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程序命令 > 法老的命令

法老的命令

發布時間:2022-09-07 17:39:13

㈠ 從「為了建造金字塔,經常有10萬人在烈日暴曬下幹活。全部工程用了整整30年。」這兩句話體會出( )。

體會出:當時古埃及的人很遵從法老的命令,自然,法老也是有掌控全埃及的力量,也體會出了當時條件很嚴酷,在烈日下暴曬從而得出——為了建造出法老、埃及艷後的陵墓,那十萬人付出了多少??有些可能還會中暑。整整三十年而得出——金字塔建造很困難,可想而知為了那法老和埃及艷後能安眠,那十萬人到底付出了什麼。

㈡ 請問金字塔還有什麼神密的功能啊

在世界七大奇跡中,金字塔位居第一。迄今為止, 我們對金字塔的了解無非是種種猜測。

早期的金字塔是階梯狀的,如奇阿普斯和哈夫拉金字塔, 只是外面有一層平整的抹面材料。這種
早期的金字塔是階梯狀的,如奇阿普斯和哈夫拉金字塔, 只是外面有一層平整的抹面材料。這種階梯狀的建築的原意可能是給已故的統治者送一部升入天國的階梯。

還有一種推測,認為金字塔的功能不僅是當墓穴, 在統治者健在時還起禮儀建築的作用。當初,在未完工的金字塔前,都要建一座小型宮殿, 統治者在位33年及此後每隔3年都要在那裡慶祝法老的生辰。法老在慶典中,要向近臣證明,他是一個英明的君主、 勇敢的軍人和生殖功能非凡的男子。

有的研究專家認為,金字塔的石塊蘊藏著一套相互有內在聯系的數字、尺寸、 重量、角度、溫度、方位、幾何題和宇宙信息的密碼。還有些人認為,它是太陽觀象台。 第三類研究專家認為,金字塔對生物和非生物有一種物理作用。有人甚至藉此賺錢。 加利福尼亞有一個商人做了許多小金字塔,說是它有積聚能量作用。在他的模型金字塔里, 牧草幼苗長得快,狗呆了幾天會習慣於素食。牙科醫生在手術椅上掛了72隻小金字塔, 病人疼痛感減輕,傷口癒合快。羅馬尼亞利用金字塔形裝置為水殺菌。有人發現, 在金字塔形建築中,愛哭鬧的兒童會很快平靜下來,病人睡眠安穩,婦女經期出血減少, 人們頭腦清醒,性功能改善。

當初,考古學家首次打開奇阿普斯法老的棺槨時,只發現一尊小雕像, 沒有木乃伊,大失所望。在埃及考古史上,只發現了18歲英年早逝的圖坦哈蒙的木乃伊。 古王國其餘各位法老的干屍迄今未找到。況且,棺槨里當初是否存在過木乃伊都大成問題。 埃及文化素以神秘著稱,法老死後應升天國,故祭司就悄悄地把他的遺體移葬別處。 可為這種推測提供佐證的是,考古學家在尼羅河畔的一個洞里發現, 那兒保存著新王國期間幾乎所有法老的木乃伊,20具干屍像劈柴一樣堆在一起,而他們的棺槨是空的。 金字塔是奴隸們造的嗎?不見得。古埃及人相信,法老的命令就是上帝的旨意。 在金字塔附近發現了工匠居住的村落,那兒住過幾千名工匠,食宿條件有充分保證。 據此可判斷,他們是僱傭勞動者,不是奴隸。

古話說,時間懼怕金字塔。今天對這句話是否正確,產生了疑問。 埃及地方當局現在不僅不讓觀光客進入金字塔和到獅身人面像跟前,連學者都被擋駕。由於年深日久, 奇阿普斯金字塔的尖頂早已磨掉,形成了一個面積不下10平方米的小平台。當初, 喜歡登上金字塔的外國有錢人,是由兩名阿拉伯人拉著他的雙手, 第三個阿拉伯人托著他的雙足爬上塔頂的,他可以坐在塔頂喝隨從端上去的咖啡。末代沙皇尼古拉二世未登基時, 就先登過金字塔。

埃及人已不準外國科學家自己動手挖掘,當地形成了專門從事考古發掘的世家。 當地督察還盯著外國科學家,不讓他們把發現的東西帶出國境。大金字塔繼續庄嚴地保持沉默。

埃及的金字塔建於4500年前,是古埃及國王為自己修建的陵墓。在埃及已發現的大大小小的近百座金字塔中,最大最有名的是位於開羅西南面的吉薩省沙漠里的祖孫三代金字塔。它們是大金字塔(也稱胡夫金字塔)、哈夫拉金字塔和門卡烏拉金字塔。

大金字塔建於埃及第四王朝第二個國王胡夫統治時期(約公元前2670年),原高146.5米,因頂端剝落,現高136.5米,底面呈正方形,每邊長約230多米,佔地面積約80畝。塔身由230萬塊巨石組成,它們大小不一,分別重達1.5噸至160噸。據考證,為建成大金字塔,一共動用了10萬人花了20年時間。

第二大金字塔是古埃及第四王朝(約公元前2575年至公元前2465年)的第四位法老哈夫拉的陵墓,因此被稱為哈夫拉金字塔,塔高143.5米。舉世聞名的獅身人面像便緊挨著哈夫拉金字塔,據傳人面是哈夫拉的模擬像。長期以來,由於該金字塔內的濕度過大、通風較差,墓室內部的牆壁出現裂縫。1992年,哈夫拉金字塔又經歷了一次強度為5.4級的地震,受到了部分損壞。1993年初,考古學家在吉薩省的金字塔區考察時,意外地發現了一個規模龐大的古墓群,裡面共有160多個古墓,墓里的象形文字記錄了金字塔修建時的情況。墓壁上有繪畫,生動地展現了金字塔修建時的情況。這群古墓造型多樣,用料不一。有的墓如金字塔形狀,有的呈圓形拱狀,有的是長方形平頂斜坡式造型。用料主要有3種:土磚、玄武岩和花崗石。為了進一步研究新發現的古墓,埃及文化部成立了一個科研小組,有關金字塔建造者之謎將會進一步被揭開。1996年7月,埃及又決定開放位於開羅以南約35公里的達舒爾的4座金字塔。

這4座金字塔中有兩座是為古埃及第四王朝的法老薩夫羅建造的,距今近4600年,其中的一座造型獨特,被稱為「彎曲金字塔」或「折角金字塔」,其底部為邊長188米的正方形,高約98米。它的奇特之處在於它的每面具有兩個坡度。考古學家發現,古埃及人在施工時,先以54度的傾角修建,到一定高度後,又改為以43度的傾角繼續向上建造,直至完工。這樣金字塔的四面看起來便是彎曲的。為薩夫羅國王所建造的另一座金字塔所用的建築材料為顏色發紅的石灰石,因此被稱為「紅色金字塔」。1996年8月,埃及考古工作者在開羅西南吉薩金字塔群附近清理門卡烏拉金字塔底座時,偶然發現兩尊罕見的拉美西斯二世石像,這是在金字塔高地首次發現與拉美西斯二世有關的文物。

新發現的兩尊石像位於第三座大金字塔門卡烏拉金字塔旁,它們被雕刻在同一塊石頭上,高3.5米、重約4噸。其中一尊反映了拉美西斯二世的真面目,另一尊則集拉美西斯二世和荷拉·烏赫梯神像於一體。 拉美西斯二世是古埃及第19王朝著名法老(約公元前1304-前1237年)。

吉薩金字塔屬於埃及古王國(公元前3200-前2270年)時期的文物,而拉美西斯二世則生活在埃及新王國(公元前1560-前1100年)時代。考古專家認為這一重要發現可能有助於人們揭示金字塔地區更多秘密。

參考資料:http://www.dx.pte.sh.cn/xsly/xiuxian/shiji/jinta/jinta.htm
回階梯狀的建築的原意可能是給已故的統治者送一部升入天國的階梯。

還有一種推測,認為金字塔的功能不僅是當墓穴, 在統治者健在時還起禮儀建築的作用。當初,在未完工的金字塔前,都要建一座小型宮殿, 統治者在位33年及此後每隔3年都要在那裡慶祝法老的生辰。法老在慶典中,要向近臣證明,他是一個英明的君主、 勇敢的軍人和生殖功能非凡的男子。

有的研究專家認為,金字塔的石塊蘊藏著一套相互有內在聯系的數字、尺寸、 重量、角度、溫度、方位、幾何題和宇宙信息的密碼。還有些人認為,它是太陽觀象台。 第三類研究專家認為,金字塔對生物和非生物有一種物理作用。有人甚至藉此賺錢。 加利福尼亞有一個商人做了許多小金字塔,說是它有積聚能量作用。在他的模型金字塔里, 牧草幼苗長得快,狗呆了幾天會習慣於素食。牙科醫生在手術椅上掛了72隻小金字塔, 病人疼痛感減輕,傷口癒合快。羅馬尼亞利用金字塔形裝置為水殺菌。有人發現, 在金字塔形建築中,愛哭鬧的兒童會很快平靜下來,病人睡眠安穩,婦女經期出血減少, 人們頭腦清醒,性功能改善。

當初,考古學家首次打開奇阿普斯法老的棺槨時,只發現一尊小雕像, 沒有木乃伊,大失所望。在埃及考古史上,只發現了18歲英年早逝的圖坦哈蒙的木乃伊。 古王國其餘各位法老的干屍迄今未找到。況且,棺槨里當初是否存在過木乃伊都大成問題。 埃及文化素以神秘著稱,法老死後應升天國,故祭司就悄悄地把他的遺體移葬別處。 可為這種推測提供佐證的是,考古學家在尼羅河畔的一個洞里發現, 那兒保存著新王國期間幾乎所有法老的木乃伊,20具干屍像劈柴一樣堆在一起,而他們的棺槨是空的。

金字塔是奴隸們造的嗎?不見得。古埃及人相信,法老的命令就是上帝的旨意。 在金字塔附近發現了工匠居住的村落,那兒住過幾千名工匠,食宿條件有充分保證。 據此可判斷,他們是僱傭勞動者,不是奴隸。

古話說,時間懼怕金字塔。今天對這句話是否正確,產生了疑問。 埃及地方當局現在不僅不讓觀光客進入金字塔和到獅身人面像跟前,連學者都被擋駕。由於年深日久, 奇阿普斯金字塔的尖頂早已磨掉,形成了一個面積不下10平方米的小平台。當初, 喜歡登上金字塔的外國有錢人,是由兩名阿拉伯人拉著他的雙手, 第三個阿拉伯人托著他的雙足爬上塔頂的,他可以坐在塔頂喝隨從端上去的咖啡。末代沙皇尼古拉二世未登基時, 就先登過金字塔。

