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程序命令 > 怎樣防止程序員上班摸魚

怎樣防止程序員上班摸魚

發布時間:2022-09-11 21:54:17

❶ 馬斯克反對遠程辦公,老闆如何防範員工居家辦公時「摸魚」

特斯拉的CEO在社交平台上發文發對遠程辦公共,他認為居家辦公降低了員工的工作效率,這番言論遭受到了很多網友和經濟學家的反對。可是這種想法也是很多的老闆們擔心的,總覺得員工在居家辦公時“摸魚”。下面講一下如何建立行之有效的管理避免員工居家辦公偷懶。

三、幫助員工提高同事之間的溝通效率

還有一點就是要提高同事間的溝通效率,直奔主題,少說廢話可以更高效的工作。老闆們也要時不時的對員工給予認可和鼓勵,當員工們感受到老闆的信任也會更積極的工作。

❷ 在上班的時候摸魚玩游戲,怎麼樣才能不被發現

上班摸魚的確是一個非常不好的行為,但是很多人也都有著上班摸魚的經歷。上班摸魚打游戲想要不被發現也是需要講技巧的。當然摸魚是需要分情況的,可以選擇在工作不忙的情況下摸魚打游戲,這樣就算是被發現了也不會有什麼大問題。如果在工作忙的時候打游戲被發現了那就有可能會被開除。

其實有些聰明人經常上班摸魚。但是他們就很少被發現。上班摸魚也是將就技巧的。需要很好的察言觀色能力和大局觀。

❸ 怎麼才能避免疫情居家辦公員工上班摸魚

安排好具體的工作任務就可以了,然後按時匯報工作進度,進度拉下了就自己補回來。

居家辦公肯定會有雜事打擾,不用管這個,只需要考核工作進度和結果就可以了。

❹ 你知道哪些上班摸魚的小技巧

上班工作時間比較久,我們不能保證長時間注意力集中,有時候會走神,也有人覺得工作太無聊,也會想要上班期間開小差,會選擇看小說、聊天、玩會游戲等等來消耗上班時間,經過不斷的摸索,可能都有了一套摸魚小技巧。有清華大學開設的《摸魚導學論》,來衍生出工作的摸魚小技巧,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get一下新技能。

一、工作的位置要選好

工作的位置一定要選擇好,一般選擇人來往比較少的地方,以及靠角落的隱蔽位置容易摸魚,如果有相對獨立的辦公空間,那就更隱蔽,摸魚更加方便,就偷懶也要選擇一個合適的時機和地點。

以上為個人觀點,其實不提倡我們上班時間摸魚,會耽誤我們的工作效率,影響工作進度,到頭來受到損害的還是我們自身的利益,所以我們就勤勤懇懇工作,下班時間是坦坦盪盪放鬆,對於上班摸魚你有什麼看法,歡迎大家在評論區留言討論。

❺ 發現有員工在上班的時間劃水摸魚,作為領導該要怎麼應對呢

相信很多企業都有這種情況,明明十分鍾就能完成的工作,員工硬是花了一個小時,不是員工能力不行,而是他用了五十分鍾的時間拿來「摸魚」。那麼,員工為什麼會上班時間摸魚呢?原因有很多,比如監督管理力度不大,領導的任務分配不合理,沒有量化考核等。那麼,發現有員工在上班的時間劃水摸魚,作為領導該要怎麼應對呢?

就業一段時間後,你會發現他們的能力提高了,但工作的主動性下降了。這個時候,在做決定的時候,你可以多問問他們的想法,但最終還是要由領導來做決定。之後,當員工自主決策的能力提高了,領導才能真正把權力下放給他們,讓他們自己做決定,從而提高主動性。但是權力下放並不意味著完全無視。領導還是需要站在員工身後承擔一部分責任。

❻ 研發數字化管理,如何打破「上班摸魚下班加班」怪圈

「太累了,一個月總有三十幾天不想上班」,一邊自嘲的「打工人」們一邊研究各種花式「摸魚」方法。為什麼一想到上班就垂頭喪氣、心灰意冷、感覺自己被掏空?

