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程序命令 > 印度職業教育程序員

印度職業教育程序員

發布時間:2022-09-08 22:56:25

⑴ 印度那麼貧窮,為什麼IT業卻很發達,程序員數量也比其它國家多

大多數人對印度的第一印象是落後,其次是婦女問題、健康問題、文盲率高、貧富差距等社會制度落後造成的問題。然而,令人驚訝的是,在如此大的環境下,印度的it產業非常發達,印度程序員也受到業界的高度關注和青睞。此外,印度也是程序員數量最多的國家。

如上所述,印度是世界上最大的外包公司。然而,外包企業之間的人才競爭非常激烈。因為印度沒有計劃生育,一個印度家庭一般會有3到6個孩子,社會福利好,而程序員是家庭的支柱。如果他們失去工作,就意味著他們將無法支付家庭和孩子的生活費用,因此他們將不斷努力提高自己的技術,再加上整個行業的成熟和規范,這些原因將使他們成為尖端程序員。

⑵ 為何印度的程序員很牛b

不是說印度的程序員很厲害,只能說國外的人比較瞧不起中國人;國外大公司的高層大多印度籍要多些。

⑶ 中國的程序員和印度的程序員有什麼不同

說起印度,人們對這個國家的第一印象就是印度在軟體方面是比較強的,那麼印度的程序員和中國的程序員相比較都有哪些主要不同呢?今天就為大家分析一下。

英語水平高於中國程序員

他們最大的優勢應該是語言上的優勢,印度整個人口中其實會說英語的人的比例很小,但是印度的程序員一般都是受過良好的教育的,他們這個群體的英語無論聽說還是寫都遠強於中國程序員。

解決Bug的時候常常缺乏整體思維,經常解決了一個bug後其他的功能卻出問題了,當然這也可能是長期做外包遺留下來的習慣,用最小的代價滿足用戶的需求,能省則省。


從上述兩點可以看出,印度程序員和中國程序員各有自己的優缺點,所以也不存在到底誰比誰強,所謂:三人行,必有我師也。

⑷ 一名印度程序員的生活領悟

Siva,是印度海得拉巴的一名軟體開發人員。從他的角度來說,在印度做一個軟體開發人員略有不同,也有點難。總之,一言難盡。今天,他和大家分享自己作為印度IT行業中的一名軟體開發人員切身感受。


我叫Siva,是印度海得拉巴的一名軟體開發人員。軟體開發是一份令人興奮的工作,因為你每天都可以看到新事物。如果沒有新的事物,我們還可以賦予一些舊概念新的有趣名字,然後自娛自樂。但是,從我的角度來說,在印度做一個軟體開發人員略有不同,也有點難。總之,一言難盡。


來自於其他國家的軟體開發人員對印度軟體開發人員的看法,讓我大吃一驚。所以今天,我想和大家分享我作為印度IT行業中的一名軟體開發人員的感受。


ps:這些純粹是個人觀點,不喜勿噴。


我的第一份工作


我的第一份工作是在一家小公司里,職位是java
開發人員。並且我的幾個非常親密的朋友也加入了這家公司。我很慶幸能在我職業生涯的初期就和一些非常有才華的人一起工作。


我的第一個經理習慣於強迫我們在工作的第2到3個月時間內只使用Notepad++/EditPlus
編碼,目的是為了讓我們熟悉如何編譯和運行程序,並知道編譯時和運行時的類路徑等。


但是,架構師對此頗不認同。有一天,他看見我在用EditPlus編碼,就走到我身邊,說:「難道你去打仗都不用武器的嗎?」。他從我一片茫然的表情中知道了我並不知道他在說什麼。他將鍵盤拖到他面前,下載了Lomboz
Eclipse(一種Eclipse的變體,不過現在已經沒落了),然後給我解說如何使用它。此外,時不時地,他還教我一些很有趣的鍵盤快捷鍵,用IDE代替Notepad/
EditPlus寫代碼的速度明顯快多了。


我從他們身上學到了了解事物的工作原理以及如何有效使用工具來加快工作的重要性。


對了,我的團隊領導是實戰經驗非常豐富的開發人員。他記得大多數核心的Java
API方法,並對設計模式有一個很好的理解。他是一個完美主義者。即使只是代碼縮進不正確,他也不同意我們提交代碼。有一天,我們正在加班,時間甚至已經是第二天凌晨了,因為我們得提供一些緊急交付。然而即使這樣,他也堅持要糾正縮進,清理導入的包和未使用的變數,嚴格按照TABs和空格一致等原則。我們抱怨不休。


