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程序員怎麼更好的溝通
1:相信他們
2:給出足夠的時間
3:尊重他們的勞動
⑵ 程序員怎麼去提升自己能力
二:信息採集器和筆記本
首先你要給自己設定一個目標,就如同一個公司會設定它的Vision。
目標要夠大,這樣你才能看到更多的風景。
目標應該設定在解決哪一類問題,而不是精通哪一類技術。技術只是手段,不是目的。
例如,「我要成為iOS developer中的達人」這個目標,就遠不如「我要成為前端應用開發的專家」來得有意義。前者學到深處你可能會去鑽研iOS framework里各種奇技淫巧,而後者你會開始關注視覺與交互設計,研究各平台間的差異與共同趨勢。顯然,後者更有助於你的個人發展。
不過即便有了明確的目標,選擇哪一類技術學習,如何學習,在信息過載的今天依然是一個難題。常有的觀點是應該學習最新的技術,因為老的已經過時,而反對的觀點則是新技術還不成熟。我個人的觀點是,當初入一個領域時,選擇主流技術框架;當你有一定經驗後,選擇技術時更應該關注背後的推動者,我相信優秀的人和團隊總能打造優秀的產品,無論是商業公司還是開源社區。不必太在意技術的新舊,因為可能很快都會成為過去時。你真正要學習的是技術背後的思想。有不少語言與開源項目會寫它的Coding philosophy,這是很有意思的,你可以從它們的源代碼中去驗證這些編程理念。以Python為例,如果你執行import this就會看到它的理念,再如Python中一個著名的開源庫Celery,在它的文檔有專門一節講述它的編程理念。它們對你的影響會比這些技術本身來得更深遠,這是我給初學者們的一個忠告。
同理,我非常推薦讀一些優秀開源庫或是語言的源代碼,例如Python的標准庫絕大部分都是用Python實現的,而且可讀性非常好。如果學習一門技術僅僅停留在用的層面上,你就還沒有完全吸取其中的精華,而且學習的收益會隨著技術的過時而消失。
我的另一個學習原則是,在選擇學習一門新技術時,最大化它與你現有知識庫的差異性。讀起來可能有拗口,例如你會Django,接下去你應該去學習Ruby on Rails還是NodeJS?依據這個原則,你應該學NodeJS,因為它的非同步IO模型在理念上與Django的同步模型差異很大,而RoR則與Django更多相似之處。但更好的選擇是不要去學另一個Web framework,去學習ZeroMQ或是Redis,這兩者對於Web development也非常有幫助,這樣就做到了最大化差異。從構建一個程序員的技術理念角度,我會推薦每一個程序至少去了解Lisp或是一門Functional programming language,不管你是否會在可見的未來用到,它們能讓你從一個不同的角度看待編程。
最後我建議每個程序員都應該經營一款自己的產品,它可以是一款app,一個網站或是一個開源軟體。除非你是一個創業公司的早期員工,不然你可能沒有機會將所有學到的技術或是理念都付之實踐,有很多人想成為全棧工程師,最快的捷徑就是打造一款自己的產品。任何一個設計師都會精心打造自己的Portfolio,但大部分程序員卻不會。當評估一個程序員的Coding能力時,我會去看他的Github上是否有出彩的項目,可惜國內絕大部分程序員的Github空空如也,或者只有一些非常簡單的程序。我建議大家好好經營自己Github上項目,這不但可以提高你的聲譽,對你將來的求職也非常有幫助。當你報怨求職面試時又被問到各種無厘頭的程序題時,有沒有想過面試官也很無奈,因為他沒有任何其他方法得知你的Coding能力究竟如何。如果每一個程序員都有自己的作品,我想程序員的面試會簡單許多。
重視溝通能力的培養
當被問到「你覺得Junior Developer和Senior Developer最大的差別是什麼」時,我最自然的反應是溝通與文檔。溝通包括程序員團隊內部的溝通,與其他團隊的溝通,與Manager的溝通等等。我不認為自己有能力把這些問題非常概括地說清楚,不過我可以給一條建議,那就是先學會和你的Manager溝通,讓他來教你其餘的部分。許多公司都會設置Manager與組員的1:1,一個有效率的1:1應該大部分時間有組員來主導。這需要你在1:1之前花足夠多的時間來考慮要問的問題,並且最好提前1天發給Manager,讓他有機會思考答案。許多人對此不太重視,或者只問非常具體的問題而不是一些開放性問題,這樣你很難在你的Manager身上學到東西。如果你漸漸懂得如何利用1:1的時間,它很會成為你在工作中單位時間投資回報率最高的活動。
累積你的人脈
每個人都明白人脈的重要性,但實際做起來卻不容易。參加一些線下的會議或是活動,可能是最直接的擴展人脈的方式之一。可惜大部分人似乎只是去聽了一場技術講座就回家了。當然,這和不少活動的時間安排也有關系,講座時間排得太滿,茶歇時間短,加上有時嘉賓遲到或是沒控制好時間,乾脆就把茶歇取消了。而實際上,結識一兩個同道中人遠比聽技術講座有價值。下次去參加這類會議,不妨給你自己設個目標,比如至少加兩個同行的微信。之後維系你的人脈可能需要花更多的時間,下了班或是周末找你的朋友們喝個咖啡吧?
