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程序員進國企感慨:錢多事少來晚了!你碰到了嗎
「吃得比豬少,幹得比牛多,睡得比狗晚,起得比雞早」,中國職場人如此調侃自己。特別是在一些互聯網 科技 公司公司中,「996」更是常態化。加班,甚至已經成了北上深杭不少企業的「標配」。當我們職場人面對這樣無休止的加班常態化,除了逃避,也真沒有什麼更好的辦法了,這不就有職場人逃離了互聯網996的生活,開始炫耀了,一起來看看。
在互聯網職場論壇,一位騰訊的員工發帖炫耀到。自己一直在騰訊工作,加班太多,工作太辛苦,現在離職進了國企,真的後悔,後悔來國企,來得太晚了,錢沒少,關鍵是壓力還小。這樣的炫耀也是瞬間引起了網友的圍觀與議論,我們再來看看網友都是怎麼說。
有網友就羨慕到。 哪個國企?請告訴我咱們公司的名字,我親愛的未來的同事。拉兄弟一把,從國企出來的後悔了。
也有網友炫耀到。 哈哈哈哈,我來之後迅速融入了集體,真是受夠了以前在阿里996國企分大小,小型國企,下屬單位都是做錯事被扔下來的領導居多,素質參差不齊,有能力的基本都在總部,或者總部下面大區局。
也有網友對國企表示了擔憂。 萬一,我說萬一啊,哪天和外企一樣裁員了,何去何從?同等工資肯定國企,只是國企普遍薪資不高,不過領導或是項目多的公司年底分紅很多。
也有網友表示接受不了國企的生活。 回老家電力公司快兩個月了,說的招專業技術,進來完全就是文職工作,我一學計算機的確實寫不好文章,做不好,領導完全就是罵孫子那樣罵人,我特么工資除以6回來被你個大專文憑叼?老子不幹了!
也有網友吐槽到。 我從上海回武漢老家。入國企,兩個月了,想走了,天天確實喝喝茶看看新聞,手機電都不夠用!可是工資低!亂七八糟的補貼不少,但是綜合收入還是不高!沒意思,已經在面試看機會了!
看了網友這么多吐槽與炫耀,筆者來總結一下。進入互聯網時代,職業的界限變得越來越模糊,當然所耗在工作上的時間也是越來越多。每天996,入不敷出的薪資,讓生活變得枯燥,公司和宿舍兩點一線的徘徊,好似牢籠般緊緊捆著你,無法動盪。這樣窘迫的現狀,只要不是職場新人,都迫不及待逃出。但筆者也要提醒一下那些逃不出996的職場人們,加班的理由總是有千種萬種,但身體只有一個, 健康 才是一切的本錢。
『貳』 程序員:一萬行代碼寫一年,國企真好,這是真的嗎
首先來說,這種情況也不是不可能發生,但是終究是小概率事件,大多數的國企公司還是和民營企業一樣,敲代碼的工作人員任務量超大。
1、如果是為系統查找漏洞的崗位,待遇興許會是這樣。因為查找漏洞,本來就是一個非常復雜的過程,漏洞查出之後修補起來也是比較容易的,因此工作量是並不是很大,所以說一年敲一萬行代碼,是有可能的。而且像這一種職位也是可遇不可求的,基本上能夠成功應職的幾率並不是很大,所以說這種職位僅供大家參考,千萬不要抱有不平衡的心態。
綜上所述,一年一萬行的代碼,這個工作看似輕松,其實肩上也深負重擔,在這個社會中,每個人過的都非常的辛苦,只不過是有些人擅長用微笑掩飾悲傷。
『叄』 程序員從名企跳槽國企,雖工作輕松,但年薪卻降了一半,程序員有多難做呢
程序員的難做,體現在這樣幾個方面。
1、工作時間長,加班加點是程序員的常態。
程序員是一個吃青春飯的職業,行業流動也是特別快,如果一個程序員在三十歲之前還不能走上管理崗位的話,那麼他基本上就要失業了。因為有數不盡的年輕程序員,等著來取代他的位置。在這種高壓環境下,程序員容易出現心理疾病,抗壓能力不強的人就只能被淘汰。
『肆』 選擇國企還是私企,對程序員有什麼影響
你好,私企壓力大工資高,國企工資低但輕松,待遇最主要的薪資和互聯網沒法比,看重錢的話和前途發展的人,建議去互聯網大廠。
1、互聯網私企程序員
在互聯網大廠做程序員,可以參與到超大用戶規模的項目中,考慮問題更加全面,代碼質量要求更高,項目經驗也會更豐富,這些都是非常寶貴的經驗。
簡單的談一下互聯網行業,那就是錢多節奏快。但是從技術上確實容易得到成長,尤其是當你維護與大促相關的系統的時候
魚和熊掌不可兼得,大家都懂。
至於是加班加到抽筋,拿錢拿到手軟,還是看重氛圍,幹活開心,亦或是稍微穩定,錢不多也餓不死,完全看個人是選擇魚哪一個了。
希望我的回答對你有所幫助!
