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你見識過加班最嚴重的工作是什麼
一年超時工作419天!加班時間超過全年天數!
陷入困境的泰國航空公司的維修和維護部門,一名泰航員工一年加班419天,花費約9.6萬美元。泰國交通部副部長發表了一份嚴厲的報告,指控這家虧損且負債累累的旗艦航空公司多年來管理不善和腐敗,這起明顯的欺詐行為由此曝光。
該報告還得出結論稱,六架波音787夢幻客機的運營租約存在重大價格差異。其中包括發動機製造商羅爾斯•羅伊斯(Rolls-Royce)通過第三方向泰航高管行賄。
2017年至2019年,員工加班時間也大幅增加,一些員工聲稱加班時間超過了全年天數。最糟糕的情況是,維修和保養部門的一名員工在短短12個月內就超時工作了419天。
泰國仍幾乎不對國際遊客開放,這進一步加劇了該公司的問題。與少數亞洲國家建立「旅遊泡沫」的計劃已經被取消,允許長期停留的遊客通過普吉島進入泰國的提議也遭到了抵制。
㈡ 創業者的艱難故事
創業要想創業成功就要耐得住寂寞,另外就是堅持到底。看看那些創業者的 故事 ,感受他們不懼艱難的精神,激勵自己的創業鬥志。那麼下面是我分享的創業者的艱難故事,就隨我一起去看看吧,希望能夠有所幫助。
創業者的艱難故事一:
衣+創始人張默自述的勵志 創業故事 和80後的人生感悟
我是圖像識別搜衣引擎 「衣+」創始人,獲得了包括矽谷大佬、小米總裁林斌、Discuz!創始人戴志康、雄心資本王冠雄、張峰等知名投資人的投資。我也和CSDN、知乎等極客企業一起,是中關村極客咖啡的創始股東。
"和解"傲慢與偏見
每一個在你的生命里出現的人,都是有原因的。
貼在我身上的標簽與朝我投來的偏見向來不分伯仲。美女CEO、微軟、IBM、程序員、北大、南洋理工、斯坦福、模特、極客……而那些圍繞在耳邊的聲音也從未停止過:「高科技的東西女人能做好?這不可能!」「如果你是男人,我馬上投你。」「女創業者都不理性,情緒化。」「如果我投你,兩年不許戀愛!。」「你看起來不像女強人,怎麼能帶好團隊?」 「為什麼你一個溫柔的姑娘要創業?這很難。」
你曾經一定有個夢想,心中有個比現在更美更好的自己,也一定像我一樣曾經被打擊破碎過。如何面對社會給予你的傲慢與偏見?
曾經我學不好理科,也不是天才,很苦惱。「你們女生不擅長。」我不服氣奧數班男生的驕傲,便和他們打賭,閉關修煉幾個月後拿到了全國數理化所有的奧林匹克獎,並在相當長時間里每次統考都名列全市第一名。讓那些目不斜視的數學王子、物理王子、化學王子大跌眼鏡。這不代表任何什麼,只是這段經歷讓我了解:只要用心,人生沒有不可逾越的挑戰,其實自己比想像中要強大。最不被看好不擅長的都做好了,還有什麼能難倒你的呢?
記得我導師的男女學生比例是10:1,微軟研發機構里的比例是 17:1。佔了少數名額卻還可以寫文字、做模特,這樣才稀有么。時裝行業女人有先天的優勢不是嗎。當女人天生的直覺、感性、視覺敏感、理想主義、好人緣和強大的理性結合在一起,當女人掌握技術力量的時候,她可能解決「沒人能解決的問題」。
一個新女性,勇敢追求慾望的女人不是性解放那麼簡單,也不是高喊女權,因為幸福和力量的源泉來自內心:擁抱內心自由,愛那個不完美的自己,做自己愛做的事,並且,拒絕不想做的事。姑娘我微不足道,來自祖國邊陲小城,我的父母都是普通人,上大學每月生活費也只有600元,但是我從小就有個獨立自主的個性,大一就開始最初的創業,到之後 留學 、求職、買房、創業...每一分錢都是自己賺的,每道關都是自己闖的,談戀愛可以不談錢只講愛,只有我自己面對世界時也可以寵辱不驚。
發現朋友圈中,斯坦福的衣著普通性格陽光,創辦企業為的不是錢是改變世界,成功了拚命捐款出去,他們把這當作使命;哈佛的真正熱愛讀書尊重真理,他們讀過的不是幾本是幾整座圖書館,真正的博學多才,心中想著的是幫助別人,回饋社會,慈悲天下;北大的無論多麼世風日下,是中國最把憂國憂民當作責任的一群人。貴族也有分別,有的貴在身份,有的貴在骨髓。我無意宣揚這幾所名校,那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沒有名校的標簽,流淌在血液里的東西。
每個生命都是尊貴的。「人生來自由而平等」這句話很貴很重, 是無數人爭取來的。每種獨一無二的美都應該被尊重和欣賞,而不只是好萊塢紅毯一種標准,她們應該按照自己個性喜好去打扮自己。因此不應該由編輯導購來猜測迎合,而是該將選擇權交給用戶。基於編輯的門戶網站,無論推薦得再好,也沒法精準滿足每個人的個性需求。於是搜索出現了,所有喜歡時裝的人都有過這樣的 經驗 :你在一張照片里看到一個明星,穿著一件迷人的連衣裙,或一雙美到必須擁有的鞋,但不知道設計師是誰,品牌是什麼。你找遍了整個互聯網也找不到一樣的。你上Google輸入了一個關鍵詞,例如「碎花蕾絲裙」,得到了讓你絕望的5000萬條結果。這里最基本的問題是基於文字的搜索引擎在服裝行業不起作用。拍照、買衣服,這就是女人的最大 愛好 吧。所以我和夥伴們做了這個小東西「衣+」。用這個以圖搜衣App 可以通過「所見即所得」方式尋找身邊喜歡的衣服,通過拍照或上傳圖片就可以搜索出相同或相似款的服飾,然後就是購買和社交分享了,還有好多達人分享的明星同款共翻閱挑選。收錄了海內外100多家主流時尚電商商品。更專業的說法可以這么講:通過新一代圖像識別搜索和深度學習技術來挖掘移動互聯網海量圖像數據中潛在的商業信息。
我們很快匯聚了曾經在名企名校和極客小夥伴們。「我辭職了,不領薪水來和你一起改變世界吧!」這是我收到的最動人的話了。我公司的帆帆,從巴克萊投行辭職,用一年半時間周遊世界五十多個國家,雅思8分上了劍橋,鋼琴十級,樂隊指揮。她曾經在瓜地馬拉做義工,薩爾瓦多街頭做搖滾歌手,在肯亞支教,搭車從中國到英國。人人都有夢想,可大多數人只做夢,而她馬上就去實現。
每一個在你的生命里出現的人,都是有原因的。喜歡你的人給了你溫暖和勇氣。你喜歡的人讓你學會了愛和自持。你不喜歡的人教會你寬容與尊重。不喜歡你的人,讓你自省與成長。上帝派他們出現,是為了幫你成為你想成為的人。自己的成長、心性的磨煉、能力的提高,就是創業路上最好的禮物。有時候,上天沒有給你想要的,不是因為你不配,而是你值得擁有更好的。
"和解"夢想與現實
冰冷里也有溫暖,俗世里也有童話。
創業不容易,可能99%的公司都會在殘酷的社會中死掉。可能你的朋友不看好你,投資人挑戰你,對手打壓你,創始人要對所有人負責,所有人的問題你要解決,功勞是大家的,失誤是自己的,最困難的時候你要傾盡所有,鼓勵大家。很多童年時的美好和夢想都在現實中不斷的被擊碎,這個社會更殘酷的現實是,有時它讓你三觀盡毀,逼你變成你最討厭的那個人。創業的過程當你感受到以前沒有感受到的新奇的時候,也會感受到原來沒有感受過的痛苦的時候,你還覺得它是值得的嗎?
