心,永遠有一顆年輕的心態。相信我,一定要保持對世界的好奇心,這樣你才不會在進入中年之後變成一個庸庸碌碌,渾渾噩噩的人。

5.能力的提升:這個說起來很含糊,能力分為很多種,在IT最能提升什麼能力或者最應該提升什麼能力呢?第一,學習能力。你必須不斷的學習並且給你的學習時間並不會很多。在短時間內快速的掌握工作相關的各種技術技能,這一種能力是讓你在IT圈甚或將來在其他的什麼行業圈裡都會受用無窮的能力。舉個例子,我在頭兩年的coding生涯中,用過三種不同的編程語言,除了大學就學過的C++,另兩種語言相當冷僻,一種是銀行系統常用的開發語言,一種是和Mainframe大機環境的通信語言。當時要用這兩種語言完成客戶要求的系統編程,完全從零學起。看教程、研究別人的程序、不斷的嘗試編程、測試、debug,在短短半個月的時間掌握所有的編程方法,在客戶要求的時間內完成系統的編寫。這樣類似的情況,在整個IT生涯中屢次出現,不會有人等著你慢慢成長,這個行業需要你快速的從某個領域的菜鳥變成大拿;第二,時間管理能力。做IT的忙前面已經說到,你每天、每周都面臨大量的工作,再加上自己的學習計劃,正所謂是千頭萬緒。每一個能在IT行業如魚得水的人,一定是能管理好自己的時間和事情的人。高效率的工作絕對是搞IT的基本功。如何高效率的工作,大家可以了解很多優秀的時間管理、日歷管理的方法,選擇最合適自己的方法和工具;第三,理性思考的能力,IT是典型的理工科範疇,擁有理性思維更是基礎之基礎。而長期浸淫在IT圈,你的理性思考的能力會得到極大提升。理性客觀的看待任何問題,在尋求解決方案時不摻雜任何的感性思路。拜託,1就是1,0就是0,沒法感性,客戶的系統就在那兒停機呢,趕緊的解決問題,任何的退縮、害怕、猶豫統統的先讓到一邊吧。

6.成就感:基於以上種種的能力基礎,我相信你在IT界一定能站住腳跟。能力的成長、視野的開闊、開放的心態,這些會使你的IT職業生涯能有一個長足的發展。開發出客戶滿意的源代碼、為客戶提供一個復雜的IT架構設計、解決了客戶一個緊急的系統故障,這些成功的背後,你會收獲滿滿的成就感。某年春節,正是某客戶業務最繁忙的時候,其匯款系統卻在這個時候掉鏈子,響應速度奇慢,客戶在櫃台前排起了長隊。萬分緊急中,我們的團隊和客戶協同工作,花了幾個小時的時間定位故障,果斷排除,在次日恢復了業務的正常工作,客戶的感謝之情就差給你跪下了。這種成就感爆棚的事,在這個圈子裡還是時常能碰到的。

綜上,按照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干IT不僅能滿足生存要求,同時還能滿足獲取尊重、自我實現和自我超越的需要。即使你在疲累的時候會感到一絲迷茫,但是冷靜的思考過後我相信你還是會選擇繼續從事這個行業。

以上是我自己自說自話的結論,回頭想想,也許是我個人對於IT這種理性的行業有愛好,所以能列出這些好來。如果你真正的愛好是別的行業,也許我上面說的一切都不適合你。這年頭,男女都怕入錯行。一定要選擇自己喜歡的,至少不討厭的事情來作為職業的選擇。否則,即使勉強自己做,會是無盡的痛苦。

哎呀,碼字太累了哇!好久沒寫這么長的文章了哇。給客戶做架構設計主要是畫圖,也不用寫這么多字啊!

看到評論里很多問家庭狀況的,正好也是想說給IT女生們的話,就一並再嘮叨幾句吧。

我自己覺得還算做到了work life balance吧。簡單一句話,人生所有的大事都沒有耽誤,嫁人、生子、買房、買車,有一個無條件愛我、支持我的老公和兒子。

老公也是IT界人士,以我彼時的忙碌和宅的程度,也只能認領一個圈內人士了。有時候想想,我老公也挺悲慘的,就是完全糊弄不了我!說什麼我都明白,完全無法體現其IT人士的高人一等啊。哈哈,開玩笑啦,下面開始說正經的:

1.在工作的時候你就是男人。聽說過那句話吧,IT圈女人當男人使,男人當牲口使。怎麼把女人當男人使?我覺得其實最重要的是要有理性的思維方式。在工作中盡可能的用理智來思考問題。不是不能有感性,但是感性不能影響工作中你對問題的判斷。見過太多在工作中情緒控制不住、使小性子的姑娘,其後果只能是自求多福了。還有,「我是女生,你們都要照顧我,讓著我」這種思想,怎麼說呢,只能讓你自尋煩惱。不是說IT圈的男人都是冷血。這么多年搞IT,不管是同事還是用戶,我得到過很多幫助,大到幫你搞定一個項目中標,小到幫你搬一下機器,在很多節骨眼上多虧了這些幫助才能過關。但是但是,你不能總是靠人家的幫助活著啊,沒人會一直一直滿足你的求助的。是你的工作,你必須要自己去把她完成啊,要是習慣了事事都求人,最終不會有人來幫你,你就自己煩惱去吧。獨立、理性、踏實、肯干是步入IT圈的必要條件。

2.找個什麼樣的老公。我不是婚姻心理大師,只是想談談自己的一點感想。前面說我老公也是搞IT的,我能獲得家庭的完全支持,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他也是這個圈裡人,他完全理解我的工作!我的壓力、困難、需要加班出差等等一切工作上的問題他都能感同身受,不會有任何的不理解。(我對他也是一樣啊)。由此我想到,你要是想做一個成功的職場女性,你的家人,尤其是你的另一半,必須能理解你,支持你,你們能有一種partner那種互相扶持的關系。當然這一切的前提是愛,你在挑選IT這個工作的時候,我強調必須是你喜愛的。選老公,就更是了。在此感謝我的老公對我無條件的愛,無論我有多麼瘋狂的點子,有些在他看來是不可理喻的想法,最後都支持我去實現它們,在它的支持下,我一個人出去旅行、學MBA、每天健身、參加馬拉松、去潛水等等。想要個精彩的人生嗎,先找個好老公吧!尤其是IT女生,要是你老公不理解你,那日子就太難過了。

3.管理好自己的身體。女生搞IT,對身體的消耗比男生大的多。女生天生的生理特點在面對IT這個行業來說,劣勢明顯。雖說女生當男生使,但是我們也要自己照顧好自己不是嗎?怎麼照顧?選擇優質的電腦桌椅保護自己的腰椎頸椎;多站起來活動,不要一坐一上午;多喝水,少喝咖啡和碳酸飲料;每周至少健身3次,保持身材和活力;盡量規律的生活,合理安排自己的時間,提高工作效率,能不熬夜就不熬夜;不要因為不規律的生活暴飲暴食;說起來感覺很嘮叨是吧,到我這個年紀就會覺得都是真理了。

4.注意自己的外貌。不是說要姑娘們花大把精力打扮,但是要做到自己的服飾和裝扮符合你的身份和環境。如果今天我要泡一天機房,那麼要穿適合活動的服裝,抹上隔離霜(吐槽一下,泡一天機房出來臉都是黑的好不好!);如果今天是見客戶,要穿著職業正裝,business formal。你要穿個毛衣、牛仔褲的啥去,也就不要怪客戶小瞧你吧。不過,某次見國內互聯網的客戶,一個部門經理,人家穿著個拖鞋就出來了??.頓時覺得自己穿西服好熱。所以穿什麼見客戶,還要看是啥客戶。除了互聯網的客戶,我都是要穿好西服、襯衫這些服裝的。

5.最後最後,少看微信、微博上的那些段子吧,不要讓自己被這些碎片化的信息充斥。買個kindle,有空多讀讀書,至少可以讓自己不那麼浮躁。總之一句話,作為女生,一定要保持自己獨立思考的能力。

推薦一本給女生的書《Lean In 向前一步》。個人極推薦,每個職場女生我覺得都應該看看。我不多說了,不想影響你們自己的判斷。

還有人私信問我,想回家做家庭主婦行不行。當然行啊,選擇留在IT圈還是回歸家庭,只要是發自你內心的選擇,我都支持。最重要的一點,你要有選擇自己夢想生活的能力!

(ps:碼字真的很辛苦,希望大家能夠點個贊,關注一下,小編會繼續努力更新噠)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系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

『柒』 有哪些知名的女程序員

Corrinne Yu,人稱史上最牛女游戲程序員,而且還是中國人喲

看看人家的成就吧:

微軟Halo團隊首席引擎架構師(principal engine architect) ;
微軟游戲工作室的首位女性技術主管 ;
微軟的Direct3D顧問委員會及圖形顧問委員會的創始成員(founding member) ;
Gearbox Software公司技術總監(technical director) ;
ION Storm公司技術總監(technical director) ;
3D Realms公司的Prey引擎首席引擎程序員(lead engine programmer) ;
Zombie Studios首席系統程序員(lead systems programmer) ;
游戲開發者會議(GDC) Women in Games 最佳程序員 ;
Kotaku網站十年內對游戲最具影響力女性(十人中唯一程序員) ;
參與的游戲項目:
Treasure Mathstorm
《星際之門》--Anachronox
《兄弟連:地獄之路》Brothers in Arms: Hell's Highway
《無主之地》--Borderlands
《異形:殖民艦隊》--Aliens: Colonial Marines
Spec Ops: Rangers Lead the Way
除此以外,她還參與太空梭和核能研究項目,包括為加州的直線性加速器(LINAC)和布魯克海文國家實驗室(Brookhaven National Laboratory)的粒子加速器,設計及進行實驗。她的核能研究贏得美國能源部的獎項。在工余時間她也義務為Nvidia在CUDA、visual copmutier及GPU模擬上作顧問。
性別根本不是問題。