職業倦怠(job burnout) 是職業心理健康領域廣為關注的問題,而 情緒耗竭(emotional exhaustion) 是工作倦怠的主要表現。

職業倦怠的重要歸因:過度工作

「工作狂(workholic)」是一個學術上的名詞, 由美國心理學家Wayne Oates於1971年首次提出,他認為工作狂指的是那些因工作需要過多而影響到個人的健康、幸福、人際關系和社會功能的個體。

四十多年後,馬斯克在2018年的一條Twitter中表示: 「有更容易工作的地方,但沒有人每周工作40小時就改變了世界」。

《紐約客》雜志稱過度工作(overwork)這種過度勞累的行為是「cult(邪教異端)」。 「感覺好像下班了,但又沒完全下班」,這種隨叫隨到、24小時stand by的工作狀態隨著新冠肺炎疫情過後的在線協同和遠程辦公更加普遍,人們工作和生活的界限越來越難以區分。

「隨叫隨到」與准時上下班是兩碼事,我們的身體對這兩種情況的反應截然不同——2016年一項研究發現: 早晨隨叫隨到員工的皮質醇(人體應付壓力的激素,也稱壓力荷爾蒙)水平比不需要隨叫隨到的員工升得要快,即使他們可能一直到晚上都沒工作可做。

2019年,世界衛生組織正式將「職業倦怠」視為一種職業現象,官方的定義為 「因長期工作壓力而未能成功管理」的一種綜合症, 其特徵是疲憊感、對工作的負面情緒和專業效率降低。它讓你感到沒有人性,身心疲憊,並質疑你當初為什麼接受這份工作。

過度工作的 前世今生 尤其是不付薪水的那種

16世紀:玩命幹活被認為是美德

「努力工作(hard work)」這個概念,起源自16世紀的 「新教職業道德」 ——歐洲白人新教徒所持有的世界觀,認為努力工作和追求利潤似乎是美德。

工業時代:有額外賠償的犧牲

員工每周都有固定的工作時間;超過這一時間的工作意味著僱主得支付賠償。

牛津大學組織行為與領導力教授Sally Maitlis表示:後來,工業革命產生的效率驅動以及我們褒獎的生產力方式, 進一步嵌入了努力工作的價值,當然往往以犧牲個人福祉為代價。

20世紀中葉:無償加班現象再次出現

辦公室文化蓬勃發展,中產階級的受薪專業人才隊伍不斷壯大。以有形產出衡量的工作崗位數量有所減少。在現代工作場所中,任務不再像在工廠車間一樣整齊劃定,工作何時「完成」的含糊不清導致了無償加班。

1980年代之後:工作狂成為身份的象徵

倫敦經濟學院行為科學副教授Grace Lordan強調道,「英國的撒切爾主義和美國的華爾街普及了越來越長的工作時間的想法。 想要大晉升,就得全身心投入職場——加班成了身份的象徵。」

21世紀初:程序員成為工作狂主力

此後的在90年代末和21世紀初,隨著科技初創公司們成長為Google和Facebook等巨頭,並且權力轉移到矽谷,工作狂的身份開始不再是西裝外套而是連帽衫。

為什麼一提起上班大家就說「累」?

在美國,超過25%的男性和11%的女性每周工作超過50小時;在韓國和日本,極端加班現象突出,很多員工每周工作超過60小時;在歐洲,加班相對緩和,英國勞動者每周平均無償加班7小時,荷蘭員工平均每周加班3~4小時。

而在我國,根據國家統計局的數據, 2021年前三季度,全國企業就業人員周平均工作時間為47.8小時。 比《勞動法》規定的「平均每周工作時間不超過44小時」多3.8小時。

多出的這不到4個小時顯然是過度工作,但在額外的工作量之外,這一現象背後蘊含的文化期望、「製造」同意和同輩壓力,更是造成職場倦怠的主要原因。

1、文化期望

馬克思在《資本論》中提出:機械本是縮短勞動時間的最有力的手段,但會變成一種手段,最確實地, 把勞動者及其全家的生活時間全部,都轉化為可以利用來增殖資本價值的勞動時間。

員工的思想和價值觀念往往在很大程度上影響其在職場中的行為表現,體現為一種「工作態度」,制約著人們的工作過程。其中對過度工作問題影響較大的工作態度主要包括集體主義、職業忠誠和勤勞三個方面。這三種價值觀念本身都沒有錯,但不可忽視的是, 它們在被過分強調或是被不顧實際「濫用」的情況下,就會容易產生過度工作問題。