當你真正愛上某個事物,才開始學會怎樣去愛這個世界。
有一次,為了沿途的風景,我高興地搭乘灰狗巴士從洛杉磯開往舊金山。在抵達終點的前十分鍾,被小偷偷走了我的錢包,所有的現金、銀行卡、駕照、ID都丟了。我只能滯留美國,周遊,和投資人聊我的Idea…也因為這個不得不滯留,我了解了大大小小的創業公司,遇到扎克伯格、馬斯克等大佬,和拉美、印度、猶太等創業小夥伴混在一起,也拿到了第一筆天使投資。
最近不少投資界人士提醒創業者警惕ABCD輪死、IPO後死。就像生命一樣,如果僅僅為了結局,我們可以從出生直接走到死亡。時光贈與它包裹住的禮物,我們不帶遺憾地前往。或許,登山者死在山上,戰士死在沙場,創業者死在路上,就是最好的結局。
我創業以來不領薪水,堅決不亂花投資人錢,不稀罕頭等艙和上流社會生活,但對優秀人才絕不吝嗇。馬航出事後,我出差乘坐最最便宜的馬航,結果被拍磚「千萬別乘馬航了,投資人要嚇哭了,應該給你買 保險 !」想想有道理,就再不買馬航了,後來馬航又出事了。
大家都在吐槽北京霧霾的時候,只有我興奮地說北京是個夢幻憧憬的城市,能回到北京吸霧霾,過前途未卜的生活,大抵對創業都是真愛吧。直到霧霾導致我咳嗽發燒,每天被寒風吹得瑟瑟發抖,雪上加霜的是,投資協議只差簽字,卻因為泡沫論等大環境變化投資人又選擇觀望,在這樣的窘境中,因為堅信,我把我所有的錢都投了進來,而天使也揮著翅膀降臨。轉眼間北京陽光普照藍天澄澈。
黑客攻擊,報道被對手刪,被對手手機助手無理由下架,我們都遇到過。強大的對手和巨大的壓力反而讓我們更團結,徹夜解決問題。困難的時候,沒有一個人失去信心或要離開,那一刻我深深感受到,我不是一個人在奮斗,我背負的是整個團隊的期望和理想,也因此我必須拋棄曾經懦弱的自己並堅信這些無非是沿途的風景和小插曲,就像陳歐說的「暗箭是先行者的榮耀」。
睡辦公室、上線前幾天每天凌晨4點把同事挨個送回家,也是尋常小事,我們是氪空間孵化器從上千的項目里選出來的提供免費服務十幾個團隊之一,在那裡大家互相打氣。有一次凌晨一點半我離開那裡回家,發現還有成員全在的團隊,於是又雞血滿滿。
我曾經出過車禍,在床上一個月幾乎不能動,每天只有做夢,而後來這些夢幾乎都實現了;曾經關鍵時刻腳踝骨折;曾經被騙子騙慘;曾經彈盡糧絕……每一次絕境都會激發對生命的熱愛和珍惜,對夢想的渴望和行動。創業路上也是一樣,遇到各種各樣的事,險象環生的,毀掉三觀的。
曾經在澳洲乘直升飛機,在空中挨著我的艙門開了,險些掉下來;那一次雲南山路雨崩,一個巨大石塊如精確設計般砸到了我的車前面2米處。還有在普吉島遇到地震和海嘯,所有的人都拋下行李和一切向山上狂奔。是誰設計了死亡的局,是誰又在關鍵時刻阻止這一切的發生?我在那些時刻都是無比平和的,我知道了要學會接受,接受自己,接受無常,和生命的虛無。
所有的挫折,都只是我們在創造過程中,不得不妥協的一些事罷了。你要先不顧一切地相信你想要的,然後再談妥協。到最後,死亡也只是不得不妥協的最後一件事。
「為什麼不躍出去?」- 這是世界上最高笨豬跳61樓窗戶上的標簽。 你還記不記得你上一次挑戰自己,躍入未知?你還記不記得你上一次不需要理由去做一件瘋狂的事?你還記不記得你上一次讓自己瘋狂的去愛?然後你發現,也許恐懼不是真實的。
我們的創業公司也一樣,度過死亡谷,開始快速發展,成為了投資人追逐的對象。
請記得你有一個夢想,抓住它,不要讓自己後悔。哪怕曾經支離破碎,哪怕只有千分之一的微茫,用你全部的愛去追求,它一定會如你所願。你拚命的努力,成全更好的自己。終有一天,你會從丑小鴨變成白天鵝,你會發現那個更美好更強大的自己,值得擁有所有的美好。
創業者的艱難故事二:
杭州米趣創始人毛靖翔,開著瑪莎拉蒂招人才的創業精英
毛靖翔,杭州米趣網路科技有限公司創始人,董事長兼CEO。浙江大學本科 畢業 ,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碩士,沃頓商學院MBA,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助理研究員,國家「5050計劃」最年輕成員,浙江省「__」史上最年輕的入圍者,被《福布斯》雜志評為中國30歲以下創業精英,2014世界杭商大會青年領軍人物20強……
漂亮的履歷,超高的顏值,這個北京的小伙,把夢想紮根在杭州,想成為中國的埃隆-馬斯克(特斯拉創始人)。
16歲計劃走 創業之路 ,大學時小打小鬧奠定基礎
從小到大,毛靖翔的成績一直很優異,一路保送,標準的「學霸」。
「其實,我這個人懶,總想著‘投機取巧’。總想著用最少的力達到最大的效果。」毛靖翔笑著說。
16歲,他就計劃著將來一定要創業。「讀書的時候,CCTV2套有個節目,馬雲、李彥宏都有在上面講過自己的創業道路,那時候我就覺得,一個時代到來了,一定要抓住機遇。」