另外我覺得每個人都需要一個職場導師,他可以是你第一份工作的導師或是Manager,也可以是你認識的其他前輩。你們需要維系一個非常長期的關系,不止於一家公司,最好貫穿你的整個職業生涯。每當你遇到疑惑時,都可以詢求他的建議,我覺得這將是你最寶貴的一筆人脈財富。
尋找發揮你才華的平台
最後也是最重要的一步,找到適合你的公司。做為求職者評估一家公司可以看三個方面:
公司的發展前景(大公司的話,看所在部門的發展前景)
你將要加入的團隊
薪資福利
所以在面試一家公司的時候,你要意識到面試是雙向的,公司在面試你的同時,你也在面試這家公司。面試前你應該對這家公司做足功課,准備好一些有質量的問題,比如指出產品中的問題,詢問開發流程或是如何做績效評估。到時你也可以檢驗一下你的面試官是否合格。
每次選擇公司對以上三個方面都應兼顧,但在職業生涯的不同階段,側重點不同。比如,在剛剛工作時,加入一個優秀的團隊最為重要,他們可以教會你很多東西,提升你的能力。工作5年之後,你需要一個平台施展你的才華,體現個人價值,公司發展前景的重要性迅速提升。當你做出一番成績,證明了自己的價值之後,逐漸進入收獲期,就有了與公司要價的資格。另一方面,團隊實力對公司的前景也有很大的影響。
對一個剛畢業,初入職場的同學,一個近幾年被問了無數次的問題「我的第一份工作是去創業公司還是大公司?」我的回答仍舊是「加入一個優秀的團隊最為重要」。一些知名的大公司,團隊的素質是有一定保證,但創業公司則不然,團隊素質參差不齊,所以如我前面所說你需要面試這個團隊,做出自己的判斷。不過除了團隊因素之外,我想提一下畢業生去創業公司的幾個好處。
首先,在剛畢業的一段時間內,經濟壓力小,是最自由最能承受風險的時期,而這段時間往往不長,所以應把握好這個去創業公司的黃金時段。其次,所有的學生進入大公司後,都會擔任初級職位,某種程度上來講是學校學習的延續,規范有條理,但缺乏獨立性和創新性,而這正是中國大部分學生所欠缺的。這方面的能力在一家創業公司可以得到快速鍛煉,而在大公司可能要等升到中級職位後才有這方面的機會。個人觀點,僅供參考。
小結
我覺得步入職場的前3年對今後的發展尤其重要,希望此文能對年輕的程序員們有所幫助。歡迎評論?
如果想私信我的朋友可以加群,大家一起學習,一起學術分享,資料共享
⑶ 程序員怎樣提高自己的溝通能力
我是一個C#程序員……程序員的世界是成就的世界!~追求的成就感!所以頑強的戰鬥力是必須的……
所以我個人認為要想能成為一個優秀的程序員:
1、需要的最基本的條件是不煩不燥的耐心和一顆平常心態!
2、知識的進階在於經驗的積累!同時虛心接受別人的意見……
3、有著對於事物永不放棄的恆心和自信心、遇到困難在所難免的。
一個程序員並不代表了代碼的書寫能力,更體現了項目開發的系統架構能力,如果沒有好的架構思想,在強的程序也沒有質的超越,上面只是我工作以後的一點點淺薄認識……
⑷ 作為一名程序員,如何在職場中提升溝通效果
我覺得單純從程序員的角度來看的話,他們在溝通上面已經做得非常的精簡了,基本上是沒有什麼廢話的,舉個簡單的例子,就比如說某個程序員要去別的部門借某個東西,他們不會跟你拐彎抹角的,都是直接拿的,而且拿完之後,有的放回來也不知會一聲,因為在他們看來,這樣會更加的高效省時間,但是從普通人的角度來看的話,就缺少一點人情味。
所以我覺得這種人就應該改變一下自己和別人的溝通方式,當別人指出你錯誤的時候,你就應該虛心地接受,然後去檢查一下是不是自己真的出錯了,而不是和別人爭論,畢竟你的錯誤有可能會導致整個項目的崩潰。
⑸ IT人員與人溝通時,總是沒有自信,要怎麼辦
IT人員與人溝通時沒有自信,這與你是否從事IT行業沒有直接關系。而是你自身性格和溝通能力的原因。
這個世界上總是有許多人不善於溝通和表達。我們有時候把這些人的性格稱為內向性格。其實還有一方面原因,那就是他們基本上或多或少都有一點『社交恐懼症。』比如說我,我也不善於與人溝通,甚至有的時候我在做錯事情或者與女生說話的時候還會臉紅。這種情況很多人都會遇到。
然而這個世界,人與人之間總是要交流和溝通的,人與人之間的關系是最復雜的,有些事情必須要靠嘴來完成,所以必須要溝通。
在溝通過程中不自信,一般情況下有這么幾種原因,
