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周鴻禕表示互聯網大佬編程他可以排第三,排名首位的是誰
說起周鴻禕相信有不少朋友非常熟悉的,這是360公司的創始人,也是一位非常聰明的互聯網大佬,而他也是以耿直的性格讓很多人對他非常的喜歡。最近一段時間周弘毅在接受采訪的時候,就表示在所有互聯網大佬的編程之中,他能夠排到第3名,那麼排名首位的是誰呢?相信有不少朋友也是非常感興趣的。
雖然這位企業家的說法非常的謙虛,但是從他的描述我們也能夠看得出來,他的整體編程實力還是非常不錯的,而至於到底在能夠超過他的兩位企業家之中,誰的水平更高一籌,這位企業家並沒有進行分析,但是我們也能夠看得出來有很多的企業家本身的水平也的確是非常不錯。
在互聯網企業發展的過程中,編程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我們也相信這一些企業家能夠通過自己的努力來更好的創造出更多優秀的互聯網產品,也能夠給我們的生活帶來更多的便利和驚喜,這樣才能夠讓自己獲得更多人的認可和支持。
Ⅱ 周鴻禕表示當程序員比當老闆更幸福,他為什麼要這么說
周鴻禕作為IT行業的優秀人員,他表示當程序員要比當老闆更加幸福。然而,他之所以這么說,主要是因為當程序員的時候根本不用考慮別人會不會被人算計,而當老闆卻經常會被其他人算計。
但就我個人而言,我認為雖然周鴻禕說的很有道理,但是我並不完全認同。畢竟大家所在的位置不一樣,他沒有辦法切身的體會到程序員身上的痛苦。畢竟程序員有時候還是會受到老闆的壓迫,對一些事情無能為力。
Ⅲ 大佬們都是怎樣的程序員
編程1.0時代的「IT英雄」
80年代末,22歲的求伯君辭去了穩定的工作,帶著八張寫有列印驅動軟體磁碟來到北京,順利進入了當時頗有名望的四通公司,在四通工作時,他認識了香港金山公司的老闆張旋龍,後者很欣賞他精湛的編程技巧。
求伯君在寂寞中完成了由十幾萬行代碼寫就的WPS。在鍵盤上敲下最後一行代碼時,他沒有一種如釋重負的輕松感,「任何一個產品,做成功以後,不會有什麼感想,所謂感想都是後來總結出來的。」
雖非「十年寒窗無人問,」但確是「一舉成名天下知。」金山WPS在市場迅速取得了成功,並很快引來一批模仿者,這其中的「佼佼者」是雷軍。
「求伯君就是我們的明天。」
雷軍發出了這樣的宣言,然後在求伯君的授權下,牽頭在北京成立了金山開發部,為WPS漢卡提供技術支持,並開始規劃金山未來三至五年的產品路線圖。這個開發部設在香港四通總經理李文俊的一所私宅里,租金是每月幾千元。
雷軍開始打造他的明星級團隊,由於他之前在程序員的圈子裡已有了一定的名氣,很多同行紛紛慕名而來,20多名頂尖程序高手雲集他的麾下。
談及自己對程序人生的看法,雷軍表示,20年前,我是一個程序員,一個軟體工程師,到今天依然是。
「我愛編程這個工作,可以肯定我會幹上一輩子。雖然我沒有打算一生只干這一件事。」
網路程序員的接棒者
1995年周鴻禕研究生畢業,當時很多人想去深圳,那邊銀行也答應給他「鐵飯碗」;當時他想去北大方正,可北大方正給他開的工資是800塊錢,而且必須從最低級的程序員做起,他毅然選擇了方正。
程序員的工作無比枯燥乏味,為此有不少年輕的同事覺得工作重復、瑣碎、沒意思。一些程序員,有的經常打游戲、看DVD;要麼就坐不住,頂多編一個小時就得出去透透風,吸根煙,到處走一走,玩一會兒。而且編程的時候經常容易受到別人的影響,如果有人在旁邊玩游戲、看電影,總會忍不住瞄一眼。
周鴻禕原本也是一個坐不住的人,但為了鍛煉韌性和毅力,找個10000以內的素數表,把它們全都抄下來,然後再檢查三遍,達到不間斷地完成這一工作為止。後來他在編程的時候,比誰都能坐得住,他坐在那裡,就像屁股上被釘住了,除了吃飯打水,可以十個小時一動不動,別人玩,他可以熟視無睹。他不斷地編自己的程序,發現自身存在的缺陷,以及更熟練地掌握各種數據介面的調試和數據調用的應用。通過大量的實踐,慢慢培養對產品、對商業的感覺。
他悟到:沒有寫過十萬行代碼,就別奢談做大項目。他當時就立下目標:自己要寫十年程序。
和數字死磕到底。
網易公司的出現是廣州Internet史上的一個里程碑。為了探求網易發展方向而整天冥思苦想的丁磊在發現Hotmail的時候,眼睛豁地亮了起來。網易准備借10萬美元買一套Hotmail系統,在中國建免費郵箱站點。Hotmail先說不賣,後來答復280萬美元一套,另外加收每小時2000美元的安裝費。於是,丁磊找來自己的夥伴陳磊華研究Hotmail的結構,兩個人最後決定自己做。一個月下來,他們倆的知識大增。幾個夥伴經常為一個技術上的突破興奮得手舞足蹈。
一邊開發免費電子郵箱,一邊想域名。丁磊認定免費電子郵箱要想成功一定得有一個朗朗上口的域名才行。怎樣的域名才好記?丁磊幾乎天天都在想這個問題。凌晨2點,丁磊突然想到可以用數字表示域名,中國數字的發音特別乾脆,而且163、169在中國已經具有了指向Chinanet和電信局以及Internet的含義,上網的人每天都要撥163,對它熟悉得不能再熟悉了。
想到這,丁磊從床上跳了起來,撥163上網,查詢了一下163.net和163.com這兩個域名,謝天謝地,還沒有被注冊。注冊下這兩個域名,丁磊又去睡覺,卻怎麼睡也睡不著了,他越想越美,就又從床上跳起來一口氣注冊了188.net、188.com、166.net、166.com、126.net、126.com等一大串域名。
曾經我和pony一起寫代碼
2015年8月網上首次曝光馬化騰16年前在大年初六寫的代碼。按時間推算,1971年出生的馬化騰,16年前還是一個28歲的小伙。而騰訊公司是在1998年成立,也就是說這條代碼還是在騰訊成立不久時他寫下的。
你說你天天寫代碼會有女孩子喜歡你么?不過Pony現在的老婆也是當初通過QQ聊天而相識,碼農們看到如此勵志的愛情版本不知作何感想呢?