高考的時候,毛靖翔選擇了浙江大學,這和他之後選擇杭州開始創業的理由是一樣的。「這里有和北方不一樣的 文化 ,也有著更自由的創業環境,能盡情折騰。」
同學們在打游戲時,他成立了教輔班正在校外發傳單攬生源。「不影響專業學習的時候,我就往校外走,畢竟只有走出來才接地氣,才知道大家需要什麼,我能給什麼。」毛靖翔說。
他看到當時的紫金港校區附近沒有小旅館,就辦了酒店式公寓;當禽流感爆發學校封閉,學生無處娛樂的時候,他創辦了美食工坊。後來因為 出國 繼續深造,他將小事業轉手,如今,美食工坊成為浙大最大的餐飲連鎖,酒店式公寓也變成6家店。
租下一套兩室一廳,成為夢開始的地方
一開始,家人幫他規劃的未來,是留在美國隨便找家投行或者在國企里謀一份穩定職業。可他覺得,年輕就是資本,「再不瘋狂就老了」。
回國後,帶著行李直奔杭州,四個同學一起租一套兩室一廳,吃飯睡覺工作圈在裡面,每天在房東留下的小黑板上展開頭腦風暴。
「創業是痛苦的,沒有一帆風順的,但是要學會享受過程。回頭來看,記住的不是成績,而是一點一滴辛苦的片段。」毛靖翔認真地說。
作為家中的獨子,毛靖翔的童年是養尊處優的。有一次,家人帶他去鄉下,他腳踩在泥地里,都會嫌臟。5歲那年,媽媽把他送到農村一個遠房親戚家,呆了3個月,體驗生活。「這是真實版的《變形記》,回來之後還是有點改變的,苦啊累啊的,都不是什麼事情了。」說起來,他現在還挺感謝媽媽的嚴厲。
員工想創業我來投資,會議室里開會,都是站著
如今,主打互聯網 廣告 和游戲的米趣公司已經走上正軌,市值達到20億。
一個企業的成功,離不開整個團隊的合作,離不開合理的機制,更離不開開放的 企業文化 。
在米趣,毛靖翔鼓勵所有員工自主創業。「員工有好的想法好的 創業項目 ,我會做早期投資,失敗了,沒關系,繼續在公司里好好乾活。」毛靖翔說,公司其實就是一個孵化器,投資就算打了水漂也是正常的事情。
在米趣,會議室只有桌子,沒有椅子。毛靖翔說,以前坐著開會,就會閑扯,最長的一次會開了4、5個小時,太浪費時間了。為了提高效率,他將會議室的椅子全部撤掉,「站著累,大家都不願意多站一分鍾,所以會把該說的話都說清楚就好,效率也高了。」
毛靖翔在公司里,一再強調,不要失去「狼性」。每個創始人都會拿出2%-3%的原始股,放進對賭股權池。公司每年都會對合夥人進行業績考核,沒有達到目標的,股權會被稀釋,做得更好的則拿到更多。「我不怕公司上市的時候,我變成小股東,我只怕我們幾只狼放在羊群裡面,會逐漸失去狼性。一個公司規模再大,失去了對創新和創業的熱情,早晚都會倒。」他說,與其一味地壓榨員工勞動力,不如與創業夥伴一起實現夢想。
開著豪車當優步司機,不為賺錢只為尋找人才
2014年,高新區(濱江)科技園盛傳一個故事,有家公司的CEO開瑪莎拉蒂當人民優步(uber)司機。說起這件事,毛靖翔笑了。他說,當人民優步司機就是為了招人才。
當時公司需要用戶界面設計方面的人才,中國美院的學生最合適。他就守株待兔,特地找美院學生拉活。「一上車就搭話,我就問人家的專業,有沒有興趣到我公司來,還給他講我們的企業文化……」毛靖翔說,他當司機從來沒有收過錢,就單純想招人,沒想到還真被他招到了。
為了招聘,他也是蠻拼的。所有的社交軟體,他都安裝了。還讓公司的男程序員在網路上佯裝成美女,搭訕其他公司的男程序員,再把人才撬過來。
現在,毛靖翔偶爾也會上一些節目,他說,自己不是那麼高調的人,但是參加節目的一個好處,就是利於招聘。「上了一次節目,微博粉絲量就噌噌往上,打開私信,就是好幾百封,都來不及回復。」
毛靖翔有一句 口號 ,「我不是高富帥,但是我要讓我的員工變成高富帥!」也許就是因為這個,很多員工都死心塌地跟著他。
鑽石小鮮肉有女朋友啦,40歲時他還要幫助其他人上市
工作之外,他也只是一個27歲的小伙。喜歡音樂,不僅會寫歌 唱歌 ,還會鋼琴,薩克斯和吉他。學了十幾年的美術,4歲獲得過國際比賽金獎,作品在中國美術博物館里展覽。他還喜歡打 籃球 ,喜歡旅遊。
溫和的男生都有一種寵物情結。毛靖翔有一隻7個月大的灰色泰迪,名叫多米,常常跟著毛靖翔上班。
很多人都關心,毛靖翔的個人生活,他倒是很實在:「我有一個談了8年戀愛的女朋友,大學同學,感情一直很好。」
他的目標是,30歲的時候,公司上市,一家公司在國內A股上市,一家在納斯達克上市,「上市之後,我就結婚。」
他說,40歲的時候,他要幫助其他人創業、上市。「幫助別人完成夢想,很有意義。」
㈢ 歡樂頌2曲連傑酒店哪幾
泰國普吉島的英尼亞拉海濱別墅酒店。。
在《歡樂頌2》中,22樓五美的感情生活都有了不同程度的新進展,劉濤飾演的安迪和蔣欣飾演的樊勝美,還有王子文飾演的曲筱綃在本季,感情生活更是突飛猛進到了「見家長」的階段。三人各自的經歷雖不盡相同,但都稱得上狀況百出。而在第一季中,楊紫飾演的邱瑩瑩被渣男傷害後,終於在本季收獲幸福,遇見呆萌的程序員應勤,兩人一個「粗線條」一個「沒經驗」,戀愛發展堪稱曲折又搞笑,勢必要承包本季笑點。
㈣ 互聯網產品經理們五年後會失業嗎