在日本, 加班是一種重要的「職業貨幣」。 天普大學(Temple University)東京校區亞洲研究專業主任傑夫金斯頓對此解釋說:努力工作表明你是一名忠誠的員工,努力工作、花很長時間給老闆留下深刻印象,被視為一種真正的美德(夢回16世紀)。

來自柏林SRH應用技術大學(SRH Hochschule)的研究員塔瓦斯(Ian Towers)在其2006年的學術論文中指出: 移動技術提升了人們的期望——管理人員和同事都希望員工隨時都能工作。

2、隱形的脅迫,被「製造」的同意

知識工作者的常態化加班機制,是互聯網產業的金融化、知識技術的迭代化和工作的彈性化的結果,體現為資本的隱蔽勞動控制與勞工的有限自主性的互構。

互聯網企業的勞動控制機制具有隱蔽性與高壓性,表現在通過項目制與彈性工作制度的運作,加之嚴格的績效考核、末位淘汰與文化策略等,以期實現知識工作者對於常態化加班的接納。

如邁克爾·布洛維在《製造同意》一書中描述的工廠中形成的自願性服從(voluntary servitude)生產秩序十分相似, 知識工作者也上演著類似的「趕工游戲」。 如果老闆要求長時間辦公和無償加班,員工就很難表態並說不,也如Grace Lordan教授所說: 「高層是機會和晉升的看門人,如果他們相信出勤率,那麼在他們之下的人會發現很難不加班。」 

3、同輩壓力(peer pressure)

長時間工作也可能是同輩壓力的產物。Grace Lordan教授表示: 「我們喜歡跟隨他人,在新工作的第一天,你會尋找適合的非語言社交暗示。 如果有人工作到很晚或周末,你更有可能模仿這種行為。」

紐卡斯爾大學商學院未來工作教授Abigail Marks也提到:「人們總是害怕失去工作,害怕有人會比他們做得更好。如果其他人都這樣做,那麼你也必須這樣做。這深深根植於員工心中。」

  工時≠生產力 管理者需要改變思路

如前所述,許多企業都依賴加班,是因為管理者把工時和生產力畫了等號。 只要有管理者相信工時等於生產力,就會有員工願意犧牲自我和休息時間來獲取晉升機會。

亨利·福特將工作時間削減到8小時,原因是這樣可以提高員工的工作效率。社交網路公司The DraugiemGroup曾經研究效率最高的員工有哪些習慣,結果發現10%的效率最高的員工工作時間並不比其他人長,甚至每天工作都不足八小時。他們工作效率高的秘訣是,每集中精力工作52分鍾,然後休息17分鍾。

對此,作家Alex Soojung-Kim Pang也曾做深入研究,在他的《休息下:為什麼你工作的越少,產出越多》一書中,核心結論是:「整體而言,偶爾長時間工作的確會提升效率, 但久而久之,這些好處就會消失。 因為代價高昂的錯誤會增加,因此通過延長工作時間獲得的好處會消失。」

大量的研究都表明了減少不必要的工作時間可以提高生產力。由此可見, 管理者通過科學的、基於戰略的,公正客觀的數據智能體系對員工的工作進行評估,是非常有必要的。

客戶案例:建設數字化績效體系讓上班摸魚、下班加班成為過去式

H公司是一家創建於上世紀末的老牌互聯網公司(當中一些員工的在職資歷甚至比CTO都老),經過二十多年的專注耕耘,成為了垂直領域中專業、高端及品質的代表。

H公司研發團隊面臨的問題

1、員工沒有進取心,大家當一天和尚撞一天鍾,管理者變成了技術官僚,全脫產,人浮於事;

2、工作任務少,員工多,互相推脫,工作積極性低,缺乏團隊精神;

3、團隊成立時間久,團隊支出成本高,正處於有序到無序過渡,投入產出比低;

4、團隊內部和業務部門溝通困難,負責人只提結果、不提過程,且被業務方吐槽工作不配合,幹活拖延,導致任務經常延期;

5、公司沒有績效評價,對於任務工作,無法了解每一個員工的工作態度和成果質量。

於是CTO找到方雲君,希望能 提質增效、激發員工的熱情,重塑團隊文化;優化部門管理體質,推進數字化升級,加快研發部門跟上公司的發展。 2020年4月起,方雲君和H公司陸續開展幾次合作。經過雙方共同努力,CEO對研發團隊轉型效果非常滿意, 2020年研發團隊績效取得了全公司第一的好成績, CTO升為高級副總裁。讓我們通過H公司CTO的工作匯報PPT一探究竟,看看方雲君如何 利用AI研發管理工具、解決研發團隊痛點。