Pony寫代碼的水平究竟有多牛?網上有這么一個段子供大家體悟。
當時我們5個人擠在一個只有四個位置的房間里,埋頭開發,用C++。有人當時負責寫我的一個通訊模塊,我有一個bug,他弄了兩天,沒有一點進展,這小子不知恥後勇,居然下樓去買東西吃。他剛出門,一個眼鏡男就坐到電腦面前,看了看我,輕輕一笑,給我修改了幾個代碼。那買東西吃的孫子回來發現我的BUG居然弄好了,而那個眼鏡男光著膀子,在陽台上捧著一瓶啤酒,冷峻說道:已經幫你弄好了。
編程從娃娃抓起
話說,一個成功男人的背後總會有一個更偉大的男人,具體到小扎童鞋身上,站在他身後的就是——他的父親愛德華·扎克伯格。
這位牙醫老爸在培養兒子對電腦的興趣方面,絕對是功不可沒。
據說,在馬克·扎克伯格出生的那一年,愛德華就購買了他的第一台電腦,成為世界上第一批擁有個人電腦的人,而他的孩子們小時候都是在診所長大,這給孩子們了解和接觸電腦提供了良好條件。
小扎老爸回憶說,他起初只是認為兒子對電腦附帶的一個編程磁碟感興趣,於是就告訴了兒子一些相關常識,沒想到,從那之後小扎童鞋就迷上了電腦。10歲左右,小扎因為游戲開始對編程感興趣。牙醫老爸「扔」了本編程的書給兒子,然後就任其自由發展。
因為熱愛電子游戲,他開始琢磨怎麼能製作出更好的游戲,這是他編程的開始,「客觀地說,我編寫的那些游戲很糟糕,但當它是你自己的游戲,玩兒的時候會有一種滿足感。」
於是,小扎童鞋就——自!學!成!才(財)!
其實,小扎童鞋的前輩「世界首富」比爾·蓋茨先生是13歲開始學編程滴!
還是有不懂代碼的互聯網大佬的
馬雲根本不懂編程,他第一次使用計算機的時候已經過了30歲。
如今,馬雲的身價達到225億美元,但直到30歲時他還認為自己是個失敗者。在接受采訪時,馬雲說自己參加過三次高考,申請過超過30份不同的工作,包括肯德基餐廳服務員,但都被拒絕了。
31歲時,馬雲創建了他的第一家互聯網公司:中國黃頁。這家公司在存續的3年內共獲得大約80萬美元的收入。
35歲時,馬雲創建了阿里巴巴。與亞馬遜類似,阿里巴巴在前三年沒有任何利潤,但後來的故事眾所周知。
我完全不懂技術,更不知道寫代碼;所以我很景仰尊重敬畏技術人員,在阿里從來不敢和技術人才吵架。我這個不懂技術的CEO,成了技術產品研發後的測試體驗者。——馬雲
這個世界上的用力跑步的B其實很多,往北走,他就叫NB,往南走,就變SB了。
而馬雲,雖然他不懂代碼,但是他能告訴你哪裡才是通往NB方向的人,同時讓所有人都相信這件事並為之努力,並且最後無限接近NB。
成長的故事使人熱血沸騰,不管是少年英才還是大器晚成,偶像們無疑給正在編程的Java程序員們帶來無盡的正能量。沒有什麼是不可能的。
Ⅳ 程序員如何自己創業
30歲,對於每一個程序員來說都是尷尬的年齡,彷彿舞台上不知不覺間已經謝幕,而自己仍在獨舞;創業,對於每一個程序員來說都是曾經或者正在憧憬的夢想,可是夢想與成功之間難以逾越的距離卻也讓多少人望而卻步……以下是我為大家整理的程序員如何自己創業相關 文章 。
周鴻禕談程序員創業
很多人都嚮往著有一天自己創業,程序員更是如此。如果你想創業,那麼該怎樣創業、需要有哪些准備、自己還有什麼不足等等這些問題你考慮過嗎?本文就跟大家分享周鴻禕在接受某媒體采訪時給程序員上的創業課。
程序員創業的特別之處
關於程序員創業,我之所以願意談我的觀點,是因為我是程序員出身,也是從小公司做起來的,我自認為對待很多程序員個人包括共享軟體作者和一些小網站還是很好的。我希望和他們分享一些 經驗 和體會。
首先,我想說的是聰明人不一定能成功,很多程序員很聰明,但我一看就知道他們不會成功。因為我看到了一些問題,而且現在太多程序員存在很多誤解。因此,我希望把我的觀點告訴程序員。或許有一些程序員能夠清醒,某個人可能因為我的某一句話有了感覺,對他以後的成長產生了幫助,這就足夠了。
要知道,程序員總是以為自己優秀所以就能成功,其實不是。中國的程序員大部分是盲目的:看看一些論壇就能夠感覺到,要麼有一群人自我感覺極端的良好,以專家自居,要麼就是一群藍領埋怨公司和社會環境不行,待遇不好。
應該說,中國程序員創業的成功率也是很低的。放眼望去,中國互聯網成功的人士有幾個是真正寫過十年軟體的。事實上,現狀和我們所能聽到的媒體宣傳的 故事 很不一樣。
很多程序員的最高理想就是寫一個共享軟體,一年可以掙幾百萬。但我希望談的不是告訴程序員如何掙錢,掙錢很容易,而是要告訴程序員如何去創業。比如雖然FlashGet的作者收入很高,衣食無憂,但從創業的角度看,它並沒有以商業公司的方式創業成功。
程序員在創業方面的欠缺
首先,我看到中國程序員的合作心態非常缺乏,我認為這是中國程序員最大的問題,當然這是有很多原因的。
大家經常說這句話:態度決定一切。但事實上好程序員基本上都比較傲氣,因為程序員往往會覺得自己在做世界上一件十分偉大的事情,這就是驅動機器,修改一行代 碼,機器就能夠工作,可以產生各種不同的行為。這很容易會讓程序員產生一種錯覺,認為自己可以Control Everything。程序員的自信在編程上是非常需要的,但不是適合一切場合。如果我們不說這些,可能很多程序員到現在還不知道自己錯在哪裡,仍然認為 自己是King of the World。
事實上,程序員的能力只是控制了一個機器。但創業僅僅具備了和機器打交道這一種能力是絕 對不夠的,他還需要和合作夥伴、競爭對手、投資人、員工甚至整個社會環境打交道。很多程序員因為已經習慣了和機器打交道,不善於也不願意 其它 的工作。很多程序員會內心認為“營銷不是很簡單嘛,市場很簡單啊,管理也很簡單啊,”我認為這種心態是非常害人的。
程序員還是一個很固執的人群,他覺得自己是機器的統帥,因此不會靈活,不會妥協。我當時也喜歡寫程序,但我知道如果自己沉迷於寫程序,肯定沒戲,所以是逼著自己改變角色。
優秀的程序員不要自負
