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程序命令 > 種水稻的程序員

種水稻的程序員

發布時間:2022-09-07 11:59:10

1. 在沙漠中種出萬畝水稻,養活幾百萬的人口,堪稱袁隆平二代的是誰

沙漠水稻種植獲得了多項國家專利,養活了中國幾百萬人口,騰飛被稱為第二個袁隆平。如今騰飛還在考察其它可以種植水稻的沙漠,地球上的很多沙漠都有希望變成綠洲。單單一個科爾沁沙漠的水稻一年就有上百億的利潤,看到如此大的商業價值,很多人都開始搞投資。如今騰飛已經拿到了3億的投資,他的沙漠水稻規模將會越變越大。

沙漠水稻相比其它水稻種植來說有很多優勢,比如說沙漠中的土地雖然都已經沙化了,但裡面含有各種有機物質。這些物質可以給水稻帶來不少的養分,對人體也是有益的,以及沙漠水稻有效地制止了土地的沙漠化,把沙漠變成了綠洲,這對保護環境來說也是很有益的。

2. 在農村種植水稻的人屬於什麼職業

職業是農民。
(1)農民是一種職業,而不是身份。
(2)水稻種植業主要分布在亞洲季風區。季風區水稻的種植約有7000年的歷史,稻米是當地人們喜愛的主要糧食,所產稻米佔世界稻米總產量的絕大部分。中國是世界上最大的稻米生產國家。
特點:
⑴、小農經營。 水稻生產以家庭為單位,由於人均耕地少,每戶耕種的田地很少,我國南方每戶耕種的水稻面積一般少於1公頃。
⑵、單位面積產量高,但商品率低。 農民在田裡精耕細作,使稻穀的單位面積產量較高。但是由於生產規模小,每戶稻穀的總產量不大,受傳統觀念及經濟水平的制約,農民將收上來的稻穀的相當一部分留作自用,而送到市場上出售的稻穀有限;但是泰國是特例,其出口多。
⑶、機械化和科技水平較低。 農民一般從事手工勞動,雖然近一二十年來,利用電力進行灌溉、脫粒等發展較快,化肥、農葯的使用量的逐步提高,但從總體上看,機械化和科技水平還比較低 ;除日本在稻田機械化方面取得較大進展外,亞洲其他國家水稻生產的機械化水平仍然很低。
⑷、水利工程大。 灌溉是水稻的生產基礎。季風區水旱災害頻繁,對水稻的生產威脅和大。小農經營無力建設水利工程,需要政府的大力投資並組織水利工程的建設。

3. 二十四節氣有哪幾個節氣是水稻播種和收獲的節氣

1、播種季節:芒種

芒種的「芒」字,是指麥類等有芒植物的收獲。芒種節氣是農民伯伯最忙碌的時候,時值「三夏」,既要夏收,將上年播下的油菜麥子顆粒歸倉;夏種,一年中種植面積最多、最重要的農作物水稻,需要不誤農時栽種;又要對春播作物進行夏管。

2、秋分:秋分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十六個節氣,太陽在這一天到達黃經180度,直射地球赤道,因此地球絕大部分地區這一天晝夜均分。這一天剛好是秋季90天的一半,因而稱「秋分」。秋分是美好宜人的時節,也是收獲的季節,果實累累,丹桂飄香,從古到今,很多人都對這個「黃金季節」充滿著期待和嚮往。

(3)種水稻的程序員擴展閱讀:

水稻成熟要經過這四個時期:

1、乳熟期:水稻開花後3~5天即開始灌漿。灌漿後籽粒內容物呈白色乳漿狀,澱粉不斷積累,干、鮮重持續增加,在乳熟始期,鮮重迅速增加,在乳熟中期,鮮重達最大,米粒逐漸變硬變白,背部仍為綠色。該期手壓穗中部有硬物感覺,持續時間為7~10天左右。