Step 1 制度落地:塑造奮斗者文化

首先從員工考勤抓起,考勤數據基於考勤制度和系統,適合作為起步基石。公正透明的制度有利於奮斗者文化的塑造,讓奮斗者得到實惠,不讓老實人吃虧;同時,將員工的投機行為以雷霆手段扼殺在搖籃里。

2020年上半年,團隊從疫情影響中快速恢復,人均工作時長增長明顯,遲到比例降低到5%,疫情後請假比例維持在2%以下。與2019年第四季度相比,2020年第二季度的人均工作時長增長了17%。

Step 2 找到抓手,培養數字化工作習慣

當天工時當天記錄,每天下班前復盤當日工作。這一步,便要在考勤數據的基礎上,分析工時數據。

用排行榜激發員工意願,用監控指標發現問題,將數據還原到行為。通過「抓典型、立榜樣」的方式,打造數字化工作習慣——接到任務評估工時,完成任務盤點工時。

經過數字化時間管理的人效提升,員工當日記錄工時比例達95%以上,研發飽和度提升2.5倍。(飽和度=工時總和/考勤時長)

Step 3 借力員工畫像,精準提升積極性 

接下來便要借力打力、順水推舟地進行深化管理,分為兩個方向:

為了記錄工時,員工有了創建任務並細化任務的動力;

所記錄的數據自動生成員工畫像,管理者能夠多層次、多維度地認知員工,且藉助AI管理工具為員工安排更合適的任務。從而使管理精細化,提升員工積極性。

Step 4 管理精細化,為業務如期開展保駕護航

通過精細化的研發管理,團隊內部的任務數量增長明顯,任務按期完成率也快速提升,從不足半數提升到93%。協作效率提升,整體風險降低,保障業務如期開展。

Step 5 逐步提升量化績效比例,建設數字化績效體系

配合人工智慧生成研發績效模型,實現部門和員工的量化績效,隨著績效模型在研發側和產品側的逐步覆蓋,H公司的研發數字化績效體系建設也逐步完善。整個研發團隊變化明顯, 從躲活、到等活、到搶活,H公司研發團隊的工作效率和積極性發生了質的變化。

了解更多:方雲AI研發績效

文丨瑞祺

責編丨babayage

題圖源自Pexels,基於CC0協議

參考資料

1、BBC專欄:How working unpaid hours became part of the job?

2、BBC專欄:從加班到零工經濟 無間歇工作的代價.

3、BBC專欄:Why do we buy into the 'cult' of overwork?

4、van der Hulst, M., & Geurts, S. (2001) Associations between overtime and psychological health in high and low reward jobs, Work and Stress. 15(3), 227-240.

5、Oates W. Confessions of a workaholic: The facts about work addiction. In Scott K S, Moore K S, Miceli M P. An exploration of the meaning and consequences of workaholism. Human Relations, 1997, 50: 287~314

6、崔景怡, 李錫元, 薛瑩. 加班行為能提升員工工作幸福感嗎?[J]. 首都經濟貿易大學學報, 2020(1):80-91.

8、馬克思,《資本論》. 郭大力/王亞南譯,上海三聯書店,2013-10.

9、孟續鐸. 勞動者過度勞動的成因研究:一般原理與中國經驗[M]. 中國勞動社會保障出版社, 2014.

10、侯慧, 何雪松. "不加班不成活":互聯網知識勞工的勞動體制[J]. 探索與爭鳴, 2020(5):11.

11、邁克爾·布洛維:《製造同意:壟斷資本主義勞動過程的變遷》,商務印書館, 2008 -02.

12、劉泓君,矽谷從不996,發表於《財經》雜志,2019-06-03.

13、帕蒂·麥考德,《奈飛文化手冊》,浙江教育出版社,2018年10月第1版.

