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為什麼大家都會說,程序員在35歲就是職業危機
程序員35年的危機是一個經久不衰的話題,幾乎是一邊倒的。大家都認為35歲是大多數人結束職業生涯的年齡。程序員吃青春飯是肯定的事。但我想說的是,程序員35年的危機從何而來?完全不是程序員這個職業的問題。
舉幾個例子:2019年,中國人均月收入8165元,但只要月薪達到5000元,就能超過90%以上的人。馬雲說:「壞行業有很多好企業,好行業有很多壞企業」。很多人會把「整體」當成「個體」。家長認為這個學校的本科率極高,如果孩子在這里讀書,985和211以後都不成問題。有人認為IT行業工資高,前景好,所以認為只要找到IT相關的工作,嫁給白,就能拿到高薪。眾所周知,「整體性」只代表一種趨勢,會因為「個體性」的不同而不同。正如新冠肺炎的病死率為2.7%,有些人可能有50%的死亡概率,但我只有0.01%。不可否認,「整體」代表了一種趨勢。如果90%以上的專業人士都會面臨35歲的危機,你就有很大的概率逃脫。
但我想說的是,哪個行業容易?知道自己可能有35年的危機,要做好應對的准備,而不是選擇逃避,否則只會從一個坑裡出來,跳到另一個坑裡。
㈡ 計算機程序員工作年限 網上總說超過35歲的程序員要失業是真的嗎
1、程序員技術能力上升是可以到50歲或60歲的,所以說只要能力強,年限是可以到50歲或60歲的。
2、35歲以上的程序員,面臨失業主要是那種高不成低不就的。那些甘於滿足現狀的人,則裹足不前,自然沒有了競爭優勢。倘若遇到了行業寒冬或是公司,部門業務調整,就回成為裁員的目標。即便被裁,也不意味著找不到工作。
3、只要調整好心態,擺正位置,從實際出發,還是可以找到一份編程的工作。說失業的,大都是那種技能不高,想憑自己的工作年限獲取一份高回報的工作。
4、只要認認真真的提升自己,在遇到外力影響時,35歲以上的程序員憑借技能還是能找到一份不錯工作的。
㈢ 為什麼很多程序員在35歲以後就被裁了或者沒有競爭力了
隨著時代的不斷發展,人們的生活水平以及經濟水平都是得到了一個顯著的提高,而且雖然現在人們的生活條件變好了,但是消費水平變得是越來越高,很多普通人想要讓自己的生活條件變得比較好的話,那麼只能去努力的工作,所以說很多普通人的生活壓力及工作壓力都是十分的大,都是想要讓自己擁有一個工資比較高的工作,所以說很多年輕人都會選擇去做一個程序員,但是做程序員並不是一件10分輕松的事情,不僅工作的壓力十分的,而且等到自己到了中年之後,很有可能被公司炒掉,具體介紹如下。
一、身體出現問題在我看來之所以很多程序員在35歲之後就已經沒有了競爭力,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他們在年輕的時候努力工作,讓自己的身體出現了一些問題,在工作的時候也是沒有辦法更加的專心,沒有更多的精力去工作了。
各位看官,以上就是關於我對“為什麼很多程序員在35歲以後就被裁了或者沒有競爭力了?”的看法,有什麼想法可以在下面評論哦。
㈣ 為什麼很多程序員過了35歲以後就想轉行了呢原因有哪些
專業技能,互聯網技術是一個相對性公平的領域,只需具備技術實力,往深度發展趨勢還有很多機會;人脈關繫纍積,是不是在新領域中積累了一些有效靠譜的人際關系,她們能幫助自己暢順迅速改行;資本積累,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假如你想要開個一家火鍋店,轉讓金幾十萬、租金每月2萬或大量,室內裝修二十幾萬,再加上前期運營成本,總要有100萬的存量資金吧。程序猿只需達到專業技能、人脈關繫纍積、資本積累在其中一點,那樣膽大地改行唄,有啥好擔心的,生活有很多也許,不試永遠都不知道自己究竟能走多遠,肯德基的老大爺60幾歲取得成功,35歲實際上是一個如日中天的年紀。
或是戰斗在編號第一線,他們自己也不會覺得自已早已很年紀大了干不動了,關鍵中國it行業的迅速發展,互聯網企業針對人力資源依靠看起來更為突顯,因此互聯網企業的程序員薪資相對性傳統產業高些,但互聯網企業的加班也是很瘋狂的,競爭力都是十分猛烈,因此年齡大點在時間精力上或是是多少會有點兒危害,並且許多互聯網企業早期為了能趕進度弄了許多水準很強的專業技術人員,在商品做的類似以後,因為降低支出會慢慢用新手來代替,在一定程度上面導致老程序員工作壓力擴大。
㈤ 為什麼對於程序員來說,35歲是個尷尬的年紀
程序員在承受著較高的工作壓力的同時,往往能夠收獲到與之對應的高收入。這個群體需要從業者具備較高的專業素養,想要進入這個行業門檻自然也比較高。而由於工作的特殊性往往需要頻繁地加班,所以作為程序員保持一個健康的身體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35歲對於很多人來說都到了一個成家立業的關鍵節點,大家總會遇到來自家庭或是崗位上的種種煩惱。社會的競爭壓力之下想要不被新人所淘汰,就需要不斷學習和提升自我。所以程序員的尷尬實際上對於大多數其他崗位的人來說也同樣適用。
一、精力下降程序員之所以會對於年齡有比較高的要求,在於這個行業對於從業者的體力和腦力都有極大的考驗。程序員不僅要能承受得起長時間坐在電腦前工作的身體損耗,大腦還得時刻處於高速運轉的狀態來維持工作上的效率,因此隨著年齡的上升大多數程序員都會面臨下滑。
你身邊有從事程序員工作的朋友嗎?