今天這個分享主題想過很久,做為早晨的第一課應該給大家醒醒腦,所以我的題目是《產品經理們,五年後,你會失業嗎?》。
講課之前我先做個小互動,在座各位,是90後的請舉手?恩,大概佔到三分之一人數,80後舉手?剩下都是80後,好開心,我和大多數人是一樣的。另外,這個話題對於大多數的你們,絕對有意義。
我從業到現在已經十年多了,這個問題是我從業五到七八年時最苦惱的話題。當時覺得這個世界太不友好了,互聯網這個行業全是年輕人,30歲以上就壓力非常大,我緩解這種壓力的方式就是每個周末必須得去做一些我認為比較有意義的事。說到底是因為內心有恐慌,擔心有一天會失業,如果失業了一定要給自己找一個後路或者給自己備一技之長,不會因為被互聯網淘汰之後收入就銳減。
一、職業焦慮的表層分析
為什麼會有這樣的焦慮?先做一個表層分析。我篩選了3個很牛的人,第一個張天一,第二個王信文,第三個09,這三個人都是85後。其中我個人最推崇王信文是,他是刀塔傳奇的創始人,據說公司的的月流水已經過兩億。張天一創辦了伏牛堂,在業內也有很高的知名度。第三個09是游戲天才,玩DOTA的人應該都聽過,幾年前已經年薪過千萬。
再來說說年輕人比較喜歡哪些產品。這是我從團隊里年輕人那裡收集的五個LOGO,你認識幾個?
職業恐慌的表象之二,我總結是:似乎開始有點out,驚慌。互聯網的變化太快,不知不覺中,就已經OUT了,太恐怖。就像pony(馬化騰)某一次在騰訊內對產品經理們說:你沒有錯,你只是太老了。
我要問問在座的各位,大家是不是都曾有一個夢想,四十歲以後退休、去環游世界?但是你真的有想過到40歲以後是什麼狀態嗎?下面我列了一些關鍵詞,來給讓大家感受一下世界的惡意。
第一個關鍵詞是工作環境。就拿我來說,7*14已經有將近兩個月,今天的PPT在上台前兩小時還在改。互聯網這個行業就是這樣,工作苦逼,壓力山大,每個人都累成翔。
第二個關鍵詞是人物畫像。40歲我們到底是什麼狀態呢?也許那時候我們還是北漂,沒有戶口,可能是一個禿頂的中年男人,或者邋遢的中年女人,哦對了,還隨身攜帶游泳圈。這是多麼殘忍的畫面!
第三個關鍵詞是市場競爭。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算過,90後在今年已經25歲,你以為他們還是個孩子嗎?不,他們已經屬於法定的晚婚年齡。現在各大公司入職的應該已經全是90後,就連95年的也已經開始實習。我今年面試了幾個實習生,95年的孩子非常有想法,大一開始創業,大二創業失敗,人生經歷好完整,比我強太多了。
第四個關鍵詞是養家糊口。40歲,想必大家應該都已經成家,以家庭為重心,尤其是男生還是家裡頂樑柱,可能面臨東西買不起、孩子生得起一個就生不起第二個,甚至連我們的養老金也是空中樓閣,到了60歲,我們是不是已經活不起了?
二、職業焦慮的深層次原因
上面都是表象,我再歸納一下深層次的原因,看看為什麼產品的工作焦慮特別嚴重?
第一:我們好像不會什麼技能。大家一定會覺得這些圖標很熟悉,從axure往後呢,PS已經屬於技能豐富的檔次,很多人就是畫板或者美圖秀秀。如果會Python,那太了不起了,絕對屬於技術派產品經理。從技能點來說呢,我們好像真的不是很厲害。
第二:好像看不到什麼前景。工作經驗應該在一個行業積累,還是多個?不是每個人都從事著、或者有機會從事著新興的領域或行業。我有一個做了十年產品的朋友,經驗很豐富,但她一直在專注地做PC殺毒引擎,一直一直。那現在我們數數,市面上還在做PC殺毒引擎的公司,唔,不會超過五家。PC,殺毒,還是引擎,加在一起,這會是多麼狹窄的一個選擇范圍。行業的選擇對我們來說,很多,但也會很迷茫。
上次我講完課後,很多人加我微信,大多數人上來就問我,騰訊還要人嗎?但大家知道在BAT這類公司里其他人的狀態么?很多人並不會覺得BAT有多麼好,BAT的人天天都在琢磨從BAT跳出來之後去哪兒創業到哪兒發財。大家各有各的煩惱。
但說到項目前景這件事,可能很多人就有共識了。不是每個人都對項目的發展和方向有認知。而當我們真的遇到一個有前景的項目的時候,又有很大可能會遇到一個傻x的領導。看台下大家都在笑,應該在這個問題上有很多共識。跳槽太頻繁不是好事,有的人會從一個行業跳到另一個行業,彼此之間沒有太多關聯。上次很多人加我微信,問騰訊還要人嗎?我覺得很難過,大家都很想跳進BAT嗎?其實在BAT裡面的人並不會覺得BAT有多麼好,BAT的人天天都在琢磨從BAT跳出來之後去哪兒創業。
第三,好像並不能做什麼創新。在我們平常的工作里,我最常看到的一個場景,是一寫產品需求,第一件事情就是看一下競爭對手怎麼做。第二件事呢,看看國外類似的產品怎麼做。美其名曰,競品分析!這真的是競品分析嗎?競品的分析,就是把競爭對手是怎麼做的,拿過來抄一抄嗎?大家憤青一點,就會在各種論壇上罵,中國有不抄襲的公司嗎?中國適合創新嗎?創新產品在這里有什麼作用?