❼ 大家上班的時候,都是有什麼樣的摸魚小竅門

01

摸魚小技巧


首先,我們來談論一下摸魚的小技巧,不知道大家平常都是怎麼摸魚的,棟哥大概知道的套路就以下幾種。


1勤接水


想要靠勤接水來摸魚,杯子就要做點文章,比如杯子就要選那種看著開口大,但是容量比較小的,這樣就能增加你接水的次數。


還可以選擇用熱水沖泡茶,因為這樣可以在那裡等水燒開。


2帶薪拉屎


喝了水,就會增加上廁所的頻次,不管是大是小,反正去了廁所就要「帶薪拉屎」,這招可以說是最經典的摸魚套路了。


網上還有人計算,如果每天去2次廁所,每次去30分鍾,一個月就是22小時,一年264小時,這就相當於11天的帶薪年假啊!


相信大家在廁所門口遇見同事,估計都會相視一笑,心裡想著今天又成功薅了資本主義的羊毛。


還有開會時,在筆記本上偷偷畫素描等等一系列行為。


當然,以上行為並不建議大家使用,不是說不讓大家喝水和上廁所,而是說刻意甚至是惡意的這么做,都是不合適的,凡事都要有一個度。


不過上面這些摸魚套路,面對下面這位老哥都弱爆了,這位才是真正朋克的摸魚大神。

公司終究還是一個,看重結果的地方。


但是你一定要明白,摸魚是為了更好的工作,放鬆一下緊綳的神經,讓自己在工作中,能迸發出更好的創意和想法。


而不是為了逃避工作去摸魚,這樣並不能提升自己的能力,不然大家同樣在摸魚,有的人能越來越快的完成工作,而你卻把該上班的時間摸魚浪費掉,最後為了完成工作,只好留下來加班,得不償失。


《士兵突擊》里,草原5班的老馬說過一句話:「別混日子了,小心讓日子把你們給混了」。


希望大家記住,摸魚是為了更好的完成工作,而不是為了逃避工作。


最後,歡迎大家在群里多多發一些摸魚技巧。今天群里就有小夥伴說,有一個看書網站,外表看起來和word一樣,怪不得最近總看見小助理對著word發呆!


好了,今天的分享就到這里,希望對你有幫助。

❽ 在職場上,如何有效的杜絕上班摸魚的情況

上班魚最近很熱,其實大部分分公司都有大員工。 這很正常。 但是作為領導不應該直接說話。這個結構太小了。 你和焦慮都寫在臉上了。公司是耗散系統,公司的任何行動或措施都需要投入資源,即人力、物力、財力。極限效果高「我只需要你的雙手,但必須僱傭每一個人」「我一天只雇你四個小時,但必須讓你坐八個小時。」作為領導,部下上班摸魚必須這樣處理我理解,你作為老闆,看到自己下面的人很閑,你很難受。 但是,你也不能說。 說出來就會變成壞事……。老闆和領導需要多忍耐! 權力的外殼破不了! 面子不破就麻煩了!如果這讓你瘋了,或者想炒掉上司的人在群里直接讓上司為難,你會丟臉的! 接下來怎麼克服呢? 權力寓於人心,可以敲打部下,但不能破壞。 你這一點破了,下面的HR一定還會掀起一場風雨! 人心動搖。

也有鄰居雖然祖母沒有借問題發揮,但我理解了。奶奶說,這堆麥子,誰要是不注意錯誤的移動,誰發現是外國人偷的,奶奶就揮刀狠狠地扔在砧板上。 他割破了他的手。後一半,平時誰想去我的倉庫拿食物,我不吭聲,都是自己人,誰吃的不一樣……但是,如果是外村民,希望他干凈。後來收土豆的時候,我爺爺給了我阿姨兩筐。其實,我當時很小,但我能理解這件事背後的邏輯。 所以,大家不要小看孩子。 他們可能一點也明白。 特別是現在的孩子,骨子裡什麼都知道。 其實我只是不說。我現在明白了,作為管理者,打擊部下需要正確的態度。