『捌』 女生當程序員有前途嗎

女生當程序員有前途嗎?四川優就業為您分析:
程序員絕大部分是男性,為了調節性別搭配,有些公司特別指出需要女性程序員,趕緊報名學習去吧。只要能幹活,工作沒問題。程序員不分男女,只要做得好就會有人看重你。
你需要選擇一個方向,高級應用類程序員還是底層開發程序員或是資料庫程序員。
1.高級應用類程序員 你可以選擇 .NET 或是 java 這兩門語言入門好好學也就是3~4個月。
2。底層開發程序員 學的東西就很雜了,比較難 例如C\C++和相關的函數庫周期可以說是論年。
3.資料庫程序員 我沒干過 不好說。
要熟悉最好還是自己做例子。
在找工作的過程當中,女生也有一定得優勢,優勢如下:
對於情況1:
我覺得寫代碼本身也是某種有天賦的東西。但我也同時覺得這也是非常體現「勤能補拙」這四個字的職業。多學,多練,多想也許不能保證做得足夠好,但是能保證做的越來越好。
對於情況2:
我覺得做後台似乎是相比之下更穩定、缺乏變化的工作。或許比較缺乏轉職的可能性。如果題主是想要藉此鍛煉自己然後轉職,可能需要自己更努力的去social、去抓住機會。
對於情況3:
題主也許現在並不特別明白自己真正想要做的是什麼(如果知道並確信自己是真正喜歡後台、想做後台的話,也許不太會有這樣的疑問),也不明白自己合適的是什麼。
對於這樣的迷茫,能做的事情大概就是多接觸,多嘗試了。我並不能給出其他更好的建議…我自己在做的事情也就是努力去試試看,看喜不喜歡、看能不能做好而已。
以及,人生的選擇並不是只有這一次而已。人生有好多好多好多好多好多好多好多好多好多的可能性。做你喜歡的事,一定會有出路。加油!