㈥ 程序員為什麼35歲左右就要淘汰呢
第一:軟體開發崗位的工作壓力較大。程序員的工作壓力普遍偏大,尤其是互聯網公司更是如此,項目的開發周期短,加班更是家常便飯。
第二:程序員的知識結構更新速度快。程序員不僅要承受較大的工作壓力,同時還面臨知識結構更新的問題,這就導致程序員在忙碌的工作中還要抽出一定的時間來進行自主學習,這是對程序員工作能力和學習能力的雙重考驗。
第三:職位提升。由於我國在互聯網領域發展速度非常快,導致人才培養速度明顯跟不上行業的發展速度,所以不少程序員在35歲以後普遍走到了管理崗位上,以便於培養更多的專業開發人才,這也是一個比較常見的情況。
崗位職責
1、對項目經理負責,負責軟體項目的詳細設計、編碼和內部測試的組織實施,對小型軟體項目兼任系統分析工作,完成分配項目的實施和技術支持工作。
2、協助項目經理和相關人員同客戶進行溝通,保持良好的客戶關系。
3、參與需求調研、項目可行性分析、技術可行性分析和需求分析。
4、熟悉並熟練掌握交付軟體部開發的軟體項目的相關軟體技術。
5、負責向項目經理及時反饋軟體開發中的情況,並根據實際情況提出改進建議。
6、參與軟體開發和維護過程中重大技術問題的解決,參與軟體首次安裝調試、數據割接、用戶培訓和項目推廣。
㈦ 程序員為什麼35歲就不能幹
35歲以上是可以寫程序的,大家都聽說過java之父,詹姆斯高斯林,他是一位編程天才,他出生於1955年,而java這門語言是他近40歲時才創造出來的,就這個事例就證明35歲以後寫程序一點問題都沒有的。
年齡大的程序員往往都閱歷更廣,經驗更深,編程思想更成熟,對技術的細節更敏感。其實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年齡大的程序員應該更吃香。
之所以這么說的原因
因此年齡大的更適合一些專門研究技術的公司,工作節奏又不是那麼快的,不需要天天加班的公司。不需要天天加班這一點好像不太現實,因為國內的互聯網公司,搞技術的不加班簡直是太少了,國內的公司對時間節奏要求的很高,國外的一些技術公司更注重程序員的編程思想。
經驗,而國內的則更注重程序員的編程反應速度,為啥呀,很明顯,產出高呀,不需要你有什麼高深技術,做一個快速編碼的碼農就行了,因為行業競爭的壓力,你有再好的思想,你慢別人一步,你後開發出來就是死,正因為有這樣的互聯網環境下才會出現我們看到的景象,35歲以上的程序員很少了。
㈧ 程序員35歲後就淘汰,為啥不是越老越香
程序員這份工作並不是越老越吃香的一個職業。因為自己了解和從事過這個行業,在這方面有著非常深刻地體會。
程序員在很多人眼中是一份高收入的工作,但是高收入的背後往往有著非常慘痛的代價,尤其是年齡上的問題,讓很多程序員不得不面臨轉業或者是選擇第二職業的考慮。
其實從整個中國互聯網的行業以及包括未來的發展方向,中國也肯定會出現大齡程序員,這也是未來的一個發展方向。因為專業人才和技術上的沉澱才是老程序未來的發展優勢,也是整個互聯網行業所要解決的人才問題。
㈨ 為什麼程序員35歲就會被淘汰
第一,編程技術飛速迭代,新技術層出不窮,各種語言、各種框架、各種新技術理論每年都會更新,因此程序員的技能庫也要緊隨著行業技術變化的腳步更新。
隨著程序員的年齡的增長,相應的學習能力卻是在退步的,因此往往會出現跟不上行業技術腳步的情況。 此外,程序員在成家立業後時間大多會被一些家庭瑣事佔用,能花在學習新技能上的時間也就更少了。
第二,工作成果產出的問題,也就是加班時間多少的問題。關於這一點70、80後程序員確實沒辦法和剛畢業的毛頭小子相比。
小孩子年紀輕輕精力旺盛,而且還沒有老婆孩子需要照顧,說加班就加班,說通宵就通宵,吃喝拉撒睡都在公司也不是問題,最重要的一點是人家要的錢還少。你一大叔能比的過人家嗎?這也是壓力的來源。
建議
一直寫代碼可以 ,但是千萬不要只會寫代碼,其他什麼都不會。就算你現在有著寫代碼的優勢,可是長江後浪推前浪,你總歸會在這個領域落後於那些更加有活力的年輕人。而且敲代碼也只是解決問題的其中一個環節而已。至於解決問題的方式還有很多,並不只是寫代碼,這些都是沒有限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