❾ 怎麼才能避免員工上班摸魚

不要招員工,要招就招機器人

❿ 如何防止員工上班摸魚

如果說,996是公司給每位員工的福報,那麼摸魚就是每位員工回饋給公司的福報。
一個優秀的職場人,必須是一把摸魚好手,這是職場人必備的車間技能。
眾所周知,工作中摸魚的姿勢有很多種。
不過細細算來,摸魚的類別卻只有兩大類。
那就是離開工位的摸魚和不離開工位的摸魚。
去茶水間、到樓下抽煙、遛彎及上廁所不言而喻,都是離開工位才能摸到的魚。
但是茶水間太浮躁,撞到同在等咖啡的同事們在說悄悄話,你就很尷尬。
下樓買奶茶路太遠,這么熱的天容易曬黑,回來還一身汗。
到法務、財務走一趟催單子,見了張姐、蘭姐還得報以假笑,順道誇一下對方裙子真好看,心累。
只有去廁所帶薪拉屎,才算得上是摸魚的最佳選擇。
假設一個工友一天去2次廁所,一次30分鍾,一個月就是22個小時,一年就是264小時,相當於11天的帶薪年假。
1條觀點
如果每個員工每次都把排泄物接到一次性紙杯里,那連起來可以繞地球十三圈,打敗香飄飄奶茶。
帶薪拉屎,無中生假,是年輕工作者應該享有的權利。
但什麼時候去廁所,不但要看生理需要,還要看心理需要。
項目群里撕逼最厲害,對方單方將ddl前移的時候,最適合去廁所靜一靜,一句「不好意思,我先去趟洗手間」可以巧妙地躲避迎面而來的壓力。
佔領坑位後迅速打開手機3分鍾瀏覽所有微信群、內網論壇、微博社區。
只需3番鍾,你就會像渣渣輝愛上介款游戲一樣,愛上因之前專心工作而與熱點斷交的世界。
小小一平米天地,即可實現你與世界在時間、空間上的極速連接,拉屎的暢快、看八卦的滿足,你感覺世界這顆小球,都在你指尖轉動。
刷完後回到工位,一定要在群里補上一句:
「不好意思,剛去衛生間沒看到你們的討論。」
輕描淡寫、完美躲過項目群里的剛剛發生的撕逼。
如果今天工作不忙,群里也沒人撕逼,作為一個閑人,每天兩趟的廁所摸魚權利也不能輕易放棄。
閑暇時離開工位去廁所,首先要把水杯接好水,泡好茶。
再打開本部門項目進度表,然後順手把Mac鎖屏,把自己的外套、小靠墊、小毛毯凌亂的放在椅子上。
營造出一種茶沒涼、衣沒穿,小毛毯凌亂,人走的急匆匆,但肯定沒走遠的狀態。
大家看到你工位空置的時候,他們心裡的答案就是「哦,這個人可能去別的部門勾兌進度了」,一會兒就回來。
那麼,恭喜你,此刻贏在了廁所隔間里。
打開視頻,點上一個2X倍速,完完整整追上一集電視劇再出來吧。
就算是去隔壁部門討論工作,也是要這么久時間的,合情合理。
讓公司沒有摸魚的員工,就像是無產階級渴望天下沒有996一樣, 都是共產主義的最高理想。
公司也明白你在廁所所耽誤的生產力。
去年,由擅長養豬的大廠牽頭,本著關懷有痔青年的號召,各廠紛紛在廁所里裝設了信號屏蔽器。
這讓優雅的洗手間休閑時光變得索然無味。

東仔視員工如兄弟,給大家雙倍的關心,自然也是情理之中的事。
京東除了跟隨豬場安裝信號干擾器,還選擇了在隔間門上貢獻溫馨提示。
蹲廁2分鍾剛好,不長不短,正好不耽誤做需求。