『玖』 北京,上海Java程序員的月薪水平

◆男性佔97%,人均月薪3500元
◆58%的軟體人在25歲以下,48%在本領域工作不滿3年
◆重點院校、本科、計算機專業開發者,占據著這個行業的主流
◆c/c++、java使用人數最多,c#居二,delphi位列第三
◆企業信息化、通領域為人氣最旺的兩大熱點
◆31%的中小民營軟體公司容納了52%的開發者
◆北京、上海、廣州、深圳四地成為中國開發人員的聚集地
……
時間進入2004年的尾聲,作為本刊主角的軟體人,今年收入幾何?發展態勢怎樣?為了全面解析2004年中國程序員的收入與發展狀況,本刊特別策劃了這期專題。
按照整個社會的普遍共識,軟體開發者是一個高薪的職業。事實情況何?高薪高到什麼程度?究竟是什麼人在賺取這些高薪?影響收入的決定性因素又是什麼?為了取得真實數據,本刊用了2個月的時間進行深入調查與采訪,希望這篇文章能在歲末年初之際,為大家帶來深入的思考。
細分市場,其實軟體從業人員除了程序員外,還囊括了很多的相關職業和角色,例如技術推廣人、項目負責人、技術總監等,因此,凡與軟體技術相關的工作或職業,都屬於本專題關注之列。
程序員薪資調查報告
「軟體人,今天薪資值多少?」大型網路調查活動從2004年10月初開始,在各大軟體門戶站點都開展了熱點調查,截止11月底,在兩個月的時間里,有近13000人參與並積極討論了這個話題。
2004年,軟體業人員結構處於什麼分層?
2004年,開發人員實際收入多少?
2004年,開發人員使用最多的技術是什麼?
2004年,影響收入的決定性因素到底是什麼?
……
圍繞以上種種問題,本刊設計了相關的調查與采訪題目,在分析與統計開發者基本薪資情況下,還針對被調查者的專業背景、技術、軟技能、公司福利以及影響薪資的關鍵因素做了相應的調查。
下面就讓我們進入此次調查的數據現場。
2004年中國開發者平均月薪3500元
49%的開發者月薪不足3000,54%年薪不足4萬(見表1、表2)。經歷軟體泡沫的投資家、管理者在對待員工的薪水上更為謹慎,但對開發者而言心理上卻產生比較大的落差,在大環境如此的情況下,處於弱勢的開發群體需要學會如何去適應環境,調整心態。
程序員占據大壁江山,升任技術總監者鳳毛麟角
從本次的調查數據來看,程序員在所有調查者中占據主流,人數為一半還多,高級程序員也佔了20%,這也是為什麼開發者薪資普遍不高的主要原因之一。曾經業界大為盛行的國內缺乏高層次的軟體人才的說法,這里似乎可以提供實在而有力的數據支持(見表3、表4)。
另外,從本次調查還得到了一個趨勢:在做了3-5年的程序開發工作後,開始產生一定的人員分流現象。從有一定技術能力的程序員開始,到根據自己興趣與愛好的二次擇業,有相當部分的人員脫離編碼一線,開始跨入技術主管、項目經理、技術支持、市場推廣等角色。
不滿者過半,普遍認為薪水太低
調查顯示只有4%的人對薪水比較滿意,近64%的人認為自己的薪水與社會同等能力開發人員相比偏低,這可以看出軟體泡沫對開發人員造成的心理落差依然存在。人們普遍認為,軟體業比較浮燥,所處其中的人也比較浮燥,但現在軟體產業的發展越來越趨於理性和平和,只有先調整好自己的心態,平和地從基本功練起,薪水的價值才可能越來越得到不斷提升。
軟體開發,讓女性走開
表5數據表明,開發者世界是一塊絕對屬於男性的天地,被調查者中有97%的人員屬於男性。記者在采訪中不止一次地發現,在軟體公司中工作的女性很少,而從事一線編碼工作的女性則是少之更少。一方面,軟體開發這種技術創新與高挑戰性、高壓力的工作,男性更易於取得成果。另一方面,也有一部分中小企業對女性程序員不重視,甚至同工不同酬,也讓一些希望就職此行業的女性永遠地離開了這塊陣地。
北京、上海、深圳、杭州成為程序員的最愛
地域對軟體人員的薪資有很大的影響。北京以其政治、文化的優勢集中了近19%的軟體開發者,上海、深圳各佔13%、10%,而杭州,以其良好的自然環境、人文環境及政府環境也吸引了5%的軟體人才(見表6)。數據表明,擁有高校資源的城市先天性地佔據著開發人才的絕對優勢。而且,各項調查數據顯示,地域也已不再是限制開發者流動的主要因素,尤其對於技術高手,他們幾乎可以自由地在各大城市間來來往往。
情人雖好,糟糠之妻難下堂
哪些人在投資it企業,被調查者所在公司的規模如何?根據采訪,幾乎絕大多數的被調查者都將外企列在了第一選擇,青睞之情溢於言表,但畢竟高高的門坎以及各種復雜因素,致使這些意願大部分都難以實現。反而是那些遭到諸多抱怨的民營企業,尤其是占據31%的最高市場份額、員工數不足50人、管理不規范的中小軟體公司,容納了52%的開發者隊伍。
c/c++、java成為翹楚,c#實力強勁
調查顯示,c/c++、java已是中國開發者的最愛,delphi依然延續著它的傳奇之路,而c#表現出了強大的後勁,相信這個微軟公司推崇備至的開發利器在未來幾年會如vb一樣贏得開發者的信賴。
人氣最旺的2大領域——企業信息化、通信
企業信息化、通信、通用軟體開發、系統集成四大領域集中了目前開發者的大多數。加入wto之後,中國企業要與世界接軌,e化是必然的趨勢,況且通信這個新興行業以其門檻高、薪水高也吸引了許多開發者。企業信息化作為傳統行業向網路化邁進的必然過程,容納著很多軟體人。另外,從市場角度看,移動、游戲開發、信息全三大熱點領域對開發者也同樣有極強誘惑力。
本科、計算機專業、部屬院校大學畢業者成為中流砥柱
