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ansys 看幾階陣型的命令流
1、File、list、log可以把所有操作所對應的流明令記錄下來,最近的操作是最後的一段。
2、SessionEdit在操作界面最下方,就是在GUI操作的最下方,記錄的是打開ansys到最後一條操作的流明令。
『貳』 ansys11.0中,怎樣實現陣列
*dim 命令,具體使用請查詢help
『叄』 ANSYS命令流 幫忙解釋下
下面的所有東西,希望樓主拷貝到記事本裡面查看,不要選擇自動換行!
/PREP7!進入前處理器
ET,1,BEAM4!定義單元beam4,是個三維梁單元
KEYOPT,1,2,0!定義單元的關鍵選項,如果後面是0,代表默認的,可以先不用理解,
KEYOPT,1,6,0
KEYOPT,1,7,1!這里定義第七個關鍵選項,定義為編號1,也就是計算陀螺阻尼矩陣方程,要求
!IYY等於IZZ,也就是兩個轉動慣量要相等,這兩個量要在實常數中定義
!也就是下面的命令R
KEYOPT,1,9,0
KEYOPT,1,10,0
*SET,p,acos(-1)!定義三個參數,分別是派(4.1315)、第一個半徑R1,第二個半徑r2
*SET,R1,5
*SET,R2,60!半徑的單位
!定義單元的實常數,有兩個,因為有兩個半徑,分別就是下面的R,1
!和r,2
!r命令的定義中需要根據使用單元beam4來一一對應,不同的單元R命令
!定義的意思是不一樣的,具體每個意思,下圖看,一定要一一對應
!這里就先是截面積,Z向轉動慣量,Y像轉動慣量,是一樣的,從上面的
!關鍵選項定義中可以看的出來,KEYOPT,1,7,1
R,1,p*R1**2,p*R1**4/4,p*R1**4/4,2*R1,2*R1,,
RMORE,,p*R1**4/2,,,2175,,!這個也是定義實常數,因為命令只能定義6個數,從第七個
!就要使用這個命令,編號可以從下圖中對應下
R,2,p*R2**2,p*R2**4/4,p*R2**4/4,2*R2,2*R2,,!定義第二個實常數R,2
RMORE,,p*R2**4/2,,,2175,,
MPTEMP,,,,,,,,!這里來定義材料屬性,目前樓主提供的是GUI操作以後的
!,這個需要相應簡化,因為GUi操作中一般包括了溫度的考慮,所以使用了幾個溫度的命令
!目前看來只是有一個溫度,所以不用考慮溫度,簡化後的,在後面的注釋中,注釋開始是!(感嘆號)
MPTEMP,1,0
MPDATA,EX,1,,2e5
MPDATA,PRXY,1,,.3
MPTEMP,,,,,,,,
MPTEMP,1,0
MPDATA,DENS,1,,1e-10
!簡化後的材料屬性
!mp,ex,1,2e5!分別定義彈性模量,泊松比,密度,其中的1代表第一個材料屬性
!mp,PRXY,1,0.3
!mp,DENS,1,1e-10
MPTEMP,,,,,,,,!這里就是定義第二個材料屬性了!同樣包括彈性模量,泊松比,密度
MPTEMP,1,0
MPDATA,EX,2,,2E5
MPDATA,PRXY,2,,.3
MPTEMP,,,,,,,,
MPTEMP,1,0
MPDATA,DENS,2,,8E-8
K,,,,,!定義兩個關鍵點,第一個是0,第二個坐標是:(100,0,0)
K,,100,,,
TYPE,1!選擇第一個單元,也就是beam4
MAT,1!選擇第一個材料屬性
REAL,1!選擇第一個實常數
ESYS,0!選擇默認的單元坐標系統
LSTR,1,2!用剛才生成的兩個關鍵點,建立一條直線
LESIZE,ALL,,,200,,1,,,1,!把建立的這條直線劃分為200個
LMESH,1!根據劃分的線的段數,網格這條線,從而生成有限元模型
D,1,UX!對於第一個節點(也就是原點位置的那個節點)進行約束,三個平移方向都約束,但是轉動方向不約束,
!因為單元beam4是有六個自由度的
D,1,UY
D,1,UZ
D,102,UY!對於第102個節點,這樣來算他的位置,總共長度是100,劃分為200分,那麼102是那個位置,樓主應該知道了吧
!選擇了Y方向和Z方向的平移約束
D,102,UZ
FLST,2,1,2,ORDE,1!後面的兩個命令結合起來就是選擇了第200個節點,但是沒有具體操作,
!只是有了拾取選擇這個點的操作,這兩個命令一般是GUI直接生成的,寫命令流的一般不使用這兩個操作
!所以這兩個命令其實什麼任務都沒有做目前
FITEM,2,200
對上面的命令一一般是需要簡化的,簡化後的就是:
/PREP7
ET,1,BEAM4
KEYOPT,1,7,1
*SET,p,acos(-1)
*SET,R1,5
*SET,R2,60
R,1,p*R1**2,p*R1**4/4,p*R1**4/4,2*R1,2*R1,,
RMORE,,p*R1**4/2,,,2175,,
R,2,p*R2**2,p*R2**4/4,p*R2**4/4,2*R2,2*R2,,
RMORE,,p*R2**4/2,,,2175,,
mp,ex,1,2e5
mp,PRXY,1,0.3
mp,DENS,1,1e-10
mp,ex,2,2e5
mp,PRXY,2,0.3
mp,DENS,2,8e-8
K,1,,,,
K,2,100,,,
MAT,1
REAL,1
LSTR,1,2
LESIZE,ALL,,,200
LMESH,1
D,1,UX
D,1,UY
D,1,UZ
D,102,UY
D,102,UZ
FLST,2,1,2,ORDE,1
FITEM,2,200
簡化後的命令樓主結合本人說的,可以理解下
這段話因為只是在建模,所以沒有執行什麼計算的,思路其實我已經說的很明確了:
首先定義單元,指定一個關鍵選項包括了陀螺阻尼效果,然後再定義兩個實常數,然後定義了兩個材料屬性,然後建立一個一個線,使用第一個實常數,和第一個材料屬性對這個線進行了網格!其次再對這個線進行了約束的施加,原點位置三個平移方向全約束,對102個節點位置,進行了兩個方向的約束
『肆』 ansys的DM中怎麼進行陣列
在DM中的菜單欄選擇「創建」
選擇新建「模式」
在「詳細信息試圖」中選擇你需要的「方向圖類型」「幾何結構」「方向」等信息
方向信息中輸入你需要整列的」偏移距離「和」復制數目「即可
以上。
『伍』 ansys 如何將一個圓環上的所有節點沿半徑方向加1再復制一圈節點,新手求教,命令流,急急急急!謝謝!