2、蠟熟期:該期籽粒內容物濃黏,無乳狀物出現,手壓穗中部籽粒有堅硬感,鮮重開始下降,乾重接近最大。米粒背部綠色逐漸消失,谷殼稍微變黃。此期約經歷7~9天。

3、完熟期:谷殼變黃,米粒水分減少,干物重達定值,籽粒變硬,不易破碎。此期是收獲時期。

4、枯熟期:谷殼黃色退淡,枝梗乾枯,頂端枝梗易折斷,米粒偶爾有橫斷痕跡,影響米質。水稻達到生理成熟的標準是籽粒內干物重達到最大,也就是完熟期。從外觀上看,當每穗穀粒穎殼95%以上變黃或95%以上穀粒小穗軸及副護穎變黃,米粒定於變硬,呈透明狀,這時是水稻收獲最佳時期。


4. 水稻怎麼種植

種子播在准備好的秧田上,當苗齡為20∼25天時移植到周圍有堤的水深為5∼10公分(2∼4吋)的稻田內,在生長季節一直浸在水中。
耕種方式
稻米的種植技術,包括稻田和插秧,是在中國發明的。傳說中是神農氏教導人們如何種稻。
目前稻的耕種除傳統的人工耕種方式,亦有高度機械化的耕種方式。但仍不失下列步驟:
整地:
種稻之前,必須先將稻田的土壤翻過,使其松軟,這個過程分為粗耕、細耕和蓋平三個期間。過去使用獸力和犁具,主要是水牛來整地犁田,但現在多用機器整地了。
育苗:
農民先在某塊田中培育秧苗,此田往往會被稱為秧田,在撒下稻種後,農人多半會在土上灑一層稻殼灰;現代則多由專門的育苗中心使用育苗箱來使稻苗成長,好的稻苗是稻作成功的關鍵。在秧苗長高約八公分時,就可以進行插秧了。
插秧:
將秧苗仔細的插進稻田中,間格有序。傳統的插秧法會使用秧繩、秧標或插秧輪,來在稻田中做記號。手工插秧時,會在左手的大拇指上戴分秧器,幫助農人將秧苗分出,並插進土裡。插秧的氣候相當重要,如大雨則會將秧苗打壞。現代多有插秧機插秧,但在土地起伏大,形狀不是方型的稻田中,還是需要人工插秧。秧苗一般會呈南北走向。還有更為便利的拋秧。
除草除蟲:
秧苗成長的時候,得時時照顧,並拔除雜草、有時也需用農葯來除掉害蟲(如福壽螺)。
施肥:
秧苗在抽高,長出第一節稻莖的時候稱為分櫱期,這段期間往往需要施肥,讓稻苗成長的健壯,並促進日後結穗米質的飽滿和數量。
灌排水:
水稻比較倚賴這個程序,旱稻的話是旱田,灌排水的過程較不一樣,但是一般都需在插秧後,幼穗形成時,還有抽穗開花期加強水份灌溉。
收成:
當稻穗垂下,金黃飽滿時,就可以開始收成,過去是農民一束一束,用鐮刀割下,再紮起,利用打穀機使稻穗分離,現代則有收割機,將稻穗捲入後,直接將稻穗與稻莖分離出來,一粒一粒的稻穗就成為稻穀。
乾燥、刪選:
收成的稻穀需要乾燥,過去多在三合院的前院曬谷,需時時翻動,讓稻穀乾燥。刪選則是將癟谷等雜質刪掉,用電動分谷機、風車或手工抖動分谷,利用風力將飽滿有重量的稻穀自動篩選出來。

5. 水稻三系法,兩系法制種和繁殖的原理

三系是指雄性不育系、保持系和恢復系。要想利用水稻的雜種優勢,首先必須解決大量生產第一代雜交種子的難題,解決這個問題的有效途徑首推培育一種特殊的水稻品種,叫做雄性不育系。

1.雄性不育系

雄性不育系是一種雄性退化(主要是花粉退化)但雌蕊正常的母水稻,由於花粉無生活力,不能自花授粉結實,只有依靠外來的花粉才能受精結實。因此,藉助這種母水稻(雄性不育系),作為遺傳工具,通過人工輔助授粉的辦法,就能大量生產雜交種子。