這兩天,我收到幾封程序員的來信。有一封信中大意說“我是個如此優秀的程序員,為什麼我就不能成功呢,請你指點。這里有我的blog地址,看完你就 會了解我了。”我想說的是:如果真的希望別人幫忙,就要把情況真實的說出來,而不是上來就說自己很優秀,這種語言就會讓別人覺得很不舒服,不是很好的交流 方式。我還真看了那個blog,但看完之後,覺得這個程序員就是一個空想狂。
可以說,很多程序員實際上是優秀帶來了自負,這種自負使得其不要說創業,可能在在公司中工作也會遇到問題。所以,我甚至認為程序員在創業方面遇到的困難比其它類型的人員更大。如果程序員希望主導一個創業,可能首先就要逼自己不是一個程序員。
程序員應持開放心態,尋求團隊合作
程序員首先要學會和別人合作。提到這點,很多程序員都會說“我正在帶著其他程序員寫程序啊,我會合作啊。”但這種合作是片面的,我所談的不僅僅是程序員和程序員之間的合作,而是包括了程序員和其它各種角色之間的合作。程序員相親,他們的語言比較能夠容易理解。但作為一個程序員,你能不能商業人員、銷售人員很好的合作呢。
我這些年還看到很多這樣的例子:程序員動不動就把目標定為比爾·蓋茨。其實,比爾蓋茨不應該成為程序員崇拜的目標對象,這會讓程序員迷失方向,因為微軟另外一個創始人保羅·艾倫才是真正的程序員。再看其它一些例子,Google的第20名 程序員都可以獲得五億美元。Adobe公司兩個創始人也是一個精通技術,一個對商業精通,這樣的搭配才能夠更好的成功。因此,對於很多程序員來說,一定要找准真正的榜樣,不要被外界的故事迷惑了頭腦。如果剖開一些故事的外表,你會發現國外很多成功的程序員,背後一定有一個很強大的商業感覺的人或者一個團隊。
程序員的商業感覺其實並 不是很好。即便有商業感覺,其實這只是一個靈感,一個創意,但要要做成、做大還需要一系列的管理、市場、運營,這些對於程序員是不可想像的。程序員要明 白,在自己不擅長的領域,找到一個可以彌補自己缺陷的合作團隊才是出路。加入一個創業團隊,可能個人佔10%,但因為更容易成功,而且團隊可以做100分 的事情。而如果只是一個人做,很可能就失敗了。
這方面,國外的程序員對自己的長短比較清楚。在矽谷,很多程序員技術上都很牛,但他們 都非常知道自己只是在技術這個領域水平比較高,出了這個領域,自己什麼都不是。正因為有了這種心態,他們特別懂得與人合作。我認為國外的程序員已經普遍意 識到了這點,他們很願意成為創業團隊中的一員而並非自己創業。
因此,程序員需要調整心態,不要把自己當作精英人物,要承認自己在編程方面是優秀的,但永遠有人比自己更優秀,對於其它的領域,很可能自己很無知。要知道,其實程序員的選擇其實是最少的,因此抱有開放的心態是最重要的。
程序員與創業要求還有哪些差距
我認為現在的很多程序員經驗過於不足,他沒有認真踏實做過很多工作就奢談創業。如果一個程序員沒有在編程方面深入過,沒有積累,也就是半瓶子醋。這 樣的程序員我接觸過很多,他們自己也不清楚問題出在哪裡,讓人感覺又愛又恨。我認為程序員既然要憑借自己的技術,那就一定要踏實,要能夠實現任何創意。
但現在一些程序員自己沒有商業意識,卻又很自負,不相信別人,不理解的事情就不做。我遇到過很多程序員,他們對公司做什麼方向都質疑。他 們希望自己先想清楚,可是一想就浪費了很長時間。很多程序員就可悲在這里,積累的不多,看不到方向,但他也不相信自己的公司和老闆,這是一個悖論,需要程 序員深刻反省。要知道,每個公司都有懂商業的人。
就這樣,一些程序員極端自負,另外有一些程序員碰了很多釘子之後,感覺很自卑,於是便認為國內軟體業不行,最後 出國 或者打工,很少有程序員能對自己能做公正的評價。
國內環境是否造成程序員浮躁的因素
我以前沒有仔細考慮過這點。但我想,不管怎樣,程序員需要先從自身找問題,因為大環境就是這樣了。我承認一個現實:程序員生存狀態並不是很好,但程序員很多報怨其實是一種不切實際的期望值和自身的缺陷產生的反差。
首先,產品沒有大小,只有市場的大小。很多人總是覺得這也小,那也看不上。認為公司做的產品很無聊,要做就要像某些人宣揚的那樣:做游戲一定要 做3D引擎,好像只有這樣才夠牛。這其實就是一種浮躁。很多程序員寫軟體總是很多bug,基礎知識也不牢固,沒有參加幾個項目,沒有寫過十萬行代碼,就奢 談做大項目,這有價值嗎?
而且我還發現有些程序員特別憤青,罵環境,罵老闆,其實這只能把自己的心態搞的很壞。很多人剛進公司時做的很差,雖然工資少,但他沒有想到給公司增加了很多bug,公司實際上是在給他出學費。論壇上大家都在討論哪裡活幹得少錢拿的多。甚至還有人列了一些黑名 單。這種做法的結果就是程序員自己將周圍環境搞的烏煙瘴氣了。
有的程序員還非常喜歡指點江山,指點公司。我個人覺得這不是不可以,但 指責別的公司對個人沒有什麼好處,因為存在就是合理的。如果看不到,恰恰證明是自己看不到。我看到很多程序員也寫blog,技術交流的我認為非常好,但有 些人是寫評論。我是覺得程序員不要做評論家,中國不缺評論家,最缺的是實幹家。
總之,程序員一般過於自我。總生活在自我的世界中,就不可能真正了解世界是什麼。我很早就意識到了這些問題,也努力的去客服。我的經驗就是看別人如何做的好,為什麼能夠做的好,什麼是我所不能理解。程序員要學會慢慢站在別人立場上看問題。
最後給希望創業的程序員一點建議
對程序員來說,現在要做的也很簡單,這就是需要大量的實踐,要慢慢培養對產品,對商業的感覺。我的建議說出來可能有些忠言逆耳。對絕大多數程序員來 說,自己一個人成功的機率是很小的,所以我認為加入一個創業的團隊可能更為合適。現在有很多初期創業的公司,也需要很多優秀的程序員加盟。如果有理想,可 以選擇加入一個團隊,也有相應的股份,這方面我可以充當一個橋梁。
看看前網路程序員是如何創業的?找合夥人已經OUT了!