埃及人已不準外國科學家自己動手挖掘,當地形成了專門從事考古發掘的世家。 當地督察還盯著外國科學家,不讓他們把發現的東西帶出國境。大金字塔繼續庄嚴地保持沉默。

㈢ 古埃及與赫梯人的戰爭介紹

【埃及人敘述的歷史】

拉美西斯率領的埃及人與赫梯族人之間的沖突起因是對敘利亞的絕對控制權。1275 BC 4月底,法老率軍朝奧龍特(Oronte)河谷進發以征服卡疊什,這是赫梯族在敘利亞建立的一座重鎮。拉美西斯率領2萬士兵和200輛戰車,這些兵力被分為四支,其名稱分別為阿蒙(Amon)、布塔(Ptah)、拉(Ra)和塞特(Seth)。這次戰爭的目標是敘利亞北部的土地,而對手則是穆瓦塔里什(Muwatallish)國王,他有1萬名士兵和3500多輛戰車。在靠近奧龍特河的地方,法老的軍隊抓獲了兩名自稱是赫梯族逃兵的人,他們說有重要情報要通報給埃及人。這兩人被帶到了拉美西斯面前並向他交代說,穆瓦塔里什的部隊距離此地很遠,法老可以輕而易舉地攻下城池。拉美西斯此時已視卡疊什如囊中之物,未等大部隊集結完畢即獨自率領阿蒙支隊沖向靠近卡疊什的平原地帶並在此宿營。只有當他的衛兵抓到敵軍先頭部隊的兩名士兵時,他才意識到自己已經陷進了敵人的包圍圈,但此時為時已晚。跺在城堡內的赫梯族人突然發起進攻,措手不及的法老軍隊潰不成軍,四下逃竄,只有拉美西斯帶領貼身侍衛奮力抵擋赫梯族人的進攻。齊米諾敘述道:「多虧有兩件出乎意料的事才讓拉美西斯得以全身而退:首先是赫梯族士兵攻進了埃及軍隊的營地之後,立即忙著搶奪財物,卻把乘勝追擊敵軍的事忘在了腦後;其次是法老的後續部隊及時趕了上來,救助拉美西斯及其士兵。」這時,整個戰局被徹底扭轉:本該輕易取勝的赫梯族人身困險境,接近黃昏時分,雙方停戰。晚上,埃及其他支隊的士兵趕來增援法老。

最後由於拉美西斯軍隊的猛烈攻擊以及本國內亂,赫梯族人被迫提出議和。 戰爭結局0 :0 。

弗朗克•齊米諾說:「真實情況可能並非完全如此。穆瓦塔里什雖說失去了許多輛重型戰車(與埃及人的戰車相比,數量更多但也更難操縱),但他的士兵幾乎毫發未損。但對拉美西斯來說,赫梯族人的突襲使他至少損失了一個支隊。」戰事是的結果是一次平局,這迫使拉美西斯放棄攻取卡疊什的打算。

但是,他藉助自己的宣傳把這次幾乎要葬送其前程的征戰變成了在一位偉大領袖領導下的英雄壯舉。

拉美西斯把這次戰爭刻在了諸多神廟上。他帶來了新的表現風格。阿布•辛拜勒神廟描繪卡疊什之戰的浮雕中,以前疊放條紋裝飾的表面現在則被用來表現激動人心的場景,營造出更富戲劇性的動感場面。浮雕中刻畫的拉美西斯與戰車的形象可以讓人了解到這種全新的風格,而人們對畫面細節中的「四隻手臂」有著多種不同的解釋。有人認為多出來的兩只手臂應該屬於戰車駕駛者,他的身軀完全被拉美西斯蓋住了;而有的人則認為正如石刻文字中提到的那樣,應該是拉美西斯召喚來的阿蒙神的手臂。最新的假設則認為它們是拉美西斯本人的,創作浮雕的藝術家多畫兩只手臂是為了增加畫面的動感。

【4000多年前簽訂的一項現代式的和平條約】

刻在黏土牆或石牆上,以楔形文字或象形文字描述的和平條約,這就是通過「外交」途徑解決戰爭沖突的第一個實例。

卡疊什之戰以後,埃及人與赫梯人之間的沖突一直延續到穆瓦塔里什國王去世之後,他的繼位者阿圖西里什(Hattushilish)與拉美西斯簽訂了人類歷史上現存最早的國際條約。目前,人們找到了該條約的兩個版本,一個是刻在卡納克的石柱大廳牆上的象形文字,另一個是在挖掘赫梯族首都哈圖薩(Hattusa)廢墟時發現的刻在黏土板上的巴比倫楔形文字板。促使兩國議和的原因是阿西里人(Assiri)的威脅,這個好戰的民族不斷騷擾兩個王國。和約於1269BC左右在拉美西斯這座由拉美西斯新建的首都簽訂,這個條約具有很多現代意義。根據該條約,兩國人民之間不再發動戰爭,在遭受敵人攻擊時互相幫助,互相維護對方國王的權益,引渡在對方國家避難的犯人。

【在尼羅河三角洲瞻仰拉美西斯王國的瑰寶】

一個熙熙攘攘的巨大港口,色彩絢麗的房屋,十多座神廟,這一切都為了彰顯一個人的偉大之處。

到達比—拉美西斯城的人都會贊嘆這座首都非凡的美景。宮殿、房屋還有拉美西斯本人的皇宮迸發出絢麗的色彩,而歷史記錄者則把它描述成到處都是「美麗的陽台,鋪有青金石和土耳石的大廳。」城市的每個重要地點都有一座神廟:北面有供奉北方古老首都布托城(Buto)守護神的烏托(Uto)神廟,東面有亞洲女神阿斯塔爾特(Astarte)神廟,南面是塞特(Seth)神廟,西面是阿蒙神廟。城中設有軍隊、官員居住區以及用與法老繼位儀式的大廳;繁忙的港口內來往不斷的船隻載滿各類物品,這使比—拉美西斯也成為王國的一個主要商業中心。但這些繁榮今天都已盪然無存,藉助先於比—拉美西斯存在的首都阿瓦里斯出土的文物,人們今天才能確定這座城市的准確地址。

【卡納克所有的神廟】

在兩千多年的時間里,這里一直是活躍的「建築工地」,多位法老以阿蒙神的名義大興土木:拉美西斯自然也不會放過這樣一個重要的宗教中心。

卡納克的建築群由多座宗教建築組成,他們的修建時間跨度從中王朝一直延續到羅馬帝國時代。建築群的核心是阿蒙—拉大神廟,興建之初被當成底比斯的神聖區域,隨後又被居民們命名為「阿蒙之城」,在它的附近還修建了獻給戰神孟特(Montu)神廟以及供奉阿蒙之妻—女神穆特(Mut)的神廟。一條長達2公里的「獅身人面像大道」將卡納克神廟與南部的盧克索神廟連接起來,後者也用於供奉阿蒙神。尼羅河也將這兩座神城連接起來,在某些重大節日,阿蒙神的雕像會被裝上船,在一列小船的護送下,從卡納克運到盧克索。

拉美西斯比古埃及任何一位法老都勤於大興土木,在位期間,他下令修建的宮殿、廟宇、雕像和石碑的數量多得令人難以置信。他為什麼要這樣做呢?

主要是通過氣勢宏偉的建築來顯示自己的權利以及彰顯其在世天神的地位。為達到自己的目的,他不惜佔用一些更為古老的建築。有些古老建築被他修復之後刻上自己的名字,有的被他圍在了以其名義修建的建築群當中,還有的則被當成了「材料庫」,在被拆毀之後當成修建新建築的材料。

吉薩(Giza)的哈夫拉(Khafre)金字塔就遭此運, 整塊的花崗岩被拆下來用於修建位於孟斐斯的布塔大神廟。由拉美西斯欽定的建築風格也被他用於顯示其偉大之處。比如,在神廟裡布滿了雄偉的雕像和裝飾有象形文字及圖案的石柱,顆滿描繪宗教和戰爭場面的廟宇牆壁都在歌頌國王的神聖和偉績。

拉美西斯本人親自到施工現場檢查工程的進展情況,他甚至還前往石材的開采地去挑選最佳的材料。

有一些碑文,比如刻在第八世石碑(現保存在埃及國家博物館)上的文字,記述著拉美西斯鼓勵和贊揚建築工人們的話語。拉美西斯非常關心他們的生活,從不讓他們缺少食物、衣服、鞋子以及新鮮的水,以便能讓他們專心地做好自己的工作。

【三角洲中的首都】

拉美西斯新建的工程中包括一座新的首都,這座新城的奢華程度與埃及另兩座大城市孟斐斯和底比斯不相上下。這座被稱為比-拉美西斯(Pi-Ramses,意為「拉美西斯的家」)的城市在這位法老當政第五年就已初具規模,並成為他的寢宮。這座城市建在位於尼羅河三角洲東部的古阿瓦里斯城(Avaris),這是讓他倍感親切的地方,因為他父親的夏宮就修建於此。不過這樣選址肯定還有其他的用意,埃及學家埃達•布萊西亞尼解釋說:「這里是拉美西斯的故鄉,顯然這是一個主要的原因。此外,之所以在這里建造比-拉美西斯還有其軍事和戰略意義,這座城市緊挨東部邊境,經常遭到外族的入侵,因此必須嚴加防守;另外它還是一個連接埃及和亞洲的重要商業交匯地。」

新的首都占據著一塊非常富饒的土地,這里的農田物產豐富,河流中魚蝦成群,而倉庫里則堆滿了食物。城中的居民來自王國的各個領地,如利比亞(Libia)、努比亞(Nubia)、迦南(Canaan)和阿穆魯(Amrru)。他們當中有不少人曾是戰俘,但與埃及人保持著友好的關系,所有人都享受著這里的繁榮生活。拉美西斯去世後一個多世紀,當第二十一王朝(1069BC~945BC)的法老們決定遷都至塔尼斯(Tanis)城時,比-拉美西斯的光輝才黯淡下來,城裡的許多財寶都被遷至新都。

【他的印記留在每座廟宇中】

在卡納克(今天這里被看成是埃及最重要的考古聖地之一,他曾是繁榮的宗教中心,法老們在這里舉行加冕儀式),拉美西斯也留下了他深刻的足跡。在雄偉的阿蒙-拉(Amon-Ra)大神廟里,他完成了石柱大廳的修建工作,這個大廳始建於阿蒙霍普特二世(AmenhotepⅡ,1427BC~1392BC)當政時,在霍倫貝勒(Horembheb)王朝以及塞提一世在位是曾繼續得到修建。這座建築是名副其實的古代建築瑰寶:它佔地5000多平方米,134根巨型石柱支撐著屋頂,尤其以中間的兩排重達12噸的柱子為最粗大。拉美西斯讓人用描繪慶典活動的浮雕裝飾它的牆壁,並下令開挖一個保存至今的聖湖。湖水象徵著所有形式的生命誕生地,在這里舉行供奉太陽神和奧里西斯(Osiris)神的儀式,而神職人員在每次儀式之前都要在此凈身。

相臨的盧克索神廟在阿蒙霍普特三世法老(1387BC~1348BC)在位時就已完成大部分,拉美西斯在已有的建築結構上又增加了一個由72根石柱支撐的走廊和一個巨大的拱門(襄有神廟大門的石制高塔),分成兩排的石柱上刻滿了裝飾圖案,而拱門的牆壁上則刻有記述卡疊什之戰的浮雕。在這些建築的前面排有六尊面容與拉美西斯相像的巨大雕像和兩座方尖碑,但在盧克索神廟中只剩下了一座方尖碑,另一座則在1836年就被搬運到了巴黎協和廣場。

【為永恆而建的拉美西斯宮】

上述只是拉美西斯創造熱情的部分例子,但是為了更好地理解他對慶典活動的熱衷則需要參觀拉美西斯宮的廢墟。

雖然這座宮殿只有少部分還矗立在那裡但整個建築群毫無疑問是這位法老所構想的最偉大建築,它位於尼羅河左岸的底比斯地區。這是一座用於殯葬的神廟,但最終用途並不是安放拉美西斯的遺體,而是為了在他去世之後便於人們舉行供奉他的儀式。

這座殯城周圍是一座高牆,除了主殿之外,城裡還有作坊、商店,甚至還有一所培養謄寫員的學校。在這所學校里,考古人員發現了一些紙莎草紙書。最後還有一件有趣的事:為了給自己修建著座殯城,拉美西斯曾命令拆下一些古建築上的材料。這恰恰也是這座拉美西斯宮後來遭受到的待遇:這座本因代表拉美西斯的偉業並流傳千古的宮殿後來又因為別的國王要修建自己的宮殿而被部分地拆除了。

【一個刻在岩石上的夢】

阿布•辛拜勒神廟被看成是拉美西斯最偉大的作品,是名副其實的古代建築瑰寶。四尊從山體岩山中鑿出的巨型雕像高20米,象徵著坐在宮殿大門口的法老,如今它們已經變成了埃及文明的象徵。義大利著名的埃及學家之一賽爾喬•多納多尼(SergioDonadoni)教授解釋說:「這真是一座令人難以置信的建築,它將埃及古典建築的建築元素帶入了深山中。」

