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晉升軍銜的命令狀是證件還是榮譽
晉升軍銜命令狀是宣布你軍銜等級的證書。用於說明你現在的職務。好比發給你個人的晉銜通知書。有時都沒有這么復雜,很多時候一紙晉升軍銜的通知就搞定了,拿來一念了事。
而《軍官證》是你軍人身份的證明。用於說明你現服役單位和職級。一般有效期4年,外出辦事你離不開。
(1)軍銜命令狀擴展閱讀:
報道:
解放軍報北京7月31日電記者王士彬報道:中央軍委今天在北京八一大樓隆重舉行晉升上將軍銜儀式。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向晉升上將軍銜的同志頒發命令狀。
上午9時30分,晉升儀式在庄嚴的國歌聲中開始。中央軍委副主席范長龍宣讀了6月29日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簽署的晉升上將軍銜命令。中央軍委副主席許其亮主持晉銜儀式。
這次晉升上將軍銜的6位高級軍官是:總政治部副主任吳昌德、總裝備部政治委員王洪堯、軍事科學院政治委員孫思敬、北京軍區政治委員劉福連、南京軍區司令員蔡英挺、廣州軍區司令員徐粉林。
晉升上將軍銜的6位高級軍官軍容嚴整、精神抖擻地列隊主席台前。習近平主席向他們頒發命令狀,並與他們親切握手,表示祝賀。佩戴了上將軍銜肩章的6位高級軍官向習近平等領導同志敬禮,向參加儀式的全體同志敬禮,全場響起熱烈的掌聲。
『貳』 解放軍晉升上將軍銜的命令狀裡面有什麼內容
茲授予 XXX 為中國人民解放軍 上將 軍銜
就是一軍官證 一般形式上的頒發都是放大的任命書而已
『叄』 中國十大元帥和十大將是按照怎樣的標准來評選的
大致上是按照各人在歷史上所表現的功績、成就和參加革命時間的長短來評定的。
1955年,有10位將領被授予中華人民共和國元帥軍銜,他們分別是:朱德、彭德懷、林彪、劉伯承、賀龍、陳毅、羅榮桓、徐向前、聶榮臻、葉劍英。此10位將領被稱之為「十大元帥」 。
1955年,有10位將領被授予中國人民解放軍大將軍銜,他們分別是:粟裕、徐海東、黃克誠、陳賡、譚政、肖勁光、張雲逸、羅瑞卿、王樹聲、許光達。此10位將領被稱之為「十大大將
(3)軍銜命令狀擴展閱讀:
十大元帥
1955年9月23日,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二十二次會議,根據《中國人民解放軍軍官服役條例》,審議了周恩來的建議,決定授予朱德、彭德懷、林彪、劉伯承、賀龍、陳毅、羅榮桓、徐向前、聶榮臻、葉劍英以中華人民共和國元帥軍銜。
1955年9月27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十二次會議通過了授予中華人民共和國元帥軍銜的決議。1955年9月27日下午5時,在北京中南海懷仁堂隆重舉行授元帥軍銜及授予勛章典禮,毛澤東主席頒發命令狀,授予朱德、彭德懷、林彪、劉伯承、賀龍、陳毅、羅榮桓、徐向前、聶榮臻、葉劍英10人中華人民共和國元帥軍銜,並授予一級八一勛章、一級獨立自由勛章、一級解放勛章,中國人民解放軍歷史上著名的「十大元帥」由此確立。
十大大將
1955年9月27日,中央軍委授予粟裕、徐海東、黃克誠、陳賡、譚政、肖勁光、張雲逸、羅瑞卿、王樹聲、許光達10人大將軍銜,後被人們稱之為「十大大將」。
中國人民解放軍大將軍銜的命令狀,由國家主席毛澤東簽署命令,以國務院名義授予。
『肆』 十大大將的授銜命令狀
中國人民解放軍大將軍銜的命令狀,由國家主席毛澤東簽署命令,以國務院名義授予。
大將的將官命令狀正面是: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授予軍銜命令
命令狀裡面正文是:
授予軍銜命令: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二十二次會議的決定,授予_______中國人民解放軍大將軍銜。
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
毛澤東
一九五五年九月二十七日
『伍』 晉升軍銜儀式中頒發命令狀時奏的歌曲是什麼
《義勇軍進行曲》。
1984年8月,中宣部下發了《關於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奏唱的暫行辦法》,規定在重要慶典或政治性的公眾集會時,在遇有維護祖國尊嚴的斗爭場合均可奏唱國歌。