軟體開發,並非只有計算機專業的人才能勝任,調查顯示,有近40%的開發者是從其它相關或無關專業轉行而來,但不可否認的是,占據60%者仍然為科班出身者。另外,盡管從來就崇尚高中畢業生就能成為軟體天才,但這樣的神話畢竟只是少數,支撐中國軟體業的仍然是大學教育程度以上者。參與調查者中86%具有大專以上學歷,另有8%的人具有碩士學歷,數據表明中國開發者的整體教育水平較高。
綜合實力的三大法寶:閱歷、技術與溝通
59%的開發者從業期間做過的項目不超過5個,61%的人溝通能力較差,而近76%的開發者對自己比較自信,認為自己能力不弱於公司其它人員甚至更強。根據調查,在影響軟體人薪資的因素中,閱歷、技術強弱是決定性因素。另外,信息化時代普遍重視團隊與項目整體實力,溝通能力成為影響程序員個人發展的一個重要因素。
軟體人主體正處青春期
「程序員是吃青春飯的」,這個論斷在本次調查中從另外一個角度得到驗證。58%的軟體開發者年齡不到25歲,48%的人在本領域工作時間不到3年,這些軟體生力軍未來5年必將成為引導中國軟體發展潮流的主力軍(見表18、表19)。另外,根據調查與采訪,年齡在35歲左右的第二代軟體人,現在已經成長為企業或項目的管理者,在各大軟體公司擔當著成熟、理性、有主見的軟體開發帶頭人的角色。
待遇與福利走向正規化
有63%的公司會根據員工表現主動加薪(見表20),近80%的公司會為員工提供基本福利,如養老、醫療保險、住房補助、午餐補助等(見表21)。培訓作為提升開發人員專業技能和實力的直接手段,越來越得到更多公司的重視。根據調查,項目獎金和固定假期基本成為以項目方式運作的公司的固定法寶,以鼓勵和保障員工的士氣和工作積極性。越來越多的中國軟體企業,開始邁向規范化管理之路。
技術與眼光是決定薪水的至關要素
絕大部分被調查者都認為技術能力是決定薪資的最關鍵因素。但在采訪過程中,卻有更多的技術總監甚至公司總經理一級,認為短期內決定一個開發者薪水的因素中技術能力確實非常關鍵,但從長期來看,能對開發者的薪水帶來長期且持久影響的,卻不只是技術能力,更多的則是他本人對業界的了解度,即眼光是否開闊。這是一個很重要的信號,如果只在技術點上打轉的人,除非是技術天才型,決大多數必須從綜合能力等各方面來加強,而絕非技術這一點。可以說,在加強自身技術實力的前提下,開闊的視野、一定的溝通能力、自我管理與團隊管理能力都對個人的發展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見表22)
現狀解析:五維度立體定位開發者的薪資水平
結合以上調查結果以及本刊記者的深入采訪,從宏觀角度來看,有五個要素立體性地將軟體人定位在了一定的薪資水平上。
這五個要素分別是:眼光技術、角色定位、公司性質、行業領域、地域因素。除第一、二要素是以個體原因佔主體外,其他三個關鍵要素都取決於社會、產業、企業或公司本身的發展情況,但這些要素也不是一成不變的,在一定程度上,都是雙向選擇。
眼光技術是關鍵
一級:眼光與閱歷
二級:核心技術
三級:專業與溝通
眼光開闊者得高薪
被采訪者:王永剛
個人背景:軟體公司cto
對於「決定薪資的最關鍵因素是什麼」這個問題,王永剛用「是否適合職位」來回答,這一點與很多認為技術能力強就可以拿高薪的觀點很不一樣。他認為,多數職位分工不同,即便技術能力強但不適合職位,一樣拿不到理想的薪水。他們公司在給員工定職定薪時,會與權威的咨詢公司合作,從分析職位工作職責,到該職位所要求的人員素質,再到應聘員工對該職位的理解以及實際的工作情況,進行綜合考慮。
專業與技術產生核心競爭力
被采訪者:孫勇
個人背景:高級程序員,linux下c/c++開發
工作四年來,孫勇一直從事linux下使用c/c++進行的嵌入式開發,四年中跳過兩次槽。跳槽前後的薪水變化很有意思,跳槽前月薪低年薪高,跳槽後月薪高但年薪卻降了很多,原因是第一家公司項目獎金、年終分紅很多,而第二家公司卻沒有其他方面的獎勵機制。
孫勇自認為跳槽太過頻繁,這樣對自己技術能力的發展會產生較多的負面影響。在他看來,一個人薪資的高低終究取決於自己技術的核心競爭力,變動太大可能會造成技術上的不連續。所以孫勇說,未來五年內自己會沉浸於技術不考慮其它,目的只有一個,就是讓自己更專業、更核心!
專家分析:眼光專業與核心競爭力是定位軟體人層級的第一法碼,其包含著很多的綜合因素:專業背景、閱歷、經驗值、能力高下等等。趨勢全球研發及資訊執行副總裁國屏認為,「技術很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市場和文化的配合。在個人的發展過程中,學習也會起到重要的作用。此外,還必須認同企業文化,具備技術、對工作、對解決問題的熱情」。此外,學習能力和溝通能力也是專家們認為重要度很高的2個要素。當然,這其中,作為前提「最重要的還是興趣,緣於自身對程序開發的熱愛」,8848公司cto張研如是說。
角色大挪移
一級指標:cto、項目承包人
二級指標:架構師、部門主管/項目主管
三級指標:普通開發人員
從個人發展的角度和過程來看,這個指標應該是倒向。但從業界普遍的認識,無論是能力、閱歷還是收入待遇,人們普遍對一級指標中的人員更多持贊賞態度。
被采訪者:張齊生
個人背景:技術總監