這座神廟建在一個山坡上,開鑿的深度有60米,它本意是供奉三位主神阿蒙、拉、布塔,但實際上它只為一位「真神」——拉美西斯本人——服務。

但阿布•辛拜勒神廟的命運卻是多災多難的,建成後不久,一場地震使它蒙受巨大損失,許多石柱和雕像斷裂,受損的部分還包括神廟正面的整個上半部。大部分破損的地方隨後得以修復,但當時的建築師們卻對雕像愛莫能助,只能任雕像的碎塊散落附近。

【一個用沙子製成的保險櫃】

拉美西斯死去幾個世紀之後,這座建築被完全荒廢,沙子開始逐漸將其埋沒,最終只剩下入口處巨大雕像的頭部和肩膀露在外面。1813年,一位瑞士學者約翰•布克哈特(Burckhardt)發現了它,在繼續沉睡4年後,義大利人喬丹•貝爾佐尼(Giovan Belzoni)開始進行對其挖掘。經過幾個月的工作,最終在沙石中開辟出一條道路,歷經幾千年之後終於又有人能夠走進這座神廟的內部。

又過了很久,這座被拉美西斯選來代表自己強大勢力和神聖天命的宏偉神廟終於面臨滅頂之災,險些永遠葬身於水下。1960年,埃及總統納賽爾(Nasser)開始下令修建阿斯旺(Assuan)大型水庫,水庫建成後將形成一個長約500公里的人工湖,可以將許多不毛之地變成良田。這是一個對於國家來說至關重要的項目,但它卻會將代表;埃及法老文明的許多遺跡永遠埋入水底,其中就有阿布•辛拜勒神廟,這件事也使它在全世界的知名度迅速提高。

【載入史冊的拯救行動】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向世人發出了警報,它發動了一次名副其實的拯救行動,世界上113個國家伸出了援助之手,向埃及提供人力、資金和技術。拯救計劃要將要將阿布•辛拜勒神廟拆成許多塊,然後在離原地180米,地面抬高65米的地方再將這些碎塊重新組裝起來。整個工程花費了5年時間,使用了兩千多名工人、成噸的材料以及在考古史上從未有過的資源技術。在整個過程中,每一塊都被編上號以便於重新組裝。重建後的神廟和原來的方位一樣,它根據星座和阿斯旺大壩建成後的尼羅河走向而定。凸顯的山峰也恢復了原樣,整個巨型積木總算完工了。

【最寵愛王妃的不幸】

距阿布•辛拜勒神廟不遠的北邊,有一間規模較小的山間廟宇,這是法老獻給妮菲塔麗的祭廟。人們對這位王妃的出身一無所知,她好象來自平民家庭。但有一點不容置疑,無論是法老還是普通百姓都深愛著她。

王妃的名字意為「最美麗的女人」,而眾多的畫像也證明了她的魅力。拉美西斯在繼承王位前不久娶了她,從此就與她形影不離,無論是在宗教儀式中還是在國事活動里都能見到她。在繪畫中以及其他文物上也常能看見她與丈夫親密地依偎在一起。在政治生活中,妮菲塔麗也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她藉助書信和禮物與希泰族的女王保持著良好的關系。

她為法老生下了六個子女:兩個女兒和四個兒子,但都因早逝而未能繼承王位。事實上另一位王妃伊斯諾弗萊特(Istnofret)的兒子莫尼普塔(Merenptah)成了拉美西斯的接班人。

妮菲塔麗本應與拉美西斯一起主持阿布•辛拜勒神廟的落成典禮,但很有可能她未能成行。根據一個介於小說與歷史之間的假說,妮菲塔麗恰恰是在這座本應與法老同享永恆的神廟門前死去,當時她委託大女兒隨父親主持落成典禮。妮菲塔麗被隆重的安葬在女王谷。

1904年,義大利考古學家埃爾內斯托•斯基亞帕雷利(Ernesto Schiapparelli)發現了她的墳墓,但她的木乃伊和隨葬品均被盜 。盡管如此,墓室內經過修復的經過修復的精美壁畫仍然讓妮菲塔麗的墓成為古埃及文明的一顆明珠。

㈣ 卡迭石戰役中,到底是拉美西斯軍隊勝利還是哈圖薩的赫梯王軍隊

只能說是打了平手 謝謝 拉美西斯二世(公元前1304——1237年)是古埃及第十九王朝的法老。在他的時代,來自小亞細亞的赫梯人發展起來,成為埃及最大的心腹之患。赫梯人不斷向外擴張,攻佔了敘利亞和巴勒斯坦,還攻陷了巴比倫帝國的首都巴比倫。接著,為了爭奪中東,又與埃及打了起來。 埃及人在法老拉美西斯二世的帶領下,在集蓄力量以後,便向赫梯國發動了猛攻。 一天,赫梯王穆瓦塔里正與臣下商議進攻埃及的計劃,一個書吏急匆匆地走進來,對國王穆瓦塔爾說:「國王陛下,這兒有一份緊急戰報!埃及法老拉美西斯率領10萬大軍向我國發動了進攻……」 赫梯王大驚失色,差點從椅子上摔了下來。歇斯底里叫道:「什麼,埃及也敢來打我們!不可思議,簡直不可思議!」我們的軍隊無敵於天下,他敢來碰碰,定打得他片甲不留!」但怎樣擊敗有10萬之眾的埃及大軍呢,赫梯王心中不由得一陣犯難。 赫梯王大聲問道:「誰有退敵妙計,快快獻出來!」他焦急地看著跪在下邊的大臣們,希望他們中間哪一個人拿出一條退敵的妙計。但是只見他們面面相覷,誰也不說一句話。赫梯王心中一陣惱怒,心想這群笨蛋,一到關鍵時候,就都沒了主意。 這時一個叫納丁的將軍站起來道:「臣倒有一計……」他詳細地說明了自己的想法,國王聽了頻頻點頭,同意了他的作戰方案。 第二天晨光初露,埃及的部隊真向赫梯國浩浩盪盪地開了過來,隊伍分4個梯隊,先鋒隊由法老拉美西斯二世率領,很快接近了被赫梯人佔領的敘利亞的卡疊石城。 拉美西斯二世乘座的是一輛十分華麗的戰車,四周鑲嵌著黃金和寶石,在晨曦中更是光彩奪目。這時,一個探子騎馬來報:「報告,已經快到卡疊石了」。站在戰車上的拉美西斯二世法老命令暫緩前進,縱目遠眺著周圍的景色:右邊的一條大道通向波濤洶涌的大海,左邊是懸崖深谷,中間夾著一條水勢湍急的河流。前面是一片平原,遠處山崗上隱隱約約的城牆就是卡疊石城。 「報告法老,抓到了兩個間諜!」衛兵報告說。 「帶上來!」法老命令。 被俘的是兩個牧人打扮的赫梯騎兵。他們說,赫梯王為了避免沖突,已經命令軍隊退出卡疊石城了。拉美西斯二世大喜,下令全軍繼續向卡疊石進發。途中他嫌大隊行進太慢,便拋開大隊,只帶著他的警衛部隊,迅速來到卡疊石城下。這時,赫梯王已經率領大軍沿著東面的河谷,包抄到了埃及法老的後面。早晨被埃及軍隊捕獲的兩個赫梯人,其實是赫梯王派他們來迷惑埃及人的。埃及法老果然上了當。赫梯王准備第二天一早圍殲為數不多的埃及軍隊,活捉埃及法老拉美西斯。為了慎重起見,他再派兩個間諜夜間去觀察一下埃及軍營的地形。 埃及法老正在軍營里准備明天攻城的戰事。突然,衛兵上來報告說:「陛下,又抓到了兩個間諜!」 法老命令:「帶上來!」 這兩個間諜和早上兩個不同,無論你問他們什麼都不肯說,拉美西斯二世大怒,下令嚴刑逼供。一陣功夫,兩個間諜就被打得皮開肉綻,實在招架不住,不得不把赫梯人明天要來反攻的計劃泄露出來。 拉美西斯二世正要追問詳情,一個衛士跌跌撞撞地跑進來報告:「赫梯人已把我們團團圍住了!」 拉美西斯二世頓時目瞪呆。但他畢竟久經沙場,馬上鎮定下來。一個大臣說:「趁赫梯人還沒動手,打吧!」另一個大臣說:「突圍吧,再不突圍只有死路一條!」 拉美西斯二世決定馬上突圍。 天蒙蒙亮時,法老全身披掛,跳上戰車率全軍向赫梯人發起進攻,赫梯人被埃及軍隊的突然行動弄得措手不及,全軍大亂,不少赫梯士兵沒命地往河邊跑,有的跳到河裡被淹死了。 赫梯國王馬上組織了反沖鋒。埃及士兵畢竟人數有限,被迫撤退。赫梯軍隊一下子沖進了埃及法老的軍營,拉美西斯一看不好,帶著大臣們上馬便逃。這時有一隊赫梯的騎兵追了過來。拉美西斯大叫:「快把我的護獅放出來!」原來,拉美西斯養了一群護身的獅子,他從來沒有將他們拿來投入戰斗。這次到了生死關頭,他便把他救命的最後一招使了出來。果然,赫梯騎兵一見獅子沖了過來,回頭便逃。 在埃及軍營里的赫梯兵則在大搶埃及法老和大臣們的財物。埃及法老的金銀寶貝真是太多了,一箱又一箱,赫梯士兵看得眼睛也發紅了,紛紛擁上前去你爭多奪。 正當赫梯軍隊扔下刀槍、大肆搶劫的時候,埃及人的先鋒部隊渡海趕到,一下子把混亂不堪的赫梯軍隊打得落花流水。 赫梯國王又組織了第三次沖鋒,把最後剩下的1000輛戰車和3000名士兵的後備部隊全部用了上去。埃及人殊死抵抗著赫梯戰車的進攻。卡疊石城郊到處是雙方士兵的屍體。埃及部隊人數愈來愈少了,到太陽落山的時候,赫梯軍隊眼看就要勝利了。突然,他們四散奔逃起來。 埃及法老感到驚奇,這是怎麼回事?難道是天神相助來了?直到幾匹烈馬飛馳到他面前,幾個騎兵向他舉臂歡呼的時候,他才知道,是他們的第三梯隊從敵人後面殺過來了。赫梯人經不住前後夾攻,只得敗退。 卡疊石大戰之後,赫梯和埃及的仇恨越來越深。雙方不斷進行戰爭。 就這樣,埃及人和赫梯人展開了拉鋸戰。他們之間的戰爭整整打了16年。最後,雙方都已經精疲力盡,損失慘重,再要打下去兩個國家都要滅亡了。 公元前1296年,赫梯的老國王一病不起,死去了。新國王是老國王的弟弟.哈圖西里。這時的赫梯國已經像一個奄奄一息的病人,再也無力站起來了。新國王決定派出友好使團去埃及講和。 拉美西斯二世此時也無力再戰,見赫梯王主動講和,正中下懷。雙方在孟斐斯簽訂了和約。和約刻在一塊銀板之上,因此又叫「銀板文書」。上面寫著:「偉大而勇敢的赫梯國王哈士西爾」和「偉大而勇敢的埃及法老拉美西斯」共同宣誓:「從此互相信任,永不交戰;而且,一國若受其它國家欺凌,另一國應該出兵支援……」這是留傳至今的最早的一份和平條約。 和約簽訂後,赫梯王又將女兒嫁給了拉美西斯二世。此後,兩國在數百年間相安無事。