第四,我們在信息的接觸方面,並不能與他人有明顯的不同。理論上講,已經沒有你知道而他不知道的信息。大家接收信息的來源和渠道,越來越趨同。互聯網的發展,讓信息的傳播路徑變得前所未有的短。
其次,已經幾乎沒有不懂互聯網的從業者了。信息扁平化嚴重,信息的分享、觀點的發布都非常容易。這讓創新的成本在不斷下跌。看中國好聲音,就有種感覺,唱歌好的人好像越來越多,細想一下覺得這跟中國KTV普及有關系,再加上K歌軟體,是個人就能找角落練習。而很多事情,缺乏的只是練習的土壤。只要願意花精力,就會有機會。在這個信息泛濫的年代誰都可以暢所欲言,而這兩個原因,讓我們這些在互聯網上的idea,越來越沒有優勢。因此,本質上已經沒有沒想過的點子,沒發表過的觀點。
最後一點,資深行業專家呈明顯增加趨勢。在垂直行業一直積累的專家們,疊加了互聯網的基本技能,他們變成了行業專家,大家看到各種各樣的,包括饅頭的分享也能看到各行各業的人都有,這裡面每個人都有值得學習的地方。
綜合來說,我們在本質上,好像很難和別人保持沒什麼不同。
還有一個行業焦慮的來源,是來自於產品的行業門檻,實在是驚人的低。所有的行業包括傳統行業,進入門檻最低的就是中介、銷售,以及……產品。這種行業有一個共性,就是只要想做,誰都可以。我見過的有從英語、數學等專業出來做產品的,有從測試和技術轉來做產品的,越來越多的人湧入這個行業,加上這個行業技術門檻比較低,就導致大家壓力變得空前巨大。
更殘酷的是,在這個行業里,大把比你優秀的人,還比你努力。我舉兩個例子。第一個還是來自Pony。在幾年前,騰訊輸入法其實是騰訊非常小的一個產品,有一天凌晨2點我被拉進微信群,看見Pony發了五條非常細節的建議,包括某個頁面的返回鍵應該放在下面而不是上面,類似這樣的點大概五條。最後一條是說我這個人一般比較晚休息,大家如果覺得打擾的話可以先調為靜音,明天早上看到後再回復就好。據不完全統計,pony每天都會進行大量的體驗,然後把這些、有的甚至是非常細致的問題,反饋給每個產品團隊。另外一個例子來自於我的一個朋友,他在小米,某天貼了一張圖,文字寫的是「周六早晨9:30的公司地庫」。大家看得出嗎?這兩輛車都是保時捷。土豪在周末都上班這么早,我們平常人怎麼辦啊!
其實身體疲憊並不是太大的問題,最大的麻煩來自於精神層面,你努力了,但是好像並沒有什麼卵用?總結一下是方向問題。
人的深層次痛苦來自於野心與能力的不匹配,其實這是你焦慮最源頭的東西。這也是你進步的動力。
三、怎樣做,才能讓自己擺脫這樣的職業焦慮困境?
在職場,你需要考慮兩件事。第一件是清楚知道個人發展,通俗點說,怎麼樣變成奧特曼?第二個是清楚知道行業發展,怪獸在哪兒?
首先,談談個人發展的提升。
今天在場80後多,我就用聖鬥士星矢舉例子。星矢的成長來自於三個最重要的點:第一個是技能,他熟練掌握天馬流星拳這項技能;第二是心態,他堅持追求目標百折不撓,無數次被打到半死,無數次爬起來;第三是階段,他對自己的狀態非常清楚,挑戰是從白銀打到黃金再到海王冥王,他雖然是跨級挑戰,但對自己所處的階段有一個很清晰的認知,如果漫畫一開始就去挑戰關底boss,一定不會有什麼好結果的是不是?
我們先展開技能篇。
從業十年,我的面試題目基本沒有太大變化。第一你有理想嗎?第二你有特長嗎?愛好是什麼?第三個問題和別人比,你有不同嗎?你比別人更適合做這樣工作的優勢是什麼?
第三個問題其實切入的是不同的層面,理想是你的未來,特長是你的現在,不同是你對自己的認知。表面上這只是三個好像很無關的問題,但從這三個問題的答案,可以了解到你對自己的狀態是否有清晰的認知。
為什麼這三個問題很重要?
有一個來自我們公司vp的答案,我覺得可以比較好地詮釋為什麼:自省的時候,要區分這個是你長板、短板還是瓶頸?之前我們一直說,要把自己的短板補齊,但到了快速變化的移動互聯網時代,職場上越來越少有人在乎你的短板有多短,而是看重你的長板到底有多長,能發揮多大核心價值,能怎樣解決瓶頸問題。而面試者對於問題的答案,在我看來,是對於自己認知很好的問法,也是很好的考察切入點。
四、產品素質模型的核心
我提煉了一下產品素質模型的核心,基本總結為這四點。
第一點:洞察力,從紛亂復雜表象中洞察到最深層次的原因。
之前在搜狗做探索引擎,這是一個特別前瞻的項目,簡單來說就是類似google now,在用戶的瀏覽頁面中,推薦相關閱讀。由於這種推薦並不是基於簡單的關鍵詞相關的,例如像現在搜索框里輸入關鍵詞就會有下拉的suggestion提示。這種推薦有一些語義上的跳躍、但對於人來說很好理解。例如用戶瀏覽一個普吉島的攻略,你給他推薦一個去那裡的特價機票很便宜,快去來一場說走就走的旅程吧!