2.保持系

這是一種正常的水稻品種,它有一種特殊的功能,即用它的花粉授給不育系後,所產生後代,仍然是雄性不育的。因此,藉助保持系,不育系就能一代一代地繁殖下去。如果沒有保持系,不育系就會絕種。

3.恢復系

這也是一種正常的水稻品種,它的特殊功能是,用它的花粉授給不育系後,所產生的雜交種雄性恢復正常,能自交結實,如果該雜交種有優勢的話,就可用於生產。
由此可見,要利用水稻的雜種優勢,必須做到三系配套,不育系為生產大量的雜交種子提供了可能性,藉助保持系來繁殖不育系,用恢復系給不育系授粉來生產雄性恢復且有優勢的雜交稻。三系法雜交稻的生產程序,可圖示如下:

三系法雜交稻的生產程序

我國於1964年開始研究雜交水稻,1973年實現了三系配套,1976年開始在大面積生產上推廣雜交稻,由於增產效果明顯,雜交稻的種植面積迅速擴大,2004年達2.6億多畝,佔全國水稻總面積的59%,占總產量的67%。近幾年全國水稻的平均畝產約420公斤,其中雜交水稻為470公斤,常規稻為380公斤,2004年日本水稻平均畝產為445公斤,世界水稻平均畝產為253公斤。

上世紀八十年代,湖北一位農業技術員石明松在水稻品種農墾58中發現一株特別的水稻,它在夏季抽穗時表現為雄性不育,在秋季抽穗則表現雄性正常,經過進一步的研究,終於弄明了其育性轉換與日照長短和溫度高低有密切關系,即在長日高溫條件下,它表現雄性不育;在短日平溫條件下,恢復雄性可育,並將這種水稻命名為光溫敏不育系。

利用光溫敏不育系發展雜交水稻有兩大優越性。第一是免除了保持系,在夏季長日照下可用來與恢復系制種,在秋季或在海南春季可以繁殖自身,不再需要藉助保持系來繁殖不育系,因此用光溫敏不育系配製的雜交稻叫做兩系雜交稻。兩系法在種子生產程序上減少了一個環節,從而降低了種子生產成本。第二是配組自由,選配到優良組合的機率大大高於三系法,大量的試驗表明,95%以上的現有水稻品種,都能使兩系不育系的育性恢復,而只有不到5%的品種能恢復三系不育系的育性。由此可知,在選擇優良組合方面,兩系法要比三系法優越得多。

兩系法雜交稻為我國獨創,於1995年研究成功,是作物育種上的重大突破,近年的種植面積在4000萬畝左右,一般比三系雜交稻增產5-10%。

6. 水稻種植是如何實現全程無人機械化作業的

水稻種植實現全程無人機械化作業的過程是:首先採用無人駕駛旋耕機完成土地耕整;然後採用無人駕駛水稻旱直播機進行水稻播種;再採用無人駕駛高地隙噴霧機和無人直升機完成了施肥和施葯等作業;最後由無人駕駛收獲機和運糧車協同完成收獲作業。

近日,華南農業大學增城教研科學基地,中國工程院院士、華南農業大學教授、廣東農村科技特派員羅錫文團隊的水稻無人農場喜獲豐收。「我們的水稻無人農場已經實現耕、種、管、收的全程全面機械化,未來該項技術有望推廣至全國各地。」羅錫文說。

華南農業大學水稻無人農場已經出產了首批大米,這批大米的耕、種、管、收均由無人駕駛的農機完成,在國內尚屬首次。

(6)種水稻的程序員擴展閱讀

無人農場

「無人農場能把作業人員從繁重的駕駛操作中解放出來,大大提高了作業效率。」羅錫文介紹說,無人農場是實現智慧農業的一種途徑,包括耕種管收生產環節全覆蓋,機庫田間轉移作業全自動,自動避障異況停車保安全,作物生產過程實時全監控,智能決策精準作業全無人等五大特點。