第一,我們太在意別人對我們的看法,總是害怕自己說錯話,
第二,自己掌握的知識不夠,在與專業人士交流時插不上話,
第三,自我否定的心理。
這些都是導致我們社交恐懼症的原因。
社交恐懼症必須要克服。這就要我們不斷的去練習,去交流。任何東西,任何事情都是可以通過努力練習和鍛煉提高的,就像你做的IT行業,可以通過學習和工作不斷提高。剛開始我們或許不善於和陌生人聊天溝通,那麼就先和熟人朋友聊天,一步步來,總有熟練的那一天。同時還要努力提高自己的知識儲備。總會提高的。
⑹ 程序員工作中的溝通小技巧
程序員,是互聯網公司的一筆資產,也是產品經理等沖突的主要對象,如何提高與程序員之間的有效溝通,請看下文:
心態平和——程序員的內心世界是很豐富,在經歷了各種需求修改、bug修復後,相對而言與人交流的能力要明顯弱於與計算機的交流能力。因此一定要心態平和的與程序員進行溝通。
希望以上幾點建議,能夠幫助提升你與程序員之間的溝通效率。
⑺ 程序員職場情商怎麼提高
情商的提高不是一句簡單的話,總之是一個過程。我來說一些我的看法與建議。
1 多嘗試與別人溝通,可以理解為試著去麻煩別人簡單的事,關系是怎麼出來的?麻煩出來的。
2 用和藹的心去對待一切, 這個很簡單,比如說同事東西掉了,你幫忙撿起來,有什麼麻煩能幫忙的及時去做。
3 學會幽默
4 以微笑面對一切
⑻ 程序員做溝通協調的工作很困難嗎
溝通能力欠佳,是程序員群體普遍存在的一個問題。只作為合格的程序員,在編碼崗位,較差的溝通能力影響有限。那麼,怎麼提高自己解決問題的能力?溝通能力、對工作負責任的態度、對代碼的追求,很大程度上由性格決定,除去性格因素,程序員溝通能力不好與工作性質有關系,編碼工作要求程序員必須集中精力,且討厭被打擾;在安靜的環境下精力能高度集中,工作效率也會很高,這就是很多程序員喜歡晚上熬夜寫代碼的原因。久而久之,長期技術性思考和工作習慣導致程序員不太喜歡溝通,或者不太喜歡與非技術人員溝通,會給人留下木訥和沉默的印象
首先作為程序員要足夠的重視溝通的作用,在日常工作中,經常會看到這樣的情況項目由於各種原因需要一起討論或開項目會議,程序員參加討論的積極性不高或心不在焉,且心裡想著 「扯那麼多幹嘛,這么長時間,我代碼都寫完了....」這種心態下急切的希望會議快快結束,也就沒有溝通的慾望了。雖然說,討論和會議多多少少會有低效率的問題,但沉默和拒絕溝通不是解決辦法,而應該暢所欲言,盡快拿出解決問題的方案才是正道!所以,程序員必須要重視溝通!
最常見的就是在溝通需求時,雖然說所有的需求最終都要落實到技術實現,但在需求討論和溝通階段,則不需要考慮太細節的技術實現。比如就需求的合理性和必要性與程序員討論時,程序員第一時間在腦子里考慮的是如何設計資料庫,如何通過代碼實現等等,而不是這個需求是否合理,是否有多餘,或是否可以再細化再拆分等,而這一些都與習慣有關。
需要代碼實現的是必要的需求,而不是所有的需求,所以在非技術性溝通時,可以暫時跳出技術思維。擴展到其他問題的溝通都是一樣的,不能技術優先。
⑼ 程序員如何解決溝通沖突,避免互撕大戰
在一般情況下,程序猿可以和產品維護好日常關系,一起吃午飯,一起參加團建之類的,日常溝通順暢了,溝通產品的時候相對也好溝通一些,和不懂技術的產品講技術,對方可能也能聽的進去一二,也就能避免互撕大戰,大家撈的清閑了。
像那場驚天動地的程序猿暴打產品經理那場戰事中,據說就是產品經理提出了要求,去實現客戶端顏色適配用戶手機殼,面對這樣的需求,應下來就是給自己挖坑,因為這樣的功能肯定沒辦法實現的呀。如果這位程序猿和產品經理平時關系相處的好一些,大家能坐下來好好溝通
「兄弟,你這個功能不好搞啊」
「咋不好搞?」
「我跟你講啊,技術上,這樣那樣這樣那樣」
「噢,原來是這樣,還是你專業,聽你的,那就這個功能不要了」
溝通能解決的事情,這樣的結果,皆大歡喜。
⑽ 程序員怎樣提高自己的溝通能力
溝通能力首先要鍛煉自己的邏輯表達能力。邏輯能力最基本的聯系法則就是多看有邏輯的人寫的東西。比如你可以看劉未鵬額的博客或者他寫的《暗時間》,此碼農的邏輯表達能力相當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