㈤ 關於金字塔之謎是指什麼

(1)金字塔用料之謎
巍峨高大、奇特壯觀的埃及金字塔,被譽為世界八大奇跡之一。4500年前的古埃及人民用什麼技術方法、什麼原料建成如此宏偉的陵墓呢,眾說紛紜,猜測不一。
1983年,一位法國工業化學家在他的「石頭之歌」中提出,金字塔是一種「人造石」建成的。這種「人造石」是用石灰石和貝殼混凝土一起在現場用人工澆築而成的。
這種大膽的猜想是站不住腳的。地質學家很容易判別它們是天然岩石堆砌而成。
埃及金字塔現已發現80座。最大的是胡夫法老(國王)建造的。塔身外層是用上等質優的白色石灰石,采自尼羅河以東的一個大採石場。石灰石硬度較低,又有層理、裂隙,容易開采,就地取材,運輸方便。金字塔由230-250萬塊石灰石砌成。每塊石灰石約重2.5噸。胡夫的兒子所建金字塔只比其父的低幾米,著名的獅身人面像雄踞(jù)於前,是一座石灰石小山雕鑿而成。石灰石較易風化溶蝕,這罕世的藝術瑰寶因經受不住大自然漫長的侵襲,面目已有所損壞。
到了胡夫兒子的兒子,第三代金字塔比上兩代的塔小得多了。但用料卻是「後來居上」了。也可能已看到花崗石更為堅固耐久,他原計劃建一座全用花崗石的金字塔,孰(shú)知完成一半後病死,如今僅剩底座16級花崗石台階。
前人開頭後人跟。後來的金字塔雖然低小得多,但都是硬梆梆、紅彤彤的花崗石外衣包裝的,正像如今的建築材料,若講究牢固都是用花崗石一樣。

(2)金字塔數字之謎
胡夫金字塔是埃及最大的一座金字塔,建於公元前3700年,迄今已有5700多年的歷史了。這座塔很大,是用230萬塊大石壘起來的,每塊石頭均重2.5噸。
這座金字塔的建築結構中有一系列的神秘的數字。金字塔的底呈正方形,四邊正對著東南西北四個方向,誤差不超過0.5度;塔的周長正好是362.31庫比特單位(230米),跟地球的一年的天數大體相同;塔周長乘以2,又正好是赤道的時分度;塔的底邊周長(230.36×4)除以2倍的塔高(據斜面傾角推算,當初未塌落時應為146.6米),就等於3.1416,和圓周率完全一致。把它的自重乘以1015,可巧是地球的重量。塔高的10億倍,約等於地球到太陽的平均距離。另外,地球的子午線正好從金字塔的中心處通過。塔的東南角與西北角高度差僅有1.27厘米,底邊各邊長度之差不超過20厘米。
還有一個更奇妙的現象,由於自轉,地球兩極軸心的位置每天都在變化,每隔25827年,它才轉回到原來的位置,而金字塔底的兩條對角線的和,竟然是25826.6厘米。這一切,難道都是一種巧合嗎?恐怕不完全是,那麼其中奧秘又是什麼呢?

(3)金字塔超自然力之謎
埃及金字塔里,存在著一種超自然的力量,出現許多奇異的現象。
人們作過這樣的試驗:鮮菜、瓜果放在塔里半個月,其水分不蒸發,不萎縮變色,新鮮如故。把一條銹蝕斑斑的金屬幣放進塔里一個月,金屬幣就變得金光燦燦、明亮如初。如果頭疼的病人在塔里坐上半小時,就會覺得腦清目明,痛苦就消失了。
還有的人為了進一步證實自己的推測,同時從同一頭奶牛身上擠出等量的兩杯牛奶,一杯放入塔內,一杯放在塔外,過了一段時間,塔外的那杯牛奶已經發酵(jiào)變質.而塔內的那杯牛奶仍然很新鮮。
針對這些有趣的試驗,科學家雖然經過多年的研究,仍找不出任何理由來解釋這種現象,只是認為金字塔內確實存在著一種超自然的因素,它產生了一種超自然的力量,這種超自然的因素是什麼,目前還是個謎。

(4)金字塔形狀之謎
在世界各地,有許多金字塔,它們通常由石塊、磚塊或者泥土築成,而形狀也相近:底面為正方形或長方形,有4個三角形的斜面向上交於一點。這樣,它的重心在高度的1/4處,塔身自然就很穩固了,不容易倒塌。
關於大金字塔(胡夫大金字塔)的形狀,被說得玄妙莫測。有人認為,按比例尺縮小的金字塔模型,具有「磨快剃刀、潔凈用水、保存食品、拋光珠寶、改善酒味、鎮痛治病、促進植物生長」的功效。於是有人進行了檢驗:放在「金字塔」內的番茄,情況並不比放在牛皮紙袋中更好些。放在「金字塔」中的雞蛋,43天以後,成了會流動的黃色物質;然而,要是把雞蛋放在「金字塔」外,情況會更糟,蛋黃發黑、發臭。這是否就可以證明,「金字塔」形狀的神奇呢?其他那些「功效」似乎還沒一一驗證;另外,是否需要附加條件呢?這些,倒也很值得人們探索一番的。

(5)金字塔木乃伊之謎
古老的埃及金字塔是神秘的,它有許多讓人們感到驚奇的事,還有一些令人意外的奇跡。
有個法國人叫波維斯,他參觀金字塔時,正值天氣特別炎熱,他難耐酷熱,很想涼快涼快,便忍不住跑到胡夫法老停棺的石室里去「避暑」。無意之中,他走到了甬道邊,發現甬道角落裡有一隻死貓,不知死了多久了。可是,奇怪得很,在這又潮又濕的甬道里,一般肉體早就腐爛了,可是,這只死貓不但沒有腐爛,反而完全脫了水,變成了一具木乃伊。
波維斯覺得這種現象一定有其重要的原因,於是,他仔細研究了胡夫金字塔的比例,回到了法國後,按照這個比例,他做了模型,並將幾只動物按當時的位置放在其中,結果這些動物的屍體慢慢地乾枯了,變成了木乃伊,以後,他又如此作了一些試驗,都成功了。
關於這裡面的原因,波維斯說不清,科學家正在探索其奧秘。
-------------------------------------------------------------------
在世界七大奇跡中,金字塔位居第一。迄今為止, 我們對金字塔的了解無非是種種猜測。

早期的金字塔是階梯狀的,如奇阿普斯和哈夫拉金字塔, 只是外面有一層平整的抹面材料。這種階梯狀的建築的原意可能是給已故的統治者送一部升入天國的階梯。

還有一種推測,認為金字塔的功能不僅是當墓穴, 在統治者健在時還起禮儀建築的作用。當初,在未完工的金字塔前,都要建一座小型宮殿, 統治者在位33年及此後每隔3年都要在那裡慶祝法老的生辰。法老在慶典中,要向近臣證明,他是一個英明的君主、 勇敢的軍人和生殖功能非凡的男子。

有的研究專家認為,金字塔的石塊蘊藏著一套相互有內在聯系的數字、尺寸、 重量、角度、溫度、方位、幾何題和宇宙信息的密碼。還有些人認為,它是太陽觀象台。 第三類研究專家認為,金字塔對生物和非生物有一種物理作用。有人甚至藉此賺錢。 加利福尼亞有一個商人做了許多小金字塔,說是它有積聚能量作用。在他的模型金字塔里, 牧草幼苗長得快,狗呆了幾天會習慣於素食。牙科醫生在手術椅上掛了72隻小金字塔, 病人疼痛感減輕,傷口癒合快。羅馬尼亞利用金字塔形裝置為水殺菌。有人發現, 在金字塔形建築中,愛哭鬧的兒童會很快平靜下來,病人睡眠安穩,婦女經期出血減少, 人們頭腦清醒,性功能改善。

當初,考古學家首次打開奇阿普斯法老的棺槨時,只發現一尊小雕像, 沒有木乃伊,大失所望。在埃及考古史上,只發現了18歲英年早逝的圖坦哈蒙的木乃伊。 古王國其餘各位法老的干屍迄今未找到。況且,棺槨里當初是否存在過木乃伊都大成問題。 埃及文化素以神秘著稱,法老死後應升天國,故祭司就悄悄地把他的遺體移葬別處。 可為這種推測提供佐證的是,考古學家在尼羅河畔的一個洞里發現, 那兒保存著新王國期間幾乎所有法老的木乃伊,20具干屍像劈柴一樣堆在一起,而他們的棺槨是空的。 金字塔是奴隸們造的嗎?不見得。古埃及人相信,法老的命令就是上帝的旨意。 在金字塔附近發現了工匠居住的村落,那兒住過幾千名工匠,食宿條件有充分保證。 據此可判斷,他們是僱傭勞動者,不是奴隸。

古話說,時間懼怕金字塔。今天對這句話是否正確,產生了疑問。 埃及地方當局現在不僅不讓觀光客進入金字塔和到獅身人面像跟前,連學者都被擋駕。由於年深日久, 奇阿普斯金字塔的尖頂早已磨掉,形成了一個面積不下10平方米的小平台。當初, 喜歡登上金字塔的外國有錢人,是由兩名阿拉伯人拉著他的雙手, 第三個阿拉伯人托著他的雙足爬上塔頂的,他可以坐在塔頂喝隨從端上去的咖啡。末代沙皇尼古拉二世未登基時, 就先登過金字塔。