但是後來在融合來自於不同開發人員的所有代碼更改的時候,我們才意識到這么做的重要性。他總是說:「既然要做,就要把事情做好。否則就不要做。」


至於團隊中的其他成員,由於我們也是好朋友,所以彼此之間沒有任何沖突,也沒有政治矛盾。我們常常周五晚上開party直至凌晨2
點,在辦公室講笑話樂得哈哈大笑。一切都是那麼美好。


開啟我真正的旅程


3年後,我離開了這家公司,跳槽到一家大公司里,大公司意味著更好的工作,更高的工資和更佳的工作文化。然而我很快發現,並不是所有的東西,大公司都比小公司好!在那裡,我遇到了一個有著可怕代碼庫的遺留應用程序,看得我真是頭大無比。


此外,和我一起工作的開發人員,都是這家公司的老員工,他們不願意接受任何新的東西,沒有興趣使應用程序變得更好,只想墨守陳規,即使原來用慣的方法是令人痛苦不堪。


由於印度IT產業主要是基於離岸開發模式,大部分的時間我們都在維護遺留的代碼庫。我們很少有機會去搞新建的項目。即使是那些關鍵架構/設計部分是由現場團隊完成的新建項目。


幸運的是我有機會去參與一些新建項目,也涉及了從頭開始設計應用程序的過程。


許多公司里對那些想要繼續走技術路線不想轉去管理部門的程序員,都沒有明確的職業發展規劃。更糟糕的是有些公司迫使開發人員在具備了一定年限的工作經驗之後,步入人事管理的行列。


青菜蘿卜各有所愛,不是所有的開發人員都熱衷於技術,這無可厚非。有的人是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鍾,有的人只想著不擇手段完成就好,不管代碼質量和可維護性如何。在印度,你很難找到那種充滿激情的開發人員,因為大部分人只是將編程當作工作而已,而是不是因為樂趣和愛好。


有時,我學會了新的東西,或做了一些很酷的玩意兒,環顧四周想分享我的激動心情之時,卻發覺沒有人能夠理解我的這種興奮之情。


寫博客


當我在一個項目中使用Struts1.x框架的時候,我碰到了一些棘手的問題。並且在努力搗鼓了3
天之後依然找不到任何解決方案。我不停地調試,搜索了所有的書籍和論壇。終於發現有人針對這個問題剛好寫了一篇文章,並提供了解決方案。果然他的解決方案是有效的。我向那位博客作者表達萬分感謝。但想到還有很多不知道作者的博客也幫助我很多,於是也想開一個博客回饋社區。於是,我有了我自己的博客
www.sivalabs.in,上面我陸陸續續寫了一些自己學到的東西。


不久,我的文章發表在DZone和JavaCodeGeeks社區網站上。雖然我的英語寫作能力不夠好,但我一直在寫文章,希望通過練習能夠熟能生巧。


當看到有人對我的文章評論「在你的文章中我學到了一些東西」的時候,我真的非常開心。我從StackOverflow,博客,論壇等社區中獲得很多幫助,如果可能的話我也想盡我的微薄之力回饋給社區。


優秀的開發人員就像戰爭英雄


由於我們要做的大多數是遺留項目,或是在維護模式下的項目,因此管理層更喜歡那些忠誠的,堅守在公司的老員工(盡管很多老員工拿的工資並不高或者公司並沒有將他們當作一種資源對待),而不是技術力量雄厚的人才。


優秀的開發人員就像戰爭英雄,雖然在我們開啟新項目或創建一些核心設計的時候需要這樣的人才,但是一旦核心設計已經搞定了,其他的開發人員按照設計走也可以添加方法到流的時候,就像一旦戰爭結束了,那些英雄就會變得無人問津一樣,很多公司就不會再去關注那些優秀的開發人員。


許多非印度技術人員討厭印度的開發人員


我經常看到一些抨擊印度軟體開發人員的文章。當然,這只是一些個人意見。甚至有人想贊助巴基斯坦轟炸印度。真是有夠幼稚的。


印度IT企業的主要問題是,為了獲得項目,他們讓客戶相信他們能在幾乎不可能的時間內交付項目。而為了達成這些瘋狂的時間線,他們將責任下放到管理人員身上,然後管理人員強迫團隊領導接受任務,而團隊領導再將截止時間扔給開發人員。這就是印度的開發人員面臨的最大問題。許多印度的開發人員不知道怎麼說「NO」。他們只會默默地接受這種瘋狂的時間計劃,竭盡全力地完成。而這整個過程的結果是「不可維護的蹩腳的代碼」。


但是,我還有幾個問題。現場的非印度客戶怎麼會相信「印度離岸團隊可以用6個月的時間建造現場團隊預估要18
個月的同一個項目」?他們為什麼不要求終端到終端的測試套件?他們為什麼不要求代碼質量報告?