在無人農場,旋耕機、拖拉機等機械,按照設計好的程序,自己從機庫開到田間作業再回到機庫,輕松將農活完成,全程實現無人化。

自2004年,羅錫文團隊就開始研究農業機械導航及自動作業,突破了十大關鍵技術,先後研製出無人駕駛旋耕機、播種機、插秧機、高地隙寬幅噴霧機和收獲機,實現了耕整、種植、田間管理和收獲全程無人機械化作業。

7. 我們常說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請你說說水稻的種植過程。

(1)種子的萌發的自身條件是指種子的胚是發育成熟而完整的、活的,並且種子中儲備了足夠供胚發育的營養、已過休眠期,因為胚發育不成熟,或不完整的種子不能萌發如大米;種子萌發時需要的營養物質(有機物)來自種子自身,因此種子內必須有足夠的供胚發育的營養儲備.
(2)在進行實驗時,為了避免出現偶然性,應隨機抽取一定量的種子作樣本,設置重復組,取平均值作測定結果.
種子的發芽率指的是萌發的種子數占供檢測的種子數的百分比.計算公式為:


不難得出表中的發芽率分別為:A60%、B92%、C70%、D80%,種子的發芽率只有達到90%,才能達到播種要求.因此最適宜播種的是B、92%
(3)種子播種前要浸種,這樣可以給種子萌發時提供適量的水分;種子堆放在一起進行呼吸作用將體內的有機物轉化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時將有機物中的能量釋放出來,為種子的萌發提供適宜的溫度;通過配合淋溫水、通氣等措施,提供足夠的空氣.
(4)植物的生長需要多種無機鹽,無機鹽必須溶解在水中植物才能吸收利用.植物需要量最大的無機鹽是含氮、含磷、含鉀的無機鹽.氮肥作用:促使作物的莖,葉生長茂盛,葉色濃綠;鉀肥的作用:促使作物生長健壯,莖稈粗硬,增強病蟲害和倒伏的抵抗能力;促進糖分和澱粉的生成;磷肥的作用:促使作物根系發達,增強抗寒抗旱能力;促進作物提早成熟,穗粒增多,籽粒飽滿.
(5)植物主要通過根尖的成熟區吸收土壤中的水分和無機鹽,並通過根、莖、葉的導管運輸到植物體的各個部分.
(6)合理密植可以充分利用光能,提高農作物的單位面積的產量,因為光照面積越大,光合作用也越強,製造的有機物就越多,所以在農業生產上常採用多種措施以增大植物的葉與光的接觸面積,達到提高產量的目的.
(7)由於化學農葯的長期使用,一些害蟲已經產生很強的抗葯性,許多害蟲的天敵又大量被殺滅,致使一些害蟲十分猖獗.許多種化學農葯嚴重污染水體、大氣和土壤,並通過食物鏈進入人體,危害人群健康.生物防治利用了生物物種間的相互關系,以一種或一類生物防治農作物的病蟲害.它的最大優點是不污染環境,節省農葯經費,是農葯等非生物防治病蟲害方法所不能比的.
水稻與雜草,相互爭奪陽光、水分、無機鹽和生存的空間,屬於競爭關系.
(8)水稻開花如果遇到連綿陰雨,花粉被雨水沖落,影響風力傳粉,水稻的果穗常常有缺粒,導致水稻產量低.為了彌補自然下狀態傳粉不足,如果輔以人工輔助授粉.
(9)種子壽命的延長對優良農作物的種子保存有著重要意義,也就是可以利用低溫、乾燥貯存條件,抑制呼吸作用,延長種子壽命.實驗證實,低溫、低濕,黑暗以及降低空氣中的含氧量為理想的貯存條件.
故答案為:(1)種子;營養(2)誤差、B(3)呼吸;水分;溫度;空氣(4)氮;磷;鉀(5)根;成活(6)光合作用(7)生物防治;競爭(8)傳粉;人工輔助授粉(9)低溫;乾燥;呼吸