『伍』 程序員國企和私企哪個好
當然是國企好一點,國企的工作輕松一些,因為國企的很多項目都外包出去了,程序員的任務輕松。
『陸』 在國企當程序員是什麼體驗
樂位元組教育 是集線上教育與線下培訓於一體的全棧式教育機構,致力於高端IT技術教育,培養高端IT人才,讓人人都享有高品質教育是樂位元組的教學理念。
2017年初,我通過一整天的筆試及面試加入一家(某一線城市國資委全資控股)某集團的研究機構(中央研究院),任職軟體工程師!
在這邊工作了整整一年,目前 已經跳槽到一家互聯網公司 ,在回頭看看這一整年,感受頗深,只好一吐為快,以便對想進入國企的程序員幫助及借鑒。
入職考試
國企面試與其他企業並沒有太大區別。
首先是筆試,一般都是前面50道選擇題,後面兩道是開放性的大題,大題沒有固定答案,只要符合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就可以拿到滿分。
選擇題是關鍵,全部都是技術題,需要答對40題以上,才有可能進入下一輪面試。
面試分三輪, 首輪是程序員面你(你未來的同事) 。
他們會問你一些技術相關問題,例如:選舉演算法,redis的應用場景,如何處理高並發,如何保證高可用,是否關心Nodejs新發布的版本,deno是什麼;諸如此類的問題很多很雜。
第二輪面試是由副院長來面(也就是你未來的直屬上司) 。
他會問你項目相關的問題,例如:做過哪些項目,解決了什麼問題,你在項目中的角色,項目是如何管理的,又是如何進展的,使用了哪些技術棧,為什麼挑選這樣的技術棧,遇到哪些問題,如何解決的這些問題。
第三輪面試是由HR來面 。
這個面試就很簡單了,簡單說一下你的情況,聊聊家常,然後他會向你說明組織結構,與一些待遇問題。
PS:進國企最重要的素質是文憑,我們研究院碩士以上學歷人數比本科要多,而且大部分畢業於國內一流院校(交大生是整個研究院的主體)。
入職國企工作
1、工作壓力
工作壓力還是蠻大的,產品並不像私企由市場導向,而是政策導向;國家說人工智慧熱,那我們就去做人工智慧的項目,說區塊鏈熱,我們就去搞區塊鏈的項目,反正我在研究院一年以來,搞過雲計算,人工智慧,大數據,區塊鏈。
好處就是你能學到很多東西,而且緊跟市場熱度。壞處就是什麼都會,但是什麼都不精。
舉個兩個例子,我們也開發OCR AI圖片識別系統,在市場上已經有很完善的產品,而且很廉價,我們依然花錢去開發這種產品,市場價值基本沒有,因為直到目前為止,我們產品的識別率依然不如市場上的幾個主流產品(阿里,網路)。
第二個例子,便是私有雲,這個我們做得真的還不錯,但是市面上最強的是華為,他們是賣伺服器送私有雲,也就是傳統的賣硬體送軟體,與他們相比,我們的產品就不具競爭力了。
工作強度真的還好, 一般都不需要加班 ,至少我是不加班的。
這就意味著可以放羊了嗎?當然不是!
