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命令與征服從1到4裡面的凱恩是同一個人演的嗎
凱恩是《命令與征服:泰伯利亞》系列游戲中NOD兄弟會的首領,亦曾經在《命令與征服:紅色警戒》(一代)中以斯大林助手的身份出場,他的光頭形象使其成為「命令與征服」的標志性角色。
扮演者約瑟夫·大衛·庫坎(Joseph David Kucan)是前Westwood的數字電影總監,同時也是Westwood被EA關閉前幾乎所有真人過場的導演。
出場作品:
《命令與征服》(泰伯利亞黎明)(Command & Conuqer)
《命令與征服:紅色警戒》(Command & Conquer: Red Alert)
《命令與征服:泰伯利亞之日》(Command & Conquer: Tiberian Sun)
《命令與征服 泰伯利亞之日:火線風暴》(Command & Conquer Tiberian Sun: Firestorm)
《命令與征服:叛國者》(Command & Conquer: Renegade)
《命令與征服:十年典藏》(Command & Conquer: The First Decade)
《命令與征服3:泰伯利亞之戰》(Command & Conquer 3 Tiberium Wars)
《命令與征服3:凱恩之怒》(Command & Conquer 3: Kane's Wrath)
《命令與征服4:泰伯利亞黃昏》(Command & Conquer 4: Tiberian Twilight)
2. 關於《命令與征服:紅色警戒4》(EA)
要什麼底呢?RA和CNC都是westwood作品,而隨後都轉接給EALA,RA的每個版本,都是CNC有重大核心升級後才會有,CNC4你也知道,仍採用3的核心,並且銷量一片慘淡,這種時候怎麼可能開發RA4呢,RA3本就是一個快餐,發售在SC2發售之前,細節遠不如RA2,但有很多SC2中的元素,所以RA4即是提上開發日程,那也不可能是現在,你可以看到即時類游戲,自2002年後,不管是CNC,還是RA,又或者AOE,在2002年後開發時間都延長了,這就是因為W3的出現,現在SC2又出現了,別說是RA了,就是CNC這也得消停一陣了。
3. 命令與征服4
命4沒有單機版,EA當時就是把廣大玩家當成SB,拿一個網路版的《命令與征服:競技場》加個戰役改個名字,就當成命4拿出來賣了。外媒給足了EA面子,看在命令與征服悠久歷史之上,給命4的評分在70分左右,真正要是評分這款游戲沒有及格的可能。
作為一個從命1一路玩過來的老玩家,建議初次接觸命令與征服的玩家嘗試3代。3代是WestWood完成大半後,EA解散了WestWood,修改了單機劇情再掛上自己名字的產品。別問我為什麼命3看起來像紅警,紅警的全名叫《命令與征服:紅色警報》。
4. 命令與征服4怎樣進入遭遇戰
給你個圖片,第二豎趟就是遭遇戰,剛出來的是戰役,後兩個是多人游戲
5. 命令與征服3和4那個好玩
不論是游戲場面和玩法戰術等等方面來看都是命令與征服3最出色。命令與征服系列將會以命令與征服4泰伯利亞的黃昏結束,也就是說,自2010年3月之後,我們就再也玩不到新的官方命令與征服,命令與征服紅警和命令與征服將軍了,這是個巨大的遺憾。命令與征服3是超大場面的作戰,非常經典的命令與征服式戰術,還有極其豐富的戰役。當然本人也推薦命令與征服4,命令與征服4是命令與征服最後的輝煌,命令與征服4中徹底顛覆了命令與征服式的打法,開創了沒有金錢,部隊限制,泰伯利亞點數勝利====我們永遠也想不到的新奇玩意兒,打法要拋棄我們所有玩過的即時戰略的打法,命令與征服4中有像魔獸那樣的建造限制,但是非常嚴格,你同時只能造8輛一下的坦克或數十名士兵或5輛重型機甲,但是這使得戰斗異常激烈!如果你玩遭遇戰絕對是從頭打到尾,根本沒有發展和尾聲這一概念。同時戰役情節很雷人,作為命令與征服迷得話,看看命令與征服最後的結局也是很重要的。當然,命令與征服3肯定好得多,4以後有的是時間玩。
6. 命令與征服4 最終劇情
凱恩是外星人SCRIN的一員,在命令與征服一代之前來到地球(原因可能是不小心到地球的,回不去了),中間的幾十年間也通過復制體等方式存活,最終通過外星塔(外星人建在地球上)的蟲洞(過長里是走入蟲洞)來回倒SCRIN的星球。