剛啟動這個項目的時候,很多人覺得這個事兒很難做,團隊說應該怎麼開展這個工作?我給大家的回答是先去看用戶session。所謂用戶session,就是一個用戶在瀏覽頁面的詳情,在搜索花了多長時間,進行了翻頁還是滾屏,在哪兒點擊,在哪兒消費。我有一個印象深刻的case,一個用戶在淘寶頁面看了一下午運動鞋,她試圖換各種各樣關鍵詞搜索想要的運動鞋,比如耐克、粉色、37碼等等,用盡各種辦法,最後應該是快要下班的時間,她花了不到三分鍾,跳轉了三個頁面:搜索頁、商品詳情、付款,買了一個凈化器。
我相信很多男性是不能理解女人的購物思維的,就像他們不能理解,為什麼淘寶的購物車上限是99,但多數女人常年都是滿的狀態一樣。所以從很多的表象中,我們需要去深刻洞察,才能更好地理解站在這些現象背後的,人的基本情況。
第二個重要能力是同理心。
所有產品經理都知道一些很流行的詞,比如用戶痛點啊,用戶價值啊,需求啊之類的,天天掛嘴邊。但我們認真反省一下,你真的是站在用戶角度去思考嗎?這個我借微信的案例來分享一下吧。最近跟他們團隊有深入的業務接觸,他們給我沖擊真的很大。每個人,完成每一個功能,都充分的思考了用戶在這個場景中的各種玩法,不打磨到極致,就不上線。大家可能有不服,不妨問自己一個問題,當KPI與用戶價值沖突的時候,你會選哪個?很多人都會說可能選KPI,然而微信卻選擇的是用戶價值,最難的是他們團隊規模已經到了一兩千人的時候,他們還能做到每個做產品的人都這樣想,這是微信團隊非常牛的地方。
第三個是歸納能力。
我們應當擁有比較清晰的邏輯,這是必然的。做產品必須跟開發打交道,你沒有邏輯支撐、過分跳躍開發是不會認可的。
第四個跟上一個一起說,即演繹能力。
很多人只有歸納過程,沒有思考過程,我認為產品需求不是來自歸納,如果來自歸納這個世界上的產品需求早被做完了,其實在很多地方需要跳躍。那這種跳躍完畢後再倒推回去的部分,就是演繹。
上面這這四個就是產品素質模型最重要的核心,如果同時具備這四個素質,那恭喜你,你非常適合做產品。
五、從素質模型映射到性格
優秀產品經理的性格表現為:第一愛好廣泛,有N技之長,對於很多共性的美的東西,比如音樂、藝術,有欣賞能力。第二容易被故事打動,有感性層,這樣容易有同理心,可以更好地換位思考。第三理智冷靜,做事講究條理,有強迫症這種美好品質,遇到挫折不放棄有韌性。第四在性格層面有分裂,隨意,天馬行空的部分,這是你做到思維跳躍的基礎。
究其根本原因,因為產品並不是一個依靠理性、邏輯來開展的工作,需要非常多想像力和感性的感知能力。
那也許有大部分人覺得,自己沒有命中以上所有的類型。不用擔心,往大了說,產品行業有策劃、運營、數據等等分支。拿具體的產品策劃來舉例,在其中還有更的多細分,比如商業型,策略型,客戶端型,他們對於能力模型的要求都會不一樣。今天來了很多從業者,在這里給大家一個建議,如果跨行業跳槽,最好是在一個垂直維度,大家在自己行業縱深維度跳比較好,例如你可以從網路鳳巢的商業產品經理,跳去類似58這種做垂直的O2O。
當然,最重要的是找到自己最適合的,比如策略型產品其實需要跳躍能力不會很強,要的是非常強的數據挖掘能力和推理能力,邏輯要非常嚴密,非常精確,這樣才能夠和團隊有非常好的配合,把整個策略做得非常好。所以,大家需要對自己正在從事的產品行業,有一個很清晰的認知。尤其在我們剛剛踏入職場的時候,一定找到最適合自己發展的細分市場,就像產品一樣,基調對了,後續才能有更長久的發展。
六、心態篇:心態的修行
再來說說心態篇,這有一點雞湯的意思。但如果雞湯你只當作雞湯看,那就只能是碗湯了。如果你能對其中的道理有所感悟,那會有很多的幫助。
很多人講機會,其實有沒有想過,我們每一天都是做選擇,比如你開一個會,你在會上表現的沉默還是表現積極,今天的方案給的是偏保守還是很激進,工作里的每一步,都是選擇。選擇會累積變成機會,機會最終會引發質變。機會來自量的積累,機會不是說來就來的。
每一個成功都不是偶然,我接觸的大神沒有那麼多,比較深刻的就是微信和應用寶,以他們的個人思維,以及團隊的整體狀態,成功絕對不是偶然。大神之所以成為大神,就是這個人哪怕不從事產品這個行業,他們在別的行業也一定也會做到頂尖。
能夠掌控大局的人應該具備三個能力:
一個叫做有激情,有激情代表你好學程度,對知識渴望度。
第二個大局觀,在快速發展行業裡面,如果你看的只有眼前的事是做不了大事的。
第三個有擔當,當老闆真的問責這個產品不好是產品經理問題的時候可以勇敢站出來。只有正視自己問題的人才能把問題改掉,發生不好事情的時候都在拚命往別人身上推其實是放棄自己改變的機會,這三個點送給大家。
七、產品經理的四大階段
最後說一下階段篇,我們做產品的每個人都需要很了解自己當前處於一個什麼狀態,而且知道下一個階段是什麼樣子,這樣就有一個很清晰的目標,才會更好的提升。在這里對產品階段做一個總結,分成四個階段。第一個階段需求入門。一般是從業1到3年的產品經理,能夠把中度以下的復雜需求拆解成文檔,關鍵問題不返工,上線以後這個點子有效果。特別要注意一下,我在這里說到的是結果有效,而不是過程的衡量。
第二個是需求初階。能把非常復雜的需求拆解完整,邏輯是完整的,需求是靠譜的。
第一和第二個階段和在一起,我把它叫做「管中窺豹」階段,由於只是局部的理解,所以難免是「可見一斑」。
第三是需求中階。能把目標方向落實成規劃,並從規劃進一步拆解成版本,這是規劃級的產品階段,在這個階段,基本可以cover住一個中小型產品了。我起了一個比較通俗的名字,「見山是山」。
最後一個是需求高階。我自己也正在摸索,所以在這及以上都只能草草概括。這個階段的核心是搭建產品架構,我認為本質就是洞察人性、返璞歸真的階段。這種類型的高手,可以在非常復雜的線索中,找到最關鍵的點,構建整個產品架構。架構級是「見山不是山」的狀態,在高手的解構中,山已經不是具體的山,而是一條條非常清晰的路徑,以及在這個路徑中看到的風景。
今天時間有限,我主要來對第一第二階段進行詳細拆解。門外徘徊以及剛進門的地方基本都屬於第一階段,入門級。之前老批評我們團隊的人,很多剛剛畢業不久的人,需求寫的很學生氣。
第一是沒有用戶需求分析,他們覺得自己有,但是在我眼裡不是用戶需求分析,只是自己代入的yy。
第二是容易在不必要地方做過多展開,我們做產品時候很容易自嗨,拿到一個點覺得這個點做得實在太牛,太完美了,必須做非常好的圖,用大段文字描述,在不必要地方做過多的准備工作,卻略過了核心邏輯、推理的闡述,在我看來有一點本末倒置。
第三大家剛剛走上這個產品經理的崗位,不知道經理這個title是否容易造成一些錯覺,所以這種身份上的慣性,讓大家很在意自己的身份,恨不得在每一個地方都體現我這個產品經理的話語權,權威性。拿到需求,更多的是直接從資源角度分析,大戰略分析,而不是用戶的維度。
需求初級:為什麼你仍在原地徘徊?