去年年底360也加入了「員工蹲廁關懷」行動。
他們開發了內部的「如廁指南app」,該APP可以清楚顯示每個樓層、每個坑位的使用時間和使用情況。

盯著自己所在隔間的佔用時間,大家也有了一種DDL懸在頭頂的感覺,摸魚變得無處遁形。
一個成年人上班時的崩潰,會因為公司對廁所的圍追堵截,就變得徹底無處安放了嗎?
並不會。
02
作為一個專業的魚夫,失去廁所只是摸魚路上的小坎坷,因為他還有他的專業知識。
三台顯示器的程序員,左邊是IDE,右邊的正跑著程序編譯,中間的筆記本屏幕可以刷新聞看虎撲。
一個電腦的碼農,則利用大多數代碼編輯器自帶的左右分欄功能,在敲代碼的同時瞄幾眼知乎,鍛煉多線程思維能力,保佑代碼一次通過,不需debug。
如果你更硬核一點,還可以試試在日誌里上下分欄,上面看小說、下面看log,學習各種奇巧淫技,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
要學會使用ALT+TAB、ALT+F4、Win + D等快捷鍵,這些堪稱摸魚必備組合拳。每當專心摸魚時有人向你靠近,就可以根據到訪人的職位、目的,瞬間決定用哪一套組合拳。
而組合拳的出拳速度,經過摸魚前輩們縝密的測試,只需要0.2秒。
做運營一定記得打開各種網站大膽刷八卦。
此刻你瀏覽的每一個八卦,都背負了選題使命。但選題是不是能真的找到,這個就隨緣吧,畢竟爆款也不是天天都能碰上。
做設計的一定要打開adobe。
因為打開adobe=你正在工作,滑鼠劃拉兩下adobe=你在認真工作,調色盤取色器用一下=你在忘我工作。
除了在工位上的就地取材、就崗取景、善用組合拳,專業摸魚還要講究表情控制。
全程一定要保持嚴肅,眼睛要犀利地盯著屏幕,最好能時不時皺一下眉頭陷入沉思。就算是看到明星出軌這樣的大瓜,或者是約到了心儀的黑長直共度晚餐,也要雲淡風輕,不露出自己淫盪的笑容。
即使頭腦一片空白,也不要玩手機,要堅持專心盯著電腦屏幕。每當同事轉頭問你在做什麼,一定要擺出認真的嘴臉說:「PPT就差幾個素材了」、「給財務的報表我在做最後核對」、「早會的需求郵件,我正在整理細化」。
要讓所有人都相信,你在專心享受公司996帶來的福報,公司沒有選錯你。
然後靜靜等待周五的到來。
03
但等到周五真正到來,摸魚達人的心中又會出現一絲絲隱隱的不安。
沒錯,要交周報了。
我是誰,我本周做了什麼,我下周要做什麼,三連問醍醐灌頂澆醒了摸魚人。
如何把本周的摸魚過程升級為功勞簿,是一門摸魚大學問。
真正的摸魚達人們只想當一個隱形人,悄無聲息的將自己的摸魚日記送進領導郵箱,所以下班前十分鍾發送最為合適。
因為比你想展示效率的,早就發過了。比你想展示辛苦的,他們後半夜才發。前有來者,後有追兵,夾在中間最舒坦,混就完事兒了。
當你點擊郵件的發送鍵,就算完成了一個大閉環、小周天。
哎呀滋兒死了,混完一周又一周,離年終獎又近了一步有一步。
04
試問哪個員工在入職的第一天,沒想過讓自己績效3.75,穩站核心團隊,升職又加薪,走上人生巔峰呢?
但當你跟老闆談工資,他跟你談感情,你跟他談法律,他跟你談理想。
當你和他談理想,他現在一轉頭和你說福報了。
好吧,如果你和我講福報,那我只能和你聊摸魚了。
老話說得好,雪山崩塌時,沒有一片雪花是無辜的。
每一個摸魚達人的養成,也沒有一個老闆是無辜的。
回看當初入職時HR給的甜蜜誘惑,一切就都明白了:

沒錯,老闆的嘴,騙人的鬼。

閱讀全文

與怎樣防止程序員上班摸魚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為什麼會伺服器不可用 瀏覽:290
wow宏命令設置 瀏覽:264
解壓神器一張紙折疊魔術球 瀏覽:23
怎麼樣可以取消加密軟體oppo 瀏覽:580
屏幕共享源碼哪家比較不錯 瀏覽:665
vb中雙擊命令按鈕 瀏覽:208
伺服器做了磁碟陣列怎麼重裝 瀏覽:606
邏輯加密ic卡能用嗎 瀏覽:883
c語言代碼編譯器手機版 瀏覽:289
recovery無命令 瀏覽:957
想媽媽的命令 瀏覽:578
網站接入方式怎麼填寫雲伺服器 瀏覽:859
土豆視頻APP怎麼看不了 瀏覽:550
社交軟體app該怎麼聊 瀏覽:23
pc的啟動文件夾 瀏覽:671
文件夾壓縮過程中點擊取消壓縮 瀏覽:216
順豐app專享優惠券怎麼用 瀏覽:667
酷狗音樂分享文件夾 瀏覽:826
伺服器mgmt旁邊的介面是什麼 瀏覽:844
單片機發光二極體原理圖 瀏覽: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