CC4是最終版,沒有CC5,除非製作公司EA改變主意。
在www.verycd.com網站上可以找到。
7. 命令與征服4好玩嗎這游戲有名嗎
客觀的說 如果樓主玩慣了命令與征服3泰伯利亞系列的話 我不建議你玩命令與征服4 我也算是命令與征服系列的骨灰級玩家了 結果命令與征服4下來之後第三天就從我電腦上消失了 永遠的消失了 作為泰伯利亞系列的收山之作 這事EA公司的一大敗筆 至於樓主所問 有破解版的 星空遊民上就有 我就是在那裡下的 確實有人口限制 而且限制還很大 基本造不了幾個兵 更不要指望能造多少長毛象坦克了 而且電能也有限制 想造離子加農炮就只能造幾個防禦塔 還有就是基地分為進攻型、防禦型和支援型 想造烏克戰機就別想造長毛象坦克 想造長毛象坦克就別想造離子加農炮 想造離子加農炮就別想造烏克戰機 這就是令我最不爽的一點 相信也是另廣大泰伯利亞愛好者最不爽的一點 至於一次出兵 命令與征服3是以隊為單位出的 造一個就出一隊 但4裡面是以個為單位出的 造一個就出一個 經濟模式不用采礦 有點類似世界大戰同盟國與軸心國的經濟模式 錢是自己長得 勝利條件不再是以前的完全征服才算勝利 改成了資源勝利模式 誰先到達最高資源誰就贏 或者在規定時間誰的資源多誰就贏 這點有一點像英雄連和戰錘40K 是通過佔領資源點取得勝利的 總之 命令與征服4是吸取了眾多游戲的經典模塊卻把自己弄得四不像的敗筆之作 說了那麼多的不好 最後在肯定一點 那就是游戲畫面確實不錯 以上是我個人的建議 僅供參考
8. 誰能說說命令與征服4的劇情
凱恩是外星生物,比思金人高級得多的生物,
在3代思金人劇情里,思金人提到「凱恩」這個名字不知為何早已存在於他們古老的資料庫中,
而且思金人發現凱恩的DNA和他們資料庫中存儲的宇宙無數物種的DNA都不相符……
不過他究竟是神馬生物官方似乎並未給出結論……因為4代本身劇情就是坑爹向的……
凱恩是很早以前掉到地球的未知生物,甚至比人類誕生還要早,據說第一批人類就是他教化的,
但是不知何故他回不去自己的故鄉了,後來他發現思金人的星際科技有助於他回家,於是便計劃利用思金人。
思金人向地球投擲存有泰伯利亞的隕石,准備將地球同化成一個泰伯利亞礦場,而凱恩的計劃也由此展開。在3代中,凱恩引誘GDI使用粒子炮攻擊大神宮,引爆了宮殿下的大量泰伯利亞礦物,引來了在太陽系休眠的思金人。思金人開始在地球建造巨塔——一種傳送裝置,准備傳送主力部隊入侵地球。後來思金人被人類趕走,僅存的一座巨塔也停止運作……
4代劇情發生在3代數年後,由於第三次泰伯利亞戰爭,地球的生態被嚴重破壞,泰伯利亞的蔓延已不可阻擋,並且泰伯利亞開始吸取地心能量,造成地球運轉減速,頻臨毀滅,只剩下6年時間。
於是凱恩准備和GDI聯手推出一項計劃,在全球建立泰伯利亞網路以控制泰伯利亞的生長趨勢,
然而他真正的目的是讓泰伯利亞控制節點的共振平率與思金人留下的巨塔頻率同步以激活巨塔,開啟傳送門回家……
雖然NOD和GDI表面上握手,其實各懷鬼胎,並且雙方都各自分裂成兩派,
NOD方面,由凱恩領導的一部分和GDI合作,而由傑迪恩領導的一部分繼續從事恐怖活動,
GID方面,由一對男女(名字沒記,路人相…)領導的部分和凱恩合作,而由詹姆斯領導的一部分堅決與NOD敵對,
於是這四股勢力交加糾結在一起,
同時數名科學家和指揮官身體里被植入泰伯利亞神秘裝置(基於塔西佗的技術製造的),
這個裝置可以激活傳送門的啟動機關。
和前幾代不同,前幾代的玩家陣營明確,分別為GDI和NOD的指揮官,但是4代不同,4代玩家一開始是GDI戰功卓著的指揮官,眼睛在一次戰斗中失明,被植入神秘裝置後恢復視力,
在游戲第三關後玩家會被要求選擇,是忠於GDI,還是和NOD合作…
後來經過各種被殺,只剩下玩家一個人體內還存有這個裝置,而玩家也就成了凱恩實行計劃的最後籌碼……
無論是GDI結局還是NOD結局,凱恩都會成功帶玩家進入巨塔,讓玩家使用眼睛裡的裝置激活傳送門,不幸的是隨後詹姆斯跟蹤而入,將玩家擊倒,隨後凱恩將詹姆斯殺死,進入傳送門回家了,玩家在地上死去……
其實4代本身的劇情背景還說得過去,只是導演太爛,道具太差,GDI的軍服像20世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