埃及人已不準外國科學家自己動手挖掘,當地形成了專門從事考古發掘的世家。 當地督察還盯著外國科學家,不讓他們把發現的東西帶出國境。大金字塔繼續庄嚴地保持沉默。

㈥ 關於馬克西姆演奏的那首《出埃及記》的故事是怎麼樣的 這首曲子的創作背景是什麼

從釋讀古埃及文字開始的「埃及學」,自出現近二百年來,學者們自覺不自覺地總要碰到那個謎:以色列先民是不是曾在埃及居住?是不是穆薩(摩西)帶領以色列人出埃及?是不是追殺以色列人的那個法老真淹死了?究竟那是哪一個法老?
系統的證據使謎底即將揭示,當淹死的法老「浮出水面」時,埃及學,也該謝幕了。
今年(2003)夏,從沙特回來的兄弟,說起優素福時代的埃及國王,《古蘭》中稱「王」,應該是指「喜克索斯」(Hyksoos意為外國統治者)人建立的王朝,不是埃及原住民科普特人的「法老」。
由此,注意看了點有關古埃及的書。再與兄弟提到穆薩時代被淹死的法老時,兄弟說國外普遍認為是十九王朝拉美西斯二世。我說從看到的材料分析,應是略早的十八王朝末代法老霍倫赫布。此人在位二十八年,軍人出身,無子女。按《古蘭》明文,那個法老沒有子女;他和他的軍隊全被淹死,「別的民眾繼承了他」,則他的朝代應終結(以後又從其他著述中看到他曾極力神化自己,他為自己建的墳墓從未使用)。由於《舊約》中寫著摩西壽享120歲,不符合《古蘭》明文一個法老時限的概念,就擱置了探究。
初冬齋月末,不知不覺中,竟逐漸看出《古蘭》明文中穆薩事跡的順序。奇文妙旨,激動難抑。幾年前我曾多次對接觸的阿訇們說:《古蘭》中穆薩的事跡可能有順序。無人理會!現在完整的系統突然呈現眼前——啊!托靠主,每件事都有它實現的時間。
《古蘭》12:1~103;2:132~134。可稱為穆薩事跡的引子。關聯詞:優素福、買他的埃及人、敬愛的ﺰﻳﺰﻌﻟﺍ、王、渙散的些主、夢、七個豐年、七個荒年、兄弟、從不同的門進去、平安地進埃及。死到了葉爾古白、囑咐他的兒子們。
穆薩出生至逃亡:28:1~28。法老、屠殺他們的兒子、哈曼、扔河裡(彥彌)、我和你的慰籍、姐姐、養活他、城、疏忽、一拳打死、貴族們商議、麥德彥、八年、十年、行善的。
初見火光:28:29~35;(19:51~53)。火光、消息、烤、山谷右邊、叢林、我是吶神、全世界的主、棍兒、蛇、退避、手、白亮、沒有病、放盪的民眾、哈倫、助手、權力、勝利。右邊吶圖爾。
回埃及:28:36~43。巫術、沒聽說過、哈曼、在泥上燒、建高樓、瞧見穆薩的神、丟棄他們、河(彥彌)。
二見火光:20:9~52。火光、引火或發現向導、我是你主、脫鞋、聖谷「圖瓦」、謹守禮拜、復活時、棍兒、蛇、手、白亮、法老、霸道、解開舌結、箱子放河裡(彥彌ﻢﻴﻟﺍ)、我仇敵和他仇敵、使你回到你母親、麥德彥幾年、他倆說、以色列的後裔同著我們、我們的主。
一敗巫師:20:56~76。表演同樣的、節日、隱匿議論、排隊來、扔繩子、棍兒、畏懼、別怕、讓叩頭、哈倫和穆薩的主、釘棗椰樹幹上、創造我們的主、他恕饒我們、被迫施巫術。
三勸法老:23:45~48;26:10~37。他們不敬畏嗎?(找後帳)罪、殺、全世界主的使者、打發以色列的後裔同著我們、棍兒、巨蛇、手、白亮、徵募員、召集巫師。
二敗巫師:26:38~51。獲勝、報酬、屬於親近的、全世界的主、穆薩和哈倫的主、釘架子上、首先歸信的。
三見火光:27:7~14;79:15~26。火光、消息、引火、烤火、在火附近者蒙祝福、他咹、我是吶神、吶ﺰﻳﺰﻋ、吶ﻢﻴﻜﺣ、扔棍兒、巨蛇、手、白亮、九種跡象、放盪的民眾。聖谷凹沓、純潔自己、認識主、召集民眾喊叫。
四勸法老:7:103~108。全世界主的使者、以色列的後裔、貴族們、招募、高明的巫師。
三敗巫師:7:109~129。報酬、親近、大巫術、恐怖、巫師們拜倒、全世界的主、穆薩和哈倫的主、釘架子上、穆斯林、你來前、你來後、我們受虐待。
四敗巫師:10:75~82;這是巫術嗎?所有專門行巫的、不襄助破壞者。
四斗之後:10:83~89;40:23~46。他民族中的苗裔信、建房屋、禮拜、繼續傳道。戈倫、殺戮信道者的兒子、法老家的信仰者、恫嚇你們的災難、努哈的民族、阿德、賽莫德、優素福死時、建高樓、看見穆薩的神、保護他免於計謀、降嚴刑。
陷戈倫:28:76~84;(29:39)。戈倫、財寶、鑰匙、作惡、盛裝出遊、住宅淪陷。
九種跡象:7:130~136;另17:101~104;66:11。屠殺他們的兒子、旱、歉收、洪水、蝗蟲、虱子、蛙、血。九種跡象、你被施巫術了、你是被毀滅的。法老的妻子、在樂園里為我建所房子。
一淹法老:43:46~56;20:77~79;26:52~68;10:90~93。一件比一件大、為我們祈禱你的主、爽約、喊叫、埃及的王權、黃金手鐲、夜間、旅行、在河(Bahr)里乾的道路、河(彥彌)、集體淹死他們、後來者的鑒戒。啟示穆薩、夜間出走、准備著的集體。出去了園子和泉源、財寶和高貴的住所、以色列的後代繼承了它、日出時趕上、棍兒擊河(Bahr)、象高大的山、淹死其他的。法老、將被淹死時、我信。
二淹追兵:44:17~33;11:96~99;2:49、50。考驗了法老的民眾、把吶神奴隸交付我、在夜間走吧、撇開吶河、他們是淹沒的軍隊、拋下園子和泉源、莊稼和高貴的住所、美味的恩典、別的民眾繼承了它。法老的命令無理性。隔開吶河、淹死法老的親族。
出埃及:7:137~141。繼承福地、忍受虐待、過吶河、守偶像的、弄個神、大災難。
一打磐石:7:159、160。十二支派、要他給水喝、以你棍打吶磐石吧、曼乃和鵪鶉。
一赴約期:20:83~85。倉促地離開你的宗族、吶撒米里耶使他們迷糊了。
一焚金犢:20:86~98。轉回去、覺得時間太長嗎?許多首飾、很沉重、吶撒米里扔下了、鑄牛犢、哈倫呀、媽ˉ兒呀、撒米里ˉ呀、焚化它、撒河裡。
二赴約期:7:142~147。三十夜、又十夜、使我看到你、你看吶山吧、暈倒、法版。
二責鑄犢:7:148~154;2:51~54。他們的首飾、有叫聲的牛犢形體、他們懊悔、扔了法版、媽ˉ兒、拾起法版。約期四十日、我族人、向你們主懺悔、殺你們自身。
約西奈:7:155、156;2:55、56;4:153~155。選七十人、地震、考驗。看見、疾雷襲擊了你們。吶圖爾起在他們上面。
居曠野:5:20~26。進聖地、不進去、兩個人、蒙過恩、四十年、漂泊在曠野。
求學:18:60~82。年輕的、兩河匯合、王、強取所有船、殺兒童、不招待、要報酬。
二打磐石:2:58~61。進城、改變囑言、降災、穆薩為他宗族求水、我們就說:以你棍兒打吶磐石吧!十二泉、蔬菜、到座城去吧!
宰黃牛:2:65~74。宰一頭牛、非出於自願、使死者復活。
申命:2:83~143;14:5~8;4:160~162;11:7;37:114~122。
上列《古蘭》章節,譯文約17000字,占《古蘭》全文百分之七以上。明文信息面完整、開闊;目難盡觀、心難盡思。上面謹選擇列出部分對將敘述的內容十分相關的關聯詞,以便讀者查證。
從以上記事順序探尋有價值的歷史發現,需要參考古埃及的有關歷史。曾從眾認為,法老是淹死在紅海(RED SEA)里。在以下文字基本成文時,我舉意再到書店中去,求主給我有價值的發現。打開的第一本書,首先看見的是份古埃及地圖:底比斯(Thebes)、尼羅河(Bahr an Nil)……孟菲斯(Memphis)在尼羅河西?翻閱中認為內容無大意義,再查閱別的書。兩個多小時後,悵悵地離開書店。臨出店門,哦!主開始就給我恩典了!怎麼疏忽了?河西。(推翻了法老淹死於紅海的說法)……那前後屬於主麻日的黃昏規定拜中,忽覺一句問語:「誰跟你最近?」(主離每個人最近!)——下述與《古蘭》原文本旨若有差別,求主恕饒;請識者不吝指教。
葉爾古白一家進埃及,是到說阿摩利語的「喜克索斯」(Hyksoos)人統治的尼羅河三角洲地區,時間約在公元前1708年,到多門之城阿瓦里斯。十五六年前優素福在此地埃及人的ﺰﻳﺰﻋ死後曾被誣陷入獄,此時又值國王喪後,將要連續七年的飢荒開始不久。那裡無種族壓迫,也任用埃及人為高官,先前是偶像崇拜盛行,剛推行一神教育。那之前當地君主一直對埃及進行軍事征服。Salitis攻佔孟菲斯,埃及國王退守南方的底比斯。七年豐收期內, 元前1720年還「沒有衰敗跡象,甚至比以前更富庶」的底比斯十三王朝,已臣服於阿瓦里斯十五王朝(Ikhenofret「給人們帶來了食物」是什麼年代?)。
以色列人進入埃及後,被安置居住在尼羅河西岸的孟菲斯(Memphis)城南;優素福和他同母兄弟的後代居住在都城阿瓦里斯。當時,一神崇拜不強制,貫徹也不徹底——從葉爾古白臨終時,對子孫信仰的關切可看出。之後幾十年,下埃及政權強盛但無人稱王。
當優素福去世不久,北方的那些「貴族們」,懷疑優素福七年囤積、七年賑荒的使者明證,說優素福死後,「吶神不會派使者了」;建立了十六王朝。約公元前1640年,埃及人中的偶像崇拜者在底比斯建立政權,取代了該地的十三王朝。並挑起了對北方十六王朝綿延幾十年的戰爭,直至底比斯十七王朝最後兩位王泰奧二世、卡莫斯父子皆戰死。
卡莫斯之弟阿赫摩斯一世先攻下孟菲斯,約元前1532年攻佔了十六王朝統治區域。在以後這個古埃及十八王朝(約元前1550~前1291年)期間,原底比斯城被完全拆除、墊高,在高台地基上用石頭建築了卡納克神廟;供奉偶像。王朝中期以後,王室多在孟菲斯居住。考古著述中說,從阿蒙荷太普三世(約前1391或86~前1353年)起,以巫術神化法老的風氣開始流行。
猶太民族早已集體失憶的優素福時代埃及不稱「法老」的王,《古蘭》中明寫著,說明了什麼?十八王朝中後期神化法老的巫術流行,從埃赫納吞起「法老」才專指個人,考古學上不是近些年才知道的事實嗎?各學科前沿齊聚《古蘭》門牆,要發生什麼嗎?
約公元前1319年,已長期掌握埃及軍權的霍倫赫布(Horemheb應是祖居阿瓦里斯的埃及人貴族)篡法老位後,從孟菲斯溯尼羅河巡行,到底比斯卡納克神廟,慶祝「奧彼特」節。在盧克索神廟「神化」自己——以巫術成為「神聖者」。要使「所有人都看到他的變化」(「奧彼特」節,每年泛濫季第二個月舉行,節期11天。在卡納克至盧克索神像巡行;最高峰是法老隱蔽後出現)。從孟菲斯至底比斯,來回沿途各州長官負責其龐大巡行隊伍的食宿。孟菲斯以色列人聚居地在法老一行必經之處,並挨著他的居住地。一個只想神化自己的人和一夥只崇拜獨一神的民眾遭遇會怎樣?
具體起因和借口不得而知,結果是已有以色列人被殺害。法老已下令殺死以色列人此後新生兒中的男嬰。由法老軍隊的首領哈曼(普拉美斯?)執行。