工作兩三年的人,這個階段最需要就是進階。在這個階段會有一種疲憊感,覺得我為什麼感覺到好像沒有進步?我一直在止步不前,為什麼一直都是這樣樣子?
這時候你就要問自己,第一個問題 ,你的思維結構是什麼樣的?線性的?面性的?還是有結構的?思維的高度決定了你的進展階段。
第二個問題,你真的理解,「表達好」是什麼意思嗎?很多人在面試,我問到「你覺得產品經理最重要素質是什麼的時候」,90%的人都會回答溝通能力。其實我覺得大家對於溝通能力的理解很片面,溝通能力本質上來說不是技巧的事情,是你思維邏輯架構問題,很多時候溝通不清楚不是態度不好,而是因為我們思維組織方式,和對面聽的那個人並沒有處在一個可以對話的狀態中。
第三個問題,你在職業生涯中立足根本點是什麼?清楚嗎?回歸之前面試的問題,還記得我的切入點么?你做的事情和擅長的事情匹配嗎?這個事情要有深刻認知。
在我們做版本規劃的過程中,工作兩到三年的人可能很多都有這個經驗,寫一篇滿滿當當、時間安排的非常周密的計劃書。乍看上去似乎沒問題,但事實上,思維真的清晰嗎?
很多項目計劃,在我看來只是羅列,你項目關鍵節點是什麼?關鍵節點的一二三四五之間,有關系嗎?有主線嗎?作為產品,上來先去寫項目計劃,壓根沒有提你的產品需要滿足的用戶需求是什麼?你在半年時間之內需要給用戶帶來什麼體驗?回歸到用戶價值,這才應該是產品主線。
八、長跑鞋裡的沙子
執行力是具備想像力人的最大敵人。執行是非常重要的事情,大家很多時候提到微信都說產品怎麼講,怎麼樣,我強烈建議大家拿微信最早的發版時間表對一下,研究一下那個時候,微信團隊是以一種怎樣的版本姿態,與市場爭分奪秒的。執行力是一切工作的前提,沒有這個,不要去提產品設計。有好點子怎麼樣,沒有執行力一切都是空談。
在漫長的職業生涯中,大家要保持足夠的好奇心。好奇心短時間內比較好保持,但長時間真的很難。願意主動學習的人其實很少,我經常給身邊人推薦很多書,但是效果不是很好,我思考過這個問題,為什麼大家不願意學習?後來想明白是,你如果沒有碰到一個問題,不希望去通過書本找到答案,就不會想去學習。
學習是非常累人的事情,大家要找到好奇心,願意立足那個點,從那個地方切入更好,而不是人雲亦雲,今天網上公布個馬雲的書單,明天出個馬化騰的書單,大家就開始看,這不會有效果,你讀完了就忘記了。
再說到洞察力,今天我強調了很多次,這個品質對於產品人來說的重要性。我在這里說的洞察,並不是簡單的場景聯想,你看到一個扶梯,說「啊這個設計部符合人體工學」,這種現象級的聯想太淺層。我想問問在座的各位,你們在新產品中做過新手教學么?做過產品引導么?為什麼要做呢?
如果你們自己都不熱愛學習,為什麼讓用戶來學習?所以我特別認同張小龍分享中提到的,凡是給用戶設置新用戶引導以及新用戶流程教學都是非常反人類做法,自己都不愛學習為什麼把學習強加在用戶身上。
剛才講的是個人發展的部分,接下來是行業的部分,由於篇幅有限,只能後面找機會跟大家分享,行業變化特別快,日新月異,每個人都要保持非常清醒的狀態才能在這個行業中不斷發展。
九、需求常見誤區
最後分享一些壓箱底的話,所謂需求常見誤區。
第一個,不做競品調研。從業多年,這個案例實在碰到的太多,產品做完需求,拿到大老闆手上,他先不看你是怎麼想的,而是問你網路說怎麼做的?騰訊是怎麼做的?淘寶是怎麼做的?這種文化氛圍,或者說這樣一個領導原則、指導原則,有非常大的問題。我相信在座的很多人,職業生涯剛起步都是做競品分析。我覺得這個真的是非常不好的習慣。
當你調研競品的時候,你的市場,你的目標就已經被限制在研究和模仿的競品里了。然而很多時候的顛覆,並不是來自同一維度,就像朋友圈顛覆微博,不是一個直接競爭關系,所以競品調研這件事情大家一定要非常謹慎。
那麼不做競品調研,應該做什麼呢?要做競品洞察。還是舉微信的例子,龍哥講一個事情特別有感觸,說你要去觀察用戶潮流中用戶怎麼用,比如他們當時觀察微博的時候,主要看大家發貼時間,大家發貼文字類型等,你到底想做別人眼中的你還是自己眼中的你,從這個去佐證,觀察用戶潮流,而不是去看新浪微博有什麼功能,騰訊微博有什麼功能。這種模仿太初級。
洞察解釋的是為什麼,而不是如何。我這兩天看一本書《人類簡史》,覺得很好,有人類起源方面的疑惑可以看一下。比如我們知道這個朝代後面跟這個朝代,我們知道是這樣,但是不知道為什麼?不知道為什麼這樣的時候,這個事情背後的邏輯是不能很好地理解到的。我覺得如果你做競品抄襲,你真的抄的非常皮毛。
十、不要做發散性用戶訪談,要做用戶洞察
還有一個需求常見誤區是不要做發散性用戶訪談,用戶訪談像薛定諤的貓,當觀察者對用戶進行擾動時,已經意味著沒有正確答案。大家回頭看一下薛定諤的貓的詳細理論,在這里不贅述。用戶層面也要做洞察,我是一個圈,我們之外還有一個圈,由於人性天然的排他性,我們會在潛意識中忽略掉非自己的同類——他們。對於廣大用戶來說,都是被你劃在我們這個圈之外。
我們對「我」的認知,遠比潛意識想的還要大,產品經理在代入一個群體以後,會把「我」這個層面的東西放大,然而,打上標簽的「我們」,數量遠比想像中小,平常講「我們有共性」,「有好奇心」,「我們都很潮」,「都是怎樣怎樣」,其實這個標簽命中的人員很少,更大的范圍,是未知的「他們」。
因此,產品要保持敬畏心。不要輕易帶入自己,而是做好用戶洞察,去理解好「他們」是怎麼想的。
還有一個誤區,很多人講做產品要考慮技術問題。我始終跟團隊灌輸一個理念,寫需求的時候一定不要考慮技術問題。當你在做方案的時候,你有太多技術層面的想法,帶太多實踐層面想法做出來一定是妥協方案,如果做一個妥協方案,最後失敗了,怎麼會清楚知道自己的想法在哪個地方出錯了?對於資源、技術能力,實現情況等,不要做這些東西考慮,這樣產物一定不好的東西,不代表你的水準,所以一定要做對用戶來說的完美設計,不要做太多復雜的想像。
我覺得成功對於每個人來說,可能都只是一個非常短暫的過程,一般人到一個台階之上,想的一定是我下一個階段在哪裡?下一個路口應該怎麼走?所以我自己覺得痛苦不過是人生常態,快樂不是短暫節點,人生是一場修行,經歷過這樣的修行之後,我相信大家會找到自己在這個行業可以長久立足的點。
這個可以支撐的東西,不會因為五年之後到30歲、甚至年紀更大一點就會失去,它是一種成長在你內心的東西,是你對未來生活的把握,是你對現在自己的認知,是你對整個世界的理解和好奇。
相信大家一定會在修行的過程中,找到自己的答案。
㈤ 「滑翔傘運動」的英語單詞是什麼
paragliding
英 [ˈpærəglaɪdɪŋ]
n.滑翔傘運動
例句:
1、We went paragliding in Phuket.