一分價錢一分貨!你支付多少,你才會得到多少!


那些大放厥詞說「所有印度程序員都很差勁」的人,應該先想清楚再說。這樣一棍子打死一船人,是要不得的。每個地方每個國家都既有優秀的開發人員,也有差勁的開發人員。我曾經和一些非常囂張傲慢的現場開發人員合作過。那麼難道說所有的現場開發人員都是囂張的嗎?這當然是大錯特錯的。


我堅信,在印度也有很多偉大的開發人員和架構師,而且我和他們共事過。


也有很多像我這樣希望每天都能學到什麼,想要成為比昨天更優秀的開發人員。這么多年時間中,我學會了「如何快速學習新事物」。所以,我竭盡全力學習,為明天做好准備。無論你要我使用的是
Spring還是JavaEE,Python還是RoR,Eclipse還是NetBeans,我都能手到擒來,游刃有餘。


近年來,很多事情正在慢慢改變。如今的印度IT產業已經不再完全依賴基於美國的項目。印度企業中技術應用增長了很多。但是,除非思維過程得到改變,否則一切就都還是在原地踏步走。企業不應該再異想天開讓「9
個開發者1個月時間發布一個新項目」。


開發人員應該更專業,並且當要求他們去做一些不能高質量完成代碼的實現任務的時候,能夠鼓起勇氣說「NO」。


總之,通過這些年的學習,我明白了軟體開發並不都意味著技術。關鍵是要理解業務領域,重視其他人的溝通交流。


希望一切會變得越來越好

⑸ 中國的程序員和印度的程序員有什麼不同

知乎上有很多回答,挺好的,說的最多的是語言的優勢,其他的跟我們都差不多,畢竟都是發展中國家,很多套路都差不多。:

只說一點:英語因素

我認為英語對於印度(以及所有英語普及度高的國家)程序員發展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也是其最大的優勢所在。

當前很多先進的技術出自英語國家,英語是技術傳播和交流的主要工具,也是程序員接觸最多的語言。如果對英語駕輕就熟,至少對於一些英文寫就的技術文檔更容易上手。

英語在國內流行不過是最近二十年的事情,而英語在印度已有至少200年的歷史,算是半個母語了

作者:王曉龍
鏈接:https://www.hu.com/question/19653673/answer/12541411
來源:知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請聯系作者獲得授權。

⑹ ACCP程序員 是否為中級職稱

不屬於職稱,這屬於計算機行業的一個職業資格證書,職稱證書是當地人事主管部門頒發的,比如江蘇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南京市人事局等。而且取得中級職稱要有學歷、工作年限、職稱英語、計算機等諸多條件的限制。

⑺ 印度的軟體為什麼那麼牛

軟體業是信息產業的核心,屬於知識和智力密集型產業。近幾年,中國軟體業雖然保持穩健、快速的發展,並且涌現出了一批優秀的軟體人才,但每年仍存在幾十萬的人才缺口。關於解決軟體人才荒的辦法,是很值得向印度學習的。在人力資源日益成為軟體業發展第一大資源的今天,印度的「軟體人才戰略」給了同樣期待在軟體上「創造輝煌」的中國同行以巨大的啟示。

眾所周知,印度是一個軟體大國,單看他們「世界第一大軟體外包供應國」的名號就能知道軟體業在他們國民生產總值中所佔的分量,他們的Java程序員約占所有程序員總數的20%,Java及相關產業甚至占據印度GDP的2%。印度軟體業的崛起,固然有諸多因素,但人才優勢無疑是這其中的一個亮點。據有關數據顯示,10億人口的印度至少有35萬名合格的軟體人才,並正在以每年6萬人的速度急劇增長。龐大而優質的軟體人才庫成為印度這塊相對貧瘠的土地上一筆無價的財富。高質量、低成本的軟體人才成為印度軟體業乃至整個信息產業迅速崛起的引擎。由於有相當規模的人力資源,印度有實力提高軟體業的產業化程度,並能在軟體開發領域提供一流的技術和質量保證。由此為印度贏得了大筆海外訂單和高額出口回報。