血雨腥風中,穆薩出生了。從他母親被啟示,和把他放在上遊河中,和他姐姐向法老家介紹乳母可知:穆薩是一個遺腹子,法老害了他父親;家住孟菲斯南,離尼羅河邊不遠。從乳母角度分析,哈倫比穆薩只能大一歲;穆薩出生在屠殺男嬰的第一年。以後二十幾年中,再沒有以色列男嬰存活。——這是在「計劃生育」國家才能還原的情景。
穆薩自己進入阿瓦里斯,並為護同族在阿瓦里斯城打死一名埃及人時,年齡不超過十八歲,並且法老當時不在該城。該地埃及(法老宗族)貴族中,有穆薩的一位好友。
穆薩逃到麥德彥(今沙特和約旦之間),在那裡和一位老人結約——以做滿八年工聘老人的女兒為妻。當他經歷了種種考驗,履行了約定的八年工作,離開他岳父,與家屬游牧旅行中,在西奈半島南部山中,寒冷的夜間見奇異的火光。如《古蘭》28:36~43明文,穆薩奉使命隻身回埃及,到孟菲斯勸法老。
《古蘭》明文中,此時沒有穆薩和法老雙方個人攻擊的言辭,法老只謀劃否認全世界的主。在「沒聽說過」的異象顯示後,法老要哈曼燒泥磚建高樓,好叫他「瞧見神」。
穆薩隨後和哈倫去到西奈。熱天走到聖谷「圖瓦」附近,晚上,穆薩第二次見「火光」,脫鞋,被命令禮拜、相信復活等。第二次受賜棍兒變蛇、手變白亮的跡象。穆薩祈禱解開舌結,並聆聽了自己身世、成長的往事。受命對法老說話要溫和,勸法老打發以色列人走。這時氣候溫暖,從明文問答中可知:棍兒雖然顯示了跡象,它仍然只是根棍兒,不能對它有常規用途以外的任何妄想!「他倆說」說明哈倫與穆薩同在聖谷。
穆薩和哈倫回到了埃及。在與法老一番辯論後,法老說穆薩是施巫術,他們也要「表演同樣的」。
在節日(我認為應是今公歷八月份的奧彼特節)的上午,法老要神廟的巫師們排隊來,與穆薩比試「巫術」。穆薩譴責法老等謠言惑眾。被迫施巫術的巫師們因見明證而棄偽歸信後,被釘在棗椰樹上殺害。地點似在某一個神廟,消息被法老一方封鎖。
穆薩和哈倫奉命到阿瓦里斯三勸法老敬畏。穆薩雖然溫和、耐心地勸說、解釋,法老卻翻開了陳帳。穆薩也對曾打死人愧疚。但奉使命又將兩項異跡昭示法老,並要他信仰全世界的主、釋放以色列人。法老竟和貴族們商議,召集各城市的巫師,對抗穆薩。
一心想接近法老的巫師們應召來了,他們卻因巫術無效而信仰了全世界的主。惱羞成怒的法老下令,把他們掛起來處死。這次約是在阿瓦里斯城。「首先歸信的」說明,第一次神廟巫師們的歸信被封鎖了消息。
天氣寒冷的時候,穆薩同若干信士,又到了聖谷「圖瓦」附近。穆薩第三次見到「火光」,聽到了「火中及周圍的蒙祝福」。受命扔下的棍兒立時成的巨蛇,令穆薩也感到恐懼。被告知授以九種跡象,警告法老和他的追隨者;命令法老打發以色列人出埃及。
四勸法老時,他已無心聽勸。科普特貴族們也主張再召集民間巫師對抗。三敗巫師之後,應召來的巫師們因成為穆斯林,被法老釘在架子上殺害。法老變本加厲地作惡。
穆薩到以色列人中宣傳使命,他們中的弱者們歸信了。建造了些房屋,做禮拜的地方。同族的戈倫卻說穆薩是巫師。他追隨法老,願意法老殺死信仰者們的男孩。
在法老、哈曼及戈倫的家鄉阿瓦里斯,穆薩第五次勸導法老和貴族們,並斗敗那些頑固地追隨法老的民間巫師。阿瓦里斯的以色列民眾聽從了穆薩。法老發恨殺穆薩時,法老家的一名秘密信士勸告法老,信仰獨一神。他提到了努哈的民族、阿德、賽莫德等被毀滅的民族;提到了優素福死後,阿瓦里斯部分貴族們的反動。法老被這位信士說得又要哈曼建高樓,他好看見神。(由此可知:努哈的民族被洪水毀滅時(從沙特到巴勒斯坦之間),世界上其他地區人類仍然生存著。那些事件當時在埃及或有文字記載)。
從《古蘭》敘述和用詞順序判斷:此時戈倫聽不進同支派一名信士優士爾(約書亞)的勸戒,盛裝巡遊後的戈倫連同他的房屋、財寶被陷於地下,作了作惡者的鑒戒!
旱災、歉收、洪水、蝗蟲、虱子、蛤蟆、血水,重重警告接踵而至。其間,雖然法老等屢次求穆薩祈禱解除災難,但法老和他的追隨者們冥頑不化,仍然屠殺以色列男嬰。法老並將也已信仰的、他自己的妻子阿信葉ﺔﻴﺳﺁ害死。
穆薩四次敗巫師,計一年有餘。七種磨難又考驗近一年。法老借口各種災難是穆薩和信士們招致的,差遣人往埃及各城鎮,召集追隨者集結到孟菲斯、阿瓦里斯,陰謀除滅以色列人全體信仰者。
公元前1291年4月22日(人類紀元太陰歷2549年1月10日星期五。這個年份,需以正確的歷法推算。太陰歷2533年第一日也是星期三,在元前1307年10月,不是莊稼成熟季節)那個晚上,在孟菲斯,法老發現以色列民眾已向南逃走,立即帶領已聚集來的埃及軍隊、民眾從孟菲斯向南追趕。天亮時,看到了前面逃亡的人群。他們也看到了,尼羅河河道露出了一段乾涸的河床,旱道的兩側,河水壁立千仞。逃亡者們在順旱道向河對岸奔跑。放盪的、作惡的、無知的、沒有理智的法老,帶領著追趕者們追進了河中旱道。逃亡者們已全部上岸,東岸在望了。河水怎麼涌下來了?咕嚕、咕嚕嚕……「我信了,除吶個以色列子孫憑他信仰的,沒神。我也是吶穆斯林們中的」。現在嗎?晚了,犯罪的人們!!(猶太歷法也為本段的推導作了證據,《聖經》中的尼散月——出埃及時定為年首月——正是斯時。並且該年的上一年應該是閏年!——毫無疑問,是閏年。)
追殺者沒有踏上尼羅河東岸的,也沒有留在西岸的。在孟菲斯向南徒步一夜路程的尼羅河中,曾經狂叫「我是你們最高的主」的法老,手臂上戴者他誇耀的金鐲;連同他的軍隊,隨從的民眾,全被淹死了!他的屍體,被創造者保存在了他淹死的地方,「以作後來者的鑒戒」。他前後大多數法老們的遺體今天都暴露了。那具接近尼羅河東岸的河底古屍,古埃及十八王朝末代法老霍倫赫布(Horemheb)的屍體,吶神要時,會被人發現。
古埃及十八王朝末代法老霍倫赫布,從埃赫納吞時代前已掌控埃及全部軍權。他篡位後殘害、奴役以色列子孫二十七八年。其間以色列人中基本未存活男孩兒。
出埃及時,以色列男人中穆薩最年輕,也已二十八歲。沿尼羅河河東,空手逃亡的以色列人,折返向北行進。一座座空盪盪的城鎮,財富充盈;一片片園子和麥田,豐收在望。還有很多被留下的泉源和高檔的住所。
四天後,一月十四日,使者到達了阿瓦里斯,要法老的民眾打發以色列人——優素福和他兄弟的後代。那些執行法老命令要殺以色列人的人們不聽從。在見到一大顯跡後,十五日晚上,他們仍頑固地追趕出走的阿瓦里斯以色列人。那個夜間,這幫法老的死黨,全被不平靜的水淹死了——不同於孟菲斯南的淹滅形式;別的民眾繼承了那個地區。若這樣,《舊約》中的《出埃及記》內容,記載的是曾居住阿瓦里斯的以色列後人的傳述。
以色列子孫蒙受的應許完全實現了,他們繼承了法老和他追隨者們的財產。他們沒有再停留,離開埃及的土地時,黃金飾品竟成了他們沉重的負擔——由於一部分以色列人的貪婪。
以色列民眾踏上了西奈,全世界的主給他們降下了《討拉特》(律法)和重重恩典。分支派、焚金犢、居曠野的史實,不作絮述了——有《古蘭》在。
證據素材和思維的局限,僅作上列簡述。有下列幾個問題需要確切的答案:古埃及十八王朝末代法老的統治年代,起訖年為何出現至少四種說法?十八、十九王朝之間的淵源和更迭狀態是怎樣的?「王強取所有船」可能是在哪一年——在埃及、赫梯卡迭什之戰年或稍後?
對古埃及十八、十九王朝之間的淵源和更迭狀態的疑問,源自《古蘭》中淹死法老的節文,沒提法老的幫手哈曼。現將新(2005年4月)獲信息列如下:有書中將Horemheb列為十九王朝開創者,因「他所依賴和有權威的」普拉美斯(Pramesse),即後來的拉美西斯一世,是他選定的繼承人。此人有無木乃伊留存?他是何死因?
出埃及後二十年左右,「王強取所有船」那一年(埃及、赫梯卡迭什之戰年?),先知穆薩到兩河(海?)接合處求學。從《古蘭》第十八章明文,愚得如下信息:「他的青年」,可判斷是出埃及二十年左右;穆薩遇到的「他」,鑿漏船、殺兒童,可判斷是在他民眾的穆斯林范圍內;某城的居民拒絕款待,可判斷已出穆斯林區域。修復倆孤兒的牆,表明該城曾有穆斯林;「他」確負使命。(未知者,不敢妄言。)
出埃及後太陰歷計四十一年,約公元前1251年,穆薩(願主賜他平安)在約旦河東無疾而終,享年約七十歲。當時,以色列男人中還有兩位老人活著。接續穆薩率領以色列新生代過約旦河的優仕爾(約書亞),或說時年約八十五歲。渡約旦河後,七天陷耶利歌城,七年平迦南地。開始了以色列民族在巴勒斯坦定居的紀元。
以上敘述,但願沒有附會、沒有脫離《古蘭》原旨。我認出了了了,蒙全世界的主慈憫的人們,會讀懂更多。經典的證據既然如今始顯明,是否實物的證據也將浮出水面?
願這篇膚淺文字,使我們得出本文開頭所提問題的答案。在這個稱作科技時代、信息時代的社會,崇尚知識和理智、追求真理的人們,以你們掌握的知識和信息,修正本文內容,使之更加端正吧!(伊歷1425年11月18日公元2004年12月30日晚寫至此)
保留以上幾段概括和總結性的文字,為表明即使證據全放在面前,若非有引導,任何人不會留意。因為第四次敗巫師及兩淹追兵、兩打磐石、兩赴約期、兩毀金犢等分析,是在2005年4月中旬的意外認知後,才逐漸感受到的。那次意外,知道了《古蘭》明文中麥爾彥見異象是兩次(見《古蘭》3:42~47;19:16~21),期間間隔120天;宰克賃亞啞巴的跡象也是兩次(見《古蘭》3:38~41;19:2~11)。認識了兩次兩次的部分原委後,試作如下描述:
1、那是人類歷史上絕無僅有的逃亡民族,二十九歲以下的人口全是女性。
2、他們曾分別聚居在孟菲斯和阿瓦里斯,追殺他們的民眾分別被淹沒。
3、當時蘇伊士北居住著擅長加工黃金飾品的撒米里人,他們拜牛。
4、從蘇伊士附近進入半島,需經無水荒漠。民眾要水,穆薩棍打磐石出十二水泉。
5、離圖爾山半日路程時,穆薩隻身前行,履約居圖爾山三十天。
6、有跟隨以色列人的撒米里人,以黃金首飾鑄出金犢,引誘以色列人膜拜。
7、三十天期滿,穆薩回到族人中,怒責同族,焚毀金犢,驅逐撒米里人。
8、穆薩當天返回圖爾,再居十天,完成四十天之約;接受法版。
9、又有以色列人鑄了個金牛,誘人膜拜;被誘騙者多有後悔。
10、四十夜約期滿,穆薩回到以色列人營地;怒摔法版。令曾拜金牛者自殺。
11、簡七十人同至圖爾,接受約言。山被懸起,恐懼致使以色列人側臉叩頭。
12、在聖地邊緣,以色列男人除兩人外,都拒絕使者命令,不為正義作戰。
13、判罰以色列民眾飄泊曠野四十年,無人逃走,說明當地環境與世隔絕。
14、出埃及後約二十年,能得到魚;穆薩至兩海相接處求學(約元前1271年)。
15、部分以色列人被允居住約旦河東的某些城鎮時,其中仍有悖逆的老者。
16、以色列人與世隔絕四十年,生息教訓。直到出埃及時的一代男人幾乎死凈。
17、臨出曠野之際,穆薩在約旦的曠野為十二支派新生代求水,打磐石出十二泉。
18、出埃及後四十一年,穆薩在約旦河東無疾而終,享年約七十歲(元前1251年)。
19、當時以色列人的男性,除兩位七十歲以上的老人,其他男性均小於四十一歲。
記以上略解,指望眾多學者到《古蘭》發現真理,如蒙校正本文舛誤,幸甚!