起初,我只是在一家軟體公司作java程序員,後來隨著項目的進展以及工作時間的推移,自己的技術能力、項目管理能力也逐步加強,從最初的開發人員做到項目主管,2003年底的時候做到技術總監,工資范圍也從最初的4000元到8000元,再到技術總監的萬元,角色的改變確實帶來了很多附加價值,當然,這個職位要求你帶來的價值也會更多。
專家分析:出現這種工資結構是正常的。因為架構師、cto一般都是從普通開發人員過來的,具有深厚的業界開發經驗和背景。聯合信息集團移動應用開發部總經理熊軍認為,開發人員必須「對自己能力的認識有一個准確的職業定位。認識自己,才能准確地職業定位,有了准確的職業定位,才能有短期、中期和長期的發展方向和動力。」
8848公司cto張研表示反對「學而優則士」、「不想當將軍的士兵就不是好士兵」此類說法。同樣,csdn網站、《程序員》雜志社總經理蔣濤也不建議所有程序員都向管理道路發展,因為相比之下,項目經理和cto必定具有一些獨特的素質,比如溝通能力、項目管理能力,組織能力、計劃能力以及產品和技術的眼光等,這些素質並不是每一個人都具備的。
公司對對碰
一級指標:外資、合資、民營大型it公司
二級指標:合資、中小軟體公司
三級指標:國企、事業單位
采訪中,有位叫王岩的資深開發人員一再強調,如果可能,一定要進外企。本次調查中,微軟亞洲研究院,ibm研究院等外企幾乎成了大部分開發人員所嚮往的聖地。
外企是我第一選擇
被采訪者:李文山
個人背景:技術支持
上海交大畢業的李文山,在校時就已經參與了很多社團活動,因此也見識了不少各種企業人員的做事風格與思想狀態。外企大公司前沿的技術科研、嚴謹負責的處事態度都給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當然,豐富的培訓、優厚的待遇、放心的福利也是必須考慮的因素。用他的話說,「身邊全是一級的牛人,自己的發展自然就有了保障」。
中小軟體企業機會多
被采訪者:劉洋
個人背景:項目經理+程序員
天天加班加點,見到劉洋時他一臉的菜色,但心情不錯。畢業不到一年,他就憑技術能力與管理能力當上了項目經理。雖然下面員工流動率高,但劉洋的薪水卻是老闆親自欽點,比起畢業的同班同學綽綽有餘。從項目最初的客戶談判、到中間執行,再到最後的交工,劉洋什麼都做過,因此也鍛煉得幾乎成了全能手。對於未來,他希望公司業務做大後,能再規范一些,當然,隨著公司的成長,自己上升的空間也很大。
三企走遍
被采訪者:阿蒙(vchome.net)
個人背景:6年,通信行業,珠海
我很幸運,畢業時就進了美資軟體公司,從事系統軟體的開發工作,主要應用c/c++、x86匯編、mips匯編、ddk、sdk等技術,年薪四萬多。在這家外企工作兩年後,技術與處事能力大有提高,但開始心生厭倦,總覺得外面的世界很精彩。後來有一家從事通信軟體產品開發的公司,答應年薪翻倍,一年後可走上管理層,怦然心動後就去新公司報到了。一年後,如願以償地走上管理層,兩年後,技術管理能力以及行業業務能力有了質的飛躍,也越來越發現這個行業有前途,於是與朋友開始策劃開公司,資金融到後就轟轟烈烈地創業了。沒日沒幹了一年,由於資金與市場的原因,公司over,只好灰溜溜地去一家香港合資公司繼續打工,仍做管理層。
我的感覺是,外企有一整套規章制度,薪金制度也較為完善,工作考評有客觀的數值:月工作計劃與總結、季度工作考核、上司的總體評價等,這些考核都很詳細,細到完成的代碼量、文檔數、提過什麼建議等等。國內企業也有計劃與考核,但更多的是主觀態度,而對工作的效果與過程並不具體細化,人際關系、表達能力等往往起著很微妙的關鍵作用。當然國內企業也有很多優點,比如制度靈活。
專家點評:人才的爭奪,一方面是卯足了勁准備搶佔有利地勢和環境的個人開發者,另一方面,企業間的人才爭奪戰越演越烈。在此情況下,為了吸引國內的高素質人才,不少外企紛紛在中國開設研究院,走「曲線救國」道路。根據一份獵頭資料,摩托羅拉研發中心、松下電器中國研究開發公司、ibm中國研究中心、朗訊公司貝爾實驗室、微軟中國研究院都是獵取高級科研、管理人才的大頭。外企與外企、外企與國企、國企與民企,這個三角關系,雖然在早幾年優劣非常明顯,但現在,這種差距正在明顯縮小。具體適合哪個企業,圍城內外其實也並不是三重天(見下頁表23)。
熱點行業易淘金
一級推薦:移動開發、游戲開發
二級推薦:安全領域、企業信息化
三級推薦:通用軟體、系統平台、項目開發等
專家點評:出現這種趨勢主要是由市場對軟體人才的供求決定的,因為目前在移動和游戲領域開發人員確實比較少,所以相對而言,他們的薪資較高,這就是所謂的「奇貨可居」。但是,目前市場在成長,這些新興或熱點領域的開發人員數量也在逐漸增加,當達到一個平衡點時,他們的工資也會隨之下降,這主要由市場對人才的供求關系決定。不建議開發人員輕易放棄自己原有的開發領域花大量時間和精力投向自己不熟悉的領域。
所以,熊軍認為:這兩個行業方向的長線發展看好,也需要更多的開發人員,但是年輕人都要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思維模式、技術能力選擇更適合自己的行業方向,而且也有很多更有潛力的方向,建議年輕人從長遠考慮。
地域火拚
一級指標:北京、上海
二級指標:深圳、杭州、廣州
三級指標:成都、武漢、大連等
絕大多數的軟體從業人員集中在北京、上海、廣州和深圳四大城市,其中尤以北京的人數最為集中,但在另一項相關的調查中,上海卻是程序員最嚮往的城市。在本次收入調查中,北京、上海的工資較高。武漢稍低於成都。