能夠擁有這么豐厚的人才儲備,和印度的教育模式是分不開的。印度許多中學都開設了電腦課。每年培養出50萬軟體人才,可來自高校的卻僅佔15%左右,各種各樣既可降低培養成本,又可縮短培養周期的培訓機構在印度軟體業發展中扮演了更重要的角色。就這個問題,筆者走訪了北京一家著名的職業教育機構「國信藍點java培訓中心」,他們的負責人分析道:「職業教育給印度軟體業帶來的益處十分明顯,不但有效地解決了低端人才缺乏問題,大大縮短人才培養時間,提高了人才使用效率,而且結合實踐的教學方式培養出的人才更好地滿足了企業需求,豐富的人才儲備更使人力資本成本降低,提升了軟體企業及產業競爭力。這些都是中國的教育機構應該學習和借鑒的!」

反觀中國,在職業教育這方面和印度比起來還是存在著很大的差距。在大多數人的心裡,職業教育只是「非正宗」的教育方式,他們更願意通過「初中-高中-大學」的教育模式來學習。但是大學教育現在很多時候是與市場需求脫節的,所以出現了大學生數量水漲船高,失業和待業人數也與日俱增的態勢。更多的人在找不到工作後再參加職業教育,以期學到一技之長,找到滿意的工作。對於這個問題,國信藍點java培訓中心的負責人說:「培養正確的學習和職業觀念是很重要的!而且如果想要從事一種職業,需要盡早培養。例如我們的項目驅動式教育模式,就是中心將java的特點和學員的學習心理結合起來開發的一種教育模式。我們應該學習印度,把國民教育和市場結合起來,市場需要什麼要的人才我們就以此為尺度去投入培養。」 作為國家工業和信息化部人才交流中心的直屬單位,國信藍點對於職業教育的發展還是很在意的。

很多人會說,印度的綜合國力還沒中國強呢!也許你是正確的,但是對於它在軟體業上的成功,我們還是值得好好借鑒一下。古語有雲,萬丈高樓平地起,要想做好我們的軟體業,就要從最基礎的人才培養抓起,這樣行業的發展能更持久!

⑻ 印度這么窮,文盲高達50%,為何程序員數量卻能碾壓全球

因為印度雖然這個國家很窮,但是印度的IT行業是相當的發達,並且程序員數量也自然也就比全世界其他地方要更多了,這還和印度人的智商和語言天賦有關。

在如此先天佔有優勢的情況下,加上印度的人口數量這么多,程序員多也是很常見不過的事情了,印度的程序員不僅僅很多,並且每一位本事也不小,在世界上也是很青睞印度程序員的,比起其他的亞裔,印度程序員要佔有更大的優勢,而且相對其他的員工,他們對於工資要求也不是很高,可以說是物廉價美,所以外包公司也經常會用到他們。