根據國歌法,應當奏唱國歌的場合包括: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會議和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會議的開幕、閉幕;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全國委員會會議和地方各級委員會會議的開幕、閉幕。
各政黨、各人民團體的各級代表大會等;憲法宣誓儀式;升國旗儀式;各級機關舉行或者組織的重大慶典、表彰、紀念儀式等;國家公祭儀式;重大外交活動;重大體育賽事;其他應當奏唱國歌的場合。
(5)軍銜命令狀擴展閱讀
《義勇軍進行曲》是一首極富創造性的歌曲,作曲家聶耳以巨大的激情投入此歌的創作。首先,他成功地把田漢散文詩般的歌詞,按照音樂的規律,處理得異常生動、有力和口語化。
在旋律創作上,他既吸收了國際上革命歌曲的優秀成果和西歐進行曲的風格特點,又使之具有濃郁的民族特色,從而使此歌能為廣大群眾所掌握,發揮其戰斗作用。
歌曲開始是六小節進軍號般的前奏。它具有鏗鏘的節奏、明亮雄偉的旋律,其中三連音的妙用,更增強了歌曲的戰斗氣氛。前奏雖然短小,但卻蘊含著整個歌曲情感和旋律發展的基礎。歌曲環環相扣,層層推進。這一進行貫穿全曲,曲末並作多次重復,給人以堅定不移、勢不可擋之感。
聶耳根據歌詞分句的特點,把這首歌曲處理成由六個長短不等的樂句所形成的自由體結構。雖然每個樂句的旋律、結構都各不相同,但樂句與樂句之間,銜接緊密,發展自然,唱起來起伏跌宕、渾然一體。
『陸』 晉升軍銜的命令狀是不是軍官證
晉升軍銜命令狀是宣布你軍銜等級的證書。用於說明你現在的職務。好比發給你個人的晉銜通知書。有時都沒有這么復雜,很多時候一紙晉升軍銜的通知就搞定了,拿來一念了事。
而《軍官證》是你軍人身份的證明。用於說明你現服役單位和職級。一般有效期4年,外出辦事你離不開。
中國人民解放軍軍官證是配發給中國人民解放軍軍官的本芯式身份證件,於1998年10月開始使用,2016年7月1日統一換發。其在證明幹部身份、規范幹部管理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中國人民解放軍軍官證是中國內地有效身份證件之一。
1988年12月15日,中國人民解放軍總參謀部、總政治部、總後勤部聯合發出通知,自1989年1月1日起啟用「中國人民解放軍軍官證」與「中國人民解放軍文職幹部證」。
2016年7月1日,中國人民解放軍正式換發啟用2016式《中國人民解放軍軍官證》。中央軍委辦公廳下發通知,要求各級高度重視證件換發工作,指定專人負責,嚴密籌劃組織,嚴格按照規定辦理。
『柒』 解放軍軍銜是怎麼設置的
軍銜制是世界軍隊正規化的必然。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中國人民解放軍兩次實行軍銜制度,促進了革命化、現代化、正規化建設。
①1955年至1965年實行的軍銜制。1952年冬總幹部管理部便著手研究軍銜制的問題。1952年11月26日,總幹部部向中央軍委上報了實行軍銜制度的准備工作和擬制的初步計劃。
經過幾年周密細致地准備,1955年人民解放軍正式實行軍銜制度。軍官軍銜等級設置。1955年和1963年的軍官服役條例規定,軍銜設4等14級,即元帥2級:中華人民共和國大元帥、中華人民共和國元帥;將官4級;大將、上將、中將、少將;校官4級;大校、上校、中校、少校;尉官4級:大尉、上尉、中尉、少尉。士兵軍銜設2等5級,軍士:上士、中士、下士;兵:上等兵、列兵。
1955年9月27日,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二十二次會議,通過授予中華人民共和國元帥軍銜的決議,同日,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毛澤東發布授予朱德等10名中華人民共和國元帥軍銜的命令。下午5時,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授銜典禮,在中南海懷仁堂隆重舉行,毛澤東主席將授予中華人民共和國元帥軍銜的命令狀,一一授予朱德等10人。同時,國務院隆重舉行授予將官軍銜的儀式,周恩來分別把授予大將、上將、中將、少將軍銜的命令狀,一一授予粟裕等在京將官。9月28日,國防部舉行授銜典禮,彭德懷部長授予在京部分校級軍官軍銜。1955年11月至1956年初,各大軍區、軍兵種的授銜典禮相繼在各領導機關所在地進行。1955年首次授銜時,共授予元帥10名,大將10名,上將57名,中將175名,少將800名,將官合計1042名。之後選升中將2名,選升少將560名,到1965年取消軍銜制度時,共授予將官以上軍銜1614名。