㈦ 獅身人面像是古埃及哪個法老命令建造的

胡夫的兒子哈佛拉的金字塔,比胡夫低8米.哈佛拉的金字塔旁,有一座巨大的獅身人面像,高22米,長57米,一隻耳朵就有2米長.面部是哈佛拉的臉型,綜合上述獅身人面像是古埃及的哈佛拉法老命令建造的

㈧ 關於埃及法老拉美斯二世

拉美西斯二世
雖然拉美西斯(Ramses)二世(公元前1305年?~前1212年)並不是這部小說的主要人物,但必須承認的是:他是埃及歷史上最著名、最偉大的法老之一。被譽為眾神的寵兒的拉美西斯二世,是埃及軍事帝國最後一個強有力的法老,同時也是最熱衷於建造紀念物的統治者。他在位的六十七年裡,建造了令人神往的城市:皮拉美西斯;恢復了多神崇拜,使尼羅河畔的這片土地呈現出繁榮昌盛的景象;為了能升上天堂成為不朽,他為自己建造了眾多的神廟和塑像;因為他,埃及藝術家發明了陰刻浮雕法;同時他締結了已知最早的國際條約,也是世界上最早的和平條約……現代醫學證明:生為神祗一樣的拉美西斯二世最終死於牙床膿腫引起的敗血症。

拉美西斯的政績

新王國十九王朝公元前1280年,拉美西斯二世於25歲即位,在位67年,其顯赫業績可與中國的康熙大帝相媲美。早在拉美西斯還是法老之子的時候,他就已經參加了其父塞蒂(Seti)一世的常勝軍。他的勇猛令周圍的其他國家都對他表示稱贊。只有一個國家竟敢對抗拉美西斯二世——赫梯。這個位於亞洲內部的國家已經有好多次膽大妄為的舉動,竟敢挑戰埃及的霸權地位,威脅這個尼羅河畔的國家的北部疆界。

公元前14世紀末葉至前13世紀中葉,古代埃及與赫梯為爭奪敘利亞地區的控制權展開了延續數十年的戰爭。這場戰爭中的關鍵性戰役卡迭石之戰是古代軍事史上有文字記載的最早的會戰之一,戰後締結的和約是歷史上保留至今最早的有文字記載的國際軍事條約文書。拉美西斯二世最偉大的功績就在於此。

古代敘利亞地區位於亞非歐三大洲結合部,扼古「錫道」要沖,是古代海陸商隊貿易樞紐,歷來為列強必爭之地。

早在公元前3000年,埃及就多次發動對敘利亞地區的征服戰爭,力圖建立和鞏固在敘利亞地區的霸權。但埃及建立霸權的努力遇到了埃及強鄰赫梯的有力挑戰。約公元前14世紀,當埃及忙於宗教改革無暇他顧時,赫梯迅速崛起,在其雄才大略的國王蘇皮盧利烏馬斯的率領下,積極向敘利亞推進,逐步控制了南至大馬士革的整個敘利亞地區,沉重打擊了埃及在這一地區的既得利益。埃及第19王朝法老拉美西斯二世即位後,決心重整旗鼓,與赫梯一爭高低,恢復埃及在敘利亞地區的統治地位。為此,拉美西斯厲兵襪馬,擴軍備戰,組建了普塔②軍團,連同原有的阿蒙③軍團、拉④軍團和塞特⑤軍團,加上努比亞人、沙爾丹人等組成的僱傭軍,共擁有4個軍團,2萬餘人的兵力。

公元前1276年(即拉美西斯二世即位後的第4 年),埃及首先出兵佔領了南敘利亞的別里特(今貝魯特)和比布魯斯。次年( 前1275年)4月末,拉美西斯二世御駕親征,率4個軍團從三角洲東部的嘉魯要塞出發,沿里達尼河谷和奧倫特河谷揮師北上,經過近一個月的行軍,進至卡迭石地區,於卡迭石以南約15英里處的高地宿營。位於奧倫特河上游西岸的卡迭石,河水湍急,峭壁聳立,地勢險要,是聯結南北敘利亞的咽喉要道,也是赫梯軍隊的軍事重鎮和戰略要地。埃軍試圖首先攻克卡迭石,控制北進的咽喉,爾後再向北推進,恢復對整個敘利亞的統治。

就在埃及舉兵北上之際,一場緊鑼密鼓的備戰活動也在赫梯全面展開。拉美西斯二世還未啟程,赫梯即從派往埃及的間諜那裡獲悉了埃及即將出兵遠征的秘密情報。赫梯王穆瓦塔爾召開王室會議,制定了以卡迭石為中心,扼守要點,以逸待勞,誘敵深入,粉碎埃軍北進企圖的作戰計劃。為此,赫梯集結了包括2500~3500輛雙馬戰車(每輛戰車配備馭手1人,士兵2人)在內的2萬餘人的兵力,隱蔽配置於卡迭石城堡內外,擬誘敵進入伏擊圈後,將其一舉殲滅。

拉美西斯二世率軍在卡迭石附近高地駐宿一夜後,於次日清晨指揮主力部隊向卡迭石進擊,意欲在黃昏之前攻下該堡。拉美西斯二世率阿蒙軍團沖鋒在前,拉軍團、普塔軍團居後跟進,塞特軍團由於行動遲緩,尚滯留在阿穆路地區,一時難以到達戰場。當阿蒙軍團進至卡迭石以南8英里的薩布吐納渡口時,截獲兩名赫梯軍隊的「逃亡者」,這兩名實為赫梯密探的貝都因游牧人謊報赫梯軍主力尚遠在卡迭石以北百里之外的哈爾帕,並佯稱卡迭石守軍士氣低落,力量薄弱,畏懼埃及軍,特別是敘利亞王侯久有歸順埃及之意。拉美西斯二世信以為真,立即指揮阿蒙軍團從薩布吐納渡口跨過奧倫特河,孤軍深入,直抵卡迭石城下。穆瓦塔爾聞訊迅即將赫梯軍主力秘密轉移至奧倫特河東岸,構成包圍圈,將埃及軍團團圍住。拉美西斯二世從剛剛捕獲的赫梯俘虜口中始知中計,立即派急使催促拉軍團和普塔軍團緊急來援。當拉軍團到達卡迭石以南的叢林時,早已設伏於此的赫梯戰車出其不意地攻其側翼,拉軍團損失慘重。接著,赫梯軍隊以2500輛戰車向埃及軍阿蒙軍團發起猛烈攻擊,埃及軍士兵一觸即潰,四散逃命,陷入重圍之中的拉美西斯二世在侍衛的掩護下;左突右擋,奮力抵抗、並祈求阿蒙神的庇佑,還將護身的戰獅放出來「保駕」。

在此危急時刻,埃軍北上遠征時曾留在阿穆路南部的一支部隊趕到。這支援軍呈三線配置,一線以戰車為主,輕步兵掩護,二線為步兵,三線多兵和戰車各半,突然出現於赫梯軍隊側後,對赫梯軍猛攻,把拉美西斯二世從危局中解救了出來。埃及軍連續發動6次沖鋒, 將大量赫軍戰車趕入河中。赫梯王也增派戰車投入戰場,猛沖埃及中軍,並令8000名要塞守軍短促出擊,予以配合,戰斗十分激烈。黃昏時分,埃及普塔軍團先頭部隊趕到,加入戰斗。入夜,赫梯軍退守要塞,戰斗結束,雙方勢均力敵,勝負未分。而實際上准確地說,是拉美西斯逃脫了一次慘敗,當他在戰場上陷入困境時,沒有士兵沖上前去為他護駕,只得求助於他的護獅,他的軍團很不容易才抵擋住了赫梯軍的沖擊。但他的帝王傲氣使他不允許任何人對這場戰斗的勝利置疑,還大張旗鼓地命人將戰斗的激烈場面繪制在神廟的牆壁上,以供後人瞻仰,使他的英明與威猛永留史冊。

此後的16年中,戰爭延綿不斷,但規模都比較小。拉美西斯二世吸取卡迭石之戰輕敵旨進的教訓,改取穩進戰略,一度回到奧倫特河,但赫梯採取固守城堡,力避會戰的策略,雙方均未能取得決定性勝利。

長期的戰爭消耗,使雙方無力再戰。約於公元前1259年,繼承自己兄長穆瓦塔爾王位的赫梯國王哈圖什爾(約前1265~前1240年在位)提議,經拉美西斯二世同意,雙方締結和平條約。哈圖什爾把寫在銀板上的和議草案寄送埃及,拉美西斯二世以此為基礎擬定了自己的草案,寄給赫梯國王。條約全文以象形文字被銘刻在埃及卡納克神廟和位於底比斯的拉美西斯神廟的牆壁上。它是譯自原稿的副本,原稿可能是用赫梯語和當時國際通用的巴比倫楔形文字書寫的。在赫梯首都哈圖沙什的檔案庫中發現有用巴比倫楔形文字書寫的泥版復本。條約規定:雙方實現永久和平,「永遠不再發生敵對」,永遠保持「美好的和平和美好的兄弟關系」;雙方實行軍事互助,共同防禦任何入侵之敵;雙方承諾不得接納對方的逃亡者,並有引渡逃亡者義務。條約簽訂後,赫梯王以長女哈圖莎嫁給拉美西斯二世為妻,通過政治聯姻,進一步鞏固雙方的同盟關系。

埃及與赫梯的爭霸戰爭,是古代中近東歷史上的重要事件。拉美西斯二世是古代埃及軍事帝國最後一個強有力的法老,當時的赫梯也處於其鼎盛時期。雙方長達數十年的軍事較量,使雙方的實力都受到嚴重削弱。埃及並未達到恢復亞洲屬上的目的,拉美西斯二世的後繼者日益面臨內外交困的局面。從愛琴海一帶席捲而來的「海上民族」⑥的遷徙浪潮,與利比亞部落的入侵相呼應,日益動搖法老的統治,曾經一度強盛的新王國逐步陷入瓦解之中,赫梯雖然佔有敘利亞大部,一度雄視西亞。但與埃及戰爭後,本來就不甚穩固的經濟基礎進一步動搖,不久即開始衰落。到公元前13世紀末,「海上民族」從博斯普魯斯海峽侵入赫梯,小亞細亞和敘利亞各臣屬國家紛起反抗,赫梯國家迅即崩潰。至公元8世紀,完全為亞述所滅。

拉美西斯在建築文化方面的貢獻
拉美西斯不僅是埃及歷史上最重要的法老,也是最傑出的建築業主。埃及歷史上任何一個朝代的任何一個法老都不及他如此地熱衷於建造廟宇、方尖碑來昭示他的業績。他十分懂得藝術的感化作用,認為所修建的神廟是鞏固自己統治的「永恆之石」。

拉美西斯當政伊始就開始到處大興土木。他在全國大肆興建神廟,以彰其名。他還召集成千上萬的工匠為自己刻石造像,因為只有雕鑿出他本人盡可能多的塑像和事跡,他才能升上天堂。當時還沒有其他國家威脅到尼羅河畔這片土地。沙漠和海洋包圍下的埃及此時一派歌舞昇平,呈現出繁榮昌盛的景象,因為埃及南部省份和努比亞的金礦看上去簡直取之不盡,用之不竭。尼羅河一年一度的泛濫,賜予這個民族衣食無憂的生活。工藝人在全國各地的建築工地上忙碌著,上千名官員和祭司管理著國家。所有這一切都是世界的統治者——法老的功績。