地域不同,薪資有別
被采訪者:青潤
個人背景:5年,電信行業、軟體企業服務
我本人在北京、上海、深圳、成都四地都曾工作過。我基本上這樣認為,對於剛剛大學畢業的軟體人員,工資情況是這樣:成都1500-2000元/月,上海2000元/月,深圳2000-2500元/月,北京2000-2500元/月。工作幾年後,以成都系數為1來計,上海和其他地方為1.3-1.5倍於成都的收入。差異主要也是因為生活成本造成的。
相比而言,北京具有王者氣氛,有著俯瞰全國的實力和影響力。上海是經濟驅動的城市。深圳對人的友好度最好,它的優點是有各種各樣的新技術公司,缺點是缺乏大公司的支撐。好山好水的成都,雖起步了很多軟體公司,但大都在出川後倒下了,或者只是長居四川,足少出戶,感覺比較舒適和懶散。
安逸的成都競爭的北京
被采訪者:夏桅
個人背景:。net開發人員
夏桅畢業之後就來到北京從事軟體開發工作。但他時常懷念起成都的生活,那裡的山,那裡的水,還有怡然自得的成都人都給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但夏桅還是不後悔。一方面,安逸的環境對自己發展不利,適度的競爭可以發掘自身的潛力。而且,眼界開闊了,薪水也高不少。當然,在北京的生活絕對說不上舒服,但機會多,可有多種選擇,極大地改觀了自己的現狀。
一眼可以看到頭的武漢,但我喜歡
被采訪者:劉如寧
個人背景:大學教師、項目主管
在武漢工作了10多年,劉如寧感覺還是比較愜意。比收入,武漢可能還不如成都,更別提北京和上海,但武漢的生活成本比較低,幾塊錢就夠一天的伙食了。在高校擔當大學教師的劉如寧,科研任務不重,而且還有足夠的時間去外面承接項目,用自己喜歡的軟體開發技術賺取外快。「我不是一個特別喜歡接受挑戰的人,這種做自己喜歡的事情、寧靜而富裕的生活,我還是比較滿足」,有房、有車,生活安定富足的劉如寧如是說。
專家點評:比「營利」,必須是一個閉環。有收入比較,還得有支出比較,兩者對比後才是最終收獲。在地域這個問題上,大城市,確實收入比較高,但相對的,生活成本也較高。
趨勢全球研發及資訊執行副總裁梁國屏表示,趨勢的薪資結構體系在全世界都是一樣的,具體數值要根據各地的市場來調整。比如一個經理,他的等級可能是10,那麼不論在中國、日本還是美國,他的等級都是10.但這個等級的薪水具體是多少,就要看當地的市場了,趨勢會和當地的薪資調查單位合作,來確定系數,然後計算出具體的薪水。
除薪水外,地域的附加價值會更重要一些。第一,對於技術發展比較迅速的it業,在大城市,整體的環境和氛圍相對會好一些,例如在北京和上海等地,幾乎每天都會有技術論壇、開發者大會、大廠商的開發日、各領域大師的巡迴講座等。其次,作的機會也會比較多,因為集中了各種類型的公司和企業,總會找到適合你條件的合適職位和選擇。第三,可以參與比較大的技術團體,形成獨特的生活與社交圈。用8848公司cto張研的話來說,「如果周圍都是高手,你不是高手也難」,所以地域對人影響最大的是提供了一個環境,其次才是機會和薪水。
對此,telelogic公司北方區總經理任群力建議說,「如果開發人員能夠善於利用互聯網,並有決心多學習,這種地域差異會得到弱化。」
我拿青春賭明天
在本次專題組織中,大部分被采訪人都明確表示,自己會在軟體業領域一直奮斗下去,因為從中得到了很多的快樂與激情。但明天是否一定會更好,這需要從兩個角度去考慮:一是從個人角度講,年輕的軟體人一定要有個人職業的規劃,而且這種規劃要從自己特點或專長出發,與當前業界相適應。另外,更重要的是,個人發展到什麼程度,還需要同整個軟體大環境和社會環境掛鉤。
個人職業要規劃
現在廣州做了4年delphi/c行業開發、年薪10萬的王旋說,「工作後所得到的收獲就是,學習和工作要有相對明確的目標,不能因為一時心動而去學習某一技術。在真正下決定之前,我通常會考慮更多因素,包括長期的發展、個人路線的規劃、需要付出的代價、可能遇到的困難以及解決的辦法等等,在決定後還會制定更加明確的計劃,包括短期、中期和長期的,身邊可以利用到的資源,以及每一個階段是怎麼過渡到更高階段的計劃。」
現在,越來越多的在職人員意識到,未來的職業細分市場中,只有在某一領域確實比較深入、具有專長和資源的人會得到企業的重視,浪里淘沙勇者勝。
中國軟體業面臨困境
中國的軟體業發展目前面臨兩難境地。上至國家,下至各城市都給予了相當的政策優惠,但整體軟體業的發展卻一直雷聲大,雨點小。對此,北航軟體學院院長孫偉憂心忡忡,「很多人從心裡看不起印度,但印度的軟體業卻有數家2萬、3萬員工規模的大企業,放眼中國,規模最大的東軟集團、用友公司,真正的軟體開發者也不過兩、三千人,這種差別太巨大了,我們一定要好好思考,中國的軟體業究竟出了什麼問題?」
對此,很多專家認為,中國軟體業已經面臨一個新的轉折點,隨著信息化在各行各業的深入運用,軟體業有機會深度專業化,由邊緣而進入核心,從而形成以深度專業化為特徵的核心競爭力。無論個人還是公司,我們都有幸在第一時間站在了軟體業這塊前沿陣地,但明天是否會更好,還有待於中國軟體業的整體發展,在這頗為沉悶的時刻,我們期望「讓暴風雨來得更猛烈些吧」!
參考資料:http://www.w-training.com/viewc.asp?id=23922