8. 水稻的種植 簡單步驟

(一)秧苗階段1.秧苗長相苗齡適當,葉齡整齊,苗健壯,葉挺秀,根系發達,移栽後抗植傷力強。2.診斷指標(1)足苗:移栽時每畝秧田葉面積系數約3.0一3.5;大苗每畝總苗數為100一120萬,中苗為150一200萬,小苗為250一300萬,單季雜交水稻每畝總苗數為50萬一75萬左右;葉齡整齊一致,中苗葉齡6.1一7.0,大苗葉齡8.1一9.0,小苗葉齡4.1一5.0無土小苗葉齡3.0。(2)發根力強,單株根系發達,白根多,栽後2一4天返青活棵,活棵標准為早晨見心葉葉尖吐水為准。(3)抗植傷力強,中苗葉色青綠,葉彎不披垂,碳氮比10一13,稱健壯秧;大苗時色淡綠,葉片硬直,碳氮比15以上,稱老壯秧,小苗葉色嫩綠,葉片微彎,稱嫩壯秧。(4)秧苗基部粗壯,其粗度為0.5一0.7厘米;帶櫱率大苗95%以上,中苗50%左右,小苗30%上下。3.因苗管理圖示(1)選種種子要充分成熟,純凈,粒大,飽滿,發芽率高,發芽勢強。(2)浸種催芽滿足種子發芽所需要的溫度,水分和空氣,促使種子發芽快而整齊,根與芽粗壯,以利播後迅速紮根,育成齊壯秧苗。(3)適期播種露地育秧播種過早,易遇到低溫危害,生長緩慢,發生爛秧死苗。(4)播量適宜播種過密,紮根不良,光照不足,秧苗細長黃瘦;播種適宜,秧苗健壯.(5)濕潤紮根播後平溝水,保持秧板濕潤,紮根快,立苗早,根芽生長健壯,成秧率高,播後深水,只長芽紮根,易引起倒芽、浮苗;如低溫,還會引起爛秧、死苗。要排水落干。(6)早施斷奶肥三葉期的秧苗,胚乳內養分已全部耗盡,它的生長靠自己的根系吸收水和養料,製造有機物質,獨立生活。追肥要早,一般在一葉一心時開始。(7)防止死苗秧苗三葉期時,抗逆性最弱,遇5一7℃的低溫,秈稻就會受到冷害,保溫育秧或旱育秧,秧苗2一3葉時,由於病菌侵入,在遇低溫陰雨轉高溫的晴天時,常出現青枯或黃枯死苗。(二)分櫱階段1.長勢長相移栽後3一5天返青活棵,葉色淡綠漸轉綠色,7一10天開始分櫱。葉片不披垂,株形鬆散矮壯。2.診斷指標(1)分櫱:栽後7天左右始櫱(即n葉移栽,n+2葉露尖時產生同伸分),在有效分櫱期末(即葉齡等於總葉齡減去地上部拔長節間數時)總莖櫱數達到每畝穗數(一般應超過穗數一成左右,不宜少於適宜穗數);分櫱達到高峰時,每畝總莖櫱苗數一般達到每畝適宜穗數的一倍半或超過適宜穗數的(1/3)。(2)葉面積系數:分櫱始期2.0,分櫱盛期為3一3.5,分櫱高峰期為3.5~4.0。(3)葉色:返青後葉色由淡綠轉青綠,功能葉(頂3葉)的葉色深於葉鞘色,頂4葉深於頂3葉,葉片披彎,葉片長度與葉耳距逐漸遞增,分櫱叉開,角度較大,株型鬆散,無效分櫱期直止分櫱末期,葉色青綠轉淡綠色,頂4葉與頂3葉葉色與鞘色接近或略淡,葉片漸挺,主莖綠葉數生育期短的品種有5張或5張以上,生育期長的品種有6張或6張以上。(4)根:根系發達,根白色有根毛,根基部橙黃色,無黑根。5.因苗管理圖示(1)分櫱期壯苗(2)淺插與深插苗不同栽插方式對返青活棵的影響(3)分櫱期弱苗(三)長穗階段1.豐產長相4一5張綠葉,葉片青綠,葉挺不披,節間粗短,有彈性,基部清爽。2.診斷指標(1)分櫱:幼穗分化時,每畝總莖櫱數穩定在適宜穗數1.5倍左右;孕穗期,每畝總莖櫱數略大於適宜穗數。