我加入的項目組,大多都是以2個星期為周期進行開發的,每兩個星期要舉行一次組內討論會,如果完不成任務或者bug太多是需要加班處理的,因為國企是不可以出錯的,一次出錯可能直接招致點名批評(包括這個項目的所有相關人員), 一次KPI黑記錄,會直接影響你以後的升遷前途 。
組內都是協同工作,可能因為你的原因導致項目沒法按時上線,發生一兩次你就會被邊緣化,最終要麼離職,要麼下放到子公司。 就算是副院長級別,如果完成不了集團的KPI,也是會被下放的。
但是相比互聯網公司,國企的壓力相對小一些,互聯網公司實行的是不能勝任就走人的策略,所以每個人幾乎都沒有什麼安全感,只有拚命的工作來爭取自己有安全感。
國企,特別是大國企,公司的人事權一般都在公司總部手裡。
國企辦公環境一般都是比較好的,我們有自己的園區,自己的辦公樓,空間很大,硬體配置都是很不錯的,有健身器材,有空氣凈化器,有自己的食堂,有自動售貨機。
有自己的產品展廳,有自己的公司紀念館。
這部分只剩下吐槽了, 一個蘿卜一個坑,蘿卜不走,也不會讓出這個坑 。在國企表現是沒有意義的,除了口頭表揚,你獲得不了任何實際好處。
好的人脈要比努力重要,如果上面沒人認識你,就算你的領導大力推薦你,你也不會得到提拔,空降長官在國企是一件司空見慣的事。
PS:組織人員要比群眾晉升快(群眾進不了總部)。
如果說國企15年前的待遇是一流的,那麼 如今的國企待遇最多隻能算是二流的,特別是對於IT行業來說。
以我所在公司為例,待遇採用工資+福利(洗漱產品,電影票,接近1500元人民幣的補助等)的方式,工資增長比較慢,相對於互聯網公司來說,待遇至少是被腰斬的,鄙人也是迫於生活壓力,為了生計而離開國企,跳槽去了互聯網公司。
吐槽****:****國企沒有獎金,國企沒有獎金,國企沒有獎金 ,重要的事情說三遍。
國企的穩定性應該是最被人人稱道的,特別是中字頭企業。
一方面是國企的社會責任感幾乎不太可能會裁員;另一方面公司的人事權幾乎都是在公司總部手中,下面的分部門是沒有權利做出裁員決定的。
以研發為例,如果有人不能勝任工作或者和其他人工作合不來,部門領導會想總部申請調崗,調到行政人力或其他部門,不會出現領導向總部申請把你開除的事,所以國企給了員工很大的安全感。
互聯網公司則不同,裁員是家常便飯,領導一高興或一生氣甚至一拍腦袋就裁員,經常一年就會裁員幾次,員工幾乎是沒有安全感的。
互聯網公司很多都是靠融資生存,一旦融資間隔比較大或融不到資就會裁員,生存的壓力巨大,讓它們沒有能力或者沒有職業道德感或無恥去考慮員工的感受。
國企則不同,國企的業務本來波動就很少,國企營收相對穩定,再說也不差錢,沒有生存的壓力。
實際大部分國企使用的技術一般都是商用的,比如Oracle,SQL server等,極少使用網上的開源框架。
一方面是因為商業軟體系統穩定,有大公司做技術支持;另一方便開源軟體穩定性有待加強,到了線上因為開源框架的bug導致的系統故障可以說是得不償失,畢竟對於國企來說不差這些錢。
但是我們不同,我們畢竟是研究院,以研發為主,所以更多地使用開源技術。
PS:國企軟體開發版本迭代比較慢,系統測試時間比較長,畢竟對於國企來說,不怕慢,就怕系統出現問題,系統出了問題比系統開發不出來更嚴重。
『柒』 在國企上班程序員是一種怎樣的體驗
工作壓力還是蠻大的,產品並不像私企由市場導向,而是政策導向;國家說人工智慧熱,那我們就去做人工智慧的項目,說區塊鏈熱,我們就去搞區塊鏈的項目,反正我在研究院一年以來,搞過雲計算,人工智慧,大數據,區塊鏈。好處就是你能學到很多東西,而且緊跟市場熱度。壞處就是什麼都會,但是什麼都不精。