⑼ 印度 做程序員的 都是什麼種姓

婆羅門 神職人員
剎帝利 貴族之人
吠舍 普通民眾
首陀羅 奴隸、俘虜

由於雅利安人對達羅毗荼人的征服和奴役,以及雅利安人內部貧富分化的結果,在雅利安社會中逐漸形成了一個森嚴的等級制度,這就是種姓制度。「種姓」一詞在印度的梵文中叫「瓦爾那」,就是顏色或品質的意思。因此種姓制度又叫瓦爾那制度。
在種姓制度下,古代印度人被分為四個種姓:婆羅門、剎帝利、吠舍和首陀羅。
婆羅門是祭司貴族。它主要掌握神權,占卜禍福,壟斷文化和報道農時季節,在社會中地位是最高的。
剎帝利是雅利安人的軍事貴族,包括國王以下的各級官吏,掌握國家的除神權之外的一切權力。
婆羅門和剎帝利這兩個高級種姓,佔有了古代印度社會中的大部分財富,依靠剝削為生,是社會中的統治階級。吠舍是古代印度社會中的普通勞動者,也就是雅利安人的中下階層,包括農民、手工業者和商人,他們必須向國家繳納賦稅。
首陀羅是指那些失去土地的自由民和被征服的達羅毗荼人,實際上處於奴隸的地位。
各個種姓職業世襲,互不通婚,以保持嚴格的界限。不同種姓的男女所生的子女被看成是賤民,或叫不可接觸者,賤民不包括在四個種姓之內,最受鄙視。
為了維護種姓制度,婆羅門僧侶宣揚,把人分為四個種姓完全是神的意志,是天經地義的。在婆羅門的經典《吠陀》中,波羅門把種姓制度的出現用神話來解釋,說原始巨人普魯沙死後,天神梵天用他的嘴造出了婆羅門,用雙手製成了剎帝利,用雙腿製成了吠舍,用雙腳製成了首陀羅。婆羅門僧侶還宣揚:凡是循規蹈矩,安分守己的人,來世才能升為較高種姓,否則,即降為較低種姓。因此,對於廣大勞動者和奴隸來說,應該逆來順受,放棄斗爭,遵守奴隸主階級制定的「達磨」,即所謂的「法」,以免加重來生的災難。
為了維護種姓制度,奴隸主階級還制定了許多法律,其中最典型的是《摩奴法典》。相傳,摩奴是大神梵天的兒子,為了確定人間各種人在社會上的應有次序,確定婆羅門和其他種姓的義務,便制定了這部法典。其實,這只不過是奴隸主用來欺騙勞動人民的謊言。
摩奴法典首先確認婆羅門是人世間一切的主宰,而首陀羅只能溫順地為其他種姓服勞役。首陀羅不能積累私人財產,不能對高級種姓有任何不敬的言行。婆羅門和剎帝利則有權奪取首陀羅的一切。
為了鎮壓低級種姓吠舍、首陀羅的反抗,摩奴法典還規定了許多殘酷的刑罰。比如,低級種姓的人如果用身體的某一部分傷害了高級種姓的人,就必須將那一部分肢體斬斷。比如,動手的要斬斷手,動腳的要斬斷腳。
四個等級在法律面前是不平等的。《摩奴法典》規定,剎帝利辱罵了婆羅門,要罰款100帕那(銀錢單位)。如果是吠舍罵了,就要罰款150到200帕那。要是首陀羅罵了,就要用滾燙的油灌入他的口中和耳中。相反,如果婆羅門侮辱剎帝利,只罰款50帕那;侮辱吠舍,罰款25帕那;侮辱首陀羅罰款12帕那。高級種姓的人如果殺死了一個首陀羅,僅用牲畜抵償,或者簡單地凈一次身就行了。
《摩奴法典》還對各個種姓的衣食住行都作了煩瑣的規定。比如規定不同種姓的人不能在呆在同一個房間里,不能同桌吃飯,不能同飲一口井裡的水。不同種姓的人嚴格禁止通婚,以便使種姓的劃分永久化。
每個種姓都有自己的機構,處理有關種姓內部的事務,並監督本種姓的人嚴格遵守摩奴法典及傳統習慣。倘有觸犯者,輕則由婆羅門祭司給予處罰,重則被開除出種姓之外。
被開除出種姓的人也成為賤民。賤民只能居住村外,不可與婆羅門接觸,只能從事被認為是最低賤的職業,如抬死屍,清除糞便等。走在路上,賤民要佩帶特殊的標記,口中要不斷發出特殊的聲音,或敲擊某種器物,以提示高級種姓的人及時躲避。婆羅門如果接觸了賤民,則認為是一件倒霉的事,回去之後要舉行凈身儀式。