拉美西斯二世在努比亞建造了好幾座巨大的神廟,都以古埃及人崇拜的主神阿蒙命名,稱為阿蒙神廟。其中最雄偉、最特殊的是座落在阿布·辛貝爾(Abou Simbel)的石窟神廟,它是埃及石窟神廟最有代表性的傑作。阿布·辛貝爾的古代殿宇在埃及建築歷史上佔了幾個之最:最美麗,最具有想像力,獻給最偉大、也最異想天開的法老君王——拉美西斯二世。神廟的正麵塑有四個高大巍峨的法老拉美西斯二世的坐像,它們都直接雕在崖壁上,高達20米以上。在四尊雕像的正中,有一個貼在石像後牆上的神龕,裡面供奉的是主神阿蒙;雕像的兩腿中間和旁邊站著包括王後在內的法老王族的小雕像。雕像面向東方倚山而坐,彷彿直接從山崖中長出來一樣,氣勢異常宏偉。它們高居於尼羅河最高水位之上,尼羅河恰好在雕像面前拐彎,所以凡是在河上航行的人們,都能從遠處看到這四尊正襟危坐、令人生畏的法老坐像,留下十分深刻的印象。他帥兵與赫梯軍的激烈戰斗就被栩栩如生地繪制在這座神廟的牆上。而旁邊的小廟則是獻給他的最愛——他的正室奈菲爾塔莉(Nafertari)的,正面有6尊石像,其中4尊是拉美西斯,2尊可能就是奈菲爾塔莉或哈托爾女神⑦,他還為她建造了無數的方尖碑和小雕像。奈菲爾塔莉最美的胸像同拉美西斯二世的放在一起,從上個世紀以來一直保存在義大利這座巴洛克城市裡面。當埃及象形文字的破譯者商博良第一次在都靈看到這尊塑像時簡直驚嘆不已,他將拉美西斯二世的這座胸像稱為「埃及宮殿里的阿波羅」。拉美西斯二世的底比斯阿蒙神廟主殿,總面積達5000平方米,有134根石柱,中間最高的12根大圓柱高達21米,每根柱頂上可以容納100來人,規模真是大極了。為世界所罕見。

在埃及上下五千年的歷史里,沒有一個法老興建的規模比拉美西斯二世更大。今天,我們找不到其他任何一個法老能有的這么多的巨型雕像、墓碑和神廟。為了滿足拉美西斯的願望,埃及藝術家們發明了一種新的方法來雕鑿浮雕和墓碑。如果說在此之前牆壁上裝飾的雕塑都是凸出的陽刻手法,那麼,此時的工匠就轉而建造凹下的陰刻浮雕了。這樣,他們就無須一點一點鑿平背景,而只要在牆面上刻出圖像就行了,這真是一種迅速得多的方法。但這還不夠。每個神廟都需要無數的塑像。在這么短的時間里,拉美西斯又是如何弄到這么多的塑像呢?他創造了一種天才的方式:他命人將早期君王的紀念碑上刻的姓名裝飾鑿平,然後再把他自己的姓名填進去,這樣,這些塑像就變成描繪拉美西斯二世的了。

拉美西斯二世對聲名遠揚的首都孟斐斯這座舊都市並不滿意,他要的是一座自己的城市,一座以他本人名字命名的能夠永遠與他聯系在一起的都城。一座比底比斯和孟斐斯還要美麗、還要著名的城市。於是,拉美西斯在三角洲東邊尼羅河的培魯斯支流岸邊選定了一個靠近埃及東北邊境的地方,命人建造他夢想的新都城:皮拉美西斯,即「拉美西斯的房子」。到了這位法老執政第十年,皮拉美西斯正式成為了政府所在地。孟斐斯和底比斯這兩個城市是在好幾百年的時間里逐步發展起來並不斷擴建的,與此不同,皮拉美西斯則在某種程度上有過設計規劃。這座城市的興建也引起人們紛紛猜測,拉美西斯也許就是《出埃及記》里記載的那位法老⑧。拉美西斯的確需要數以百萬計的磚瓦來修築他的新都城,這個城市也的確叫「拉美西斯之城」。但是拉美西斯真的是《出埃及記》里的法老嗎?他為了實現這個龐大的建築計劃真的奴役過以色列人嗎?

公元前1250年,阿布·辛貝爾的神廟里一片沸反盈天的樣子。過不了幾個星期,人們熱切期待的尼羅河泛濫就要到了,而且拉美西斯過幾天還要慶祝他的第一個安寧節。那時候,他將會把自己的命運交給這座神廟,因為這座廟是拉美西斯為自己統治30周年而下令建造的。拉美西斯時年55歲,這在當時的埃及已經是高齡了,是更新國王權力的時候了。

當時的埃及人認為,在統治了30年以後,國王的權力就已經用盡了。如果還想繼續治理王國,國王就必須證明自己還有必要的體力。按照某種神秘的宗教儀式,在慶典前夜要安葬一尊國王的塑像。從宗教上來說,必須把「老」國王殺死,這樣才能為沒有使用過權力的「新」國王騰空位置。第二天,這位新國王就頭戴上下兩個埃及的王冠,出現在歡呼雀躍的人群面前。

這個儀式對於法老們來說是一個危機四伏的時刻,在埃及歷史上至少有兩次出現過安寧節被人利用的情況,致使國王真的被殺死了。拉美西斯二世死後僅僅幾十年,拉美西斯三世就在他的第二次安寧節前幾天成為了一次陰謀的犧牲品。不過,他偉大的前任拉美西斯二世卻安然無恙地渡過了這次大典,從而更新了他神秘的權力。不久以後,這次更新的實際表現就到來了——尼羅河水的泛濫為王國帶來了新的好收成。這樣,國王也就證明了自己完全配得上頭上的王冠。

自古以來,埃及的盜墓者猖獗,而拉美西斯二世掏空了努比亞的金礦為自己樹立起了閃耀的功名、積累起了無數的財富,給自己帶來了榮譽、權利和威望的同時又為自己奪走了永遠的安寧。盜墓者不約而同地選中了他的雄偉的陵墓,即使在拉美西斯死後200年內都是這樣。

以上兩點就是《埃及三部曲》的主要線索,歷史上赫梯以聯姻換和平而獻給拉美西斯二世的哈圖莎公主就成了反對他的主要力量之一。

1875年發現大批法老木乃伊時,埃及博物館的加斯頓·馬斯皮羅(GastonMaspero)教授說「這些阿拉伯人發掘出整整一地窖的法老真正的王中之王!圖特摩斯(Thoutmosis)三世、塞蒂一世、解放者阿摩西斯(Ahmosis)、征服者拉美西斯二世!……我們只可能知道他們的名字,不可能再知道別的啊!」但是,看到他們,就好像看到秦始皇、唐太宗、成吉思汗和朱元璋呆在一起!他們不僅是開疆的雄主,而且善於治國,在他們統治時期埃及是長期穩定的。

在拉美西斯漫長的統治期間,他至少養育了40個女兒和50個兒子。如果考慮一下當時的嬰兒存活率,而且這里計算的還只是他的合法子女。所以,僅就後代的數目而言,拉美西斯也完全有理由青史留名。他巧妙地把一個個兒子安插在王國里最重要的位置上。年紀較大的兒子成為他在軍隊的喉舌,小一些的兒子則成為孟斐斯和赫利奧波利斯的最高祭司。

但是,他沒有把卡納克阿蒙神廟的最高祭司一職交給任何一個兒子。這是王國的神職裡面最高的一個,同時也是最有權力的職位。拉美西斯是一個天才的實力政治家。有一點可以肯定,在他統治的整個時期裡面,他的兒子們竟然沒有為爭權奪利鬧過一次矛盾,這也足見他是這個大家庭里公認的領袖。

年復一年,歲月流逝。死神一次次地光臨國王的宮殿,拉美西斯卻比家族裡大多數人都活得長。其壽命超過他最大的兒子,王位的繼承人、他的愛妻奈菲爾塔莉、他的第二個妻子伊塞特諾弗勒特、她的兒子拉美西斯、沙思穆瓦沙特以及其他的好多個兒子。甚至有時候他也疑心自己可能真的會長生不老。直到他在位第67年,這位統治者的心臟才終於停止了跳動。他為使自己不朽所做的准備終於派上了用場。

㈨ 拉美西斯二世是如何中計被包圍的

拉美西斯二世是古埃及第十九王朝的法老。在他的時代,來自小亞細亞的赫梯人發展起來,成為埃及最大的心腹之患。埃及人在法老拉美西斯二世的帶領下,在集蓄力量以後,便向赫梯國發動了猛攻。赫梯王穆瓦塔爾起初聽到埃及10萬大軍進犯的消息,有些害怕。一個叫納丁的將軍給穆瓦塔爾出了個主意,他很快轉憂為喜,就等著埃及軍隊進入他的圈套了。

第二天晨光初露,埃及的部隊真向赫梯國浩浩盪盪地開了過來,隊伍分4個梯隊,先鋒隊由法老拉美西斯二世率領,很快接近了被赫梯人佔領的敘利亞的卡疊石城。

拉美西斯二世乘座的是一輛十分華麗的戰車,四周鑲嵌著黃金和寶石,在晨曦中更是光彩奪目。這時,一個探子騎馬來報:「報告,已經快到卡疊石了」。站在戰車上的拉美西斯二世法老命令暫緩前進,縱目遠眺著周圍的景色:右邊的一條大道通向波濤洶涌的大海,左邊是懸崖深谷,中間夾著一條水勢湍急的河流。前面是一片平原,遠處山崗上隱隱約約的城牆就是卡疊石城。

「報告法老,抓到了兩個間諜!」衛兵報告說。

「帶上來!」法老命令。

被俘的是兩個牧人打扮的赫梯騎兵。他們說,赫梯王為了避免沖突,已經命令軍隊退出卡疊石城了。拉美西斯二世大喜,下令全軍繼續向卡疊石進發。途中他嫌大隊行進太慢,便拋開大隊,只帶著他的警衛部隊,迅速來到卡疊石城下。這時,赫梯王已率領大軍沿著東面的河谷,包抄到了埃及法老的後面。早晨被埃及軍隊捕獲的兩個赫梯人,其實是赫梯王派他們來迷惑埃及人的。埃及法老果然上了當。赫梯王准備第二天一早圍殲為數不多的埃及軍隊,活捉埃及法老拉美西斯。為了慎重起見,他再派兩個間諜夜間去觀察一下埃及軍營的地形。

埃及法老正在軍營里准備明天攻城的戰事。突然,衛兵上來報告說:「陛下,又抓到了兩個間諜!」法老命令:「帶上來!」

這兩個間諜和早上兩個不同,無論問他們什麼都不肯說,拉美西斯二世大怒,下令嚴刑逼供。一陣功夫,兩個間諜就被打得皮開肉綻,實在招架不住,不得不把赫梯人明天要來反攻的計劃泄露出來。拉美西斯二世正要追問詳情,一個戰士跌跌撞撞地跑進來報告:「赫梯人已把我們團團圍住了!」拉美西斯二世頓時目瞪口呆。但他畢竟久經沙場,馬上鎮定下來。拉美西斯二世決定立即突圍。

閱讀全文

與法老的命令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畫畫用什麼安卓ipad好 瀏覽:693
手機怎麼用pdf 瀏覽:697
怎麼把多個word合並成一個pdf 瀏覽:542
電學基礎pdf 瀏覽:726
cad插件怎麼編譯 瀏覽:617
網校源碼軟體 瀏覽:667
思科常用配置命令 瀏覽:377
水容易被壓縮嗎 瀏覽:753
java項目試題 瀏覽:315
為什麼安卓拍照沒有蘋果成相快 瀏覽:516
安卓版的蘋果手機叫什麼 瀏覽:373
手機怎麼解壓文件夾壓縮包 瀏覽:459
起源任務咋解壓 瀏覽:976
加密式的監督檢查 瀏覽:549
光遇怎麼分辨安卓國服和渠道服 瀏覽:242
ico解壓教程 瀏覽:632
程序員偏右 瀏覽:17
超算上可以進行vasp編譯嘛 瀏覽:174
北京通app怎麼注冊登錄 瀏覽:820
iphone上的數據怎麼轉移到安卓 瀏覽:7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