“來吧,做我的CTO,給你股份,咱自己當老闆。”
因為同學的一句話,前網路研發工程師YK辭職創業。一群毛頭小子,技術能力過硬,但畢竟資源不足,經驗欠缺,不到半年,項目無疾而終。 互聯網創業 盛行的現在,一個好的技術抵得過一支團隊,更別說出身BAT了。
但很多人不知道的是,就是這一樣一支技術實力超強的團隊,最終竟然也輸在了人上——過於強調技術,沒有頭腦足夠清醒的團隊成員及時制止。這也是為什麼要選背景不同、經驗不同的一群人一起創業了。曾經和YK聊過很久,項目失敗的背後是他對創業更多的思考,特別是對於那些擁有好工作的人來說,拋下一切投身創業需要付出的成本太高,但如果只是給創業者打工,那還不如守著原有的工作,至少更體面、更有保障。
就在我以為他會重新安安穩穩工作的時候,卻意外的在創業大街再次見到了他。細聊起來才知道,他並非辭職重新開始創業,而是用自己擅長的技術加入到新的創業團隊中,以外部合夥人的身份幫助兩個不同方向的項目解決技術開發問題。這次來到大街,是專門和一支團隊開技術碰頭會的。
他的這個選擇意料之外,卻又情理之中。意料之外的是他居然理智的沒有辭職,情理之中的是他選擇了成為外部合夥人,用業余時間一邊做顧問、一邊寫代碼,實現了時間、能力價值的最大化。
其實,說到外部合夥人就不得不提智籌平台。去年3月,正是看到了毛大慶宣布 離職 但依舊擔任萬科外部合夥人的新聞後,智籌將“外部合夥”作為創業者&人才之間對接的一種新的合作關系。現在,創業者來智籌發布任務,除了能與互聯網高級人才建立長期顧問、短期兼職、駐場辦公、遠程協作等合作關系之外,也能通過部分現金+可回購股份的方式,與人才建立外部合夥關系。外部合夥人是一個沒有行政職位,但依舊為企業、團隊做貢獻的人。
對於創業團隊來說,外部合夥人解決了以下問題:
1.快速成長,度過難關。
按照原本的思路,YK服務的兩支團隊還陷在滿世界尋找CTO、找程序猿的泥沼中,但有了外部合夥人,更低的參與門檻吸引了更多人才願意加入,不僅解決了燃眉之急,更推動項目度過難關、快速前行。
2.滿足了人才的多樣性。
一個合夥人已經很難找了,更不用說基因不同、知識不同、經驗不同的一群人。外部合夥人大大降低了對人才的束縛,而這樣的一種合作模式,讓越來越多的人才願意加入到創業中來,組建這樣一支多樣化團隊更容易。
3.更快找到,成本更低。
外部合夥人是通過股權激勵撮合到一起的一群人,利用可回購股權讓人才把創業者的事當做自己的事,目標、利益一致,做事更用心、更高效。股權支付的方式又可以降低初創的資金壓力,創業者不用支付很高的現金,也能請到非常NB的人才來解決難題。
外部合夥人極大的緩解了創業找人難的窘境,但當創業者真正去尋找外部合夥人的時候,往往又會擔心外部合夥人的時間、效率怎麼保證?水平怎麼衡量?什麼人才適合做外部合夥人?
首先,時間自由是第一標准,至少是時間可控,能夠拿出足夠精力完成任務。否則,連時間都不能自由支配的外部合夥人也太不稱職了,CEO找你開會,你卻說你在公司加班,即耽誤了創業者的時間,又降低了自己的口碑。
其次,獨擋一面的能力絕對必不可少。做得了合夥人的,都是某方面十分擅長的專業人才,那麼做的了外部合夥人的,需要更高的水平。從一開始我就強調,外部合夥人一定是高級人才,不然沒資格幫助創業者解決問題,甚至指導方向。俗話說,沒有金剛鑽不攬瓷器活,想做外部合夥人,一定得先有過硬的水平。
第三個標準是認可股權模式。中國基金報曾發表評論稱,未來十年,如果你與股權無緣,可能無法實現財務自由。在如今樓市低迷、股市重挫的時候,股權投資卻異軍突起,特別是在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激勵下,全國創業氛圍濃厚,涌現了一大批優質有潛力的新興企業、互聯網企業。也許你不是土豪,沒有錢參與眾籌,而此時外部合夥人模式的出現,讓普通人也能參與,只不過是用能力和時間參與創業、解決任務,換取股權。
智籌在幫助創業團隊對接外部合夥人合作的過程中,通過實踐 總結 出了最適合做外部合夥人的群體:自由職業者、大企業主管級以上在職人才、工作室、外包團隊等等。這些人能夠站在實戰的高度,不只提供經驗分享,更能夠有針對的解決具體問題,融入到項目和團隊中。
對於很多創業小夥伴來講,找錢、找人是躲不開的兩座大山,有錢了當然可以請NB的人才加入,有人了事兒干好了錢自然不愁,先有雞還是先有蛋的問題永遠都在,找到一方的突破口自然事半功倍。這時,外部合夥人就是打破這一死循環的關鍵鑰匙,只是需要創業者用開放的心態接受、嘗試,畢竟改變原有習慣肯定難受,甚至懶得嘗試。但創業原本就是不破不立的事,只有打破舊有習慣,才能接受新鮮事物,才能有更多新的收獲。
從另一個角度來看,參與創業的門檻降低,意味著越來越多的人能夠將自己的智力換成股權,幫助推動創業的同時,也是對未來的投資。根據智籌平台的數據顯示,當 創業項目 獲得融資後,人才所持的可回購股權將會以最少3倍的價值兌現,這對於很多人來講也是不小的吸引力。外部合夥人模式,降低初創資金成本的同時,也讓越來越多的高級人才加入到創業中來,大大激發了創業活力,無論創業還是參與創業,用起來都是極好的。
Ⅳ 周鴻禕與他的創業故事有哪些
周鴻禕出生於1970年10月,籍貫湖北。由於同是測繪工程技術人員的父母遷居河南,他在那裡生活到高中畢業,中學生時,周就呈現出「牛人」跡象,多次在全國物理、數學競賽中獲獎。由於父母工作的便利,周很早開始接觸計算機。「不懂什麼編程,就是覺得好玩。」
1992年周被保送西安交大讀研究生。讀研期間「不務正業」,編過游戲軟體、殺毒產品。為了賣自己的產品還開過兩家小公司,招聘人手准備在全國「自建渠道」,以失敗而告終。
「創業受挫讓我明白自己欠缺的東西很多。我決定先進大公司,從最基礎的東西學起。」
1995年7月研究生畢業後,周鴻禕加入方正集團,從程序員做起,由項目主管到部門經理、事業部總經理,最後做到方正研發中心副主任。並在這家公司找到了「另一半」。
1997年10月,周組織開發成功中國第一款自主版權的互聯網軟體———方正飛揚電子郵件。由於互聯網不屬於方正的主營業務,他再度萌發了創業的念頭。