⑽ 在印度做程序員的時間期限是5年嗎

也寫過一些編程書,比如《A Byte of Python》和適合新手和老手的《Vim 7 編輯器》,以下是正文。讓我以一個故事開始吧,是我在Adobe公司工作時聽來的。有一個人來面試一個技術職位。他高分通過了所有的技術關卡,面試他的團隊很欣賞他的個性,覺得他很適合這個職位,經理也面帶微笑。在最後一關人力資源類型的面試中,面試他的是團隊的頭,當他被告知他們的團隊的產品完全由邦加羅爾(印度南部城市)的團隊開發,這樣就沒有機會去美國,這個人猶豫了,他告訴那個頭說「先生,請讓我去美國,哪怕只有一天。如果我在我的護照上有一個美國簽證章的話,我可以得到一千萬的嫁妝。」不用說,這個人最後沒有獲得這份工作。 我想你可以從這件事情上總結了些經驗和結論,因為這和下面的內容有關,有關我們在Twitter上問過的一個問題。這些全都來自於@debabrata 在看過我發表在foss.in的一篇博客後的提問:為什麼印度的計算機行業有個」5年限期」?而其他國家的人們在編程編了20年之後仍然很快樂。我問了推友們的觀點,他們的回答非常有意思。@cruisemaniac 說:社會定義的結婚年齡和穩定下來的年齡 = 接近27 = 22 + 5。如果你沒有遵循這個定律,你就是個異類!如果過了這個年齡,由於受到家庭和輿論的壓力,你願意冒險的慾望會下降。@HJ91 說:是的,非常正確,異類這個詞非常恰當,這很可悲。指責,中傷,可悲。哇,這么嚴重。 所以我問:你指的冒險精神和時間開銷——為什麼冒險精神和對編程感興趣有關?這個回復引來了更多人回復:@mixdev:原因之一,為什麼聰明人要最終做那種「告訴我怎麼做,然後留我一個人安靜的工作」的那種軟體工程師呢?@cruisemaniac:我要說,你不能冒險嘗試一個新的科技,而以貿易安全為賭注。你願意嘗試,是因為那是個安全區域,你付出的不多。@cuisemaniac:時間對我們來說是寶貴的,我們印度人不能只遵照我們的意願呆在家裡陪老婆和孩子。@mallipeddi:如果你是個30歲以上的程序員,很難每年獲得工資的提升了。你會期望成為一個經理或MBA。@abhinav:我認為原因在於我們的社會體制。我們將成功和學位掛鉤,而後呢,如果你管理的人越多,你就越成功。@abhinav:而在西方,這個想法就不適用,但是在印度,你這樣做就意味著失敗!我們的社會不鼓勵冒風險。@abhinav:是的,更多的錢,更高的地位,更光鮮的生活。最重要的,更多的女人!@mixdev:因為我們的目標被我們的社會預先設定好了,如何實現目標也在社會的掌控之中。我們越來越性急了。@debabrata:我想是因為社會教育我們成為什麼樣的人,同西方有很大不同註:配圖和本文無關 我發現人們在印度不想成為程序員的情況,和人們想成為企業家的情況一樣奇怪!可以解釋為:只有在做很棒的事情的時候,你編程的熱情才會持續。但是大公司(至少在印度)只想追求穩定,這就意味著用通用的語言和庫來編程,枯燥反復的工作。實驗性質的工作是沒有空間的。所以如果程序員真的喜歡編程的話,他/她會寧願去一個小公司或一個創業公司(當然我這里不討論研究型的實驗室的情況)。但是去一個小公司或一個創業公司是不被鼓勵的。就如@abhinav 提到的,來自社會的壓力,我們需要賺更多的錢,更高的地位,更靚的跑車和更大的房子。追求這些事情沒有錯,但是不要強迫他人也追求!哎,解釋這個問題一言難盡。我記得我和我的叔叔有過很長一段時間的爭論,他強烈建議我買一輛車,而我據理力爭,說買車並不必要(畢竟,我的其他朋友只在周末的時候駕車,而不是每天上下班用),但都無濟於事。 所以我很矛盾:難道這里沒有足夠的人對編程感興趣的嗎?還是那些感興趣的人都被同輩的壓力所迫,轉行進入管理層並最終放棄編程的?還是有其他原因?編註:如果你還不大了解印度程序員,推薦看看這2篇文章:《我眼中的中美印日四國程序員的特點》《美印兩國程序員真的平分秋色嗎?》。更新1:Peter建議讀讀這篇文章《堅持編程》(有牆),Ravi Mohan就這個主題寫的。更新2:NYTimes上最近的一篇文章,標題是《在印度,好奇超過了緩慢的創新》原文鏈接:The 5-year limit to being a coder in India?�0�2(有牆)相關閱讀:《關於程序員30歲困惑的一點個人思考》《也談國內程序員做不到35歲!》

閱讀全文

與印度職業教育程序員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dns伺服器在電腦上有什麼用 瀏覽:915
杭州大媽喜歡程序員 瀏覽:686
python評論樹講解 瀏覽:678
juniper防火牆常用命令 瀏覽:426
vapp怎麼下載地址 瀏覽:11
pdf裡面內容怎麼修改 瀏覽:807
收藏網址加密的瀏覽器 瀏覽:1000
phpurl問號 瀏覽:898
什麼筆記本電腦可以用python 瀏覽:135
加密相冊如何翻找 瀏覽:992
泰州地區DNS伺服器地址 瀏覽:849
一種app可以買菜用英語怎麼說 瀏覽:196
中國聯通app裡面通話詳單怎麼刪除 瀏覽:505
計算機網路編譯軟體 瀏覽:100
程序員說不能說的秘密 瀏覽:700
在線shell編譯器 瀏覽:103
為什麼王者榮耀安卓轉蘋果成功登不上去 瀏覽:710
文件加密演算法可行性報告 瀏覽:60
a3雙面列印pdf 瀏覽:270
被命令文言文 瀏覽:7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