(2)葉面積系數:幼穗分化期為4左右,倒二葉時為6左右,孕穗期為7(矮稈、葉挺;氣候晴朗、濕度小時可大些,反之則小些)。(3)葉色:拔節前後淡綠,全田遠看淡綠色,近看青綠色,孕穗期(減數分裂期)轉青綠,臨抽穗時稍褪淡;綠葉數,早稻4張以上,中、晚稻5張,倒3、倒2、劍葉葉片長度由長到短逐漸遞減,且厚而挺直。(4)根:根先端白色,分枝多,彈性強,無黑根或極少,表面根(浮根)系發達,同時根系向縱深伸展。3.因苗管理圖示(1)拔節期壯苗(四)結實階段1.豐產長相抽穗整齊一致,綠葉數多葉片衰老慢,稈青籽黃,空秕粒少。2.診斷指標(1)葉面積系數:抽穗到灌漿期的葉面積系數為3一3.5左右。(2)葉色與綠葉數:抽穗後稍為轉綠,但淺於孕穗期的葉色,葉片褪色慢,抽穗時每畝成穗莖櫱的綠葉數,早稻4張,中、晚稻4一5張;抽穗15一20天後約在成熟期,早稻3張以上,中、晚稻4張以上;成熟時早稻有1.5張綠葉,中、晚稻有2.5張綠葉。(3)根:根端呈白色,黑根和腐根很少,直止蠟熟期仍有少量分枝根生長。(4)穀粒穎殼90-95%%以上(早稻90%,中、晚稻95%以上)呈黃色即為成熟標准。3.因苗管理圖示(1)抽穗揚花與花器構造抽穗揚花時,要淺水勤灌,巧施粒肥,防治病蟲。調節播種期,使後季稻控制在日平均溫度22℃以上前齊穗;此時若缺肥、乾旱或溫度過低過高,就會造成抽穗困難,授粉不良,不孕率增加,空秕率提高。(2)正常成熟的植株水稻前中期管理得當,後期施肥適當,抽穗整齊,灌漿速度快,結實率高,成熟時,間歇灌溉,養根保葉,稈青子黃,增加粒重,提高產量。(3)早衰和枝梗退化植株缺肥或高溫乾旱造成早衰,穎花退化嚴重,穗型變小或灌漿時間短,灌漿物質不足,青殼秕粒增多,粒重降低,產量下降。(4)倒伏由於穗肥施用不當、基部節間過長或久灌深水不排,以及小球菌核病等灌漿前期也能引起莖倒伏;或土壤腐爛,長期漬水不排,烤田不當,根系發育不良,灌漿後期易遭根倒伏。正確施用穗肥,控制節間和上部葉片徒長,壯稈抗倒;適時烤田,乾乾濕濕,促根,壯稈大穗。

閱讀全文

與種水稻的程序員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畫畫用什麼安卓ipad好 瀏覽:693
手機怎麼用pdf 瀏覽:697
怎麼把多個word合並成一個pdf 瀏覽:542
電學基礎pdf 瀏覽:726
cad插件怎麼編譯 瀏覽:617
網校源碼軟體 瀏覽:667
思科常用配置命令 瀏覽:377
水容易被壓縮嗎 瀏覽:753
java項目試題 瀏覽:315
為什麼安卓拍照沒有蘋果成相快 瀏覽:516
安卓版的蘋果手機叫什麼 瀏覽:373
手機怎麼解壓文件夾壓縮包 瀏覽:459
起源任務咋解壓 瀏覽:976
加密式的監督檢查 瀏覽:549
光遇怎麼分辨安卓國服和渠道服 瀏覽:242
ico解壓教程 瀏覽:632
程序員偏右 瀏覽:17
超算上可以進行vasp編譯嘛 瀏覽:174
北京通app怎麼注冊登錄 瀏覽:820
iphone上的數據怎麼轉移到安卓 瀏覽:7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