『拾』 外企的程序員不需要加班到半夜嗎

外企都是嚴禁加班的!

外企30歲程序工作日常表:
7:40 ~ 早起時間 起床, 洗漱,晨練,早飯
8:30 ~ 出門上班
9:01 ~ 早班
12:00 ~ 午飯
13:00 ~ 下午班
17:40 ~ 出門回家
19:00 ~ 家庭時間 (no-computer time)晚飯,聊天,鍛煉,電視,閱讀
21:00 ~ 工作時間 工作,技術閱讀
22:30 ~ 休閑時間 體育/IT/金融新聞閱讀, 游戲, 洗澡
23:30 ~ 睡眠

閱讀全文

與外企女程序員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伺服器卡在網頁上怎麼辦 瀏覽:54
用python自製編譯器 瀏覽:950
android分享新浪微博客戶端 瀏覽:26
系統中伺服器在哪裡下載地址 瀏覽:1001
新a4安卓手機怎麼投屏 瀏覽:173
pdftoemf 瀏覽:886
java介面可以實現介面嗎 瀏覽:59
vb編程10個隨機函數 瀏覽:21
程序員個人簡介100 瀏覽:772
土木工程師演算法工程師 瀏覽:92
javaexcel導入oracle 瀏覽:880
如何設置異地伺服器 瀏覽:882
為什麼安卓手機藍牙耳機不會彈窗 瀏覽:546
linuxf77編譯器安裝教程 瀏覽:949
android本地錄音許可權 瀏覽:446
加密u盤內容怎麼拷貝 瀏覽:284
安卓手機為什麼看不到iso文件 瀏覽:582
用圖片做文件夾圖標 瀏覽:693
java正則表達式語法 瀏覽:865
美圖秀在線壓縮圖片 瀏覽:1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