先建立一個局部柱坐標系,把原點放在圓心。
然後選擇你要復制的節點,在半徑選項上加一個單位復制出來就好
寫個簡單的命令:
local,11,1,,,, !!!!!具體的命令格式可以看看幫助文件
csys,11 !!!激活坐標系
nsel,s,loc,x,, !根據你要復制的這些節點的半徑選擇節點
ngen,2,all,, !根據你要移動的半徑的距離復制節點
『陸』 ansys怎麼把36個葉片均勻分布在盤上
將坐標系修改為柱坐標系,然後以Y為變數進行復制,復制間隔為10。操作完成後記得將坐標系改回來。
『柒』 ansys/ls-dyna建模如何陣列
使用modeling裡面的,把數量調整一下。如果是環形陣列,需要先把柱坐標系激活,在y方向上陣列。
『捌』 ansys裡面建模的時候可不可以圓周陣列
用復制命令,把坐標改成柱坐標,(x為半徑,y為角度,z為深度)
『玖』 ansys求助,命令流 115. CONE,RBOT,RTOP,Z1,Z2,THETA1,THETA2(以原點為中心生成錐體或圓台
CONE,RBOT,RTOP,Z1,Z2,THETA1,THETA2
構建以工作平面原點為中心的圓錐體
RBOT,RTOP
圓錐體底面和頂面的半徑。RBOT 或RTOP零值或空值將定義繞中心軸的退化面(即錐頂),RBOT和RTOP同值將定義一個圓柱體。
Z1,Z2
圓錐體的工作平面Z坐標,底面賦予小值。
THETA1,THETA2
圓錐體的起始角和終止角(順逆方向)。用於構建一個圓錐扇形,此扇形從較小幾何角開始,以正角方向延伸到終止角(預設值是360。)參閱<ANSYS建模和網格劃分知道>說明。
注釋
定義一個以以工作平面原點為中心的圓錐體。非退化底面和頂面平行於工作平面,但不一定與工作平面共面,這條體積命令不能用於構建退化體積,以產生面積。360°的圓錐體,底面和頂面是圓形(每個面被四條線劃分),兩面由兩個面聯接(每個面跨度為180°)。參閱用CON4command構建圓錐體的替換方法。
VOFFST,NAREA,DIST,KINC
從給頂面偏移生成體積
NAREA
選定產生體積的被偏移面。如果NAREA = P,界面拾取激活,其餘命令參數被忽略(僅在GUI中有效)。
DIST
生成體在給定面上關鍵點的偏移量將被確定。正法向由關鍵點方向的右手法則確定
KINC
數集范圍內用於關鍵點序列的增量。如果該參數為零,關鍵點序列號將自動從最小有效值開始分配[NUMSTR]。
注釋
通過偏移面生成體(及相應關鍵點,線,面)。偏移方向根據給定面法向而異。終止斜面的生成線與給定類型一致。
如果單元屬性通過AATT命令賦予給說輸入面,反面也將有相同屬性(即輸入面的屬性將復制給相應反面)。注意只有相反面能獲得輸入面屬性;相聯接面則不行。
如果這些面已被劃分網格或屬於已劃分網格體,可用此命令生成已劃分網格的體。注意:在拉伸已劃分網格面前,EZSIZE命令的NDIV參數應設定。
====================================================================
CYL4,XCENTER,YCENTER,RAD1,THETA1,RAD2,THETA2,DEPTH
在工作平面的任何地方生成圓面或圓柱體
XCENTER,YCENTER
圓面或圓柱面的X,Y工作平面坐標系。
RAD1,RAD2
圓面或圓柱面的內外半徑(任一方向)。RAD1或RAD2零值或空值,或者RAD1和RAD2同值,這將定義實體圓或圓柱體。
THETA1,THETA2
圓或者圓柱體面的起始角和終止角(仍一方向)。用於生成局部圓環或局部圓柱體。扇面開始於較小幾何角,以正方向拉伸,終止與大角。起始角默認為0°,終止角默認為360°。參閱<ANSYS建模和劃分網格向導>說明
DEPTH
從工作平面開始的垂直距離(工作平面Z向正向或反向)表示圓柱體的深度。如果DEPTH = 0 (預設值),工作平面上將生成圓面。
注釋
在任何位置定義圓面或工作平面的任何位置用一個面定義圓柱面。對於360°實體圓柱體,底面和頂面是圓形(兩個面由四條線組成)並由兩個表面聯接(每個面跨度180°)。參閱CYL5,PCIRC和CYLIND命令用其他方法生成圓面和圓柱體。
但處理IGES文件輸入模型時,必須提供圓柱體深度值,否則將忽視該命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