1998年10月,周鴻禕成立國風因特軟體公司,技術團隊來自方正。公司網站就叫3721,「不管三七二十一」的意思。新公司起步於五個人。周和同事找了套便宜房子,維持最低生活水平。自己做飯,像美國的車庫階段。
幾十萬元很快燒完。此時周剛推出「中文網址」(網路實名前身),不知怎麼能掙到錢。回憶往昔,周感慨:「最可怕的是事業突然死亡。3721曾經走在生死線上,那種感覺比死亡還恐怖。」
1999年7月,周遇到了「貴人」:結識的IDG高級合夥人王功權給他投了25萬美元。有了錢,周的路子漸漸寬廣起來。1999年10月《IT經理世界》的封面報道寫道:「周鴻禕和他的3721網站從互聯網創業新生代中脫穎而出,成為本年度中國互聯網經濟備受關注的一個。」2000年初,3721進行第二輪融資,獲得三家風險投資的二百多萬美元。
希望採納
Ⅵ 天賦來自堅持,成功在於堅持周鴻禕勵志演講
只要你在一些方面做得好,可能就會有人說你在這方面有天賦。當你聽到這樣的話時,千萬不要當真,因為這很可能是他們在逃避,不願意正視自己不努力的現實。如果說有天賦,那隻是在漫長的過程中不斷經歷痛苦,不斷嘗試失敗,不斷學習從而培養起來的。
比如說大名鼎鼎的喬布斯,他的合作夥伴沃茲說喬布斯從來沒給蘋果電腦寫過代碼,他被趕出蘋果公司後做一個叫NeXT的電腦公司,沒什麼起色。
1997年他回到蘋果公司,一直到2000年,四年時間里電腦的彩殼該換的也換了,但對Wintel陣營幾乎沒有什麼影響。開始做iPod的時候,這個MP3播放器也不是他的主意。
我相信這個過程,喬布斯肯定有痛苦的時候,有迷茫的時候。但這個過程並不是沒有價值,當火山岩漿噴薄而出之前,它一定是在地殼下不為人矚目地在醞釀,在積累。
上一代看不慣這一代,這一代看不慣下一代,於是70後批評80後、90後是「被速度喂養長大的一代」,是渴求成功,不願意等待的一代。有激情、沉不住氣、魯莽、善變、不耐煩……都成了80後、90後的`標簽。我覺得,與其說是某一代人的標簽,不如說是年輕一代的特點。
想一想,我們70後二十郎當歲的時候,也被上一代人批評為不耐煩、毛糙、魯莽、不聽話、不成器。
但是,如果你正好是80後、90後的年輕人,或者你是一個50後、60後,家裡正有80後、90後的孩子,那我最想對你們說的一句話是:不管是什麼標簽,好的還是不好的,都不要緊,都是老天爺給的,但成長的過程中,就像做互聯網產品一樣,很多事情光有熱情是不夠的,要做成做好,需要不斷的堅持,需要強大的韌性,需要長期關注一些細節。
前一段時間,我在做《天天向上》節目的時候公布了我的手機號碼,結果每天都會有很多人給我打電話、簡訊、郵件,要給我出謀劃策,教我說如何一招制敵,打敗網路,幹掉騰訊,也不乏一些人給我提一些關於產品的建議。我知道那些一招制敵的大招基本是不靠譜的,你有一個美好的、宏大的意願,有強烈的熱情,但大多數人只有三分鍾的熱度。如果你真的去干這事,我敢打包票,熱情過後就是煩惱。
所以,每個人要立下宏圖大志的時候,都應該問問自己,你是不是有這樣的韌性,你能不能堅持下去?(勵志演講 www.cy1990.com)大家都打過游戲,打過麻將,可能會樂此不疲地戰斗一整天。但是,如果你是一個程序員,你能不能堅持十個小時,只是偶爾喝喝水,就為了找到一個bug?大多數情況下,一個人坐在電腦旁,呆三十分鍾都受不了了。旁邊的人一開視頻看個電影、或者一玩魔獸,你就不行了。但是,你說你玩麻將能玩一天,你能說自己沒有毅力嗎?所以,看一個人能不能行,先不要看他說了什麼,而是先看他堅持了什麼。
不管你干什麼行業,如果你能堅持下來,這段痛苦的過程就像喬布斯的那幾年一樣,雖然痛苦,但肯定特別有價值。基礎就是這么打下來的。基礎不扎實,怎麼可能邁向更高的台階?很多做產品的人,覺得騰訊的微信做得挺不錯,看張小龍(微信的負責人)的PPT,每個人都很激動。但是人家的內功練了多長時間你知道嗎?你不了解。
你的直覺,你的觀察力和判斷力,是需要有基本功的,而不要每天都在說正確的廢話。
Ⅶ 周鴻禕是誰
周鴻禕
周鴻禕(zhōu hóng yī),1970年10月4日生於湖北黃岡,360公司董事長、知名天使投資人。
1992年,大學本科畢業於西安交通大學電信學院計算機系,獲學士學位。1995年始,周鴻禕就職於方正集團。2004年3月,周鴻禕就任雅虎中國總裁。2006年8月,周鴻禕投資奇虎360科技有限公司,出任奇虎360董事長。2011年3月30日,周鴻禕帶領奇虎360在美國紐交所上市。
2014年2月24日最高人民法院對騰訊訴奇虎360不正當競爭案作出終審判決:駁回奇虎360的上訴,維持廣東高院的一審法院判決,奇虎360賠償騰訊500萬元經濟損失。
1970年10月4日,出生於湖北省黃岡市蘄春縣青石鎮邊街村秀才灣,從小在河南鄭州長大。
1988年6月,鄭州九中畢業。
周鴻禕談創業心路後悔賣掉3721[5]
1992年,大學本科畢業於西安交通大學電信學院計算機系,獲學士學位,[6]因學習成績優異,被保送西安交通大學讀管理學院系統工程系研究生,並於1995年研究生畢業,獲碩士學位。[7]
1995年始,周鴻禕就職於方正集團,先後擔任程序員、項目主管、部門經理、事業部總經理等職,從普通程序員被先後提拔為研發中心副主任、事業部總經理等職務。[8]
1998年10月,為了完成「讓中國人能用自己的母語上網」的理想,28歲的周鴻褘創建北京三七二一科技有限公司(3721的名字由「三七二十一」而來),並在同年推出了3721「網路實名」的前身——中文網址,開創中文上網服務之先河,並於1999年正式提供網路實名中文上網服務,[9]「中文關鍵詞搜索」技術所帶來的網站實名服務覆蓋了當時90%以上的中國互聯網用戶,每天使用量超過約8000萬人次,並擁有超過60萬的企業客戶,占據中國付費搜索市場40%的市場份額,居於絕對領先地位。2001年,3721公司在中國互聯網企業中率先宣布盈利。[10]2004年1月,雅虎出資1.2億美金購買了香港3721公司。[11]
2003年11月,雅虎公司宣布並購了3721公司(2004年第一季度完成實質出資)。
2004年3月,周鴻褘就任雅虎中國總裁,[12]全面負責雅虎及3721公司的戰略制定與執行。[13]周鴻褘任職期間,雅虎中國推出了「一搜網」、1G免費郵箱等多項互聯網業務。