『捌』 在國企裡面當程序猿是一種怎樣的體驗
國企的穩定性應該是最被人人稱道的,特別是中字頭企業。一方面是國企的社會責任感幾乎不太可能會裁員;另一方面公司的人事權幾乎都是在公司總部手中,下面的分部門是沒有權利做出裁員決定的。以研發為例,如果有人不能勝任工作或者和其他人工作合不來,部門領導會想總部申請調崗,調到行政人力或其他部門,不會出現領導向總部申請把你開除的事,所以國企給了員工很大的安全感。
『玖』 國企前端程序員都在干什麼
國企前端一般還是基本的工作項目,前端工程化:工程化,組件化,模塊化是一線大型互聯網公司的標准,這些一般都不需要。
國企前端程序員一般的工作內容
1.負責網站前端規劃、架構和設計; 2. 運用相關web前端技術,規劃產品和用戶需求設計頁面原型; 3. 熟練使用JavaScript進行代碼構建,完成產品設計的各種交互; 4. 保持高效的前端性能,優秀的代碼可維護性,良好的瀏覽器兼容性; 5. 同後台相關開發人員協作,獲取後端數據後進行效果展示。
『拾』 國企的程序員是如何工作的
前言
2017年初,我通過一整天的筆試及面試加入一家(某一線城市國資委全資控股)某集團的研究機構(中央研究院),任職高級軟體工程師;在這邊工作了整整一年,目前已經跳槽到樂位元組公司,在回頭看看這一整年,感受頗深,只好一吐為快,以便對想進入國企的程序員幫助及借鑒。
入職考試
筆試部分:國企面試與其他企業並沒有太大區別,首先是筆試,一般都是前面50道選擇題,後面兩道是開放性的大題,大題沒有固定答案,只要符合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就可以拿到滿分,選擇題是關鍵,全部都是技術題,需要答對40題以上,才有可能進入下一輪面試。
面試部分:面試分三輪,首輪是程序員面你(你未來的同事),他們會問你一些技術相關問題,例如:選舉演算法,redis的應用場景,如何處理高並發,如何保證高可用,是否關心Nodejs新發布的版本,deno是什麼;諸如此類的問題很多很雜。
第二輪面試是由副院長來面(也就是你未來的直屬上司)。他會問你項目相關的問題,例如:做過哪些項目,解決了什麼問題,你在項目中的角色,項目是如何管理的,又是如何進展的,使用了哪些技術棧,為什麼挑選這樣的技術棧,遇到哪些問題,如何解決的這些問題。
第三輪面試是由HR來面,這個面試就很簡單了,簡單說一下你的情況,聊聊家常,然後他會向你說明組織結構,與一些待遇問題。
PS:進國企最重要的素質是文憑,我們研究院碩士以上學歷人數比本科要多,而且大部分畢業於國內一流院校(交大生是整個研究院的主體)。
工作壓力
工作壓力還是蠻大的,產品並不像私企由市場導向,而是政策導向;國家說人工智慧熱,那我們就去做人工智慧的項目,說區塊鏈熱,我們就去搞區塊鏈的項目,反正我在研究院一年以來,搞過雲計算,人工智慧,大數據,區塊鏈。好處就是你能學到很多東西,而且緊跟市場熱度。壞處就是什麼都會,但是什麼都不精。
吐槽: 為了迎合政策做一些不具市場價值的產品(這裡面不存在腐敗,現在國企很難貪腐,30萬RMB以上的項目就要求公共招標)。
舉個兩個例子,我們也開發OCR AI圖片識別系統,在市場上已經有很完善的產品,而且很廉價,我們依然花錢去開發這種產品,市場價值基本沒有,因為直到目前為止,我們產品的識別率依然不如市場上的幾個主流產品(阿里,網路)。
第二個例子,便是私有雲,這個我們做得真的還不錯,但是市面上最強的是華為,他們是賣伺服器送私有雲,也就是傳統的賣硬體送軟體,與他們相比,我們的產品就不具競爭力了。
工作強度