②實行新的軍銜制(1988年10月)。1965年軍銜制被廢止後,在20多年的時間里,中國人民解放軍成為世界上沒有實行軍銜制的為數不多的軍隊之一。1980年3月12日,鄧小平在軍委擴大會議上提出:軍隊搞軍銜制問題。1982年初,軍委常務會議正式作出「恢復軍銜制」的決定。1987年國務院和中央軍委決定於1988年10月1日重新實行軍銜制度。新軍銜等級設置,軍官軍銜設3等11級:將官:一級上將、上將、中將、少將,校官:大校、上校、中校、少校;尉官:上尉、中尉、少尉。士兵軍銜設3等7級,士官:軍士長、專業軍士;軍士:上士、中士、下士;兵:上等兵、列兵。1988年9月14日,中央軍委在北京中南海懷仁堂隆重舉行授予上將軍官軍銜儀式。黨和國家領導人向洪學智等17位上將頒發了軍委主席鄧小平簽發的命令狀。10月1日,人民解放軍新的軍銜制度正式實施。共授予尉官軍銜40.5萬人,校官軍銜18萬人,將官軍銜1452人。軍銜制的再度實施,標志著人民解放軍現代化、正規化水平提高到新的階段。同時,還實行了文職幹部制度,這是中國人民解放軍幹部制度的一項重大改革,它對幹部實施分類管理,保留穩定專業技術幹部隊伍,加強國防建設和軍隊建設具有重要作用。值中華人民共和國誕生39周年之際,全軍官兵換新裝、戴軍銜,以新的軍容出現在人民面前。
『捌』 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一次實行軍銜制度是哪年
1955年9月、中國人民解放軍開始實行軍銜制, 首次授予朱德、彭德懷、林彪、劉伯承、賀龍、陳毅、羅榮桓、徐向前、聶榮臻、葉劍英中華人民共和國元帥軍銜,授予粟裕、黃克誠、譚政、肖勁光、王樹聲、陳賡、羅瑞卿、許光達、徐海東、張雲逸大將軍銜,中國人民解放軍著名的「十大元帥」與「十大大將」由此確立。
在評定高級軍銜的初步方案中,毛澤東為大元帥。除了後來被授予的十大元帥和十大將外,被評為元帥的還有周恩來、劉少奇、鄧小平。
中國人民解放軍發展沿革
1927年8月1日,南昌起義爆發,打響了反對國民黨反動派的第一槍,是中國共產黨獨立領導武裝斗爭和創建人民軍隊的開始。8月1日因此成為中國人民解放軍誕生紀念日。
1927年秋至1928年春,中國共產黨先後發動了南昌起義、秋收起義、廣州起義、湘南起義和黃麻起義。這些地區起義後保留下來的部隊,當時叫中國工農革命軍,1928年5月以後,陸續改稱中國工農紅軍,簡稱「紅軍」。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中國人民解放軍
『玖』 1955年授銜上校軍銜,級別是13級嗎,是高幹嗎
1955年上校軍銜是8級,屬於高幹。
1955年1月23日,中央軍委發布《關於評定軍銜工作的指示》。同年2月8日,第一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六次會議通過了《中國人民解放軍軍官服役條例》,規定我軍採用世界通用的軍銜體制。軍銜設6等19級:大元帥、元帥;大將、上將,中將,少將;大校、上校,中校,少校;大尉、上尉、中尉、少尉;上士、中士、下士;上等兵、列兵。
世界各國的軍銜體系中,一般都設有上校這一級軍銜稱號,除設有大校的少數國家外,上校是校官中的最高一級銜稱。上校一般為團長的編制軍銜。中國人民解放軍上校軍銜為副師職(正旅職)軍官和正團職(副旅職)軍官的主要軍銜。
(9)軍銜命令狀擴展閱讀
1955年9月27日,是中國人民解放軍歷史上非常重要的日子。這一天,在中南海舉行了兩場授銜活動。
14點30分,中國人民解放軍將官軍銜授銜典禮在中南海紫光閣西邊的國務院禮堂隆重舉行。
典禮會場布置得莊重樸素。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典禮局局長余心清宣布授銜典禮開始,全體起立,軍樂隊奏《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
國務院秘書長習仲勛宣讀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總理授予中國人民解放軍軍官將官軍銜的命令。接著,周恩來把授予大將軍銜的命令狀;
依次授予橫站在主席台前的粟裕、黃克誠、譚政、蕭勁光、王樹聲、陳賡、羅瑞卿、許光達、張雲逸9位在京將軍,並與他們一一握手錶示祝賀(徐海東因病在大連療養,未參加大將授銜儀式)。在京的301名將官都在此授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