2005年8月,周鴻禕在執掌雅虎中國18個月後功成身退。[14]
周鴻禕離職雅虎中國之後,成為天使投資人,周鴻禕先生以投資合夥人的身份正式加盟IDG(國際數據集團風險投資基金),幫助國內眾多的中小企業獲得快速發展的機會,[15]推動整個行業的發展,先後投資了多家創業公司的創業項目,其主要投資成果包括迅雷、Discuz!、酷狗等多個知名的互聯網產品。
作為天使投資人,周鴻禕成立了天使投資基金,以幫助更多的創新企業獲得發展的機會。
周鴻禕在紐交所
2006年8月,周鴻褘投資奇虎360科技有限公司,出任奇虎360董事長,[16]此後通過免費的商業模式,產品與技術的創新,顛覆了傳統互聯網安全概念,改變了市場格局,迅速成長為中國最大的互聯網安全服務提供商。奇虎公司旗下最主要產品之一就是360安全衛士。
2011年3月30日,周鴻禕帶領奇虎360在美國紐交所上市,開盤當日其股票開盤價為27美元,盤中最高時漲至34.40美元,收盤34美元,比14.5美元定價大漲134%。以上市當日開盤價計算,周鴻禕身價達到5.8億美元。
2010年9月27日,周鴻禕領導的360推出隱私保護器,稱QQ偷窺用戶隱私,隨後又推出扣扣保鏢可屏蔽QQ彈窗和廣告等功能。360與騰訊之間由此展開一場軟體紛爭,世稱「3Q」事件。
周鴻禕(13張)
2010年11月21日,騰訊和360雙雙發表致歉聲明,騰訊稱向所有在事件中受到困擾的用戶致歉,360也向用戶致歉,並表示騰訊與360軟體、網站已全面兼容。
2013年12月19日,北京市海淀區人民法院對網路公司起訴周鴻禕、奇虎公司侵犯名譽權案及訴譚曉生侵犯名譽權兩案作出判決,判處周鴻禕、譚曉生及奇虎360公司敗訴,要求周鴻禕、奇虎360公司刪除侵權微博、道歉10天,並處罰金5萬元。另外要求譚曉生刪除侵權微博、道歉10天、處罰金3萬元。
2014年2月24日最高人民法院對騰訊訴奇虎360不正當競爭案作出終審判決:駁回奇虎360的上訴,維持廣東高院的一審法院判決,奇虎360賠償騰訊500萬元經濟損失。
Ⅷ 誰有南拳媽媽新人KAY-周鴻偉的資料
周鴻偉-
1.英文名:KAY
2.本名:周鴻偉
3.生日:1月3日
4.星座:水瓶
5.最喜歡的音樂:霍元甲 牡丹江 等流行歌曲
6. 對自己最有信心的地方:音樂才華、運動細胞
7. 自己最有魅力的地方:靦腆
8. 最喜歡的歌手:周傑倫 周偉波
9. 個性:開朗
10. 特殊專長:創作
11. 自己最滿意的作品:原來我也怕寂寞
12. 曾演出過的電視:無
13. 出道以前從事的工作:小職員
以前的+現在的。
巨炮
1. 英文名:G-Power
2. 本名:鍾佐泓
3. 生日:3月10日
4. 星座:雙魚座
5. 血型:A
6. 最喜歡的音樂:搖滾、ROCK GOOD
7. 自己最有魅力的地方:笑容、好相處
8. 最喜歡的歌手:周傑倫、藍尼克羅維茲、愛莉沙莫莉塞斯
9. 個性:隨和,但有時GY
10. 特殊專長:吉他
11. 自己最滿意的作品:」小時候」太棒了
12. 曾演出過的電視:阿妹音樂愛情故事
13. 近作:唐艾宣(影子)、蔡依琳(倒帶)
14. 出道以前從事的工作:唱片製作、演唱會製作
1995年,周鴻禕畢業於西安交大管理學院系統工程系,獲碩士學位。周鴻禕於1998年10月創建www.3721.com,現任3721 董事長兼CTO( 首席技術官 )。此前,他曾就職方正集團,組織研發了中國互聯網業界第一個自主版權的軟體產品——「飛揚」電子郵件。周鴻禕具有敏銳的洞察力和對互聯網的深刻理解。3721自創建至今,堅持致力於網路實名服務的技術研發和市場推廣,積極發展具有自主產權的核心技術,擁有網路實名解析、智能推測等一整套自主產權的核心技術和軟體著作權,申請了多項國際專利,並積極參與相關國際標準的制定。2000年5月,他被《中國青年報》推選為「IT新生代十佳青年」。 3721周鴻褘:把職業程序員進行到底 首發《程序員》雜志 記者 /閆輝 《程序員》:非常謝謝您接受我們雜志的采訪,在您十年的開發生涯中,曾經寫了眾多的軟體產品,而3721中文網址系統更是擁有了廣大的用戶群,你一定對程序員這個職業有很多感觸吧? 周鴻褘:是的,我一直很自豪曾經是程序員,但我所說的程序員並不是僅編程這個概念的程序員。從1990年開始寫第一個商業化的程序,到現在已經有十年的時間了。在這十年期間,我既做過產品設計,也做過系統集成;既做過編碼工作,也做過系統分析。我在方正期間還領導和管理過程序員團隊,從很小的Team到後來負責方正系統集成部門近一百人的研發中心。在這期間,我親自帶過很多的程序員,把這些剛剛大學畢業的學生培養成為軟體工程師。而在這個過程中,我也親眼看到很多非常有天賦的程序員,有的在不斷前進,而也有一些慢慢的平庸了下來。所以面對《程序員》雜志和所有的程序員,的確有很多心裡話要講。 《程序員》:經歷就是財富,您有這么豐富的經歷,那從您的經驗講,如何做一個好程序員呢? 周鴻褘:一個好程序員是很難定義的,但我認為要做一個職業化的程序員,需要幾點。首先是要有興趣從事這個職業。現在很多人是因為軟體行業的薪資高才進入的,其實沒有人不想掙錢。但我的看法是,程序員是沒有辦法一夜暴富的。甚至可以說如果你聰明伶俐的話,做程序員不如去做銷售人員的待遇和收入上升得更快一些。我認為做程序員首先一定要從興趣上愛這個行業,否則根本無法忍受成為一個真正程序員要付出的代價。雖然現在,像我和求伯君、王志東等,的確不用寫也沒有時間寫程序了,但從內心來講,仍然對開發有一種沖動和熱情。 第二點就是要打好基礎。科班出身最好,如果不是也沒有關系,我們公司也有一些不是科班出身的程序員,但我都讓他們去購買一些諸如數據結構、編譯原理之類的基礎書籍學習,為什麼這樣呢?因為計算機分為兩個領域:演算法領域和編程領域。演算法領域是數學家的事情,對他們來說,實現並不重要,重要的是找到一個演算法,找到一個公式,建立一種模型。除去演算法領域,其他的都屬於編程的范疇。對於任何一個大型的系統,其實都可以把它分解成為若干最基本的數據結構和基本演算法,而這些都是在大學本科的課程中能夠學到的。我曾經剖析過很多操作系統,包括DOS、Windows、UNIX,其實裡面很多基礎就是數據結構、資料庫原理和操作系統的基本原理。 