工作強度真的還好,一般都不需要加班,至少我是不加班的。
這就意味著可以放羊了嗎?當然不是,我加入的項目組,大多都是以2個星期為周期進行開發的,每兩個星期要舉行一次組內討論會,如果完不成任務或者bug太多是需要加班處理的,因為國企是不可以出錯的,一次出錯可能直接招致點名批評(包括這個項目的所有相關人員),一次kpi黑記錄,會直接影響你以後的升遷前途。
組內都是協同工作,可能因為你的原因導致項目沒法按時上線,發生一兩次你就會被邊緣化,最終要麼離職,要麼下放到子公司。就算是副院長級別,如果完成不了集團的KPI,也是會被下放的。
但是相比互聯網公司,國企的壓力相對小一些,互聯網公司實行的是不能勝任就走人的策略,所以每個人幾乎都沒有什麼安全感,只有拚命的工作來爭取自己有安全感。國企,特別是大國企,公司的人事權一般都在公司總部手裡。
工作環境
國企辦公環境一般都是比較好的,我們有自己的園區,自己的辦公樓,空間很大,硬體配置都是很不錯的,有健身器材,有空氣凈化器,有自己的食堂,有自動售貨機。
有自己的產品展廳,有自己的公司紀念館。
晉升空間
這部分只剩下吐槽了,一個蘿卜一個坑,蘿卜不走,也不會讓出這個坑。在國企表現是沒有意義的,除了口頭表揚,你獲得不了任何實際好處。
好的人脈要比努力重要,如果上面沒人認識你,就算你的領導大力推薦你,你也不會得到提拔,空降長官在國企是一件司空見慣的事。
PS:組織人員要比群眾晉升快(群眾進不了總部)。
福利待遇
如果說國企15年前的待遇是一流的,那麼如今的國企待遇最多隻能算是二流的,特別是對於IT行業來說。以我所在公司為例,待遇採用工資+福利(洗漱產品,電影票,接近1500RMB的補助等)的方式,工資增長比較慢,相對於互聯網公司來說,待遇至少是被腰斬的,鄙人也是迫於生活壓力,為了生計而離開國企,跳槽去了互聯網公司。
吐槽 :國企沒有獎金,國企沒有獎金,國企沒有獎金,重要的事情說三遍。
工作穩定性
國企的穩定性應該是最被人人稱道的,特別是中字頭企業。一方面是國企的社會責任感幾乎不太可能會裁員;另一方面公司的人事權幾乎都是在公司總部手中,下面的分部門是沒有權利做出裁員決定的。
以研發為例,如果有人不能勝任工作或者和其他人工作合不來,部門領導會想總部申請調崗,調到行政人力或其他部門,不會出現領導向總部申請把你開除的事,所以國企給了員工很大的安全感。
互聯網公司則不同,裁員是家常便飯,領導一高興或一生氣甚至一拍腦袋就裁員,經常一年就會裁員幾次,員工幾乎是沒有安全感的。
互聯網公司很多都是靠融資生存,一旦融資間隔比較大或融不到資就會裁員,生存的壓力巨大,讓它們沒有能力或者沒有職業道德感或無恥去考慮員工的感受。
國企則不同,國企的業務本來波動就很少,國企營收相對穩定,再說也不差錢,沒有生存的壓力。
技術棧
實際大部分國企使用的技術一般都是商用的,比如Oracle,SQL server等,極少使用網上的開源框架。
一方面是因為商業軟體系統穩定,有大公司做技術支持;另一方便開源軟體穩定性有待加強,到了線上因為開源框架的bug導致的系統故障可以說是得不償失,畢竟對於國企來說不差這些錢。
但是我們不同,我們畢竟是研究院,以研發為主,所以更多地使用開源技術。
國企軟體開發版本迭代比較慢,系統測試時間比較長,畢竟對於國企來說,不怕慢,就怕系統出現問題,系統出了問題比系統開發不出來更嚴重。
PS:給大家推薦個很不錯的SpringBoot+Vue前後端分離項目實戰自學課程、B站:BV1zN411f7h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