我們去普吉島玩滑翔傘。
2、Have you gone paragliding there as well?
你在那兒也滑翔過嗎?
3、When the founder became paralyzed in a paragliding accident.
創始人在一次翼傘飛行事故中不幸癱瘓後。
4、Keith Warner goes paragliding in his free time.
基思?華納空閑時會去做滑翔運動。
5、Aviation sports activities, including paragliding and model sailplane soaring, are becoming more popular in Hong Kong in recent years.
飛行運動如滑翔降傘和模型滑翔機近年在香港逐漸流行。
(5)普吉島程序員擴展閱讀:
paraglider
讀音:英 [ˈpærəglaɪdə(r)] 美 [ˈpærəˌɡlaɪdɚ]
n.翼傘飛行器,滑翔傘,翼傘
復數: paragliders
例句:
1、Some enterprising computer programmers have written paraglider design programs that can be purchased by any company or indivial.
有些精乾的電腦程序員寫了滑翔傘設計的程序,能夠由任何一家公司或個人購買。
2、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 novel remote-control power paraglider, which belongs to the light parachute class aircraft.
一種新型遙控動力滑翔傘,屬輕型傘類飛行器。
3、This occurs at one angle of attack for the same wing loading of a paraglider.
這種情形會發生於飛行傘的翼負載相當於攻角時。
4、When confronted momentarily with an ascending air current, the paraglider climbs since the angle of attack has increased.
當我們遇到暫時性上升空氣時,飛行傘會隨著攻角增加而上升。
5、Angle of attack typically ranges from 3o to 12o for a paraglider.
典型的飛行傘攻角范圍由3度到12度之間。
㈥ 如何評價電視劇《歡樂頌 2》
我想只播了幾集就評價好壞難免有失偏頗。
文/晶晶JessieLee 圖/網路
給你一個趙醫生害羞式興奮,來表達我此刻的心情
正午出品的劇是一貫慢熱的,你會感覺到前面劇情很拖沓,遲遲找不到節奏,後期卻依靠精湛的表演和精美的製作分分鍾讓你感到打臉。就比如前段時間播的《外科風雲》,前幾集播出的時候豆瓣評分剛剛及格,後期豆瓣評分7分以上,劇情引發部分熱議。
就好像劇中所說的:過去的一年,是歡樂頌五姐妹宛如新生的一年,得到一些,失去一些,有難堪的場面,也有幸福的時刻,她們期盼在這新的一年裡,人生旅途會更順利,更平靜。但她們也明白,在上海這個茫茫都市中,免不了各種風浪,雖然不知道會面對些什麼,但她們堅信,22樓的姐妹們會在一起攜手向前。
這也是我們很多人依然在追這部劇的理由:盡管現實很殘酷,但是生活中依然有很多美好。總有幸福在等你。
我是晶晶JessieLee,一個愛好廣泛的追劇達人,本文首發自我的個人公眾號晶姐說影視
㈦ 為什麼說佟麗婭黃軒的影視作品《完美關系》拍得太現實
《完美關系》可謂是把血淋淋的事實真相掀開來講的電視劇,劇中的公關案涉及到多個具有悲劇色彩的人物,每一個都值得深思。
衛哲的第一個案子:當紅名嘴與嫩模酒店被拍。
對插足名嘴婚姻的嫩模,本以為可以靠緋聞出名,結果被名嘴請來的危機公關顧問(也就是衛哲)死死壓制住,告知:如果你不乖乖聽話,那就會成為這個事件中最孤立無援的人,沒有人會幫你說話,親戚朋友會瞧不起你,媒體粉絲會嘲笑你,和你纏綿的男人還會把臟水往你身上潑。
老闆其實也認你的貢獻,但同時老闆認為貢獻和死亡不該聯繫到一起,大額賠償就是敲詐。
看下來,百味雜陳在心間。
㈧ 普吉島做什麼簽證需要提供哪些簽證資料
1. 普吉島是泰國不可分割的領土,所以要辦理泰國簽證;
2. 泰國簽證必須提前辦好,否則無法出境,下面那個馬來西亞人持馬來西亞護照可以,我們中國人持中國護照不行的;
3. 簽證辦理很簡單,就是照片、護照、錢,正常情況下辦理泰國簽證250-260這個價格是公道的,太高不劃算,太低是騙子(因為成本價就240了),很多地方都可以代辦,我不做廣告了;
4. 理論上說去泰國需要帶2000元人民幣以上的現金,但是沒人會查。
㈨ 如何評價電視劇《歡樂頌2》
《歡樂頌2》開播後,口碑直線觸底。5集之後,仍然低於平均分。
這樣子的話,未免覺得《歡樂頌2》太片面,畢竟一眼望去所有的姑娘都在談戀愛。
要知道,任何一個紮根於都市上的女孩,從來就不止於愛情。
愛情是重要的,但它並不是唯一的。
因此,《歡樂頌2》能否扭轉目前的劣勢,要看的就是後來的故事中,是否止步於用愛情塑造女性。
撰文/九姨沒有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