第三點要做到不被周圍紛亂的新名詞、新事物所誘惑。現在新名詞太多了,今天流行Java,明天就是C#,很多程序員便被這些東西所吸引,去追風。大家都知道「活到老,學到老」,但學習要有正確的學習方法。有些程序員以自己知道一個新名詞為榮,覺得很「酷」。但實際上任何一個新的技術如果你把它外表的新名詞拋掉,去查看它的來源和歷史,就會發現很多都是從老知識中派生出來的,本質並沒有變。 第四點就是要學會領悟和超越。計算機中的基礎知識太多了,每個課程都包含了很多深層的東西。要深入了解任何一門語言,都需要很長時間的積累,經過積累,才能領悟其中的道理。比如學習一種刀法,如果僅僅是會用刀,換成一把劍就不會用了,這不是真正的高手。高手就是要能夠通過學習刀進而領悟到整個器械的用法,這時無論是給你一把劍或者匕首,都可以運用自如。 《程序員》:我們知道,您在學校的時候就取得了很多的成績,而我們的讀者也有很多是在校或剛畢業的學生。您有哪些學習方法和經驗值得他們借鑒呢? 周鴻褘:首先還是學好自己的基礎課程。我當時上的是西安交大的特種班,專業要求很嚴,使我不得不把基礎課學好。除此之外還有一個原因,就是我在高中的時候就編程,但那時候沒有理論指導,只是靠興趣,憑感覺,因此遇到了很多問題。當我在大學開始學習後,所學課程讓我明白了很多困擾已久、百思不得其解的問題,所以內心產生了學習的慾望。這樣基礎打得扎實,課程學得也好,而且不是為了應付考試。現在想來,我很多靈感都是來自於學校打下的堅實基礎。第二我花了很多時間去實踐。當時沒有現在這么好的條件,但我在學校一直利用任何一個機會在計算機上去做開發和實踐,這些實踐打下的基礎使我這些年來受益無窮,這也是發自內心的感受。第三是利用大量的時間讀源碼。因為寫程序一方面要讀別人的程序,一方面是模仿,一方面是自己寫,三者缺一不可。通過讀這些源碼,對語言的本質有了很深的了解,進而才能超越語言本身。比如當時新推出了Pascal的圖形工具箱,很多人只是為了用它,但我卻將源碼通讀。大師級的軟體作品就象唐詩三百首一樣,讀起來是藝術的享受。後來我還讀過C語言的庫函數源代碼,研究它是如何寫得精緻和高效的。研究生做畢業設計的時候,又花了一個月的時間仔細研讀新出的MFC類庫。我還把Delphi的源碼和類庫研讀了一遍。而且當時還做了很多程序,去看C編譯器輸出的匯編代碼。這些聽起來好像都是很笨的方法,但效果是非常好的,這個習慣至今未改。第四是經常的思考。思考和學習是結合在一起的,看到別人的項目和軟體,我首先會想它是怎樣做的,為什麼這么做?我個人非常喜歡電腦游戲,但很少上癮,因為面對一個好游戲,我喜歡先思考這個游戲是如何製作的。比如Doom,我曾經仔細研究考慮它的三維圖像和二維貼圖是怎樣處理的。除此之外,還有很多東西都可以讓我去思考,其實在思考的過程中並不一定會得到答案,但重要的是你在思考,這樣帶著很多問題去看書,去聽課,就會讓學習變得有動力,有目的性。 《程序員》:很多剛畢業之後學生和程序員經常會產生一些疑問,比如「我做什麼軟體能夠快速成功?做什麼項目更有意義?」您對這個問題如何看待呢? 周鴻褘:我認為最重要的不是做什麼,而是怎樣去做。因為剛開始你根本做不了判斷。做一個項目的成功與否完全取決於對這個項目的態度和投入,而不取決於項目本身。我有一個信條:一件事情,要麼我不做,要麼我就做好,做的有創意!因為如果不認真做,既浪費公司的時間,同時也浪費自己的時間。但如果認真做了,就會發現從這個項目得到的收獲遠遠超過項目本身。下面我講講自己在方正工作的一些經歷,從中你會發現,機會是自己把握的。我在方正做了好幾件很多人不願意去做的事情。第一件是我剛到方正的時候被分派到新疆做銀行系統集成開發。這是一個苦差事,但我想既然來做這件事情,就一定要做的最好。到達之後,我並沒有立刻動手做事,而是花了一個星期的時間來思考如何用新的開發方式來提高工作效率。後來我以畢業設計時研究VC的基礎,在UNIX字元模式下實現了一套VC的類庫和軟體開發的平台。這個界面編輯器能夠在UNIX的終端下所見即所得的設計界面,自動形成程序框架代碼,自動檢測錯誤,使用這套工具可以提高開發效率十幾倍。就是這樣一個不是機會的機會,不僅僅轟動了整個建行系統,同時也奠定了我在方正的位置。第二件是給國務院辦公廳的領導培訓電子郵件使用。其實本身這件事情是非常無聊的,就是講述CCmail的使用,很多人可能就隨便講講課,應付了事。那時Internet應用剛剛開始,但我從這次培訓開始,找到了很多相關的資料,在學習過程中對電子郵件產生了濃厚的興趣,並感覺做一套Internet的郵件系統會非常有前途。而且通過和學員的交談,發現他們很難學會技術化產品的操作,於是產生了開發一套人性化的電子郵件系統的想法,這件事也奠定了我後來開發方正飛揚這個產品的知識基礎和思路。第三件就是在撤銷方正飛揚這個項目之後,我再次被指派到新疆去解決銀行系統無法處理大量數據的問題。因為當時一個省級銀行每天要做數千萬筆交易,這個訪問量是非常大的,整套系統無法承受。要解決的就是如何在不升級硬體的情況下提高系統效率。這個事情沒有人願意去,一方面是遠,更重要的是很難知道這件事情會做成怎樣。當然我也不想去,但既然去了,就要做出成績來。在新疆工作了一年半之後,我把這個問題解決了。而且在解決這個問題的過程中獲得了很大的收獲,比如對企業級軟體如何利用中間件來提高性能,提高容錯能力有了很好的認識,還研究了企業級軟體的體系結構;最重要的是了解了資料庫系統如何優化,尤其是在處理海量數據訪問的情況下,仍然能夠保證速度和性能方面收益菲淺。所有這些都為現在3721能夠開發出高效率的搜索引擎打下了一個很好的基礎,因此我說,如果當時我沒有去的話,對於3721來說,即便我有了一個很好的想法,但是否能夠做成一個成功的產品還很難說。 《程序員》:現在很多程序員被日新月異的新技術、紛亂的新名詞搞的不知如何是好,那您在遇到過這種情況的時候是如何處理的呢? 周鴻褘:人的生命和精力是有限的,如何在有限的時間中更好的學習和提高自己,這是一個很重要的課題。有些人喜歡追逐新名詞,蜻蜓點水的學習新東西,我覺得這樣做既浪費精力,又使自己很累,而且效果也不好。其實計算機所有的東西都是相通的,換句話說,好的程序員在Windows、DOS、UNIX下編程沒有什麼區別,體現的就是編程的功力,用什麼語言也不重要,體現的是你對問題如何去解決及對演算法和數據結構的把握,對語言本質的了解。同其他的開發人員一樣,我也遇到過很多的問題,我解決流程一般是:學習基礎理論知識-聚焦-扎實的做事,而每個環節都要思考。我上大二的時候參與過學校課題組的一個項目,是國內的程式控制交換機檢錯系統,我分到了自動報警中的屏幕顯示出錯中部件和電路圖的模塊。在我之前,有畢業生准備把二千多張圖紙輸入到計算機中,可是畢業設計做了幾個月,也就畫了幾張圖,不了了之。雖然當時沒有什麼經驗,但我首先花了很多時間思考這個問題。後來受蘋果電腦上畫圖系統的啟發,寫了一個畫圖程序。這個程序可以畫元件、連接元件並加標注。而且還可以把線路圖按照資料庫的形式存儲到計算機裡面,並能很方便的調用。最終這個項目取得了非常大的成功。同時也奠定了我的軟體思維模式,就是如何創建通用的解決問題的方法。而當時我為了做這個產品,我花了一個月的時間研究了Turbo Pascal的圖形庫。到了方正之後,接觸到了剛剛興起的Internet,同很多人一樣,我對Internet帶來新事物和應用感到迷惑和慌張,不知從何處下手,感覺新名詞天天都學不完,又怎麼可能掌握它呢?但我很快就從迷惑中清醒了出來,認識到現在看到的都是表面的事物,不是本質的東西。我首先要了解互聯網的本質,了解互聯網的思想。因此當時我分了三個階段,第一階段找了很多講述互聯網通訊技術理論的書籍,試圖對整個互聯網做技術上的把握。第二階段我就選擇了Email作為切入點,雖然當時互聯網上有很多的應用,但我只選擇了電子郵件作為主攻方向,而且先從郵件客戶端開始去研究各種互聯網標准。第三步就是花費了一年半的時間扎實的去做郵件系統。當我做完郵件系統之後,已經對網路有了深刻的感性認識。 《程序員》:您認為要做一個職業程序員,如何處理開發和市場之間的關系呢? 周鴻褘:做一個程序員,不能只埋頭編程,一定要跳出開發者的狹隘的技術眼光,能夠到市場和客戶那裡去看一看。我比較幸運,因為做過的項目都有客戶需求,這樣就可以和客戶建立很好的技術溝通。在我上研究生的後半年,我花了很多時間到公司中學習其他的各種技能,學習談生意,接觸客戶。當時我對編程以外的很多事情都有興趣,包括攢機器、裝軟體、做培訓。這些事情看起來很無聊,但一方面提高了同他人溝通的能力,另一方面也讓我知道了客戶和企業的需求。後來做病毒卡的時候,又接觸到了售後服務的問題。所有這些都讓我清楚了做產品要從用戶的角度出發,而不能從自己的角度出發。同時我也把這個思路帶到了方正飛揚電子郵件和3721系統中。所以我建議程序員可以一段時間不寫程序,出去走走。就象古代詩人只坐在房間里,寫不出來很好的作品,而出去游歷一下名山大川,感受一下大自然,回來之後自會有另外的一番感受和境界。 《程序員》:不知道您喜不喜歡足球?中國軟體業近些年來就象中國足球一樣,備受指責。那作為軟體業主體的程序員也一定存在很多自身的缺陷,您認為主要表現在哪裡呢? 周鴻褘:我個人很喜歡足球,我做開發時,業余時間經常踢足球,而且我比較喜歡踢前鋒。而看比賽我一般只看高水平的國外聯賽。我覺得我們的有些程序員存在一些致命傷,比如好高騖遠。這些程序員比較年輕,熱血沸騰,總是對中國軟體產業憂心忡忡。還有很多人提出要做中國的操作系統,要挽救中國軟體業。其實他們沒有看到,就美國來說,很多程序員是從五六十年代就開始編程的。沒有發展了幾十年的軟體產業,沒有眾多程序員積累,不可能誕生像Windows這樣的操作系統的。另外對於Quake 3,大家都覺著好玩,有人聲稱也要做一個,其實他沒有看到,Quake 3前面還一代、二代的程序,Quake前面還有Doom,Doom前面還有Wolf 3D做基礎,而做Wolf 3D的一群程序員也有數年的游戲開發經驗。所以說軟體就象文化一樣,是一個需要知識積累和沉澱的。我們的程序員與其杞人憂天,不如扎實的把自己能做的事情做好。另外我建議年輕的程序員不要急於搞軟體工程。因為從另一方面講是對自己沒有信心的一種表現。我覺得要做一名職業的程序員,他的青春和職業生命也應該是比較長的。很多非常年輕的程序員很早就開始研究Rose,UML之類的,自己感覺比較時髦。可是作為一個專業的程序員,如果沒有豐富的實踐經驗,脫離一個很扎實的基礎,就算是學到了系統分析和系統設計的一個皮毛,那成功的可能性也是很小的。想成大事的人要能夠經受住各種磨難,要有韌性。任何一個產品都是用心血澆灌成的。我做開發的時候感覺最多的就是有很多的不眠之夜,經常工作到天亮,連軸工作,一個問題解決了,剛鬆口氣,有了很大的成就感,突然又出現了一個新問題,就這樣在希望和絕望的巔峰和谷底之間來回震盪,真的是很刺激,所以我喜歡做程序員。但當你把一個比較完美的作品做出來的時候,會感覺自己像被扒了三層皮一樣,太累了。所以我送所有的程序員一句話:你覺得自己很聰明,是天才,但天下這種人太多了,你想在三到五年就把別人十年做的事情做一遍,那你也一定會把別人在十年中所受的苦難在這三到五年經歷一遍,沒有韌性是絕對不行的。 《程序員》:再次感謝您接受我們的采訪,近來,世界盃預選賽中國隊踢的不錯,有一種脫胎換骨的感覺,但願我們的程序員也能像中國足球隊員一樣,換一個新面貌。 采訪後記: 早在采訪之前,便聽說過很多關於周鴻褘的故事。有位朋友告訴我:"周鴻褘是一個聰明人!"但采訪完之後,我感到他不僅是一個聰明人,還是一個非常勤奮、有思想的人。兩個小時的采訪中他只喝了兩口水,剩餘的時間都在思考和回答問題,從他的眼神和語言中,恨不能把這些年的感受和經驗全部傾倒出來。他的言語非常有邏輯,有條理,好像仍然在編寫一個程序。
Ⅸ 周鴻禕是怎麼發家的介紹一下
周鴻禕西安交通大學碩士畢業後就職於方正集團,先後擔任程序員、項目主管、部門經理、事業部總經理等職,從普通程序員被先後提拔為研發中心副主任、事業部總經理等,28歲的周鴻褘創建北京三七二一科技有限公司,後被雅虎收購,他在雅虎當了總裁,18月後離職周鴻禕離職雅虎中國之後,成為天使投資人,周鴻禕先生以投資合夥人的身份正式加盟IDG。2006年8月,周鴻褘投資奇虎360科技有限公司,出任奇虎360董事長。一直至今。。。謝謝採納!!